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人父就应教子你做到了吗?

上传人:pw****6 文档编号:66784698 上传时间:2022-03-2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身为人父就应教子你做到了吗?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身为人父就应教子你做到了吗?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身为人父就应教子你做到了吗?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身为人父就应教子,你做到了吗? 我周围的绝大部分家庭中,都是由母亲担当家教的主角,而父亲却很少关心孩子的学习及身心健康,有的甚至都不过问小孩的情况。当问及父亲为什么不参与家教,绝大部分的人回答是工作忙、或做生意赚钱要紧,家庭教育由母亲抓就够了。 我认为,父亲置身于家庭教育之外,对小孩的身心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相关资料表明,我们中小学男女教师的比例严重失调,男教师明显偏少,小学,幼儿园更为严重。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毕业,在校围着女老师转,在家又围着妈妈转,他们生活的圈子都是与女性打交道。少年儿童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模仿水平特别强,女老师以及母亲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将决定孩子的一生的个性和气质。 君不见,有的男孩子个子很高了,言谈举止还像女孩子,胆小怕事,行为柔弱,缺乏男子汉的阳刚之气。我接触过一个这样的男孩子,说话声音很小,上课不敢举手发言,性格很是内向。通过了解知道,他从小就是妈妈带着,他妈妈胆子小,怕孩子磕着,碰着,不敢让孩子动这个,拿那个的,使得孩子见到生人都不敢说话。我建议家长,让孩子的父亲参与到家庭教育中来,这个父亲也意识到了父爱缺失对孩子的影响。他一有空,就陪孩子下棋,玩扑克,有时候还带孩子去爬山、打球、划船,这样孩子在玩中,看到了父亲不畏艰险的精神,自信、豪爽、大度的胸怀,慢慢的,孩子的性格开朗了,上课能积极的举手发言了,学习成绩明显的进步了。这个例子说明,父亲在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席。 如果孩子从小就缺失父亲的教育,孩子的性格、情感、意志、思维方式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缺少父亲教育的孩子,容易表现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性格孤僻,自卑等特点。男人的坚韧、勇敢、大胆、果断、自信、独立、幽默等特点是一般女人所不具备的,他们的这些特点通过言传身教能够对孩子产生非常有效的影响。所以“养不教,父之过”古人说得没错。 父亲和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各有各的特点。因为男女性格不同,总体说母亲比较温柔、父亲更有阳刚之气。母亲的那种温柔、细致、耐心、体贴对孩子的教育是很有好处的。父亲的那种豁达的胸怀,豪爽的性格同样对孩子的成长也有好处。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事例都说明,男性对小孩的个性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父亲,面对每天都在长大的孩子,工作再紧张,生意再忙碌,也要抽出一点时间给孩子,不应忽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应付的责任和义务。若要孩子将来成为品德高尚、性格刚毅、意志坚强的好孩子,那就积极的参与到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去吧!身为人父就应教子,你做到了吗? 二、21世纪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学生问卷调查分析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一个国家、民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素质也是全社会注重的焦点。什么样的教师才是21世纪优秀的教师呢?这个问题学生最有发言权。一、问卷调查总结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座宝库第一次问卷调查的内容是:1.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2.你不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这次我与我校的政治老师陈国荣合作,分别在13、14和15、16班实行。以此作为师生沟通的第一个台阶,使老师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没想到学生的参与热情极高,给出的答案朴实、感人。(一)喜欢这样的老师:1有责任心,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去感动学生,去带动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等各个方面都很了解,对其通过不同方式实行教育。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的,自己也要做到。对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能即时引导、开导。如果学生方面犯错误,要多为他讲道理,从学生方面想想犯错误的原因。对学生永不放弃。2有活力,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欢声笑语中得到知识。3有气质、有口才、有个性、有才华、有高尚思想,言而有信。4活泼开朗但不失严肃,幽默容易接近。不爱发脾气善解人意,可敬可亲。理解学生,经常鼓励学生,给学生自信和勇气。5公平、公正对待每个学生,一视同仁,让所有学生共同进步。失去平等,一切仅仅空谈而已。6以理服人。7对教学严谨认真。讲课方式新颖、有创意,轻松教学,调动课堂气氛,让游戏融入课堂,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能够把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能虚心向学生学习。上课顾及到每一位同学。总来说之,权为学生所用,情为同学所系,利为同学所谋。希望老师做四有新人:有活力、有方法、有笑容、有耐心。多关心学生,不需要过多的语言或长时间交谈,只要偶尔用一两句温馨的话提醒一下对方,留给她一个最亲切的微笑,她就会感到幸福与感动正在充斥着她的全身。或许这句话,对于老师来说仅仅瞬间的流露,仅仅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一次改变,一次机遇。好:0不好:1原创:3非原创:0061210/mg2007-11-30 21:33满意答案好评率:0%(二)不喜欢这样的老师:1.常占学生正常自习活动时间的老师。2.课堂气氛不活跃,容易睡觉。3.不善于与学生沟通的老师,爱发脾气,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能够体谅学生。是啊,老师有评价学生的权利,学生怎么就不能对老师发表自己的看法呢?谁又能说做老师的没有过不恰当、不美好的表现呢?评价老师,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我为学生的真诚所感动。这第一步拉近了我们师生的距离。第二次调查我将问题有感情引向理性。调查内容是:1.你认为世纪的教师应该具有什么特点?2.什么样的教师让你最不能接受?形式与过程:这次我与11班班主任、数学老师冯文波分别在10班、11班进行了问卷调查。之所以让学生从两个方面来谈,我们认为一正一反可以更立体地反映出学生对老师的要求。