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规定的文言文专项练习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65272410 上传时间:2022-03-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标准规定的文言文专项练习语文版九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课程标准规定的文言文专项练习语文版九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课程标准规定的文言文专项练习语文版九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标准规定的文言文专项练习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文言文练习题(11篇)专项训练 班级姓名得分 一.三峡练习题 1.填空题。 三峡选自,作者,字,(朝代)学家。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3.绝多生怪柏()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猿鸣三声泪沾裳()7.空谷传响,哀转久绝()8.自三峡七百里中() 3.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1.自非亭午夜分古义:今义:2.或王命急宣古义:今义: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今义: 4.解释下列语句: 重岩叠嶂: 素湍绿潭: 清荣峻茂: 林寒涧肃: 晴初霜旦: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一)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5.解释词语含义。 略无嶂蔽曦 6.本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7.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试用两个字概括) 9.“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10.“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阅读)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概括上文三段内容的大意。 12.试分析一下第一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 13.理清第二段作者的写作思路。 14.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15.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 2008中考再现 22.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 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3.翻译下面句子。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答: 24.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文章的第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的特点;文章第段与诗中()一句相对应。 (二)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于期,俄而与于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韩非子喻老) 25.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 三易马而三后()先则恐逮于臣() 26.翻译下面的句子。 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27.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二.爱莲说练习题 1本文选自。作者,字,北宋家。世称濂溪先生。 解释下列词语 【蕃(fn)】【独】【盛】【予】【染】【濯】 【清涟】【妖】【植】【亵(xi)玩】【谓】 【隐逸】【君子】【鲜】【宜】【众】 2.重点语句翻译: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6、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阅读短文爱莲说,完成题目。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本文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描写莲品质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2)作者把莲的形象概括为什么?(用文中词句回答)。文中写“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目的是什么 (3)本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什么? (4)描写莲的形象,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赋予莲以美好的品格的? (5)请品味文中“噫”这一叹词的妙处。 (6)本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2008中考再现 19、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可爱者甚蕃(pn)B、出淤泥而不染(x) C、濯清涟而不妖(zh)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xi) 2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 (l)香远益清益:(2)亭亭净植植: (3)陶后鲜有闻鲜:(4)宜乎众矣宜: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l)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译: 22、从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2分) 三陋室铭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有仙则名名:斯是陋室斯: 惟吾德馨馨:何陋之有何: 谈笑有鸿儒鸿:儒:往来无白丁白丁: 可以调素琴调:无案牍之劳形劳:形: 2.陋室铭的作者是,代家。“陋室”意为,“铭”指。 用原文回答: 本文的主旨句是。 本文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表现纵情畅怀、谈笑风生情状的句子是。 指出“龙”、“仙”比喻什么? 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通过这篇铭文,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和生活情趣。 3.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008中考再现 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17题(14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益:长进。损:减损。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说:谈论。视:看,比照。化:融和。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4.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3分) 谈笑有鸿儒无案牍之劳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15.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号)(2分)() 日:A太阳B白天C日子D每天,一天天地 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17.简答题:(5分) (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和“”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分) (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3分) (2)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谈笑有鸿儒鸿儒 人不堪其忧不堪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0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4分) 11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四.小石潭记 、解释句子中画线的实词: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络:_参差:_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佁然:_翕忽:_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寂寥:_悄怆:_ 、解释句子中画线的虚词: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无所:_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以:_而:_ 、翻译下面的句子: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文:_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译文:_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_ 、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 怎样描写小石谭的石岸? 