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复习提纲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5745145 上传时间:2022-03-2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3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免疫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免疫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复习提纲免疫防御:对外来(异体)抗原物质的识别,排除。免疫防御功能低下可 免疫缺陷,主要表现为感染,该免疫反应的类型或强度异常时,可表现为超敏反应。 免疫稳定:即人体处理老化,损伤细胞的功能。该功能异常时,可 自身免疫病,如 SLE ,类风湿等。 免疫监视:对突变细胞具监视功能。免疫功能低下可 肿瘤发生率增高,增殖速度及转移加快。 抗原:是免疫应答的原因,即免疫应答是由抗原性异物诱导并针对抗原的反应。 免疫系统:免疫应答的执行者,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组成; 免疫应答:机体识别、排除抗原的反应过程, 为免疫的中心内容。 三 免疫应答及其基本过程 1。 免疫应答的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又称为天然免疫或固有免疫。 特异性免疫, 又称适应性免疫或获得性免疫 , 是后天获得的。 3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致敏 T 细胞介导靶细胞溶解;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迟发型超敏反应。表现为抗感染(针对某些病毒、细胞内寄生菌)、抗肿瘤; IV 型超敏反应炎症及某些自身免疫病。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效应物质为抗体。其作用表现为抗感染(细菌、某些病毒;中和毒素); I 、 II 、 III 型超敏反应, 某些自身免疫病等。 免疫应答不同于其他生理反应的特征:识别;特异性;免疫记忆(多样性,调节) 小结: 免疫是识别,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反应。 免疫系统的功能体现为免疫防御,自我稳定,及免疫监视。 抗原是引起免疫的始动因素; 免疫系统是免疫应答的执行者 , 其组成包括:免疫器官 , 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免疫应答是执行识别并排除抗原的的具体过程; 免疫应答可产生对人体有利和不利的反应结局;亦可产生免疫耐受。 免疫应答的特点是:识别,特异性,免疫记忆。 抗原 Ag 诱导免疫耐受的抗原称为耐受原; 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称为变应原或过敏原。 1。抗原的概念 抗原是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 2。 两个基本性质 免疫原性 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效应 T 淋巴细胞;抗原性 , 也称为反应原性或为免疫反应性 - 能与所产生的抗体和效应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 3。 完全抗原与半抗原 具备上述两种基本性质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只具备免疫反应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半抗原与适当的载体结合即可成为完全抗原。 抗原的免疫原性与特异性 一异物性 二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特异性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因素:抗原决定基 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 又称表位 , 是与 TCR/BCR 及抗体结合的基本单位。 抗原决定基的结构: 构象决定基与线性决定基 T 细胞识别线性决定基 B 细胞识别构象与线性决定基 功能性决定基: 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 , 且易被识别的决定基。 存在于分子内部的称为隐蔽决定基。 抗原的结合价: 指与抗体分子结合的决定基数目。天然抗原分子为多价抗原 , 可与多个或多种抗体分子结合。 半抗原多为单价。 抗原的特异性是由抗原决定基的性质、结构和数目所决定。 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 共同抗原: 也称为交叉抗原, 即不同的抗原上存在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基。交叉反应: 抗体除对诱导其产生的抗原反应外,还可与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反应。交叉反应的意义: 自身免疫病, 诊断 影响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因素 一。 抗原分子的理化特性 1化学性质: 相对大分子:一般分子量越大,表面抗原决定簇越多,化学结构越复杂, 并在体内不易被降解。结构复杂性;分子构象和易近性: 抗原决定基的位置是否易与免疫细胞的抗原受体接触。 2。 物理状态: 多聚体蛋白质的免疫原性强于单体蛋白; 颗粒性抗原强于可溶性抗原。 抗原的分类与医学上的重要抗原 一。 分类 1对 T 细胞的依赖分类: T 细胞依赖抗原( TD 抗原),非细胞依赖抗原( TI 抗原),亦称胸腺依赖抗原和胸腺非依赖抗原。 2。 根据与机体的亲缘程度分类:异种抗原,同种抗原,异嗜性抗原,自身抗原 , 独特型抗原。 3。 其它分类: 天然抗原和人工抗原; 完全抗原,半抗原; 颗粒性抗原,可溶性抗原 二。 医学上的重要抗原 异种抗原 病源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细菌毒素; 用动物制备的抗血清:破伤风抗毒素,百喉抗毒素,抗淋巴细胞血清 , 器官; 植物蛋白; 异型抗原 ( 同种异体 ) 血型抗原 , 白细胞抗原 (MHC), 免疫球蛋白分子等 异嗜性抗原: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 , 如大肠杆菌 O86/B 血型抗原。 自身抗原: 正常自身组织及体液成分;等突变的自身组织成分 - 肿瘤 半抗原 人工抗原 超抗原和佐剂 一。超抗原(Sag) 1概念:在极低浓度下 (1-10ng/ml), 与普通抗原相比,可激活更多( 5-20% ) T 细胞的抗原称为超抗原。 2作用: Sag 可能参与机体的某些生理与病理反应; 与中毒性休克、某些自身免疫病、 ADIS 等疾病状态有关。 二。 