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高中语文导学案孔雀东南飞 第3课时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1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2394871 上传时间:2022-03-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高中语文导学案孔雀东南飞 第3课时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编高中语文导学案孔雀东南飞 第3课时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编高中语文导学案孔雀东南飞 第3课时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编语文精品资料课题:孔雀东南飞(第3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偏义复词、通假字的特点,掌握“相”、“迎”在不同语境里的用法。 2、学习叙事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的方法。 3、了解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 【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 1、疏通文义,把握故事发展过程,学习本诗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性格的特点。 2、掌握本诗中“相”字的不同用法以及“信”“适”“令”等实词,掌握偏义复词、同义复词。 学习难点:1、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2、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XXX页内容,阅读XXX资料XXX页内容,对概念、关键词、XXX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3、熟记、XXX基础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预习案一、问题导学1、 本诗在塑造兰芝的形象上用了哪些方法?2、本诗的开头结尾用了什么手法?二、知识梳理1、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宋代朱熹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有的诗是个别地方采用比,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就像后代的咏物诗;“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关雎首章就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句子,以河洲上和鸣的鸟兴起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而二者又有意义、气氛上的关系,接近于比。 2、浪漫主义是与现实主义相对的。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梁山伯和祝英台死后化蝶和西游记的神魔世界都较好地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3、偏义复词: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例: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偏义在“异”,“同”是衬字。三、预习自测1、古今异义(1)鸡鸣:古义 今义 (2)难为:古义 今义 (3)驱使:古义 今义 (4)来信:古义 今义 (5)便利:古义 今义 (6)明日:古义 今义 (7)逢迎:古义 今义 2、下列句中“谢”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 c )A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B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C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 D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3下列中的“见”,与“君既若见录”的“见”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 ) A践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B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C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4、词类活用(翻译加点字)(1)名词活用为动词何敢助妇语 交广市蛙珍仕宦于台阁 自名为鸳鸯(2)名词作状语黄泉共为友 昼夜勤作息中道还兄门 手巾掩口啼 朝成绣夹裙 卿当日胜贵夜夜不得息(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又非君所详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足以荣汝身5、阅读第9段,完成下列各题。对此节所用的手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排比和比喻 B夸张和渲染 C 铺陈排比 D赋比兴刘兰芝离开焦家时如此精心打扮,原因是什么?对此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临别时故意精心修饰,是对封建家长制的无言抗争。 B 临别时有意精心修饰,以博得焦母的好感,促使焦母改变主意。 C 借此延缓别离时刻的到来,反映出兰芝痛苦矛盾的心情。 D 借此这是兰芝自尊自强的显示,外柔内刚的性格使然。我的疑惑: 我的收获: 探究案一、合作探究探究1、分析孔雀东南飞中运用的比兴、铺陈排比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从学过的诗文中举例,再次回顾赋、比、兴三种手法的特点,结合本课再次把握这几种手法的运用并体会其表达效果(1)、比兴手法的运用让学生找出运用比兴手法的句子,然后加以分析,分析后教师归纳。(1)本诗开头两句(第1段)游离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一句兼用了“比”和“兴”的手法,以孔雀失偶喻夫妻离散并用以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用具体的形象渲染悲剧气氛,奠定全诗哀怨悱恻的感情基调。这种以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的手法在民歌中是常见的。在结构上,开头的这一句也和结尾的鸳鸯双飞构成呼应关系,体现了构思的匠心和用心的良苦。(2)、铺陈排比手法的运用(结合初中学过的木兰辞体会这种手法的特点)铺陈、排比手法,夸张、渲染地写尽人或事的各方面情态。它实际上也就是赋,即“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只是受汉大赋的影响,描写更加细腻更加淋漓尽致,往往一气贯注,渲染某种氛围和情绪。赋,一般分为三类,赋景观物象、赋事态情状、赋人物形象。赋是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手法。木兰辞里使用铺陈排比手法的诗句(学生发言,体会该手法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让学生找出本文中运用这种手法的诗句(学生找准诗句,分析表达效果,教师归纳)自述经历段:这是纵的铺陈,写得简练而有层次,按时间顺序,意在强调兰芝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下文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同情。罗列数字,应作互文看,交叉叙述。