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过关专项练习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65773228 上传时间:2022-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过关专项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过关专项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过关专项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过关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读古诗三首,回答问题。四时田园杂兴( )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 )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 )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1将古诗补充完整。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耘田:_ 解:_ 供:_傍:_ 阴:_ 稚子:_陂:_ 寒漪:_ 腔:_3解释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_(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_(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_4这三首诗塑造了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四时田园杂兴描写了孩子们_的情景;稚子弄冰描写了孩子们_的情景;村晚描写了小牧童_的情景。三首诗表达了作者_的感情。2. 古诗对比阅读。山中秋风引(唐)王维(唐)刘禹锡荆溪白石出,何处秋风至?天寒红叶稀。萧萧送雁群。山路元无雨,朝来入庭树,空翠湿人衣。孤客最先闻。1第一首古诗是朝诗人写的,第二首古诗是朝诗人写的。2第一首诗中的“红叶”一词让我们想到(谁?)的诗山行中的。第二首诗中“萧萧”指的是,叶绍翁写的中一句也有“萧萧”这个词。3(1)第一首古诗描绘由_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_所组成的山中深秋初冬时节的景色,色泽鲜明,富于诗情画意。(2)第二首诗这首诗表面写_,实际却是在感叹自己的际遇,抒发了诗人孤独、思乡的感情。3. 课外古诗阅读。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注释)玉笛:精美的笛子。折柳:即折杨柳笛曲。1朗读第二句诗,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字或词,为什么?()A.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洛城”。“洛城”代指家乡,体现出作者感触之深,思乡之切。B.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满”字。“满”是遍布的意思,这是作者主观感觉的夸张,体现出作者的感触之深,思乡之切。C.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散”字。仿佛整个洛阳城都能听到曲声,体现出作者的感触之深,思乡之切。2本诗的关键词是()。A.玉笛B.春风C.折柳D.此夜3“此夜曲中闻折柳”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_4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B.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C.此诗着重在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D.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思乡之切。4. 古诗阅读。题临安邸(),()?(),()。1将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是_代诗人_在一家旅店的墙壁上题写的一首七绝。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几时休:。熏:。醉:。暖风:原指。在诗中是指。游人:。在诗中是指。4诗的前两句抓住了临安城的特点:_的青山,_的楼台和无休止的_,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各填一个四字词语)5题临安邸中诗人对统治者提出质问的诗句是“_”。诗人用“_”三个字,责问统治者:_。表达了诗人_的讽刺之情。6对划线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这句诗描写了杭州的美景和繁华,体现了诗人对杭州的喜爱及赞美之情。B.景物描写,体现出杭州的美丽。C.这两句诗是对统治者糜烂生活的直接描绘,表达作者对他们醉生梦死生舌的讽刺。7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临安城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的景象,描写的目的是( )A.体现现在临安城的荒凉。B.强烈谴责那些醉生梦死的当朝统治者。5. 阅读己亥杂诗,完成练习。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_,不拘一格降人材。1这首诗的作者是朝的,在原文横线上填出所缺的诗句。2解释下列词语。恃:_。喑:_。生气:_。3下列对前两句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诗句写得大气磅礴、慷慨激昂B.企盼中透露着悲哀和无奈C.为后两句提出建议奠定基础D.语言精练,“万马齐暗”成了成语4全诗抒发了诗人_的情感。6. 古诗比较阅读。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_。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我能将古诗补充完整,我还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诗中的第一、二句写的是诗人(_),第三、四句写的是诗人(_)。看到的景色听到的声音3诗人的愁绪是通过_、_、_等夜半时分景象的描写表现出来,抒发了诗人_之情。4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其中属于静态描写的是_。5下面对“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理解不正确的是()A.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B.“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远和清寥,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尽在不言中。C.诗人来到姑苏城外,兴奋得睡不着觉,只听到钟声传来才睡去。7. 阅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完成练习。乡村四月宋 翁 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1诗中“_” 、“_”两个字突出反映了农事的紧张和繁忙的程度。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8. 阅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回答问题。1理解“迎凉”,判断正误。(1)“迎凉”符合秋叶的季节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心中感到凉爽。 (_)(2)“迎凉”既符合秋叶的特点,也与诗人心中的伤感相融合。(_)2诗中的“河”指_,“岳”指_。“三万里”言河之_,“五千仞”言岳之_。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3本诗与陆游的_一诗主题基本相同,表达了作者对_的同情,对_的期盼,同时暗含着对_的不满。9.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南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备注:作者做此诗时六十八岁,正当国难当头,南宋王朝命运岌岌可危之时。1首句“僵”和“孤”两字,写了诗人晚年生活的_;即使这样,作者仍然“尚思为国戍轮台”,体现了他_的精神,这在本册我们学习的他另一首诗_中也有体现。2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B.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C.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D.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3“风吹雨”既指当晚的天气,同时也影射_。4本诗以梦境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_10. 阅读理解。山居秋暝唐王 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解释字词的意思。(1)暝:_(2)歇:_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几句诗,让我们感受到诗人采用了_描写和_描写,表现了诗人对_的喜爱以及归隐山林的心愿。11. 古诗阅读。稚子弄冰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1稚子弄冰的情景。“稚子”的意思是_。2稚子弄冰的过程是:(_)(_)(_)(_)(_)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_4弄冰结局。“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夸张B.比喻C.拟人5你小时候玩过冰吗?你是怎样玩的?_12. 课内阅读。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写出下面词语的释义。(1)陂:_(2)漪:_(3)腔:_(4)信口:_3翻译“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这两句诗。_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13.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夜洛城闺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_14. 读诗句,完成练习。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1这首词描写的时间_季,地点是在_。2词中描写的事物颜色非常鲜明,如鹭的颜色是_,桃花的颜色是_,箬笠和蓑衣的颜色分别是_和_,给人新鲜之感。3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部分的意思,注意表现出景物的动态美。_4词的最后一句写人,生动地表现了渔夫()的生活情趣。A.急躁B.悠闲C.兴奋D.枯燥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