佐剂 1概念:即将其预先或与抗原一起注射给机体可增强免疫应答或改变应答的类型的物质 2作用机制: 改变抗原物理性状,延长抗原在体内存留时间, 刺激吞嗜细胞,增强提呈能力, 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小结 抗原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 , 具免疫原性与免疫反应性。 决定某种物质能否成为抗原,或是否具备免疫原性的基本条件: 大分子 , 复杂的化学基团 , 异物性 , 适当的途径。 抗原的特异性是由抗原决定基的性质 , 结构和数目所决定。 佐剂是预先或与抗原一起注射给机体可增强免疫应答或改变应答的类型的物质。 超抗原是能激活更多的 T 细胞 ( 比正常抗原激活 T 细胞多数万倍到数百万倍 ) 的物质。 抗体, Ab 抗体是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可特异性结合抗原的蛋白质。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免疫球蛋白基本结构亦称基本四肽单位或Ig 单体,由两条重链与两条轻链组成。 1 。 重链: 、 、 、 和 ,形成相应的五类 Ig 分子为 IgG,IgA,IgM,IgD,IgE ; 2 。 轻链: k 与 l 两型 (二 ) 可变区 (V 区 ) 与恒定区 (C 区 ) 可变区 VH 和 VL 共同组成与抗原决定基互补的表面 , 即互补决定区 (CDR), CDR 决定抗体的特异性。 VH 和 VL 共同构成抗体的独特型。恒定区 CH 和 CL CH 区结构稳定 , 抗人 IgG 的抗体可与不同人的 IgG 结合。 (三 ) 铰链区:位于 CH1 与 CH2 之间 , 与抗体结合抗原时的变构有关; IgM 和 IgE 无铰链区 二。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 功能区亦称结构域。 IgG 、 IgA 和 IgD 重链有 VH 、 CH1 、 CH2 和 CH3 四个功能区; IgM 和 IgE 重链有 CH4, 共五个功能区。 VH、 VL 结合抗原的部位; 独特型抗原所在部位。 CH和 CL 上具有部分同种异型的遗传标志; IgG的 CH2 和 IgM 的 CH3 具有补体 C1q 结合位点。 IgG的 CH3 可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 B 细胞和 NK 细胞表面的 IgG Fc 受体。 IgE的 CH2 和 CH3 可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 IgE Fc 受体( FcR )结合 。 三。 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一)木瓜蛋白酶水解片段:2 个相同的 Fab 段即抗原结合片段和 1 个 Fc 段, Ig 同种型的抗原性主要存在于 Fc 段。 (二)胃蛋白酶水解IgG 片段:,获得一个 F(ab)2 片段,该片段为双价,与抗原结合可发生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 Ig 的 Fc 段被胃蛋白酶裂解为若干小分子片段,被称为 pFc ,失去生物学活性。胃蛋白酶水解 IgG 后的 F(ab)2 片段,既保存了结合抗原的生物学活性,又避免了 Fc 段抗原性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四。J 链和分泌片 (一 ) J 链 : J 链可连接 Ig 单体形成二聚体、五聚体或多聚体。 IgA 由二硫键相互连接形成二聚体,单体 IgM 由二硫键相互连接,并通过二硫键与 J 链连接形成五聚体。 (二 ) 分泌片:分泌片是分泌型 IgA 分子上的一个辅助成分,具有保护分泌型 IgA 的铰链区免受蛋白水解酶降解的作用,并介导 IgA 二聚体从粘膜下通过粘膜等细胞到粘膜表面的转运。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V区的功能 - 主要由 Fab 介导 Ig 单体为双价; sIgA 为 4 价; IgM 理论上为 10 价 , 但仅可结合 5 个抗原表位 , 即 5 价。存在于 B 细胞膜表面的 IgM 和 IgD 是 B 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 , 即 BCR 。存在于 V 区的独特型标志参与免疫应答调节 C区的功能 - 主要由 Fc 介导 激活补体:通过经典途径: IgM 、 IgG(IgG1 、 I gG2 和 IgG3)- 抗原复合物;通过旁路途径: 聚合的 IgA ;结合细胞表面的 Fc 受体 调理作用 抗体、补体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的作用。抗体的调理作用是指 IgG 抗体的 Fc 段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上的 IgG Fc 受体结合,从而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ADCC) 表达 Fc 受体的细胞通过识别抗体的 Fc 段直接杀伤被抗体包被的靶细胞。见于 NK 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介导 型超敏反应 由 IgE 的 Fc 段结合肥大细胞与嗜碱粒细胞而使其成为致敏状态。 (三 ) 穿过胎盘和粘膜 在人类, IgG 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 IgG 穿过胎盘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机制,对于新生儿抗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分泌型 IgA 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粘膜,是粘膜局部免疫的最主要因素。 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一。 IgG 血清含量最高,半衰期最长; 功能最多:结合抗原、激活补体、调理吞噬并介导 ADCC 、通过胎盘、结合 SPA 。 为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抗感染的主要抗体 ( 抗菌、抗病毒 , 抗毒素抗体 ), 并介导 II 、 III 型超敏反应 二。 IgM 分子量最大,不能通过血管壁,主要存在于血液和粘膜表面。是血管内抗感染的主要抗体。 在个体发育过程和体液免疫应答中均是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 脐带血 IgM 增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 感染过程中血清 IgM 水平升高,说明有近期感染。 天然的血型抗体和类风湿因子亦属 IgM 。其激活补体的能力比 IgG 强。 膜表面 IgM 是 B 细胞抗原受体 (BCR) 的主要成分。只表达 mIgM 是未成熟 B 细胞的标志,记忆 B 细胞表面的 mIgM 逐渐消失。 三。 IgA 血清型 IgA : 以单体形式存在。 分泌型 IgA(sIgA) : 由 J 链连接的二聚体和分泌片组成。合成和分泌的部位在肠道、呼吸道、乳腺、唾液腺和泪腺,主要存在于胃肠道和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和泪液中。