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人教版 第一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练1 含答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2387660 上传时间:2022-03-14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人教版 第一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练1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 第一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练1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 第一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练1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资料课练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双基达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反映出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 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2西周行分封,立诸侯。史书记载,“周公卒,子伯禽受封,是为鲁公。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据此判断,鲁国()A国君一直存在僭越行为 B是周分封在西方的最重要的封国C是西周时期的政治中心 D成为周礼典型的保存者和实施者3学者黄中业指出,分封一词源于左传,“指的是周初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分封一词中的分字,是说受封的诸侯国是由西周中央王朝分出去的封建一词中的建字,是说由周王室派出的受封者建立国家”。这说明他()A否认诸侯国对周王室的隶属关系 B认可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C肯定诸侯国是周王室的地方政权 D主张建立若干独立的诸侯国家4董书业先生颇有见地地指出:“凡有封土即有人民,得组织武装,为独立之资。春秋以来,天子之不能制诸侯,诸侯之不能制大夫,以至大夫不能制家臣,悉由于此。”这段话实际上指出了()A春秋战国时代到来的必然性 B分封制存在的弊端和隐患C封建割据出现的历史必然性 D春秋时期统治秩序混乱无序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 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6(2017成都三诊)春秋晚期,晋国大夫赵襄子一日之内拔擢中牟两位出身耕稼的读书人为大夫,并“予以田宅”,于是“中牟之民弃田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官学兴盛人才辈出 B贵族政治受到冲击C土地兼并井田瓦解 D诸子蜂起百家争鸣7历史学家许倬云说:“春秋以后,战国时期虽然征伐不已,七强之间几乎已无复华夏蛮夷的区别。最后,秦统一天下,不仅因其武力的征伐,更因孟子所谓天下定于一的观念,已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据此判断,秦统一天下的思想基础可以概括为()A华夷观念淡化 B武力征伐影响C儒家思想主张 D文化心理认同8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被改为“征”。这主要说明了()A中央集权 B规范法度C君权神授 D皇权至上9(2017湖南师大附中摸底)秦汉帝国的政治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以下最能反映该观点的是()A王位世袭制度 B皇帝制度C“推恩令” D郡县制度10(2017南昌重点中学联考)“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 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 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11(2017甘肃河西五市第一次联考)清代史学家赵翼说:“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也。”材料表明秦朝()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C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出现 D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12秦朝将领赵佗在担任龙川县(属于今广东)县令时,为解决将士生活上的缝补浆洗问题,赵佗上书秦始皇,请求派遣没有丈夫的女子到龙川,“以为士卒衣补”,秦始皇便征召了1.5万名女子前往南越(包括龙川)。秦王朝这一做法()A不利于民族矛盾的解决 B有助于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C促进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D扩大了秦王朝的统治疆域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7潍坊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时期,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中国过去的政治我们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时期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有何调整?说明这一调整的进步性。(10分)(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二中的观点。(15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注:在古文中,所谓“封建”就是指分封制,所谓“郡邑”就是指郡县制。)摘自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摘自柳宗元封建论两则材料分别表明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你如何看待历史上的分封制和郡县制优劣利弊?(12分)练高考找规律1(2016课标,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2(2014课标,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 B河北C陕西 D山东3(2013课标,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4(2014课标,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5(2016海南)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练模拟明趋势6(2017云南二模)周礼记载,西周王室政权机构中最重要的是太师和太保,由王室贵族出任。王室的官僚机构分为两大系统,即卿事寮和太史寮,卿事寮主管王畿“三事”和官吏诸侯“四方”,太史寮是文官领袖和神职官吏首领。