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朝晖:老王简案及解读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62944441 上传时间:2022-03-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朝晖:老王简案及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郑朝晖:老王简案及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王教学简案上海市建平中学 郑朝晖教学目标:通过对于文本的仔细咀嚼,体会文章的深层含义教学重点:文本咀嚼的方法与技巧教学难点:关键语句的发现与分析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揭示教学目标:一篇已经读过的文章,其实我们还是可以读出更多更深的含义来的,通过老王这篇文章的阅读,我们就要来体会字斟句酌的阅读感受。2讨论:经过初读,谈一谈在作者心目中,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目的是1熟悉课文;2了解学生对于这样一篇已经学过的课文的了解深度,便于设定进一步教学的目标。)3进一步思考:作者为什么怀有“愧怍”的情感?二、深入研讨阶段1探寻“交流异常”:发现双方语言交流过程中违反常规的表达背后的心理。引导学生将文本中的对话与日常生活中的对话交流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老王言谈中异乎寻常的地方。并从这里去深挖老王的心里。(在提供给学生的学案上,我在两个地方提醒学生思考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般会怎样思考,老王是怎样回答的。一“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二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他只说:“我不吃”表达的异常实际上就是为了让交流进行下去言说者采取的必要的措施。一个简单的日常会话,为什么会引起言说者如此强烈的反映呢?这就是文本咀嚼中发现的有价值的内容。)这种可以回避的背后,表明了老王渴望有一个真正的“家”的情感,情感归属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马斯洛的人格心理学)。设计问题:(1)在这些对话中老王的表达与日常表达有什么不同?(2)这些不同背后可以看出老王怎样的心理情感?(3)还有别的地方可以证明你们的推断是正确的吗?(关注文本之间的联系,用科学的态度学习阅读。)2探索作者组织语言过程中语言选择背后的心理作者的语言组织实际上也是在不经意间将自己最潜在的内心表露出来。但是如果缺乏一定的语言敏感性,我们就很难去发现作者内心深处的东西。设计问题:(1)对于老王这样的一种心理,作者当时领会到了吗?(2)除了她的行为之外,还有哪些语言不经意间流露出了作者的心思?(关注第五小节“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3)作者作为一个善良的人,为什么会忽视老王的这份情感?(1知识分子居高临下的心理优势。2自己身处被侮辱和歧视的境地,不敢去想。3防伪、保持距离的小市民心理)(4)为什么后来作者又能够理解老王的心理并对当初没有理解老王而产生了愧怍呢?“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者对于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与第一稿比较,发现作者刻意强调“ 幸运 ”;这里的“不幸”与前面的“不幸”含义是否一致?自己何以是一个“幸运”者呢?三、分析总结阶段1写文章一定有自己设想的读者,那么这篇文章潜在的读者究竟是什么人呢?2作者究竟要告诉这些读者什么呢?(对于那样一个扭曲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的控诉,也是对于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意识的反思。)四、总结1阅读方法总结:与日常言语交流比较发现“表达异常”;仔细阅读去体会作者刻意使用的词语背后的情感(逻辑重音)。推断一定要在语境中获得佐证。2思想总结:这种忽视既有当时时代的原因,也有历史文化的原因;杨绛的愧怍既是自己心灵的忏悔,也是为社会荷担对于不幸者的愧疚。更重要的是,以这种担当来对于社会的不公与不良提出自己的指责与批判,也是对于知识分子骨子里与生俱来的小市民心态的否定。从另一方面看对于归属与温暖的渴望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一个不能给与人归属于温暖的社会不是一个好的社会,一种不能给人归属于温暖的文化不是一种好的文化。真希望我们今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做一个精神的担当者,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不会再有这样的愧怍,让我们更有安全感与尊严感地活着!郑朝晖老师谈老王一、老王解读1.老王是写什么的?老王是杨绛在历经坎坷之后反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作。