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首诗

上传人:pw****6 文档编号:66796944 上传时间:2022-03-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是一首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是一首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是一首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是一首诗朱永新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青春在躁动不安的灵魂里有一个年轻的梦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激情在春风化雨的课堂里有一脸永恒的笑在每个孩子的瞳孔里有一颗母亲的心诗的名字叫创造在探索求知的丛林里有一面个性的旗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智慧在写满问题的试卷里有一双发现的眼诗的名字叫未来在承传文明的长河里有一条破浪的船什么是数学教学的现代化 2011-6-13 18:02:00 | By: yangcheng396 杨玉东博士在最近出版的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年期撰文“什么是数学教学的现代化”,对我们的相关研究实行了评论。其有利于大家展开进一步的研究,特转发如下,供大家参考。 “现代化”是近年来在我国各行各业频频出现的词语之一,而把它与教育联系起来的当是邓小平同志1983年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其中“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是“三个面向”的基础,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求教育要适合现代化的需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是教育自身要现代化。随后,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率先主持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等系列研究,强调教育现代化与文化传统的整合。在数学教育界,从文化传统角度把“现代化”与数学教育联系起来的第一本专著,当是新近由浙江师范大学张维忠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汪晓勤博士等著的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现代化(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研究成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实际上,今天的数学教育、尤其是数学课程改革,正面临着三种纠结在一起的挑战:来自数学方面与来自教育方面的不同理念,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差异,历史传统与现代精神的冲突。数学界与教育界在分析视角上的彼此分歧,又加上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缺失,数学教育现代化走上了一条荆棘丛生的忧思之路。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现代化重新定义了数学教育现代化,把数学、教育、文化视为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三大主要支柱,不能不说是针对时弊、切中要害。深受该书观点启发,本文选择更为具体的“数学教学的现代化”谈起。 1 数学教学现代化的不同层面 作者在与几位中小学数学教师的谈话中曾有意问“什么是数学教学的现代化”。一位老师反问:“使用多媒体教学应该算吧”;一位老师说:“通过网络获取教学内容的相关信息,学生也能够通过网络学习”;也有一位老师沉思片刻后说:“符合(上海)二期课改理念倡导的教学方式”,作者追问“哪些教学方式符合上海二期课改的理念”,答曰“使用信息技术、小组合作交流等探究式教学”。可见,一线教师对此并没有一个相对完整和清晰的思考或理解。联系在一些学校里看到的评课标准,其中一条就是“是否使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难怪只要是公开课,教师们大都会使用多媒体展示一番。作者不禁要问:数学教学一定要采用信息技术吗?信息技术与数学主题的本质在多大水准上相关?细细反思,这个现象大概与人们对“数学教学的现代化”理解相关。 在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现代化中,对于“数学教学的现代化”已经做了很好的文献梳理,概括起来有三个层面。其一,强调数学内容的现代化把现代数学的一些结构、思想反映到数学教学的内容中来,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现代数学的最新发展、观点和方法等。其二,强调数学教学观点的现代化包括对于什么是数学、学生要学怎样的数学、怎样的数学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怎样的数学教学有效等基于现代数学教学观点的理解。其三,强调数学教学方法的现代化包括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采用多样的而不但仅是讲演的教学组织方式。基于这三个层面的理解,作者看来,“数学教学的现代化”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实际上就是如何理解数学学科、理解每个数学教学主题中的本质问题、围绕数学本质问题再开发教材和组织教学的过程。当然,对数学教学主题中本质问题的理解是一个随时代发展和教师职业生涯阶段发展而具有弹性的认知过程。 2实现数学教学现代化的路径 如何实现数学教学的现代化,对一线教师更是一个极具挑战的过程。在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现代化一书中,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的先期基础,张维忠教授带领的数学教育研究团队在“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关联”、“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现代数学在中学数学中的渗透”、“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的数学教育”等诸方面与一线教师展开合作,开发了一些实现数学教学现代化的原创案例。这正是该书的亮点所在:对于如此宏观的数学教育命题,宁信其教学实例鲜活的生动事实即使琐碎和枝节、而不停留于抽象论题的理论演绎。 