给了学生一周的时间完成,然后装订成册,进行整理分析。这次调查与上次相比突出了21世纪的时间观念。我们实行资源共享法,运用同样的资料总结出各自的结论。(一)21世纪的教师应该有什么特点:1.“”距离,无代沟。老师能以一个朋友身份走进同学们的生活,也能让学生以朋友的身份走进老师的生活。老师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坚持每个学生都是好学生。2.和蔼可亲,微笑教学,善解人意。实行赏识教育,常和学生沟通,谈心。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为每一个学生保守秘密,尊重每一个学生,关心、鼓励每一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对自己都充满自信。3.对学生犯的错误可以包容,不是不分是非的任意包容而是当学生犯错时不要采取一再刺激的方法让学生认识错误,那是被动的,应该让学生从道理上真正服老师。4.孩子终究是孩子,有无尽的潜能,是一座宝库,只要老师适时开发、适当开发,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宝地。5.品德高尚,举止文雅。讲课时有风度,注重仪表。衣着整洁,体面大方,要求与学生一样没有奇装异服。6.敬业,有内涵。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知识面广,教学方法独特,作业少而精。课堂气氛活跃。能够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听取同学意见,果断进行处理。7.老师对学生要有求必应。学会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8.具备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掌握各种知识,特别是了解尖端科技。注重现代化教学,会用电脑,会说一些简单的英语日常用语。思想要跟上当今时代的潮流。能把各种健康的文化带给我们,也许超出了书的范围。例如:生活常识、好的习惯、丰富的文化包括时尚等等。9.老师本身各项素质都比较好,有良好的治学态度,更重要的是有一颗充满仁爱的心以及令人钦佩的师德。10.老师们尽量“全能”,做“十”字型人才而不是“”字形人才,对于同学们来说是非常有利的。11有爱心,有环保意识。比如:看见水泵在流水,就关上。12.老师同样要热爱自己,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带好学生。13.应该有最美的眼神。就是必须有一个满浸着人间伟大的爱的灵魂。在对人的影响上,爱的浇灌和人性的感召,永远胜于其他形式。14.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公开。我想做到这“三公”的老师一定非常正直、善良。老师一定要做到高素质、高修养、高学历,我想做到这“三高”,上面提出的建议会悉数实现。总之,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受益于老师,老师,身教胜于言传。做一个好的老师并不难,要做到一个真正好,也许也不难,但要做到一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老师这才难。(二)什么样的老师让你最不能接受:1.首先,我相信每个老师都不是刻意去做伤害学生的事情的。但也许是性格使然。2.不能以身作则,行为举止有损教师形象。比如迟到、压堂、随地吐痰、上课接电话等。3.总是把自己不好的情绪带到课堂。无论私底下老师有什么事,都别把情绪发泄在课堂上,发泄给学生。只有老师上课精神饱满,学生才会很配合。4.以老师身份自居,整天面无表情,很冷酷的样子。不与学生沟通,盲目地把自己认为对的想法强加给学生。不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总认为学生不如老师。5.课堂上气氛死板、乏味,没有创新。拖拖拉拉,没有效率。只求速度,不求效果,没有责任心。知识背囊空虚无物,不能传授我们更多、更精彩的知识。学生一个问题就把老师问住了,还要去翻书。6.作业太多且没有水准。7.不能一视同仁,对喜欢的同学特殊关照。8.不经学生同意,随意翻学生物品。9.失信。总之,老师们普遍喜欢用自己的方式来约束自己的学生,而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受到老师的束缚后,又何来创新?人需要有一定的自由空间,需要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一块地,希望老师不要剥夺我们太多的自由,给我们一缕自由之风吧。材料收上来之后,我只是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包括小结部分都是学生的原话。二、问卷调查分析学生是最好的老师首先我感受到了学生们如火一般的热情,特别是一位同学提到老师要热爱自己,要注意身体。让我感觉到一股暖流在全身流淌。学生不只是对老师提各种很高的要求,也表达出对老师的体贴、关心。我们老师对待学生不也应该如此吗?既要对学生提严格的要求,也要恰当地表达我们对他们的体贴、关心。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我们的要求;其次我认为学生的思想很有深度,耐人寻味。学生的水平,远远超出我的想象。比如:在对人的影响上,爱的浇灌和人性的感召,永远胜于其他形式,做到“三公”,公平、公正、公开,老师一定要做到“三高”,高素质、高修养、高学历,我想做到这“三高”,上面提出的建议会悉数实现。要做到一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老师这才难。这样的要求是太高吗?细细品位,哪一点不是为人师者应该做到的呢?老师对学生可以有百般不满,学生对老师就不能有所要求吗?正如一个学生说得那样,老师应该虚心向学生学习。其实学生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极大的心灵震撼。他们敢于向老师说出他们的心里话,为每一位教师指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我觉得应该让师生双方沟通的渠道更为畅通,沟通的领域更为广阔。不管我们最终是否达到了学生的要求,毕竟我们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反思我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生涯,有时欢喜有时忧。由以前的自卑、苦恼到现在的自信、快乐。在这其中,有学校领导、老师的帮助,更有学生的巨大的推动作用。我特别感谢我那些可爱的学生。三、感悟如何让自己成为21世纪的好教师呢?一个好的老师应具备各种素质,我觉得尤为重要的是对待教学的严谨态度、有乐于与每一个学生沟通的诚意并善于沟通的技巧。这是我现在各项工作落脚点。对待教学工作,我是精益求精上台阶。一方面,自身在不断挖掘潜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在每一节课上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还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另一方面,加强监督机制。为了加大监督的力度,这学期,我在11班聘请了6名特约评论员,给他们专门发了聘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他们最主要的义务就是为我的每节课打分。不管加分、减分,都要注明理由。这样我对自己的课就有了一个更客观的认识。作为回报,我每周为他们提供一本好书看。在这学期初三教师的业务考核中,我得了满分,更增强了我的自信。我能行,我一定能行。我要把我对待工作的这份自信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传到学生的身上。对待与学生的沟通,我觉得更是如鱼得水。去年,我的一篇论文感动荣获市级二等奖,初战告捷。这学期,不断有学生找到我,让我帮他们解决一些很实际的问题。我还找到一个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良策送书给他们看。不管是哪一方面的问题,在我这里都可以找到相应的书。