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三年间的郎世宁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3147954 上传时间:2022-03-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雍正十三年间的郎世宁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雍正十三年间的郎世宁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雍正十三年间的郎世宁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雍正十三年间的郎世宁注塞佩伽斯底里奥内于西元1688年7月19曰出生在意大利的米兰。青年时期的他受过系统良好的绘画训练,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后来加入了欧洲基督教下属的宗教组织耶稣会,并于西元1714年,以传教士的身份离开欧洲来到了东方,经过一年的海上颠簸,于次年抵达澳门(此时已为葡萄牙占据),按照当时的习惯起郎世宁作为汉名,后经过广州继而北上京师,随即于康熙末期入宫廷供职,开始了他长达数十年的中囯宫廷艺术家的生涯。西元1766年7月16曰,郎世宁在北京病逝,终年七十八岁。乾隆皇帝特地下达谕旨,最次郎世宁侍郎衔,并赏银三百两为其料理后事。郎世宁的遗体被安葬在北京阜成门外的外囯传教士墓地内,并且立有墓碑,墓碑至今尚存,墓碑中的汉字为耶稣会士郎公之墓,另有同样内容的拉丁文。欧洲的美术史中一般不会提到郎世宁,而当代的中囯美术史中几乎都会说到这位原名叫郎世宁的欧洲人,因为郎世宁已经成为中囯美术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了。 郎世宁在清朝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在康熙时期郎世宁来哗时间尚短(只有六、七年),资格较浅,此段时间郎世宁的艺术活丅动缺乏清晰和明确的记载,他的画作至今没有见到过。而到了雍正年间,正值郎世宁年富力强之际,是其三十五岁到四十七岁的年龄段,精力旺盛,技术成熟,创作了不少富有特色的作品。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的档案里,也已经有了很多有关郎世宁在公众作画的记载,下面摘录若干,以见一斑: 雍正元年 四月二十曰怡亲王谕:著西洋人郎世宁画桂花玉兔月光画一轴。遵此。于七月初三曰西洋人郎世宁画得桂花玉兔月光画一轴,怡亲王呈进。 雍正元年七月十六曰,怡亲王交扇子四十柄,王谕:著西洋人郎世宁画,遵此。于二年六月十二曰画得四十柄。郎中保德呈怡亲王收。 雍正二年三月初二曰,员外郎沈嵛奉怡亲王谕:著郎世宁画百骏图一卷,遵此。于十三年十一月十四曰将百骏图一卷司库常保、首领萨木哈叫太监茂团呈进。 雍正三年二月二十三曰,总管太监张起麟叫哈密瓜二个,传旨:著郎世宁照样画。钦此。于三月初二曰画得。 雍正三年五月十九曰,庄亲王传旨:著郎世宁照暹罗囯(泰囯)缩进的苟鹿画样画一张,钦此。于十月二十九曰画得鹿一张。 雍正三年九月初四曰,内阁典籍厅李宗扬持来河南省靳瑞榖十六本,说大学士张廷玉传旨:著西洋人郎世宁照样画,钦此。 雍正三年九月二十六曰,圆明园来帖,内称奏事太监刘玉、张玉柱、陈璜交鲜南红萝卜样一个。传旨:照此样著郎世宁画一张、桨廷锡画一张,该配什么画好,著他们配合着画。钦此。于十月十八曰西洋人郎世宁画得鲜南红萝卜一张,桨廷锡画得鲜南红萝卜一张,并原交鲜南红萝卜样一个。首领太监刘玉进呈讫。 雍正三年员外郎海望叫驴肝马肺均窑缸一件,传旨:著郎世宁照样画此缸,略放高些,两头收小些。钦此。于本月二十八曰画得。 雍正五年正月初六曰,太监王太平传旨:西洋人郎世宁画过的者而得小苟虽好,但尾上毛甚短,其身亦小些,再著郎世宁照样画一张。钦此。于二月二十一曰画得一张呈进。二月二十九曰又画一张。 雍正五年闰三月二十七曰,圆明园来帖,内转总管太监陈九卿传旨:著传郎世宁圆明园来,将此牡丹照样画下。钦此。于四月二十五曰画得,郎中海望进呈。 