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理论课讲义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7398062 上传时间:2022-03-31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4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羽毛球理论课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羽毛球理论课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羽毛球理论课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羽毛球运动的概论羽毛球运动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它是全面锻炼身体、增强身体机能的良好手段,也是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陶冶情操的有效方法,通过锻炼和比赛,还能培养顽强的拼搏精神和优良的意志品质,从而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一、羽毛球运动的特点:1、羽毛球运动是全身运动项目 无论是进行有规则的羽毛球比赛或是作为一般性的健身活动,都要在场地上不停地进行脚步移动、跳跃、转体、挥拍,合理地运用各种击球技术和步法将球在场上往返对击,从而增大了上肢、下肢和腰部肌肉的力量,加快了锻炼者全身血液循环,增强了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据统计,大强度羽毛球运动者的心率可达到每分钟160一180次,中强度运动心率可达到每分钟140一150次,低强度运动心率也可达到每分钟100一130次。长期进行羽毛球锻炼,可使心跳强而有力。肺活量加大,耐久力提高。此外,羽毛球运动要求练习者在短时间对瞬息万变的球路作出判断,果断地进行反击,因此,它能提高人体神经系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2、羽毛球运动可调节运动量 羽毛球运动适合于男女老少,运动量可根据各人年龄、体质、运动水平和场地环境的特点而定。青少年可将羽毛球运动作为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机能的有效手段进行锻炼,运动量宜为中强度,活动时间以40一50分钟为宜,适量的羽毛球运动能促进青少年增长身高,能培养青少年自信、勇敢、果断等优良的心理素质;老年人和体弱者可作为保健康复的方法进行锻炼,运动量宜较小,活动时间以20一30分钟为宜,达到出出汗、弯弯腰、舒展关节的目的,从而增强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功能,预防和治疗老年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儿童可作为活动性游戏方法来进行锻炼,让他们在阳光下奔跑跳跃,并要求他们能击到球,培养他们不畏困难、不怕吃苦、不甘落后的品质,为今后成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3、羽毛球运动不受场地限制 羽毛球运动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的原因之一是它不受任何场地限制,正规比赛场地面积仅69.41-81.74平方米,长13.40米,宽6.10米(双打)或5.18米(单打),平时进行羽毛球活动只要有平整的空地就可以了。脑力工作者和职业劳动者利用工间操、上下班前后的时间在空地上开展羽毛球活动,能够恢复疲劳,提高工作效率。随着双休日制度的实施,人们还可把打羽毛球作为娱乐活动,休闲养性,活动身体,从而达到全面提高身体机能的目的。二、羽毛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1、起源 羽毛球运动的雏形,出现在19世纪中叶;当时印度浦那城里,有一种类似羽毛球的游戏开展得十分普遍,它用圆形硬纸板或以绒线编织成球形插上羽毛,练习者手持木拍,将球在空中轮流击出。这项活动在英国驻印度军队里开展得尤其活跃占据考证,类似羽毛球活动的板羽球游戏在中国古代也早就有了。 现代羽毛球运动起源于73年。那年在英国伯明顿镇。有一位鲍费特公爵,在他的庄园组织了一次游艺活动,由于天公不作美,户外活动只能改在室内进行。应邀来宾中有好几位是英国驻印度退役军人,他们建议进行浦那游戏。当时室内场地呈葫芦状,他们在场地中间拉了一根绳子代替网,每局比赛只能有两人参加,有一定的分数限制,大家打得非常热闹。于是,羽毛球作为一种高雅的娱乐性活动迅速传遍英国,为了纪念此项运动的诞生地,伯明顿(badminton)骄做地成为羽毛球的英文名字而流传于世界。2、发展概况规则的演变 羽毛球游戏刚兴起时,没有人数、分数和场地的限制,练习者只需要互相对击,现代羽毛球从伯明顿庄园开始,有了一定的分数、场地、人数限制,1875年,第一本写羽毛球规则的书在英国问世。当时的规则很简单,规定了场地呈长方形,中间挂网的高度,双方对击的要求,并没有单打,双打的区别。随着人们观赏水平的提高及技术。战术的发展,规则也随之变化,出现了单、双打场地区别及发球区的规定,发球得分及发球得分后的换区等规则,为了使比赛激烈、精彩,又规定了双方打满13平、14平(女子单打打成9平、10平)时要进行加分比赛。国际羽联正在制定新的规则,特别是对决胜局的比赛时间加以限制,力求使羽毛球比赛更加紧张激烈、精彩纷呈。 