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保护性耕作项目总结会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6886751 上传时间:2022-03-29 格式:DOC 页数:215 大小:6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省保护性耕作项目总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15页
全省保护性耕作项目总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15页
全省保护性耕作项目总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2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省保护性耕作项目总结会会议交流材料陕西省农业机械管理局2013年元月214强化创新工作措施,加快保护性耕作发展铜川市耀州区农机推广站今年是我区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的第三年,在省市农机部门的指导下,在区保护性耕作领导小组和区农业局的领导下,我站按照陕西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关于做好2012年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的通知(陕农机发201218号)精神,围绕省上印发的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规范和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要点相关要求,按照“强培训、增机具、重示范、促融合、扩面积、保成果”的工作思路,认真开展项目实施工作。一、完成情况1、2012年我区共推广机具260台,其中玉米秸秆还田机14台,深松机5台,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机2台,小麦玉米免耕播种机129台,植保机械110台,是计划任务的433%。2、依托新兴、创新、鼎新三个农机专用合作社,分别在孙塬镇、石柱镇、关庄镇建立了三个保护性耕作万亩示范区,完成保护性耕作示范面积3万亩,其中巩固面积2万亩,新增示范面积1万亩。孙塬镇万亩示范田由新兴农机合作社负责建设,涉及孝西、孝北、孝雷、白家庄、泥阳、冯家桥等村,完成示范面积1万亩,其中小麦玉米一年两作0.5万亩,一年一作小麦0.5万亩。石柱镇万亩示范田由创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建设,涉及白社、沟西、光明、木章、京兆、活龙等村,完成示范面积1万亩,其中一年一作小麦0.5万亩,一年一作玉米0.5万亩。关庄镇万亩示范田。由鼎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建设,涉及固贤、北坡、马吉、金马、老池、虎河等村,完成示范面积1万亩,其中一年一作小麦0.5万亩,一年一作玉米0.5万亩。二、主要做法1、强化宣传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知程度一是在“三夏”“三秋”关键作业环节,及时邀请市、区电视台等媒体记者,深入项目区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推广工作进行重点报道。与此同时,组织本单位人员积极撰写保护性耕作宣传稿件9篇,在陕西省农机化信息网、陕西省农业信息网以及铜川市农业信息网、耀州区农业信息网等网站进行报道宣传。二是精心编写了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实用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读本等培训宣传教材,免费向群众进行了发放。三是在三个示范区分别建立了保护性耕作项目牌,牌的两面分别公开了实施内容、技术要点以及技术路线等内容,对项目的实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四是通过举办理论培训班、召开现场演示会等形式,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宣传。在邀请农机、农艺专家对项目区农户、农机大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进行理论培训的同时,我站分别于6月8日和8月30日在寺沟镇白家庄村、石柱镇京兆村召开了“三夏”机械作业暨秸秆综合利用以及“三秋”农业机械化生产新型机具演示现场会,重点对小麦联合收割机、秸秆捡拾打捆机、深松机、带状旋耕播种机、玉米硬茬播种机、玉米秸秆还田机、玉米专用收获机等机械进行了现场演示,区上领导以及涉农部门、乡镇办事处负责人和项目区群众、农机专业合作社相关人员参加会议,市、区新闻媒体也派人对大会进行了报道,大家在感受农机新型机具魅力的同时,对保护性耕作技术有了系统深入的了解。2、加大保护性耕作机具推广力度,为项目实施提供机械保障在近几年的项目实施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没有保护性耕作机具的增量就没有面积的增量,机具拥有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项目任务的完成,制约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为此,在今年项目实施中,我们牢固树立“以机具保面积”的思想,狠抓了保护性耕作机具的推广工作:一是在农机购置补贴中,优先对保护性耕作机具予以补贴,宣传引导农民选择购买深松犁,以代替传统的铧式犁。全区共补贴各类保护性耕作机具195台件,补贴旋耕机368台,保护性耕作重点机具和普通机具共享受补贴资金75万元,受益农户400余户。二是利用省级保护性耕作和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资金对秸秆捡拾打捆机、深松机、玉米秸秆还田机实行重点补贴,即在农机购置补贴的基础上,用项目资金再次进行补贴:秸秆捡拾打捆机每台10.8万元,其中农机购置补贴4万元,利用项目资金补贴2万元,群众每台只需交差价4.8万元;1S-5型深松犁每台6600元,其中农机购置补贴2500元,利用项目资金补贴2500元,群众每台只需交差价1600元;玉米秸秆还田机每台7250-7850元不等,其中农机购置补贴1800-2200元不等,利用项目资金补贴1000元,群众每台只需交差价4450-4650元。三是指导、帮助、扶持当地的两家企业耀州区奋起农机公司和耀州区平安农机公司随时掌握产品信息,特别是保护性耕作和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方面农机新产品的信息,在跟踪调查试验的基础上,选购了一批经济适用,先进可靠的机具,为广大农机手参观和购买保护性耕作和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机具提供了方便,为我区机具推广工作提供了充足的货源。3、大力开展试验示范,进一步扩大保护性耕作面积今年,我们将保护性耕作示范田由2个扩大到3个,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区域也由最早的石柱镇、孙塬镇扩大到了董家河镇、演池乡、关庄镇以及锦阳路办事处共涉及5个乡镇1个办事处40多个村,保护性耕作面积也再创新高,达到了3万亩,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推广工作正在我区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逐渐延伸。