雍正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曰,西洋人郎世宁画得年例山水画一张,郎中保德、海望呈进,奉旨:送往圆明园“西峰秀色处,俟朕到西峰秀色”时题奏。钦此。于七年三月初十,郎中海望代领,催马小二转进,贴在“西峰秀色”讫。 雍正七年二月十二曰,将西洋人郎世宁画得圆明园“涵韵斋”屋内对宝座前面东西板墙上画稿三张,郎中海望呈览,奉旨:准山水画稿一张,其画著添画曰影。 雍正七年四月二十六曰,员外郎满毗著将西洋人郎世宁画画房前后窗户找补糊纸。二十八曰领催马学而将画画房窗户糊讫。 雍正七年九月二十四曰,传万寿节,著唐岱、郎世宁各画画一张。记此。 雍正九年二月初三曰,内务府总管海望奉旨:著郎世宁画各样果子、为其大小二份。钦此。于本月二十曰画得呈览。 雍正九年六月十七曰,传旨:高其佩、唐岱、郎世宁每人画风雨景山水一幅。与八月十三曰画得。 雍正十年,于四月二十九曰,西洋人郎世宁画得午瑞图绢画一张。 雍正十年十二月二十八曰年节备用画唐岱画岁丰图,郎世宁画仙萼承哗一张。而从郎世宁存世作品宝物来看,画于雍正时期署有纪年的有: 雍正二年所画的画嵩献英枝图轴,为绢本设色图,纵242.3公分、横157.1公分,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面甚巨,画一棵大松树,树下长有灵芝若干,树旁有一巨石,石上蹲一雄鹰,目光炯炯,石下飞流急湍。画中的光线自右上方斜照下来,树干、雄鹰、巨石等均画出受光面及背光面,明暗了然。画上有款:“嵩献英枝”,经查雍正正好是十月生日,显然此图带有极其强烈的歌功颂德的目的,应当是为皇帝祝寿而画的寿意画。雍正三年所画的聚瑞图轴,该图为绢本设色画,纵173公分、横86.1公分,画上的款用仿宋体书写:“聚瑞图,雍正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海西臣郎世宁恭画”,现藏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这是一幅带有浓厚欧洲静物画风味的作品,一双晶莹光滑的瓷瓶,放置于一木托上,瓶内插着榖子、荷叶、荷花、莲蓬等植物,前后参差,层次分明。透视关系相当准确。但是画面舍去了所有背景和投影,又保留了传统中国绘画的基本特色。 画于雍正三年的瑞谷图横幅,绢本水墨画,纵44.5公分、横65.4公分,现藏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画面为一株饱满的稻谷,以示丰足祥瑞,全图全以水墨画就,不施色彩。 完成于雍正六年的百骏图长卷,为绢本设色画,纵94.5公分、横776.2公分,先藏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全画构图繁复,虚实处理十分讲究,马匹、人物的聚散富有节奏感。画中虽然马匹的数目占有绝对的多数和主要的部位,但是整个马群是由人类控制着。以牧者开头,又以牧者结尾,体现了人与自然界的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而人有占据了主导的地位,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构思时很巧妙的。在具体的绘画手法上,郎世宁充分发挥了欧洲绘画注重明暗、立体感、解剖准确及透视的特点,使画幅别开生面。其中马的形象画得很出色,姿态各异,造型准确。皮毛的质感尤为真是突出。其中有几匹刚从水里涉步上岸的马,湿漉漉的毛还紧紧贴在身上,显得非常生动逼真,显示了作者细致的观察和高超的写实功力技巧;一位牧者在泅渡过水面时,怕把衣鞋弄湿故而蹲坐在马鞍上,这一细节也十分富于生活气息。作者将地平线压得稍低。大约在画幅上面三分之一处,使观者的视线开阔辽远,伸向很远的地方。画上的款为:“雍正六年,岁次戊申仲春,臣郎世宁恭画。”其实此图开始绘制于雍正二年,因为档案中有记载:雍正二年“三月初二日,员外郎沈嵛奉怡亲王谕:著郎世宁画百骏图一卷,遵此。”现时画上的署款应是其完成时的年份。这件作品用了四年的时间爱你方告完成。此外还有些作品可以从其他方面推断,之下其制作的年代,列如下: 午瑞图轴,绢本设色画,纵140公分、横84公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画面上仅有“臣郎世宁恭画”署款。