羽毛球运动设备也是从原始的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羽毛球从开始时的硬纸板和绒线团到木托用皮包起来,再发展到用14一16根高级羽毛插在软木托口;羽毛球拍从木板发展成椭圆形穿弦木拍。后来,规则规定球拍重95一120克,拍框长25一25.5厘米,宽20一20.5厘米,拍柄长39.5一40匣米,其制作材料也发展成木框钢管拍、铝合金拍、碳素纤维拍。选择球拍时,应以较轻、牢固而有弹性、握在手里舒适为原则。世界羽毛球运动组织 1875年,第一个军人羽毛球俱乐部在英国成立。1893年,英国已有14个羽毛球俱乐部,他们举行会议,正式成立了英国羽毛球协会。当时,英国羽毛球协会对羽毛球运动的开展、提高和传播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项运动首先在欧洲传播,然后发展到美洲、亚洲和大洋洲。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加拿大、丹麦、马来西亚等国也相继成立了羽毛球协会。 为了推动世界羽毛球运动的发展,1934年,由英格兰、法国、爱尔兰、苏格兰、荷兰、加拿大、丹麦、新西兰和威尔士九个羽毛球协会共同协商成立了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羽联)。第一任主席是汤姆斯,总部设在伦敦。 国际羽联的成立对羽毛球技术、战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除了传统的“全英羽毛球锦标赛”照常举行外,在1948年增设了汤姆斯杯赛(世界男子团体锦标赛),1956年增设了尤伯杯赛(世界女子团体锦标赛),并相继举办了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世界杯赛等,使世界羽毛球运动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由于政治原因,以我国为首的许多国家的羽毛球协会未能加入国际羽联,使一些国际性比赛相对逊色,没能真正体现世界级水平。 1978年,在香港成立了世界羽毛球联合会(简称世界羽联)先后举办了两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我国共荣获8项冠军,表明我国羽毛球运动已达到世界最高水平。为了推动世界羽毛球运动健摩、稳步地发展,经过许多国家羽毛球界的共同努力,1981年,国际羽联和世界羽联正式合并,组成了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羽联),使世界羽毛球运动产生了新的飞跃,出现了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目前,国际羽联已有9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1988年国际奥委会把羽毛球比赛列入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近二十年来,羽毛球运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最佳发展时机。技术与战术的发展 羽毛球运动从开创至今,技术与战术的发展从简单到全面,从全面到快速灵活,从快速灵活到多变,其中产生了几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是在开创时期,这一时期英国选手垄断整个世界羽坛,虽然他们的技术比较卑一,打法陈旧,几乎没有战术变化旭是他们的技术水平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为羽毛球运动传播到全世界立下了头功。直到1939年,丹麦、加拿大等国选手以良好的体力和进攻型战术向英国选手发起了挑战,这才打破了英国选手称霸羽坛的局面,在第36届全英锦标赛上,英国选手仅获一枚混双金牌;第37、38届全英锦标赛冠军全给丹麦选手囊括而去。 第二次飞跃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这是羽毛球的技术与战术全面发展的时期,男子技术优势从欧洲全面转向亚洲,形成了亚洲人在世界羽坛上称雄的局面。 50年代,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为代表,他们主要以拉、吊来控制球的落点,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来西亚的王炳顺、庄友明。他们使马来西亚接连三次获得汤姆斯杯赛冠军,包揽了1950-1957年八届全英羽毛球锦标赛单打冠军和1951-1954年四届双打冠军。从1958年开始,羽毛球技术开始向快速、灵活的方向发展,以印尼的陈友福为代表,以较快的速度运用下压抢网和加强扣杀上网的技术打败了以技术性为代表的打法,从此开创了印尼控制世界羽坛的局面。从1958年至1979年,印度尼西亚共七次荣获汤姆斯杯。 在这一时期,中国虽然没有参加正式世界比赛,但技术与战术水平提高很快,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以汤仙虎,侯加昌为代表的中国选手体现了快攻打法特点。快攻打法除了脚步移动快,还表现在后场跳起扣杀后快速上网高点击球、两边起跳突击、发球抢攻等方面,特别是他们“快、狠、准、活”的技术风格,以绝对优势压倒了印尼队和欧洲队,为推动世界羽毛球运动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从此,中国的快攻技术开始被国际羽坛所接受。到60年代未70年代初,在研究中国技术特点的基础上,世界羽坛注重了速度和进攻,发展了新技术;出现了以印尼梁海量为代表的劈杀技术,以林水镜为代表的双脚起跳扣球技术,使世界羽毛球技术水平迅速提高。 