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精品资料第3、4讲巩固练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汉初分封现象的延续1宋朝加强中央集权2官僚政治体制的弊端3汉至元君主专制的演进唐代“中书门下”机构的出现4宋代分割相权的措施5元朝设中书省的作用6选官制度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7唐宋对才德的推崇8明代君主专制的加强明太祖严防外戚干政9内阁对皇权的制约10清代君主专制的加强清代君主专制的加强11中国古代增强司法审判公正性的措施12综合13、14一、选择题1.(2018广东潮州期中)在分析刘邦与项羽胜负的原因时,刘邦的重要将领都武侯高起、安国侯王陵认为,“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项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这反映出()A.分封制符合秦汉历史发展趋势B.分封制平衡了中央与地方关系C.分封仍是当时重要的政治观念D.稳固统治须依靠满足部将利益解析:C结合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高起、王陵认为刘项楚汉之争的胜负关键在于是否“予之(封侯)”,由此推断C项正确。秦汉以来郡县制逐渐取代分封制,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A项错误;随着实力变化,分封制易造成分裂割据,不利于中央控制地方,B项错误;D项与题意有关,但不准确,因为封侯不能等同于“满足部将利益”,排除。2.宋朝“州”的地方行政长官称“知州”。“知”是兼任、代理的意思,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这说明宋朝()A.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B.地方割据的现象严重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D.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解析:A结合题意及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知州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体现了“反唐之弊”、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的特点,A项正确。B、D两项是唐末出现的现象,与宋代不符,排除。宋代以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故C项错误。3.(2017山西晋中期中)秦汉以后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即官员和胥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日常工作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的政治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A.分封制的长期存在B.官僚政治体制的弊端C.中央集权不断削弱D.胥吏的权力大于官僚解析: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以后,分封制逐渐被废除, A项错误;官僚政治体制下,国家官员任期制和回避制渐成定制,任期制要求一个官员不能在一个地方任职时间太长,回避制则要求官员不得在自己家乡及邻近地区任职、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不能在同一部门或地方任职。因此产生必须依赖比他熟悉情况的衙门胥吏处理公事的情形。胥吏却常常利用日常工作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 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强调地方对中央的影响,而是强调官僚体系内部出现的问题,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并没有比较胥吏和官僚的权力大小,D项错误。【新知生成】 官、僚、吏:官就是正职,即长官;僚就是副职、佐贰,即僚属;吏就是办事员,即胥吏。官和僚都是官员,有品级,叫“品官”或“朝廷命官”。吏则“不入流”,由长官自己“辟召”,身份其实是民,地位极低,待遇也极低。4.(2018皖南八校联考)唐初三省制下本无“中书门下”一职,“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才在置政事堂后设立中书门下一职。由此可知,“中书门下”的出现()A.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专制B.奠定了唐代多相制基础C.破坏了三省决策的机制D.调和了中枢机构的矛盾解析:D材料反映的“中书门下”设立的原因是中书省与门下省争论不断,没有体现皇权加强,故A项排除;三省制下,唐代即为多相制,故B项排除;材料“故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表明唐朝还是实行中书决策、门下审议机制,故C项排除;材料表明在政事堂设立中书门下,是为了避免中书省、门下省的争论分歧过多影响决策,故答案为D项。5.(2017广西桂林一模)宋史职官志二:“枢密使、知院事,佐天子执兵政,而同知、副使、签书为之贰。凡边防军旅之常务,与三省分班禀奏;事干国体,则宰相、执政官合奏。”以上材料可看出宋代()A.枢密院与中书省分掌军政和财政B.设立枢密使分割了宰相的权力C.严密的官僚体制保证了决策高效D.职官分工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解析:B宋代中书省不掌管财政,掌管财政的是三司,故A项错误;“枢密使、知院事,佐天子执兵政,而同知、副使、签书为之贰。凡边防军旅之常务,与三省分班禀奏”表明宋代职官分工,枢密使分割了宰相的军事权,故B项正确;“凡边防军旅之常务,与三省分班禀奏;事干国体,则宰相、执政官合奏”表明宋代分化事权,程序繁杂,官僚体制无法保证决策高效,故C项错误;宋代职官分工导致军队的战斗力下降,故D项错误。6.(2017河南六市联考)元朝设立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以总理全国政务,实际长官为左右丞相各一人,或仅置右丞相,总领省事,统领百司。