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老夫喜作黄昏颂 满目青山夕照明 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至今已与共和国相伴六十个金秋了。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我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因为,三十年虽然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在我至今六十年的人生中却是难以忘怀的记忆和极其重要的阶段。伴随着共和国成长发展强大的脚步,伴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沧桑巨变, 我走过了一条从求索拼搏到成功辉煌,再归于平静的人生之路。花甲之年回忆逝去的岁月,我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无愧于历史。少时酷爱文学,后来却从事医务工作的我,在这三十年中的每个重要时刻都留下了一些发表于报章的文字记录。 现把这些记录的精华摘编于此合成一篇,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和我的六十年人生。第一篇(19781988年)我从梦中醒来青春的热血浇灌的求索和拼搏之路(1988年辽宁人民广播电台“百花杯家庭十年 征文二等奖。有部分删改)从女儿发出的第一声啼哭,十年过去了,我也越过“不惑之年”。岁月的流逝剥去了我脸上青春的光泽。可这十年中的每一件事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家庭十年我生命交响乐中难忘的乐章,既哀婉低沉又激奋高亢。孔夫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可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要实现这祖先的遗训有多么艰难!我从上高中时起就怀有上大学当科学家的理想,由于文革动乱而化成了泡影。在奋斗无门的失望中,我与她一个当中学教师的六八届知青组成了家庭。感谢妻子带来的机遇。我们刚结婚几天,广播中就传来了高校恢复招生的喜讯。在妻子的支持下,我接连参加了1977和1978年的高考。头一年在本区考了第一名,第二年仍然名列前茅。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都落榜了。成绩优异不被录取与成绩不佳未被录取毕竟是不同的。痛苦折磨着我。我感到最对不起的是妻子。她也想上大学,但为了我她承担了全部家务,牺牲了自己。结果,我和她的大学梦都破灭了。女儿的出世给我苦涩的心带来了一点儿慰籍。我和妻子给她起名叫“佳韵”,我们祈愿女儿的生命能够成为美好的诗章,再也不要重复父辈的厄运了。没有什么能比孩子和妻子更能改变一个男子汉的性格。女儿的啼哭和呼喊唤起了我对社会对后代的责任。我决定走自学成材的路。我以更大的热情和毅力追求实实在在的人生价值,在生命的交响乐中结束了痛苦低沉的旋律,奏响了激奋高亢的乐章。在多年的自学生涯中,我起早贪黑的攻读外语和高等医学理论。经过十年的刻苦钻研,我在省和国家级的学术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了20多篇学术论文,在国家级译文杂志上发表了11篇译文。我感到自豪的是,这些成果不是在科研单位,也不是在大医院中取得的。而是在设备简陋的一个基层医院取得的。我的奋斗得到了医学界的重视和社会的承认。1980年我这个没有大学文凭的年轻医生被破格吸收为中华医学会会员。1985年我被选为抚顺医学检验学会委员,被市总工会命名为自学成材标兵。国庆36周年前夕,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我奋进的同时,妻子也考取了市教育学院业余学习。1987年,她毕业考试全部及格,获得了国家承认的大学毕业文凭。改革开放十年,家庭十年,我们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辛勤的耕作终于迎来了硕果累累的金秋。我们这一代曾经在文革中虚度了宝贵的青春年华,但我们没有颓废,没有落伍。大学梦的破灭使我走上了自学成才之路。脚下的路还在延伸,路的远处有我的理想在闪光。(补注:1990年由于这篇征文所表现出的感人的共同奋斗的家庭内涵,我的家被全国妇联、中央电视台等单位授予“首届全国美好家庭评选荣誉奖”)。第二篇(19891998年) 岁月无悔中年的韧性和毅力铸就的成功和腾飞(1994年中国青年报“我与共和国同龄”征文三等奖和2007年抚顺日报“高考30年征文” 节选,有增改)“共和国的同龄人”,每当人们这样称呼我时,我的心里都会涌上一种难以名状的复杂感情。他半是自豪,因为常与失意相伴;半是成功,因为常与挫折相连;半是激奋,因为也与低沉共伍;半是甜美,因为也有苦涩包含。因为我伴随着祖国走过了一条曲折坎坷,而又不屈不挠奋力抗争的路。