第三次飞跃是80年代,世界羽坛技术与战术向快速进攻、全面、多变的方向发展,以中国、印尼、印度、丹麦、马来西亚、韩国为代表的各国选手打法更全面,变化更多,速度更快,特长突出,攻守兼备而备领风骚,技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进入了世界羽毛球运动史上的巅峰期。 80年代初,代表人物有林水镜、韩健、来劲、苏吉亚托、普拉卡什、费罗斯特、米土木、陈昌杰等。最为突出的典型是林水镜,他速度快、进攻凶狠,而费罗斯特、韩健则以控制对方后场的进攻、加强防守、创造条件抢攻而闻名。 80年代中后期,代表人物有杨阳、赵剑华、熊国宝、罗天宁、阿迪、魏仁芳、拉西德克、朴柱奉、霍那、拉尔森等。杨阳、赵剑华将快、狠、准的打法发展成拉吊进攻和变速突击的打法;阿迪、魏仁芳发展了技术全面、快速、准确的打法。 到了90年代,名将们的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而新的技术又开始形成。印度尼西亚年轻集团军和韩国的凶狠拼搏作风、马来西亚西德克兄弟的拉吊技术以及中国吴文凯、刘军为代表的快攻型打法在世界羽坛上各领风骚。 世界女子羽毛球运动起步较晚,它的技术也是随着男子的技术提高而提高的。20世纪40年代末期至50年代初期,丹麦女子选手的技术领先一步,她们获得全英羽毛球锦标赛七项单打冠军、五次双打冠军,到了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美国女选手吸收了男子快攻、打吊等羽毛球打法,竞技实力显著增强,从1954年至1967年14届全英锦标赛,她们获得了13次女单冠军,并获3届尤伯杯赛冠军。60年代末期,日本女队在进攻的基础上加强了防守,以严密的防守,寻找进攻机会,从而显示了相当的优势。她们从1965-1981年接连5次获得尤伯杯冠军,6次获全英锦标赛女单、女双冠军。 中国女子羽毛球从50年代起步,60年代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当时以陈王娘、梁小牧、梁秋霞为代表的中国女选手,学习男子技术动作,以快攻、灵巧的技术在各种场合击败过世界冠军。到了80年代,中国女子羽毛球队和男子队一样,全面走向世界,以张爱玲、韩爱萍、李玲蔚等为代表的中国女队,技术全面、打法多变。主动积极、快速突击性强,开创了世界女子羽毛球技术与战术的全盛时期。 90年代出现了中国的唐九红。黄华、叶钊颖和印尼的王莲香、韩国的方珠贤等为代表的世界级优秀选手,表明女子技术动作更接近男子,比赛更加紧张激烈。 综观世界羽坛,世界羽毛球运动技术与战术发展总趋势正在向“快速、全面、进攻和多拍”方向发展,快速反映在出手动作、步法移动和判断反应以及战术变化等方面的速度加快;全面是指技术全面,攻守兼备,控球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进攻是凭技术特长,采用先发制人,积极主动,以抢攻为主;多拍是在战术变化中,从若干次攻守回合中,提高控球能力,减少失误,力争主动,控制比赛局面。 从90年代世界羽坛发展趋势来看,实力优势仍在亚洲,男子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中国四驾马车为主,印度尼西亚继续保持强劲势头。除此以外,欧洲的丹麦、瑞典也在奋起直追,有望再展雄风。女于以中国、印尼、韩国三国鼎立于世界女子羽坛,继续保持绝对优势,但欧洲的瑞典、丹麦、英格兰选手也正在悄悄崛起。 显然,世界羽毛球运动的格局正在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欧亚对抗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世界羽坛的全盛时期有望早日到来。羽毛球技术基本原理一、羽毛球技术基本环节1、站位、准备 2、判断、起动 3、移动、引拍 4、击球、回位。二、击球动作的基本结构1、准备 2、引拍 3、挥拍 4、击球(还原)三、击球技术的基本要领1、握拍 2、击球点 3、拍面 4、动作协调性 5、击球动作的一致性。四、羽毛球击球技术名称分类1、正手(上手、下手)、反手(上手、下手)、头顶2、前场、中场、后场3、拉球、杀球、吊球、挑高球、搓球、勾球、推球、扑球、抽球。五、羽毛球击球力量浅析1、羽毛球击球特点 2、击球力量 3、击球力量的调节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室内球类竞技比赛项目,羽毛球运动技术复杂多样。单打比赛时运动员需在6.70米5.18米的场地上,前后、左右跑动,并在多样表现在击球技术有拉、吊、杀、抽、搓、推、扑、勾等。作为羽毛球运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这一的击球技术是比赛获胜的最重要一环。为了使羽毛球的技术教学更为科学、合理,并能有所创新。因此,有必要对羽毛球击球技术的一些基本理论进行学习、研究。一、羽毛球击球技术基本环节对羽毛球技术击球的影响羽毛球比赛时,运动员的每一次击球过程都是从站位准备开始,在判断对方来球的路线,落点后反应起动,移动到击球位置击球,然后作下一次的击球准备。站位准备到位、击球 判断、起动移动、引拍在比赛的对击中,双方运动员都按这过程击球,周而复始,直至成死球,以上的四个环节过程,有时比较明显。例如,双方都在拉、吊打四方球,但有时双方在打快速来回中,四个环节就表现的不那么明显,可这只是时间上极为短促,移动的距离很小。这四个击球基本环节都直接影响运动员击球技术的好、坏,并且,这四者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环环相扣。1、站位、准备:在每一个回合开始,发球员发球后,接发球员在作接发球准备时,都要选择在场地或接发球区内合适的位置,以便全面照顾自己场区,能及时到位击球,击球员身体的准备起势,要有利于迅速起动,一般情况是发球员发球后,两脚左、右开立,稍有前后,膝关节略微弯曲、身体重心压的前脚掌并在左、右两脚间轮流摆动(即身体重心、不要压死在某一脚上),以便快速起动,持拍手应放在胸前。