是参与粘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体。婴儿可从母亲初乳中获得分泌型 IgA ,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 四。 IgD 正常人血清 IgD 浓度很低,平均约 0 。 03mg/ml 。半寿期很短(仅 3 天)。血清 IgD 的确切功能仍不清楚。 B 细胞表面的 mIgD 可作为 B 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标志,未成熟 B 细胞仅表达 mIgM ,成熟 B 细胞可同时表达 mIgM 和 mIg 五。 IgE 血清浓度极低,约为510-5 mg/ml 。 IgE 为亲细胞抗体,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上的高亲和力 FcRI 结合,引起 I 型超敏反应。 抗体的抗原性 抗体作为大分子蛋白质,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具有抗原性。 由于这种抗原性需要用存在于抗血清中的抗体来鉴定 , 因此也称为抗体或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 抗体的抗原性是由在 Ig 分子上不同区域的结构差别而决定的。 同种异型:同一种属内不同个体间Ig 所具备的不同抗原特异性。 独特型:不同抗体产生细胞克隆所分泌Ig 的抗原特异性,存在于 V 区,亦称为抗体分子 V 区的抗原特异性。 单克隆抗体 多克隆抗体 :体内多个 B 细胞克隆针对抗原物质上不同决定簇所产生抗体的混合物,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大多数抗原分子具有多个抗原决定基或称表位,每一种表位均可刺激机体一个 B 细胞克隆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 特点: 特异性不高,纯度差 , 易出现交叉反应; 单克隆抗体 : 由一个 B 细胞克隆产生的 , 可识别一种抗原表位的的同源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基本原理:用小鼠B 淋巴细胞杂交瘤细胞和单克隆抗体技术 。 将免疫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后,产生杂交瘤。杂交瘤细胞既具有骨髓瘤细胞能大量无限增殖的特性,又具有免疫 B 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的能力;特点:纯度高、特异性强、效价高、少或无血清交叉反应 , 并易于大量制备。 小结 免疫球蛋白结构: Ig分子是由两条 H 链和两条 L 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 V 区的 HVR(CDR) 是抗原结合部位,重链的 C 区决定 Ig 的同种型和结合细胞活性。具体为 VH 和 VL 可结合抗原; IgG 的 CH2 和 IgM 的 CH3 可结合补体 C1q ; IgG 的 CH3 和 IgE 的 CH2 和 CH3 段可结合不同细胞表面的 Fc 受体。水解片断 Fab 可结合抗原, Fc 段可结合细胞。 Ig 可分为分泌型和膜型。分泌型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膜型是 B 细胞的抗原受体 , 即 BCR 。 抗体的功能: 结合抗原、激活补体、调理吞噬和介导 ADCC 、通过胎盘、结合 SPA ;。 不同类别的 Ig 在体内发挥不同的免疫效应。 第四章 补体系统 补体系统: 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新鲜血清与组织液中一组不耐热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可参与机体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 , 表现为抗微生物防御反应、免疫调节及介导免疫病理的损伤性反应 , 是体内具有重要生物学作用的效应系统和效应放大系统。 一。 补体系统的组成 1.补体的固有成分:参与三条补体激活级联反应的补体成分, C1 C9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MBL )激活途径的 MBL 、丝氨酸蛋白酶;旁路激活途径的 B 因子、 D 因子; 2.补体调节蛋白:备解素、 C1 抑制物、 I 因子、 C4 结合蛋白、 H 因子、 S 蛋白、 Sp40/40 、促衰变因子、膜辅助因子蛋白、同种限制因子、膜反应溶解抑制因子等。 3.补体受体( CR )包括 CR1CR5 、 C3aR 、 C2aR 、 C4aR 等。 二。 补体系统的命名 参与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固有成分,按其被发现的先后分别命名为 C1(q 、 r 、 s) C9 ; 补体系统的其他成分以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如 B 因子;补体调节蛋白多以其功能命名,如 C1 抑制物等;补体活化后的裂解片段,以该成分的符号后面附加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 如 C3a 等; 有酶活性的成分或复合物,在其符号上划一横线表示,如 C1 、 C3bBb ;灭活的补体片段,在其符号前加英文字母 i 表示 , 如 iC3b 。 第二节 补体的激活 一。 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 经典途径又称传统途径或第一途径,是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效应方式。 (一 ) 激活物与激活条件:免疫复合物是经典途径的主要激活物。始于 C1 的活化条件为: C1仅与 IgM 的 CH3 区或 IgG1 、 IgG2 、 IgG3 的 CH2 区结合才能活化; 每一个C1 分子必须同时与二个以上 Ig 分子的 Fc 段结合。 游离或可溶性抗体不能激活补体, 只有在抗体与抗原或细胞表面结合后 ,Fc 段发生构象改变 , (二 ) 固有成分及激活顺序:参与经典途径的固有成分包括 C1(C1q 、 C1r 、 C1s) 、 C2 、 C4 、 C3 。 激活过程可分为识别和活化两个阶段:1 。 识别阶段 2 。 活化阶段 C4b2b 复合物为经典途径 C3 转化酶; C4b2b3b 复合物为经典途径的 C5 转化酶。 二、补体活化的MBL 途径 激活物 病原生物表面的糖结构。 激活途径: MBL 结合细菌的甘露糖残基 结合丝氨酸蛋白酶 形成具活化 C1s 活性的 MBL 相关丝氨酸蛋白酶 (MASP) 水解 C4 和 C2 。 三、补体激活的旁路途径 不经C1 、 C4 、 C2, 而由 C3 、 B 因子、 D 因子参与的激活过程,称为补体激活的旁路途径 , 又称第二途径或替代途径。激活物:某些细菌、革兰阴性菌的内毒素、酵母多糖、葡聚糖、凝聚的 IgA 和 IgG4 以及其它哺乳动物细胞。 激活途径: C3 是启动旁路途径并参与其后级联反应的关键分子; C3b可与 B 因子结合; C3bBb 复合物即是旁路途径的 C3 转化酶 , 其中的 Bb 片段具有蛋白酶活性 , 可裂解 C3 。 C3bBb 极不稳定 , 可被迅速降解。血清中的备解素 (properdin, P 因子 ) 可与 C3bBb 结合,成为 C3bBbp 即稳定的 C3 转化酶。 