这表明西周()A实行官僚政治制度 B始兴文官制度C建立中央政权机构 D礼制规范王权7(2017广西五市5月联考)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诸如“文之昭”“武之穆”“周公之胤”等分封在全国各地。据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周初大规模分封诸侯()A实际上是宗族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B反映了扩大疆域的战略需要C旨在建立“天下共主”的政治格局 D以先代贵族为主要分封对象8(2017东北三省四市一模)费孝通先生曾将古代中国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他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等。据此可知,“差序格局”()A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 B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延续C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 D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9(2017湖北武汉四调,24)周礼载:“以本俗六,安万民,一曰美宫室,二曰族坟墓”对“族坟墓”,郑玄注:“族犹类也。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迫。”材料中提到的“族坟墓”()A维护了贵族间血缘宗法关系 B实现了周朝王权的高度集中C反映了分封制度的全面推行 D体现了周人生活的迷信色彩10(2017安徽合肥二检,24)国语鲁语上曰:“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规定每五年要派使臣觐见天子四次,诸侯亲自朝见天子一次)。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这主要表明“先王制诸侯”()A以血缘关系为核心 B具有制度性保障C以礼乐制度为基础 D提高了行政效率11(2017衡水中学考试)古代中国的姓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最早的一批姓氏包括姬、姜、嬴、姒、妊、妘、娮、姚等。这些姓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血缘关系最初按母系确定C政治上分封制的实施 D受西周宗法制的影响12(2017河北调研)礼记王制:“山川神祇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君绌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为畔,畔者君讨。”材料表明西周礼乐制的特点是()A威慑性、实效性 B制度性、强制性C等级性、仪式性 D规范性、持久性13(2017广东期中)有人说,权力一旦失去了监督就会泛滥成灾。在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也存在着对官僚的监督。下列官职中最早具备监察职能的是()A太尉 B御史大夫C锦衣卫 D刺史14(2017河北石家庄一模,25)班固在史书中记载:司隶校尉盖宽饶“刺举无所回避”,“公卿贵戚及郡国吏徭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这可以佐证()A刺史设置有助于君主专制 B郡国并行危害了中央集权C门下封驳避免了决策失误 D监察制度有利于京畿稳定15(2017山西期中)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16(2017临汾一中月考)春秋初期诸侯遍行采邑(封地),春秋中后期始行县郡制度,“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战国时边地繁荣,始于郡下设县,形成郡县两级制。以上历史现象根源于()A诸侯争霸的推动 B铁犁牛耕的使用C分封制走向崩溃 D法家思想的推广17(2017扬州二模)“至于秦以一皇帝高出乎公、卿、守、令百僚之上,固若王室益尊,异乎前轨,然亦事势推迁所必至,非秦君臣处心积虑欲为此以便专制也。秦廷有集议之制君臣集议,犹与春秋列国贵族世卿之世略似。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材料认为秦朝的政治制度()A强化了君主专制独裁 B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C承继了先秦的分封制度 D削弱了三公九卿的权力练纠错提知能易错点1对宗法制和分封制区分不清楚18据史书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由此可见该制度()A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B使土地和政治权力层层分割C确立了以天子为至尊的中央集权制 D使国家的疆域不断扩大易错点2误认为“封建”就是封建制度19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与材料中“封建”具有不同内涵的是()A“命于下国,封建厥福。”B“地主(封建领主)剥削农民。” C“高皇帝拨乱世反诸正,昭至德,定海内,封建诸侯,爵位二等。” D“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易错点3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变化认识不到位20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课练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双基达标课时作业1C本题考查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夏朝时期的秩宗,商朝时期的卜、巫、史,西周时期的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力较大,这反映了夏、商、周时期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故C项正确。2D本题考查对西周等级制度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阅读理解材料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西周时期的“天子礼乐”即为周礼,根据“鲁有天子礼乐者”可知,D项正确。鲁国国君一直存在僭越行为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鲁国的位置在今天的山东,位于东方,排除B项。西周的政治中心在今天的陕西,C项错误,排除。3C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A项“否认”不符合材料信息。材料不能体现B项。根据题干信息“封建一词中的建字,是说由周王室派出的受封者建立国家”可知C项正确。D项与题意不符。4B本题考查分封制的弊端,意在考查考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材料中论述的核心问题是分封制的独立性过强,导致分裂局面出现,因此B项正确。A项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材料没有论及古代中国封建割据产生的必然性,因此C项错误;D项只是材料论及的一个侧面,排除。5B本题考查宗法制的影响。