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提问优化课堂

上传人:cjc2****371 文档编号:63865719 上传时间:2022-03-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巧妙提问优化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巧妙提问优化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巧妙提问 优化课堂保康县过渡湾小学 詹延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云:“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问题可以带领着孩子们走进科学殿堂,去科学的海洋里自由飞翔。点燃起孩子们的好奇心,拨旺他们的求知欲。科学探究就是从问题开始,并围绕问题解决展开的。一句精彩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积极主动的投入研究,乃至延续到课外,相反,有的提问则降低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学习处于被动。小学科学教学中问题意识是学生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学生的问题素养对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创新能力也有着重要作用。教师的问题意识关系到学生问题意识的积极形成。课堂教学中“问题”的优劣是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成败的重要标志。对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优化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中有着非凡的意义。优化课堂提问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课前要准备充分首先对课堂提问的重要性要有充分认识,不要认为课堂提问是一种人人都会,随心所欲的教学形式。没有事先设计好的课堂提问不仅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有时还会毁了一堂原本很好的教学课。尤其是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学生正处于知识积累、基本技能掌握阶段,闭合型的提问还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只不过在提问时要注意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及年龄特征,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教学活动的不同及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灵活选用不同类型的问题。比如说在单元刚开始或学生没有掌握一定的知识和基础前,提一些初级的闭合型的问题,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在鼓励学生进行分析、探究时,提一些高级的开放型的问题用于启发学生高级的思维活动。但高级的开放型的提问往往会引起学生热烈的讨论,这就必将对教师在教学进度的调整、课堂纪律的维持、教师本身知识的预备及教学的灵活性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的。例如昆虫一课的教学尾声,在学生已能辨认昆虫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常见的昆虫,并提出新问题:哪些昆虫是益虫?哪些昆虫是害虫?再次激起学生需要了解更多的关于昆虫知识的欲望。2、提的问题要简洁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活动应该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强调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进行建构。引发出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激发主动提出问题,并主动的去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注意用词简洁明了,语义正确。尤其要注意照顾儿童的年龄、心理特征,用小学生能理解的语言,对提问中的一些“关键词”的选择更要特别注意。如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伊始,有的教师在介绍一个科学问题时喜欢用“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静电现象吗?”这样的提问来作为开场白。而实际上学生还没有理解这个概念,他们如何能回答呢?不如问“同学们我们在脱毛衣和梳头发时会有什么现象?”这样问就比较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3、问题要讲究质量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教师必须要有问题意识,一个没有问题意识的教师总是很难培养出有问题意识的学生,一节课,需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进行怎样的设计,全可以围绕几个“主题”问题来展开,科学教师对自己在一节课中需着重研究,解决的问题要了然于心,从而保证教学的方向性。胸中有了这样的“竹”,教学就不会偏离方向。如在认识岩石一课中,我设计以下思路:首先用录像引入并质疑:你认识哪些岩石?他们有什么特点?你还知道关于岩石的哪些知识?紧接着让学生对自己带来的岩石样品进行研究,以小组实验形式来分析岩石的特性,认识他们的名称,了解一般岩石标本的制作过程。最后对所学的知识拓展:岩石有何作用,有何价值?你知道“水滴石穿”的故事吗?这说明了什么?心中有这几个问题,再去灵活巧妙的设计教学过程。大房子框架有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搬砖弄瓦,积极投入去“劳动”。整节课围绕认识岩石开展活动,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发现和获取知识的能力。4、 问题要讲究艺术性教师问题的艺术性,主要指教师的语言组织能力,涉及到的范围很广,如教师的教学调控能力,教学机智,智能水平、语言的情感力量等方面。“艺术性”强调语言的煽动性、语气的激励和信任性、提问的有效性。通过问题去不断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产生强烈的探究欲,勇于自主提出问题并能带着极大的热情去研究、去解决。我们在课堂上常常可以听到许多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提问,也常常可以听到许多教师喜欢重复学生的发言。教师的问题、语言艺术性对学生的发展起关键作用,主要表现为问题的煽动性、幽默性、精练性、概括性等方面。对课堂教学时间作了定量分析,可以发现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语言时间占了课堂教学时间大的比重。