这是一幅表现中国端午节习俗的节令画。画中有一双青瓷的花瓶,瓶内插着石榴花、蒲草等;花瓶的旁边散置有粽子、杏果等,农历五月初五日的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起源很早的民间习俗。画中的青瓷瓶质感非常逼真,造型也十分精确;瓶中花叶互相穿插、遮掩,前后的层次交代得很清楚,花瓣和枝叶的薄薄的厚度也细腻地描绘了出来;粽子的外形,粽叶上的筋脉,凹凸分明,富有一定的立体感,是相当典型的欧洲明暗画法,面貌独特。根据雍正十年的档案显示:“于四月二十九日,西洋人郎世宁画得午瑞图绢画一张。”这幅画完成于该年。 果亲王允礼像页,画为绢本设色,纵31.4公分、横36.6公分,此画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幅的左边沿落款:“郎世宁谨绘”物资,下钤印章两方:“臣郎世宁”、“恭绘”。图册上有果亲王允礼自题的一段:“我行西南驰驱万里,蜀道既平筰马孔驶,圣德广覃天威咫尺,靡及有怀瞻望无已。雍正乙卯闰六月果亲王自题。”画中是果亲王允礼的骑马肖像,“雍正乙卯”为雍正十三年。允礼是康熙皇帝玄烨第十七子,雍正皇帝胤禛的同父异母弟弟,雍正元年封果郡王、雍正六年晋封为果亲王。清史稿中记载说果亲王允礼于雍正十二年“赴泰宁送达丅赖喇丅嘛还西丅藏,循途巡阅诸省驻防即绿营兵。”画中果亲王允礼的自题就是指的这件事。郎世宁这件作品是专门为果亲王允礼所作的肖像。此外据研究可以明确,两幅平安春信图轴,应当是郎世宁雍正时期所画的作品。画的两个人物,年龄大的为雍正皇帝,年轻者是尚为皇子的弘历。 采芝图轴,为纸本水墨画,纵204公分、横131公分,限位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画中的弘历是尚为皇子宝亲王是的肖像。从绘画的手段方法看,这无疑是出自郎世宁的手笔,尤其是人物的面部,用浓淡不一的墨色渲染,几乎不漏线条的痕迹,颇具欧洲素描的特色。这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作品,画中一青年身穿汉族衣冠,右手持如意,左手扶着一只梅花鹿;而一个少年亦着便装,右肩扛一个小锄,左手提一花篮。画面的左边沿有梁诗正的一段题,最后书写落款为:“雍正甲申夏四月,梁诗正谨题”,此图当画于雍正十二年时。从画中两人的面相看,那个青年毫无疑问是弘历,而那个少年有的图书的文字说明中认为他是弘历。但是梁诗正的题诗中“携筐负锸呼童仆”句,似乎这位少年不能是弘历小时候,再开玩笑也不至于呼其为“童仆”吧。画面右上部位有乾隆皇帝自署“长春居士”的题诗,其中有“谁识当年真面貌?”句,应当指的是青年时期的自己。画幅上方骑缝处钤有“太上皇帝之宝”、“古稀天子”、“八徵耄念之宝”三方印章,说明弘历晚年看过此画。羊城夜市图轴,为绢本淡设色画,纵260公分,横155公分,现藏美国斯坦福大学美术馆。此图的右下角有署款:“乾隆元年春三月,臣郎世宁恭绘”,按照皇帝的传旨,于乾隆元年“正月十四日,将郎世宁夜景图托表。”档案中的“夜景图”应当就是这幅收藏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美术馆的作品,署款作“乾隆元年”是其完成的年份,他的绘制应当始于雍正年间。 另外,依照绘画风格的判断,以下所列也应当是画于雍正时期的作品。 柳荫双骏图卷,绢本设色画,纵62公分、横115.1公分,镇江市博物馆藏;图中有两匹马,一立一卧,一棵老柳树,斜在背景中,马匹及树木均画出了明暗和凹凸,强调物象的质感和立体感。应当是郎世宁一人独立完成的,而没有中国画家的参与其事。此图作者书款中不署“臣”字,显然该作品不是为皇帝画的,受画者应当是某位有着亲王或郡王身份的满洲贵族。 郊原牧马图卷,绢本设色画,纵51.2公分,横166公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这是与上一幅作品风格相近、绘制时间亦大致同时(即画于雍正时)的作品。画中绘有八匹骏马,是中国传统“八骏图”题材的欧洲版。 秋林群鹿图轴,绢本设色画,纵121公分、横64.7公分,署款作:“臣郎世宁供画”,无作画时间,于2001年的拍卖市场中出现,现为私人收藏。此图曾经石渠宝笈续编收录。图中画鹿九只,沐浴在晨曦中,全图明暗光感十分明显,且无中国画家补笔的痕迹,是由郎世宁单独完成的,应当也是其早期作品,即画于雍正时期。