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3章 第1节 传记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7103052 上传时间:2022-03-30 格式:PPT 页数:128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3章 第1节 传记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3章 第1节 传记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3章 第1节 传记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第三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第第1 1节传记节传记第一编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传记一般有三个特点: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为突出的人物。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传记的记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较强的说服力。选文兼具史实性和文学性。传记的分类:从叙述的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有的是记叙和议论各半的“评传”;从创作方法上看,分为历史性传记和传记文学。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基础,鉴赏评价和探究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根据要求筛选文中的信息,是实现阅读目的的重要手段。(1)含义及要求“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实质上就是围绕对所“传”人物(或相关人物)某一事件或某一观点进行信息的筛选与整合。“筛选”就是按照考题设定的阅读目的对文章进行分析,准确、快速、有效地辨别并获取命题所要求的信息;“整合”就是对筛选所得的信息作出正确的认知,把握各信息材料之间的关系,并能归纳综合,或者按照命题要求进行信息重组。(2)常见的问题类型及应对方法筛选问题类型筛选问题类型应对方法应对方法概括传主的人生阶段概括传主的人生阶段紧扣传主身份特点,留主删次,紧扣传主身份特点,留主删次,切分人生阶段进行作答切分人生阶段进行作答概括传主的性格特点概括传主的性格特点抓住传记叙写的事件和文中的细抓住传记叙写的事件和文中的细节描写节描写传主成为伟大人物受了哪些传主成为伟大人物受了哪些方面的影响方面的影响找准答题区间,分层概括找准答题区间,分层概括文中从哪些角度体现了传主文中从哪些角度体现了传主的个性特点的个性特点把握文章写作层次并逐层概括把握文章写作层次并逐层概括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1)分析语言特色主要是指人物传记本身所使用语言的特点与风格,不能跟其中的人物语言混为一谈。一般包括对语言特点(如语言的准确、简练、生动、形象或高度概括等)的分析以及语言风格(如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的把握。分析语言特点,既要感知文本整体的感情基调和语言风格,又要品味局部段落乃至语句的遣词造句的技巧和效果。(2)把握文章的结构其实就是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写作思路,对于把握文章的中心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人物传记结构的把握,除了按照传统文章的切割层次、分段概述外,还要结合整篇文章记述或评述的人物或事件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等来进行。(3)概括中心意思,就是明确作者写作的目的以及对所写人物的思想情感等。为此,既要了解所写人物的基本情况,也要弄清作者自身的情况以及写作背景,做到知人论世,而最为重要的则是抓住文章的题目、开头、结尾等处体现出的作者议论抒情或概括性的语句,明确作者写作的意图。(2)主要表现手法指具体的文本所采用的诸多表现手法中最突出的一种或几种,如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在传记中最常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和引用。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记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不写事件,传记无以表现人物;不写细节,作者无以使人物生动起来。 因此阅读传记需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作者通过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折射出传主的思想观点,保持传主基本思想的整体性,各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情感个性特征,使得传主的个性丰满而鲜活,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还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传主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2011辽宁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数学奇才华罗庚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并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他反对将数学割裂开来,永远只搞一个小分支或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而对别的东西不闻不问。他将这种做法形容为“画地为牢”。他曾多次告诫学生:“我们不是玩弄整数,数论跟其他分支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数论导引中,华罗庚首先强调的就是数学的整体性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1945年,尽管华罗庚已经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学者之一,但他并不满足,决心中断他的数论研究,另起炉灶。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以后多次说的,“假如我当时不改行,大概再写几篇数论文章,我的数学生命也就结束了,但改行了就不一样了”。 “在研究数学时,选准方向拼命进攻固然很重要,但退却有时也很重要。