透过这些具体的案例,我们不难概括出实现数学教学现代化的一条技术途径:选定数学教学内容围绕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和讨论确定教学内容的研究主题围绕研究主题反映的数学本质问题达成共识厘清数学本质问题的关键特征完成表现数学本质关键特征的教学设计组织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本质的教学围绕研究主题讨论和再认识数学本质问题修订教学设计当然,这个技术途径不是线性的,某些环节可能会交叉和往复进行。这一实现数学教学现代化的途径,同时蕴涵着教师群体合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外来研究者与一线教师异质组合、发挥各自专业特长的迫切性,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难题:在实现数学教学现代化的过程中,究竟有多少研究者可以在数学内容、数学教学观念和数学教学方法方面提供足够的专业支持? 3文化传统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现代化在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现代化中,作者提出了如何理解文化差异下的数学教育现代化:“洋为中用,但非崇洋;古为今用,又非复古;它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它是现代的,又是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传统之中。”这样的理解本身是符合我们民族的中庸之道绝非简单的折衷,而是具有针对性和包容性、灵活解决具体问题的处置性经验,是一种处理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代、本国和世界各国文化差异的执其两端而用之的大智慧。据此,作者进一步提出了文化本身与数学和教育作为支撑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三大支柱。这一论断的精彩之处在于,它使我们的数学教育现代化保持了一种对待文化差异的张力,不是民族文化的丧失,而是保持了一种对待数学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文化因素的敏感性。 具体到文化传统下的数学教学现代化,我们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第一,在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里,什么是数学?例如,中国古代的九章算术非常注重实用和算法,是否与今天的数学教学中关注题型、分类训练有密切关系、并潜移默化地产生了考试文化之下的数学教学?而这样的数学教学其积极价值表现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在数学教学的现代化中,如何保持这个优势?第二,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里,如何看待教学?例如,如何重新理解“教学相长”?它是把“学之困”和“教不足”联结在一起,追求一种师生一起学习、共同提高的境界。那么这一过程,是否可以理解为教学应该具有“对话”品性,除了师生、生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和相互教育的对话,更有师生共同面对数学问题、与数学本身对话的含义?第三,在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里,教与学的方式是怎样的?例如,甲骨文的“学”上半部为两个手把着的算筹,下半部为一个专门的场所引申为在专门的场所由老师手把手地演示和传授间接知识;篆体字的“习”上半部为“羽”,代表雏鹰,下半部为鸟巢雏鹰试着离开巢臼飞行,比喻为从经验中、个体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那么“学而时习之”的古训,是否在数学教学现代化的过程中,可以重新理解为两种教学方式的结合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中学习间接的数学知识和在活动式教学中学习直接的数学知识和能力?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现代化的确值得细细研读,它尝试着对于数学教育现代化重新定义,其结果是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浮想联翩的境界,不失为一本具有广阔研究前景的铺石探路之力作。当然,本书并非完美无瑕,对于部分一线教师所简单理解的数学教学的现代化使用多媒体或信息技术,研究的结论仅仅停留于“有利于数学情境设计”、“促进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建构”,略显简单。实际上,信息技术的使用通过5种途径在根本上有助于数学教学的现代化:把根植于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带入课堂;为提高学习效率充当脚手架;给师生的教与学创设了更多的反馈、思考和修正机会;通过网络形成了一个多种成分并存的学习社群;扩大了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时空。2011级中考考前心理疏导讲话摘要 2011-6-9 9:10:00 | By: yangcheng396 人生不拼不精彩,中考在即,英雄弯弓,箭在弦上。作为初三的你们,才情满怀,斗志昂扬。请拿出你们的智慧,拿出你们的勇气,用你们那颗永不服输的年轻的心,向着生命中的第一座山峰攀登。请收拾好行装,带上最睿智的头脑,怀着最细致的心灵,握紧最有力的拳头,让我们一起挑战2011年的中考。是利剑,请快快出稍;是斗士,我们要决战中考;是弄潮儿,我们将一往无前地闪亮人生。 你们即将奔赴考场。想一想“山不转水转”,想一想“天生我材必有用”,想一想“七分靠打拼,三分天注定”,想一想“事成于有意无意之间”,你们就会多一份平静和淡定。你们即将离开学校。想一想“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想一想“好男儿志在四方”,想一想“天涯何处无芳草”,想一想“志在千里”,你们脸上就会被风吹去些许的感伤和悲情。你们即将奔赴天南海北。想一想“为国尽忠,为家尽孝”,想一想“事在人为,路在人走”,想一想“彩虹总在风雨后”,想一想“与人为善,天必善己” ,你们就会在未来的日子中多一些忠贞和大气。 走出校门,改变的是身份:学生变成了校友,不变的是情义:我们永远是朋友!我想大声说:朋友一生一起走,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此时此刻,我想请在场的所有人一起见证。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未来属于你们!精彩属于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