这样可以很快做好击上手球、下手球或正手球、反手球的准备。2、判断、起动:运动员在站位、准备时,根据对方的战术意图击球规律、技术特点, 站位、准备 判断、起动 移动(引拍)击球、回位场上双方态势和对方的击球动作等等,做出预测判断,即估计对方将击来什么球。此时,可以把自己的注意力和身体重心移向自己的判断方向,并可在对方球离拍前提前移动(接发球时,不能先移动),但眼睛仍要密切观察对方的击球,如果对方击出的球与自己预测判断相一致,这时,就可以在原先移动重心的基础上迅速起动。如果对方击出的球与自己的预测判断在方向上或落点不一致,这时击球员就必须调整重心再起动这样就慢了。所以判断起动可产生三种情况:作出正确的预测、判断,起动迅速,争得主动;预测判断错误、延误起动时间;等对方球出手后再起动,就起动迟缓,争不到主动。3、移动与引拍:快速移动及早到位是羽毛球争取主动击球的基础。运动员在移动中既要迅速,又要能控制好自己的身体重心,在移动过程中完成击球动作的引拍准备。4、到位、击球及回位:击球者移动到位后,根据场上情况,按自己战术意图把球击到对方场区,这时要注意到位击球的最后一步,一定要控制好身体重心,脚着地时要有缓冲,击球后手臂要立即自然放松。回复至胸前,积极做好迎击下一拍的准备,此时,击球员不是一定马上跑回场地的中心位置而是应根据自己击球的落点、质量、对方的战术意图、技术特点等双方态势来决定自己应处的准备位置。站位可偏左、偏右或压到网前,有时吊球、杀球后不停顿地直接上网。二、击球动作的基本结构为便于羽毛球击球技术的教学。我们把每个击球技术动作分解成准备、引拍、挥拍、击球(还原)四个部分。1、准备:击球员的基本准备动作是持拍手放在胸前,肘关节弯曲(约90度左右),以作好迎击任何位置的击球,双打中站在靠网前的运动员应该把拍举的更高以便在高处快速封网、拦截。任何情况握拍手垂在下面是不可取的。2、引拍:当击球员要击球的第一步动作是引拍。引拍为挥拍击球做好前期准备,引拍的动作方向往往与击球挥拍方向反或不一致。引拍与挥拍两个动作之间可以停顿。如同射箭,把箭搭在弓上是准备,在弓弦往后拉使弓开,弯曲是引弓,弓开满后再停顿作瞄准,然后撒手放箭。所以羽毛球击球的引拍动作是为挥拍击球做好准备,也是一个势能积累。如后场上手拉球的引拍动作,身体向右转侧身对网,身体重心放在后脚,肘关节弯曲、肩关节外展都是为增加挥拍的工作距离做准备。3、挥拍:这是击球员击球的发力过程。参与挥拍击球的不仅仅是手臂和手腕,确切地说,从引拍动作后当身体的重心向前转移是增加向前挥拍击球力量的开始,绝大多数的挥拍击球都要依靠击球员的身体重心的移动,无论是正式或是反手击球。所以挥拍击球是击球者的全身运动动作。也只有动员全身力量,才能使击球获得最大的力量来源。当挥拍击球的身体动作开始后,转体挥臂、闪腕是一个连贯的、不停顿的连续动作过程。所谓的动作协调性就体现在其中。4、击球、还原:击球者挥拍的最终目的集中在击球的一瞬间,击球者根据战术要求,通过控制挥拍的速度、击中球时的球拍面角度,使击中球后一个击球过程已结束,击球者必需使手臂回复到准备状态,迎击下一拍击球。三、击球技术的基本要领对击球效果的影响无论哪一种击球技术都要注意以下诸项要求,如果某一击球技术不理想,可以从以下诸因素逐一对照,寻找原因。1、握拍:学习打羽毛球,首先必须掌握正确的握拍方法。正确和灵活多变的握拍方法,是羽毛球手法的基础,握拍要有利于手腕的发力,能控制击球力量的大小和击出球的飞行方向有利于发力。2、击球点:打羽毛球一定不能等球飞近身体再打,击球者一定要有很强的迎球意识,这包括高打:尽量在高点击球,上手击球时手臂要伸直。网前球要尽量在网的上端击球。前打:击球点要在身体前面,不要让击球点在身体后面。很重要的关键是击中球时是挥拍速度最快的瞬间,发力击中球不能太早或太迟,即,发力时间和击球点要配合的非常准。3、拍面的控制:在击中球时,如果球拍面不是正击球托就会损失击球力量。这在初学者练习正手拉球时经常容易发生。高水平运动员用拍面、斜面切吊、臂杀、搓球等这是另一情况了。4、动作协调性:击球时要做到全身动作的协调配合,不僵硬,去除华而不实的多余动作,力量的传递要连贯,恰到好处,爆发力强。5、击球动作的一致性:为增加击球的战术效果,在后场击球拉、吊、杀以及网前击球推、放、勾的引拍动作和挥拍前期动作相仿一致使对方难以提前判别出是拉、是吊、是杀。同时也起到假动作的效果。动作一致性必须从初学者开始就高度重视。在现代羽毛球运动中,做不到一致性,就很难成为一名高水平的羽毛球运动员。四、羽毛球击球技术名称分类:羽毛球运动击球技术方法多样、动作复杂。我们根据不同的角度把它们区分。1、以击球点在击球者身体位置的方向分类正手:击球点在击球者持拍手的身体同一侧。在击正手球时,击球者是用掌心一边的拍面击球,所以我们把掌心一边的拍面也称为正拍面。反手:击球点在击球者持拍手的身体另一侧,在击反手球时,击球者是用手背一边的拍面击球。所以我们把手背一边的拍面称为反拍面。头顶球:击球者用正拍面击打反手区的上手球称为头顶击球。上手球:击球点在击球者肩部以上。平手球:击球点在击球者肩部以下,腰部以上。下手球:击球点在击球者腰部以下。2、以击球者击球时在场上的位置分类前场:前发球线附近至球网。中场:从前发球线至半场的四分之三处(离端线约1.70米)后场:从端线至场内1.70米处。右场区:以发球区的中线为界分为右、左两个场区。左场区:同上。正拍面为正手球。反拍面为反手球。五、羽毛球击球力量分析1、羽毛球击球的特点羽毛球运动是运动员使用羽毛球拍:根据战术需要把球以各种飞行弧线和速度击到对方场区的不同区域。击球所需的力量差异极大、小各不同,有需要使用最大力量击球的大力杀球。也有用动作极其细腻的手法,把球刚好击过网的网前搓球。再加上击球者在场上击球时的位置和身体姿势千变万化,所以同样要把一个球击到对方端线或是网前某一点所要用的力量又尽然不一。这是羽毛球击球特点之一。特点之二,击球者所击之球,是对方击来之球(发球除外)。来球的弧线、速度也是极多变化,不为自己所控制。对方击来的球都有它的战术意图,是不让你击到,至少企图造成你还击的困难。所以,击球者不会都有充分的时间来完成某一个全身协调发力的完整动作。