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作答历史材料题

上传人:天****猫 文档编号:66512597 上传时间:2022-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作答历史材料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作答历史材料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作答历史材料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如何作答历史材料题1、首先 课本的知识要烂熟于胸 早晨多背背 没事多翻翻 然后 学会把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横向、纵向比较 最后 要多练习。书本上的知识是基础 一定要想办法抓牢 要注重细节 知识点 之后在题里面很容易就知道它要考什么了 反正你记住 题再怎么变 都离不开考点 出题的人就是根据点来考查面的 不要想的太复杂了2、你做历史材料题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这是一种主观题,主观题在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答案并不是唯一的,意思对了就可以啦。3、 你在做这一类的题目还要明确,这是中国的历史考试,一定要注意中国国情,我是说比如碰到近代历史或者现代历史就一定要注意多夸夸共产党,联系材料。4、在答任何历史题的时候,不论是简答还是材料题,都可以采用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政治-材料 2、经济-材料 3、文化-材料 4、军事- 5、科技- 6、生活- 历史其实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具体的发展就体现在这些方面,当然你自己还可以补充,只要是历史题,不管什么题型,都始终脱离不了这样的思路,特别是答题,你先分开方面,用简练的语言说一下,比如说1、汉朝政治制度,汉承秦制。材料说道:汉朝仍然采用郡县制很简单了吧,前面总括,后面引述材料中能够证明观点的部分。这样下来思路明确,答案清晰!5、材料题要紧密结合材料,不然那段材料给在那里干什么呢。然后运用书上知识点来分析材料,要踩点答题,因为问答题是按点给分。答案的来源归根结底还是在书上,记熟知识点并加以活用,会事半功倍,注意总结分析,找出自己答案和标准答案的差距,学会使用标准答案的一些专业术语和答题套路。6、看时间确定历史分期看地点确定特定时期发生的特定事件看人物本身确定其阶级属性,根据该人自身背景和行动确定当时人们做了什么看材料事件内容确定答题范围紧紧围绕材料分析问题前因后果归纳总结材料诸多线索所反应的共同问题2、材料题的解题技巧: 答题应把握五个环节:读(审题)找(相关信息)接(嫁接)转(转换)答(组答案)(1) 读(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和解题的基础,审题一旦出错,则整个解题都毫无意义。审题分两步: 第一步是读材料,建议带着问题去读,可泛读或浏览,也可精读。第二步是审问题,审问题要注意三个方面:首先要审中心词,即答什么;其次要审限定词,主要指时间和空间等限定词;再次要审分值,正如连体裁衣,我们答题也要根据分值要点。(2) 找(相关信息)找相关信息是解题关键。尤其是解答“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或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等问题,带着问题在材料中找信息显得特别重要。找信息主要指通过阅读材料找出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但针对不同问题要区别对待,如:解答“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时,有时要找出材料的中心思想、出处、人物、言论等;解答“对比两则(或两则以上)材料说明、指出异同点(或各自特点)”问题时,要找出不同材料的异同点或变化。(3) 接(嫁接):嫁接是解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环节。嫁接主要指根据问题把材料中涉及的历史知识和课本的相关历史知识有机联系起来,或者把材料中涉及的历史知识还原或定位到根本中去。(4) 转(思维转换):思维转换也是解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文综接替过程中所涉及的思维转换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政史地不同学科之间的思维转换;二是同一学科中纵向和横向知识的思维转换。在解答历史材料解释题中的比较说明题时,纵向和横向知识的思维转换显得非常重要。(5) 答(组答案):组答案是解题的归宿或落脚点。基本要求如下a. 答案要做到“两化”:要点化、系统化要点化:文综历史非选择题高考阅卷一般都是按答案要点给分,因此,在组答案时,首先要量分确定答案要点,文综历史科一般一个要点24分。系统化:组答案时,在注意要点化的同时,还要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次来考虑问题,尽量做到答案的系统化。b. 语言要做到“两化”:简单化、专业化简单化:组答案时,要尽量做到高度概括、语言精炼,以便于阅卷老师快速阅卷定分。有的考生在答题时因为怕遗漏要点,总是答得太多。然而,高考阅卷的速度很快,阅卷老师大多反对答得太多的做法。答的太多会冲淡答案要点,往往造成不必要的失分。专业化:组答案时,语言除了要做到简单化外,还要尽可能的用历史学科的语言组答案。这样做可以起到言简意赅、一语中的的作用。c. 书写要做到“三化”:段落化、序号化、条理化段落化:文综高考历史非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往往有几大问,因此,要求考生在组答案时要把每一大问的答案独成一段。这样就不至于出现漏答现象,也有利于卷面保持整洁。还能方便阅卷老师对号入座,快速阅卷。序号化:文综高考历史非选择题(材料解析题)每一问都有14个答案要点,所以,要求考生组答案时把每一大问的答案要点用序号标明,以便阅卷老师迅速阅卷和判分。条理化:这里的条理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先后顺序调理。二是次序调理。有些答案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来回答,因此考生组答案时要次序调理,这样做既可避免重复,又可避免漏答,并且卷面整洁。包装精美,易得高分。3、根据问题确定答案来源:“根据材料回答”答案肯定在材料中,这种设问不会受到教材的束缚。