善于退却,把握住退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他的改行,实际上是其治学之道“宽、专、漫”中的“漫”,即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到另一个分支,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漫”到其他领域。这样,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有用,选择的范围就会越来越大。他一直认为,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他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为,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 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子,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这还只是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1979年3月底,华罗庚应英国伯明翰大学邀请,去英国讲学,历时八个月,其间还应邀到荷兰、法国与西德访问了一个多月。7月下旬,“解析数论会议”在英国达勒姆召开,华罗庚应邀参加,他的学生王元与潘承洞也参加了。王元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潘承洞做了“新中值公式及其应用”的大会报告。一些白发苍苍的数学家用“突出的成就”、“很高的水平”等评语,赞扬中国数学家在研究解析数论方面所作的努力,并向华罗庚表示祝贺。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是要人隐讳缺点,不要暴露,不如改成“弄斧必到班门”。他每到一个地方去演讲,必讲对方最拿手的东西,其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帮助与指教。他形象地说:“你要耍斧头就要敢于到鲁班那儿去耍,如果他说你有缺点,一指点,我下回就好一点了; 他如果点点头,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有相当成绩。”在数论导引的序言里,华罗庚曾把搞数学比作下棋,号召大家找高手下,即与大数学家去较量。1982年,在淮南煤矿的一次演讲中,华罗庚还将“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改成“观棋不语非君子,落子有悔大丈夫”。意思是说,当你看到别人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指出来,当你发现自己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及时修正,这才是“真君子”与“大丈夫”。可见,华罗庚的这些想法是一脉相承的。(摘编自王元华罗庚)华罗庚的数学教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说明。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并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首先要通读全文,感知文章大意,按照“一人多事”的叙述特点,梳理传主的事迹片段,文章第一段叙述了华罗庚研究数学的基本观点,第二段介绍了华罗庚在多个领域“漫”出成就,第三段主要是介绍其教育教学的活动,最后两段介绍了华罗庚的英国之旅及其感悟。 研究题干后,我们会发现答案的区间就在文章的第三段,由第一句可知华罗庚对数学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的强调;通过对现存的批改作业的问题批评,可知华罗庚对批改学生作业的做法;从第三段的后半部分我们可以得知华罗庚对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找到了以上关键信息,加工整合成句即可得出答案。答案:不仅注重方法,更注重原则;重视改作业和回答学生问题,启发深入思考;教给学生“从薄到厚”、“从厚到薄”的读书方法。一、常用方法(一)筛选整合类答题策略1理清文本线索传记以写人记事为主,而文本中所记述的事往往不止一件,它们散落在传主人生的不同时期、不同领域,表现其人生的不同侧面,从而展现个性鲜明的人物特点。基于这样的文体特征,试题题干中往往出现“哪些”“哪几个方面”等用语,考生按照题干的指令,抓住文中线索性的词语和过渡性的语句,就可以准确获取信息,经筛选、整合后形成答案。2分清筛选类型传记分析综合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区分筛选类型。3确定信息区间在弄清题目要求的基础上,找到信息在原文中的具体位置,并找出具体的语句。4合理整合答案需要提取的信息点理清之后,还要注意答案的加工整合,该分解的要分解,该合并的要合并,该概括的要概括,语句不完整的要添加完整,前后没有条理的要使之条理化,有些从文本中提取出来的词语表意不明确的要使之明确化。(二)文本手法类答题策略1掌握通则通法传记作为实用类文本,最接近文学类文本。因而包括语言特色、文章结构、文体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如结构上总起总结、铺垫照应、承上启下、对比衬托、倒叙插叙,语言上生动形象、诙谐幽默、通俗、口语化,表现手法上欲扬先抑、悬念伏笔、侧面烘托、选材典型、细节描写等与文学类文本答题没有区别。2熟悉并能辨别传记文体特征除通则通法外,考生还要掌握传记文体独有的、典型的、基本的特征真实性、文学性、典型性、平实性。答题时以文体特征作为思考点,再兼顾其他手法,多角度思考,综合分析,鉴赏其效果。3扣住文本的主旨答题手法是表现人物的手段,技巧只有能为中心有效服务才成其为技巧。因此分析手法的落脚点要在内容上。即使是局部手法,最终目的也是为表现主旨。有时是直接表现,有时则是通过表现局部文意,间接表现中心文意。因此解答问题时要先想想文本的中心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将结论与问题结合,思维就会有新的角度。二、答题步骤第一步:通读文本,梳理传主事迹信息。第二步:审读题干,弄清问题的具体要求。第三步:定位答题区间,筛选相关信息。第四步:加工整合相关信息,组织语言作答。(2011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梁宗岱先生温源宁像宗岱那样禁不住高高兴兴的人,我从来没见过,他那种高兴劲儿有时候把你吓一大跳。即使他确实知道灾祸临头,我敢说,他还是过那种无忧无虑的快活日子:他会特别重视仅有的那一丁点儿阳光,因而完全忘掉美景背后的一大堆影子和黑暗。 宗岱热爱人生,热爱得要命。对于他,活着就是上了天堂。他一息尚存,便心满意足。他笑着过生活。我们许多人,因为对生活有求而不得,也只好笑一笑,宗岱呢,因为对生活无所求,所以笑得最好。这种高高兴兴的性情,在他的脸上不是表现为一团笑纹的微笑,就是表现为欢快地扬眉张口,似乎急于把人生献给他的一切狼吞虎咽地吃下去,再用咂得乱响的双唇像回声一样说着全能的上帝所说的话:“看哪,这很好!”他那轮廓鲜明的相貌和锐利的眼睛,透露出来高超的智慧,它渴望着对心灵作深入的探险。