根据题干信息“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可知,中国人将姓置于名字前,说明重视一家一姓的宗族血缘观念浓厚,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宗法制重视血缘关系的特点,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题目无关。6B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在政治制度、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春秋时期的社会政治制度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体,但晋国没有贵族血统的读书人被提拔为大夫,说明当时分封制维系的贵族政治受到一定的冲击,B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官学,A项错误,排除;C、D两项发生于战国时期,排除。7D本题考查秦朝统一的历史条件。“天下定于一”反映了统一成为时代的共识。材料说明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促进了中原和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民族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华夷界限,统一逐渐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文化心理趋向一致,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故D项正确。8D本题考查皇帝制度。根据题干所述,为避讳秦始皇嬴政之名,故将“政月”改为“正月”,这体现了皇权至上的特点,故选D项。9D本题考查秦汉政治结构的具体表现,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对材料的解读可知,这一制度应该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经过秦汉完善和推广的制度,故D项符合题意。王位世袭制度诞生于夏朝,排除A项;皇帝制度创立于秦朝,与“个别尝试”“互相模仿”不符,排除B项;“推恩令”是汉代推行的制度,排除C项。10B本题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由材料“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故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秦朝地方郡守、郡尉、郡监分别隶属于中央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从而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B项正确;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是郡县制的建立,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机构臃肿,故D项错误。11D本题考查分封制与郡县制。先秦时期主要实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贵族政治。材料提到秦灭六国后“无世禄之臣”,由此可见秦朝废除了商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度,使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故D项正确。12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此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对南越地区的控制,也加强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融合,故B项正确,A项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项不符合史实,龙川县本身就属于秦朝的疆域,秦始皇此措施只是进一步加强对南越地区的统治,并没有扩大统治疆域,故D项错误。13(1)调整:实行郡县制。(2分)进步性:地方官员由世袭到君主任命(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辖。(8分)(2)示例:这一观点是片面的,它没有揭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实质。(3分)虽然相权曾起到了分割皇权的作用,谏议制度可以监督皇帝的言行和决策,但皇帝始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的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本质上是君主专制。(12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中“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可知,此调整应为实行郡县制;“进步性”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为开放性设问,答题时考生需要先明确材料二中的观点,然后进行评价,评价时应条理分明、史论结合。14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差异的实质在于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这不仅是一个历史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从历史上看,中央过于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但不利于地方的发展,而地方过于分权,短期内对地方的发展有好处,但往往会产生分裂势力。因此,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是一个“度”的把握问题,过分地强调任何一方面都是有后患的。(12分)解析:本题要求认识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劣利弊,首先应概括材料一、二的观点,然后依据所学知识,得出分封制与郡县制本身的优点与弊端,最后再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进行辩证分析。加餐练练高考找规律1B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这表明西周时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因此B项符合题意。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的甲骨文是继承关系,并非全新的文字体系,故排除A项;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C项与史实不符;青铜器主要用于制造祭祀用的礼器和战争用的兵器,从商代到西周,其功用并未发生重大改变,故D项错误。2C西周是由兴起于今陕西岐山一带的周部族建立的,题干中的“雅言”是由当地语言发展而来的,故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个省份均与周的起源无关。3C材料表明,战国时期的秦国率先打破了分封制对墓葬等级的规定,形成君王墓葬独大的局面,这说明秦国率先由分封体制向集权统治演变,故C项符合题意。经济发展是分封制瓦解的根本原因,A项错误;B项表述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已经遭到破坏,D项错误。