有一次,一个学生给我写了一封信,说她感觉时间不够用,缺乏勇气和自信。我当时在看自习,就把我刚刚买到的一本书比尔.盖茨给青少年的9个忠告借给她看。过了两天,我遇到这位同学,问她是否还需要找我谈谈,她说她已经在书中找到答案。还一次在12班看自习,我把我写得一篇文章给周国和菊艳看。她们说我写得很好,并说我一定是看了很多的书。我说的确如此。我这样做就是为了引导学生也去看更多的好书,从中受益。下课后,这两位学生找到我,跟我借书,我把想到就要做到这本书借给她们。第一:规定时间,一周内归还;第二:要说或写读书笔记。确实有所收获,而不是看完就扔在一边。现在我有十余本书在学生中传阅。有上面提到的两本,还有少年成才的六大素质、一生成功的计划、今天就要有突破、高分是这样诞生的、没有任何借口、细节决定成败、致加西亚的信,还有历史的课外书。学生的时间很宝贵,老师也很忙,这样做既可以节省时间,同时又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采取哪种方案。我觉得如果引导到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就需要老师动脑筋,想办法。原来我认为老师的工作就是周而复始,枯燥乏味,没有一点新鲜感。现在我完全抛弃了这种想法,有了一种全新的理念。热爱自己的事业而又善于思考、善于创新的教师,才有力量使教室保持肃静,使学生用心倾听他的每一句话,才有力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种力量才是一种无可争议的威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会不断激励自己坚持下去,尽管学生的要求我可能很难达到,但至少我去努力了,我去奋斗了,我能做到问心无愧了。为他们解决疑难问题,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同时也使自己从中有所收获。希望有一天我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更好的为他们传道、授业、解惑,真正成为21世纪一名优秀的教师。三、:“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精心组织教学,积极参加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学素质”。 改革需要人才,人才出自教育,做为一名教师,尤其做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最起码应该做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中所规定的六条标准,能否做到或具备这六条,是衡量一个教师素质高低的尺度。 那么,什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呢?教师的职业道德,即人们常说的“师德”。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的职业生活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其内容概括起来就是: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献身教育;遵循教育规律,教书育人;钻研业务,勇于创新;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团结协作,共同教育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国际风云不断变幻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对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完成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任务,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于加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巩固改革开放成果,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做为教育工作者的人民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一、 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献身教育 教师法总则第三条说:“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的职业是伟大、光荣而崇高的职业。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他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其根本任务就是把学生教好。在今天说来,就是要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并以自己的模范作用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都得到发展,使之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合格建设人才。 要实现这一目的,首先要正确认识和看待教师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古人云:“国将兴,必贵师;国将衰,必贱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教师的辛勤劳动,其前途是不堪想象的。所以,教师要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同社会主义四化建设联系起来,从平凡的工作中看到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培养革命后代的重大意义。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对教育事业产生深厚的感情和浓厚的兴趣,增强教师自豪感、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严格要求自己,坚守教育岗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把献身教育看成是自己终身从事的事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二、遵循教育规律,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就是既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又要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在今天,就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出“三个面向”的“四有”新人,把教书育人看成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活市场经济的重要战略之一。 加里宁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塑造青少年的灵魂上,就象设计一台精密机器的工程师;就象浇灌祖国花朵的园丁;就象打开儿童心灵大门的金钥匙一样重要。他的举止言淡及对待事物的态度等,无时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思想行为的发展变化。因为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家庭、学校和他们个人社会实践中,特别是在教师的影响教育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青少年时期是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很大,模仿力较强。