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收支科目改革培训材料之三

上传人:ca****in 文档编号:66539536 上传时间:2022-03-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府收支科目改革培训材料之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政府收支科目改革培训材料之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政府收支科目改革培训材料之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对预算执行的影响 一、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对预算执行工作的影响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对预算执行的影响,总体上是全面深刻的。改革对预算执行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预算收入收入科目在收入分类体系方面进行了改革,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方案引进了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的概念,科目设置上把原类、款、项变成了类、款、项、目;二是将原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及社保基金收入和预算外收入等全部纳入收入分类,形成了完整的政府收入分类体系。收入分类改革前后的变化虽然没有支出分类改革的变化大,但对收入预算执行管理工作的影响却非常大,主要是涉及税务部门数以千计的税收征管软件的修改,还涉及纳税申报、缴款书等环节的改变,工作量十分庞大,这次改革对税收收入暂未细化。同时,考虑到财政管理体制的实际需要,为了保证预算管理的基本流程和管理模式,以及预算平衡口径及政府性基金、预算外资金、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方式不变,实施改革按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预算外收入分别编制执行。通过统一编码,解决政府收支分类数据统计汇总问题。(二)预算支出支出科目设计为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两个层次。功能分类将政府的预算支出按功能分为类、款、项三级,分别为17类、160多款和800多项,类级科目综合反映政府职能活动,款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某项政府职能所进行的某一方面的工作,项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某一方面的工作所发生的具体支出事项。经济分类主要是对原来的支出目级科目作了扩充和完善,共设12类和90多款,反映部门和单位基本支出的经济构成,并满足对其进行经济分析和核算的要求。考虑到目前信息系统建设的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财政部门预算指标控制、用款计划管理、资金支付、账务处理等按功能分类实施。经济分类信息通过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凭证获得。(三)预算执行分析新旧科目是两个科目体系,科目之间没有一一对应关系。新旧科目之间主要有两个变化:一是旧科目不复存在,如科技三项费、事业费和基建支出等。二是新旧科目口径发生了变化,如新科目中的“教育支出”,除包括原“教育事业费”之外,还包括教育基建支出、教育行政费支出以及其他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因此,为保证预算执行分析数据的同期可比性,2006年就要将老科目的支出数据转换为新科目的支出数据。以实现新旧科目的衔接,以便准确把握经济运行的实际态势。(四)相关财务会计制度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扩大了现行的政府预算收支分类涵盖范围,全口径地反映政府预算内、预算外和基金的收入和支出,改变了现行政府预算收支分类体系结构。因此,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核算制度均要随着科目变动情况进行相应的修改。(五)资金拨付实务操作环节预算指标管理、用款计划、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年终结余资金处理、帐务处理、会计核算、预算执行报表和决算报表体系等均需按新科目执行,技术性和操作上均很强。有部分内容要进行调整,工作程序未作改变。新科目实行后,根据部门预算编制管理进展情况,财政对预算指标、用款计划、资金支付除按功能分类进行管理控制外,要逐步将支出经济分类引入预算指标、用款计划的管理控制。(六)财政和部门决算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涉及预算执行各方面、各环节,对财政和部门决算等其他预算执行环节都有直接的影响,报表表式和功能要研究和设计。新的报表体系应完整反映政府收支状况,有利于向人大报告,有利于地方、部门加强财政财务管理。(七)法定支出口径农业法、教育法和科技进步法都规定国家财政用于这几方面的投入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科目改革以前,法定支出增长的计算范围一般只包括老科目的教育事业费、科学事业费、农业事业费。改革后的教育、科学、农业支出科目不仅包括原来的事业费,而且包括老科目的基本建设支出、行政管理费、外事费等,口径变化比较大。(八)其他影响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经过了充分研究论证,借鉴了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了反复修改完善而形成,是一个新的体系。这项改革不仅是财政部门内部的科目调整,其业务内容还涉及到预算单位、人民银行国库、税务征收机关等,改革带来的管理方式、认识观念等方面的变化还会辐射到其他一些宏观管理部门。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预算执行要开展的几项工作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将于2007年开始实施。就是在2006年6月布置2007年预算编制时,就要使用新的科目。同时,2006年预算支出的数据转换为2007年新科目的工作,也要在2006年下半年开始。另外,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涉及到财务会计方面的制度要及时修改和调整,支付和核算相关应用软件要修改调整,财政国库系统面临繁重的改革准备及实施工作。(一)制度管理方面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需要对有关会计制度、预算执行分析报表、决算报表体系、国库集中支付办法等进行修订。