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考政治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4912470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中考政治复习提纲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三中考政治复习提纲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三中考政治复习提纲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初三政治复习提纲第1单元 感受时代脉动一、认识社会巨变(一)我们生活的变迁1、人们生活的变迁表现在哪些方面?(1)、物质生活在不断提高表现:a、收入大幅度增加;b、:生活越来越殷实富足,市场繁荣;c、衣食住行显著变化。事例:a、大多数家庭家用电器已经比较全b、摩托车普及c、小汽车走入部分家庭。(2)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表现:a、文化生活方面的投入大幅度增加;b、文化产品越来越多样化;c、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事例:a、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得到普及,b、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不断发展c、花钱买知识成为新时尚的。(3)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人们开始注重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兴趣爱好,提升自身素质,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氛围更加和谐。事例:a年轻人不断给自己“充电”b老年人自发组成了合唱队健身俱乐部c节假日观光旅游2、百姓生活巨变的原因: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党的正确领导,政府心系百姓、执政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二)国家实力的增强3、国家实力增强的表现(1)综合国力日益增强表现:a:经济和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b、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事例:a、综合国力排名世界第6;b、“汉语热”持续升温。(2)国民经济飞速发展表现:a、国民经济突飞猛进,经济总量进入世界前列。b、国民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c、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事例:(3)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表现:a、不断加强同其他国家的团结;b、积极参加地区政治、经济、安全的对话与合作;c、逐步发展同大国和发达国家的关系。事例:a、“嫦娥一号”发射成功:b、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c、朝核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4、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教育水平的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实施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进艰苦奋斗。5、发展科学技术教育的意义科学技术是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主战场和焦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教育的繁荣,为经济建设培育了大批人才,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6、现阶段我国的科技现状我国政府和社会对科技的投入不断增加;科技队伍不断扩大;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二、了解经济生活(一)打开财富之门1、改革(1)性质: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2)目的: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3)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4)作用:改革为社会主义经济注入了活力,使我国进入了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改革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革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巩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制度。2、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打开财富之门?坚持改革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让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金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分涌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经济的优势。3、身边改革开放的事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多劳多得;企业实行股份制;农村实行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取消农业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农村建立医疗保险制度;初步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外开放环境优化,外商投资增多。4、为当地政府加大改革开放的步伐提出你的建议继续深化各方面改革,建立健全各种体制,以便人民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优化环境吸引更多投资者;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同时,也要实施“走出去”战略,更多地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5、作为祖国的未来的建设者,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你应如何去做?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优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和平等参与、竞争、开放意识;奉献社会,报效祖国。6、列举改革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变化的事例。拥有了电脑,住上高楼房,开起了汽车7、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设计几种活动形式主题班会,优秀成果展(图片展)参观访问等(二)完善社会主义根本经济制度8、根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原因: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况决定分配制度:按劳动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9、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项目: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地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我国社会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构成: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份。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作用和意义a国有经济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b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集体经济体现着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国家税收都具有重要作用。(三)学会理财、合理消费10、掌握理财知识(1)理财知识:储畜、保险、股票债券(2)意义:有利于培养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为社会作贡献。使自己的能力得利锻炼和提高。11、我们每个都理消费者。面对丰富的商品与多样的服务,我们要学会选择,合理消费,科学消费,具体做到:(1)理性消费:消费前作出预算,做出合理安排,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 不要赶时髦,不要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2)节约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不要片面追求脱离家庭实际的高消费。(3)绿色消费:应树立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购买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 对于一些稀缺资源如水、电等要注意节约,不随意浪费 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4)注重精神消费:要更加注重精神上的需求,在消费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5)依法消费:在消费时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和权利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三、参与民主政治(一)人民当家作主1、几个主要观点: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政治生活越来越民主、公开、透明,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关心国家事务参与国家管理,依法行使监督权,是我们参与政治生活的表现,也是我们对国家应尽的责任。2、我国采取哪些制度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基层民主政治制度。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教材p27(2)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有哪些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具有最高立法权、最高监督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3)人民与人民代表的关系如何?我国各级人民代表都是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人大代表权力来自人民必须服务人民。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4)我国当前存在的哪些基层民主形式?发展基层民主有何意义?教材 p30(5)为更好的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青少年学生是国家的小主人,热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应有的情感 在生活中我们要积极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尽到小主人的责任,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尽一份力量。(二)当好国家的主人4、人民的国家需要人民共同管理公民享有建议权和监督权公民可以对哪些事进行建议和监督?(教材P32 4点)公民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教材P32-23 8点你认为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参与政治生活(国家管理)?可以利用法律赋予的选举权,选举自己满意的人大代表,由他们代表自己参与国家管理 可以利用法律赋予的被选举权竞选人大代表,从而参加人民代表大会自己参与国家管理。