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题库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65385240 上传时间:2022-03-23 格式:DOC 页数:289 大小:6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药剂学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289页
中药药剂学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289页
中药药剂学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2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绪 论习 题 一、选择题 【A型题】1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称为A中成药学 B中药制剂学 C中药调剂学 D中药药剂学 E工业药剂学2研究中药方剂调配技术、理论和应用的科学,称为A中成药学 B中药制剂学 C中药调剂学D中药药剂学 E中药方剂学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是AGMP BGSP CGAP DGLP EGCP 4非处方药的简称是AWTO BOTC CGAP DGLP EGCP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版是A1949年版 B1950年版 C1951年版 D1952年版 E1953年版6中国现行药典是A1977年版 B1990年版 C1995年版 D2000年版 E2005年版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A国家组织编纂的药品集B国家组织编纂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C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纂的药品集D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纂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E国家药典委员会编纂的药品集8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是A佛洛伦斯药典 B纽伦堡药典 C新修本草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E神农本草经9药品生产、供应、检验及使用的主要依据是A药品管理法 B药典 C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D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E调剂和制剂知识10药材在进行提取或用于直接入药前所进行的挑选、洗涤、蒸、炒、焖、煅、炙、烘干和粉碎等过程,称为A中药制剂 B中药制药 C中药净化 D中药纯化 E中药前处理11我国最早的制药技术专著汤液经的作者是A后汉张仲景 B晋代葛洪 C商代伊尹 D金代李杲 E明代李时珍12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中药成方配本是A神农本草经 B五十二病方 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D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E本草纲目13将液体药剂分为溶液、胶体溶液、混悬液和乳浊液,属于A按照分散系统分类 B按照给药途径分类C按照制备方法分类 D按照物态分类 E按照性状分类14根据局颁药品标准将原料药加工制成的制品,称为A调剂 B药剂 C制剂 D方剂 E剂型15中药材经过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形态的成品,称为A成药 B中成药 C制剂 D药品 E剂型16根据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处方大量生产的药品称为A成药 B中成药 C制剂 D药品 E药物17对我国药品生产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是A美国药典 B英国药典 C日本药局方D中国药典 E国际药典18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内容为A中草药 B化学药品 C生化药品 D生物制品E中药19下列叙述中不属于中药药剂学任务的是A吸收现代药剂学及相关学科中的有关理论、技术、方法B完善中药药剂学基本理论C研制中药新剂型、新制剂D寻找中药药剂的新辅料E合成新的药品20最早实施GMP的国家是A法国,1965年 B美国,1963年 C英国,1964年D加拿大,1961年 E德国,1960年【B型题】2124A1988年3月 B659年 C1820年 D1498年E1985年7月1日2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正式颁布中国的第一部GMP是在22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开始施行的时间是23美国药典第一版颁布于24世界上第一部全国性药典新修本草在中国颁布施行的年代是2528A处方 B新药 C药物 D中成药 E制剂25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物质称为26根据中国药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或其他规定处方,将原料药加工制成的药品称为27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称为28医疗和药剂配制的书面文件称2932A美国药典 B英国药典 C日本药局方D国际药典 E中国药典29B.P.