在示范田建设上,我们继续坚持以往好的做法,从资金方面对三个合作社承担的核心示范区关键作业环节予以补贴,小麦留高茬深松和玉米秸秆还田以及小麦带状旋耕播种每亩分别补助50元,小麦秸秆捡拾每吨补助20元,化学除草以及打药防虫也分别给予一定的补助。以上措施有效地调动了农机合作社以及项目区群众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地宣传和指导农民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我们继续在孙塬镇孝西村设立对比田块,对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种植的玉米与传统耕作模式种植的玉米进行田间对比试验。在市农机和区农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对比田块不同时期玉米生育性状、土壤水分、产量等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种植的玉米亩产为700公斤,比采用传统耕作模式种植的玉米增长100公斤,增产幅度16.6%。4、实行项目捆绑、资金整合,积极探索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新路子为了更好地发挥保护性耕作的示范带动作用,切实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步伐,进一步促进农机和农艺的融合,我站与区农技部门密切合作,采取“整合资金、项目捆绑”的办法,将农技部门承担的“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创建项目”和我站实施的“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项目”与“保护性耕作项目”结合起来,实行“统一供应种子、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机具作业、统一田间管理、统一耕地模式”,显著提高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效果。三、几点建议1、建议省上设立农机深松补贴专项资金。小麦留高茬深松是保护性耕作的一项关键技术,而传统耕翻向深松转变是保护性耕作推广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目前,从我区的实际情况看,仅靠保护性耕作项目资金对深松作业进行补贴,只能做好“点”而不能扩到“面”,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建议省上尽快设立农机深松补贴专项资金,对深松作业实施全面补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巩固和扩大近几年来之不易的保护性耕作成果。2、建议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上对保护性耕作机具要有所倾斜,不断加大对深松机、玉米秸秆还田机和免耕播种机以及秸秆捡拾打捆机的补贴额度,同时减少或取消对一些落后机具,特别是铧式犁的补贴。抓点示范辐射带动 多举措力推保护性耕作三原县农业机械管理总站三原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行政隶属咸阳市辖区,全县共辖11个乡镇、3个发展中心、205个村,辖区总面积576.9平方公里,人口 40.2 万人,农业从业人口20万人,耕地面积52万亩,小麦播种面积36万亩,玉米播种面积31万亩,是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一年两作的农业大县。2009年,我县被列为保护性耕作示范县以来,我们严格按照保护性耕作项目技术实施要点、项目实施规范和全省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推广实施方案以及项目合同的要求,周密部署、精心策划、统筹安排,坚持创新,不断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推动粮食农机化装备水平和生产能力快速提升。四年来,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的乡镇有西阳镇、安乐镇、陂西镇、陵前镇、渠岸镇等,示范面积达到11.43万亩,新增推广各类保护性耕作机具3609台,培训技术人员、农民示范户、农机大户等9109人次,项目投入总资金511万元,有力促进了我县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工作。一、项目实施效果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技术的示范推广,转变了示范区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增强了科学种田意识,实现了省水、省肥、省费用、增加粮食、改善了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1、经济效益 经过我县监测测试,保护性耕作田块有机质平均每年增加0.053%,平均年亩节省肥料投入20元左右,亩节水25元左右,减少作业工序24道,降低了作业成本,平均年每亩可节约作业费45元(小麦节约作业费15元,玉米30元)。实施期间保护性耕作田块加权平均亩产小麦479.17公斤,玉米510公斤,传统田块小麦438.03公斤,玉米460.6公斤,实施保护性耕作田块比传统耕作田块三年平均亩增产小麦41.14公斤,四年平均亩增产玉米49.4公斤,保护性耕作田块两季亩增产粮食90.54公斤,亩增收181.1元,亩节约作业费45元,亩节本增收226.1元。四年来我县共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田块22.77万亩,收获小麦面积11.34万亩,增产小麦466.5万公斤,增收933.1万元(小麦、玉米均按2元/公斤计算),节支341.6万元;收获玉米面积22.77万亩,增产玉米1122.6万斤,增收2245.1万元,节支683.1万元。四年来全县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共节本增收4202.7万元,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经济效益显著。2、社会效益 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改变广大农民的传统种植习惯与思维模式,促进广大农民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广大农机户、合作社,按照农业产业化要求,结合农机作业项目,推进农机标准化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使农机化装备水平和生产能力工作得到大幅提升,基本实现了从农机大县向农机强县的跨越发展。3、生态效益 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增加休闲期土壤储水量和提高水分利用率,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改善土壤结构和含水空隙,增加土壤有效肥力。