在他们正确的世界观尚未形成之前,教师要善于抓住其不同年齡特点,心理、个性差异等。进行正面教育,正确引导,使他们在思想上得以健康成长。形成热爱集体、团结奋斗,勤劳简朴、刻苦好学的良好习惯和正确的审美观点,抵制一切腐朽思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此,教育者本人就要不断提高师德素质,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探索教育规律,改变过去那种重教书,轻育人的错误做法。并且要充分认识到,青少年的成长得如何,是关系到国家的安危、民族兴衰的大问题。要牢固树立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做到在育人中教书,在教书中育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为社会主义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起到既传道、授业、解惑,又以社会主义道德育人的作用。 三、认真钻研业务,勇于创新 教师的主要责任是教学。即把系统的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包括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辨是非,识别真善美、假丑恶的本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为适应新的教学需要,教师除了精通所教的专业知识外,还应涉猎、探究广泛的知识,文科教师应看看理科方面的知识;理科教师应多了解点文科方面的知识。比如,天文、地理方面,音乐、美术、体育等,一个教师应该力争成为一个杂家。尤其是语文教师,他应该具备艺术家的表演能力。也就是说,要使自己具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才能,系统掌握教学理论,用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自己。因为一个人的思想水平毕竟代替不了业务水平! 常言道,要造就人才,教师自身必须是个人才;要交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教师的知识越丰富,传授的方法就越活;功底越深,后劲就越足;知识量越大,应变能力就越强。只有超越所任学科的高度、深度和广度,才能居高临下,娴熟驾驭教材,准确传授知识,避免照本宣科。更不应停留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吃老本,要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前进。焦裕禄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不要跟在别人的后面爬行。要学而不厌,在教中学,学中教。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向实践学习。做到精益求精,不耻下问,努力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敢于表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同时,还要善于博采众家,取长补短,加以提炼,不断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力争成为一名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修养的优秀教师,迎接新的挑战。 四、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裴泰洛齐曾说过:“教育者要有力量,就要象父母那样关心和注意儿童”。要想教育好学生,就得先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只有掌握了学生的个性特点、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学习、生活、家庭及所处社会环境等情况后,才能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教育。而了解不是目的,只是教育过程的一种手段,应把了解与教育学生紧密结合起来。既要在教育中了解,又要在了解中进行教育。这是个长期、曲折、持久的过程。对于教师来说,又是一个反复教育的过程。不能企盼通过一两次淡话交心或家访就能奏效,达到目的的。必须在摸清情况后,查原因,找根源,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向他们进行和风细雨的教育。既不能变相体罚训斥,也不能挖苦讽刺,要发挥其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尤其是对于“双差生”和“后进生”,更应花大气力,不但要严而有度,严而有方,而且还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抓住其闪光点,用良好的师德去净化他们的心灵,唤起他们对友爱、尊重、信任的美好感情的共鸣,成为激励他们不断进步的一种精神力量。做到一视同仁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思想上关心他们,在生活上照顾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时刻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服务。着眼现在,立足长远。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既做他们的老师,又做他们的朋友,进而建立起和谐融洽的良好师生关系。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五、团结协作,共同教育学生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斯娅这样说过,父母是孩子们的天然第一任教师,他们从小就生活在父母身边、活动在家庭中,很大一部分良好品德、习惯都来自于父母的影响、教育和熏陶。学生在成为教师的教育对象之前,已受到家庭社会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要实现教育目的,教师就应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征得家长的积极支持与配合。 尤其是班主任教师,是联系学生与家庭的纽带,而家庭又是沟通学校与社会的桥梁。所以,教师应该经常家访,以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及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工作意见与要求。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 同时,还要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思想表现,学习成绩,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介绍家庭教育经验,提高思想教育水平,改进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及措施,形成一种合力。做到既沟通情况,又交流思想。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工作,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 六、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威信的树立,要靠自身品德、情感去感染教育学生。所以教师应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比如,要求学生衣着整洁,举止端庄,教师本人就应衣冠整洁,朴素大方,不能流里流气,奇装异服,浓妆艳抹;要求学生讲究文明礼貌,教师首先就要学会尊重他人,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举止言谈要文雅,不粗俗。