可以行使建议权监督权,向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可以积极参加有关国家机关组织召开的听证会、论证会 可以到政府的网站了解各种政策信息,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反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5、怎样依法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力?当我们行使监督权时,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不能简单地根据自己的好恶来作出判断,要如实反映情况。6、归纳(1)为什么要当好国家的主人?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关心国家事务参与国家管理,依法行使监督权是我们参与政治生活的表现,也是我们对国家应尽的责任。人民的国家需要人民共同管理。(2)怎样当好国家的主人?行使自己的建议权和监督权。可以参与政府部门举办的各种活动。应依法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3)我国的政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基层民主形式: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职工代有大会。 最基本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其它政治权利:a、言论出版、集会结论、游行示威。b、批评建议权。c、控告检举权。d、监督权。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四、把握时代坐标(一)中国走向世界1、经济全球化(1)中国是怎样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教材:P3738 4点(2)面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应该如何做?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全面地融世界中 以负责任的态度参与国际事务,维护地界和平与发展,积极倡导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对任何损害我国利益的行为进行坚决的反击。2、政治多极化(多年来)(1)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的?我国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积极倡导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国际上树立起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我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我国为什么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我国积极倡导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了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我国的国际地位提高赢得了其他国家的信任与尊重。(3)为什么说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4)中国政府为什么要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中国的改革开放,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在一个持久和平的国际环境里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5)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做过哪些努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加大参与国际反恐怖主义合作的力度 支持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不搞军备竞赛。(6)维护世界和平青少年能做些什么?从小树立和平理念 积极宣传有关和平的政策 参加维护和平的公益活动 积极同破坏世界和平的行为作斗争。3、本站归纳(1)怎样理解“中国走向世界”?中国在开放中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我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我国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我国的和发展对世界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2)中国在推动世界发展方面是怎样做的?力所能能地援助发展中国家 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必要的牺牲 致力于全球环保事业 促进人权事业的发展。(3)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应如何做?树立全球意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树立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要善于学习和吸收;要提高自身素质,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当代当代的基本国情: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原因: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2)影响: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是我们以后走上社会,参与国家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 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我们必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含义教材P42(2)时间: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3)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途径:必须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4)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标准:教材P43三个“是否有利于”。(5)特征: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6)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7)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2)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含义:教材p43原因: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逐步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矛盾;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才能从根本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3)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4、三个代表:(1)含义(2)意义:均见P44(三)本站归纳:请列举一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内容。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经济制度。坚持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作制度,族区域自治制度。第2单元 踏上兴国之路五、树立科学发展观(一)正视现实的压力1、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势。(1)人口基本特点(人口国情):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人口其它特点:农村人口多 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 人口的城乡地域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2)人口过多和增长过快的影响:2、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不容回避,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人口众多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给我国经济教育就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引发了一系列诸如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人口与就业的矛盾。(3)对策: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原因:只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才能够减小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1)环境问题:表现:土地荒漠化加剧;环境污染加重;生态失衡严重。危害: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破坏了我们生活和生存的环境;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警示: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2)对策: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树立环境意识加强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把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结合起来,再造秀美河山。3、我国资源相对紧张(1)资源形势: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地区分布不平衡。(2)影响:资源短缺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对策;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珍惜资源,加强资源的合理开发,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要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和资源的有限性 节约非再生性资源,合理利用再生性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4、本站归纳:(1)为什么要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2)怎样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3)青少年怎样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践行者?节约资源:随手关灯;随手关闭沙龙头;节约使用纸张;节约每一粒粮食。等等。保护环境:少吃或不吃口香糖;不乱扔垃圾;自备购物袋,尽量不使用塑料袋;不乱扔废旧电池;等等。(二)树立科学发展观5、含义: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6、基本要求:(1)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原因;教材p54三点 要求:教材p54 2点(2)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怎样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P54(3)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含义,核心,要求,教材P56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a、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b、要鼓励科技创新,加快科技进步,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7、为什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我国社会主义初阶段的基本矛盾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的中国家,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8、怎样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1)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3)正确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人口,资环境的关系。