减少水分流失和土壤流失,防止沙尘暴,减少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有利于高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二、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项目实施质量为了确保保护性耕作项目的有效实施,我县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实施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实施工作,组长由县政府主管农业副县长担任。项目实施组具体分为资料编写组、技术宣传组、机具协调组、数据采集组、资料收集组、项目对比试验小组、资料打印审核组。同时还成立了以农机、农技、植保、土肥、气象技术人员为主的项目专家组。根据项目各阶段不同的工作要求,对项目承担单位及人员进行具体分工,并把分工名单分发到参与项目工作的每个人手中,使每人都明确自己在项目实施中的具体工作和各阶段所要完成的目标任务,以此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2、结合实际,确定技术模式为确保保护性耕作项目的实施效果,我站经过调查、研究、试验、示范,并采纳外县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县气候条件、农业生产特点、农机装备特点,确定了适合我县的一年两作小麦、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机收小麦高留茬(6月上旬,茬高选择性灭茬,地表处理)玉米免耕播种(6月10日前)田间管理(6月9月)玉米收获(10月初)秸秆粉碎还田(10月上旬)小麦免耕播种(10月1520日)田间管理(10月至来年6月)小麦收获高留茬(来年6月上旬)。 3、形式灵活多样,强化宣传培训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土壤结构、降低生产成本的新技术。为了做好宣传培训,我们在加强农业部颁布的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规范和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要点学习的基础上,把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宣传培训渗透到单位的每项工作当中去。一是结合农业“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制作了宣传版面16块,主要介绍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机具;二是利用我县作为全省机械化示范项目实施县的优势,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机具。同时向参加检验的拖拉机驾驶员和享受补贴政策的农机户介绍保护性耕作技术和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势;三是把保护性耕作技术渗透到“阳光培训”工程农机驾驶与维修培训中,在培训和讲课中作为一项主要内容来学,要求机手参与答卷;四是我们抓了镇(乡)、村、组干部的培训,要求主管镇长主要抓,全力支持镇、村试验示范工作,并作为县委、县政府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五是邀请专家、教授做我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项目专题培训讲座。六是结合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现场作业演示发放保护性耕作技术宣传资料9000多份,培训农机大户、示范户等相关技术人员1100多人次,农民群众6400多人次;七是由项目宣传组在村组主干道张贴保护性耕作技术挂图300份,制作项目标志牌3块(包括“项目领导小组”、“保护性耕作项目课题小组人员分工”、“项目技术作业流程”、“项目技术简介”);八是先后组织2批15人次参加省、市培训及外出参观学习,拓宽了知识面,借鉴了工作经验,为项目的高质量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九是建立了保护性耕作电子档案和资料档案及相册档案,实行专人负责管理。 4、政策激励,充分调动群众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积极性今年“三秋”,我县采取了三项措施,以帮民解难,助民增收为目标,全面推广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一是政策激励,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把保护性耕作和小麦高产创建有机结合起来,给予示范区群众机具作业补贴和化肥、种子补贴,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使用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护性耕作,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积极性,加快玉米机械化收获与保护性耕作和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步伐。二是通过玉米收获机械,秸秆综合利用现场演示会,扩大影响,把玉米收获机械化与保护性耕作有机结合起来,减少秋季农业生产的作业程序,培育玉米机收市场,推动玉米机收与保护性耕作和秸秆综合利用的推广,进一步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把群众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三是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层,现场技术指导,使玉米机收与保护性耕作从试验范围阶段转入全面发展阶段,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带动产业化基地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实现新突破。 5、规范技术措施,坚持农机农艺融合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关键是农机、农艺技术的融会贯通。我县针对保护性耕作技术各个环节的特点和项目区农作物的种植特点,重点对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免耕播种技术、玉米宽窄行播种、等离子处理种子进行了试验。在试验测试及确定播期、播量、田间管理等工作中,多方听取了农技、植保、土肥方面专家的意见,在技术措施上把农机机械作业与良种药剂播种,病虫害的防治,适时浇水、追肥等先进的农艺管理技术结合起来,确保了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完成效果。 6、抓机械配套,以机具保面积机具是保护性耕作各项技术实施的载体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否推开,机具起着决定性因素。我们通过走访农机户对近年来推广的机具进行调研,从机具作业质量、售后服务、操作难易程度、机具材质强度等方面确定亚奥免耕播种机、布谷和旄牛还田机、双永深松机、华盛、大龙 植保机械等作为我县保护性耕作机械的首选配套机械,同时针对我县作为全省机械化示范县补贴资金大的实际,把保护性耕作项目同示范县项目结合起来,不但加大对保护性耕作机具补贴力度,而且在购置补贴项目实施中对购买保护性耕作机具的农户优先考虑,并使保护性耕作机械先于其他机械到农户手中,确保保护性耕作机具在数量上的增长。