4B从材料信息看,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祭天,官员、百姓祭拜自己的祖先,这都体现了“敬祖”观念,反映出人伦秩序对政治统治的重大影响,即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故选B项。君主专制并非缘于宗教权威,故A项不符合史实;早在氏族公社时期就有祖先崇拜,故C项表述错误;皇帝祭天旨在通过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君主权威,而非强化宗法制度,故D项不正确。5B由材料可知,在中国古代,“民之父母”“为民父母”“爱民如子”成为官员执政的理想境界,这是“家天下”观念的体现,故选B项。练模拟明趋势6C官僚政治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打破了以宗族血缘为纽带的贵族政治,故排除A项;古代中国文官制度产生于政府划分文武职官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以后,且材料中缺少与B项中“始”字相吻合的信息,故排除B项;“礼制”的本质在于维护等级制度,材料中不存在有关“礼制”或等级制度的信息,故排除D项;题干材料介绍了当时“王室政权机构”的相关设置,“王室政权机构”即中央政权机构,C项表述与题干材料相吻合。7A从材料可以看出,周王把同姓贵族等分封到各地当诸侯。周初大规模分封诸侯实际上是统治阶级、姬姓宗族内部权力的再分配,故选A项。其他选项从材料信息中得不出,故排除。8C“差序格局”,即将等级性、层次性与秩序性三者结合在一起。A项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说法错误,排除;“差序格局”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有一定的关系,但社会等级是“差序格局”的表现形式,D项表述恰好与之相反,排除D项。答案为C项。9A材料中“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迫”指的是同一族群或家族,他们生前“聚族而居”、死后“聚族而葬”,这体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关系,因此“族坟墓”的做法维护了贵族间血缘宗法关系。选A项。周代并未实现王权的高度集中,排除B项;材料信息体现的是宗法关系而非分封制的推行,排除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迷信色彩,排除D项。10B材料信息的大意是:先王为诸侯定下制度,规定诸侯每五年要派使臣觐见天子四次,诸侯亲自朝见天子一次。事毕就集中在一起讲习礼仪,用以厘正爵位的尊卑,遵循长幼的次序,讲求上下的法度,确定纳贡的标准,在这期间不能缺席或怠慢。这表明周天子用制度约束诸侯,即“先王制诸侯”具有制度性保障,故选B项。11B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姓氏,与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的王位世袭制无关,故A项错误。古代中国最早的一批姓氏都带有“女”字偏旁,反映出女性地位的重要,故B项正确。这些姓氏出现于西周实行分封制之前,故C项错误。西周宗法制强调的是父系血缘关系,这与材料中姓氏的特点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12B提炼材料关键信息“变礼易乐者为不从”、“革制度衣服者为畔”。这体现出西周礼乐制制度性的特点,“不从者君流”、“畔者君讨”又体现出西周礼乐制强制性的特点。13B太尉掌管军事,锦衣卫是明朝特务机构成员,只有御史大夫和刺史具有监察职能,而御史大夫出现在秦朝,刺史出现于汉武帝时期,故选B项。14D司隶校尉是汉至魏晋监督京师和地方的监察官。从材料中公卿贵戚等人对监察官的恐惧可知监察制度有利于京畿稳定,故选D项。司隶校尉并非刺史,排除A项;材料信息旨在强调监察制度的积极作用,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门下省的作用,排除C项。15A从题干信息“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以及“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可以看出,该学者强调秦始皇打破了长期以来实行的以血缘世袭或继承官位的模式,废除了依靠血缘关系的世卿世禄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全部由皇帝任免。B项属于经济方面;C项和D项中的“分权”、“军功”等表述均与材料不符。A项正确。16B春秋时期的采邑制发展到战国时期的郡县两级制,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加强,这根源于生产力的发展(即小农经济的发展、铁犁牛耕的使用),诸侯争霸和分封制崩溃均是表象,郡县制的形成是法家思想推广的结果,但D项不是根源,故B项符合题意。17BA项与材料中“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亦事势推迁所必至”表明秦朝的政治制度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故B项正确: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中“秦廷有集议之制君臣集议”不符,故D项错误。练纠错提知能18B本题易错的原因是对分封制和宗法制区分不清。材料反映了天子、诸侯和大夫对土地的再分封,体现了土地和政治权力层层分割,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故B项符合题意。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故A项不符合题意。中央集权制到战国时期才逐步确立,故C项说法有误。分封制有利于巩固西周王朝的统治,也有利于扩大国家的疆域,故D项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19B本题易错的原因是对材料中“封建”的内涵理解不清。题干材料的意思是,从前周公因管叔、蔡叔二叔联合殷后裔武庚叛周,故广封亲戚功臣,以作周室屏障。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中“封建”指的是分封诸侯国(封邦建国),认真阅读材料可知,A、C、D三项中的“封建”也是指分封诸侯国,B项中的“封建”指封建社会的社会形态。答案为B项。20C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把握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发展历程。材料反映出君主专制有利于统一,但并没有说“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故排除A项;“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说明了分裂动荡是由于专制权的薄弱,专制权稍薄弱是因,分裂动荡是果,故B项表述因果倒置,排除;“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体现了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故C项说法正确;依据材料并结合古代中国专制制度的产生可知,武力夺权并不是建立专制制度的基础(如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建立了专制制度),故D项的说法是错误的。