所以羽毛球击球往往就主要利用手臂和手腕力量。例如:对方击来的是一个高远球、击球者就有时间可协调运用全身力量大力扣杀,但对方击来一个弧线较低的平高球,击球者就主要依靠小臂和手腕进行扣杀,再如网前的扑球,就几乎只用手腕力量了。根据以上特点,我们在研究羽毛球击球力量时,就要考虑到任何在各种不同情况下能充分发挥击球者的最大击球力量。如何 击球力量原理来控制击球力量的大小。合理使用身体各部分力量,使击球时避免集中使用身体某一部分力量减少局部劳损。2、击球力量羽毛球击球是运动员用羽毛球拍击打羽毛球。可简单地概括为羽毛球拍和羽毛球两者的碰撞运动。羽毛球从静止状态开始被发球员击出后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速度。在比赛来回过程中被双方运动员用拍对击羽毛球,每次被击后改变飞行方向,又由于受击打的力量不同,而表现出快、慢不同的飞行速度。根据力量公式F=ma,得知击球力量的大小(F)与球拍的质量(m)和挥拍的速度(a)成正比,也与羽毛球的质量和速度成正比。按照动量守恒原理可知,球拍击中球前,球拍与球的动量之和与球拍击之球后两者的动量之和是相等的。若把球拍质量用m1表示,球的质量用m2表示,球拍速度用v1表示,球的速度用v2表示,那么按照完全弹性碰撞公式击球,前后的力量可用下式表示:击球前 击球后m1v1m2v2 = m1v11m2v2 1从上式看出m1和m2都是一个不变量而起变化的是v1和v2,而v1和v2呈反比关系。我们知道速度是一矢量,它有方向性,击球前后,球飞行的方向相反,如果击球后球拍速度越小,球的速度就越大。假设球拍速度为零,那么作用力完全作用在球的身上,球就获得最大力量。但实际上,球拍击球时的动能不可能完全转换到球速上,这是因为在球拍与球碰撞时,有一部分动能转为弹性波消失而损耗,所损耗能的大小与球拍的弹性有关,其中包括球拍的制作材料。球拍弦的材料和弦绷的松紧程度。也与羽毛球的弹性有关,主要是球软木托的硬度。在球拍击中球时,如果球拍面不是正击球托而是抬面与击球方向有一定角度形成斜面碰撞,那么这会很大程度削弱击球力量。如果用P代表球拍击中球时,动量的损耗,那么击球时力量应用下式表示:击球前 击球后m1v1m2v2 = m1v11m2v2 1 P从上式分析,在击球时,球拍的质量、球的质量是不变的,来球速度也不为自己掌握,所以击球者要控制、调节击球力量、出击球飞行速度的途径是击中球时,球的瞬间速度;击中球时,拍面角度;击中球时握拍的松紧。3、击球力量的控制、调节根据羽毛球比赛中击球特点和以上分析的影响击球力量因素。我们在击球时应注意如何合理控制调节击球力量。为加大击球力量。1提高击中球时的挥拍即时速度,这可以从增大挥拍工作距离,即在时间许可情况下,全身协调用力。这就与全身动作协调性有极大关系。如果动作僵硬、不连贯就不能把前面动作的力量传递到下一环节。另外还应增强力量素质,主要是肌肉的快速收缩能力。2击中球时,球拍面要与击球方向垂直,避免斜面击球,由于击球者握拍姿势错误或是上手正手击球时小臂旋内动作不充分,形成切击羽毛球,削弱了击球力量的情况比较多见。3要缩短球拍击中球时的接触时间,击中球的瞬间要紧握球拍,起到固定支撑作用,按照击球力量公式球拍速度越小,球所获得的速度也就越大,但何时掌握紧球拍的时间掌握至关重要,这也是所谓发力时间要准。我们知道击球最后是手腕的闪动,而手腕运动是依靠前臂肌肉群,而握拍手指的屈指肌也就是前臂肌群,因此过早紧握球拍就会影响手腕发力。为减少击球力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调控。1控制挥拍速度,球拍速度可以为零,即只依靠来球的反弹力。2控制握拍的松紧程度,来调节击球力量大小,这在轻吊,放网,接杀球等击球中表现特别明显。3利用球拍斜面击球,可起到以下几方面作用:缓冲来球的反弹力,既可使球恰到好处的力量越过球网,也可控制球的飞行方向、弧线。例如:网前搓球、接杀勾对角等。在快速挥拍时用球拍斜面劈杀、劈吊的飞行速度、方向、变化多端、使对方难以判断,具有动作一致性,起到很好的假动作效果。羽毛球基本技术动作要领1、正手握拍(右手握为例)握拍手拇指与四指分开,虎口对拍柄的内侧棱,掌根与拍柄底取平,食指与中指稍有间隙,其它三指自然并拢斜握着拍柄,拇指内侧贴在拍柄的另一宽面,松与活地握着拍。反手握拍在正手握拍的基础上,球拍稍向外转,四指并拢横握拍柄,拇指指腹压在拍柄另一宽面。2、发球正手发高远球两脚前后站,侧对球网,身体重心在后脚,右手举拍于体前,左手持球在身体左前方,做好发球准备,持拍手大臂带小臂向后引拍,手臂伸直在腰下向前拖拍,同时左手在身体的左前方向下放球,当球落至体前手臂向下伸直拍可击到位置,利用身体转正,重心前移,紧握球拍,前臂加速充分向前上方发力击球,击球后,身体转正,重心移至前脚,球拍随球挥至左肩上方。正手发网前球准备的前期动作与发高球基本一样。向前挥拍时,前臂外旋、手腕外翻,用正拍面切击球左下侧。使球贴网而过落在网前有效区内。3、击平高球两脚前后分立,身体侧向,重心在后脚,上体稍后仰,左手自然上举协调动作,持拍手大小臂自然折叠,将拍举在肩上。大臂带小臂转肩提肘,前臂内旋使拍面转正,身体重心由后向前移,身体也随挥拍转正。在肩上方最高点发力击球,球拍击球后随球挥至身体左下方。4、吊球:吊球动作的前期与高球的前期动作是一样的,只是击球瞬间不同。吊球是切击球左后侧(或右后侧),力量适当,使球由高至低贴网而过近网而落。5、杀球:杀球动作的前期与高球吊球的前期动作是一样的,只是击球瞬间不同,杀球时向下扣腕发力击球,力量大,加强闪动,击球点稍前。6、挑球动作正手挑球:持拍手臂自然前伸,以肘关节为轴,小臂外旋带动手腕由右下方往左上方挥臂弹腕(外翻),用的正面将球击出,拍随球挥至额头上方。 反手挑球:持拍的手臂自然前伸,以肘关节为轴,小臂内旋带动手腕由左下方往右上方挥臂弹腕(内翻),用拍的反面将球击出,拍随球挥至额头上方。7、搓球 正手搓球:将拍握在指根和第一指关节间,空出手心,手臂向右前方前伸,手心向上,前臂外旋的同时用手腕,手指发力,拍的正面小弧形平擦球的底部,作用力不经球的重心,使球托和羽毛不规则的翻滚过网。