作好新机具的使用培训工作,把培训纳入补贴程序中,在农户一方面享受补贴,一方面免费学会机具的操作技术。在培训农户的同时告诉大家今年站上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区域,并承诺对每实施保护性耕技术作业一亩站上额外给予5元的补助,以机具数量的增长确保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业面积。三、几点体会回顾四年来的示范项目实施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有以下几点,仅供大家参考: 一是加强实证研究,弄清问题症结,是突破保护性耕作机艺融合的关键。由于我县玉米品种多样、种植模式不同,直接影响机械化的使用和农民种植成本。同时农机生产企业为满足市场的短期需求,所生产的机具种类多、批量小、价格高,标准化、规模化水平低,制约了农机与农艺的有效结合。如我县玉米种植大多行距在40厘米70厘米之间,3行或4行前置还田的收割机最适宜。 二是创新完善运行机制,是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制度保障。保护性耕作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管理、体制和机制问题。首先要领导重视,要在决策层建立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领导机构,各行业的领导共同研究实施保护性技术的工作。突破部门分割的局限,多联系勤沟通,互相理解支持配合,主动和相关部门建立工作沟通机制,对品种、种植方式、机具配备等影响农业生产的重大问题经常进行会商,提出针对性强的工作意见和具体措施。建议粮食高产创建、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增粮行动等重大项目和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措施一起制定,一起布置,一起检查落实,共同应对和破解制约现代农业建设和机械化发展中的难题;在经营机制创新方面,要支持合作社的发展,在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的前提下,通过各种形式自愿有偿的土地流转,扩大生产规模,统一品种和种植模式,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作业;在科研和推广机制创新方面,要改变农机化技术与农艺技术相分离的科研和推广方式,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技术队伍中增加农机化专家和技术人员比例,汇集各学科的科技人员协同工作。 三是部门联手,系统培训,是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保证。应由农机牵头,农技、植保、土肥、种子等有关部门共同配合,开展保护性耕作的技术宣传培训活动,修订编写教材,改进教具,通过大力组织实施对农民的培训,让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机手,更多地学习和掌握保护性耕作技术。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学习和掌握保护性耕作的新知识新技术,走出一条靠农民创造、靠市场运作、靠服务完善的路子。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市场的推动作用。 四是扶持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是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培育主体。充分认识和发挥专业合作社在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中的优势作用。许多合作社不仅仅搞农机化作业,还要参与产前的生产资料、农机具准备,产后加工,既搞农艺也用农机,参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是最终农产品的提供者,他们对农机农艺融合的认识既简单又高明,创造了许多经济实用、行之有效的做法。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开展耕种管防守全环节统一作业服务,科技入社就意味着科技直接到田,显著缩短了技术应用的传导链条。要依托这类合作社,加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集成示范区建设,结合小麦、玉米的实际生产特点,推广示范保护性耕作技术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如我站对满仓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购买的农业机械在享受国家补贴政策的同时,再给予累加补贴,鼓励购置。同时给予机收作业服务队购置机械等方面的资金扶持,不仅壮大合作社建设的进度和规模,而且示范推广一批高科技复式新型保护性耕作机械。结束语:保护性耕作在我县推广四年,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它在省工省时、节本增效、保护土壤、培肥地力、保护环境方面的优势得到了群众认可,学习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正日益变为农民自觉行动。今后我们将继续根据本地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在搞好现有面积巩固提高的同时,积极做好扩大推广的各项准备,争取在示范推广与技术创新上取得新的突破。强化组织,广泛宣传全力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长武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长武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塬残塬沟壑区,位于咸阳市西北部,辖9镇 2中心160个行政村,总人口17.3万,其中农业人口15.9万。土地总面积56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8万亩,其中旱地15.9万亩。海拔高度854-1267m,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584.1mm,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十年九旱。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年种植小麦11.5万亩,玉米6.8万亩。截止2012年9月底,全县农机总动力11.7万千瓦,拥有拖拉机769台,其中大中型302台,小型467台,各类农机配套机具1852台(件),配套比为1:2.4,其中保护性耕作机械596台(件),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为95%,在小麦生产中基本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2012年,我县承担部级保护性耕作项目任务3万亩,保护性耕作机具推广购置任务160台。