宗岱有运动员的体格。中等身材,稍有些瘦,哪一天他都可以当个马拉松健将。实际上,他是个出色的善于跑路的人。他洋洋得意地说他走路比汽车或者比飞机还快。他也爱游泳,在这方面,他认为他的勇敢大大超过了实际的限度,我不大相信,不过,我敢说,必然可以超过一点儿。此外,为了保健,他操练孙唐的锻炼功法等等下了苦功夫。宗岱喜好辩论。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若一面走路一面辩论,他这种姿势尤为显著:跟上他的脚步,和跟上他的谈话速度一样不容易,辩论得越激烈,他走得越快。他尖声喊叫,他打手势,他踢腿。若在室内,也完全照样。辩论的缘由呢,为字句,为文体,为象征主义而最难对付的往往就是为某两位诗人的功过优劣。要是不跟宗岱谈话,你就再也猜不着一个话题的爆炸性有多大。多么简单的题目,也会把火车烧起来。因此,跟他谈话,能叫你真正筋疲力尽。说是谈话,时间长了就不是谈话了,老是打一场架才算完。对文学,宗岱最有兴趣。他崇拜的是陶渊明、法雷芮、蒙坦、莎士比亚、拉辛和巴斯加。他们的著作,他读起来永远放不下。法雷芮的诗,他极喜欢,但我们若听他朗读,却往往无法注意诗句的美妙,而全被他朗读的架势吸引了令人很容易幻想着自己正在听一个宗教狂的狂热宣传。旁人看来,宗岱的翻译简直是件苦差,纸上的文字仿佛都和他有仇,他一个一个地计较,死盯着不放,不独一字字地译,连节奏和用韵都力求和原作一致。他这样难为自己几近傻气,但他译的蒙坦的随笔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公认的接近原著,只怕无人能与之媲美的。法雷芮的格言“要行动,不要信念”,是宗岱衷心信服的。但宗岱的人生哲学还不止于此。实际上,他并不相信上帝、天路历程和永生。无疑,他就是相信自己,相信人生可恋,文学可喜,女人可爱。如果有人长期埋头于硬性的研究之中,忘了活着是什么滋味,他应该看看宗岱,便可有所领会。如果有人因为某种原因灰心失望,他应该看看宗岱那双眼中的火焰和宗岱那湿润的双唇的热情颤动,便可唤醒自己对世界应有的兴趣。 我整个一辈子也没见过宗岱那样的人,那么朝气蓬蓬,生气勃勃,对这个荣华世界那么充满了激情。他活多少年,我一定相信多少年,相信激情、诗情和人生是美妙的东西不,应该说是人回老家以前所能得到的最美妙的东西。(选自一知半解及其他,南星译,有删改)注梁宗岱(19031983):广东新会人,诗人、翻译家。孙唐:德国体育家。三段文字写出了梁宗岱在文学活动中的哪些性格特点?解析:此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这类试题,应力求全面准确。实用类文本筛选信息时主要从人物的事迹中寻找有关信息。从文章中描写梁宗岱的内容来分析他的性格特点。答案:性格特点:(1)有激情(热情);(2)执著(求真、好胜);(3)直率(真挚);(4)严谨(认真、一丝不苟)。1.常见的考查角度(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任何形式的文体或文本都要表达一定的思想,这正是古人所说的“诗言志,歌言情”,人物传记同样要与作者本身的思想倾向如人生观、世界观、社会价值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正是“文如其人”的含义所在。在具体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与基本倾向的时候,要注意与所传人物的思想、价值观念的区别与联系。(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文本的社会价值或影响一方面来源于所传人物本身的精神内涵以及所反映的时代精神与时代风貌;另一方面来源于人物传记作者的思想倾向、创作态度以及独特的创作方法等。阅读传记,要理解作者塑造传主的意图,这是评价文本社会价值和影响的一个入口。传主一般是对国家或人类作出重大贡献或有重大影响的人; 阅读时,应结合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把握作品所述的传主个人事业及心路历程的重要事实,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对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作出符合实际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从而揭示出传主的典型社会意义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所谓的文本的特色主要是指人物传记的作者所使用的具体的创作方法,包括语言上独特的风格、行文构思上的匠心独运、材料使用上的取舍自度、人物形象事件的刻画描绘等。2常见的题型及应对技巧鉴赏评价题的类型鉴赏评价题的类型应对技巧应对技巧某一细节描写的用某一细节描写的用意意应从文章选材的真实性、典型性应从文章选材的真实性、典型性(反映时代反映时代特点特点)、体现传主的个性等角度作答、体现传主的个性等角度作答简答某一段文字的简答某一段文字的作用作用从增加文章的真实性和有利于突出作者的写从增加文章的真实性和有利于突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入手作答作意图入手作答为什么选择传主的为什么选择传主的某个人生阶段来详某个人生阶段来详细记叙细记叙因为这一阶段是传主成长过程的一个关键时因为这一阶段是传主成长过程的一个关键时期,或这一阶段最能突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期,或这一阶段最能突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对文中某些抒情对文中某些抒情性、议论性的句性、议论性的句子,或其他重要句子,或其他重要句子的理解子的理解应多从作者在传主身上得到的关于人生或社应多从作者在传主身上得到的关于人生或社会的独特感悟入手去理解会的独特感悟入手去理解(这和对传记的主这和对传记的主题理解密切相关题理解密切相关)由上表可以看出,此类问题的设题多和传记的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有关,而答题的角度则应多从传记的真实性和主题(创作意图)入手。 (2008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我所认识的梁漱溟牟宗三我是在梁先生于重庆北碚创办“勉仁学院”时(1948年)认识他的。“勉仁”是梁先生的书斋名,取儒家“勉于行仁”的意义;先前他也以“勉仁”办了一所中学。我是在建校以后去的,在那里待了一年多,所以对梁先生的学问与人格也有一些了解。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从性情、智慧、人格各方面来讲,在这种时代,要找这种人,已经不太容易了。他的议论不管是对是错,都有真知灼见。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他对中国有极深的关怀,平生所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例如“乡村建设运动”,就是梁先生思想见之于行动的具体表现,不只是讲说学问而已。“乡村建设”的实践,就他思想的渊源来看,可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代表。