反手搓球:将拍握在指根和第一指关节间,空出手心,手臂向左前方前伸,手背向上,前臂内旋的同时用手腕、手指发力,拍的反面小弧形平擦球的底部,作用力不经球的重心,使球托和羽毛不规则的翻滚过网。8、推球 正手推球:拍握在指根位,向右前方伸拍,手心向上,前臂内旋同时拇指与四指捻转球拍,使正拍面向前转动的过程将球击出。反手推球:拍握在指根位,向左前方伸拍,手背向上,前臂外旋同时拇指与四指捻转球拍,使反拍面前转动的过程将球击出。9、勾球正手勾对角:拍握在指根位,向右前方前伸超越击球点,手心向上,前臂回收的同时手腕手指内旋球拍,使正拍面边收边向左方转的过程将球击到对方网前对角。反手勾对角:拍握在指根位,向左前方前伸超越击球点,手背向上,前臂回收的同时手腕手指外旋球拍,使反拍面边收边向右方转的过程将球击到对方网前对角。10、扑球正手扑球:用正拍面迎球伸拍,用制动式紧握拍的方法将球向下点击,没有随球动作。反手扑球:用反拍面迎球举拍,拇指压在拍柄宽面,用制动式紧握拍的方法将球向下点击,没有随球动作。11、接杀球正手接杀球动作:持拍手肘稍屈,前臂稍外旋,向右边横伸拍,击球前前臂有向后微拉的动作以缓冲杀球力量,击球瞬间握拍由松到紧使拍面微带外旋,缓冲杀球力量借助对方的力量回击对方到网前,击球点在体前,击球点越低拍面越向上仰,随前动作甚微,击球后即可收拍于体前。反手接杀球动作:持拍手向左方横伸拍,肘稍屈,前臂微内旋,击球瞬间握拍由松到紧缓冲反弹,随前动作甚小,击球后即可收拍于体前。12、抽球正手抽球:持拍手向右侧横伸拍,上臂后伸屈肘,上臂带前臂由向前发力,急速内旋翻压拍面,平击球。随前动作顺势收拍于体前。注意减少后摆动作,加强紧握程度。反手抽球:持拍手向左侧横伸拍,上臂后伸稍屈肘上臂带前臂向前发力,急速外旋翻压拍面,平击球,随前动作顺势收拍于体前。注意减少后摆动作,加强紧握程度。13、步法1、正手方位上网步法接球准备动作开始,左脚向右脚方位做一小垫步(或向右脚前方上一步成交叉步)重心仍保持在左脚,左脚掌用力后蹬,右腿抬起向前大步跨出,右脚掌外侧后半部先落地,脚尖向前,左脚前拖跟上,成弓箭步,迅速调整重心,右脚掌外侧内旋蹬地,交叉步回动于中心位置成接球准备姿势。2、反手方位上网步法:接球准备动作开始,以左脚为轴,前转髋,右脚转向左脚前方,成前后脚分立,背斜对网,垫步和蹬跨步与正手上网步一样(交叉步是左脚向左方先上步,然后转体转髋做蹬跨步)。交叉步回动,还原成接球准备姿势。3、正手方位后退步法:接球准备动作开始,左脚为轴,右脚用力蹬地向后做转髋转体动作,身体侧对球网,两脚掌同时用力蹬地并步移动向击球位置,重心在右脚,单脚起跳,身体在空中随着击球动作,身体由侧向转正,由后伸到前屈,左右脚换位落地,重心靠前,交叉步回动中心位置,还原接球准备姿势。(两脚交叉做移动动作,在击球前做转髋侧身动作,其它与并步移动是一样的。)4、头顶方位后退步法;与正手方位的步法是一样的,只是转髋的幅度较大(约125)。5、反手后退步法:接球准备动作开始,左脚为轴,前转体至击球方位,背对球网,交叉步移动。6、正手方位接杀步法:从接球准备动作开始,左脚掌内侧用力蹬地,髋关节向右侧横转,右腿抬起向右侧跨出一步,脚尖向边线。右脚掌外后半步着地,成弓箭步。脚内旋蹬地用交叉步回到中心位置。7、反手方位接杀步法:以接球准备动作开始,右脚掌内侧用力蹬地,髋关节向左侧横转,左腿抬起向左侧跨出一步,脚尖向左边线。左脚掌外后半部着地,成弓箭步,左脚掌内旋蹬地用交叉步回动到中心位置,还原接球准备动作。2006年羽毛球竞赛规则定义运动员:参加羽毛球比赛的人。一场比赛:由双方各一名或两名运动员进行的比赛,是羽毛球比赛决定胜负的基本单位。单打:双方各一名运动员进行的比赛。双打:双方各两名运动员进行的比赛。发球方:有发球权的一方。接发球方:发球方的对方。回合:自球被发出至死球前的一次或多次连续对击。击球:运动员的球拍向前挥动一次。1.场地和场地设备 1.1场地应是一个长方形,用宽40毫米的线画出(图A)。 1.2线的颜色应是白色、黄色或其他容易辨别的颜色。 l.3所有的线都是它所界定区域的组成部分。 1.4从场地地面起,网柱高1.55米。当球网被拉紧时(规则1.10),网柱应与地面保持垂直。网柱及其支撑物不得伸入场地内。 1.5不论是单打还是双打比赛,网柱都应放置在双打边线上(图A)。 1.6球网应由深色优质的细绳编织成。网孔为均匀分布的方形,边长1520毫米。 1.7球网上下宽760毫米,全长至少6.10米。 1.8球网的上沿是用宽75毫米的自带对折成的夹层,用绳索或钢丝从中穿过。夹层的上沿,必须紧贴绳索或钢丝。 1.9绳索或钢丝应牢地拉紧,并与网柱顶取平。 1.10从场地地面起至球网中央顶部应高1.524米,双打边线处网高1.55米。 1.11球网两端与网柱之间不应有空隙。必要时,应把球网两端与网柱系紧。注:(1)双打场地对角线长14.723米。 (2)以上所示的场地图适用于单、双打两种比赛。 (3)“*.为检验球速区标记(图B)。2.羽毛球 2.1球可由天然材料、人造材料或其混合制成。无论是何种材料制成的球,飞行性能应与由天然羽毛和薄皮包裹软小球托制成的球的性能相似。 2.2天然材料制作的球 2.2.1球应由16根羽毛固定在球托上。 2.2.2每根羽毛从球托面至羽毛尖的长度,统一为6270毫米。 2.2.3羽毛顶端围成圆形,直径为5868毫米。 2.2.4羽毛应用线或其他适宜材料扎牢。2.2.5球托底部为球形,直径为2528毫水。2.2.6球重4.745.50克。2.3非天然材料制作的球 。 2.3.1球裙将由合成材料制成的仿真羽毛代替天然羽毛。 2.3.2球托应如2.2.5所述。 2.3.3球的尺寸和重量应如2.2.2、2.2.3和2.2.6所述。但由于合成材料与天然羽毛在比重、性能上的差异,允许有不超过10的误差。 2.3.4在因海拔或气候等条件不适宜使用标准球的地方,只要球的一般式样、速度和飞行性能不变,经有关会员协会批准,可以变通以上规定。3.球速的检验3.1验球时,运动员应在端线外用低手向前上方全力击球。球的飞行方向应与边线平行。3.2符合标准速度的球,应落在场内距离对方端线外530.990毫米之间的区域内(图B)。