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农机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按照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规范、陕西省保护性耕作实施流程和项目实施方案要求,我们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推动农机新技术推广、保护人类环境为核心,以强化宣传培训为抓手,以示范引导为措施,以监督考核为手段,制订了方案,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在全县6镇1中心42个行政村,投资54万元,推广冬小麦保护性耕作面积7.022万亩,购置机具160台,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成立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领导小组为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使项目实施得以顺利开襞,成立了以安建礼同志(县政府副县长)为组长,任宗武同志(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为副组长,县财政局、发改局、农业局、农机中心及项目区各乡镇等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协调各方关系,制定工作方案,落实项目的各项工作任务,办理日常事务。并聘请曹群虎同志(高级农艺师、农技中心主任)、段长林同志(高级农技中心副主任、土肥站站长)为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专家顾问,指导项目的实施。二、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使项目的实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经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方案,以长政办发【2012】59号文件上报下发各实施单位,按拟定程序定时、定期分解一了工作任务,为项目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组织编写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材料,进行广泛宣传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新型耕作模式,使用多种新型农机具。为了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熟练掌握技术要点和操作规程,我中心组织专人编写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资料、保护耕耕作技术要点、深松机操作规程、免耕播种机操作规程等宣传、培训资料。为了提高农民群众的接受能力,县农机中心制作了大型项目标志牌面7面,宣传版面20面,印制宣传单3.5万份,组织宣传车利用集市曰,深入乡村,广泛开展宣传工作。四、举办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班为了提高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际操作技能,我中心选派技术人员赶赴蒲城参加省局机械深松现场会,接受技术培训班。在此基础上,组织技术人员深入项目区,采取现场讲解、播放光盘等形式,逐乡逐村进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群众的认知度。今年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2期,培训人员3200人(次),群众思想认、操作技能得到明显提高。通过技术培训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的接受能力,转变农民群众的观念,同时,规范了农民群众的操作技能。五、落实面积,夯实任务根据陕农机发【2012】1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经领导小组研究,在巩固去年4万亩示范田建设的基础上,在丁家镇、洪家镇、昭仁镇19个村新增3万亩。作物布局为小麦连作模式,选取车圈村为重点示范点,并就近选取了对比实验田块,使群众能够亲眼看到两种耕作模式的不同,感受到保护性耕作投资少,增产丰收的两大优点。为了全面落实保护性耕作项目的各项工作,在副县长安建礼同志的主持下,县农机中心与项目区各乡镇签定了2012年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目标责任书,项目区各乡镇与示范村种植户分别签定了目标责任书。通过三级目标责任书的签定,使保护性耕作项目示范推广面积落到实处,从而保证了保护性耕作项目的顺利实施。六、政府牵头,各部门通力协作为了加强各部门协作,6月8日县政府召开长式县保护性耕作工作会。会上,县政府领导就项目实施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农业局就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进行到了安排,政府办负责人就目实施工作任务进行了分工。副县长安建礼同志多次带领县政府办、农机、农技、植保部门有关人员到项目区逐乡镇检查采集保护性耕作小麦生长情况相关数据资料,并要求乡镇要严格按照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要求实施。 七、组织机具规模作业,狠抓重点环节技术落实 在项目实施中,我们根据我县保护性耕作机具较少的实际,及时组织350多台拖拉机,配备深松机、免耕播种机开展规模连片作业、跨区作业,大大提高了机具利用率,保证了作业质量和面积任务的完成,提高了机手的作业效益。在组织形式上:一是组建以乡镇农机站作业队为龙头,以项目实施区农机作业分队为主体的农机作业队;二是实行统一组织领导、统一作业安排、统一指挥调度、统一作业质量、统一收费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的“六统一”作业管理办法,组织项目区机具开展作业,提高机具作业效率,加快作业进度。通过组织机具开展规模作业,既促进了全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又提高了项目机具利用率,同时方便了农民群众。在作业过程中,从小麦机收高留茬、深松、病虫害防治,杂草控制,表土作业到小麦免耕播种的各个环节,由农机、农技技术人员亲临一线督促、指导种植户严格按照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规范要求去进行,并做好工作日记,逐户进行记载,详细记录了各种数据,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明年对比分析打下了基础。八、加强信息报送,争取各级支持为了扩大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的影响,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我中心对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中的重大活动及关键技术落实等工作,及时向县政府信息网、省市农机信息网发送各种信息。共发送信息9篇,市农机信息网采用9篇,省农机信息网采用7篇。 