表现了不同阶层之间的情感失衡。一方面是“老王”作为一个底层劳作之人,又加上孤苦无依,渴望得到亲人或者“类似”亲人的情感慰藉,一方面是杨绛作为高修养的知识分子对于其他社会阶层的人那种带有俯视性质的宽厚和关切。这种会错意,在全文中一直期期艾艾的发展着,但是到了送鸡蛋和香油的时候,这种矛盾就发展到了无法回避的阶段了。分析这种感情失衡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杨绛和同时代“伤痕文学”的立足点不同,她希望从社会文化方面对于自身所代表的知识阶层做一个深入解剖。分析老王:(对杨绛一家种种好,此处不表)(1)脑子慢想有一个组织,希望有归属感、希望有亲人。注意这一段落的不同内容的组合。“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煌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2)鱼肝油(3)两处对话(4)看病问钱(5)香油和鸡蛋分析杨绛:(1)鱼肝油: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居高临下的悲天悯人。(2)“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3)“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中的“当然”;“我笑说有钱”中的“笑”。(4)“害怕得糊涂了”2.老王是写给谁看的?写给知识分子,尤其是那些自以为自己是时代的受害者的知识分子们看的。所以,老王同样表现出杨绛在那样一些知识分子面前的精神优越感。“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都不是”三个字说得斩钉截铁,说明杨绛自己是想清楚的。从“多吃多占”改为“幸运者”,提醒读者,作者关注的不是物质层面的问题,而是精神层面的问题。当然,这种“不安”中有“会错意”的忏悔,但是更多是说给身边那些还在扮演历史的受害者的“知识分子”们的藐视。杨绛本来就不是写给一般人看的,她本意就是要写给那些自以为是的、以文革受害者自居的知识分子们看的,所以这个文本的受众是很特殊的。杨绛自始至终都没有表现出彻底平等的态度,她的惺惺作态是为了显示自己较之一般的知识分子更高一等的精神优越感。所以这篇文章的写作动机是隐藏得很深的,不经过细心的挖掘是没有办法把握的。这个写作动机如果翻译过来就是:“你们自以为自己是那个时代的受害者,你们自以为自己人格多么高尚,其实就像曾经的我一样,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施虐者,但是如今我已经醒悟,而你们居然还很可笑地自怨自艾,你们的精神境界和我怎么能相提并论呢?”杨绛很和蔼,但是她的和蔼有着骨子里的倨傲。就如有些人的宽厚大度是居高临下的一样。我在处理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是大打马虎眼的,我只强调了杨绛和老王感情定位的错位,以及对于这种错位的幡然醒悟,再深层次的问题我没有深究。因为,我没有勇气去揭和我住在一条巷子里的这位老乡的短。3.你这样说有根据吗?(1)老王文本的修改。(2)将饮茶的序言和后记,对于那些以为自己了不起者极尽嘲讽之能事。(3)倪文尖先生的观点与我不谋而合。二、老王的教学1.要不要讲得这么复杂?教师做好充分准备,但是要知道教学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讲到那个层次上了,也不怵,但是也大可不必炫技逞能。对于一般学生来说,不必要太复杂。能够通过了解文意,感受一下语言表达的微妙就可以了2.到底讲什么?这篇课文在全国教材中放在了初二阶段来上,目的是了解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意义与价值,这虽然是一种浅阅读,但也不算太离谱。沪教版放在高一“平民意识”单元,强调要善于发现平民的风采,在解读上本身有问题,放在高一第二学期,不知意欲何为?而且这种以主题组元的语文教材编写模式,常常让教师无所适从。我的观点是语文教学还是应该落实到言语学习经验的获得方面的。而这篇文章最适合用来指导学生认识品味言语细节在文章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不要求全,只要有所感悟,哪怕有一点切实的感触也算达到目的了。3.怎么讲?严格地说,这个问题应该是“怎么指导学生学?”最简单的办法是“辩难”式,学生读了之后总会有些感受,教师在学生的感受的基础上再从言语表达的特殊点上设疑问,让他们重回文本研究,几上几下,对文本的理解也就深入了。也可以让学生相互辩难。这是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有一种就是由“意”寻“言”。索性直接告诉学生,作者和老王之间存在着情感的不对称,让学生去发现哪些地方反映出这些来。也就是让学生去发现言语表达中的特殊点。从而加对于文本的认识。第三种则是循文质疑。就是学生一边读,老师一边提问题,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是学生完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有时候不知所以,效果可能就不明显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