这本书是梁先生应王鸿一之邀,在山东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题的演讲稿合辑而成的。那时他还很年轻,不到30岁。这是当时非常了不起的一本著作,思辨性非常强,自成一家之言,不是东拉西扯、左拼右凑抄出来的,而是一条主脉贯串而下,像螺丝钉钻缝入几的深造自得之作,可说是第一流的。梁先生没出过洋,又不是什么翰林学士,但一样可以讲中西文化问题;黑格尔没到过中国,也不认识中国字,但到现在为止,讲中西文化问题的,还没有一个超过黑格尔的,谁能够像黑格尔了解到那种程度?这就是哲学家的本事了。梁先生讲中西文化,完全出自于他对时代的体认及民族的情感,而这又是承续自他家庭中关心国事的传统。梁先生的父亲梁济(字巨川),在民国七年时,为抗议象征着固有文化的清朝之灭亡,而自杀身亡。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也是梁先生格外关注的文化问题。究竟,中国文化该何去何从?中国文化在满清统治了300年之后,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一直难以步上正轨,而始于17世纪近代文明的西方文化,就摆在眼前,应该如何作个抉择?梁先生曾说过一句话:要读他的中国文化要义,保存中国传统文化。保存文化是对的,哪一个民族能否定自己的文化?但想了解中国文化并不容易,读中国文化要义恐怕不如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要义是从他的乡村建设理论简约出来的,哲学味太重了,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再加以申说,否则不易懂。而乡村建设理论,虽是他最用心的著作,企图自农村风俗习惯的横剖面的深刻剖析中,归结出中国文化的特征,但是纵贯性不够,在方法论上“从果说因”,是有问题的。这是梁先生一生吃亏的地方,也使他不可能真正了解到中国文化。梁先生晚年观念已老,也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尤其是文化上。但是,在“文革”之时,他却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不屈不挠的风骨与气节,这是他最值得敬佩的地方。他被批斗时,家具和所有的藏书也都被摧残烧毁,他并没有反抗,只极力要求破坏者让他保留一部字典,因为那部字典是向朋友借来的,烧掉了会对不起他的朋友。虽然最后这部字典还是不能幸免,被烧掉了,但是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到他那来自传统知识分子忠厚的一面。梁先生在近代中国是一个文化的复兴者,不但身体力行地宣扬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更可以说是接续了清代断绝了300年的中国文化。这是他的一生最有意义的地方,也正是梁漱溟先生象征“文化中国”的意义所在。(文章有删改)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及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地探究对写作的启示,所以说本题既考查了“鉴赏评价”也考查到了“探究”。具体来讲这道题要求考生从作者的角度来看对传主的评价,从写作的角度阐释自己的阅读启示。 本题第一问要在阅读全文后才能作答,是对文本中传主的概括。作者主要是从学问和人格两个方面去认识梁漱溟的。第二问,从写作角度命题,这需要考生对人物传记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有所了解。要想做好第二问这类的题目,可以从如下两点考虑:(1)文章在细节材料的选用上的特点;(2)文章材料的使用与传主身份特点的关系。另外,我们还应考虑文体特点,本文是一篇评传,所以还要想到与一般传记的不同。答案:主要是从学问和人格两个方面去认识梁漱溟的。启示有四点:(1)从文体来说,要评传结合;(2)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3)中心内容的确立要体现人物的身份特征;(4)通过细节表现人物。一、常用方法1审清题干,准确判断辨清是解答传主的观点还是作者的观点。这需要正确解读文本,传记作品中包括传主的个性观点,又含有作者的态度立场,两者有时可能是统一的,有时可能是相异的,这两种立场共同构成了一部传记的观点,所以需要在阅读时辨清。对文本材料的解读、对作者材料的处理与评议的分析是我们获取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认识的必由之路。离开了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准确判断,就失去了对其进行“负责任”的评价的基础。2结合文本,独立思考在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再参照自己平素对真、善、美的评判标准,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进行评判,有时需要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积累进行分析。3尊重公德,尊重事实要求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作出评价,不可以纯粹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对文本的观点倾向进行是非褒贬。强调个性化评价是必须以尊重人类的共同情感社会公德为前提的。其次,我们的评价判断是必须建立在对文本本身充分认知的基础之上。要达到这种要求的题目(包括下一条)已经不仅仅是局限在评价的范围内了,还含有较为浓厚的探究性成分。4拓展思路,追求深刻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判断与评价,还要学会广泛联系以拓展自己的评判思路,我们可以把它与自己掌握的一些理论知识联系起来思考,比如矛盾对立转化规律、一分为二的思想方法等等。另外,我们还可以运用知人论世的思想方法,把文本观点和其倾向的形成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考察,从而对其作出客观的历史性的评价。还可以把文本的观点和倾向与我们的社会现实或未来的发展方向结合。二、答题步骤第一步:通读文本,概括段落大意,做到整体感知。第二步:明确题目所要鉴赏的方面。(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技巧、传记的基本特征)第三步:定位答题区间,筛选相关信息。第四步:整合筛选的信息作答。(手法文本信息作用)高考常见提问方式1请结合的观点,谈谈你的认识。2的看法对你有什么启发?请结合文本简要论述。3结合全文评价某人的形象或行为。4作者写作此文有何用意或目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李岚清冼星海祖籍广东番禺,1905年6月13日出生于澳门。1925年他到北京,进入国立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1928年到上海国立音乐院学习,因参加学潮而被迫退学。靠朋友的帮助和在船上做苦工,他于1930年春到达法国巴黎学习音乐,靠在餐厅等处做杂役维持生活,失过十几次业,饿饭,找不到住处,甚至只得提了提琴到咖啡馆、大餐馆中去拉奏讨钱。 