是30J.P.是31U.S.P.是32Ph.Int是3336A丸剂、片剂 B液体制剂、固体制剂 C溶液、混悬液D口服制剂、注射剂 E浸出制剂、灭菌制剂33中药剂型按物态可分为34中药剂型按形状可分为35中药剂型按给药途径可分为36中药剂型按制备方法可分为3740AGAP BGLP CGCP DGMP EGSP37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38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39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40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X型题】41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包括A中国药典 B局颁标准 C地方标准D制剂规范 E制剂手册4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药品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B药品的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C执行现行GMP时要具有前瞻性D实施GMP就是要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EGMP是中药现代化的最终目的43GMP适用于A一般原料药的生产B输液剂的生产C片剂、丸剂胶、囊剂D原料药的关键工艺的质量控制E中药材的生产44药典是A药品生产、检验、供应与使用的依据B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工具书C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D收载国内允许生产的药品质量检查标准E由药典委员会编纂的45属于新药管理范畴的包括A已上市改变包装的药品B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C已上市改变主要制备工艺的药品D已上市改变剂型的药品E已上市改变用药途径的药品46下列属于药品的是A板蓝根 B板蓝根颗粒 C丹参 D丹参片E人参4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2001年12月1日开始我国取消了药品地方标准B我国组建药品监督管理局后,部颁药品标准更名为局颁药品标准C中国药典2005年一部主要收载中药D中药药剂工作必须遵照各种药品管理法规E中药药剂工作必须遵从中国药典和局颁药品标准48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其研究内容包括A配制理论 B药理作用 C生产技术 D质量控制E合理应用49研制新药时,选择药物剂型必须考虑的因素有A生产、服用、携带、运输和贮藏的方便性B制剂的稳定性和质量控制C制剂的生物利用度D药物本身的性质E医疗、预防和诊断的需要50药物是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包括A中药材 B农作物用药 C血液制品 D动物用药 E中药饮片51药物制成剂型的目的是A提高某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及疗效B方便运输、贮藏与应用C满足防病治病的需要D适应药物的密度E适应药物本身性质的特点52应当将药品标准作为法定依据,遵照执行的包括A药品生产企业 B药品使用单位 C药品检验部门D药品管理部门 E药品使用对象53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药典包括A1965年版 B1975年版 C1985年版 D1995年版 E2005年版54与中药药剂相关的分支学科包括A中药化学 B中药药理学 C工业药剂学 D中药学 E生物药剂学55药品标准是指A各省、市、自治区药品标准 B地方药品标准C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D出口药品标准 E局颁药品标准二、名词解释1药物2药品3剂型4制剂5方剂6调剂7中成药8新药9中药前处理10中药制剂学11GMP12成药三、填空题1从中药药剂学角度,复方丹参滴丸应该称为制剂。2药典是由国家组织编纂,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约束力。3中药制剂与西药制剂的差别在于原料不同。4世界上第一部全国性的药典是新修本草。5药物剂按分散系统可分为真溶液类、胶体溶液类、混悬液类和乳浊液类等。6药物剂型按物态可分为固体类、半固体类、液体和气体类等。7实施GMP的目的是向社会提供优良的药品。8将原料药加工制成临床直接应用的形式,称为剂型。9中国的药品标准分为中国药典和局颁药品标准,二者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应。10国际药典是WHO编撰的。11现行的中国药典分为一部、二部、三部。12中药药剂学包括中药调剂和中药制剂两部分内容。13中国最早的药店是太平惠民药局。14世界第一部具有药典性质的药剂方典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5药典是药品生产、检验、经营与使用的主要依据。16药典所收载的药物均为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物及其制剂。17“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煎者,宜酒渍者,宜煎膏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可违越”见于神农本草经。