尤其对待学生更应如此。要求学生不撒谎,教师本人就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两面三刀。要堂堂正正,老老实实做人,不做伪君子。要求学生不吸烟,不喝酒,教师本人应身体力行,最起码在学生面前不能有这方面的行为表现。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在个别教师身上,着奇装异服者有之,涂口红、画眉毛者有之,戴耳环、项链、戒指者有之。更有甚者,有的还在课堂上接电话,实在是分散学生听课精力,这些都会给学生留下不良的影响和印象。 孔子告诫我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都要成为学生的榜样。第斯多惠也曾说过:“为了对学生给予道德上的影响,教师本人必须是高尚道德的人”。因此,教师不仅要努力学习、掌握比较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还要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约束自己。以美的言行,美的心灵,来感染学生,用高尚的思想品德塑造学生灵魂。进而羸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这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是任何说教都替代不了的。只有这样,才能有很强的说服力,才能堪称为学生的表率,成为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追求美好未来的指路航标! 总之,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多、更好、更快地培养四化建设所需跨世纪人才,教师必须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以正确的方向引导学生,以高尚的品德影响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教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启迪学生。在工作中树立良好的学者形象,在学校中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在深化教育改革过程中,加强师德修养,缩小客观要求与自身素质的差别,在教书育人方面做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无私奉献的红烛。面对这些赞美和敬仰,作为一名教师的我无疑是自豪的,然而,面对汹涌而来的新世纪大潮,我又是困惑的。因为,时代在变,对教师的要求也在变,我不禁在问自己:今天,该怎样做教师?“以人为镜”,方能扬长避短。我不仅要做一名有“积极感、目标感、学历感、约束感和专业感”的教师,我还要用“教育的智慧,让真爱绽放出灿烂的花朵”。通过学习,我认为作为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若要给孩子一杯水,我首先不是要有一桶水,而是要有长流水,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一生不懈地追求。 首先,要有崇高的师德,要树立良好的形象。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师德,哪怕再高的学历和知识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应该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应该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到在政治上要有清醒和坚定的立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教师的思想、言行、着装就像一本立体教材,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如果教师能使自己的修养真正达到为人师表的地步,那学生就会“不令而行”。比如,我上课从不迟到、从不提前下课、从不把手机等联系工具带进课堂。我觉得,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去要求学生。这些看似浅显的道理、不起眼的小事,却能够直接、深刻、持久地影响学生。 其次,要有深厚的业务知识和一套良好的教学方法。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不但要有崇高的师德,还要有深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一缸水是不够的,必须是活水源头”。我意识到,在知识更新异常迅速的今天,如果只满足于目前的知识,那就如逆水行舟,早晚要被社会所淘汰。只有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拓宽知识视野,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另外,一套好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我是一个年轻的教师,我每周去听其他有经验的老师的课,向他们学习教学方法、吸取新的知识。要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自己不断的研究,加强对教材的驾驭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 第三,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师生关系不好,感情不深,学生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用挑剔的眼光来看教师。这样,教师的学问再深、再博学,也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学生,经常和学生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记得有一次,我在担任语文课的时候,一名同学的思想认识偏颇。课后,我找她谈了话,指出了她考虑问题的局限性与极端的误区,当时,我觉得自己只是尽了一名教师的责任,而没有想到,在学生心里,却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从那以后,我更加尽心地爱他们。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感到,这种师生之间情感的互动在是多么的重要。 第四:是要做一个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的教师。 当一名合格教师是非常辛苦的事,当一名优秀教师会更辛苦。作为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面临着正确定位的问题,把教育的事当做学校的事来做,是得过且过;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是任劳任怨;把自己的事当作教育的事来做,是人生价值的实现、生活的快乐、教育的幸福、人生的真谛。在经济大潮席卷而来的今天,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一个人,不是有多少钱就有多少成就,身边有人中奖500万元,你会羡慕,但内心不会产生敬重。人生的成就,重在“有为”而非“有钱”,做一名有为的人,要奋斗,要拼搏。哈佛大学一项研究表明,工作中能否作出成绩,态度占85%,知识和智力只占15%。可见,一个有为的人必将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有教育责任心的教师,首先是对自己负责,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对自己负责,最重要的行动是珍惜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负责,而对学生负责,就是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尽快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成熟的、具有专业本领的教师。