在这样痛苦生活的煎熬中,冼星海坚持学习,并成功地创作了风,得到老师们的赞誉,考入巴黎音乐学院著名作曲家杜卡教授的高级作曲班,并获得了荣誉奖。学校要给他物质奖励,问他要什么,他的回答是:“要饭票。”1935年秋,冼星海结束在法国的五年学习生活,回到上海。当时,日本军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后,正把侵略的战火燃向华北,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关头。 冼星海用音乐做武器,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创作了我们要抵抗、救国军歌、保卫卢沟桥、到敌人后方去等抗战救亡歌曲,在群众中广为传唱。他得知教育家陶行知在上海郊区为贫苦孩子办了“山海工学团”,便定期去该团做辅导,教唱救亡歌曲。他还深入到学校、农村、厂矿、部队去推广、辅导群众歌咏,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救亡歌咏运动。正当他注意“向着光明的、有希望的”延安情况时,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寄来音乐系全体师生签名给他的聘书,又给他来了两次电报。这样,他于1938年11月到达延安,受聘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任教,并于1939年6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延安的音乐教学设施和条件很差,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思想风貌、斗争意志,丰富的民间音乐素材,却激发起冼星海高涨的教学和创作热情。他十分重视对民间音乐的学习和研究,热心群众的音乐文化生活,延安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都留下了他辛勤奔走的足迹。 他讲课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一次晚间上课,讲到深夜,本该休息了,但学员们听得很入神,毫无倦意,要求他继续讲下去,于是他一直讲到天亮。在这里,他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大型声乐套曲,还创作了反攻等歌曲,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杰出的代表作。1939年春诗人光未然创作了黄河吟,冼星海听完朗诵后,一把将诗稿抓在手里,激动不已地说:“这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史诗,我要把它写成一部代表中华民族伟大气魄的大合唱。”拿到歌词后,他收集创作素材,多次要求人们讲述渡黄河的情景和感受,对很多细节都再三追问,还去学唱船工号子。3月31日,黄河大合唱的八首歌曲完成了。冼星海亲自指挥“鲁艺”的学员排练, 1939年5月11日,在庆祝“鲁迅艺术学院一周年纪念音乐晚会”上,冼星海指挥100余人的鲁艺合唱团,成功地演出了黄河大合唱。演出结束后,毛泽东等领导人都站起来热烈鼓掌,感动地连声说好。黄河大合唱将文学与音乐完美结合,融声乐、器乐、文学于一体,雄壮而激奋,成为时代的强音、民族的心声,震撼着神州大地,是一部高度概括抗日战争年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里程碑式作品,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 不仅受到延安军民广泛的赞扬和欢迎,而且迅速传播到包括国统区在内的各个战区,进而蜚声海外,逐渐在美国、加拿大、缅甸、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苏联等地广泛演唱,成为我国最早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的音乐作品。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在莫斯科病逝。当年11月14日在延安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挽词:“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有删改)本文追述冼星海的往事有几个细节,举例说说这些细节的写法体现了传记什么样的特色,并加以赏析评价。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判断的分析鉴赏评价能力。首先要找出文章追述冼星海往事的几个细节描写,然后结合相关的细节内容,紧扣其特点,如典型性、代表性等,联系这一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等方面作答。文章选取了冼星海到巴黎海外求学、上海教唱抗日救亡歌曲、延安创作革命歌曲、黄河大合唱的创作传唱、在莫斯科病逝这五个生活片段,每一个生活片段中都有一些细微之处的描写,叙述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时,要将它与人物形象的特点或者人物形象的性格侧面结合起来,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答案:(1)因为是多年以后追述往事,文章对细节没有过多的描写,更不添枝加叶。如晚间上课,学员们要求他继续讲下去,他便一直讲到天亮这样的细节,客观真实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体现了传记史实性、真实性的特点。(2)选用的细节很有典型性、代表性。如在法国作曲获奖,他竟只“要饭票”的细节,典型地反映了冼星海在生活极其窘迫的条件下仍努力学习的出色表现。言简意赅,很有表现力。(3)在整体的概述中,穿插若干具体细节,使人物形象鲜明饱满。如“诗人光未然创作了黄河吟,冼星海听完朗诵后,一把将诗稿抓在手里,激动不已地说:这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史诗,我要把它写成一部代表中华民族伟大气魄的大合唱。”这样的细节,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十分生动。实用类文本阅读在“探究”这个考点上设置了三个层面,即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于传记要善于结合文本中关于人物的描写,包括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发现人物身上体现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对于传记要在联系人物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探讨传主的人生价值,在当前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等等。“不同的角度”,有正面与反面的角度,有当事人与旁观者的角度,有个人与民族、国家的角度,有历史与现实的角度等等。