18辅料一般分为赋形剂与附加剂,其中主要作为药物载体,赋予各种制剂一定的形态和结构的辅料,称为赋形剂。19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物理、化学性质与用药(剂型给药)后呈现的生物效应之间关系的。20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处方和标准制成一定剂型的药品,称为中成药。21剂型的发展经过了常规剂型、缓释剂型、控释剂型、靶向剂型四个时代。除了常规剂型之外的四个剂型又属于药物传递系统(简称DDS)。四、是非题1已上市5年以上,只是改变剂型、改变用药途径,不属于新药。2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规定2002年12月1日起,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的药品均必须依照本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规定申请注册。3非处方药是指患者不经过医师诊断开方,直接到药局或药店自行购买的药品。4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中药制剂规范。5世界上第一部全国性药典是新修本草,于唐代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在中国颁布施行。6宋代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出版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太平惠民和剂局”用的“成方配本”。7 GMP是指在药品生产全过程中,运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以确保生产优良药品的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办法。8实现GMP是药品生产质量保证的前提条件。9GLP是指对在实验室条件下评价药品安全性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实验设计、执行措施、记录报告、实验室的组织机构及相关条件、管理监督机制等。10GCP是药品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查、稽查、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11GAP是指中药材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生产中药材的全过程。12与中国药典不同,局颁药品标准没有法律约束力。13WHO编纂的国际药典对各国无法律约束力,只做编纂时参考。14药物的化学结构是决定药效的主要因素,不是惟一因素。五、简答题1试述药物剂型的重要性。2中药制剂所用辅料的特点是什么?3药物制剂型的目的是什么?4药剂学各分支学科的内涵是什么?5制剂、方剂与成药之间有什么关系?6举例说明药物的不同剂型,作用强度、速度、维持时间及其产生的不良反应有所不同。7简述药典的性质及作用。8简述中药药剂学的任务。9简述中药药剂工作主要依据。10药品生产及其质量控制必须按GMP进行管理的意义何在?六、论述题1试述实施GMP管理的关键。2试述何谓GMP,实施GMP的目的及其总的要求。3试述近几年来中药药剂学的研究进展。4试述中药主要的剂型有哪些。5试述如何正确选择中药剂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型题】1D 2C 3A 4B 5E 6E 7B 8C 9B 10E 11C 12C 13A 14C 15B 16A 17D 18E 19E 20B【B型题】21A 22E 23C 24B 25C 26E 27B 28A 29B 30C 31A 32D 33B 34A 35D 36E 37A 38B 39C 40E【X型题】41AB 42ABC 43BCD 44ACE 45BDE 46BD 47ABCDE 48ACDE 49ABCDE 50ABCDE 51ABCE 52ABCD 53CDE 54CE 55CE二、名词解释1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包括原料药与药品。2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3剂型是指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临床直接应用的形式,又称药物剂型。剂型是施予机体前的最后形式。4制剂是指根据中国药典、卫生部药品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或其他规定处方,将原料药加工制成的药品。5方剂是指根据医师处方,专为某一病人,将饮片或制剂进行调配而成的,标明用法和用量的制品。6调剂是指按照医师处方专为某一病人配制,注明用法及用量的药剂调配操作。7中成药是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处方和标准制成一定剂型的药品。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8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或已上市改变剂型、改变用药途径,也按新药处理。9中药前处理是指药材在进行提取或用于直接入药前所进行的挑选、洗涤、蒸、炒、焖、煅、炙、烘干和粉碎等过程。10中药制剂学是研究中药制剂的处方组成、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的学科。