(5)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6)坚持以人为本,实践“三个代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7)促进东、中、西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9、坚持科学发展观对中学生有哪里要求?认真学习和了解我国的资源国情和环境形势,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的小事做起,节约使用资源、能源要关心家乡节能减排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方面反映、提出批评建议发现不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言行,要真诚地加以规劝、制止。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一)社会发展的引擎1、关于科学技术的观点:(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原因:4点p62-63)(2)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原因: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已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占据了它,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3)科学技术是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主战场和焦点。(4)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5)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和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驱动力2、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有什么意义?能够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能够增强综合国力 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的复兴。3、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啊些辉煌成就?如:三峡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嫦娥”奔月工程、青藏铁路、杂交水稻4、现阶段我国的科技现状我国政府和社会对科技的投入不断增加;科研队伍不断扩大;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现代化建设 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5、青少年应如何去做?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青少年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尊重知识,尊重科技积极宣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二)民族振兴的动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但最终要靠人才:6、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1)原因:(创新的重要性)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重要基础和标志,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驱动力。(2)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来。尊重知识,尊重人力在全社会营造热爱科学,开拓创新的良好环境。在某些高新技术领域实施突破,力求跨越式发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青少年:注重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培养好奇心求知欲,培养自产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习中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勤动手,勇质疑。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创新活动。(3)列举中华民族的具体创新事例。(1)理论创新事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理念(2)制度创新的具体事例:“一国两制”;市场经济体制;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科技创新的具体事例:“神五”、“神六”、“神七”的研制成功;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嫦娥一号”研制成功人类基因图谱的绘制;“和谐号”动力组车的研制(4)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和科技创新给我们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人类基因图谱的绘制,将为攻克人类疾病难题提供条件,人类生将更健康、长寿。杂交和克隆技术的运用,为人类提供了更丰富、更营养的食物来源。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运用,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交往空间与平台。航天航空技订的发展,将我们的视野拓展到了外层空间,太空旅游已不再是人类的梦想。“和谐号”动力组车的运营,使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7、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需要推进教育创新。(1)教育的地位和作用。(2)怎样进行教育创新?8、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1)人才的重要性: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最重要的资源: 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关键在人才: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谁就能抢占科技制高点,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2)怎样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积极参与国际间的人才交流合作与竞争:中学生必须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9、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只有实践科教兴国战略:才能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才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建设,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0、科教兴国战略对青少年的要求: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和树立艰苦奋斗精神;热爱祖国报效祖国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七、坚持依法治国(一)法治的国家(依法治国)1、依法治国的含义:主体、领导、依据、对象、目标、地位p732、依法治国的核心:宪法是法治的标志,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1)为什么宪法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法律体系的核心,也是一切法律法规产生存在和变更的基础。由于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并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所以树立宪法权威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在法治国家中,宪法是法治的基础是法治的核心。(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化普通法律更为严格。(3)青少年应怎样维护宪法的权威积极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并把它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积极宣传宪法,自觉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自觉遵守宪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3、依法治国基本要求: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关键)违法必究(保障)4、为什么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保证,保证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不受侵害。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正、安全、健康发展、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5、如何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不断提高立法质量推进依法行政,努力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加强执法监督,确保行政权力正确行使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6、依法治国对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有什么要求立法机关要依法立法,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国家行政执法权和司法权。7、依法治国对公民有什么要求: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培养守法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二)加强道德修养(以德治国)法治离不开德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国的基本方略。8、以德治国相关问题:(1)含议:P80 指导、弘扬、核心、原则、重点、内容、目标(2)途径和方式: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提高公民思相道德素质(3)我国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制定并实施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全社会提出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加强对公民的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坚持不懈地共产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9、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法律的实施需要道德的有力支持,道德水平的提高会增强人们的守法意识,便人们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法律意识的增强必然会使人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更规范。10、如何才能预防和减少犯罪行为?加大法律宣传力度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 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素,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第3单元 镕铸民族魂魄八、民族大家族(一)多民族的国家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1)民族构成56个民族 (2)分布大杂居小聚居(3)我国各民族间形成了怎样的关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荣辱与共不可分割的关系;各民族间相互影响,彼此团结,互相帮助,谁也离不开谁。