“不同的层面”指的是文本可达到的层次,如深层、浅层、实用层面、美学层面、哲学层面等等;可能涉及的范畴,如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风俗、娱乐、艺术、行文等。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就是要分析归纳出文本人物的人生观,探讨他的人生价值,揭示他的这种人生观反映的时代精神,在当前社会中所产生的积极意义。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一是提出的见解具有独特性,不因袭他人成说;二是提出的见解不要求就是最终的科学结论,只要言之成理,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 (2012辽宁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克罗齐的求索事业成功的种子往往播撒在苦难的土壤之中。1883年,卡萨米西奥拉大地震夺去了贝尼代托克罗齐的双亲和妹妹的生命,被埋在废墟下的他侥幸得救。当时他17岁,温馨的生活在暴虐的自然面前顷刻灰飞烟灭。这场灾难给青年时代的克罗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也使他在人生之旅和学术之途上更为关注自我心灵的充实和人类社会的精神景况。1886年克罗齐辍学,开始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他一度潜心于他的家乡那不勒斯以及欧洲的历史研究,期望能在喜欢的学术事业中求得情感的解脱。期间,他结合自己从未放弃的美学志趣,把历史与艺术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他发现,历史与艺术都以人为焦点,着力于表现独特而个别的事实,不关心抽象概念或一般法则。艺术不是世俗理解中的娱乐手段,它创造的是一个可能的事实;历史则提供实有的真实,表现为真实发生过的一切。1902年,克罗齐出版了影响深远的美学,为现代美学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中国美学家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对克罗齐的美学思想曾作过专章介绍。意大利哲学家金蒂雷赞赏克罗齐不仅发现了想象的规律,而且引入了心灵发展的概念。在共同的学术兴趣和理论探讨中,克罗齐和金蒂雷的友谊也由此得到发展。在美学中,克罗齐重点对过去时代的“错误的美学”,尤其是“自然主义美学”和“唯理主义美学”进行批驳,肯定了艺术的“心灵性”和“非逻辑性”等特点,把艺术和美学从对道德与理性的依附中解放出来。然而,学术上的创获并未使克罗齐摆脱椎心的痛苦和深刻的孤独。在潜意识里,他渴望公众对他的工作有所关注。1903年他开始创办涉及文学、历史与哲学的文化刊物批评。克罗齐在自传中曾说:“创办批评杂志标志着我的生活中一个新时期的开始。”他主要负责文学与历史,前期曾邀请金蒂雷负责哲学。在长达42年的办刊过程中,克罗齐渐渐达到了他所期待的理论家和实践者之间协调统一的理想。1920年6月至1921年7月,克罗齐担任意大利教育部长,发起了意大利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改革运动。在进行社会活动的同时,克罗齐不断修正完善他的理论学说。他在一次交流活动中说:“正如每一个对自己所做事情感到要负责的人一样,我喜欢反复思索我写过的并发表过的那些东西,喜欢经常回味和审查它们,以求看一看是否可以发现一些不妥之处,是否可以进一步加以展开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会的。这就是说,他所懂得的事情只是慢慢才学会的;似乎还应当加上一句人也不是死后才会的。 因此,人往往要像前几年那不勒斯的一位外科医生所做的那样,他也是我在参议院的一位同事,有一次做手术时他突然感到不舒服,觉得自己要死了,于是把手术刀交给一位同行,说请你来干下去。”克罗齐不仅勤奋钻研,而且注重研究方法。方法是抵达学术高原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办刊前期,克罗齐完成了“心灵哲学”的系统阐发工作。在他看来,历史是人的创造,体现为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要受心灵的支配,因此把握历史的关键在于把握心灵活动。哲学不过是历史学的方法论,追求美、真、益、善的心灵哲学,作为对心灵活动形式与规律的研究,其意义在于为创造历史和阐释历史提供方法论的依据。在克罗齐心中,意大利民族始终具有美丽的形象。它从遥远的古罗马走来,创造过文艺复兴的灿烂文化。但20世纪20年代,意大利的历史脚步踏上“迷途”。身处残酷的历史情境,克罗齐怀着对心灵自由和精神解放的执著坚守,坚持以著述和主编的刊物抵抗法西斯专制主义。1923年,金蒂雷加入了法西斯党。克罗齐以巨大的道义勇气,与宣扬极权主义理论的金蒂雷展开针锋相对的公开论战,彼此持续几十年的友谊宣告破裂。 1925年,克罗齐发表了著名的反法西斯知识分子宣言,反对恐怖政策,并征集到数百名知识分子的签名。他的寓所在1926年几次遭到法西斯党徒的洗劫。1944年4月,金蒂雷被击毙于佛罗伦萨街头。克罗齐闻讯,曾长久地倚在寓所的门框上,遥望北方深邃的蓝天“我将死于工作。”这是晚年的克罗齐在他人问及自己健康状况时一句平静的回答。创造性的努力、自由的激情以及深刻的公民责任感,既是意大利民族性格的基本素质,亦折射出克罗齐的人格理想。(摘自张敏克罗齐美学论稿,有删改)克罗齐一生经历了大地震、社会动荡和战争带来的苦难,但最终大有成就。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请结合原文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本题为探究性题目,主要探究文本所反应的社会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题干要求结合传主克罗齐的苦难经历和人生成就的关系,对文章反映出的一个观点“苦难是人生的财富”进行评价。在结合原文评价的同时还要结合现实人生来谈自己的看法。考生可以认同这个观点,也可以不认同这个观点,但都必须结合文章内容和现实人生谈得有理有据。 答案:观点一:认同这个说法。苦难的确成就了克罗齐。青年时期经历的大地震给他带来了心理创伤,这推动他在人生之旅和学术之途上更为关注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中年之后的克罗齐又因社会动荡和战争苦难进一步历练,更加成熟。观点二:不认同这个说法。苦难并非克罗齐想要的,而是现实迫使他不得不面对的。如果没有大地震和战争,在安宁和平的正常环境和社会生活中,思想深邃、有志于学术和社会活动的克罗齐,同样会大有作为。观点三:辩证理解。苦难本身不是人生财富,苦难通过心灵转化才能成为人生财富;此外,苦难分自然、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情况,它们给人的影响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4分;联系实际,给2分。)一、常用方法1文章的选材或结构安排是否恰当多从真实性和是否有利于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入手作答。2某个人物成为伟大人物或某部作品产生的原因多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入手作答:主观原因从个人的成长环境、天赋、努力程度等角度考虑;客观原因多从社会时代特点和别人的帮助等角度考虑。