C3bBb3b ( 或称 C3bn Bb) 复合物即旁路途径的 C5 转化酶。 特点:1 。 旁路途径可以识别自己与非己;若 C3b 沉积在自身细胞表面 , 可被调节蛋白迅速灭活 , 反之 , 若与微生物表面结合 , 则 C3b 可与 B 因子形成稳定的 C3bB ,进而形成具有酶活性的 C3bBb 。 2。 旁路途径是补体系统重要的放大机制;稳定的 C3bBb 复合物催化产生更多的 C3b 分子 , 后者再参与旁路激活途径,形成更多的 C3 转化酶。上述过程构成了旁路途径的反馈性放大机制,也称为 C3 正反馈。 四。 补体活化的共同末端效应 三条补体活化途径形成的C5 转化酶,均可裂解 C5, 这是补体级联反应中最后一个酶促步骤。此后的过程可形成两类末端产物:若补体激活发生在脂质双层上 , 则可形成 C5b-9 膜攻击复合物( MAC ); 若补体激活发生在没有靶细胞的血清中, 则有关的补体成分可同 S 蛋白形成亲水的、无溶细胞活性的 SC5b 7 、 SC5b 8 及 SC5b 9 。 第三节 补体活化的调控 一、补体的自身调控:补体激活过程中生成的某些中间产物极不稳定, 易发生衰变 , 尤其在未结合于固相的情况下,故人体血循环中一般不会发生过强的自发性补体激活反应。 二、补体调节因子的作用:按其作用特点可分为三类: 防止或限制补体在液相中自发激活的抑制剂; 抑制或增强补体对底物正常作用的调节剂; 保护机体组织细胞免遭补体破坏作用的抑制剂。 经典途径的调节 1. C1抑制分子 (C1INH) C1INH 缺乏可导致补体过度激活 , 如血管神经性水肿。 2. 抑制经典途径 C3 转化酶形成: C4 结合蛋白 (C4bp) 与补体受体 1(CR1) :二者均可与 C4b 结合 , 并完全抑制 C4b 与 C2 结合。 I 因子: I 因子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可降解 C4b 与 C3b, 使其裂解成无活性片段。膜辅助蛋白 (MCP) : MCP 表达于白细胞、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表面 , 促进 I 因子介导的 C4b 裂解。衰变加速因子 (DAF) : DAF (即 CD55 )表达于所有外周血细胞、内皮细胞和各种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可同 C2 竞争与 C4b 结合 , 从而抑制 C3 转化酶形成并促进其分解。 旁路途径的调节 1.抑制旁路途径 C3 转化酶的的组装 H 因子可与 B 因子或 Bb 竞争结合 C3b ; CR1 和 DAF 也可竞争性抑制 B 因子与 C3b 结合。 2. 抑制旁路途径 C3 转化酶形成 I 因子、 H 因子、 CR1 和 MCP 等均可降低 C3bBb 复合物形成。 3. 促进已形成的 C3 转化酶解离 CR1 和 DAF 可促进 Bb 从已形成的旁路途径 C3 转化 酶中解离。 4. 对旁路途径的正性调节作用 备解素 (P 因子 ) 与 C3bBb 结合后发生构象改变 , 可使 C3bBb 半寿期延长 10 倍 , 从而加强 C3 转化酶裂解 C3 的作用。 膜攻击复合物形成的调节 同源限制因子(HRF) 也称为 C8 结合蛋白 (C8bp), 可干扰 C9 与 C8 结合;膜反应性溶解抑制物 (MIRL) 即 CD59, 可阻碍 C7 、 C8 与 C5b-6 复合物结合 , 从而抑制 MAC 形成。这两种调节蛋白可能是抑制 MAC 形成并保护正常细胞免遭补体溶细胞作用的最重要因子。 S 蛋白也称为玻璃连结蛋白 , 它可与 C5b 、 6 、 7 复合物结合 , 并防止 C5b 、 6 、 7 插入双脂质层细胞膜。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一。 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 - 溶菌、溶细胞 介导抗细菌及其它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 介导自身免疫病 二。 补体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效应 补体激活产生一系列活性片段,它们通过与表达在不同细胞表面的相应补体受体(CR )结合而发挥作用。 (一)调理作用 - 促进吞噬 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C3b 、 C4b 和 iC3b 结合中性粒细胞或巨噬细胞表面相应受体,促进微生物与吞噬细胞粘附 , 并被吞噬及杀伤。 (二)引起炎症反应 - 过敏毒素及趋化作用 在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多种具有炎症介质作用的活性片段 , 如 C3a 、 C4a 和 C5a 又被称为过敏毒素 , 以 C5a 的作用最强 ,C5a 还是一种有效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三)清除免疫复合物 - 表达 CR1 红细胞的作用 体内中分子量的循环 IC 可沉积在血管壁 , 通过激活补体而造成周围组织损伤。补体成分可参与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 (四)免疫调节作用 - 辅助抗原递呈、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及效应功能 补体可对免疫应答的各个环节发挥调节作用: C3可参与捕捉、固定抗原; 补体成分可与多种免疫细胞相互作用, 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 补体参与调节多种免疫细胞效应功能, 如 ADCC 作用。 小结:补体系统由补体固有成分(C1 C9 , MBL 及 B 因子、 D 因子等)、补体调节蛋白和补体受体组成。补体系统需激活才可发挥生物学活性。其激活途径包括经典途径、 MBL 途径或旁路途径,经共同的末端通路,最终形成具有溶细胞作用的膜攻击复合物。补体系统的生物学活性包括: 溶菌溶细胞、调理吞噬、引起炎症反应、清除免疫复合物及免疫调节作用。补体系统参与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效应机制,是体内一个重要的效应系统和效应放大系统,体内多种可溶性蛋白和膜蛋白参与对补体激 补体的激活处于严格的调控之下。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cytokine) 是由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物质的统称。单核吞噬细胞产生的称为单核因子; 淋巴细胞产生的称为淋巴因子;刺激骨髓干细胞或祖细胞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子称为集落刺激因子。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1。 绝大多数细胞因子是低分子量 (15-30KD) 的蛋白或糖蛋白。 天然的细胞因子由抗原、丝裂原或其它刺激物活化的细胞分泌 , 2。 细胞因子以旁分泌、自分泌形式 , 在少数细胞因子在高浓度是可以内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 3。 