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复习资料 (2).docx

上传人:黑** 文档编号:64569715 上传时间:2022-03-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复习资料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社会学复习资料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社会学复习资料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和任务定义: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 会的机构、过程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社会科学。特点:1、整体性2、广泛性3、综合性4、实证性功能:1、社会学的研究有助于为政府决策和立法提供科学的依据2、社会学研究具有行为导向的功能3、社会学能够提供社会发展所需的必要知识4、社会学知识有茱英社会现代化建设事业各项规划的顺利进行5、社会学研究有助于学多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产生6、普及社会学知识,可以使人们更自觉地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注意社会学与法学的关系1. 都属于应用性社会科学研究社会规范和社会控制、国家法和面积分的关系、人的社会行为2. 研究并解决社会问题,以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正,推动社会进步为目标。区别研究范围不同,社会学比法学范围广1. 研究角度不同,法学:依法定罪和适当量刑惩治犯罪;社会学:寻找科学途径防止犯罪、 预防和再犯,降低犯罪率。2. 研究方法不同,社会学比法学更注重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第二章社会体系人口定义:人口是指生活在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特定地域范围的个人的总和。考察方面:人口的基本状况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1、从静态考察主要通过人口数、人LI密度和人口构成(包括自然构成和社会 构成两个方面)反映出来。2、从动态考察,人口的变动可以分为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年龄、性别和空间分布:人口的年龄构成按老少比通常可以分为三种基本形态:年轻型人口(15%以下)、成年 型人口(15%30%)和老年型人口(30%以上)。人口的性别构成的测量指标通常是性别比例。它是以女性人口为100时所对应男性人口 数来计算的。人口的空间分布指的是社会人口在各个地区的分布数量和密集程度。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易益典):1、两个公理A、物质为人类生存所必需B、两性之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2、两个级数A、人口无妨碍时,以几何级数率增加B、人类生活资料以计算级数率增加越轨行为:定义:违反准则或价值观念的任何思想、感受和行动。特点:(一)、越轨行为的界定具有相对性(二)、越轨行为必须是违反了重要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三)、越轨行为是多数人所不赞成的行为(四)、某个行为越轨的程度以此行为受到惩罚的程度取决于该类行为所触犯的规范的重要性(五)、越轨行为中,一种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越轨行为,另一种越轨行为是不利于社会进步的不合理的越轨行为类型:1、偏常行为、偏常习惯、偏常心理、偏差文化2、对风俗习惯、对某种纪律规范、对某种法律的违背的行为3、一般类型的越轨行为和特殊类型的越轨行为理论一对应的社会学家:(一)、差别交往理论一一萨瑟兰(二)、失范理论一一迪尔凯姆(涂尔干)(三)、结构紧张理论一一默顿(四)、亚文化理论(五)、社会冲突理论(六)、标签理论功能:正一一1、越轨有助于澄清或重新定义社会规范2、越轨能增进群体的团结3、越轨能促进社会的变迁负一一1、越轨的广泛流传,有可能弱化人们遵从的动机2、越轨会使生活充满不可预知的风险3、严重的越轨是一种社会解构的力量社会控制:定义:广义一一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 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能够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 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狭义一一社会越轨者是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特点:(一)、社会控制具有普遍性(二)、社会控制具有集中性和强制性(三)、社会控制具有超个人性(四)、社会控制具有依赖性和互动性类型:1、目的:限制的控制、压迫的控制、建设性的控制2、主体:个人对个人的控制、个人对群体的控制、群体对群体的控制3、价值和意义:积极的控制、消极的控制4、方式:内在控制、外在控制5、控制力的程度:硬控制、软控制6、形式:制度化控制、非制度化控制7、内容:对社会行为的控制、对社会关系的控制、对社会价值的控制8、社会机构的层次:宏观控制、微观控制第十二章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定义;从广义上看,社会变迁可以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 从狭义上看,社会变迁特指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的重大变化。