改革开放的第二个十年,是我的不惑之年。改革开放的大潮激起了我更大的与命运挑战的勇气,为国家和民族作出更大贡献的理想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我认为,文凭并不是衡量人的价值的唯一标准。我用自学的知识在本职工作中开展了很多新的技术项目,大幅度的提高了我所在的检验科的技术水平,适应了医院医疗的需要。同时,我结合实际工作进行医学科研,对遗传学的兴趣促使我选择了一项世界性难题展开新的攻关。经过近十年无数次的试验和失败,我建立了体外培养法制备人生精细胞染色体的实验技术,并观察到人的生精细胞中存在着一种以往未被发现报道的大X染色体的聚缩现象,为解决细胞生物界的世界性难题Lyon假说提供了重要证据,引起了细胞生物学界的重视。北京东单,绿树掩映下的一栋栋宫殿式建筑,这里是中国医学科学院。1994年,我来到中国科学院院士薛社普教授的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在薛教授和章静波教授的指导下,很快拿出了阶段性成果,论文先后在国家级杂志发表和国际学术会议报告。1996年我所在的单位给我提供了7万元的科研经费,建立了一个专题科研实验室进行医学研究。1998年我出席了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三届亚太地区细胞生物学大会,论文被选为大会报告,获大会10万日元的奖励,获得市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我先后发表了40多篇论文和17篇译文,成为本专业很有影响的人物,先后入选中国当代科技专家大典、中国医学专家等多部大型典籍,被市卫生局任命为抚顺市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担任了中国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室客座研究员,被聘为中华新医学杂志编委。1997年,在高考恢复20周年之际,我的独生女儿考上了大学,实现了我们全家的理想。正是由于不屈不挠的拼搏,我才能向我和共和国共同的生日献上这些珍贵的礼物,才能在我的不惑之年结束时,划上一个无悔无愧的句号。在改革开放第二个十年和我的不惑之年结束之时,我的心里又涌上了那难以名状的复杂感情。说半是自豪,因为与祖国一起走上了中兴之路;说半是成功,因为攀登科学高峰才刚刚开始;说半是激奋,因为宝贵的青春光阴匆匆逝去;说半是甜美,因为我永远难以忘怀这些年走过的坎坷之路和那绝不轻弹但又难以抑制的酸楚的泪。第三篇(19992008年) 满目青山夕照明失业和再就业,人生归于平静(2007年抚顺检验检疫局“岗位学雷锋,服务项目年”征文集 有删改)“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联营”。1999年是我的天命之年。我精力充沛干劲十足踌躇满志想一鼓作气攻克Lyon假说。因为道路已经开拓,基础已经奠定,方向已经明确。但是,1999年下半年形势突变,我的原单位因为经济效益停止了我的科研经费,为了减人增效下岗分流,对45岁以上的老职工均做内部退养和解除劳动合同处理,而且没有例外。迫于这种形势的压力,也为了我即将大学毕业的独生爱女筹措出国留学的费用,在仔细认真的回顾分析了我多年来因为没有大学文凭而受到的限制和教训后,我忍痛放弃了眼前的科研梦提出了与原单位有偿解除劳动合同的申请,得到了批准。短短几天,我就从一个收入不菲的医生变成了失业人员,从一个金光闪闪的名人步入了奔波求职再就业大军的行列。此时,我处于彷徨的路口。一向自信的我虽然固守“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条,心里却是打翻的五味瓶,苦辣酸痛一起涌上心头。苦的是年过半百还要重新求职再就业;辣的是道路坎坷,要经常调整自己的心态,以适应周围情况的变化;酸的是曾有的辉煌一逝而去;痛的是几乎完成的科研成果付之东流。 我笃信,真正的人才应该如夜晚的繁星,尽管可能从这个半球的黎明中消失,却可以在另一个半球的夜空中升起,星光依然灿烂。 我先到了某法医室,利用中国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室客座研究员的身份,合作申请科研经费,继续从事大X染色体的研究工作。过了一年时间,我失望了。我耗费很多精力,撰写了大量的申请科研经费材料,最终批下来的科研经费,却被占用。我失去了继续搞科研的机会,遗憾的离开了这个地方。这次经历给我深刻的教训。我的身份地位都变了,必须端正心态,放弃科研梦想,为了谋生,只能踏踏实实的做技术工作。我来到了正处于初创时期的抚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在局和中心领导下,我们建立了初具规模的实验室,开展了肝炎、性病和HIV等传染病的检测。初创时期工作是忙碌和辛苦的,因为实验室只有我一个人。2003年我成功的检出了一名外籍HIV病毒携带者,并连续在全国本系统HIV初筛实验室考核工作中取得优秀成绩,获得HIV优秀初筛实验室的称号,为局里争得了荣誉,使上级领导和同行对抚顺保健中心刮目相看,我们的工作迈上了第一个台阶。