显然,教师的问题、语言要精炼,言简意骇,学生才能拥有自己的时间去思考、去提问、去解决问题。所以教师的提问数量更力争做到少而精。如教学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有一个细节,是在学生实验前我设计了三个要求并利用课件出示:杯中装多少水?放盐、糖或者味精之前先观察什么?怎样放盐、糖、味精?让他们懂得先思而行、三思后行,尽量提高效率,缩短时间、增加实效。引导学生设计好实验过程是做实验之前的重要准备,有助于小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5、 提问要讲究实际我们发现课堂教学中一般有以下问题形式:质问、反问、追问、直问等,不同的问法可以引发学生不同的思考,同样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能灵活运用多种不同的问题形式,去有效调控学生的研究进程,进而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问的形式要符合实际情况。如提问要符合学生实际、教师实际、教材实际、当地教学条件实际情况等,这些将会影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如地球上的水一课中,一位教师让学生做实验。取一杯水、一汤匙水、在掌心滴一滴水,告诉学生地球上的水相当于一杯水,其中淡水只相当于一汤匙水,而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只相当于一滴水,这一滴可利用的淡水还被不同程度地污染了。学生做完实验后教师问:“同学们做完实验后有什么感受?”学生有的回答手有点凉,有的回答我感到水会流淌,有的回答我感到手湿漉漉的。这些回答显然不是教师所期望的,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我想这跟教师提问的形式、时机有关。本来做这一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地球上的可利用的水非常宝贵,而学生的回答跑了题,如果让学生亲眼欣赏几个浪费水的录像片段,亲自考察当地水资源的使用情况,再来提这一问题,恐怕想不让学生说感受都不行了。6、提问要联系生活科学新课标指出:“科学课程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要创造学习科学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如营养要均衡一课,在学生了解了均衡膳食搭配原则后,学生们会不会应用呢?就需要实践来检验。我安排学生动手为自己和家人设计一份科学合理的一日三餐的食谱,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搭配,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让他们互相进行点评,找出问题,可进一步加深对食物搭配科学性的认识。这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活动过程,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把课本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体现了“科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道理。7、提问要面向全体教师上课提问不管是闭合型的还是开放型的,目的不仅是寻求学生的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要唤起全班每一个学生的参与与思考。所以即使一个同学答对了,并不等于全班同学都明白了问题的答案。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科学教育课堂上,教师叫成绩好的同学回答问题次数比较多,而且即使叫成绩比较差的同学回答问题时,也往往缺乏耐心,常常会流露出不耐烦、不介意的表情。一旦回答有错,就马上打断他们的回答。相反,对那些成绩好的同学即使他们回答问题时遇到困难,教师也往往会“热情”地去引导和启发。另外,学生被叫起来回答的频率还取决于学生所坐的位置和教师所站的方位,这常常与教师本身的习惯有关。虽说这些是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的,但这更要求我们引起注意,并认真克服自己一些不好的习惯。因为我们要时刻记住: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不是仅培养一小批尖子学生,而应该立足于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8、留有足够的时间 提问的等待时间有两种,一种是教师在提问后等待学生回答的这段时间,另一种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作出反应前这段时间。研究表明,不管是哪一段时间,增加等待时间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把等待时间增加三倍(3至5秒钟),学生回答内容会增加4至8倍,作出正确回答的学生人数也大为增加。同时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会更积极,课堂纪律也改善了。尤其是能吸引更多的成绩较差的学生参加。这样举手之劳的努力却能收到如此好的教学效果,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同时教师也要更耐心地听取学生的回答,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组织、调整自己的想法。教育心理学表明,学生在回答问题这段时间往往是他们心理活动最活跃的时间,也是锻炼他们思维能力的大好时机,而我们如果不愿意等上几秒钟就不耐烦地打断他们的思路而急于转向另一个学生,这实在很可惜,更不用说对这些学生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损伤。从建构主义理论来看,教师不是判定学生“对”与“错”的法官,而是应该更像一个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用各种方法耐心细致地去启发他们的积极思维活动。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有效课堂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显出了独特的魅力。不仅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素养,同时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亲历了科学、体验了科学、感悟了科学,为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教师如何把握提问的契机?怎样的问题才能不断指引着学生走向成功的彼岸?等等。如何高效、扎实地上好每节课还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寻求答案,这些都是我们所要不断追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