自然环境是社会变迁的重要条件。 人口状况是社会变迁的必要前提。科学技术是社会变迁的直接推动力。经济发展是社会变迁的决定性因素。社会制度决定社会变迁的方向。文化变迁是社会变迁的先导。价值观念的变化是社会变迁的先声。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1、自然环境2、人口3、科学技术4、经济5、社会制度6、文化和价值观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社会变迁的理论社会历史是周期性变化的,并总是沿着封闭式的轨道周而复始地循环 运动。均衡是社会体系运行的最终目标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社会变迁的理论社会历史是周期性变化的,并总是沿着封闭式的轨道周而复始地循环 运动。均衡是社会体系运行的最终目标社会变迁的理论解释:1、社会进化论2、历史循环论3、社会均衡论社会现代化定义:社会现代化是社会变迁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社会变迁在当代呈现的新形态,它是制度与价值 的综合变革。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1、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现代化的经济方面十分引人注目,以致许多人把它看作是现代化过程的中心力量。广义的工业化包括农业的工业化和农业的商业化。2、以民主和效率为标志的政治现代化政治是社会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方面。3、社会结构现代化社会结构的现代化指的是结构分化和普遍性社会关系的确立这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4、人的现代化人是社会活动的主题,也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人的现代化甚至可以蕴含社会化的全部内 容。人的现代化主要包括: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中国社会转型有三个方面的理解:1、体制转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2、社会形态的变迁,“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 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3、社会结构的变动,“社会转型的主题是社会机构,它是指一种整体鹅全面的结构状态 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社会转型的机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 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发生明显的 变化。”中国社会转型的历程:1、中国社会转型的慢速发展阶段(1840-1949)2、中国社会转型的中速发展阶段(1949-1978)3、中国社会转型的高速发展阶段(1978至今)总的来说,1978年的中国社会转型,不论是在速度、广度、深度,还是在向度和难度 等方面都是前所未有的。谈谈你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认识(P399-403)第十三章社会问题定义:社会问题是指由于社会结构缺陷和社会政策偏差等因素而引发的,妨碍社会全局顺利 进行,妨碍大部分社会成员正常生活的社会失调现象。社会问题的主要特征:1、社会性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所引发的后果都是社会的,其解决也需要社会同 理合作才有可能。2、公共性社会问题通常是一种公共问题,而非个人麻烦。3、破坏性 社会问题是作为一种“麻烦”而出现的特定社会现象,它对社会发展和社 会进步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分析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1、社会病态论基础是社会有机体论2、社会解组论有三种形式:失范、文化冲突、价值崩溃3、价值冲突论运用冲突理论的基本原理分析研究社会问题而形成的理论观点。第十五章社会学的发展历史19世纪30年代法国的孔德提出“社会学”和建立这门学科。迪尔凯姆又称涂尔干,他的自杀论研究自杀率和作为宗教信仰、家庭规律、婚姻状 况、职业这些因素的关系,论社会分工中将社会分为两种类型,即机械团结的社会和有 机团结的社会。韦伯的“理解社会学”韦伯的三种权威类型说:1、法理权威根据制定规则的合法性而发布命令2、传统权威建立在领导者的要求和信徒的信仰上3、感召权威(魅力权威)信徒们认为一个领导人有魅力3、两种抑制:积极的抑制和消极的抑制4、三个命题A、人口必然得为生活资料所限制B、只要生活资料增加,人口一定会坚定不移的增除非受到某种非常有力而又显著的抑制的阻 止C、这些抑制和那些抑制人口的优势力最并使其结果与生活资料保持同一水平的抑制,全部可以归 纳为道德的抑制,罪恶和贫困。马寅初提出“新人口论”,索维提出适度人口论.可持续发展定义:可持续发展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他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 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白 然资源和环境,使了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中国环境形势依然非常严峻(P30):1、大气污染问题6、水土流失问题2、水环境污染问题7、生物多样性问题3、垃圾处理问题8、加入世贸组织与环境问题4、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9、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5、早灾和水灾问题10、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文化定义:文化是人类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 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结构:1、内部结构:主要是指文化体系的构成关系。