11GMP也就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指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以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保证药品质量的一整套科学管理方法。12成药是指根据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处方大量生产的药品。三、填空题1制剂2法律约束力3原料4全国性5真溶液 混悬液6固体 液体7优良8剂型9中国药典 局颁药品标准 法律10WHO11一部、二部、三部12中药调剂13太平惠民药局(太医局卖药所)14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5生产 使用16毒副作用小 质量稳定17神农本草经18赋形剂19生物效应20中成药21靶向剂型 药物传递系统四、是非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五、简答题1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和作用速度;改变剂型能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或消除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些剂型有靶向作用;改变剂型可改变药效。2“药辅合一”;将辅料作为处方的药味使用。在选择辅料时,尽量使“辅料与药效相结合”。3满足防治疾病的需要;适应药物本身的性质及特点;便于运输、贮藏与应用;提高某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及疗效。4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工业药剂学是论述药物制剂工业生产理论与实践的一门学科;物理药剂学是将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应用于药剂学的一门学科;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物理、化学性质与用药(剂型给药)后呈现的生物效应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临床药学是研究在患者身上合理用药以防病治病的一门学科;药物动力学是将动力学大批量应用于“药物与毒物”,研究药物在体内动态行为与量变规律,即研究体内药物存在位置、数量(或浓度)与时间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5三者均属药剂,均由原料药加工制成,但“制剂”可以是“方剂”和“成药”的原料;“方剂”和“成药”则直接用于临床,是有明确的医疗用途和用法的药剂。6如茶碱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其气雾剂用量少、显效快、不良反应也小;注射剂发挥作用的速度快,适合于哮喘发作时使用;缓释片可维持药效812h,能为患者赢得足够的休息时间;栓剂不经消化道给药,避免了茶碱对胃肠道的刺激,不良反应降低。7药典由国家组织编纂,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约束力;药典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管理的依据;药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药品生产、医疗和科技的水平,也体现出医药卫生工作的特点和服务方向;药典在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促进药物研究和生产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8继承中医药学中有关中药药剂学的理论、技术与经验;吸收现代药剂学及相关学科中的有关理论、技术、设备、仪器、方法,以推进中药药剂现代化;完善中药药剂学基本理论;研制中药新剂型、新制剂;寻找中药药剂的新辅料。9中国药典、局颁药品标准、制剂规范与处方等;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等;药品卫生标准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管理等法规性条例;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又称GM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又称GL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又称GC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又称GA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又称GSP)。10药品与人的健康及生命直接相关,因此在药品生产中不可有错;药物本身对机体来说是一种异物,而病人的抵抗力又不如正常人强,故对药品质量要求特别高;在有些情形下检验不能完全反映药品的质量,因此只有加强生产上的质量控制,按照GMP的要求,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才能确保人们用药安全有效。六、论述题1实施GMP管理的关键为:做好药厂的总体设计;重视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使用;加强人员的学历教育和岗前培训;加强制度和标准的建立。2(1)GMP也就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指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以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保证药品质量的一整套科学管理方法。