“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答案跟定在教材中,材料中不过是个引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答案一定在教材和材料中,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和教材的结合点答题“综合上述材料回答”答案肯定在设间递进关系中,根据前面的设问和答案得出认识和结论。4、教你怎样做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 (一)材料解析题的审题思路第一步:审问题。明确答什么、怎么答、答多少。第二步:审引导语。有的材料解析题,特别是综合题,在题目前面有几句导入性的话,看似多余,实际上其中包含着主题等对解答问题有用的信息。第三部:审读材料。材料的类型多样、来源广泛,无论是什么材料都要仔细阅读,弄材料中的史实与观点,弄清材料之间的关系、材料与问题的关系。(二)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方法1、分析问题,明确要求首先要搞清楚要求回答的是什么,有什么限制性的条件(时间、地域、人物等)。有的问题实际上包含着几个要求回答的内容,有的问题是以对上一问的回答为基础的,如“对此”。审题时最好把要求回答的内容的中心词和限制性条件用笔画上记号,以防答题时遗漏和疏忽。其次,要看清或分清根据什么回答,一般有四种设问方式:结合材料回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没有对回答依据作出明确规定。前三种设问实际上已指出了答题依据,第四种要自己根据问题和材料分析,一般也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最后,还要主义每问的分值。2、结合问题读材料,获取信息材料应该读两遍:第一遍,明白大体内容(讲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中的字词和介绍材料出处的说明(时间、会议、人物等),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从人物、事件、时间等方面),弄清楚考察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知识,分清材料中那些是史实、那些是观点,看材料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独立的还是相互补充;第二遍,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阅读某则材料,确定有效信息。有效信息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与课本知识有关、有助于确定试题考察的知识范围的词语或句子;另一种是与要求回答内容有关、能够转化为部分答案的语句。为便于组织答案时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要用笔画出相关的词语、句子,这样的词语、句子一般在材料的开头、中间、结尾处。如果材料中有效信息较多的话,要对材料中的史实与观点(评论)分点或分层。分点或分层的办法,一是参照材料中的标点符号(一般有几个分号或句号就分几点),二是按照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并列关系)来划分。3、紧扣问题,组织答案(1)一定要做到“怎么问就怎么答”,并且按要求回答,即注意答题依据和限制性条件,如问题为“根据材料”那么,答案只能来自相关材料;如问题为“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那么,答案必须来自材料和课本两个方面;如问题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那么,答案主要为所学课本知识;如果没有规定回答依据,则要视材料和问题来定。(2)如果某一问有若干个要求回答的内容,要把表示回答内容的中心词(如原因、意义、措施、区别等)写在具体答案前面。(3)要做到段落化、要点化,一般一问为一段,若一问有几个答案要点的话,用序号标示出来。(4)根据具体问题和问题分值确定答案的多少,如“内容”“措施”“原因”“意义”“异同”等应多答;问题中有“什么”“哪些”“怎样”等词语,其所包含的答案要点一般不止一个。高考一般每个答案要点24分,分值多的要多答。(5)对于“启示”“说明”“经验教训”类问题的回答,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组织答案,不要在某一个方面过多的叙述或分析。(6)对于认为很难的问题,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能答多少就答多少,不要留空白。另外,对于那些要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的问题,评分标准往往是“答案合理即可得分”,实际上给考生留下了发挥的空间。4、认真检查检查的目的不是修改,而是看有没有漏题、做错题,是否多角度回答了问题;对于已经写好的答案,最好不要改动,保持卷面的整洁。5、材料题中的“原因”“评价”“体会” (1)原因:分析原因无论从什么角度入手,都必须明确找出历史的承担者题中所述历史现象所涉及的社会团体(或个人)。逐个分析它们在社会上的政治、经济地位,他们对政治、经济的要求,他们与题目中所涉及的事物的联系。由此,就不难找出他们对题中的所述历史现象的发生所产生的作用,也就是说是上述历史现象的发生的原因。 (2)评价:一般应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消极方面,应从“危害”、“局限”、“不足”等几个角度思考。积极方面,通常又称之为“意义”。往往分成以下三部分来回答:第一,用简练的语言(一般是一句话)概括所考察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或者说是性质)。第二,指出所考察历史现象产生的直接的、近期的、较小范围的作用和影响。第三,指出所考察历史现象已经产生或将要产生的深刻的、长期的、大范围的影响。 (3)体会(启发、启示、反映出什么、想到了什么?等等)。这类问题,学生常常会感到无从下手,血多同学在考试时,干脆放弃这些题目。其实这种问题的答案并不是漫无边际的,他们一般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题中现象所反映出的规律性、本质性的结论。第二,题中现象所反映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等。第三,题中所述现象验证了那些现行政策的正确性或者是验证了那些事物的危害性。第四,我们能从题中现象中得出哪些经验教训。第五,吸取相应的经验教训后,我们的工作要朝着什么方向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