一般而言,我们讲文化,主要是讲文化体系,即特定社会的 整个文化系统。从历史横断面上来讲,一个社会的文化系统体现为三个层面:(1)文化特质:是文化的最小结构单位,是构成文化的最基本的要素,是文化的细胞。(2)文化丛:指紧密相关的文化特质的总和。(3)文化模式:是所有文化丛的综合,也是所有文化因素的系统化。它是一种相对比较稳定的文化结构体系,包含一个特定社会的全部 文化内容。2、外部结构:主要指文化进程的时空结构。即纵向的时间结构和横向的空间结构。(1)文化是能够枳累、传承和发展的。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不同的文化要 素或要素的不同意义组成,反映特定时期的人类生存状态。这种文化分布 的平面特征即是文化层。(2)文化区域即指文化的空间分布,任何一个特定的区域,其居民心理、交往 方式、意义认同、价值观念等,都会有自己一定的特点,构成自己特有的 文化形态。分类:1、物质文化、规范文化、认知文化(符号性质)2、主文化、副文化、反文化(文化学系统在文化模式中的地位和影响) 主文化是指在一个特定社会文化体系中占主导或支配地位的文化学系统。副文化 也称亚文化,是指在一个特定社会文化体系中居于从属和受支配地位,居于非 主导地位的文化学系统。反文化是指与主文化相反或反对主流文化的文化子系统。第三章社会角色与人的社会化社会角色:围绕特定身份,按照-定的社会规范表现出来的一套权利义务系统和行为模式。(最早出现于林顿人的研究)社会角色的分类:1按所存在的社会关系领域:政治、经济、宗教、学术角色2按社会角色获得的途径:先赋角色(由出生的偶然性自然获得)、自致角色(个人由于自己的后天努力可获取)社会发展的趋势是自致角色的不断扩大3按角色的规范化程度:规定性角色(eg.法官警察)和开放性角色(eg.父亲朋友)4按角色所追求的目标:功利性角色(计算成本,将就报酬,注重实际的经济利益,eg.工人 商人)、表现性角色(不为报酬,是一种责任义务,自我实现欲望eg.艺术家医生)5按角色的表现状态:理想角色:社会对特定身份所规定的一套权利义务系统和行为规范。 eg.女子; 领悟角色:扮演者主观理解的角色; 实践角色:扮演者在实际行为中所表 现出来的角色角色丛:围绕主要社会地位而存在的诸多社会角色的有机集合角色扮演:个人实现角色的过程,即个人按照特定角色的行为规范去履行角色的权利义务。(第一步角色知觉第二步角色操作)角色冲突:扮演者和角色之间或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不吻合与不协调,包括角色内冲突和角色 间冲突。社会化:个体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的过程。(广 义:生命整个过程;狭义:未成年人变成成年人)社会化实质:社会化是人的需要和教育的辨证统一,是个体的自我选择和社会教化的矛盾统 一,是个体和社会相互作用的双向过程。1人的需要2社会教化3自我选择社会化条件:1人具有进行脑力劳动的条件2人具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3人具有较高的学习 能力4人有语言的能力社会化的内容:掌握生活技能学习社会规范获得生活目标承担社会角色形成自我与个性社会化过程: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化-基本社会化过程: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初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人的社会化-继续社会化过程反社会化:个人接受与社会传统文化相对立和冲突的亚文化的过程,是对一定社会的社会化 总目标的背离。反向社会化:又称逆向社会化,即指传统的受教育者对施教者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 社会变化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社会失范:社会规范在某些方面和程度上的模糊、混乱乃至多元化的现象。再社会化:极端改变原有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去除原有个性,重塑社会角色的过程。(eg. 军人,监狱对于罪犯)文化反哺: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学习的社会文化现象称之为继续社会化:成人的社会化被称作继续社会化过程,分为中年社会化和老年社会化两个阶段。米德的概括化他人理论:强调自我是逐渐发展的,只有在社会经验与活动过程中才能形成自 我观念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冲动自我:由本我的各种需要在现实中不可能立即和全部满足,个体必须接受现实的限制,学会 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超我:个体接受社会道德的规范后逐渐形成,在人格中居于管制地位。三者中自我和超我属意识层次,本我属于潜意识层次。第四章社会互动定义:通常指社会主体之间由于接触而产生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社会互动的理论分析:1、交换理论布劳2、编剧理论戈夫曼社会互动主:体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对课题的直接和整体反应。社会互动主:体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对课题的直接和整体反应。