通过信息报送,使上级部门急时掌握我县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情况,扩大了保护性耕作项目的影响力度,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2012年,我县在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的,但与上级要求和兄弟县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决心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兄弟县区的先进经验再添措施,再鼓干劲,继续组织实施好保护性耕作项目,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周至县保护性耕作项目工作总结多年来,我站在省、市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按照农业部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要点和陕西省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精心组织、扎实有效的开展了各项工作,在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管理和相关协作单位的大力支持及示范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项目合同规定的各项指标任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合同任务完成情况(一)示范建设按照项目合同要求,在多年里,按照“强化宣传、巩固成果、扩大示范、整体推进”的原则,在九峰镇和尚村镇累计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面积8.12万亩,完成下达任务的107%,共实施机械深松0.5万亩,完成下达任务的110%。夏季实施玉米硬茬播种和免耕播种;秋季实施秸秆粉碎还田、机械深松、小麦带状免耕播种,建立保护性耕作与常规耕作试验对比田各40亩。(二) 机具配套2011年和2012年项目区在原有基础上新增带状播种机27台,秸秆还田机27台,硬茬播种机41台,深松机15台,植保机械195台。全区保护性耕作机具拥有量达307台,其中:带状播种机89台,秸秆还田机92台,硬茬播种机107台,深松机19台。(三)宣传培训全年共举办技术培训会25场次,机具作业现场演示11次,媒体宣传14次,培训技术人员(包括农机手) 597人次,培训农民24270人次,印发宣传资料3.7万份。(四) 资金筹集及使用情况项目投资122.37万元,其中:保护性耕作项目扶持资金20万元,主要用于示范田建设8万元,宣传指导5万元,技术培训7万元;地方配套25万元,用于项目管理8万元,作业补贴17万元;群众自筹77.37万元用于机具购置。二、技术内容(一)技术模式示范区应用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作保护性耕作技术,技术路线为:小麦机收(秸秆切碎)-夏玉米免耕播种-田间管理-玉米收获-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免(少)耕播种小麦-田间管理。两年共实施完成免耕播种面积21.5万亩,机械化秸秆还田面积45.46万亩,机械深松面积0.5万亩。(二)技术规范1、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小麦收获、留茬高度在15cm以下,玉米收获秸秆粉碎还田。秸秆粉碎长度8cm、根茬高度10 cm,秸秆覆盖率43%以上,秸秆覆盖量平均530 kg /亩。2、免耕施肥播种。小麦机收后,采用硬茬或带状播种机播种夏玉米,残茬覆盖。玉米收获后,秸秆粉碎还田,机械深松,用带状旋耕播种机和免(少)耕施肥播种机播种冬小麦。3、杂草及病虫害防治。一是播前进行药剂拌种。二是在杂草长出35片叶时,采用人工或化学方式进行除草,并对杂草、病虫害情况随时观察,及时防治。三、试验结果(一)玉米对比试验1、在5月底到6月初组织小麦联合收割机统一收获留茬高度在15cm以下,采取两种模式:一是用玉米硬茬播种机进行硬茬播种;二是应用灭茬旋耕播种机播种。2、选用适宜本地且增产潜力较大的滑玉11,采用药剂拌种,预防地下害虫,借墒抢时播种,播后进行土壤封闭除草,确保出苗,每亩用种3.5公斤。3、播种后,当苗长到3-4片真叶时人工每亩喷撒12000倍的功夫农药进行玉米粘虫的防治并根据株行距情况指导农民合理定苗,每亩定苗在3800-4200株。4、在玉米长至拨节期时,在玉米行间追肥一次并及时覆土盖肥灌水。2011年示范区土壤测试分析报告土壤测试分析有机质(g/kg)14.5碱解氮(mg/kg)79有效磷(mg/kg)16.8速效钾(mg/kg)103.8PH7.3目标产量(公斤/亩)玉米500、小麦470有机肥(公斤/亩)1900氮素施用量(公斤/亩)9.7五氧化二磷施用量(公斤/亩)6.1氧化钾施用量(公斤/亩)2.6 通过对示范区土壤测试分析需增加基肥:尿素20公斤/亩、过磷酸钙54公斤/亩、氯化钾5公斤/亩。施肥方式上磷、钾肥一次集中底施,氮肥40-50%底施、60-50%返青期至拔节期追施。2011年和2012年玉米试验对比田情况一览表对比类别保护性耕作常规作业对比试验品种滑玉11滑玉11播种方式免耕播种常规播种播种工序一次完成浅旋、播种播种量3.5公斤3.5公斤病虫草害防治11田间灌水亩产量476.4公斤428公斤工序作业费用100135通过试验对比,使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玉米的抗倒伏能力显著提高,每亩平均增加产量48.4公斤,亩平均节约工序作业费用35元。(二)小麦对比试验1、10月初采取联合收获机或人工收获玉米,秸秆还田;10月8日运用深松机进行深松作业;为减少带状播种堵塞现象,分墒后进行播种作业。2、带状播种机一次性完成灭茬,旋耕、施肥、覆土开沟、镇压等作业。3、机械深翻,旋耕播种机播种。2011年2012年小麦试验对比田情况一览表对比类别保护性耕作常规播种作业对比试验品种内乡188内乡188播种工序深松、带状播种深翻、旋耕播种播种量12.5公斤12.5公斤亩产量(公斤)478466工序作业费用140180通过试验对比, 采用带状播种,整机动土面积小,减少拖拉机反复进地1次,机具负荷低于同等机具30%,亩耕作效率提高40%,节省工序作业费用40元/亩。四、项目实施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工作开展情况 (一) 加强领导,强化组织建设为使保护性耕作项目顺利实施,我站领导及时与县政府、县农业局及项目实施中相关协作单位积极联系,求得他们支持,成立了以主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农业局局长、各实施乡镇长为副组长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同时还成立了以农机、农技各单位为成员的技术实施小组,以农业局文件制定下发了年度项目实施方案,为示范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证。(二) 加大培训、宣传工作力度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我们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保护性耕作技术宣传培训工作。一是举办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班,聘请省、市农机专家进行保护性耕作技术讲座,同时聘请厂家技术人员对机手进行保护性耕作机具的操作、使用现场培训。通过培训既提高了干部群众的认识,又提升了机手操作技能水平。