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第第4节证明方法节证明方法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基 础 梳 理 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1直接证明(1)综合法定义: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_ _的证明方法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2)分析法定义: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_ _(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的证明方法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质疑探究1:综合法和分析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提示:(1)分析法的特点是: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其逐步推理,实际上是寻求它成立的充分条件(2)综合法的特点是: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向“未知”,其逐步推理,实际上是寻找它成立的必要条件(3)分析法易于探索解题思路,综合法易于过程表述,在应用中视具体情况择优选之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2间接证明反证法一般地,假设原命题_(即在原命题的条件下,结论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_,从而证明了_,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不成立假设错误原命题成立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3数学归纳法一般地,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归纳奠基: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n0N*)时命题成立;(2)归纳递推:假设nk(kn0,kN*)时命题成立,证明当_时命题也成立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上述证明方法叫做数学归纳法nk1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质疑探究2:数学归纳法两个步骤有什么关系?提示:数学归纳法证明中的两个步骤体现了递推思想,第一步是递推的基础,第二步是递推的依据,两个步骤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导致错误(1)第一步中, 验算nn0中的n0不一定为1,根据题目要求,有时可为2或3等(2)第二步中,证明nk1时命题成立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到归纳假设,掌握“一凑假设,二凑结论”的技巧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答案:C 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解析:因为a2b21a2b20(a21)(b21)0.故选D.答案:D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3(2014东营模拟)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a,bN,ab可被5整除,那么a,b中至少有一个能被5整除”时,假设的内容应该是()Aa,b都能被5整除Ba,b都不能被5整除Ca,b不都能被5整除Da能被5整除解析:“至少有一个”的反面应是“一个都没有”故应选B.答案:B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4(2014吉林长春一模)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123(2n1)(n1)(2n1)时,当n1时左边表达式是_;从kk1需增添的项是_解析:因为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123(2n1)(n1)(2n1)时,当n1时2n13,所以左边表达式是123;从kk1需增添的项的是4k5或(2k2)(2k3)答案:1234k5(或(2k2)(2k3)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考 点 突 破 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例1(2014南昌模拟)对于定义域为0,1的函数f(x),如果同时满足以下三条:对任意的x0,1,总有f(x)0;f(1)1;若x10,x20,x1x21都有f(x1x2)f(x1)f(x2)成立,则称函数f(x)为理想函数试判断g(x)2x1(x0,1)是否为理想函数,如果是,请予证明,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思维导引对三个条件逐一验证,若都满足,则g(x)是理想函数,否则不是理想函数综合法 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解g(x)2x1(x0,1)是理想函数,证明如下:因为x0,1,所以2x1,2x10,即对任意x0,1,总有g(x)0,满足条件.g(1)211211,满足条件.当x10,x20,x1x21时,g(x1x2)2x1x21,g(x1)g(x2)2x112x21,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于是g(x1x2)g(x1)g(x2)(2x1x21)(2x112x21)2x12x22x12x21(2x11)(2x21)由于x10,x20,所以2x110,2x210,于是g(x1x2)g(x1)g(x2)0,因此g(x1x2)g(x1)g(x2),满足条件,故函数g(x)2x1(x0,1)是理想函数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1)用综合法证题是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向结论(2)在用综合法证明时,注意逻辑表达清晰,因果关系明确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分析法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1)分析法的证明思路:先从结论入手,由此逐步推出保证此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而当这些判断恰恰都是已证的命题(定义、公理、定理、法则、公式等)或要证命题的已知条件时命题得证(2)用分析法证明数学问题时,要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性,常常用“要证(欲证)”“即要证”“就要证”等分析到一个明显成立的结论P,再说明所要证明的数学问题成立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反证法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数学归纳法 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1)利用数学归纳法可以证明与n有关的命题,也可以解决与正整数n有关的探索性问题,其基本模式是“归纳猜想证明”证明的关键是:假设nk(kN*,kn0)时命题成立,由归纳假设推证nk1时命题成立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2)证明nk1(kN*,kn0)时命题成立的常用技巧分析nk1时命题与nk时命题形式的差别,确定证明目标证明恒等式时常用乘法公式、因式分解、添拆项配方等;证明不等式常用分析法、综合法、放缩法等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数学(人教A版 理科)(AH)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