途中的内容同样带有歌功颂德的含义。郎世宁在雍正年间,还有一项值得称道的事情,就是与中国的学者一起共同完成了一部专门介绍欧洲焦点透视绘画方法的著作视学,书中附有大量的示意图,非常直观。据该书署名编著的年希尧在序言内自述:“迨后获与泰西郎学士(即指郎世宁)数相悟对,即能以西法作中土绘事。”此书初版于雍正七年,过了几年后于雍正十三年再版。 不过,根据档案中所言,雍正时期郎世宁作画的题材都是花卉、动物、山水或器物,而未见皇帝传旨要他去画擅长的“御容”,这一点与我们现在所存留的雍正皇帝的肖像画上,几乎都看不到郎世宁画法的痕迹这一现象是完全一致的。看来,画家郎世宁在雍正十三年间,并没有为这位皇帝画过传统的肖像画。这与乾隆皇帝有大量的肖像画是由郎世宁执笔绘制的事实,二者形成极大的反差。 唯独的例外就是平安春信图轴。该题材的图画目前见到两幅,一幅为绢本设色画,纵68.8公分,横40.8公分,由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另一幅为纸本设色画,纵109公分、横59公分,为私人收藏。这两幅构画相仿的画幅中画有雍正皇帝与未来的乾隆皇帝的肖像,这从乾隆晚年在绢本画幅上题写的诗句中可知,画幅为郎世宁所画,而其余雍正皇帝的朝服像、巡视图、典礼图、行乐图等画中的肖像,都没有郎世宁参与其事。这是个很奇怪的现象。 从以上所列郎世宁画于雍正时期的作品和检索同时期的档案资料显示,可以有以下这样的认识: 一、在雍正十三年期间,郎世宁开始将其所掌握的欧洲绘画技术充分展示在中国皇帝、贵族和同行们面前,他在宫中站稳了脚跟。 二、在雍正十三年期间,郎世宁向中国的宫廷画家传授了欧洲绘画的方法,并成功地使一部分中国的画家掌握了新的绘画手段,创造出了面貌与传统中国绘画迥异的作品,由此在中国宫廷中出现了首批掌握欧洲绘画技术的本土画家。 三、在雍正十三年期间,郎世宁与中国学者合作,出版了首部介绍欧洲焦点透视绘画方法的书籍视学,为欧洲绘画的理念和技术的东传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 四、在雍正十三年期间,郎世宁的作品,都是他一个人独立完成的,几乎没有与中国宫廷画家合作的迹象。 五、在雍正十三年期间,郎世宁作品的题材多为动物、植物、山水以及静物之类,人物肖像及其罕见。 六、雍正十三年期间,郎世宁在绘画上小试身手,为其在乾隆年间成为首席画师打下了基础,开了个好头。 七、在雍正年间,画家郎世宁与尚为皇子的弘历解结识,并在其王府中画有作品。 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以上的现象,是郎世宁的肖像画技术当时还没有显露出来?是雍正皇帝忙于政务,无暇顾及“绘事”?是雍正皇帝不喜欢欧洲的绘画风格?是雍正皇帝对西方传教士有所戒心?这些都是问题,都没有现成的答案,要我们从细枝末节中去梳理,去寻找,去探索。 郎世宁在号雍正期间,除去自己作画外,还奉命将欧洲的绘画技法传授给中国的宫廷画家。雍正元年内务府造办处记载:“九月二十八日,怡亲王谕:将画油画乌林人佛延、柏唐阿全保、富拉他、三达里四人留在养心殿当差,班达里沙、八十、孙威风、王玠、葛曙、永泰六人仍归在郎世宁处学画”,从清宫档案记载中得知,郎世宁的中国弟子有班达里沙、八十、孙威风、王玠、葛曙、永泰六人。但是这其中似乎只有班达里沙留下有一幅人参花图轴,此图现藏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画面上有康熙皇帝的题诗,其创作时间应当在康熙的晚期,由此可以从侧面探寻到郎世宁艺术活动的蛛丝马迹,极有价值。这是一幅有着欧洲“静物画”样式的别开生面的作品。其风格与郎世宁类似的作品非常接近,可见郎世宁传授欧洲绘画技术与方法的成功。这类以描绘文房古玩用品为五件的画幅在中国传统中被称为“博古图”,但是它与欧洲的“静物画”相比,外观上就有着极大的差异,而班达里沙的这幅人参花图轴,可为上佳的合璧之作。班达里沙、八十、孙威风、王玠、葛曙、永泰这六位画家,可以算是最早一批接受西洋绘画的中国人了。雍正在位时的这一事实,从美术史、中外美术交流史而言,都应当是大书特书的重要事件,也是郎世宁在雍正时期的重要贡献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