3如何评价传主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评价,不可凭主观印象片面作答。4从传主身上得到什么启迪或受到什么教益结合题干问法中暗含的答题方向,紧扣文本作答。二、答题步骤第一步:通读全文,感知文本大体内容。第二步:研究题干,把握答题重点。第三步:明白无误地表明自己的观点。第四步:恰当地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第五步:整合信息,做到分条陈述,要点须全面。第六步:归纳回扣观点,简要作结。探究性试题命题的原则及特点1设题重实际:它以高中学生应有的知识文化积累、阅读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基础,适合高中生作答。2设题有规律:一般在文章的重点、难点等关键处设题。如文中的议论、抒情处。3设题讲根据:一般依据材料的内容(植根于文本)探讨研究,而不是“随心所欲”,任意发挥。4思考有层次:要求考生从不同层面或角度作思考,一般文本中少有现成的答案。5答案有限制:它不会像平时,可以“见仁见智”。这是选拔人才的高考,阅卷时总会给出一个相对统一的参考答案,也就是说答案肯定不会“百花齐放”,“ 任尔东西南北风”。6题干表述有区别:有的题干直接说“请你探究一下问题”;有的不明说,诸如“谈谈你的看法”“说说你的理解”等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寂静钱钟书周劼人12月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晷旁,烛光隐隐。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人们伫立无语,鞠躬,献上白菊。偶有路人好奇:“这是在祭奠谁?”有人低声答语:“今天是钱钟书先生辞世10周年。”10年前,钱钟书安详离世。遵钱先生遗嘱,“一切从简”,连在八宝山的告别仪式也只有短短的20分钟。“如此寂静。”钱先生的一位生前好友说。那日,清华的南北主干道上飘起了一千只纸鹤,学生们用这种方式,静静地送别他们的老学长。他的人生,本不寂静。无论是人们熟悉的围城,还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惊讶、折服了学界。管锥编单是书证就数万条,引述涉及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世人惊叹“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然而他却只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图书馆内很多冷僻线装书的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即便是身处困境,他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文革”时他被送去干校劳动改造,能看的只有寥寥几本书,但他只要抱起书本,就能兴致盎然。 第一批“大赦”回京的名单中,没有钱钟书,也没有杨绛。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先生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地想了一下,说:“没有书。”“文革”后,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既往地平静。他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他人的不解,钱先生并未在意过。杨绛先生说:“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是想安安心心做学问。”“钱先生做学问是心在焉,”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说,“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今天这个校园里,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清华大学一位博士生说,他多次读围城,读第三遍时忽然明白,“围城不是别人给的,正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为自己编织的。钱先生没有为自己修筑围城,所以,他一辈子都活得坦然,真挚”。10年后的清华,10年后的12月19日,依旧是纸鹤飘飞,烛光摇曳,依旧只有师生们的心照不语。不时有人向钱先生的照片投来好奇的眼光:“这是谁?”他一生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但也正是在这种“寂静”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也难以企及的波澜壮阔。我们往往只惊叹他“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却总是忘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以及恪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寂静,这是钱先生的心底所愿。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离世和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正是他一生的格调。一位热爱他的读者说:“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是的,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选自2008年12月24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请结合全文,探究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探究,不要求面面俱到,但要具体,要有理有据。文本包含着“这个时代不再寂静”,因此“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的观点,对这个问题要辩证地看待。答案:探究要点:人才的成长与时代有着紧密的关联。辩证地看待现代社会不再“寂静”对人才的影响。成为大师的关键在于自身能默守寂静,恪守完整人格。(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2013宝鸡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周有光:周全而有光王乾荣周有光,江苏常州人,中国语言学家、文字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青年和中年时期主要从事经济、金融工作,当过经济学教授,1955年,他的学术方向改变,开始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曾参加并主持拟定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公布),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大陆的语文改革。