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考化学配套作业:专题13 第4单元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含解析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3085690 上传时间:2022-03-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高考化学配套作业:专题13 第4单元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教材】高考化学配套作业:专题13 第4单元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教材】高考化学配套作业:专题13 第4单元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材适用高考化学课时提升作业(三十六)(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2013天门模拟)实验室制氯气有如下几步操作:在烧瓶内装入MnO2粉末;塞好带导管和分液漏斗的双孔塞;由分液漏斗向烧瓶中注入浓盐酸;用铁夹固定圆底烧瓶;检查气密性;放好酒精灯;点燃酒精灯;放好铁圈和石棉网,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C.D.2.在镀锌铁皮的锌镀层厚度的测定过程中,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A.过早判断反应终点B.过迟判断反应终点C.锌在酸中溶解后,铁片未烘干就去称重D.在测定铁皮的面积时测得面积比铁皮的实际面积大3.(2013大连模拟)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A.检验亚硫酸钠试样是否变质:试样溶液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B.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混合液溶液分层得上层液体C.证明酸性条件下H2O2氧化性比I2强:NaI溶液溶液变蓝色D.鉴定盐A的成分是FeBr2:4.(2013余姚模拟)为比较铁和铜金属活动性强弱,某研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一些方案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能证明铁的金属性比铜强的是()方案现象或产物A将铁片置于CuSO4溶液中铁片上有亮红色物质析出B将铁丝和铜丝分别在氯气中燃烧产物分别为FeCl3和CuCl2C将铁片和铜片分别放入热浓硫酸中产物分别为Fe2(SO4)3和CuSO4D将铁片和铜片分别置于热的稀硝酸溶液中铁片上、铜片上均有气泡产生5.(2013杭州模拟)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A.检验溶液中是否有SO42-时,加入BaCl2溶液,再加稀硝酸,观察沉淀是否消失B.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检验气体中是否含乙烯C.选用25 mL碱式滴定管量取14.80 mL 1 molL-1NaOH溶液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时,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6.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该物质一定是氨气该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除去硫酸钠溶液中少量氯化钠杂质向含有氯化钠杂质的硫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C该溶液一定含有大量碳酸根离子某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D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向盛有少量的浓硝酸、稀硝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大小相同的铜片7.以下进行性质比较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A.比较镁、铝金属性:镁、铝(除氧化膜)分别放入4 molL-1NaOH溶液中B.比较氯、溴非金属性:氯气通入溴化钠溶液中C.比较Cu、Fe2+的还原性:Cu加入FeCl3溶液中D.比较高锰酸钾、氯气的氧化性:高锰酸钾中加入浓盐酸8.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证明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有乙烯生成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溴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B证明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沉淀向2 mL 1 molL-1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 molL-1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 molL-1FeCl3溶液实验目的实验方案C检验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然后加入足量稀NaOH溶液,再向其中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D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将NO2球浸泡在冷、热水中,观察颜色的变化9.(2013宿迁模拟)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装置: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B.装置:可用于吸收NO2或HCl气体,并防止倒吸C.