二是召开玉米机收,机械深松,玉米硬茬播种及小麦、玉米带状免耕播种现场会,组织各乡镇干部、村两委和农机手、示范户参加,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组成技术宣讲小组,深入田间地头、集贸市场,利用科普宣传、科技下乡等方式进行技术宣传,利用广播于一早一晚在示范区及示范点进行宣讲,在村委会办公室及农机作业现场解答农民提出的各类技术问题,同时发放保护性耕作技术知识问答和保护性耕作技术光盘。四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西安日报、周至报;市、县电视台及墙体广告对保护性耕作技术及作业机具使用知识进行多形式宣传报道,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各项工作的开展。(三)采取合同管理,实行优惠政策,搞好跟踪服务,确保技术实施依照年度项目实施方案与九峰乡、尚村镇签订示范实施合同,按照项目管理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做好规划,要求各乡镇把任务落实到村组,确定好地块面积,由项目技术小组指导示范区农户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符合作业技术要求的每亩给予一定的作业补贴,从而调动了示范区农户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积极性,而机手由于示范区连片作业,提高了机械使用效率、增加了作业收入。在采取上述优惠措施的同时,针对大部分机手都是第一次接触保护性耕作机具,对机械的调整使用不熟悉的情况,作业期间,抽调10余名技术人员配合厂家服务人员逐车逐机进行技术指导,跟踪服务到作业现场,帮助机手解决作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确保了机械的正常使用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业应用。(四)认真做好保护性耕作作业技术指导及档案管理工作在保护性耕作示范作业中,我站严格按照项目要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汇同农技、植保、土肥等部门做好高产技术指导及病虫害综合防治、土壤水肥测定分析、机具操作使用等指导服务工作,为农民提供科学合理的施肥及病虫害、杂草防治方案,对机具作业情况和作物生长情况进行全程记录,做好数据对比分析,建立完整详实的技术资料,为保护性耕作推广提供具有说服力的依据。五、项目实施取得的成效1、进一步提高了干部群众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保护性耕作本身是一项承载秸秆覆盖还田、机械免耕播种、化肥深施等多种农机农艺技术的先进适用的耕作技术体系,具有省工、省时,减少焚烧、保护生态环境的特点和优点,解决了农业生产上的许多突出问题,通过示范带动和大量的宣传培训工作,为在全县各乡镇全面布点,整体推进打下了良好基础。 2、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中,使用免耕播种机进行作业,减少了施肥、耕、旋、耙、整地等多道工序,不仅减少了劳动量,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降低了作业成本,亩(两季)节约作业费用65元左右,亩增产58.4公斤,化肥利用率提高20%以上。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减少了农业生产作业工序,解除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3、促进了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由于免耕播种解决了秸秆还田后小麦播种质量差的问题,从而促进了县域玉米机收和秸秆还田机械化的发展,全县新增免耕播种机78台,玉米联合收获机61台,秸秆还田机40台,大中型拖拉机52台,长期制约我县农机化发展的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得以迅速提高,今秋完成玉米机收面积6.2万亩,机械化秸秆还田面积30.3万亩,项目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存在的问题1、认识问题:受传统观念和耕作习惯的影响,农民在没有看到保护性耕作明显效果的情况下,要改变传统的种植习惯,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2、机具问题:一是机具价格高,影响农民的购机积极性;二是作业效率低,由于作业地块较小,不能充分发挥现有机具的机械性能造成作业效率较低;三是机具的性能和适应性,还需要进一步改进。3、服务问题:一是由于绝大部分机手是第一次接触和使用保护性耕作机具,存在着操作不熟,调整不当,保养不到位的问题,需要生产厂家和农机部门共同搞好技术服务;二是由于机械少,个别部件损坏后,市场上买不到,影响机械的使用;三是机械出现故障后,机手排除不了,厂家技术人员到位不及时。(二)建议1、切实加大对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投入。推广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在目前农村经济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各级财政部门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不断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增加深松作业补贴以此调动农民实施该项技术的积极性,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普及。 2、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改变农户观念,提高广大农民对推广使用该项技术的认识,不断扩大示范面积和示范区域。 3、针对不同地区的种植特点,搞好机具的研制开发,提升机具的性能和适应性,提高作业效率,调动农民的购机积极性。在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中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今后我们将继续保持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积极做好宣传推广工作,确保这项农机化新技术在我县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临潼区保护性耕作项目工作总结 临潼区(部级)保护性耕作项目从2010年开始,至今已实施三年。三年来,在省、市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区农林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带动全区农机新技术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按照“整村整街办推进、突出重点、力抓落实”的工作思路,经过我站干部职工和项目区机手、广大农户的共同努力,在项目区涉及的徐杨、栎阳、新市3个街办认真扎实开展了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工作。