跟周有光老人首次见面,在2006年7月14日全国政协礼堂群言杂志创刊20周年座谈会上。周有光是与会者中最年长者。中等个子,穿着朴素,风姿儒雅,戴黑色上缘框框的眼镜,面容滋润,目光睿智,头发稀疏而白,乍看,六七十岁模样,只迈步稍稍蹒跚。周老曾遭遇“被下放”诸种坎坷,他都平和豁达以对。他也不求什么世俗的荣华富贵。天长地自久,人道有亏盈。对人生真谛通透的体味,自足达观,随时“锻炼筋骨”,也许正是这位文化老人长寿的“秘诀”。他说了:“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作为学人,善于思考,“伏案太勤”,周先生一生著述等身,百岁过后,仍然关注社会民生,笔耕不辍,尚能一年写一本书,可谓奇迹中的奇迹。年轻时留美攻读经济,一个偶然机遇,改变了周老的后半生。他说自己的人生,原是个“错位”。可正是这个错位,使他成为了一个著名语言学家和文化大师,成为新中国文字改革方面的重磅专家。周老幼年即具语言天赋,他那颗语言中枢敏感发达的大脑,对这门学问的奥妙魅力,更加充满浓厚的兴趣和热爱。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求学期间,他即选修语言学,热衷于参加“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并且发过相关论文。这个“拉丁化运动”,简单说就是先用拉丁字母或称罗马字母,周老笑说“有人指它是帝国主义的字母”给汉字注音,进而以拉丁字母拼写汉语,使汉语成为世界通用的“蝌蚪文”。这是咱们老祖宗几千年来从未涉猎过的先锋学术活动,始于100多年之前。周老语言、文改方面专著以及与之相关的论述,达20多部,广为人称道;而经济学著作仅三两部,鲜为人知。周老在语言学方面的卓越建树,对中国文字改革的巨大贡献,学界和坊间众口一词,赞誉有加。但是近年众多媒体一味尊之为“汉语拼音之父”,他却敬谢不敏,诚道“不敢当”。“丝绸西去,字母东来”(周有光语)。来干吗?来拼音。汉语拼音又不是他周有光“生”的,他怎能当人家“老爸”呢!今天,凡中国人,以及学习和使用汉语的外国人,谁离得开汉语拼音方案规定的拼音法?联合国也要用它呢。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开辟了汉语和中国文化走向国际社会的一条便捷通道,功不可没。仅从这一点看,周有光其名,便将彪炳青史。改革开放初期,为加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通晓四国语言的周有光,又被邀参与英文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汉译,为中方三专家之一,因此人称“周百科”;中方另二人,一是新闻巨子兼大学者刘尊棋,一是被誉为“万能科学家”的钱伟长教授。百科全书号称“没有围墙的大学”,翻译这书,是一个硕大工程,对于不管多大的学者来说,也是一个学习、重温百科知识的过程。而这于周老,又是一个机遇。也许正是这一工作,激发了他研究全球化、信息化、语文现代化和世界多国文化的热情,使他晚年的学术生活,在更广阔的领域大放异彩。这时的周有光,就不只是翻译百科全书意义上的“周百科”了,而堪称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杰出学者。周老学问大,但他不是只会躲在象牙塔里啃本本的书呆子。他研究语言,搞拼音,也没有被一串串字母,将自己纠缠在一个狭小天地里。大学者雕小虫忙,近年群言杂志,几乎每期都刊登他议论社会现象的短文。他其实是一个温文尔雅的斗士,其人具有杂文家惯于挖掘社会病的特质,但不赤膊上阵。他把自己的“愤”,化在平实睿智之中,常以机智独特的方式针砭时弊,文字读来别有不愠不火、绵里藏针风味。周老说:“我的座右铭是,活到老,学到老,思考到老,快乐到老。”但愿,在群言40周年庆祝会上,还能聆听这位极其独特老人的宏论。(选自北京日报2011年11月22日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表现了周老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与世无争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这也是他长寿的秘诀之一。B人称“周百科”,因为周老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而且又被邀参与英文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汉译工作。C因为当时中国没有自己的拼音,出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所以周有光放弃经济领域研究,改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D周有光原来学习的并非语言学,因此他不得不付出比别人更大的努力,才能实现“使汉语成为世界通用的蝌蚪文”的理想。E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详略有序地叙述了周有光的艰辛经历,读者从中感受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解析:A项“与世无争”无中生有,倒数第一段说周老是“温文尔雅的斗士”。C项改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的原因是具有语言天赋、对语言的浓厚兴趣以及一个偶然机遇,而不是因为当时中国没有自己的拼音,出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参见第四段。D项强加因果,“付出更大的努力”有误,周老对语言兴趣浓厚,而且有语言天赋。答案:BE2从全文来看,第二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在结构上承上启下,为全文具体写周有光的事迹做铺垫。从内容上作者与周有光首次见面的时间和场合,形神兼备地描写周有光的形象特征,表达作者的敬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3这篇传记主要写了周有光哪些事迹?请简要概括。答案:留美攻读经济博士改行从事中国文字改革,成为一个著名语言学家大师;学识渊博,通晓四国语言,参与翻译,被称为“周百科”;百岁过后,仍关注社会民生,笔耕不辍,以机智独特的方式针砭时弊。4周有光人生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答案:观点一:学会选择,找准位置。一次“错位”,使周老成为语言学家和文化大师,这是偶然,也是必然。周老那样抓住机遇,定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周老的成功得益于对自己的专业兴趣浓厚。像周老那样学会选择,定能打开成功之路。观点二:平时豁达,虚怀若谷。遭遇诸多坎坷,周老都豁达面对,不求世俗荣华,埋头钻研学问,终成一代名家。像周老一样处世治学,必有显著成效;周老著作等身,却虚怀若谷,婉拒“汉语拼音之父”的美誉。像周老那样谦虚有度,人生更有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