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学常见应用题教学听课心得体会

上传人:彩*** 文档编号:67003494 上传时间:2022-03-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小学常见应用题教学听课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小学常见应用题教学听课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年小学常见应用题教学听课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常见应用题教学听课心得体会范文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教好这部分知识,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细致地审题,弄明白题意,是准确解答应用题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中可先让学生根据解题要求找出题中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构建起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 确定数量关系。 为了便于分析问题中的已知量与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审题时可要求学生边读题边思考, 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条件和问题或用线段图把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表示出来。为了培养儿童细致审题的习惯,我常把一些容易混淆的题目同时出现,让学生分析计算。 例如:图书室的科技书与故事书共 3000 册,科技书的册数是故事书的 2/3 ,有科技书多少册 ?图书室有故事书 3000 册,科技书册数是故事书的 2/3 ,有科技书多少册 ?题中 3000 册为共有数,题中 3000 册是一种的,因此计算方法不相同。经常进行此类练习,就容易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二、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常用的推理方法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往往习惯于模仿教师和例题的解答方法,机械地去完成。因此,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推理方法,帮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至关重要。 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 所谓分析法,就是从应用题中欲求的问题出发进行分析,首先考虑,为了解题需要哪些条件,而这些条件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的,直到条件都能在题目中找到为止。例如: 甲车一次运煤 300 千克,乙车比甲车多运50 千克,两车一次共运煤多少千克?指导学生口述,要求两车一次共运煤多少千克?根据题意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 甲车运的和乙车运的 )? 题中列出的条件哪个是已知的 ( 甲车运的 ) ,哪个是的 ( 乙车运的 ) ,应先求什么 ( 乙车运的300+50=350)?然后再求什么 ( 两车一共用煤多少千克, 300+350=650)?综合法是从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出发,通过分析推导出题中要求的问题。如上例,引导学生这样想:知道甲车运煤300 千克,乙车比甲车多用 50 千克,可以求出乙车运煤重量(300+50=350) ,有了这个条件就能求出两车一共运煤多少千克?(300+350=650)。通过上面题的两种解法可以看出, 不论是用分析法还是用综合法,都要把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结合起来考虑,所求问题是思考方向, 已知条件是解题的依据。三、对易混淆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对一些有联系而又容易混淆的应用题可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例如: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 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学生往往容易混淆。 一是他们分不清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 二是分不清计算时需不需要加括号。四、要引导学生自编应用题让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结构,重视自编应用题的教学,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高年级要引导学生自编应用题,通过自编,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各类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如:1 、按指定算式编题:如按算式 2401/3=? 编一道应用题。2 、把一种应用题改编成另一种形式的应用题:如我班有 45 名学生,女生占 2/5 ,女生有多少人 ?把它改编成一道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3 、指定题目类型编题,如编道反比例应用题。指导学生自编应用题,应让学生结合实际,编写他们自己所熟悉的事物。范文 2: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是一项比较灵活的教学工作,它的方法很多,同时也有着不同的解题策略。 数学应用题是一种相对开放的题型,学生的思维可以进行扩散,同时也可以有效的转化,因此做好应用题的教学对于孩子的思维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学的工作者一定要结合具体实际, 针对不同的受众,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下面笔者将结合具体课例来谈一谈数学应用题的解题策略。一、数量关系分析法。数量关系是指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只有搞清数量关系,才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恰当的选择算法,把数学问题转化为数学式子,通过计算进行解答。数量关系分析法分为三步:( 一)寻找题中的数量。 ( 二) 明确各数量间的关系。 ( 三) 解决各个产生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遵循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出发,进而转化成具体的生活情景, 根据情景进一步的归纳概括,让小学生更加的容易理解、容易概括,化抽象的关系为已知的条件,从而更加的明确相应的数量关系,简化题目结构。以一道例题的教学从以下几方面来谈数量关系分析法的运用。如:“学校举行运动会,三年级有35 人参加比赛,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 3 倍,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三、四年级参加的总人数多12 人. 五年级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师:题中有几个数量呢 ?生:三个。师:哪两个数量之间有直接关系呢?生:三年级有 35 人参加比赛,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3 倍。师:这两个数量间的关系让我们头脑中产生一个什么问题呢?生:四年级有多少人参加比赛?师:怎样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呢 ?生:用乘法 35 3=105(人) 。师:现在又多了一个数量:四年级有 105 人参加比赛,那么哪两个数量间又存在关系呢 ?根据他们的关系可以产生一个怎样的问题 ?生:三年级有 35 人参加比赛, 四年级有 105 人参加比赛。问题是:三四年级参加比赛一共有多少人 ?师:所以第二步算式怎样列呢 ?生: 105+35=140(人) 。师:根据现在已经产生的数量,又有哪两个数量间的关系存在呢 ?生:三、四年级参加比赛一共有多 140人,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三、四年级参加的总人数多12 人. 师:这两个数量间的关系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呢?生:五年级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 ?师:那么解决最后问题的算式怎样列出呢?生;140+12=152( 人)一般而言,小学生的一个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要形式,然后逐渐的向逻辑性较强的抽象思维过度。但是这种抽象的逻辑思维也是和具体的感性思维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就是把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成形象性的事物,从而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 去思考,启发他们去思考背后的逻辑关系,从而掌握有效的关系。