答:_ 怎样侧面描写潭水的清澈? 答:_ 前文与第五段中的“四面竹树环合”相照应的句子有哪些? 答:_ 阅读文言文小石潭记,完成下列题目。 1、填空:本文选自,作者是(),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你知道其它唐宋八大家吗? 2、解释加点字。 清冽()鱼可百许头()以其境过清()乃记之而去()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4、本文是永州八记之一,是山水游记的代表作,写景特点鲜明,行文层次井然,文如作画,历历在目。你能说出本文都写了哪些景物吗? 答: 5、文中写了水和鱼。为了突出水清这一特点,用鱼来突出。这种写法叫做侧面描写。请你将相关的句子摘录下来。 6写景也是为了抒情。请找出写感受的句子,并指出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2008中考再现 (一)阅读下文,回答5-8题。(8分) 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1)水尤清冽尤:(2)悄怆幽邃悄怆: 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伐(1)伐竹取道(2)齐师伐我 B去(1)乃记之而去(2)停数日,乃去 C其(1)不可知其源(2)其真无马邪 D以(1)以其境过清(2)属作文以记之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答: 8、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2分) 答: (二)阅读下文,回答911题(7分)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也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也有染。 注释:苍:深蓝色。必:通”毕”,完。尽。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l)所入者变入:(2)故染不可不慎也故: 10、翻译句子。(2分) 非独染丝然也,国也有染。 答: 11、本文用为喻,说明 。(3分) (2)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名状()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2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4分) 甲文: 乙文: 13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 五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行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作者是_,字子瞻,号_,是_朝的_家。他与父亲_、弟弟_合称为“_”,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2文中画线处应填的句子是_和_。 3“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藻、荇”、是指_,此句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 4翻译下列句子。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5“怀民亦未寝”中“寝”的读音是_,意思是_,成语_中有这个字,就作这个意思讲。 6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哪一句? 7解释下列词语: 念无与为乐者念: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至: 相与步于中庭于:盖竹柏影也盖: 8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文中用水草比喻月光下竹柏摇曳的句子。 结尾的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把比作,把比作。 “月色入户”一句中“入”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008中考再现 (一)阅读下面古文,完成712题。(12分)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度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虎丘:苏州名胜。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钩月矶:在虎丘山顶。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7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月色人户木兰当户织 B然终不若山空人静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时闻风铎隔簋竹,闻水声 D生平过虎丘才两度道不通,度已失期 8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9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 10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11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是怎样描写承天寺夜色的。(2分) 答: 12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2分) 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苦其心志苦: (2)曾益其所不能曾: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4全文的中心句是_。 5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二、填空题: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举出古代位圣君贤相为例,说明他们的共同点是。文章以此为根据,说明了,必须先经受一番艰苦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炼。 三、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土,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对第1段内容要点概括正确的是:() A人只有处于困境才能有作为,国没有忧患。 B人若处于困境,国处于忧患,就一定要灭亡。 C人若经常处于困境,就无法发挥才能;国无忧患则往往遭到灭亡。 D人处于困境才能奋发,国无忧患则往往要遭到灭亡。 2、本段点明全文的中心论点是:。(用原文) 3、本段用(论证方法)论证了经受磨炼的益处。 2008中考再现 请认真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1623题。 (一)(12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孟子.告子下)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必先苦其心志(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舜发于畎亩之中(的)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到) C行拂乱其所为(他的)D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因而)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曾益其所不能。 (2)人恒过然后能改。 19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2分) (二)某翁呼树上君子(10分) 某翁除夕过中庭,仰见树杪有人,即止不进。翁屏退家人,仰树呼曰:“树上君子,此间已无外人,盍下?”其人乃下,叩首称死罪。翁视之,邻人也。相将入亭,先酌之三杯,早:“汝所需若干?”邻人泣告曰:“小人有母,遇年荒,无以卒岁,素谂翁家富有,故行此不肖事。今既不罪,尚敢他望耶?”言已,声酸嘶。翁曰:“不能周济邻居,以至为非,老夫之过也。今酒殽尚温,汝其饱飡,当以三十金畀汝。勿再为此,他人不汝恕也,且陷老母于不义。”食已,乃予银,并布裹食物,送之墙下,曰:“归遗尔母。汝仍出此,勿使我家人知之,余亦终勿告人也。” 【注释】树杪:mio,树梢。盍:h,何不。谂:shn,知道。殽:同“肴”,菜肴。飡:同“餐”,吃。畀:b,送给。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即止不进(2)素谂翁家富有 (3)食已,乃予银(4)归遗尔母 2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其人乃下(其他)B翁视之,邻人也(指代邻人) C当以三十金畀汝D食已,乃予银(就)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勿使我家人知之,余亦终勿告人也。 23从文中看,某翁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2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故:任:曾:过: 23翻译“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个句子。(3分) 答: 24、填空: 文中的划线句属于论据。作者从个人的事例再说到统治者的方略,最终提出了“”的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