4.羽毛球拍4.1球拍长不超过680毫米,宽不超过230毫米,由4.1.1至4.1.5所述的各主要部分构成(图C)。 4.1.1拍柄是击球者通常握拍的部分。4.1.2拍弦面是击球者通常用于击球的部分。4.1.3拍头界定了拍弦面的范围。4.1.4拍杆通过4.1.5所述的部件,连接拍柄与拍头。4.1.5连接喉(如有)连接拍杆与拍头。4.2拍弦面 4.2.1拍弦面应是平的,用拍弦穿过拍头十字交叉或其他形式编织而成。编织的式样应保持一致。尤其是拍弦面中央的编织密度,不得小于其他部分。 4.2.2拍弦面长不超过280毫米,宽不超过220毫米。拍弦可延伸进连接喉区域。 4.2.2.1伸入拍弦区域的宽不得超过35毫米。 4.2.2.2包括拍弦伸入区在内的拍弦面总长不得超过330毫米。4.3球拍 4.3.1球拍不允许有附加物和突出部,除非是为了防止磨损、断裂、振动或调整重心的附加物,或预防球拍脱手而将拍柄系在手上的绳索,但其尺寸和位置必须合理。 4.3.2球拍上不允许附加任何可能从本质上改变球拍形式的装置。5.设备的批准有关球、球拍、设备以及试制品能否用于比赛等问题,由国际羽联裁定。这种裁定可由国际羽联主动作出,也可根据对其有切身利益的个人、团体(包括运动员、技术官员、设备厂商会员协会或其他成员)的申请而作出。6.挑边6.1比赛开始前应挑边。赢方将在6.1.1或6.1.2中做出选择。6.1.1先发球或先接发球。6.1.2在一个场区或另一个场区开始比赛。6.2输的一方,在余下的一项中选择。7.计分方法7.1除非另有规定,一场比赛应以三局两胜定胜负(附录2和3)。7.2除规则7.4和7.5的情况外,先得21分的一方胜一局。7.3对方“违例”或球触及对方场区内的地面成死球,则该方胜这一回合并得一分。7.4 20平后,连续得2分的一方胜该局。7.5 29平后,先到30分的一方胜该局。7.6一局的胜方在下一局首先发球。8.交换场区8.1以下情况,运动员应交换场区:8.1.1第一局结束。 8.1.2第二局结束(如果有第三局)。 8.1.3在第三局比赛中,一方先得11分时。8.2如果运动员未按规则8.1的规定交换场区,一经发现,在死球时立即交换。已得比分有效。9.发球9.1合法发球9.1.1一旦发球员和接发球员作好准备,任何一方都不得延误发球。发球时发球员球拍的拍头做完后摆(规则9.2),任何迟滞都是延误发球。 9.1.2发球员和接发球员,应站在斜对角的发球区内(图A),脚不得触及发球区和接发球区的界线。 9.1.3从发球开始(规则9.2),至发球结束(规则9-3)前,发球员和接发球员的两脚,都必须有一部分与场地的地面接触,不得移动。 9.1.4发球员的球拍,应首先击中球托。 9.1.5发球员的球拍击中球的瞬间,整个球应低于发球员的腰部。腰部指的是发球员最低肋骨下缘的水平切线。 9.1.6发球员的球拍击中球的瞬间,球拍杆应指向下方。 9.1.7发球开始(规则9.2)后,发球员必须连续向前挥拍,直至将球发出(规则9.3)。 9.1.8发出的球向上飞行过网,如果未被拦截,球应落在规定的接发球区内(即落在线上或界内)。 9.1.9发球员发球时,应击中球。9.2一旦运动员站好位置准备发球,发球员的球拍头第一次向前挥动,即为发球开始。9.3一旦发球开始(规则9.2),发球员的球拍击中球或未能击中球,均为发球结束。9.4发球员应在接发球员准备好后才能发球,如果接发球员已试图接发球,即被视为已作好准备。9.5双打比赛发球时,发球员和接发球员的同伴应在各自的场区内。其站位不限,但不得阻挡对方发球员或接发球员的视线。10.单打10.1发球区和接发球区10.1.1一局中,发球员的分数为0或双数时,双方运动员均应在各自的右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 10.1.2一局中,发球员的分数为单数时,双方运动员均应在各自的左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l0.2击球顺序和位置 一回合中,球应由发球员和接球员交替从各自所在场区一边的任何位置击出,直至成死球为止(规则1 5)。10.3得分和发球 10.3.1发球员胜一回合(规则7.9)则得一分。随后,发球员再从另一发球区发球。10.3.2接发球员胜一回合(规则7.9)则得一分。随后,接发球员成为新发球员。11.双打11.1发球区和接发球区 11.1.1一局中,发球方的分数为0或双数时,发球方均应从右发球区发球。 11.1.2一局中,发球方的分数为单数时,发球方均应从左发球区发球。 l 1.1.3接发球方上一回合最后一次发球的运动员应在原发球区接发球。他的同伴接发球的站位与其相反。 11.1.4接发球员应是站在发球员斜对角发球区的运动员。 11.1.5发球方每得一分后,原发球员则变换发球区再发球。 11.1.6除规则12的情况外,发球都应从与其得分相对应的发球区发出。11.2击球顺序和位置 每一回合发球被回击后,由发球方的任何一人和接球方的任何一人,交替在各自场区的任何位置击球,如此往返直至死球(规则15)。11.3得分和发球 11.3.1发球方胜一回合(规则7.3)则得一分。随后发球员继续发球。 11.3.2接发球方胜一回合(规则7.3)则得一分。随后接发球方成为新发球方。11.4发球顺序 每局比赛的发球权必须如此传递: l 1.4.1首先是发球员,从右发球区发球。 11.4.2其次是首先接发球员的同伴,从左发球区发球。 11.4.3然后是首先发球员的同伴。 11.4.4接着是首先接发球员。 11.4.5再接着是首先发球员,如此传递。11.5运动员在比赛中不得有发球、接发球顺序错误或在一局比赛中连续两次接发球(规则12的情况除外)。l1.6一局胜方的任一运动员可在卜一局先发球;一局负方的任一运动员可在下一局先接发球。12.发球区错误12.1以下情况为发球区错误:12.1.1发球或接发球顺序错误; 12.1.2在错误的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12.2如果发现发球区错误,应予以纠正,已得比分有效。13.