细胞因子的网络特性:细胞因子网络: 多种细胞因子在机体内可相互促进或相互抑制,形成十分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 细胞因子的分类和生物学活性 (一)细胞因子的种类 细胞因子可被分为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长因子和趋化因子六类。 1。 白细胞介素 (IL) 是指由白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的细胞因子,虽然后来发现白细胞介素可由其它细胞产生 , 也可作用于其它细胞。已超过 18 ( IL-1 18 )种。 2。干扰素( IFN )是最先发现的细胞因子,因其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能力故称干扰素。 型干扰素: 即 IFN-/, 主要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组织细胞产生。 型干扰素: 即 IFN-, 主要由活化 T 细胞和 NK 细胞产生。 3。肿瘤坏死因子( TNF )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物质。 TNF- :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抗原刺激的 T 细胞、活化的 NK 细胞和肥大细胞也可分泌。 TNF- :主要由活化的 T 细胞产生,又称淋巴毒素( LT )。 4。 集落刺激因子( CSF )是指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干细胞进行增生分化,并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现有种类为:粒细胞 -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 、单核 -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CS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 ; 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 EPO) 、干细胞生长因子 (Stem cell factor,SCF) 和血小板生成素,也是重要的造血刺激因子。 5。 生长因子( GF )是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包括转化生长因子 - ( TGF-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EG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 )、神经生长因子( NGF )、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 PDGF )等。 6。 趋化因子( Chemokine )是一个蛋白质家族。趋化因子主要由白细胞与造血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分泌的,可结合在内皮细胞的表面,具有对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的趋化和激活活性。 (二)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1.介导天然免疫 介导的天然免疫的细胞因子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表现抗病毒和细菌感染的作用。 I 型干扰素( IFN-/ ), IL-15 和 IL-12 是三种重要的抗病毒细胞因子。 IL-12 增强激活的 NK 细胞和 CD8+ T 细胞裂解靶细胞的功能。 IL-15 刺激 NK 细胞的增生。 TNF, IL-1, IL-6 和趋化因子又被称为前炎症细胞因子,是启动抗菌炎症反应的关键细胞因子。 TNF 通过刺激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使之易粘附于白细胞,刺激单核 - 吞噬细胞和其它细胞分泌趋化因子,引起白细胞在炎症部位的聚集。此外, TNF 激活炎性白细胞去杀灭微生物。 2。 介导和调节特异性的免疫应答 介导和调节特异性的免疫应答的细胞因子主要由抗原活化的 T 淋巴细胞分泌,调节淋巴细胞的激活、生长、分化和发挥效应。这种调节包括正负调节。 刺激抗原递呈细胞: IFN- 促进免疫活性细胞分化和增生: IL-12 促进初始 CD4+T 细胞分化成 Th1 细胞; IL-4 促进初始 CD4+T 细胞分化成 Th2 细胞。 IL-2 和 IL-4 是 T 细胞的自分泌生长因子,也是 B 细胞的旁分泌生长因子。 IL-4 和 IL-3 协同刺激肥大细胞的增生。 IL-5 刺激嗜酸性粒细胞的生长。 决定B 细胞产生抗体的类别转换: IL-4 刺激 B 细胞产生 IgE ; IFN- 刺激 B 细胞产生 IgG2a 和 IgG ; TGF 刺激 B 细胞产生 IgA 。作用于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刺激免疫细胞对抗原性物质进行清除: IFN- 激活单核吞噬细胞杀灭微生物 , 促进 CTL 成熟; IFN- 和 IL-2 都可增强 NK 细胞的细胞毒活性。, IL-2 刺激 CTL 的增生与分化 , 杀伤肿瘤细胞与胞内寄生虫; IL-4 和 IL-5 刺激嗜酸性粒细胞分化,使其能够杀伤蠕虫。免疫抑制活性: TGF 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表现免疫抑制活性 , 可抑制巨噬细胞的激活和 CTL 的成熟。分泌 TGF- 的 T 细胞表现抑制性 T 细胞的功能 3。 诱导凋亡 激活诱导的细胞凋亡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应答负调节机制。 IL-2 可诱导抗原活化的 T 细胞发生凋亡,限制免疫应答的强度,避免免疫损伤的发生; LT 和 TNF 可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4。 刺激造血 由骨髓基质细胞和 T 细胞等产生刺激造血的细胞因子在血细胞的生成方面起重要作用。 如 GM-CSF 、 M-CSF 、 G-CSF 、 EPO 、 IL-11 和血小板生成素( TPO )等 第三节 细胞因子的受体 细胞因子的必须经结合其受体起作用。 细胞因子和其受体的结合介导的信号转导的启动。已知的细胞因子受体都是跨膜蛋白,由胞膜外区、跨膜区和胞浆区组成。 细胞因子受体的分类:1. 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 2. I 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3.II 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4. III 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5. 趋化因子受体家族 (CKR) 第四节 细胞因子及其相关制剂的临床应用 (一)感染性疾病(二)肿瘤(三)移植物的排斥(四)血细胞减少症(五)超敏反应(六)、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小结: 细胞因子是由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类物质的统称。