“非典”疫情的爆发和防治“非典”的战斗对我们是极大的锻炼和提高。局和保健中心领导展现出了卓越的应变指挥能力,领导的表率作用和牺牲精神带动了我们。在这次实战中我们克服重重困难,使实验室的检测水平、抗实验室内感染能力和抗突发事件能力明显提高。战胜“非典”,整个保健中心的团结精神、技术素质和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我们又迈上了第二个台阶。我的心态也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得到调整和改变。局和保健中心领导对我们非常重视。不仅注意发挥我们的技术专长,还在政治和生活上给予充分的关心,按照省政府规定,为我们这些再就业人员交纳了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最高兴的是,我的女儿2001年大学毕业后去英国留学,2005年获得了博士学位,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做科研工作。我当年所有的理想和抱负,都在女儿身上得到实现和延伸。我已经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了。领导的关心和信任,工作环境和条件的改善,焕发了我的工作热情,我逐渐跳出了再就业人员的局限,充分发挥我的技术水平和经验,努力为局和中心做更多的工作。随着我国对外交流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类出国人员的增多,对实验室规模和检测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检验项目不断增加,我们实验室的责任越来越重。2005年,局领导适应形势投入重金新建了传染病实验室。新实验室宽敞明亮功能齐全,添置了很多必要的设备。保健中心的队伍充实扩大,实现了专业化、规范化。上级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与国际接轨,创建符合国际标准的实验室,让我们的检验报告得到国际认可。在中心领导的亲自参与和带领下,在中心其他人员的帮助下,经过几个月的认真细致的准备,我们完善了各种基础资料,改进了检验方法,提高了检验准确度。2006年10月,我们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考核,成为全市第一家达到ISO17025标准的医学实验室,我们又迈上了第三个台阶。我也被批准为对外代表实验室的授权签字人。我清楚的记得,当时主考官在考核谈话时问我,你怎样理解你的责任和义务?我回答:以前我只是凭医生的职责签发一份份普通的健康检验报告单,而现在我更多的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因为我对外签发代表国家认可实验室的检验报告,他不仅是我个人的行为,还代表中国国境检验检疫的形象。主考官对我的精彩回答非常满意。这几句回答虽然只是即兴之辞,但却是我在抚顺保健中心六年来不断提高的工作和思想素质的体现和发挥。改革开放三十年了,我已到花甲之年。往事如烟,曾有的辉煌早已过去。回顾置身于改革开放大潮的三十年,我的心海依然波涛滚滚,难以平静。虽然大学梦碎,科研梦断,但我这匹已为共和国奔驰了40年的老马,在检验检疫局这个火热的集体里,依然保持着对工作的热情和活力,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特点。每天清晨上班,看见检验检疫局那高耸的大楼和庄严的国徽,除了责任和自豪,我还感到充实和欣慰。因为我把一生中最宝贵最成熟的一段岁月融入了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事业,在这里度过了又一段丰富多彩的人生。“诗言志”,我喜欢吟颂曹操的名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寄托难以平静的心情。我更喜欢吟颂佚名的诗:“你是一条河,曲曲折折;你是一条路,坎坎坷坷;你是一首诗,平平仄仄;你是一团火,蓬蓬勃勃。你是一只帆,起起落落;你是一条船,颠颠簸簸;你是一首歌,风风火火;你是一颗星,闪闪烁烁。昨天在说,今天在说:你是一把利剑,永远有光泽;天地在说,日月在说:你是一把利剑,永远有光泽”,因为它最能代表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历。可我还是要用叶剑英元帅的名句“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来结束我的文章,因为这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大好形势和我现在心情的真实写照。 4 /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