(2)实施GMP的目的是让使用者得到优良的药品。(3)GMP总的要求是:所有的药品生产企业从原料进厂开始,到制备、包装、出石,整个生产过程必须有明确规定;所有必要的设备必须经过校验;所有人员必须经过适当的培训;要求有合乎规定的厂房建筑及装备;使用合格的原料,采用经过批准的科学的生产方法;必须有合乎条件的仓储及运输设施。3近年来中药药剂的研究进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新技术的研究,如超细粉碎技术、浸提技术、分离纯化技术、浓缩干燥技术、中药制粒技术、中药包衣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包合技术等;新剂型的研究;新辅料的研究;制剂的稳定性的研究;制剂的生物药剂学研究和药物动力学研究等。4中药的主要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颗粒剂、片剂、锭剂、煎膏剂、胶剂、糖浆剂、贴膏剂、合剂、滴丸剂、胶囊剂、酒剂、酊剂、浸膏剂与流浸膏剂、膏药、凝胶剂、软膏剂、露剂、茶剂、注射剂、搽剂、洗剂、涂膜剂、栓剂、鼻用制剂、眼用制剂、气雾剂、喷雾剂等。5选择中药剂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根据防病治病的需要选择剂型;根据药物本身及其成分的性质选择剂型;根据原方不同剂型的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特性选择剂型;根据生产条件和五方便的要求选择剂型。(杨桂明)第二章 中药调剂习 题一、选择题【A型题】1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及戒毒药品处方保留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E4年2麻醉药品处方保留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E4年3海藻、甘草在同一处方中出现,应A与其他调剂人员协商后调配B找出具处方的医生重新签字后调配C拒绝调配D照方调配E自行改方后调配4关于处方调配,不正确的操作是A鲜品与其他药物同放,但必须注明用法B贵重药、毒性药须二人核对调配C急诊处方应优先调配D需要特殊处理的药品应单包并注明用法E体积松泡而量大的饮片应先称5处方为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A1天 B2天 C3天 D4天 E5天6遇缺药或特殊情况需要修改处方时,要由A院长修改后才能调配B药局主任修改后才能调配C两名以上调剂人员协商修改后才能调配D处方医师修改后才能调配E处方医师修改,并在修改处签字后才能调配7调配处方时应先A审查处方 B校对计量器具 C核对药价D调配贵细药品 E调配毒性药品8对处方中未注明“生用”的毒性药品,应该A拒绝调配 B付炮制品 C付生品D责令处方医师修改 E减量调配9局颁药品标准所收载的处方属于A法定处方 B协定处方 C医师处方 D局方E时方10秘方主要是指A祖传的处方 B疗效奇特的处方 C流传年代久远的处方 D秘不外传的处方 E外台秘要中收载的处方11医院医师会同药房药师,根据临床病人的需要,相互协商制定的处方称A自拟处方 B医生处方 C内部处方 D生产处方 E协定处方12药品剂量应用A市制单位 B英制单位 C公制单位 D国际单位 E以上均可13处方中药品名称不应使用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名称B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收载的名称C经国家批准的专利药品名称D通用名或商品名E俗名14下列有关饮食禁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忌食可能影响药物吸收的食物B忌食葱、蒜、白萝卜、鳖肉、醋等C忌食对某种病证不利的食物D忌食与所服药物之间存在类似相恶或相反配伍关系的食物E忌食生冷、多脂、粘腻、腥臭及刺激性食物15下列有关处方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调剂人员鉴别药品的依据B为指导患者用药提供依据C是患者已交药费的凭据D是统计医疗药品消耗、预算采购药品的依据E是调剂人员配发药品的依据16调剂人员发现处方已被涂改,应该A向处方医生问明情况后调配B要求处方医生在涂改处签字后调配C令患者请求处方医生写清后调配D仔细辨别,看清后调配E请示单位领导批准后调配17下列不属于道地药材的是A怀山药 B田三七 C东阿胶 D青陈皮 E杭白芍18下列不属于并开药名的是A潼白蒺藜 B冬瓜皮子 C马蹄决明 D苍白术E猪茯苓19处方中未注明炮制要求,应该给付生品的是A草乌 B穿山甲 C王不留行 D自然铜 E黄芩20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的药物中未作不宜同用的规定的是A水银与砒霜 B硫磺与朴硝 C狼毒与密陀僧D巴豆与牵牛子 E丁香与郁金21下列有关妊娠禁忌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影响胎儿生长发育、有致畸作用的药物B能造成堕胎的药物C具有消食导滞功能的药物D具有芳香走窜功能的药物E峻下逐水药、毒性药、破血逐瘀药22下列有关汤剂用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般汤药多宜温服,但热性病者应冷服,寒性病者应热服B冬季服用汤剂比夏季服用临床效果要好C一般疾病服药,多采用每日一剂,每剂分两次或三次服用D多数药物宜饭前服,有利于药物吸收E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宜饭后服用23下列有关中成药用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般中成药均以温开水送服,但有的中成药须配伍适当的“药引”送服B“药引”送服多起着引药归经、增强疗效、解除药物的毒性等作用C一般外用药不可内服D一般内服药均可外用E淡盐水送服六味地黄丸,可增强其滋阴补肾的作用24下列有关管理和使用中药罂粟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供乡镇卫生院以上医疗单位配方使用B不得单位零售C必须单包,不得混入群药D每张处方罂粟壳不超过18gE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25医疗单位供应和调配毒性中药须凭A医师签名的正式处方 