会计制度方面,国库司负责修订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核算制度等,这项工作已从2005年开始准备,相关制度的初稿已经完成,按计划于今年5月颁布。预算执行报表设计工作基本完成,国库集中支付办法修订、决算报表体系设计等正在按计划进行。会计制度调整目的:解决现行制度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不相适应的问题,满足财政预算管理需求;调整原则:适应改革、积极稳妥、循序渐进,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不相关的会计核算问题暂维持现行做法,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不作大的调整 。1、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变动情况根据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对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中收入类、支出类、净资产类相关会计科目的明细账设置进行了调整。 “401一般预算收入”和“405基金预算收入”和 501一般预算支出”和“405基金预算支出”由原科目,改为分别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收入分类科目”和“支出功能分类科目”明细科目设置; 305基金预算结余”目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收入分类科目”下应列入基金预算收入的底级科目设置,逐一反映各项基金的结余。2、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核算制度变动情况一是在一级会计科目设置上不再区分一般预算外资金和专项预算外资金,相应地取消了一些收入类、支出类和净资产类会计科目。 收入类:“专项预算外资金收入”,“一般预算外资金收入”,“乡统筹资金收入”“其他收入”。支出类:“行政事业支出” ,“专项支出”,“基本建设支出”,“乡统筹资金支出”,“其他支出”。净资产类:“专项预算外资金结余” ,“一般预算外资金结余”,“乡统筹资金结余”。二是新增了三个会计科目。净资产类 “301预算外结余”,收入类 “401一般预算外收入”,支出类:“501 一般预算外支出”。三是新增会计科目的明细账设置,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进行设置,与总预算会计保持一致。3、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变动情况 根据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对现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收入类、支出类相关会计科目的明细账设置进行了调整。 “401拨入经费”科目的明细账设置,由原来按“国家预算收支科目”的“款”级科目设置,改为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二级科目下,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设置。“404预算外资金收入”由原来按预算外资金项目设置,改为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二级科目下,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的”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设置。“501经费支出”本科目的明细账设置,由原来按财政部门统一规定的“目”、“节”级支出科目设置,改为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二级科目下,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的“款”级科目设置。4、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变动情况“401 财政补助收入”科目下,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二级明细科目,并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科目下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项”级科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增设“406 财政专户返还收入”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收到的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事业单位应在该科目下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二级明细科目,并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科目下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项”级科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405 事业收入”科目,核算除财政专户返还收入外开展各项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504 事业支出”科目下,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二级明细科目,并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科目下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的“款”级科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事业单位根据需要可以在“504 事业支出”科目下,按照“财政性资金支出”和“其他事业支出”分设账户,进行明细核算。“财政性资金支出”核算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使用财政性资金发生的支出,“其他事业支出”核算事业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以外的资金发生的支出。“306 事业结余”科目下,可以按照“财政性资金结余”和“其他事业结余”分设账户,进行明细核算。