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7讲 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7678495 上传时间:2022-03-31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7讲 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7讲 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7讲 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第27讲从讲从“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到到“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备考方向握主旨精要课程标准(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本讲主要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及成为正统思想的历程。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继承发展,成为显学,与其他学派共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西汉时经董仲舒的改造,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考纲要求(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主干知识梳理 考点一“百家争鸣” 1.背景 (1)社会变革:“士”受到重用,并提出自己的主张。 (2)学术下移:出现私人讲学, 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 2. 流派及主张贵族贵族 (1)儒家时期人物主张春秋孔子核心是“ ”,即“爱人”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 制度首创私人讲学,主张“ ”战国孟子发展孔子的“仁”,主张实行“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伦理观上,主张“ ”荀子主张施政用“ ”和“王道”,以德服人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论断伦理观上,提出“人之性恶”仁仁礼乐礼乐有教无类有教无类仁政仁政性本善性本善仁义仁义 误区警示孟子的“仁政”不是对孔子“仁”的简单继承,孟子从孔子“仁”的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 (2)道家时期人物主张春秋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强调顺应自然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是运动的,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提出“ ”的政治主张战国庄子认为世界万物都是 的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精神自由道道无为而治无为而治相对相对 误区警示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墨家学派不为统治者所重视,因为它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 特别提醒道家崇尚自然,宣传自然无为。对于今天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仍有现实意义。 (3)法家 代表人物:韩非子。 主张: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 意义:迎合了建立 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3. 影响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运动。 (2)逐步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大一统大一统思想解放思想解放 考点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新儒学 1. 背景 (1)汉初统治者吸取道家“ ”的思想,与民休息。 (2) 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2. 内容 (1)加强中央集权:提出“ ”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无为而治无为而治积极有为积极有为春秋大一统春秋大一统 (2)加强君权:宣扬“ ”,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维护统治秩序:提出“ ”的道德标准。 3. 措施 (1)政治上: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2)教育上: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兴办太学和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君权神授君权神授三纲五常三纲五常 4. 结果 (1)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 思想。 (2)逐渐成为中国 的主流。 特别提醒(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因为在这一时期还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正统正统传统文化传统文化 (2)分析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原因时,要同时注意到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从客观方面看,汉朝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强盛起来,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日渐暴露,加强中央集权成为西汉王朝的迫切需要。从主观方面看,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给皇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皇权至高无上找到了依据。汉武帝接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根本原因就在于新儒学有利于加强封建专制统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通史链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内容链接点政治设中朝加强君权、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汉初经济恢复,但内有王国问题,外有匈奴侵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形势的需要,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经济盐、铁官营、重农抑商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核心考点深化 (3)阶级基础: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十分复杂,代表不同阶级立场的思想家层出不穷,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见解,并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出现了“诸子百家”。 (4)社会环境:在诸侯割据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招揽人才,礼贤下士成为社会风尚,使各个学派都有了发展的机会。 2. 先秦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思想的异同思想家思想主张孔子孟子荀子同仁的思想爱人仁政仁义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异人性论性相近性本善性本恶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3. 儒、法、道三家的思想特点及联系 (1)思想特点 儒家提出仁政、德治、礼治,强调道德感化。当国家趋于稳定、步入正轨后,宜用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法家主张推行严刑峻法(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动荡年代宜用法家思想,以实现国家大一统。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道家提倡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以用道家思想为宜。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2)相互关系 儒、法、道三家有互补性,在发展中表现出融合的趋势。