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和碱化学性质的复习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6206378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酸和碱化学性质的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酸和碱化学性质的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酸和碱化学性质的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单元复习第十单元复习酸和碱化学性质的复习酸和碱化学性质的复习能与酸反应的是:Fe CO2 Fe2O3 H2SO4 Ca(OH)2 CuSO4 CaCO3上述物质中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是 。Fe Fe2O3 Ca(OH)2 CaCO3请同学们完成学案中反馈1的(1)(2)两项:与与HCl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的化学方程式式 (3)反应现象反应现象 (4)体现酸体现酸的哪条化学的哪条化学性质性质 FeFe2O3NaOHCaCO3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浙江教育版考点考点1探索酸的性质探索酸的性质(1)酸: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_的化合物。的化合物。(2)酸的通性酸的通性与酸碱指示剂作用显示不同颜色: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与酸碱指示剂作用显示不同颜色: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变_,酸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酸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_。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_。与碱反应生成与碱反应生成_。与某些盐反应生成与某些盐反应生成_。氢离子氢离子红色红色盐和氢气盐和氢气盐和水盐和水盐和水盐和水盐和酸盐和酸浙江教育版浙江教育版(3)酸的个性酸的个性浓盐酸具有浓盐酸具有_和腐蚀性。和腐蚀性。浓硫酸具有浓硫酸具有_(可用作可用作_)、脱水性和腐、脱水性和腐蚀性。蚀性。浓硫酸的稀释:浓硫酸的稀释:一定要把一定要把_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沿容器壁慢慢注入_里并不断搅拌。里并不断搅拌。提醒要点提醒要点 浓盐酸由于具有浓盐酸由于具有挥发性,溶液质量分数会挥发性,溶液质量分数会 。浓硫酸由于具有浓硫酸由于具有吸水性,溶液质量分数也会吸水性,溶液质量分数也会 。挥发性挥发性吸水性吸水性干燥剂干燥剂浓硫酸浓硫酸水水变小变小变小变小第一部分:中考试题分析第一部分:中考试题分析(2010年年20题)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题)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右图是盐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内在联系。右图是盐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 (1)图中图中M应为应为 (填物质类别)。(填物质类别)。 (2)写出一种写出一种能与盐酸反应的金属能与盐酸反应的金属 。 (3)盐酸能与碱反应的实质是盐酸中的盐酸能与碱反应的实质是盐酸中的 (写离子符号写离子符号)与碱中的与碱中的 反应生成反应生成H2O。 (4)用用盐酸除铁锈盐酸除铁锈(主要成分主要成分Fe2O3)的的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是 。盐盐ZnH+OH-Fe2O3+6HCl=2FeCl3+3H2On练习二:1.下列气体既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又可以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下列气体既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又可以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是是:A. SO2 B. NH3 C. H2 D CO22.可以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是可以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是:A. SO2 B. NH3 C. O2 D CO2cB.c看谁记得快:看谁记得快:酸性气体酸性气体: 。碱性气体碱性气体 。 能与酸反应的是:Fe CO2 Fe2O3 H2SO4 Ca(OH)2 CuSO4 CaCO3上述物质中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是 。CO2 H2SO4 CuSO4 请同学们完成学案中反馈2的(1)(2)两项:与与NaOH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现象反应现象 体现碱的哪体现碱的哪条化学性质条化学性质 CO2HClCuSO4浙江教育版浙江教育版考点考点2探索碱的性质探索碱的性质(1)碱: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_的化合物。的化合物。(2)碱的通性碱的通性与酸碱指示剂作用显示不同颜色: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与酸碱指示剂作用显示不同颜色: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变_;使无色酚酞试液变;使无色酚酞试液变_。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_。与酸反应生成与酸反应生成_。与某些盐反应生成与某些盐反应生成_。(3)碱的个性碱的个性氢氧化钠俗称氢氧化钠俗称_;氢氧化钙俗称氢氧化钙俗称_。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蓝色蓝色红色红色盐和水盐和水盐和水盐和水盐和碱盐和碱苛性钠、火碱、烧碱熟石灰苛性钠、火碱、烧碱熟石灰消石灰消石灰浙江教育版浙江教育版氢氧化钠氢氧化钠_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热,具有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热,具有强烈的强烈的_性。氢氧化钙性。氢氧化钙_于水。于水。提醒要点提醒要点 氢氧化钠由于易氢氧化钠由于易 且易与空气中的且易与空气中的 反反应而变质,所以必须应而变质,所以必须 保存保存。由于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由于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而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所以实验室常用吸收而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所以实验室常用吸收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检验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易易腐蚀腐蚀微溶微溶潮解潮解CO2密封密封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实验探究一实验探究一: NaOH+HCl=NaCl+H2O1.