社会知觉定义:对人和物的直接反映。对感觉材料的个整合过程,是个选择组合的过程。 前面的知觉可以直接调整后面的知觉。特点:1、直接性2、选择性3、恒常性在交往中对他人的认识和了解。互动中人们对扮演角色的认识和了解。社会交往中人们对相互关系的认识和了解。又称自我印象(对于自身的印象)或自我认同(把自己看作属于某内容:1、2、3、4、对他人的知觉角色知觉人际知觉白我知觉 一类人),是指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效应(社会印象):1、首因效应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最先获得的知觉形象对此后的社会互动产生剧烈影响。2、近因效应社会互动过程中,最后所获得的知觉形象在整个互动中具有重要影响。3、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互动主体获得对方的某个特征后, 以此推及到他的所有其他特征。4、刻板效应也称社会刻板效应,人们对社会的特定人群所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化的看法 和认识。从众行为:指个人受别人行为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 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归因定义: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表现进行分析,根据所获得的各种信息指出其性质, 推测其原因的过程。暗示定义:指在无对抗条件下,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对人们的心里或行为施加刺激,并可能 使人们依次刺激而做出反应的一种行为方式。分类:1、2、3、4、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主客体关系)直接暗示和间接暗示(刺激传递方式)有意暗示和无意暗示(主观意识状态)反暗示因素影响:1、暗示者的特征。暗示者的权威性越高,暗示效果越好。2、被暗示者的特征。被暗示者的对立性越差,暗示效果越好。3、暗示的强度。暗示刺激量越大,暗示效果越好。4、暗示的情境及内容。情境越不熟悉,内容越生疏,越容易受暗示。第五章社会群体群集行为:群集行为是在自发和无组织状态下,许多人共同发生的相对一致性的行为。社会群体:社会群体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构成,形成明确的成员关系和行为规范, 具有一致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目标,并能进行持续互动的社会集合体社会群集定义:指临时性或偶尔聚集在一起,且不存在持续稳定的互动关系的人群集合体, 社会类属定义:是指具有共同的社会特征的人群,更多指的是涉及统计学意义上的群体,此 群体内部之间既可能不存在任何互动关系,也可以没有什么共同的规范和利益,亦可以不在 同一地点社会群体定义: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构成,形成较明确的成员关系和行为规范,具 有一致的群体仪式、价值观念和目标,并能进行持续互动的社会集合体。基本特征或要素:1、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2、有较明确的成员关系3、有持续的互动4、有一定的行为规范5、有一致的目标类型(前4个):1、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2、内群体和外群体(成员对白我与群体关系程度的自我感觉及其对不同群体的态度)3、隶属群体和参照群体(成员进行比较时选择的参考对象)4、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群体内部的组织正规化程度)5、小群体和大群体(群体的规模及其成员互动的方式)6、血缘群体、地缘群体和业缘群体(群体内部成员关系产生的缘由和性质)7、功能型群体、工作项FI型群体和兴趣一友谊型群体(群体目标及由此决定的成员间 关系的性质)从众定义:是指在群体的压力下,个体改变己见或行为,保持与群体期待一致的行为。试验:谢里夫的诱导错觉试验P112阿希的从众行为试验P113初级群体特点:1、成员数目较少(2-30人)2、成员间有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3、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出全部的个性4、成员间交往的情感性5、成员难以替代6、群体整合程度高7、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第六章性别、婚姻与家庭婚姻定义:成年男女双方按照习俗和法律的规定结为夫妻的一种制度,它是限制两性性自由的限 制,是为了保障安全的稳定的有利于生育的两性关系。择偶原则:同类婚首先考虑的是对方的条件是否与自己条件相当;男女有别男性 比女性更强调外表,女性更注重男方的能力与职业事业的成功因素;梯度择偶一一追求恋爱 和建立亲密的私人关系时,女性可能寻找地位相当或地位较高的男性,而男性会寻找地位相 当或地位较低的女性;有相似的成长经历家庭定义:指以血缘关系(包括收养关系)为基础,婚姻关系为纽带,以人口生产为特征的,共同 生活、共同消费的社会基本生活单位。1、2、3、4、核心家庭 直系家庭 大家庭其他家庭分类:1、姻缘关系2、血缘关系3、姻亲关系类型(综合关系): 只有夫妻关系和父母子女关系又称主干家庭或直系双偶家庭,多了婆媳(岳婿)关系和祖孙关系 又称联合家庭或多代多偶家庭空巢、丁克、同性恋家庭 以夫妻结合而形成的以血缘为依据而结成的亲属关系 非姻缘非学院关系的亲属关系4抚育、抚养、赡养功能5教育功能6消费功能家庭的功能:1生产功能2生有功能3性生活功能7情感娱乐场所 8其他功能P157-162家庭的变迁:家庭不是一成不变的,其结构和功能一直变化。如规模缩小,核心家庭大量出 现、家庭消费功能加强等。