第13段是第2段内容的重复,都是强调兰芝从小聪明,很有教养,但转换了叙述的角度,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严妆”一段:这段描写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渲染夸张的铺陈排比,不但写出人物的外在美,更写出人物的人格美。美就美在她的沉着、镇定,美就美在她那特别的涵养。既突出了“精妙世无双”,又为下文太守的儿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铺垫。 第2段从时间上(13岁17岁)作了纵的铺陈,第9段则从妆束、服饰、姿态上作横的铺陈。无论那一种铺陈,都对塑造人物形象、推进故事情节起了积极的作用。 太守家迎娶排场段:作者不惜笔墨,浓墨重彩,写太守办喜事豪华排场,衬托出刘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节操,她对仲卿的爱和忠贞经得起任何严峻的考验。而且太守家的喜和兰芝明为允婚、暗作死计的悲凉心境形成对照,强化了悲剧性。总结:本诗的铺陈排比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也为诗歌带来了声律和色彩之美。 (3)诗中两次把焦仲卿比作磐石,把刘兰芝比作蒲苇,是否显得累赘?这和情节的发展有何关系? 明确:这个比喻第一次出自刘兰芝之口,表示刘兰芝对爱情坚贞不渝,永不变心。第二次是焦仲卿说的,他用这个比喻来责问刘兰芝为什么改变初衷。表明人物之间产生了误会,出现了分歧。这两次比喻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一致的,并能推波助澜,使情节曲折起伏,生动感人。 小结:赋、比、兴是乐府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它对推动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起了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学习乐府诗时应予以重视探究2、诗歌的结尾处写兰芝、仲卿魂化为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象这样的结尾,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很常见,试举出一例,然后探讨一下,这样写表达了当时人们什么样的愿望?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梁祝中的“化蝶”也是这样的结尾。本文在刘、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相交,是为连理枝,象征了爱情的不朽。合葬化鸟,生不能相守,死要化作比翼双飞的鸳鸯鸟。“相向鸣”,是他们爱情与幸福的歌唱,悲愤与压抑的控告。结尾的浪漫主义手法,反衬现实,寄托人们追求自由恋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这是刘焦形象的浪漫主义发展,闪现无比灿烂的理想光辉。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一些流传至今的诗句也同样表达了人们的这种美好愿望,如:彩虹万里百花开,蝴蝶双双对对来,天荒地老心不变,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课堂总结:悲剧的魅力,在于它毁灭的美。当焦刘化鸟,梁祝化蝶成为一幕幕爱情悲剧时,悲剧就演绎成了经典。尽管我们可能会因他们的爱情感动不已,但我们更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 思路小结: 二、总结整理 1、核心知识: 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孔雀东南飞勤心养公姥手巾掩口啼卿当日胜贵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槌床便大怒(名词活用为动词,拍打、敲击)自名秦罗敷(名词用作动词,取名、名叫)谢家事夫婿(名词用作动词,侍奉、服侍)交广市鲑珍(名词用作动词,买、购买)千万不复全(形容词用做动词,保全)使动、意动用法逆以煎我怀(使煎,动词作使动使像受煎熬一样)足以荣汝身(使荣,形容词的使动使受荣华)便利此月内(以为利,形容词的意动,以为最吉利)以此下心意(名词使动用法,使委屈)戒之慎勿忘(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警诫)2、典型方法:3、重点问题解决: 训练案一、课中检测与训练(能在5分钟之内完成)刘兰芝被遣回家时,刘兰芝的母亲是什么态度?刘兰芝的母亲是“大拊(f)掌”“大悲摧”。1、大家想一想,封建社会妇女被休一般被视为奇耻大辱,会遭人鄙弃,看到刘兰芝被遣回家,为什么刘兰芝被休后求婚的人接踵而来?旧时代的妇女,恪(k)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从一而终”的古训,不仅是被丈夫遗弃的女子不能再嫁,就是丈夫亡故了的,也要为之守节。如果再嫁,便被认为是不守节操,至少要受到舆论的遣责,体面人家当然不会轻易为之。但是,如果用这个尺度去衡量孔雀东南飞,我们就会碰到许多难以理解的现象。例如,刘兰芝“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母亲的态度却是“汝可去迎之”;后来,“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云有第五郎”,并且“娇逸未有婚”。难道县令、太守都愿意替没有结过婚的儿子娶不守节操的女人为妻吗?难道兰芝的母亲也愿意自己的女儿背上“失节”的恶名吗?孔雀东南飞对于兰芝再嫁的问题,似乎有点现代化的描写,看起来与旧社会的传统悖理,但是,这又确实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因为,将守节作为衡量女人品质好歹的主要内容并使之宗教化,歧视再嫁者,都是宋朝开始出现,明朝以后才逐步走向极端的。封建社会禁锢妇女的一整套礼法条规和道德标准,必须经过一个发展的过程。宋元以前,人们对于再嫁的认识,一直是比较客观的,社会上离弃或寡居的女人有人愿意再嫁,也自然有人愿娶再嫁之女。在汉魏时期,再婚行为依然普遍存在,尤其是那些人品才貌出众者。如汉朝,有个叫朱买臣的人,家里很穷,老婆因嫌他穷而离开他嫁给另一个人。朱买臣到五十岁时,被举荐后任命为太守。快到任时,地方官巴结他,让民工去修道路迎接。朱买臣原妻的后夫也是个民工,正在干活。他老婆给老公送饭,看见新太守原来就是前夫朱买臣。西汉有名的才女卓文君丈夫刚死去,大文豪司马相如作为卓文君的父亲的客人参加了卓府的宴会,宴会上,司马相如弹奏一曲古琴曲凤求凰(凤是雄性的凤凰,凰是雌性的凤凰鸟),引来了卓文君的注意。而卓文君对司马相如也是仰慕已久。两人一见如故。于是当天晚上卓文君背着父亲卓王孙,随司马相如私奔了。孔雀东南飞的时代,那些有关节操的舆论没有左右当时的现实生活,正因为这样,刘兰芝被婆婆逼遣归家之后,才会发生太守、县令接踵遣媒议婚之事。这是现实基础。2、在艺术表现上,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呢?A、课文中有哪个地方对刘兰芝的外貌作正面描写?第9小节。那么这个求婚的情节对刘兰芝的外貌和人品作了什么描写?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有什么差别?(以陌上桑为例简单说明。)B、很有地位的这些人接踵而来向刘兰芝求婚,这一情节跟前面的被遣回家形成对比,侧面衬托出刘兰芝的美丽外貌和美好心灵,突出刘兰芝的无辜被遣,也侧面衬托出焦母的专断无知。这是艺术表现上在作用。C、这一个情节的出现,也是人们美好意愿的反映。在东汉时代,像刘兰芝这样被婆家驱逐回家的,被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所扼杀的女子肯定大有人在,这些女子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因此,同处于被压迫的地位的广大群众在传唱刘兰芝的故事时自然地渗透了自己的感情。孔雀东南飞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又在传唱过程中再创造,加入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二、课后巩固促提升 1、反思提升:熟记重点知识,反思学习思路和方法,整理典型题本2、完成作业:课本Px-x页:x题、x题;课时作业Px-x页:x题、x题3、温故知新:阅读课本Px-x页,并完成新发的预习案;探讨随堂优化训练Px-x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