违例以下情况均属违例:13.1不合法发球(规则9.1)。13.2发球时: 13.2.1球挂在网上或停在网顶。 13.2.2球过网后挂在网上。 1 3.2.3接发球员的同伴接到球或被球触及。13.3比赛进行中,球: 13.3.1落在场地界线外(即未落在界线上或界线内); 13.3.2从网孔或网下穿过; 13.3.3不过网; 13.3.4触及天花板或四周墙壁; 13.3.5触及运动员的身体或衣服; 13.3.6触及场地外其他物体或人; (关于比赛场馆的建筑结构问题,必要时,地方羽毛球竞赛承办机构可以制定羽毛球触及建筑物的临时规定,但其归属的国际羽联会员协会有否决权。) 13.3.7被击时停滞在球拍上,紧接着被拖带抛出; 13.3.8被同一运动员两次挥拍连续两次击中(但一次击球动作中,球被拍框和拍弦面击中,不属违例。); 13.3.9被同方两名运动员连续击中。 13.3.10触及运动员球拍,而没有飞向对方场区。13.4比赛进行中,运动员: 13.4.1球拍、身体或衣服,触及球网或球网的支撑物; 13.4.2球拍或身体,从网上侵入对方场区(击球时,球拍与球的最初接触点在击球者网这一方,而后球拍随球过网的情况除外。); 13.4.3球拍或身体,从网下侵入对方场区,导致妨碍对方或分散对方的注意力: 13.4.4妨碍对方,即阻挡对方紧靠球网的合法击球; 13.4.5故意分散对方注意力的任何举动,如喊叫、故作姿态等。13.5严重违犯或屡犯规则16的规定。14.重发球14.1由裁判员或运动员(未设裁判员时)宣报“重发球”,用以中断比赛。14.2以下情况为“重发球”: 14.2.1发球员在接发球员未做好准备时发球(规则9.5); 14.2.2在发球过程中,发球员和接发球员都被判违例; 14.2.3发球被回击后; 14.2.3.1球停在网顶; 14.2.3.2球过网后挂在网上; 14.2.4比赛进行中,球托与球的其他部分完全分离; 14.2.5裁判员认为比赛被干扰或教练干扰了对方运动员的比赛; 14.2.6司线员未能看清,裁判员也不能做出裁决时; 14.2.7遇到不可预见的意外情况;14.3“重发球”时,该次发球无效,原发球员重新发球。15.死球以下情况为死球:15.1球撞网或网柱后,开始向击球者网这方的地面落下。15.2球触及地面;1 5.3宣报了“违例”或“重发球”。16.比赛连续性、行为不端及管理16.1除规则16.2和16.3允许的情况外,比赛自第一次发球开始至该场结束应是连续的。16.2间歇 16.2.1每局比赛,当一方先得11分时,允许有不超过60秒的间歇。 16.2.2所有比赛中,每局之间允许有不超过120秒的间歇。 (有电视转播的比赛,裁判长可在该场比赛前决定变更16.2规定的间歇时间。)16.3比赛的暂停 16.3.1遇不是运动员所能控制的情况,裁判员可根据需要暂停比赛。 16.3.2遇特殊情况,裁判长可要求裁判员暂停比赛。 16.3.3如果比赛暂停,已得比分有效,续赛时由该比分算起。16.4延误比赛 16.4.1不允许运动员为恢复体力、喘息或接受指导而延误比赛。 16.4.2裁判员是“延误比赛”的唯一裁决者。16.5指导和离开场地 16.5.1在一场比赛中,死球时(规则15),允许运动员接受指导。 16.5.2在一场比赛中,运动员未经裁判员允许不得离开场地(规则16.2规定的间歇除外)。16.6运动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16.6.1故意延误或中断比赛; 16.6.2故意改变或损坏球,以此影响球的速度或飞行; 16.6.3举止无礼; 16.6.4规则未述的其他不端行为。 16.7对违犯者的处罚 16.7.1对违犯规则16.4、16.5或16.6的运动员,裁判员应执行: 16.7.1.1警告。 16.7.1.2对已被警告过的一方判违例。同一方有两次违犯行为,则被视为“屡犯”。 16.7.2对严重违犯、屡犯或违犯规则16.2的一方判违例,并立即报告裁判长。裁判长有权取消其该场比赛资格。17.裁判职责和申诉受理17.1裁判长对比赛全面负责。17.2临场裁判员主持一场比赛,并管理该比赛场地及其紧邻的区域。裁判员对裁判长负责。17.3发球裁判员负责宣判发球员的发球违例(规则9.1)。17.4司线员负责宣判球在其分管线的落点是“界内”或“界外”。17.5临场裁判人员,对其所分管职责内事实的宣判是最后的裁决。当裁判员确认司线员明显错判时,应予以纠正。17.6裁判员应: 17.6.1维护和执行羽毛球比赛规则,及时宣判“违例”或“重发球”。 17.6.2对申诉应在下次发球前作出裁决。 17.6.3确保运动员和观众能随时了解比赛进展情况。 17.6.4与裁判长磋商后指派或撤换司线员或发球裁判员。 17.6.5在临场裁判人员不足时,对无人执行的职责做出安排。 17.6.6在临场裁判人员视线被挡时,执行其职责或判“重发球”。 17.6.7记录并向裁判长报告与规则16有关的所有情况。 17.6.8仅将与规则有关的申诉提交裁判长。(此类申诉必须在下次发球击出前提出:如果比赛结束,则应在申诉方离开场地前提出。)注:附录2:礼让比赛 (参见2005羽毛球竞赛规则)。附录3:其他计分方法比赛 可按赛前规定,只进行一局21分比赛,或者一场三局两胜的比赛,即每局15分的双打或男子单打和每局11分的女子单打的比赛。对临场裁判人员的建议1.引言1.1国际羽联发布对临场裁判人员的建议(下称建议)的目的,是期望所有国家能依据羽毛球竞赛规则使控制临场比赛的裁判工作标准化。1.2本建议向裁判员提出,在保证遵守比赛规则的同时,应严格、公正、不滥用职权地控制好比赛;同时对发球裁判员和司线员执行他们的职责给予指导。l.3所有临场裁判人员都必须记住,比赛是为运动员的。2.裁判人员及其职责2.1裁判员在裁判长的领导下工作,并向裁判长负责(规则17.2未设裁判长时,向竞赛负责人负责)。2.2发球裁判员一般由裁判长指派,但裁判长可予以撤换或经裁判员与裁判长商议后予以撤换(规则17.6.4)。2.3司线员一般由裁判长指派,但裁判长可予以撤换或经裁判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