变迁三种说法:家庭消亡论一家庭将随着功能的不断削弱而白然消亡;家庭回归论一 家庭在未来的发展中,会出现向传统的复归;出现新的家庭方式一家庭关系新、家庭形式多 样化、家庭观念新。各有道理,但由于家庭作为人类初级群体,在人类种的繁衍和人类共同情感的培养方面 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现有的认识而言,人类发展离不开家庭。当代中国婚姻状况的变化情况:初婚年龄增高;结婚费用不断攀高;离婚率持续上升;再 婚人数增多;跨国婚姻发展快,问题多:婚姻挤压问题凸显第七章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个体或团体为实现特定的目标,在与周边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相对稳 定的关系和结构模式的社会实体。社会组织的特征:1组织目标的特定性和明确性2组织成员的角色化3具有稳定的、明确的正式规章制度4权威体系和科层化管理体系除以上特征,还有,社会组织有一定的心理结构,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社会组织的分类:根据组织的社会功能分类(帕森斯):政治组织、经济组织、整合组织、模式维持组织 根据组织的目标分类(彼得。不劳与斯格特):互惠组织、营利组织、服务组织、公益组织 根据组织对成员的控制方式(佐佐尼):强制组织、功利组织、规范组织 根据组织的结构分类(梅约):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根据组织的规模分类(凯普劳):小型、中型、大型、巨型 根据组织的活动领域:政治组织、市场组织、非营利组织 根据组织技术分类:长链组织、媒介组织、集约组织。家长制与科层制特点的对比:家长制科层制决策凭家长意志一言堂经组织集体讨论决定,行政部分执行制度没有制度或制度形同虚设,只一 句个人直觉、经验、惯例,具有 很大的随意性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规章治事,事本主 义,公事公办权威传统权威(世袭制、终身制)法理权威(分层负责、分科执掌,权力依附 职位)人员选拔个人委任制(建立在成员对家长 的效忠、服从之上,任人唯亲, 因人设位)按绩晋升(考核聘任制、任人唯贤)职位分层分层不明或简单化,分工不明, 责任不清,推诿,扯皮有严格的分层原则和标准,职、权、利益三 者统一,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个负责第八章社区“社区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1887年在他的社区和社会中首次提出。社区:一定范围中的具有共同关系和社会互动的人们组成的生活共同体。社区的构成要素:(1)人口要素(2)地域要素(3) 一定的生活服务体系(4)独特的生活 方式和文化体系(5)制度和组织管理系统(6) 一定的地缘认同感城市化问题(简答,论述):中国城市化的特点:1动力特点一政府发动型2体制特点一城乡双重性3结构特点一不协调 型4进程特点一波浪型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城市化内涵:人口、地域、社会经济关系、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自然历史过程, 包括人口向城市集中、地域转化、产业转型和生活方式变革。首先城市化是一个过程,城市 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中,城市化的过程本身就包含着这个过程所达到的全部结果。其次,城 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有自身的规律城市化模式:指城市化发展的状况和道路的总和,是个总体概念。不同的城市化模式应该 具有不同的发展状况,不同的实现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原则、方式(1)适度同步城市化:城市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它比较合理,能够 使城市化与工业化相辅相成,实现二者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2)过度城市化(超前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以牺牲农业为代价、造成严重的城市病,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畸形城市化。(3)滞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落后与工业化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它是一种同工业化和现代化发 展的必然趋势相违背的不合理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我国未来城市化的道路: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 极发展小城市”。它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建设经验,研究了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发展情 况后,针对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制定的。(1)坚决控制大城市规模:大城市市中心,由于人口密度过高导致交通拥堵、环境问题等市 区独有的社会病态现象,因此有必要控制大城市规模,控制不是不发展,而是通过内涵型的 扩大再生产,己发展高精尖产品为方向,调整产业结构,控制市区膨胀逐步向郊区扩展。(2)合理发展中等城市:有重大战略意义,首先这些城市有较高的规模经济效益:其次它们 能够吸引大城市先进技术和产业转移;第三易于避免由扩大城市规模所带来的规模不经济和 其他城市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较高的综合效益。