B主治中医师的处方C单位的证明信 D法定处方 E医疗单位的处方26医疗单位供应和调配毒性中药,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A1次极量 B1日极量 C2日极量 D3日极量E1周极量27医疗单位供应和调配毒性中药,取药后处方保存A半年 B1年 C1年半 D2年 E3年28载有罂粟壳的处方保留A1年 B2年 C3年 D4年 E5年29下列有关麻醉药品管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专柜加锁、 B专用帐册 C专用处方 D专册登记E专人负责,他人不得介入30药品批准文号新的格式为A国药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B国药试字1位字母8位数字C卫药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D国药研字1位字母8位数字E国药健字1位字母8位数字31罂粟壳连续使用不得超过A1天 B2天 C3天 D5天 E7天32下列不属于中成药非处方药遴选原则的是A应用安全 B作用迅速 C疗效确切 D质量稳定E使用方便33下列属于中成药非处方药遴选范围的是A处方中虽含有毒性中药,但没有麻醉中药的中成药品种B治疗大病的中成药品种C治疗重病的中成药品种D中国药典一部、局(部)颁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各分册及局(部)颁药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各分册收载的中成药品种E上市时间不久,但疗效特好的新药34甲类非处方药专有标识为A红色 B橙色 C黄色 D绿色 E蓝色35中药计量旧制与米制的换算,不正确的是A1两30g B1钱5g C1钱3g D1分0.3gE1厘0.03g36中药处方的调配程序为A计价收费审方调配复核发药B审方调配计价收费复核发药C审方计价收费调配复核发药D审方复核计价收费调配发药E审方调配复核计价收费发药37下列有关中药处方调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已计价的处方在调配时应再次进行审方B分剂量时应“逐剂复戥”,不可主观估量C有需要特殊处理的药品应单包并注明用法D一般按处方药味所列顺序调配,但对体积松泡而量大的饮片应先称E铜冲应洁净,但捣碎无毒饮片时有点儿残留无妨38中药斗谱排列的目的是A便于审核发药B便于特殊药品的存放C便于药品质量自查D便于调剂操作E便于监督部门的检查39下列在药斗架中不用特殊存放的中药是A属于配伍禁忌的药物 B有恶劣气味的药物 C贵重药物 D毒性中药和麻醉中药 E需要先煎或后下的药物40下列有关气调养护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气调也就是对空气组成的调整管理B气调养护就是将中药所处环境的氧浓度进行有效的控制C气调养护就是人为地调整空气的压力D气调养护法可使需要氧气的生物学反应和化学反应均受到抑制E气调养护就是人为地造成低氧状态41马钱子的成人一日常用量是A0.10.3g B0.30.6g C0.010.03gD0.030.06g E0.060.09g42生半夏的成人一日常用量是A3.09.0g B6.010.0g C1.03.0g D3.06.0g E0.10.5g43附子的成人一日常用量是A39g B6010g C1030g D36g E315g44洋金花的成人一日常用量是A0.10.3g B0.30.6g C0.30.9g D0.51.0g E0.10.5g45生甘遂的成人一日常用量是A0.10.3g B0.30.6g C0.30.9g D0.51.0g E0.51.5g46主要报告引起严重、罕见或新的不良反应的药品是A上市5年内的药品 B上市5年后的药品C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 D麻醉药品 E毒性药品47发现严重、罕见或新的不良反应病例,必须用有效方法快速报告,最迟不超过A1个工作日 B3个工作日 C5个工作日 D7个工作日 E15个工作日48上市5年以内的药品,进行不良反应监测的内容是A所有可疑的不良反应 B新的不良反应 C严重的不良反应 D罕见的不良反应 E以上均非49乌头碱中毒主要是针对A神经系统 B消化系统 C泌尿系统 D循环系统E皮肤和黏膜50中药不良反应是A不合格药品出现的有害反应B合格药品用量过大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和意外的有害反应C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和意外的有害反应D错用药品出现的有害反应E有害中药长期大量应用出现的有害反应【B型题】5154A淡红色 B橙色 C淡黄色 D淡绿色 E白色51麻醉药品处方的印刷用纸应为52急诊处方的印刷用纸应为53儿科处方的印刷用纸应为54普通处方的印刷用纸应为5561A“H” B“Z” C“B” D“S” E“T” F“F” G“J”关于统一换发并规范药品批准文号格式的通知中,对药品批准文号格式的规定是55进口分包装药品使用字母56化学药品使用字母57药用辅料使用字母58生物制品使用字母59体外化学诊断试剂使用字母60保健药品使用字母61中药使用字母6265A绿色 B红色 C椭圆形背景下的OTC三个英文字母 D非处方药 E处方药62只有国家批准和公布的“非处方药目录”中发布的药品才是63非处方药的专有标识为64甲类非处方药专有标识为65乙类非处方药为6669A古方 B时方 