战国时期荀子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中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西汉武帝时,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法家思想为辅,兼采道家思想的合理成分,形成了新儒学体系,奠定了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 儒、道、法各家彼此吸收、融合,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而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4. “百家争鸣”的影响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学派之间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儒家思想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材料二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 墨子 材料三明主之所制导其臣者,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韩非子 (2)与时俱进:董仲舒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形势的需要,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凝聚人心和国家统一;“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主张给封建皇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3)根本原因:新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 2. 董仲舒的新儒学中的可取和需要批判之处 (1)“大一统”主张有积极意义,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加强和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对今天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有重要现实意义。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有利于思想统一,维护中央集权,但限制其他学术流派发展的做法不可取,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3)“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学说,属于唯心主义、无稽之谈,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 (4)“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摒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的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信”是今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 材料三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 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一)依据材料,设置问题 根据材料归纳董仲舒新儒学的影响。 (二)精读材料,自主提取信息高考考向研析 本部分内容是近年高考重点和难点。5年23考:考过法家思想的特点、仁政思想的内涵、董仲舒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和意义、道家“无为”思想、德礼和刑罚的关系、法家思想与荀子思想的比较、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和联系、儒家思想与教育、各家思想的比较。备考20142015年高考应关注儒家民本思想与西方人文主义的比较、儒家思想对改善当今民生的启示、诸子百家对中华文化形成的影响等。 师说高考师说高考 例12013浙江高考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 孔子韩非朱熹亚里士多德 A B C D 思维路径审题干定时空:古代社会;明考点:东西先哲的思想;关键点:通过私学培养人才自 主 研 析 选 项选项自评判断孔子首创私学,弟子三千,通过私学培养人才依所学可知,不符合题意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及岳麓书院讲学,通过私学培养人才亚里士多德创立吕克昂学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 例22013福建高考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思维路径审题干定时空:西汉;明考点:汉代儒学;关键点:“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自 主 研 析 选 项选项自评判断A由“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可知董仲舒的治国理念为AB只讲一方面,不足以全面概括董仲舒的治国理念C只讲一方面,不足以全面概括董仲舒的治国理念D“均贫富”是农民阶级的主张,而董仲舒是地主阶级的代表 例32013重庆高考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思维路径审题干定时空:汉代;明考点:汉代儒学;关键点:“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神学依据”自 主 研 析 选 项选项自评判断A韩非子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B孟子主张实行“仁政”C董仲舒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神学依据D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例42012天津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1)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 思维路径 1审设问:本问题包含两个问题,一是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二是分析这些主张的政治经济背景。 4按要求,规范作答: (1)主张:实行仁政;无为而治;强调法治。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政治和经济大变动: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井田制破坏。 命题思想一紧扣主干知识或核心概念 1. (立意主干知识:汉代儒学的官方化)据了解,未来三年我国仍可看到月偏食和月全食,其中2013年4月26日,我国可见月偏食,2014年10月8日和2015年4月4日,我国连续两年可见月全食。如果这一现象发生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最有可能的感慨是() A“皇天见异,天灾将至,各级官吏谨防以待。” B“皇天见异,非祥瑞之兆,必有反民。” C“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 D“此乃天理循环,日月运动所致,不足为虑。” 解析:依据天人感应思想可知C项所述为正确答案。 答案:C 命题思想二隐含社会热点 2. (立意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中新网2013年1月18日电,首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隆重举行,孔子学院总部荣获本届评选唯一集体奖。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软实力”理论首倡者约瑟夫奈评论说:“孔子学院是中国展示软实力的一个重要工具。”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涵树立了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B儒家思想所体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普遍性 C有利于复兴中华文明、构架和谐世界 D是对西方价值文明的有效冲击和抵制 解析:孔子讲“和而不同”不会对西方价值文明造成有效冲击和抵制。 答案:D 命题思想三凸显新史观或核心价值观 3. (立意核心价值观:宏扬传统文化)2012年,凤凰卫视在“中国名片”的栏目采访中提出了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的问题组。下列学派与评价对应正确的是() 关注社会,留下的是公平与正义:平等、互利、博爱关注人生,留下的是人生态度:真实、自由、宽容关注国家,留下的是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关注文化,留下的是文化价值:仁爱、正义、自强 A道家儒家墨家法家 B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C墨家道家法家儒家 D法家墨家儒家道家 解析:体现了“兼爱”的思想,属墨家; “无为”思想,属道家; 以法律为准绳的思想,属法家;中的“仁爱”思想属于儒家。 答案:C 命题思想四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4. (立意以新材料考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A“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 解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已吸收了法家思想的专制原则,形成外儒内法的治国思想。 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