发展中等城市是今后工业化和经济发 展最有效的发展途径。(3)积极发展小城市:城乡的结合不是乡村城市化的第一站。应该在城市化工业化的主导下, 实现乡村自身的城市化。通过城市的扩散和乡村城市化两者合力来完成城市化的进程。但要 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第九章社会分层定义:按照一定的标准,将社会中的人们划分成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理论:1、马克思的阶级理论 从阶级角度研究社会分层的。(1)马克思从阶级角度研究社会分层,他认为阶级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 物,当生产力不够发达,社会就必然分化为不同的阶级。(2)马克思认为,生产方式决定着阶级分层模式,不同的生产方式有不同的分层模式。 阶级斗争的结果对社会分层模式产生本质影响,随着新的生产方式的建立,新的阶级模式也 应运而生。2、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 划分基层机构的三维标准:财富一一经济标准、权力一一政 治标准、声望一一社会标准,也称三位-体社会分层法。韦伯是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社会学家。标准:1、以外显地位为标准,2、以潜在地位为标准目前常用的分层标准:1、收入2、财产3、职业收入的差别是重要的社会分层的依据。 财产是指在一个特定时间里所拥有的财产。 职业地位是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的主要社会地位。4、教育水平教育水平是决定社会地位和职业的重要因素。中国当代的社会分层5、权力6、声望权力意味着一个人在群体和社会中向别人施加影响的能力。 声望是一个人潜在的社会影响力。划分标准: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情况为标准对 社会成员进行分层中国当代的十大阶层划分: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2. 1%)2、经理人员阶层(1.6%)3、私营企业主阶层(1.0%)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4.6%)5、办事人员阶层(7.2%)6、个体工商户阶层(7. 1%)7、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11.2%)8、产业工人阶层(17.5%)9、农业劳动者阶层(42.9%)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4.8%)第十章社会流动社会流动定义:社会流动又被称为“社会移位”,它是指社会结构的横向运行,使人们在社 会美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是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分层结构与地理空间结构 中所处位置的变化。理解:(1)、从个人层面来看,社会流动既表现为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动,也表现为个人社会 角色的转换,但其实质是个人社会关系的改变,是一种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变动。(2)、从社会层面来看,社会流动表现为人们在不同的职业、地区和组织间的流动, 但其实质上是社会结构的变动和在社会辨析网络层次的变动。(3)、社会流动不同于人口流动。(4)、社会流动也有别于人才流动。社会流动的前提:(1)、社会结构的开放性是社会流动的前提条件。(2)、社会位差的存在是社会流动动力条件。社会流动的类型:(1)、结构性流动:由于社会结构变化而引起的大规模的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动。(2)、非结构性流动(自由流动):社会基本结构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个人原因所造成 的社会流动。A、垂直流动:人们在同一分层解雇种不同层次之间的纵向流动。水平流动:人们在同一社会层次上的横向流动,人们在同一层次上职业地位的变动和职 业角色的转换。B、代内流动:一个人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社会地位的变化。代际流动:同一家庭中上下两代人之间在职业、地位、身份和收入等方面的异同和变动。 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一)、个人因素:个人的家庭背景、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二)、社会因素:社会结构的性质、经济的发展程度、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社会价 值观中国当代社会流动的特点:1、中国与工业化国家社会流动的模式具有比较大的差异。2、1978年前后,中国社会流动的模式、流动的机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3、中国的职业结构正在渐趋高级化,而且将有一个跳跃式的发展,从而促使更多的人 进入社会中间阶层。4、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正逐步走向一个开放社会。5、公正、合理和开放的社会流动模式尚未最终形成。总体来说,当代中国的社会流动,显示出我国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双重转变特征,要 形成现代化社会应有的社会流动模式还需要一个过程。谈谈你对中国当代社会流动的理解(P318-335)第十一章越轨行为和社会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