装置:先从b口进气集满二氧化碳,再从a口进气,可收集一氧化氮D.装置:可用来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10.(能力挑战题)(2013金华模拟)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A.取a g混合物与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 gB.取a g混合物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g固体C.取a g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 gD.取a g混合物与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 g固体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11.(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铝等金属的性质:将一置于空气中的铝片投入浓氯化铜溶液中,铝片表面很快出现一层海绵状暗红色物质,接下来铝片上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触摸容器知溶液温度迅速上升,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生成的同时夹杂着少量黑色物质。(1)铝片表面出现的暗红色物质是,放出的气体是。(2)蓝色的沉淀中夹杂着少量黑色物质是,写出生成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3)铝片投入浓氯化铜溶液中,产生气体的速率不断加快的原因除随着反应进行生成铝离子浓度增大,水解程度增大,产生H+的浓度增大外,还有 _。12.(12分)为了鉴别标签遗失的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瓶溶液,将它们编号取样按下图所示的两个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到以下现象:(1)写出试剂的名称及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试剂 ,A ,B 。(2)本实验若将步骤与步骤颠倒,(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的目的。如果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三种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 。13.(18分)(能力挑战题)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铁与浓硫酸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回答相关问题。(1)用“可抽动铁丝”代替“直接投入铁片”的优点是_。(2)能说明有SO2气体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3)反应后,不需要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 。(4)反应一段时间后,他们对A中溶液的金属离子进行探究,请完成相关问题。提出假设:假设1:只含有Fe3+;假设2: ;假设3:既有Fe2+,又有Fe3+。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3。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硫酸、KMnO4溶液、NaOH溶液、淀粉-KI溶液、H2O2溶液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一:用胶头滴管取A试管中的溶液,用水稀释并分装试管、备用步骤二:往试管中, 步骤三: 答案解析1.【解析】选D。根据酒精灯的位置固定铁圈,检验装置气密性后,先加固体试剂,固定好烧瓶后再加液体试剂,最后加热。2.【解析】选B。根据镀锌层厚度的计算公式h=m1-m22S可知,当过早判断终点时,m2偏大,h偏小,A错;过迟判断终点时,m2偏小,h偏大,B对;铁片未烘干就称量,则m2偏大,h偏小,C错;测铁皮的表面积时比实际值偏大,则S偏大,h偏小,D错。3.【解析】选B。Na2SO3与Ba(NO3)2反应生成的BaSO3可被HNO3氧化生成BaSO4,A错误;乙酸能与Na2CO3反应,故上层是乙酸乙酯,B正确;在NaI溶液中加HNO3酸化,可认为是HNO3氧化I-,C错误;同样,FeBr2溶液加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有可能反应前就是FeBr3或FeBr2和FeBr3的混合液,故D错误。4.【解析】选A。将铁片置于CuSO4溶液中铁片上有亮红色物质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将铁丝和铜丝分别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3和CuCl2,在化合物中铜、铁都是最高价,不能说明铁的金属性比铜强;将铁片和铜片分别放入热浓硫酸中,生成Fe2(SO4)3和CuSO4,在化合物中铜、铁都是最高价,不能说明铁的金属性比铜强;将铁片和铜片分别置于热的稀硝酸溶液中铁片上、铜片上均有气泡产生,不能说明铁的金属性比铜强。5.【解析】选C。A项溶液中若含有Ag+,反应得到的白色AgCl沉淀也不溶于HNO3;溶液中若有SO32-,反应可生成BaSO3白色沉淀,BaSO3可被HNO3氧化为BaSO4,沉淀也不会溶解,因此A错误。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得的气体中可能含有SO2,SO2也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错误。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能是SO2或CO2,则原溶液中可能含有HSO3-、SO32-、CO32-或HCO3-,D错误。6.【解析】选D。某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只能说明该物质的水溶液呈碱性,A错误;选项B中引入硝酸根离子,错误;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可能含有碳酸根、碳酸氢根或两者的混合物,选项C错误;向少量浓硝酸、稀硝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大小相同的铜片,根据反应情况判断氧化性强弱,D正确。