“财政性资金结余”核算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财政补助收入、财政专户返还收入与财政性资金支出、拨出经费相抵后的余额;“其他事业结余”核算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除财政性资金收支和经营收支外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执行医院会计制度、测绘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相关收支科目的设置和明细核算按照上述方法作相应调整(二)新旧科目数据转换衔接为了保证预算执行报表的完整性,财政部决定将2006年预算执行数据按新的政府收支科目转换,资金范围包括一般预算收支、政府性基金收支出和预算外资金收支,科目级次到项级。新旧科目数据转换意义重大,关系到预算执行分析质量和预算执行统计工作的连续性,各地各部门要重视这项工作,按照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报送新旧科目转换数据。考虑到改革时间的紧迫性,市本级拟采取由部门将2006年各科目的支出数据按新旧科目的衔接对照关系进行拆分的方法进行数据转换。需要特别说明事项:一是市本级财政支出,拟由各一级预算单位按月转换(代编预算单位由各主管部门处转换)。部门只转换计算财政支出数据需要的内容,需要部门转换报送的数据来源于财政,转换后再报回财政。与收入有关的预算执行数由财政部门直接转换。二是2006年度国库集中支付年终结余资金,由各部门按新旧两套科目报财政厅,财政局按旧科目、新科目对照的方式进行批复确认。三是对预算预留资金及政府性基金结余等需跨年度结转的资金,由部门管理科或预算科负责在年初按新旧科目对照进行拆分,列具体部门科目。(三)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报表根据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2007年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1)暂不改变现行预算管理的基本流程和管理模式;(2)不改变预算平衡口径及预算内资金(包括现行一般预算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外资金、社会保险基金分别管理的方式;(3)各级财政继续向各级人大报送一般预算、基金预算和债务预算收支情况;(4)财政、国库、税务部门以及各预算单位继续按现行预算资金管理方式和预算编报程序编制预算、组织预算执行。因此, 2007年的执行报表,将以与上报人大和国务院的财政收支预算报表体系相衔接为基础,尽量保持其体例、格式、内容等与现有报表一致,以便于实际操作和有关各方理解、应用。财政预算执行报表仍由预算收支旬报、一般预算收支月报、基金预算收支月报、预算外专户收支月报、欠发工资情况表及相关统计分析报表等组成。(四)信息系统建设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国库集中支付的软件和核算软件要作较大的修改和调整。要以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为契机统一完善预算管理相关业务要素、国库集中支付软件和总帐核算软件。由于我省使用的是统一的支付软件和总帐软件,软件的修改升级由省厅统一组织,计划在9月完成软件修改,少数没有使用统一软件的地方,要借此机会更换软件,并在2006年11月安装统一的支付系统和总帐系统软件,以争取工作主动,保证2007年使用统一软件。 (五)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与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结合继续深入推进和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是财政国库部门一项硬任务,因此,在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中要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紧密结合起来。无论是市级还是县区,都要按照统一要求,尽力扩大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范围,要尽力将所有预算单位和财政性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市级垂直管理预算单位要延伸到县,县区国库集中支付要延伸到乡镇一级,争取在2007年实现所有预算单位和财政性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系统。通过继续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使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尽可能在新机制基础上运行,形成相互促进的格局。三、做好下一步工作的几点要求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是财政国库部门面临的又一项艰巨任务,各级财政部门必须积极主动、尽心尽职地完成好这项任务。下一步工作中,关键是要通过艰苦细致、扎扎实实的工作,确保改革涉及的预算执行管理业务顺利进行。(一)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上保障有力要充分认识到此项改革的重大政治和经济意义,增强使命感、荣誉感,还要清醒地看到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做好在相当一段时间打硬仗的思想准备,将推进改革放到重要位置,提供思想保障。抓紧落实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机制,国库科(股)和国库支付中心等机构分设的,由国库科(股)统一组织实施。(二)建立高效的协调配合机制地方财政此项工作总体上由预算部门牵头,国库部门负责牵头搞好预算执行。由于改革涉及的协调配合工作很多,因此,财政国库部门要十分注重做好协调工作的主动性。要积极配合预算部门按照统一的要求推进工作,依靠和促进相关部门妥善解决预算执行涉及的相关问题。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紧密依靠领导,及时汇报,妥善解决。还要组织协调、积极依靠各个部门预算管理科室的大力支持,做好预算执行工作。(三)大力搞好业务培训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涉及预算执行各环节、各方面,涉及财政财务管理的每一个业务人员。因此新业务的培训是实施改革的关键环节和主要任务。财政国库部门作为此项改革的预算执行业务组织实施者,一定要带头将新的政府收支分类学习领会得深入、细致、透彻,要率先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这项改革顺利推进。对业务培训的要求,总体上是大规模、大力度,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在对市州县区财政国库部门的培训中,尽可能多培训一些同志,领导和业务骨干都要培训到。市州县区财政预算和国库部门要一起对本级预算单位搞好培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财经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