二、问题中心散射倒推法。所谓的“问题中心散射法”就是根据分析法这一思路模式,让学生从最后的问题出发,不断地逆向推理,层层解决。即从问题所要求的量开始探究,先要想一下,要知道所求的量,就必须知道的条件是什么,要使这些条件成立,又必须具备另外哪些条件,这样推究下去,直到所需要的条件都是题目中所给的已知条件时,问题就解决了。还是以上面这一道应用题为例来谈谈吧。师:这道题的问题是“五年级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在题里面寻找那一句关键的信息提示呢 ?生: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三、四年级参加的总人数多 12 人。师:看来,现在要解决三、四年级参加比赛的总人数才是更关键的。 那么这个问题能一下子解决吗 ?生:不能,因为三年级参加比赛的人数知道了,可四年级参加比赛的人数不知道。师:那么四年级参加比赛的人数又怎么求呢?根据题中的什么数学信息呢 ?生:三年级有 35 人参加比赛, 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 3 倍。列式是 353=105(人) 师: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接下来第二步求什么 / 怎样列式 ?生:三、四年级参加比赛的总人数是多少 ?105+35=140(人)师:接下来呢 ?生: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是多少 ?140+12=152(人)三、线段图示助解分析法运用图示法解析应用题, 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图示法不仅可以形象地、 直观地反映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启发学生的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途径,而且通过画图的训练,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教学的过程中, 需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景进行感知,进而理解背后的数量关系。它既能提炼概括出应用题题意,又利于学生借助线段直观揭示数量关系。在解答应用题时,可以先把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用图表示出来,然后通过图去寻找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在应用题教学中还可以采用许多方法。如列表法、比较法、方程法等,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使学生能逐步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我们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规律,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做到举一反三,切实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但正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无论哪种技能的掌握都要勤加练习。当然对于应用题来讲并不是练得越多越好, 练习要练在“点”上。练习的题目要有代表性, 全面性。这样不仅巩固了新知识,又拓展了旧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慎重选: : 做多了使学生对应用题有厌恶感,做少了又起不到巩固的效果。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抛弃采用题海战术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而是通过教授学生多样的解题策略, 从而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范文 3:有关应用题的教学心得,结合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请各位专家、同行多多指教。一、低年级段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应用题的结构,初步知道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步骤。小学低段数学应用题主要以图画、图文应用题和简单的加减乘除应用题为主。在低段的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在第一册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听的习惯的养成。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边听,边思考,对所听到的内容能正确地进行复述,不产生歧义。2 、注意题意义的的表述。在学生初涉应用题时,教师要注意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用三句话来表述应用题 ( 即两个条件,一个问题 )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加以概括, 让学生在初步接触应用题时就感知到应用题的结构, 知道应用题必须由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 否则就不完整,在实际教学还可以举一些不完整的应用题, 让学生加以判断,看它是否完整。3 、数量关系的感知要准确。找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要准确地感知数量关系,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充分理解了四则运算的含义 ; 二是充分理解了题意。因此,在低年级的的教学中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看图、 口述图意的能力。 让学生在充分讨论和教师引导下,逐步学会自己感知图 ( 题) 中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从而找到解答的正确途径。4 、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列式。一、二年级的应用题都是一些简单的又必须运用运算含义来解答的应用题。 教师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根据对题意的理解和数量关系的感知结合四则运算和含义来正确列式。例如:有 3 排花盆,每排 5 盆,一共有多少盆 ?这道题既可用加法,又可用乘法,这两种方法都要肯定,但据题而言,应重在乘法方法。因此在肯定加、减法都对之后,还要提出用乘法更简便,以后遇到这种关系呢就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低段应用题的教学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生实践,多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在讨论、交流中去感知应用题的结构和一般的解答步骤。二、中高年级段应用题的教学应重在数量关系的理解上。中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较低年级有所发展,已基本具有对已学知识进行简单归类的能力。 通过低年级的学习, 学生对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解题步骤也很了解, 因此,在教学中应将重点放在数量关系的理解之上。1 、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 在中段的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掌握常规的数量关系。 如:速度、时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工效、时间、工作总量等,这些数量之间的各种关系,并要求能熟练地加以运用,让学生根据这样数量关系对应用题加以归类, 导出行程、工程等应用题。2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中段中已不再单纯为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就要求学生在解题中,抓住题中的关键点 ( 俗称中间问题 ) 。例如:某人驾车 5 小时行 300 千米,照这样计算,从甲地到乙地有 240 千米,此人驾车几小时可以到达 ?此题在教学中就要注意让学生抓住不变量( 速度 ) ,要抓住不变量就必须充分理解,照这样计算的含义就是速度不变,从而找到解题的关键。这样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在解题中要用到两个数量关系式,并将之正确运用,就需要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三、关于列方程解应用题列方程解应用题在中高年级中均有所涉及,要正确理解和解答列方程类应用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 、找准等量关系。要让学生学会通过读题理解题意,找到题中包含的相等关系,建立平衡关系式。例如:有 25 筐桔子,运来的梨比桔子的多 4 筐,运来梨多少筐 ?就要通过学生对题意的理解,找到梨的筐数 4 筐就等于桔子。2 、要注意让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特殊要求( 也就是必须要写出解、 设) ,注意加强学生对应用题解答之后的检验习惯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