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4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考点2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6724311 上传时间:2022-03-2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4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考点2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4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考点2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4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考点2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向高考走向高考 历史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人教版版 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必修二必修二第五单元第五单元第第24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考点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考点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第五单元第五单元基基 础础 攻攻 关关1考考 点点 探探 究究2归归 纳纳 升升 华华3课课 时时 作作 业业5真真 题题 体体 验验4基基 础础 攻攻 关关 主干梳理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二战后_的弊端日益显露。 赫鲁晓夫领导地位巩固,力图改革。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 (2)内容: 农业方面:实行_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倡种植_。 工业方面:将部分中央企业的_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_。 (3)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收购收购 玉米玉米 管理权管理权 物质利益物质利益 2勃列日涅夫改革 (1)内容: 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_。 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注重发展苏联的_,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2)结果: 苏联重工业优先发展,军事实力增强。 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以后,经济发展进入_时期。经营自主权经营自主权 重工业重工业 停滞停滞 3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 (2)内容: 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_计划指标。 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企业实行租赁和承包,并出现了与国外合资的企业,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 (3)结果:没有取得预期成果,改革重点转向_,导致国内局势失控和苏联解体。指导性指导性 政治改革政治改革 概念阐释 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又称农业劳动组合。是苏联建立在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和集体劳动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农业企业。是十月革命后,苏联劳动农民自愿组成的集体经济组织。集体农庄的主要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庄员所有。土地国家所有,由农庄永久使用。集体农庄实行集体劳动、按劳分配,并允许庄员经营规定的宅旁园地和家庭副业。 轻巧记忆 战后苏联的三次改革归纳为“三、二、一” 史论要旨 1勃列日涅夫与赫鲁晓夫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两者的政治改革都强调集体领导的原则,经济改革前者侧重于工业,后者侧重于农业;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2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特点:从经济改革入手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转而进行政治改革;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政治改革中放弃了党的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考考 点点 探探 究究 史料一赫鲁晓夫何许人也?赫鲁晓夫19531964年任苏共中央第一总书记,立志做斯大林的掘墓人的他,对苏联的内政外交进行了调整。俄国民众觉得他是真心搞共产主义,就是笨了点他对玉米的痴狂程度为中国的人们所津津乐道;他曾满怀自信地向美国人保证:“我们将埋葬你们!”赫鲁晓夫是唯一死后没有葬在红场的苏联最高领导人,黑白参半的墓碑暗喻他毁誉参半的一生,毁誉参半的改革。 二战后苏联三次改革的各自缺失及教训二战后苏联三次改革的各自缺失及教训 史料二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 史料三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氏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 问题:三次改革各有何缺失?有何教训? 史料导读 (1)史料一表明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有所突破,但在理论上仍是小修小补,最终还是斯大林模式的守墓人。 (2)史料二表明勃列日涅夫改革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实质上没有新的突破。 (3)史料三表明戈尔巴乔夫改革走上否定共产党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道路。 史论总结 二战后苏联的改革的不足之处及经验教训 (1)缺失: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添改革的阻力;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戈尔巴乔夫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 (2)教训: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政策、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革必须走改革开放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依据材料“1987年”可知苏联的改革与戈尔巴乔夫有关。A项是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B项是斯大林模式的影响,C项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D项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综上,所以选择A项。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本题要注意时间。1990年是苏联戈尔巴乔夫时期,据材料“我们在烈日下等了8个小时因为为了获得配给的糖和茶叶,我们经常要站上几天”可以看出当时的生活用品供应很紧张,结合戈尔巴乔夫改革,表明经过改革苏联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重工业发达,农业和轻工业停滞的局面,D项符合题意;A、B两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同材料中描述的现象不符,C项排除。故选D项。 答案D归归 纳纳 升升 华华 1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比较改革改革异同异同赫鲁晓夫赫鲁晓夫改革改革勃列日涅勃列日涅夫改革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异异侧重点侧重点农业农业工业工业前期是经济领域,后前期是经济领域,后期是政治领域期是政治领域结果结果取得一定的成就,最后取得一定的成就,最后失败失败失败失败失败失败原因原因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修修补补大林模式进行修修补补虽然进行了根本性改虽然进行了根本性改革,但背离了社会主革,但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义方向同同(1)目的: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目的: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2)内容:都在经济领域进行改革内容:都在经济领域进行改革(3)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2.苏俄(苏联)经济体制的探索与调整探索调整探索调整主要内容主要内容认识认识“战时共产战时共产主义主义”政策政策农业:余粮收集制;工农业:余粮收集制;工业:国有化;商贸:取业:国有化;商贸:取消自由贸易;分配:义消自由贸易;分配:义务劳动制务劳动制(1)社会主义模式不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不变,社可能固定不变,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应会主义经济政策应与时俱进,从国情与时俱进,从国情出发出发(2)改革要从实际出改革要从实际出发,要有明确的指发,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合理导思想和科学合理的改革措施,并对的改革措施,并对原有的体制作深入原有的体制作深入剖析剖析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固定的粮食税;农业:固定的粮食税;工业:部分恢复私营经工业:部分恢复私营经济;商贸:允许自由贸济;商贸:允许自由贸易;分配:按劳分配易;分配:按劳分配工业化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探索调整探索调整主要内容主要内容认识认识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建立集体农庄,建立集体建立集体农庄,建立集体所有制所有制 (3)苏联的解体苏联的解体只能说明只能说明“斯斯大林模式大林模式”的的失败,而不能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说明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运动的失败(4)社会主义改社会主义改革不可能一帆革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风顺,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义制度在改革中逐步完善中逐步完善赫鲁晓夫改赫鲁晓夫改革革侧重农业,削减农业税,侧重农业,削减农业税,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扩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扩大农庄和农场自主权;提大农庄和农场自主权;提倡种玉米等倡种玉米等勃列日勃列日涅夫改革涅夫改革重点在工业上,对经济管重点在工业上,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一些调整理体制进行了一些调整戈尔巴乔戈尔巴乔夫改革夫改革初期进行经济改革,后又初期进行经济改革,后又转向政治改革转向政治改革真真 题题 体体 验验 解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时期的经济改革,旨在考查学生调动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19521964年是赫鲁晓夫当政时期,他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选D项。A项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B项“加速发展战略”是戈尔巴乔夫提出的,C项材料未体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经济改革。解题关键:1952年,苏共领导人,谷物的收获量大幅度增加,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谷物(短缺)问题。据此可知D项正确。 答案D 解析19641982年,在苏联“完善”社会主义是指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它的最大缺点是仍然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体制僵化,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丧失活力。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时间判断,此时苏联正处于勃列日涅夫改革时代,对斯大林体制虽有触及,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仍然存在,这一点为五年计划报告内容所证实。其中“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体现了触及原有体制;“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是对原有体制坚守的体现。B、C、D三项与材料明显不符,A项正确。 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