教育事业事关民族兴衰,一个教师还要具有国家责任感,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为民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和精神动力。总之,责任感能激发人的潜能,也能唤醒人的良知,更是事业成功的前提条件。 第五:是要做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创造,有所追求的教师。 当前,我们的工作是繁重的,业余时间很少,然而业余时间如何安排、怎样度过?有可能就是我们之间产生差别之所在。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一个具有专业水平的教师必定是一个勤于学习的读书人,只有不断地读书,把读书作为生命的一部分,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事,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你就能为自己的教师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应当认真反思一下自己的业余时间是如何度过的,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养成读书充电的好习惯。有所追求的教师不仅要读书,更重要的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创新。我认为我们刚工作不久的教师应是最富有创新资源的群体,自己精力充沛、富有活力、知识更新快、善于接受新思想、新理念。只要我们善于积累、善于总结、反思和提升,就一定会激发出创新的火花。 第六:是要做一个自我约束、表里如一、脚踏实地的教师。 在以前的老教师里面有个别的老师认为自己的资格老,例如上班迟到一会儿、下班早走一会儿,没什么,孰不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事上放松自己,越放越松,到头来一塌糊涂。犯错误是正常的,更是可以原谅的,但绝不能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要真诚坦荡,表里如一。这个在社会上各个行业都是能吃的开的,不可缺少的。做事情更不能急功近利,走歪门邪道,尽管社会上有走后门找人办事的,但是大多数还是靠自己的努力来的,所以要靠积极进取的态度,扎扎实实的工作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教育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往往都是些琐碎的小事,但就是一些不经意的小事,如一次谈话、一个举动、一个眼神就往往能反映出一个教师的基本素养和工作态度。所以我要做一个自我约束,表里如一,脚踏实地的老师。 相信我会在三尺讲台上继续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坚持学习充实自己,时刻把我的事做到最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 “时间是从来不会为任何人停留的”。今天,我在思考如何做好一名教师,那么,明天我们又该怎样做呢?不过我想,只有今天做好了教师,才会有明天更好的教师! 怎样做一名合格教师国运兴衰,心系教育,教育的成败又在于教师。教师作为人类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育好人,而且在各方面都应当为人师表才行。怎样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并能够让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都能体现出高尚的道德情操,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这些问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认真思考的问题。那么,怎样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呢?我认为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一、热爱教育献身教育这是做一名合格教师的最基本的素质。很难想象,一个不热爱教育的人能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能够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不欢迎你,还谈什么合格?热爱教育并能献身教育,这样才能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着想,才能尽心竭力,无私奉献,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可能真正地为祖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二、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作为教师,首先要求自己做一名诚实、正直的人,真诚地去关心每个学生。俗话说:浇花浇根,交人交心。教师如果用真诚去感动学生,把自己无私的爱心,奉献给学生,用心灵赢得心灵,让学生在被爱中学会爱。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学生站在起,自己犯了错误,学生敢于亮黄牌,自己也应该勇于承认,并及时改过,可以让学生们做监督,原谅老师的过错,把握来自学生的心灵换位,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学生才能信任你,喜欢你,配合你,教育才能取得成功。 三、博采广收执着追求 “学博为师,德高为范”,也就是说,作为一名好老师光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有渊博的知识。因为,教师的劳动成果是人才,所以,教师必须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对本专业的历史发展及规律等有关的理论知识、学习方法等有精湛的研究,除此之外,还应具备广泛的文化基础知识,很多学科都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知识爆炸”,知识更新的需要,这也是作一名合格教师必备的条件。博采众家之长,追求更高的理想,把自己的理想与党的教育事业紧密结合,刻苦钻研,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威信。 四、严爱结合全面发展 对学生真诚,热爱,这是心灵碰撞,情感交流的前提。但是作为一名教育者,也应该注意到现在的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并不是单纯的付出热情,付出真心,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时还要对其 “严要求”,爱与严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对学生既以正确地爱,又能严格地教,把爱和严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既要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又要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既关心学生的学习,又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劳动观念和技能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成为用之才。 