2、我国各民族血脉相连,逐渐融合成为统一的中华民族。3、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促进了国家的繁荣与稳定。(二)促进民族团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义务)4、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处理民族最基本的要求:民族平等。(1)含义 P92 3点(2)怎样实现民族平等? P93 2点5、维护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1)重要性: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符合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发展;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增进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各民族的共同愿望。(2)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尊重各民族的守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和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勇于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3)举措:修建青藏铁路,实施本部大开发战略。6、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P94-95(1)地位:是我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2)原因: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3)含义(4)作用:保证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的事务。保证了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巩固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新型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维护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5)实例(三)维护国家统一7、基本观点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光荣传统。“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8、“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最佳方针。(1)含义:P97(2)作用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的稳定、繁荣和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利于寸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9、台湾问题(1)解决台湾问题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前提基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有利因素:“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经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力支持。不利因素:国际敌对势力的阻挠,“台独”分子的分裂破坏活动。(3)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国家: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要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加强两岩的交流与沟通。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各种形式的分裂活动,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青少年: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要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和立场。要坚决同一切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论和分裂行为作斗争,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九、振兴民族文化(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1、中国民族文化(1)基本内容:P102(2)特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源远流长的表现:中华民族文化五千年薪火相传、绵延不绝,成为当今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延续力。历久弥新的原因:民族文化的力量熔铸造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2、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民族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民族文化本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断而且愈益勃发的力量源泉;今天,民族文化依然是推动民族进步的重要力量;中华文化所蕴涵的向心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形成统一的共同体、凝聚海内外华人致力于民族的振兴。(二)强化文化认同3、民族文化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1)受到外来冲击的原因:P107(2)文化多无化的影响:满足了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开阔了人们视野,促进了人们以宽广的胸襟海纳百川丰富自己。同时,也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严峻的挑战。(3)面对外来文化冲击该怎么办?国家:利用文化、广播影响手段对民族优秀文化宣传和深入挖掘。将富有民族特色的民俗艺术引入学校课堂。进一步完善“中国文化年”活动。进行中华美德教育。个人:提高认识,珍视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参加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陶冶情操。4、如何正确对待民族文化?(如何强化文化认同)(1)应该在文化交往中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要汲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化成果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必须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能割断与传统文化的血脉联系,不能丧失我们的文化之根,不能割断与传统文化的血脉联系,不能丧失我们的文化之根,不能动摇我们的文化之基。、要正确认识民族文化价值,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2)、认同民族文化,就要不断丰富民族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要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使我们的民族文化与时俱进,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中国气派和鲜明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重铸中华文明新的辉煌。(3)在文化交流和竞争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会辨识各种文化现象,自觉抵制和拒绝一切腐坏的和落后的文化现象。5、怎样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我们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丰富自己汲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用人类创造一切文明成果来丰富我们精神世界。见4(3)6、中学生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弘扬传统文化?说的普通话写好中国字传承中华民族语言文化;了解我国的风土人情,增强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学习国画、学唱京剧、珍惜学习优秀文化的机会。7、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十、弘扬民族精神(一)挺起民族脊梁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民族精神产生于民族文化,构成了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体现了民放文化的深刻本质;民族文化、只有在民族精神的指引下,才有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是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升华,已经融进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只有弘扬和实只有弘扬民族精神,才能焕发我们的进取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百倍的勇气和热情迎接未来的挑战。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1)含义:P114(2)作用: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是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升华,已经融进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只有弘扬和实践民族精神,才能焕发我们的进取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百倍的勇气和热情迎接未来的挑战。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二)培育民族精神3、民族精神是不断发展的。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民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建设时期:“两弹一星”精神,抗洪抢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改革开放以来: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法治观念求知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大大增强。A、这些精神素质既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传统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丰富和发展。b、我们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把这些精神素质加以凝练、提升、使之成为新时代民族精神的崭新内容。4、如何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国家: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积极继续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坚持文化上的对外开放,及取其它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坚持不懈地在全体民众中开展民族精神的教育。