取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取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2.在向烧杯中滴入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在向烧杯中滴入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深入探究深入探究: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再滴入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红,再滴入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小明认为该反应后的溶液为中性,小刚认为小明认为该反应后的溶液为中性,小刚认为还可能显还可能显 性。性。请你用二种方法设计实验证明小刚正确请你用二种方法设计实验证明小刚正确:操作操作现象现象结论结论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向其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溶液变红溶液显酸性溶液显酸性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锌粒向其中加入锌粒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溶液显酸性溶液显酸性2NaOH+CO2=Na2CO3+H2O 实验探究二实验探究二: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溶液思考思考:验证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验证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还有其他的思路吗的反应还有其他的思路吗?n实验设计一实验设计一:n提供仪器和药品提供仪器和药品:一只收集满二氧化一只收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可乐瓶碳的塑料可乐瓶,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步骤实验步骤现象现象向塑料瓶中倒入向塑料瓶中倒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盖盖紧瓶盖紧瓶盖,振荡振荡.塑料瓶变瘪塑料瓶变瘪请同学们归纳一下上述实验请同学们归纳一下上述实验设计的思路设计的思路n思路思路:通过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吸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使装置内外产收二氧化碳使装置内外产生压强差生压强差,产生明显现象产生明显现象,从从而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而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钠发生了化学反应根据上述设计思路根据上述设计思路,请同学们对以请同学们对以下几种实验方案进行评价下几种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并描述并描述实验现象实验现象:现象现象:试管内液面上试管内液面上升升现象现象:水槽中的水槽中的水沿导管水沿导管倒流入烧倒流入烧瓶瓶现象现象:红墨水红墨水尖嘴导管尖嘴导管口口导管内液面上导管内液面上升升,至尖嘴处出至尖嘴处出现红色喷泉现红色喷泉现象现象:洗气瓶中长导洗气瓶中长导管处出现气泡管处出现气泡某同学质疑上述实验设计都不足某同学质疑上述实验设计都不足以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以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了反应,他的理由是什么他的理由是什么,你知道吗你知道吗?n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水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水,二氧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也能出现上述化碳溶解于水也能出现上述类似的现象类似的现象.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确在反应呢和氢氧化钠的确在反应呢 ?n思路思路:通过检验通过检验生成物生成物来验来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确发生反应确发生反应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步骤现象现象结论结论,方程式方程式向通入二氧向通入二氧化碳的化碳的氢氧氢氧化钠溶液中化钠溶液中滴加滴加稀盐酸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有气泡产生氢氧化钠的确氢氧化钠的确与二氧化碳发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生了反应2NaOH +CO2=Na2CO3 +H2ONa2CO3 +2HCl=2NaCl+H2O+CO2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何进一步如何进一步设计实验设计实验-用水作对比实验用水作对比实验水水NaOH溶液溶液n小明从食品包装袋内取出一小袋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小明从食品包装袋内取出一小袋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他将这一袋干燥剂倒入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石灰。他将这一袋干燥剂倒入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小明测定了溶液的酸碱度,你认为可能是 .小明对白色沉淀的组成提出了以下假设:1.是是CaO 和和CaCO3 2.是是Ca(OH)2和和CaCO3 3.只有只有CaCO3 4.只有只有Ca(OH)2 其中假设其中假设 不合理不合理小明取少量沉淀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该反应的小明取少量沉淀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可否定假设。由此可否定假设 。为了得到最后结论,他再取沉淀于试管中,加少量的水振荡、为了得到最后结论,他再取沉淀于试管中,加少量的水振荡、静置后,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说明只有假设静置后,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说明只有假设 合理合理PH7CaCO3+2HCl=CaCl2+CO2+H2O4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