绝大多数细胞因子是低分子量 (15-30kD) 的或糖蛋白,可以旁分泌、自分泌等方式发挥作用。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不同类型的细胞也可产生一种或几种相同的细胞因子。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可表现多效性、重叠性、拮抗效应和协同效应。 细胞因子可被分为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长因子和趋化因子六类。其生物学活性包括:介导天然免疫、调节特异性的免疫反应、诱导凋亡和刺激造血等生物学活性。细胞因子通过作用于靶细胞的特异性受体而表现生物学活性。细胞因子受体分为五个家族,大部分细胞因子的受体还存在着分泌游离的形式即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一些细胞因子的受体存在天然拮抗剂。细胞因子在感染性疾病、肿瘤、移植物排斥、血细胞减少症、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等方面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概述: MHC 即主要组织相容性基因复合体,主要功能是以其编码产物提呈抗原肽进而激活 T 淋巴细胞,由此形成 T 细胞对抗原和 MHC 分子的双重识别,因而 MHC 在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 MHC 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参与抗原识别。 为避免混淆,称人体 MHC 为 HLA 基因或 HLA 基因复合体;称其产物为 HLA 分子或 HLA 抗原。小鼠 MHC 称为 H-2, 是研究 HLA 的重要工具和桥梁。 第一节 MHC 基因及分子结构 MHC 的基因结构 HLA基因复合体位于人第 6 号染色体短臂 6p21.31 包括 I 类、 II 类和 III 类基因。其中经典的 I 、 II 类基因是本章的重点。 (一 ) 经典的 I 类基因:经典的 HLA 类基因集中在远离着丝点的一端,包括B 、 C 、 A 三个座位,其产物称 HLA 类分子。小鼠的H-2 位于第 17 号染色体,其 I 类基因为 K 、 D 、 L 座位 (二 ) 经典的 II 类基因: HLA 类基因在复合体中位于近着丝点一端,结构最为复杂,由DP 、 DQ 和 DR 三个亚区组成。小鼠的 II 类基因为 I 区基因。 (三 ) 免疫功能相关基因 蛋白酶体在抗原提呈细胞中参与对内源性抗原的酶解。 (四 ) 炎症相关基因:属 III 类基因 , 编码 TNF 、 I-B (转录调节分子)、热休克蛋白家族。 I类和 II 类基因的表达产物 HLA 分子 I类分子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神经细胞与滋养层细胞不表达 I 类分子。 其主要功能是识别和提呈内源性抗原肽 , 与辅助受体 CD8 结合 , 增强 CTL 的识别; 可诱导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II类分子仅表达于淋巴样组织中的各种细胞,如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包括 B 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细胞)、胸腺上皮细胞和人的活化 T 细胞等。 其主要功能是识别和提呈外源性抗原肽 , 与辅助受体 CD4 结合,增强 Th 的抗原识别;可诱导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MHC 多态性与多样性 多基因性:HLA 基因复合体数量和结构上的多样性。多态性:在群体中 , 一个基因座位上存在多个等位基因 (allele), 即复等位基因。多样性:包括多基因性与多态性 HLA 基因型: HLA 基因在体细胞两条染色体上的组合。 HLA 表型:某一个体 HLA 抗原特异性的型别。单倍体型:同一条染色体上 HLA 等位基因的组合。作为一个完整的遗传单位由亲代传给子代。 一。 MHC 多态性的形成基础 1。 复等位基因: HLA 基因和编码分子的命名原则: 星号 (*) 前为基因座位,星号后为等位基因。例如 HLA-A*0103 代表 HLA 类基因A 座位的第 103 号等位基因; HLA 编码分子 , 亦称为 HLA 抗原。 2 。 共显性表达:一对等位基因同为显性表达称为共显性。 HLA 复合体中每一对等位基因均为共显性。 共显性大大增加了 HLA 表型的多样性。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点 1。单倍体遗传: HLA 单倍体作为一个完整的遗传单位由亲代传给子代。 而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互换。 2 。 HLA 遗传规律:人类的每一细胞均有两个同源染色体 , 分别来自父母 , 即子女的两个单倍体型一个来自父方 , 一个来自母方。 3 。 连锁不平衡 四。 HLA 多态性的意义 MHC是每一个体的终身遗传标志 MHC分子的功能 一. 参与抗原提呈与识别 参与方式 : MHC 分子结合并提呈抗原肽供 TCR 识别。 二. 参与对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机体对特定抗原物质是否产生免疫应答及应答程度的强弱受遗传控制。 具控制作用的基因称为 Ir 基因 , 小鼠存在与 H-2 I 区 , 人类存在于 HLA-II 类区。 Ir 基因的编码产物称为 Ia 抗原。 三。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的限制性 MHC限制性: TCR 识别抗原肽的同时 , 还必须识别与抗原肽结合的 MHC 分子。 MHC I 类限制性 : CD8+CTL 细胞杀伤靶细胞的过程中除识别靶细胞表面的抗原决定基外 , 还需识别靶细胞表面的 MHC I 类分子。 MHC II 类限制性: CD4+Th 细胞在识别抗原递呈细胞表面的抗原肽的同时 , 还需识别 MHC II 类分子。 四参与免疫应答调节 五参与T 细胞在胸腺的选择 HLA与临床 一、 HLA 与器官移植;二。 HLA 分子的异常表达和临床疾病;三。 HLA 和疾病关联;四。 HLA 与法医学 小结: MHC 即主要组织相容性基因复合体。人类 MHC 称 HLA ,小鼠 MHC 称 H 2 。 HLA 包括经典的 HLA 类、 类基因、免疫功能相关基因和炎症相关基因。本章重点为经典的HLA I II 类基因及其产物的分布和功能。 HLA 呈高度多样性,表现为多基因性与基因的多态性。 确定不同个体所拥有的等位基因及其产物的特异性称为 HLA 分型。 MHC 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以其产物结合并提呈抗原肽供 T 细胞识别,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MHC 与临床医学相关领域包括:器官移植;与 HLA 异常表达相关的疾病;与某些 HLA 表达相关联的疾病;法医学。