这一政策措施有助于()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B.防止丞相专权C.提高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D.缓解中枢权力机构内部的对立解析:C材料中强调中央官制的调整,故A项错误;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中书一省制下,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故B项错误;精简机构是提高办事效率的方式,元朝三省归一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对辽阔国土的管辖,故C项正确;相权的扩大,只会激化中枢权力机构内部的对立,故D项错误。7.(2017云南昆明二模)钱穆评价某一朝代的社会阶层流动:“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更无古代封建贵族及门第传统的遗存。”此现象()A.以诗取士促进唐诗繁荣B.促进民族融合高潮到来C.促使庶族地主开始崛起D.使平民阶层影响力上升解析:D材料仅体现科举制对社会阶层流动的影响,未体现对文化的影响,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不能得出科举制促进民族融合的影响,故B项错误;庶族地主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凭借军功就逐渐崛起,故C项错误;材料表明科举制推动平民升入社会上层,因而会使平民阶层影响力上升,故D项正确。8.西施和钟无艳的故事在唐宋时期广为传颂。她们一个倾国倾城,一个奇丑无比。西施帮助勾践复国成功;钟无艳助齐宣王勤政强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春秋战国时妇女社会地位高B.反映当时中国对才德的推崇C.“红颜祸水”的观念由来已久D.历史传说缺乏依据不足为信解析:B唐宋时期,人们传颂西施和钟无艳的故事,其原因不是因为西施之美,而是因为其“助勾践复国”;不是因为钟无艳之丑,而是因为其“助齐宣王勤政强国”,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才德的推崇,B项正确。西施和钟无艳的故事仅仅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特例,无法说明整个社会妇女地位高,A项错误。材料中对两位女性是歌颂,不是贬低,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两位女性的故事在唐宋时期广为传颂的事实,而非历史传说的可信度,D项错误。9.(2018河北保定期中)洪武元年,明太祖命儒臣修女诫,他对学士朱升说:“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洪武三年,正式明确“皇后之尊,止得治宫中嫔妇之事,即宫门之外,毫发事不得预焉”。材料主要反映出明太祖()A.力图阻止相权的扩大B.注意吸取前朝政权覆亡的教训C.欲抑制外戚,严防恃宠干政D.欲限制女性人身自由解析:C明太祖命儒臣修女诫、正式明确“皇后之尊宫门之外,毫发事不得预焉”,体现了明太祖对皇后及后族势力的防范,严令限制外戚干政,C项正确。A、B两项材料无体现,排除;D项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排除。【新知生成】 外戚干政:外戚亦称外家、戚畹,指封建社会中君主的母族、妻族,即君主母亲或妻妾娘家的人。外戚干政是古代皇帝的外戚利用皇帝年幼或者无能而把持政权的现象。10.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榷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A.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C.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D.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解析:D由材料的信息看,皇帝掌握最终的决策权(批红),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皇帝和内阁之间的关系,没有朝中大臣的信息,B项错误。明代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并非近代民主政体下的内阁制,C项错误。皇帝的“手诏、中旨”需经内阁同意,如不同意,甚至可以拒绝拟旨(这种局面很少出现),说明内阁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D项正确。11.(2017广西桂林二模)雍正八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军机大臣处理机务;五年后,裁军机处,将军机事务移交总理事务王大臣处理;乾隆三年,裁撤总理事务王大臣,恢复军机处。这一演变反映()A.军机处成为法定的中央一级机构B.权力机构之间的矛盾尖锐C.军机处逐渐成为加强君权的利器D.清朝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解析: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与明代内阁制一样,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叙述了皇帝如何加强自身权力的问题,故B项错误。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雍正帝为加强皇权设军机处;军机处非法定正式机构,乾隆上任之初暂罢军机处由总理事务王大臣辅佐处理政务,后为加强皇权,恢复军机处。由此可知,军机处是皇帝加强权力的重要工具,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中央与地方间的关系,故D项错误。12.唐朝时建立三司会审制,即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三者共同审理案件,称“三司推事”, 到清朝时,除沿用“三司”制外,如遇重大案件,则实行九卿会审制,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会同吏、户、礼、兵、工部和通政司的官员共同审理。上述制度规定的实行 ()A.表明监察机构逐渐呈现出独立性B.