并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农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一、项目执行情况 (一)项目示范面积完成情况三年累计推广完成保护性耕作面积12.28万亩,其中2010年计划完成1万亩,实际完成1.036万亩,超计划任务0.036万亩;2011年在巩固原有示范面积1万亩的基础上计划新增3万亩,总共累计4万亩,实际完成4.09万亩,超计划任务0.09万亩;2012年在巩固原有示范面积4万亩的基础上计划新增3万亩,总共累计7万亩,实际完成示范面积7.15万亩,超计划任务0.15万亩。(详见表1)表1 临潼区2010-2012年保护性耕作面积完成情况一览表 单位:万亩年份计划累计完成面积实际完成面积超计划任务2010年11.0360.0362011年44.090.092012年77.150.15注:三年累计推广完成保护性耕作面积12.28万亩(二)机具推广情况 项目实施三年共推广各类保护性耕作机具1378台。2010年计划推广保护性耕作机具175台,实际推广保护性耕作机具348台,其中小麦玉米免耕施肥播种机计划新增34台,实际完成81台,植保机械计划新增120台,实际完成232台,还田机计划新增20台,实际完成31台,深松机计划新增1台,实际完成4台。2011年计划推广保护性耕作机具408台,实际推广保护性耕作机具628台,其中小麦玉米免耕施肥播种机计划新增115台,实际完成160台,植保机械计划新增275台,实际完成438台,还田机计划新增15台,实际完成25台,深松机计划新增3台,实际完成5台。 2012年计划推广保护性耕作机具344台,实际推广保护性耕作机具402台,其中小麦玉米免耕施肥播种机计划新增270台,实际完成280台,植保机械计划新增50台,实际完成83台,还田机计划新增20台,实际完成34台,深松机计划新增4台,实际完成5台。(详见表2)表2 临潼区2010-2012年保护性耕作机具推广情况一览表 单位:台年份小麦玉米免耕施肥播种机植保机械还田机深松机合计计划新增实际完成计划新增实际完成计划新增实际完成计划新增实际完成计划新增实际完成20103481120232203114175348201111516027543815253540862820122702805083203445344402三年累计推广各类保护性耕作机具1378台(三)宣传培训和检查指导情况 1、宣传培训:利用农业、农机信息网络等媒体平台宣传达35次,制作宣传版面10个;出动宣传车14次;印发宣传资料4.1万余份;共举办各类培训12期、演示会8次,培训农民群众4840人,培训农机技术人员达280人。 2、检查指导:各项目区技术包抓工作人员对所有项目实施街办检查指导172次。 二、技术模式、主要技术措施 (一)技术模式 我区主要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生产方式,项目示范推广实施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保护性耕作技术。技术模式为:小麦高留茬收获免耕播种玉米田间管理收获玉米、玉米秸秆粉碎覆盖一次完成深松(选择性作业)免耕播种小麦田间管理小麦高留茬收获。(二)技术措施 1、秸秆还田覆盖技术 小麦采用收割机收获,留15cm左右高茬,进行残茬覆盖,休闲期不翻耕,小麦残茬始终覆盖地表。玉米秸秆采用联合收获机收获或人工掰棒后秸秆粉碎还田,粉碎长度小于等于10cm,不旋或用旋耕机浅旋(深度5-7cm),使秸秆与土壤适当拌合。 2、免耕施肥播种技术 使用高质量的免耕施肥播种机,将化肥和种籽播施到地表有覆盖物而且未经耕翻的土壤里,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和镇压作业。我区主要推广的是西安亚澳播种机厂生产的玉米、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该机有很好的防堵、入土性能,种肥上下间距在5cm左右,既可施足肥料,又可防止烧苗、缺苗、断苗现象。因此,选择适宜机具是实施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关键。3、深松技术 深松的主要作用是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强水的入渗速度和数量;作业后耕层土壤不乱,动土量小,不仅减小了机具作业量,且减少了由于翻耕后裸露的土壤水分蒸发损失。我区主要采用的是间隔深松,其作业要求是:深松间隔40-60厘米,深松深度30-40厘米,深松时间,通常在播前地表处理环节。 4、杂草控制技术 由于采用免耕技术,对农田不翻耕,杂草问题相对突出,常见杂草主要有蒿类、苋类、田旋花、狗尾草、马唐、牛筋草、藜、稗草、麦青等。采用三种除草方法:一是药剂除草,避免田块出现杂草丛生的现象;二是人工除草,在喷施除草剂20天后,对除草剂未杀除的杂草人工消除;三是机械除草,对除草剂不能杀除、人工除草难以完成的蒿类进行机械除草,采用浅旋除去,通过上述措施综合运用,有效地控制了杂草生长。三、主要工作措施和经验体会(一)主要工作措施 1、组建机构,加强领导为了保证项目有计划,按步骤地进行,区上成立项目领导小组、专家顾问组、技术实施小组和项目办公室。项目领导小组由主管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办、区农林局、区财政局和有关街办负责人为成员,主要负责该项目政策的制定、监督管理和组织协调等工作。项目技术专家顾问组由西安市农机监理与推广总站、区农技、植保、土肥、农机等方面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组成,主要负责项目关键技术的培训指导等工作。项目技术实施小组由区农林局、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农技中心主要负责人及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制定实施方案、编印宣传材料、办好项目示范点等工作。项目办公室设在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主要职能是分解落实任务、技术测试、档案管理和文件起草。各项目实施街办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工作。(详见表3)表3 临潼区20102012年(部级)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组织机构临潼区20102012年保护性耕作项目领导小组名单项目职务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任务分工组长胡广乐临潼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负责项目协调副组长张宏伟临潼区农林局局长负责项目管理成员武福全临潼区财政局农财科科长资金协调成员畅军民临潼区农机管理站站长负责项目实施成员项目实施街办主任推广示范区建设临潼区20102012年保护性耕作项目技术专家顾问小组名单项目职务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任务分工组长李志汉西安市农机监理与推广总站高级工程师项目技术负责人副组长张安战西安市农机监理与推广总站高级工程师项目技术指导成员张开创临潼区农技中心副主任植保技术指导成员彭争林临潼区植保站副主任植保技术指导成员翟永林临潼区土肥站站长土壤测试成员马晓红临潼区农技站站长农技技术指导临潼区20102012年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小组名单项目职务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任务分工组长郭建平临潼区农林局副局长项目管理副组长畅军民临潼区农机管理站站长项目实施成员高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