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免疫细胞之间相互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分子,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就是其中重要的两类。 1.概念:白细胞分化抗原是指血细胞在分化成熟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 2.分布:除表达在白细胞外,还表达在红系和巨核细胞 / 血小板谱系及非造血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等。 3.结构:白细胞分化抗原大都是跨膜的蛋白或糖蛋白,含胞膜外区、跨膜区和胞浆区; 4.分类:常见的有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IgSF )、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C 型凝集素超家族、整合素家族、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 TNFSF )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 TNFRSF )等。 二。 常用的 CD 分子 白细胞分化抗原均用单克隆抗体鉴定,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称CD 。人 CD 可大致划分为 T 细胞、 B 细胞、髓系细胞、 NK 细胞、血小板、粘附分子、内皮细胞、细胞因子受体和非谱系等九个组。 CD 分子广泛参与多种功能,本节仅介绍最为常见的与 T 、 B 细胞识别、粘附、活化有关的 CD 分子 (一 ) 与 T 细胞识别、粘附、活化有关的 CD 分子: CD3 、 CD4 、 CD8 、 CD2 、 CD58 、 4-CD28/CTLA 和 CD40L 等。 1.CD3 CD3分子与 T 细胞受体组成 TCR/CD3 复合物,分布于 T 细胞和部分胸腺细胞。 2.CD4 在外周血和外周淋巴器官中, CD4+ T 细胞为辅助性 T 细胞( Th )。 CD4 分子可与抗原提呈细胞( APC )表达的 MHC II 类分子结合; 是艾滋病毒( HIV )的受体,与 HIV gp120 相结合。 3.CD8 CD8分子分布于部分 T 细胞和胸腺细胞。 CD8+ T 细胞是细胞毒性 T 细胞 (CTL 或 Tc) 。 CD8 可与靶细胞表面的 MHC I 类分子结合。 4.CD2 CD2又称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2 ( 2-LFA ),配体主要是 CD58 ( 3-LFA ),表达于胸腺细胞、 T 细胞和 NK 细胞。通过增强 T 细胞与 APC 或靶细胞之间的粘附,以及 CD2 分子所介导的信号转导 , 促进 T 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功能 5.CD28 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 CD28+ 细胞包括几乎所有的 CD4+ T 细胞和约 50% 的 CD8+ T 细胞。此外,浆细胞和部分活化 B 细胞也可表达 CD28 。 CD28 分子的配体是 B7 家族,目前已知, CD28/CD80 (或 CD86 )是一组最重要的辅助刺激分子,它们之间的结合和随后介导的信号转导是 B-T 细胞相互协作的重要分子基础。 4-6.CTLA 4-CTLA又称 CD152 表达于活化 T 细胞, 4-CTLA 与 CD28 分子有一定的同源性,也能与 CD80 和 CD86 结合。但发挥相反的效应 , 即对 T 细胞活化有负调节作用 , 可抑制已活化的 CD8+T 细胞的扩增。 7.CD40L CD40L又称 CD154 ,结合 CD40 分子。人 CD40L 主要表达在活化 CD4+ T 细胞、部分 CD8+ T 细胞和 Tdg 细胞。 CD40L 结合到 B 细胞表面 CD40 产生的信号,是 B 细胞进行免疫应答和淋巴结生发中心形成的重要条件。 (二 ) 与 B 细胞识别、粘附、活化有关的 CD 分子 参与B 细胞识别、粘附和活化过程的 CD 分子: 主要有 CD79a 、 CD79b 、 CD19 、 CD21 、 CD81 、 CD80 、 CD86 和 CD40 等 1.CD79a/CD79b 表达于除浆细胞外 B 细胞发育的各个阶段,是 B 细胞特征性标记。 CD79a/CD79b 与 mIg 以非共价键相连,组成 BCR 复合物,从而介导由 BCR 途径的信号转导。 2.CD19 CD19分子分布于除浆细胞外的 B 细胞谱系发育的各个阶段,是 B 细胞的重要标记。其胞浆区较长,可与多种激酶结合,促进 B 细胞激活。 3.CD21 CD21又称补体受体 2 ( CR2 )和 EB 病毒受体 CD21 分子表达于成熟 B 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以及咽部和宫颈的上皮细胞,是 B 细胞重要的标记。 CD21 是补体 C3 片段 iC3b 和 C3d 的受体,也是 EB 病毒受体,因此 B 细胞是 EB 病毒易感的靶细胞。 CD21 可增强了 B 细胞对抗原的应答并参与免疫记忆。 4.CD80/CD86 分别是 B7 家族中的 1-B7 和 2-B7 ,在外周血静止的单核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CD80 表达水平较低, CD86 表达水平相对较高,活化的 T 细胞、 B 细胞和单核细胞 CD80 和 CD86 表达水平都明显增加。 CD80 和 CD86 通过其胞膜外区 V 样结构域可结合 CD28 和 CD152 ( 4-CTLA )。 CD80/CD86 与 CD28 结合为 T 细胞 TCR/CD3 活化途径提供重要的协同刺激信号。 5.CD40 CD40分子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 TNFRSF ),胞膜外区为富含半胱氨酸重复序列。 CD40 表达于成熟 B 细胞、某些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淋巴样并指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以及活化的单核细胞。 T 细胞上 CD40L 与 B 细胞上 CD40 结合是诱导 B 细胞再次免疫应答和生发中心形成的必需条件。 (三)免疫球蛋白 Fc 段受体 五类Ig 的不同功能主要与其结构有关。 1.CD64 CD64为 RgFc ,表达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CD64 是高亲和力 IgG Fc 受体,与人 IgG1 、 IgG3 结合力强,可介导 ADCC ,清除免疫复合物,促进吞噬细胞对颗粒性抗原的吞噬作用,促进吞噬细胞释放 1-IL 、 6-IL 和 a-TNF 等介质。 2.CD16 CD16存在着跨膜型( RgFc A)和 GPI 连接( RgFc B)两种形式。人跨膜型 CD16 表达于 NK 细胞、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而 GPI 连接的 CD16 表达于中性粒细胞。 CD16 是 IgG Fc 段低亲和力受体,主要结合人 IgG1 、 IgG3 。跨膜型 CD16 与 ReFc g链或与 zTCR/CD3 链非共价相连,传递活化信号并可介导促进吞噬和 ADCC 作用。 