7.【解析】选A。由于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特殊性,不能根据能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说明镁、铝的金属性强弱,A项不合理。B、C、D项均合理。8.【解析】选B。向2 mL 1 molL-1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 molL-1Mg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此时NaOH剩余,再加入3滴1 molL-1FeCl3溶液会继续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看不出沉淀转化现象,故B项不正确。9.【解析】选D。装置为蒸馏装置,常用于分离相互溶解且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装置中,苯的密度比水小,不能防止倒吸,可以换成CCl4;装置,从b口进气实质上是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CO2密度大于空气,b口进气收集的CO2中易混有空气,NO密度比CO2小,排CO2法收集NO时应b口进气;装置可以发生反应:CO2+H2O+Na2SiO3=H2SiO3+Na2CO3,说明酸性H2CO3H2SiO3,则非金属性CSi。10.【解析】选A。取a g混合物加入足量稀硫酸时,发生反应:Na2CO3+H2SO4=CO2+H2O +Na2SO42NaHCO3+H2SO4=2CO2+2H2O+Na2SO4因逸出的气体中既包括CO2气体,还有水蒸气,且无法确定二者关系,故依据增重b g无法进行计算。A错;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发生反应:Na2CO3+2HCl=CO2+H2O+2NaCl106 258.5m(Na2CO3) m1(NaCl)NaHCO3+HCl=NaCl+H2O+CO284 58.5m(NaHCO3) m2(NaCl)可列方程组如下:m(Na2CO3)+m(NaHCO3)=a m1(NaCl)+m2(NaCl)=b可求得m(Na2CO3),进而求得质量分数,B正确;将混合物加热时发生反应2NaHCO3Na2CO3+CO2+ H2O,由对应关系2NaHCO3Na2CO3+CO2+H2Om842 62m(NaHCO3) b故m(NaHCO3)=8431b,m(Na2CO3)=a-8431bw(Na2CO3)=m(Na2CO3)a100%=1-84b31a,C正确;取a g混合物加入足量Ba(OH)2溶液时,发生反应Ba(OH)2 + Na2CO3 = BaCO3 + 2NaOH 106 197 m(Na2CO3) m1(BaCO3)Ba(OH)2 + NaHCO3 = BaCO3 + NaOH+H2O 84 197 m(NaHCO3) m2(BaCO3)可列方程组如下:m(Na2CO3)+m(NaHCO3)=a m1(BaCO3)+m2(BaCO3)=b可求得m(Na2CO3),进而求得质量分数,D正确。11.【解析】(1)铝活泼性大于铜,在水溶液中铝置换出铜,氯化铜溶液水解显酸性,产生的可燃性气体是氢气。(2)生成的蓝色沉淀只能是氢氧化铜,夹杂的黑色物质是氢氧化铜分解生成的氧化铜。(3)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主要有:温度升高,形成原电池。答案:(1)铜或Cu氢气或H2(2)CuOCu(OH)2CuO+H2O(3)该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加快;铜与铝构成原电池,加快铝溶解(合理即可)12.【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注意以下2点:(1)两种碱性物质和酸碱指示剂作用的现象不同于酸,使两种碱性物质变红的是酚酞;(2)钙盐易沉淀,能生成沉淀的溶液首先考虑氢氧化钙溶液。【解析】(1)三种溶液中有两种(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遇酚酞试液变红,另一种(B)不变红的为盐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两溶液中,通入CO2可生成白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钙(A),则C为氢氧化钠。(2)若将步骤与步骤颠倒,先通入CO2,变浑浊的为氢氧化钙溶液,剩余两溶液之一仍显碱性,遇酚酞试液变红,即为氢氧化钠溶液,另一不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为盐酸。若用碳酸钠溶液分别加到三种溶液中,会有三种不同现象发生,有沉淀的为氢氧化钙溶液,有气体的为盐酸,无变化的为氢氧化钠溶液。答案:(1)酚酞Ca(OH)2HCl(2)能碳酸钠溶液(合理即可)13.【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注意以下2点:(1)关注实验创新内容,理解可抽动铁丝和导管D的作用。(2)在限制范围内选取合适的试剂,检验Fe2+和Fe3+。【解析】(1)抽动铁丝可灵活控制反应开始和停止。(2)有漂白性,若品红溶液褪色,则说明生成了SO2。(3)在反应过程中,D导管插入液面下,不会有气体逸出,反应结束后可通过D导管鼓气,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鼓出,最终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4)可分别取试样,依据Fe2+和Fe3+的特性,选取KMnO4溶液检验Fe2+,选取淀粉-KI溶液检验Fe3+。答案:(1)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2)品红溶液褪色(3)从D管口向A中大量鼓气(4)只含有Fe2+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二:滴加少量的淀粉-KI溶液若溶液变蓝色,则原溶液中含有Fe3+步骤三:往试管滴加少量的KMnO4溶液若溶液褪色(浅红),则原溶液中含有Fe2+,结合步骤二溶液变蓝,则假设3正确【方法技巧】实验设计的思维模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