五、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影响,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在思想品德、生活作风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所谓“言传身教”。我认为身教重于言教。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学生的心灵上产生深刻的影响,有时会影响其生。举个简单的例子,要求学生书写认真,教师自己就不能潦草,要求学生不迟到,教师自己就得保证不迟到。有位名人曾说过:“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储存起来,然后推导他们的行动。”教师应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榜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手段都不能代替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作风仪表,言谈举止,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要想成为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就应该比其他任何职业的人更要严格要求自己。 总之,做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奋斗的基本目标。在学习中感悟体验2004年秋季中小学将实施新课程改革,如何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 ,而又让学生通过学习收到教学实效,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感悟、体验以读与思为基础 什么叫感悟?什么叫体验?感悟指对课文有了接触而引起思考,有所领悟;体验指通过读的实践、读的亲身经历,对课文中的人与物、事与景有所认识有所感触。二者强调的是情感性、实践性。生活、课文接触得越多,看、读的实践也就越多,自然感悟越深,体验也会越深。对小学生而言,因受年龄限制,阅历浅,经验少,自然谈不上多深刻的生活感悟。那么只能从课文中学习对语音、韵味、形象、情感、方法、技巧等等的感悟。俗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就是对除文章意思(语义)以外的多种感悟;反之,如果书读得不多,这些丰富的语感是体会不到的,如果硬要学生说感悟说体验,只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同时,读课文还得有个消化吸收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读与思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感悟、体验的东西才能像蚕吐的丝、蜂酿的蜜。不然,学生说得再多,说的还是套话,而非真正自己感悟、体验的东西。 所以如果课堂上,学生只是粗粗地读了一遍课文,句子都尚未读通,教师就花很多时间让学生说感悟,这样做不但收不到教学实效,还会把浮躁、囫囵吞枣的风气带进课堂,带到读书活动中来。长此以往,学生就无法养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因此,让学生在充分读与思的基础上说感悟说体验,并对说的时间适当控制,是有现实意义的。 二、感悟、体验要有层次有重点 多读课文不是傻读课文,而是让阅读层层推进,一遍有一遍的要求和质量。读中说感悟与体验的要求也随之步步提高。一般而言,精读一篇课文大致可分为初读、细读、熟读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会有不同的感悟与体验。初读课文要充分,引导学生感悟体验最重要的是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而现在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有所忽视。读了课文,教师常常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哪一句哪一段,说些枝枝节节、琐琐碎碎的东西,殊不知的是文章篇目读得多了,自然就会明白语言材料所提供的主要信息。只需教师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基本思路、课文的重点要点或是向学生提出深入阅读需要探究的问题等。 说感悟说体验还要选择重点,忌泛忌滥,要改变面面俱到地让学生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的现状。课文是母语,哪有那么多需要“读懂”的呢?课文的重点往往是全文的精华所在,是深入阅读的切入口。它可以是一个片段,也可以是课文中的关键性词句,即所谓的“文眼”“点睛之笔”。对课文的重点,首先要细细地读,读出课文的情味;继而细细地思,思它在全文中的地位、作用,与整体的有机联系,体会字里行间丰富的内涵。然后水到渠成,再让学生说说对课文主旨的见解、精神风貌的感受、对事件价值的评价、对语言表达的赏析、品味等感悟与体验等等。 说感悟说体验的最高层次是在熟读全文以后。此时学生对课文已经融会贯通,学生的情感已得到熏陶感染,课文中许多规范的语言模块已储存在头脑中。学生可以说说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认识,可以对课文中的人与事、作者的立意和语言表达作出自己独特的评价,可以改变角度谈谈自己对课文主旨的见解等等。这一阶段的说感悟说体验,要求学生把丰富语言积累与灵活运用语言结合起来,把领悟课文中的思想感情与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发展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 三、感悟、体验要组织好交流 在教学中,要重视并组织好说感悟、说体验的过程,因为这是为了同学们交流学习的成果。首先,要重视交流的过程。重视交流过程比重视学习结果更重要,因为交流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搭建的平台上层现生命色彩的过程,是发表独特见解、张扬个性、培养创新精神的过程。第二,分享学习成果,体验成功快乐。俗话说,一个苹果两个人分,各得一半;一个智慧众人分享,变成多个智慧。通过交流,互相欣赏,这无论对欣赏者和被欣赏者都是一种激励,一种快乐。第三,互相帮助,取长补短。重视交流过程,但不能忽视学习结果。在交流中要学会互相倾听,虚心地及时吸纳别人发言中的闪光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在互相帮助中求得共同进步。第四,教师要发挥指导、帮助作用。交流过程中,师生的对话是平等的,但不能忘记教师的角色是“平等者中的首席”。他既是乐队中的一员,又是乐队的指挥。小学生正处在不成熟的儿童时期,他们的发言往往是天真幼稚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难免有失偏颇。我们教师的态度首先是对他们的尊重,对生命的关怀,对他们早期智慧的敏感、惊喜与支持,同时又给予“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不失时机地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四、教师专业成长课程告诉我们:简单说,课程智慧就是备课智慧,教学智慧就是上课智慧。教师应具备的课程智慧,一在吃透教材,把握课程资源;二在超越教材,用好课程资源。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智慧,一在重视人文教育,既重教书,更重育人;二在重视教学艺术,既授以鱼,更授以渔。 一、教师应具备的课程智慧就是备课智慧。 课程智慧就是备课智慧。通常说,备课就是备教材(课程)、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学情境。