C验方(偏方) D秘方 E单方66在民间流行,有一定疗效的简单处方称67古医籍中所记载的处方称68有一定疗效,但秘而不传的处方称69清代至今出现的处方称7072APD BOTC CRp DR EGSP70处方药简称71非处方药简称72用作西药处方起头的是7375A正名 B别名 C并开药名 D处方名 E俗名7323种疗效基本相似或有协同作用的饮片缩写在一起而构成药名称74药品标准收载的药名称75正名以外的中药名称7678A妊娠禁用药 B妊娠忌用药 C妊娠慎用药 D妇科禁用药E产科忌用药76一般包括通经祛瘀、行气破滞及药性辛热的,应根据孕妇病情,酌情使用的中药为77毒性较强或毒性猛烈,孕妇应避免应用的中药为78毒性强,孕妇绝对不能使用的中药为7982A3天 B1年 C2年 D3年 E4年79处方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80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81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及戒毒药品处方保留82麻醉药品处方保留8386A80.5 B18.6 C沉淀 D氧化铅 E醋酸铅83狼毒与密陀僧配伍可产生有毒的84甘草与含生物碱的黄连、黄柏等共煎产生85木防己汤(含石膏)钙的煎出量可达86大青龙汤(含石膏)钙的煎出量可达8790A新物质 B鞣质生物碱络合物 C分子络合物D5-羟甲基-2-糠醛 E毒性物质87生脉散经煎煮能生成新成分88中药复方在水煎煮过程中会产生89附子和甘草配伍经煎煮,甘草次酸与附子生物碱会生成90槟榔与常山配伍经煎煮会产生9195A56.76mg/g B39.89mg/g C30.68mg/g D49.91mg/g E33.35mg/g黄芩苷的煎出量91黄芩单煎92黄芩配黄连合煎93黄芩、黄连、半夏、干姜合煎94黄芩、黄连、甘草、大枣合煎95半夏泻心汤全方合煎【X型题】96汤剂的处方正文包括A饮片名称 B剂量 C剂数 D一般用法用量E脚注97下列药物,处方中写药名给付炮制品,药名前冠以“生”时才给付生品的是A穿山甲(砂炒醋制) B草乌(水制) C自然铜(煅)D五味子(酒炙) E王不留行(清炒)98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的药物中未作不宜同用的规定的是A甘草与海藻 B人参与五灵脂 C芍药与藜芦D肉桂与赤石脂 E半夏与乌头99下列属于中药配伍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是A溶解度变化 B产生蒸发现象 C产生沉淀D出现吸湿现象 E发生氧化、还原、聚合、分解等反应100下列属于中药配伍的生理效应变化是A吸收作用 B协同作用 C排泄作用 D制约作用E有害作用101中药处方脚注的内容一般包括A炮制法 B煎法 C服法 D调配方法 E包装方法102“三致”作用是指A致癌 B致敏 C致畸 D致热 E致突变103古籍中属中药调剂范畴的A修合 B修治 C和药 D合药分剂 E合和104所载处方称为经方的经典著作是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金匮要略D神农本草经 E三海经105气调养护中药具有的优点是A可提高药材的质量B能保持药材原有的色泽和气味C可防止药材成分的水解D适用范围广,对不同质地的中药均可使用E操作安全,无残毒,无公害106下列有关中成药品种使用期限的表示方法,应该废止的A失效期 B使用期限 C厂方负责期 D有效期E以上均是107处方内容一般分为A脚注 B并开 C前记 D正文 E后记108脚注的内容一般包括A制法 B炮制法 C煎法 D服法 E贮藏法109常见的脚注术语有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另煎 E烊化110中成药用“药引”送服,是因为药引能A调和诸药 B引药归经 C引药入肾 D增强疗效E解除药物的毒性111下列需要特殊存放的中药是A属于配伍禁忌的药物 B有恶劣气味的药物 C贵重药物 D毒性中药 E麻醉中药112下列属于中药品质变异现象的是A发霉 B虫蛀 C变色 D散气变味 E泛油113中药表面附着的霉菌生长繁殖的适宜条件是A温度2035 B相对湿度75以上 C含水量超过15 D足够的营养 E充足的光照114害虫的主要来源有A产地采收污染了害虫及虫卵B运输工具上潜伏了害虫及虫卵C包装不严,害虫侵入D库房内潜伏了害虫及虫卵E库房不严,害虫侵入115害虫对中药带来的危害有A害虫将中药蛀蚀成洞孔,使有效成分损失B害虫本身的强烈气味导致中药变味C害虫虫体所带的微生物,对人体有害D害虫分泌酶,溶蚀药材E害虫的排泄物、分泌物、残骸,对人体有害116下列哪几类药材易出现走油现象A含脂肪油的中药 B含挥发油的中药 C含生物碱的中药 D含鞣质的中药 E含糖、黏液质的中药117贮藏过程中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有A氧气 B光线 C水分 D温度 E生物118下列有利于中药贮藏的条件有A25以下 B药物的含水量为913C环境相对湿度6070 D隔绝空气 E遮光119高温养护法能预防中药A虫蛀 B变色 C发霉 D潮解 E气味散失120当环境湿度过低时中药易出现A风化 B失水而干裂发脆 C蜜丸失润发硬 D泛油 E气味散失121微波干燥养护法的优点有A受热均匀 B节能省电 C干燥迅速 D反应灵敏E隔绝氧气122下列属于埋藏养护法的是A石灰埋藏法 B砂子埋藏法 C滑石粉埋藏法D地下室贮藏法 E糠壳埋藏法123下列属于传统中药养护技术的是 A高温养护法 B埋藏养护法 C密封养护法D低温养护法 E对抗同贮养护法124化学养护法常用杀虫剂有A生石灰 B硫磺 C氯化苦 D磷化铝 E高锰酸钾125下列属于现代养护技术的是A气调养护法 B远红外加热干燥养护法 C微波干燥养护法 D60Co射线辐射养护法 E环氧乙烷养护法126大蜜丸在贮藏过程易出现A发霉 B虫蛀 C变色 D腐烂 E气味散失127注射剂应贮藏于A中性硬质玻璃瓶中 B遮光 C1020D环境相对湿度6070 E气压恒定128对中药饮片仓库的要求是A密闭性好 B阴凉干燥通风 C遮光性好 D25以下 