个人: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推动文化的丰富和发展;结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为民族精神文明增添新内容;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觉担当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第四单元 实现共同理想十一、展望祖国未来(一)构建和谐社会1、含义: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要性:p1252、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正确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3、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因素。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素质偏低;社会分配与贫富差距问题司法不公;非法竞争;生态环境恶化与环境破坏;人均资源低与资源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土地资源紧张,乱开发等。(或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落,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4、中学生要从社会发展的要求、人民的利益和自己实际出发,确立正确的成都目标,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家庭作贡献。在家庭中要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与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在学校里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关心集体,爱护各种公物,认真学习,自学完成学习任务;在社会上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遵纪守法,讲究社会公德有爱心,善于帮助别人,善待自然与动物,有正义感,见义勇为,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5、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坚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建设。6、改善民生的意义: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有利于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和党的阳光雨露;有利于实践“三个三代”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7、怎样改善民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重视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定安团结。(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我国经济社会“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2、“两个100年”目标;(1)到建党100年时(2020年左右),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达到全面小康。(2)到建国100年时(2050左右),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族、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现阶段我国小康的特点;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总体小康,其特点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4、新世纪20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5、全面小康奋斗目标提出的依据:(1)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3)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6、全面小康的景象: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实。7、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建立最高科学技术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的基本国策,建设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社会,使人的自然和谐相处;发扬艰苦奋斗精神。(2)个人: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积极培养自己垢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树立远大理想,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8、中学生应怎样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在学习和工作中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勇于控索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思想境界方面,乐观向上,自强不息,培养艰苦奋斗的崇高美德;在物资消费方面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三)实现民族复兴9、原因: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梦想;实现民族复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10、抓住战略机遇,实现民族梦想(1)时间:21世纪头20年(2)途径: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全民协力(3)机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为我国的发展创造了好的机会。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赢得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有利条件。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挑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当今国际竞争日趋激动,我国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占有很大优势的压力。(5)中国应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施科教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习其它民族的先进文化。(6)我们青少年应该:树立和培养平等、开放的国际意识与世界各国人民和谐共处,平等相等、互相尊重、努力创共同发展的道路。十二、倾力奉献社会(一)个人命运紧系国家1、我们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1)举例说明国家命运决定个人命运p139(2)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p1392、只有服务社会中才能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怎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人生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他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把自己的理想建立在坚实的社会基础上,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奉献社会的进程中取得的成功,才能体现我们的价值。3、我们的理想只有符合国家和民族的需要才能成为现实(1)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当代学生应树立哪些社会理想:个人的前签途和命运,总是与国家的兴衰和民族荣辱联系在一起,国家命运决定个人命运;个人理想只有符合国家和民族的需要才能变成现实;个人理想的实现离不开社会理想的实现;我们应当在社会理想的指引下确立个人理想,应当从社会的城要出发,把自己的前途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把自己的理想建立在社会基础上。(二)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是每个公民不容推辞的责任和义务。4、如何做到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努力学习,提高素质,为将来报效祖国和奉献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积极实践奉献社会,在实践中提高服务祖国和人民的本领。5、青少年可以参加哪些活动奉献社会?参加公益活动,如到所在社区参加义务劳动,到社会上进行义务宣传,到敬老院、光荣院、孤独院进行志愿服务等。(三)脚踏实地,拥抱明天6、我们应该如何去脚踏实地,实现自己人生理想?我们要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有一个合理的人生规划。我们应该从容地面对将要遇到压力。学会适当地自我加压,为自己增添动力。同时要学会进行自我调整,缓解压力,不过让度的压力成为自己的心理负担。坚定信心,走向未来。要实现我们的人生理想,就要不断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按照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充实自己。7、我们怎样为自己实现理想,设计一个合理的人生规划?我们的人生规划要长运、明确,不能模糊不清。人生规划还要具体,要把人生的规划按时间先后和重要程度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性目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我们的人生理想。只要我们找准人生方向提高自身素质,踏实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常用来回答问题的话语: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关键:(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党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政府发展的活力源泉。4、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5、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6、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富国强民之路。8、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9、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0、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11、党和政府努力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12、党和政府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3、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建设成果。14、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1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慌的决定性因素。16、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7、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18、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19、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金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得以充分涌流。20、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2、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2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24、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