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7087269 上传时间:2022-03-3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7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第3 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促进民族大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 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经济的复苏和繁荣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1农业的发展(1)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耕作技术进步。(2)荒地开垦,粮食产量增多。(3)经济作物种植和畜牧业得到发展。2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_发展尤其显著。3商业活动活跃(1)_市场繁荣,货源充足,交易活跃。(2)实物交易逐步为_所代替。(3)对外贸易也有长足的发展。2丝织业3(1)洛阳(2)货币交易1背景:迁都_以后,鲜卑族统治者接受了_先进文化与制度。2具体措施(1)尊_崇经,兴办学校。(2)恢复汉族_制度。(3)采纳汉族_制度。1洛阳汉族2(1)儒(2)礼乐(3)封建统治政权封建化的加速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1表现(1)内迁_劳动者陆续成为中原的农民;鲜卑贵族成为中原的_。(2)_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3)_原有的文化精华融入汉族文化。2意义(1)加速了鲜卑族的_的进程。(2)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_奠定了基础。(3)促进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与进步。1(1)鲜卑封建地主(2)汉族(3)鲜卑族2(1)封建化(2)国家统一1北魏时期民族融合的表现、作用(1)表现社会经济方面:北魏通过实施均田制、租调制、三长制等制度,把鲜卑劳动者改造为占有少量土地进行农业生产的封建农民,把占有大量土地的鲜卑贵族改造为封建地主和官僚。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则进一步促使他们习惯定居、生产和城市生活。政权建设方面:从政权机构的设置、名称的制定、官僚的选用、官僚队伍的建设均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还修订律令,以适应中原地区的法律需要。社会风俗方面:迁都洛阳后,通过改姓、易服、说汉话等措施使鲜卑人全面认识汉族风俗。提倡鲜卑族与汉族尤其是汉族士族地主的政治联姻,则加强了民族的联系。通过设孔庙、祭孔子、推儒学及恢复汉族礼乐制度规范人们行为方式等措施,进一步使鲜卑人从深层次认同和接受汉族文化。鲜卑族原来生产生活方面的文化精华,也在汉人中传播,为汉人所学习和接受,对汉族生产、生活的完善和进步也起了重大作用。(2)作用缓和了民族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巩固了北魏统治。促进了鲜卑等少数民族的汉化、封建化,促进了他们的进步。缩小了民族差距和隔阂,增强了民族了解和交流,发展、壮大了中华民族的队伍,为结束长期动荡、分裂,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孝文帝改革的特点、意义及成功的原因(1)特点: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分前后两个阶段进行,各有侧重。前期改革是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的,重点是建立各种新的制度。后期改革是孝文帝亲自主持的,重点改革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学习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2)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促进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3)成功原因: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内容全面,措施得力。不仅进行经济改革,而且还重视文化习俗的改革,使改革全面推行。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以身作则、信心坚定。民族融合趋势的推动。从整顿吏治入手,使改革有一个良好的前提环境。关键的原因在于改革能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最明显的就是均田制的实行。均田制使土地与劳动力相结合,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取得了成效。1学习本课时要注意从三个方面剖析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通过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洛阳商业的繁荣,把握北方经济的恢复。要通过北方各民族的变化,把握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的促进。把握孝文帝改革与隋唐时期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的内在联系。2民族融合是指各民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和现象。在中国古代,民族融合主要表现为少数民族的汉化和封建化,其实质是封建化。民族融合从本质上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吸引力。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阅读材料:材料一时民饥困,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书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初,百姓成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魏书食货志材料二高祖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兴。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宣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魏书献文六王传成阳王禧传材料三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援引材料说明孝文帝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和影响。你对这一措施的影响还有哪些补充阐述?(2)材料二中提到的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名称叫什么(援引材料说明)?指出孝文帝推行这一措施目的有哪些?(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此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社会的影响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孝文帝的改革。题目比较简单,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的相关叙述回答即可。答案:(1)均田制; “时民饥困,豪右多有占夺”;“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或海内安之)。均田制限制了土地兼并,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吸引农民农耕定居(加速封建化进程);促进北魏经济的恢复发展。(2)“断北语,一从正音”。促进鲜卑族积极接收汉文化。 (3)民族间的服饰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孝文帝改革使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或“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或“为隋唐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融合和国家统一两方面)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改革措施行之有效 B掌握最高权力C顺应历史潮流 D得到汉族地主支持解析:本题属于最佳选择题。北魏孝文帝改革采取了一些顺应少数民族封建化与民族融合的措施来维护统治,取得成功。答案:C孝文帝改革的特点和成功的原因孝文帝改革的特点和成功的原因 1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措施有()采用汉族礼仪制度与汉族通婚迁都洛阳 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A BC D解析:孝文帝改革的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加快鲜卑族的封建化,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都有利于加速鲜卑族的封建化。答案:C2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材料主要反映了 ()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其繁荣B北宋统治下的洛阳呈现繁荣景象C唐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D5世纪洛阳商业盛极一时解析: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以讨伐南朝为名定都洛阳,促使洛阳出现繁荣的景象。答案:A3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下列哪一趋势?()A分裂走向统一 B民族的融合C中央集权加强 D经济重心南移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民族融合的趋势,又加强了北方的民族融合,二者互为因果。答案:B4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B为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D促进了封建化进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辨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两次改革的相同影响较多,但最主要的是促进政权的封建化即社会制度的变化。答案:D5(2013盐城模拟)改革有利于社会进步,在当今我国不断深化改革的浪潮中,也要注重借鉴历史经验。从孝文帝改革中得到的认识有()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改革,不断创新改革注意策略,要有坚定的决心改革要体现锐意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自上而下的改革往往一帆风顺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辨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要注重结合改革措施的推行及改革结果。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