Re3.Fc 即 IgE 受体 I 型。 是 IgE 高亲和力受体。介导 型超敏反应。 4.CD23 CD23为 ReFc ,是IgE 低亲和力受体。称 IgE 结合因子( BF-IgE )。 CD23 表达于 B 细胞和单核细胞,活化 B 细胞 CD23 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CD23 以不同方式参与 IgE 合成的调节:膜 CD23 结合 IgE 或 IgE 免疫复合物后,可降低 B 细胞 IgE 的合成;而 sCD23 与 B 细胞 CD21 结合可促进 IgE 合成。 粘附分子 细胞粘附分子(CAM )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 ECM )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粘附分子以受体 - 配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使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基质间,或细胞 - 基质 - 细胞间发生粘附,参与细胞的识别,细胞的活化和信号转导,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细胞的伸展与移动。细胞黏附分子是免疫应答、炎症发生、凝血、肿瘤转移以及创伤愈合等一系列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分子基础。分类: 粘附分子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整合素家族、选择素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钙粘蛋白家族,此外还有一些尚未归类的粘附分子。 六。 粘附分子的功能 免疫细胞识别中的辅助受体和辅助活化信号;( 二 ) 炎症过程中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 ( 三 ) 淋巴细胞归巢 是淋巴细胞的定向游动,包括淋巴干细胞向中枢淋巴器官归巢,成熟淋巴细胞向外周淋巴器官归巢,淋巴细胞再循环,以及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渗出。其分子基础是称之为淋巴细胞归巢受体( LHR )的粘附分子与内皮细胞上相应的地址素粘附分子的相互作用。 小 结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是重要的免疫细胞膜分子, 以 CD 命名。与 T 细胞识别、粘附、活化有关的 CD 分子主要有 CD3 、 CD4 、 CD8 、 CD2 、 CD58 、 CD28 和 CD40L 等;与 B 细胞识别、粘附、活化有关的 CD 分子主要有 CD79 、 CD19 、 CD21 、 CD81 、 CD80 、 CD86 和 CD40 等;表达于各种细胞表面的各类 IgFc 受体是 Ig 和免疫细胞协同发挥功能的重要分子基础。粘附分子根据其结构特征可分为整合素家族、选择素家族、 IgSF 、钙粘蛋白家族等,广泛参与免疫应答、炎症发生、淋巴细胞归巢等生理和病理过程。 CD 和粘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第三篇 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 中枢免疫器官,由骨髓及胸腺组成,多能造血干细胞在这些部位发育成熟为免疫细胞,即执行生成免疫细胞的功能;外周淋巴器官,由淋巴结、脾脏及扁桃腺组成,成熟免疫细胞在这些部位执行应答功能。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经血液循环及淋巴循环,进出外周淋巴组织及淋巴器官,构成免疫系统的完整网络。 外周淋巴器官及组织 淋巴结:淋巴结分皮质区及髓质区:皮质区的其主要的细胞是B 淋巴细胞,故称 B 细胞区。皮质区的主要由 T 细胞组成,故称为 T 细胞区。淋巴结内 T 细胞约占 75% , B 细胞约占 25% 。还存在巨噬细胞等抗原递呈细胞。淋巴结的功能: 1. 过滤。 将体表或内脏的病原体及异物引流至局部淋巴结,淋巴液在淋巴窦内流动缓慢,使 fM 有足够时间吞噬清除病原体及异物,再将 “ 清洁 ” 的淋巴液由输出淋巴管输出。 2. 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 脾脏 脾脏是体内最大的外周淋巴器官。脾脏的免疫功能:过滤。清除病原体与衰老的红细胞 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粘膜伴随的淋巴组织(MALT ):在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的粘膜上皮细胞下,均聚集有无包膜的淋巴组织。功能 除执行固有免疫外,其活化 B 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后,分泌 IgA 型 Ab ,输至局部腔道,执行局部特异免疫作用。 中枢淋巴器官 中枢淋巴器官是免疫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 骨髓是所有免疫细胞与造血细胞发生的场所。是B 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是抗体产生的场所之一。胸腺 胸腺是由胸腺基质细胞( TSC )与胸腺细胞组成。 TSC 中尚有由骨髓来源的单核 - 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 TSC 。 胸腺是 T 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 淋巴细胞再循环: 淋巴细胞,经淋巴循环及血液循环,运行并再分布于全身各处淋巴器官及淋巴组织中。淋巴循环汇集于胸导管,再入上腔静脉,进入血液循环。血液循环中的淋巴细胞及各类免疫细胞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越高壁内皮细胞( HEV ),进入淋巴组织及淋巴器官,再由此入淋巴循环。从而使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互相沟通,免疫细胞得以畅流全身。意义:淋巴细胞能在体内各淋巴组织及器官处合理分布,能动员淋巴细胞至病原体处,并将抗原活化的淋巴细胞引流入局部淋巴组织及器官。在该处, T 、 B 、 APC 细胞间进行协同的免疫应答作用,产生效应淋巴细胞,再定向地相对集中地迁移定位于炎症部位,发挥免疫作用 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简称 T 细胞。 T 细胞的干细胞来源于骨髓,在胸腺内发育成熟,随后移行至外周淋巴组织。 T 细胞执行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并在 TD-Ag 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T细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TCR CD3 复合物; CD4 和 CD8 分子;辅助信号分子;结合丝裂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