可见,备课智慧中包含了教材、学生、教法、教学情境诸要素。上述各个方面都很重要,但这里重点阐述备教材方面。 (一)吃透教材,把握课程资源。 教师的课程智慧首先表现在吃透教材,把握课程资源。人们常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老师的备课如“十月怀胎”,授课如“一朝分娩”。备课到了烂熟的地步,课程的某章某节了如指掌,授课时就能左右逢源,提纲挈领,牵一发而动全身。突出重点破解难点,不怕啰嗦,要言不烦;无关紧要的则轻轻带过,似乎不关痛痒。开放改革之初,某物理教师,年年任教初三的重点班。他上课只带教本,不带教案。上课前几分钟从宿舍到课室的那一段路他总翻着书,口中念念有词,上课一般都不看教本讲课,但学生却喜欢他的课,年年统考平均分都在县里前几名。究其因是他对教材早已了然于心,重点难点把握得当所致。说他不备课是冤枉,从宿舍到课室看书,不是备课,是在备教法,在考虑如何“分娩”。可见,要具备课程智慧,就得吃透教材。 老师的备课还需要“给人一杯水,自己先备有一桶水”的境界。这就是说要有大的阅读量,才能开拓视野,心中有数;肚中有料,才可以“十月怀胎”。也可以说,老师对所授的课程不但能有个透彻的理解,而且能对与之相关相邻的知识也有比较深层次的了解,授课时才能高屋建瓴,游刃有余。人们常说某某老师讲课精彩,某某老师讲课举例信手拈来,如数家珍,这就是大阅读量的功劳,大阅读量的结果。 可见要吃透教材,用好课程资源,不但要“十月怀胎”,还要“先备有一桶水”。才有可能“一朝分娩”,“给人一杯水”。 (二)超越教材,用好课程资源。 一个优秀的教学工作者,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教材”的人,他应该是一个善于“用好教材”的人。“吃透教材”如果只停留于“照本宣科”,就未能超越教材。超越教材就是充分“利用”教材、“更新”教材。对待现有教材,或“先减后加”,即结合学生实际剔除某些课文内容是“减”,再给学生“拓展阅读”材料是“加”;或“不按教材顺序教”,自己根据教材的某些标准调整教学顺序来教,或“补充”教材,甚至“重新开发”教材等等,就是超越教材。 能超越教材,用好课程资源的前提是吃透教材,但吃透了教材也未必敢超越教材,还需要放下包袱,解放思想才能真正敢于超越教材。应试教育几十年,对教师而言,搞教学研究,莫如说搞应试研究。面对应试教育,老师也只能围着团团转,因此,还得解放思想,轻装上阵。孔子大智善导,有教无类,入门子弟三千,达贤者七十二。其课程的设置没有严格的审批,大有依学生特点而开设课程的可能。如果孔子没有渊博的学识,如坐春风般的授课技巧,能做到这样吗?不可能!如果碰上应试教育,孔子或能免俗,但大多数教师或会考虑如何应试。可见,要超越教材,还需要教师和办学者解放思想,才能有更好的做法与收获,教师才能更好地开发和用好课程智慧,为教育事业服务。 二、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智慧就是上课智慧。 究竟怎样才算上好一堂课?众说纷纭。从教师的职业性质与功能看,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意为教师的职能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不但要传道,还要授业解惑,完整的教育应是既教书,更育人。再从教学内容与形式来看,一堂好课,教学内容既包含社会科学知识,又包含自然科学知识,既包含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习得,更包含思想、人格的教育;教学形式不是简单的传与承,而是有改造有创新的艺术性的传与承。 (一)重视人文教育,既重教书,更重育人。 1.重视传道,成人为本。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是“成人“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我们通常说,对于学生和子女,先成人再成才。或者说,德才兼备。若然是有德无才,还可成人;有才无德,就很难说了,或贼也不如。可见,先成人再成才的重要。因此,一堂好课,教师的教学智慧首先体现在人格教育、为人教育、价值观教育上。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孔子与学生谈理想,谈人生,充分体现了教书育人功能。孔子以其渊博的知识,高山般的人格魅力让人敬仰,感染他的学生,影响他的学生的成长,是人文教育的体现。具教学智慧的老师,不能忽视人文教育的潜移默化功能。 教师的教学智慧还体现在重形象更重气质上。一堂好课,影响学生一生的,不一定是这一课所授的某个知识章节,可能是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手漂亮有力的粉笔字,抑扬顿挫的语调,以及老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人做事的原则、健康的人格气质等等。这对中小学生而言更甚。因此,作为优秀的教师,无论课上,还是课后,展示给学生的应该是充满正气,知识渊博,诚实可信、和蔼可亲,言行堪为师表的气质,因为这气质感人、魅力动人,都是教学智慧的展现。 2.重视“双基”,授业解惑。具教学智慧的老师,绝不放松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的。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习得谋生之技,开智挖潜,并让之最优化、最大化的过程。魏书生的“知识树”把初中语文知识的主干与枝叶形象切分出来,让学生学习,既有整体主干的认识,又有局部枝叶的学习,是一个非常有利于双基教育的例子,把学习效果提升到最优化,最大化。我们平常说,文以载道,文道结合,就是在思想教育的同时,不要忘记了教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能有所偏废。一句话,既教书又育人。在实际中,有的家长关心的往往是教书,却忘了育人,这是不好的现象,但作为老师就应该把握好这应有的教学智慧。 (二)重视教学艺术,既授以鱼,更授以渔。 1.教是传,不是单纯的传,是能达即师的传。一堂好课,教知识教做人,不是单纯的教,应是艺术性的教。孔子授课是启导式的教;教育家叶圣陶让学生先“知”后“行”知行结合的教;许多教育行尊,推行“玩游戏”式、“认地图”式、“学走路”式、“知识树”式、抓重点破难点的启发式的教等。这些“式”在教学过程中,先由小及大,即先知识点、知识结构学习,再到整体学习;或反过来,即先整体学习、知识结构再到知识点学习,其间无优劣之分,但都灌注了艺术性。重视开发智力的教学艺术,是“会捉老鼠就是好猫”的贤达智慧,其目的是既授以鱼,更授以渔。 2.学是承,但不是单纯的承和机械的承,而是主动体验,主动学习的承。“玩游戏、认地图、学走路、知识树”,是老师为引导学生善学的一种善教艺术,是乐教乐学寓教于乐的一种。“知识树”看似细化的一种强记手段,但其实宏观把握,微观洞悉,由大及小,或由小及大,具艺术性和操作性。学习中,学生是主体,老师为主导,能主导学生善学正体现了老师既授以鱼,更授以渔的教学智慧。 3.教学互动,及时反馈,激励为上。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不是单纯的,教与学是互动的。教学的互动表现在学者对教者的教能及时反馈,教者能及时对学者及时反馈的激励上。例如,课堂提问,能及时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肯定或激励对学生来说就非常重要。对学生的作业及时批改,不但体现教师的工作态度,更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未能及时批改作业即未能及时反馈,必然给学生造成一种“不要紧”的误会。既然“不要紧”,学生就慢慢来,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势必造成影响。因此及时反馈,激励为上,教与学做到艺术性的互动,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 总之,教师不但要具备吃透教材,超越教材,用好课程资源的课程智慧;还要具备重视人文教育,既重教书,更重育人;重视教学艺术,既授以鱼,更授以渔;重视教学互动,及时反馈,激励为上的教学智慧,才能用好课程资源,上好每一堂课,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