利于增强司法审判的公正性C.使皇帝权威不断得到强化D.易造成权力交叉,行政效能低下解析:B材料中的“三司推事”“九卿会审制”均体现的是监察机构的司法审判权的行使, A项排除; “三司推事”“九卿会审制”体现了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有利于增强司法审判的公正性,B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反映皇权的强化,C项排除;对于重大案件实行权力交叉的共同审理,不会降低行政效能,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17山东枣庄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科举制发展大事记时间科举制大事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设置进士科,科举制诞生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唐高宗主持科举史上第一次“殿试”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始置武举考试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殿试实行封弥(糊名)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南方北方分卷考试材料二19世纪四五十年代后,中国近代新式学校教育兴起。外国传教士在广州、香港、上海、福州等地开办教会学校,开有圣经、四书、算术、地理、历史、科学、生物、生理学等诸课。清政府开办的新学堂,首推京师同文馆,是一所文理综合性的专门学堂民国时期,高等考试之分科,有外交官、领事官、教育、卫生、财务、行政人员,司法官、监狱官、律师,西医师等。据冯天瑜中华文化史等(1)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产生的积极作用。(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新式学校教育兴起的原因。与材料一相比,近代教育有哪些新发展?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材料一中“殿试”“考试”说明是通过公开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进士科”“武举”说明考试中分设科目;“殿试实行封弥(糊名)”体现了公平竞争;“南方北方分卷考试”说明考试做到了兼顾地区平衡。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一及所学可知科举制通过公开考试选拔人才,否定特权制度从而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带动民间向学风气,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第(2)问,对原因的分析结合材料及所学从政治上民族危机、经济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文化上西学东渐等方面分析。教育的新发展,根据材料“外国传教士在广州、香港、上海、福州等地开办教会学校”得出创办教会学校;根据“开有圣经、四书、算术、地理、历史、科学、生物、生理学等诸课”得出增加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课程;根据“民国时期,高等考试之分科,有外交官、领事官、教育、卫生、财务、行政人员,司法官、监狱官、律师”得出考试分科细致,有利于注重选拔适应近代化的实用人才。答案:(1)特征:科举制以考试为核心,进行公开考试;考试中分设科目;公平竞争;考试做到了兼顾地区平衡。积极作用: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原因:挽救民族危亡,富国强兵的需要;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西学东渐的影响;政府的引导重视。新发展:出现了教会学校;增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课程;考试分科细致;注重选拔适应近代化的实用人才。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年代省数道、路数州数郡(府、国)数县(侯国)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36不详西汉平帝(15年)131031 578东汉顺帝(126144年)131051 180续表年代省数道、路数州数郡(府、国)数县(侯国)数隋大业五年(609年)1901 255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15道3281 573宋宣和四年(1122年)26路2881 234元朝12183路971 425历代地理志材料二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源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变动”与“不变”的共同目的,并说明材料一中地方行政区划“变动”与“不变”的具体表现。解析: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出发点是满足统治者统治的需要,由此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变动”的具体表现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从地方行政区划的层级、区域、行政权力、新增地方行政单位等角度加以说明;“不变”的具体表现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县级行政单位保持稳定等角度加以说明。答案:共同目的: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君主专制统治。“变动”的表现:地方行政区划的层级逐渐增多,由两级制到三级制或四级制;州、府等中级地方行政区域不断缩小,其行政权力不断萎缩;监察区逐渐演变为行政区;元朝新增省级地方行政单位。“不变”的表现:中央对地方层层的严密控制不变;在地方行政机构内分化事权,使其相互制约的指导思想不变;县级行政单位基本稳定,加强对最基层地方的控制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