E相对湿度在85以下129常见报告所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的单位有A药品生产部门 B药品经营部门 C药品监督部门D医疗部门 E预防保健部门130需要报告所有可疑不良反应的药品是A上市5年内的药品 B上市5年后的药品C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 D麻醉药品 E毒性药品131国家对药物不良反应实行的报告制度是A逐级报告B定期报告C严重或罕见的药品不良反应必须随时报告D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E快速报告132上市5年后的药品主要报告其引起的A所有的不良反应 B严重的不良反应 C可疑的不良反应 D罕见的不良反应 E新发现的不良反应133药物不良反应报表填写要点有A病人的一般情况B病人用药情况、用药剂量、起止时间、合并用药情况C病人原有疾病情况,本人及家族的药物过敏史D临床检查结果,处理情况E不良反应结果,因果关系分析评价134目前,我国把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价分为A不可能 B可疑 C可能 D很可能 E肯定135乌头类药物中毒的原因有A用药过量 B煎煮时间短 C泡酒服用 D个体差异 E蓄积性中毒136中药中毒解救通常采用的方法有A清除毒物 B给氧 C化学药对症治疗D中药治疗:甘草、绿豆煎汤服用 E中医对症治疗137中毒后可使用呼吸中枢兴奋剂解救的中药是A半夏及含半夏的中成药B天南星及含天南星的中成药C雄黄以及砷、砒霜等制剂D朱砂、轻粉、红粉等制剂E马钱子及含马钱子的中成药138中毒后可通过口服牛奶、豆浆、生鸡蛋清解救的中药是A半夏及含半夏的中成药B天南星及含天南星的中成药C雄黄以及砷、砒霜等制剂D朱砂、轻粉、红粉等制剂E马钱子及含马钱子的中成药139合理用药基本原则有A使用安全的药品B使用有效的药品C使用经济实惠的药品D使用给药方便的药品E使用进口药品140中西药联用时应注意A权衡中西药联用的利弊B了解中西药的药理作用C. 熟悉中西药的组成D清楚中西药的价格E了解中西药生产厂家二、名词解释1中药调剂2处方3医师处方4法定处方5协定处方6经方7脚注8毒性中药9麻醉中药10不良反应11有效期12批准文号13非处方药14泛油15中药药源性疾病16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三、填空题1中药调剂分为中药饮片调剂和中成药调剂。2_中载有“十八反”歌诀,_中载有“十九畏”歌诀。3一般中成药均以温开水送服,但有的中成药须配伍适当的“药引”送服。4药品有效期是药品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的标识。5中药饮片在药斗橱中存放及排列方式叫中药斗谱。6在中药表面附着的霉菌在进行生长繁殖时,分泌的酶溶蚀药材组织,破坏药材有效成分。7有的霉菌可产生毒素,一旦人们服用了发霉的药品,就可能引起肝、肾、神经系统、造血组织等方面的损害,严重者可导致癌症。8中药变色不仅是药物外观性状的变化,同时也预示着药物内在质量的改变。9中药的走油并非单纯某些含油中药,某些含糖质或黏液质类的中药表面呈现出油样物质的现象也属泛油范畴。10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挥发散失而使其气味改变的现象称“散气变味”。11气调养护的原理是将中药置于密闭的容器内,人为地造成低氧状态,或人为地造成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状态,使中药在此环境中品质稳定。12中药药源性疾病包括药物正常使用情况下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及不合理使用药物所引起的疾病。四、是非题1如遇缺药或特殊情况需要调剂人员修改处方时,必须在修改处签字后才能调配。2麻醉中药是指连续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物。它与具有麻醉作用的乙醚、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麻醉剂基本相同。3毒性中药的收购、经营,由各级医药管理部门指定的药品经营单位负责;配方用药由国营药店、医疗单位负责。4医疗单位供应和调配毒性中药,需凭医师签名的正式处方。5药品说明书上必须标明有效期,但在接近期限并经观察判断质量没有太大问题的情况下,可适当调整有效期。6药品的生产文号是判断药品合法性的依据之一。7不是以医师处方的形式开具的药都是非处方药。8昆虫虽能蚕食药材,但不产生毒性产物,所以虫蛀不严重的药材可以药用。9目前很多中药的有效成分尚未阐明,中药气味是其重要的质量监测指标。10气调养护是使药物处于氧气的保护之中,以免其他因素对中药侵袭。11药品不良反应由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按规定报告,与个人无关。12当患者病情严重时,不要顾虑太多,应该选用价格昂贵的药品予以治疗。五、简答题1处方前记包括哪些内容?2处方正文包括哪些内容?3处方后记包括哪些内容?4简述处方意义。5简述饮食禁忌的内容。6简述中药说明书的内容。7简述非处方药特点。8使用非处方药应该注意些什么?9简述审方的内容。10简述中药调配过程的复合内容。11传统中药养护方法有哪些?12简述合理用药的主要内容。六、论述题1论述中药配伍的生理效应变化。2论述汤剂的用法。3叙述斗谱的编排原则。4叙述中药中毒解救通常采用的方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型题】1C 2D 3D 4A 5C 6E 7A 8B 9A 10D 11E 12C 13E 14B 15A 16B 17D 18C 19E 20B 21C 22B 23D 24C 25A 26C 27D 28C 29E 30A 31E 32B 33D 34A 35B 36C 37E 38D 39E 40C 41B 42A 43E 44B 45E 46B 47E 48A 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