2016-2017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四中高二(下)第一次模拟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M=0,1,2,N=x,若MN=0,1,2,3,则x的值为()A3B2C1D02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为()A球B圆柱C圆台D圆锥3在区间0,5内任取一个实数,则此数大于3的概率为()ABCD4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入x的值为1,则输出y的值是()A2B3C4D55已知向量=(1,2),=(x,4),若,则实数x的值为()A8B2C2D86某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分别为600,400,800为了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该校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这三个年级中抽取45名学生进行座谈,则高一、高二、高三年级抽取的人数分别为()A15,5,25B15,15,15C10,5,30D15,10,207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直线BD与A1C1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相交C异面但不垂直D异面且垂直8不等式(x+1)(x2)0的解集为()Ax|1x2Bx|1x2Cx|x2或x1Dx|x2或x19已知两点P(4,0),Q(0,2),则以线段PQ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是()A(x+2)2+(y+1)2=5B(x2)2+(y1)2=10C(x2)2+(y1)2=5D(x+2)2+(y+1)2=1010如图,在高速公路建设中需要确定隧道的长度,工程技术人员已测得隧道两端的两点A、B到点C的距离AC=BC=1km,且ACB=120,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A kmB kmC1.5kmD2km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11计算:log21+log24=12已知1,x,9成等比数列,则实数x=13已知点(x,y)在如图所示的平面区域(阴影部分)内运动,则z=x+y的最大值是14已知a是函数f(x)=2log2x的零点,则a的值为15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2BC,E、F分别是AB、CD的中点,现在沿EF把这个矩形折成一个直二面角AEFC(如图2),则在图2中直线AF与平面EBCF所成的角的大小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4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已知,(1) 求tan;(2) 求的值17某公司为了了解本公司职员的早餐费用情况,抽样调査了100位职员的早餐日平均费用(单位:元),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图中标注a的数字模糊不清 (1)试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求a的值,并估计该公司职员早餐日平均费用的众数;(2)已知该公司有1000名职员,试估计该公司有多少职员早餐日平均费用不少于8元?18已知等比数列an的公比q=2,且a2,a3+1,a4成等差数列(1)求a1及an;(2)设bn=an+n,求数列bn的前5项和S519已知二次函数f(x)=x2+ax+b满足f(0)=6,f(1)=5(1)求函数f(x)解析式(2)求函数f(x)在x2,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0已知圆C:x2+y2+2x3=0(1)求圆的圆心C的坐标和半径长;(2)直线l经过坐标原点且不与y轴重合,l与圆C相交于A(x1,y1)、B(x2,y2)两点,求证:为定值;(3)斜率为1的直线m与圆C相交于D、E两点,求直线m的方程,使CDE的面积最大2016-2017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四中高二(下)第一次模拟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M=0,1,2,N=x,若MN=0,1,2,3,则x的值为()A3B2C1D0【考点】并集及其运算【分析】根据M及M与N的并集,求出x的值,确定出N即可【解答】解:集合M=0,1,2,N=x,且MN=0,1,2,3,x=3,故选:A2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为()A球B圆柱C圆台D圆锥【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圆锥【解答】解:根据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圆锥故选D3在区间0,5内任取一个实数,则此数大于3的概率为()ABCD【考点】几何概型【分析】由题意,要使此数大于3,只要在区间(3,5上取即可,利用区间长度的比求【解答】解:要使此数大于3,只要在区间(3,5上取即可,由几何概型的个数得到此数大于3的概率为为;故选B4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入x的值为1,则输出y的值是()A2B3C4D5【考点】程序框图【分析】根据题意,模拟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解答】解:模拟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如下;输入x=1,y=11+3=3,输出y的值为3故选:B5已知向量=(1,2),=(x,4),若,则实数x的值为()A8B2C2D8【考点】平面向量共线(平行)的坐标表示【分析】根据向量平行的坐标公式建立方程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42x=0,得x=2,故选:B6某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分别为600,400,800为了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该校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这三个年级中抽取45名学生进行座谈,则高一、高二、高三年级抽取的人数分别为()A15,5,25B15,15,15C10,5,30D15,10,20【考点】分层抽样方法【分析】根据分层抽样的定义,建立比例关系即可等到结论【解答】解: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分别为600,400,800从这三个年级中抽取45名学生进行座谈,则高一、高二、高三年级抽取的人数分别,高二:,高三:451510=20故选:D7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直线BD与A1C1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相交C异面但不垂直D异面且垂直【考点】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分析】连接AC,则ACA1C1,ACBD,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正方体的对面平行,直线BD与A1C1异面,连接AC,则ACA1C1,ACBD,直线BD与A1C1垂直,直线BD与A1C1异面且垂直,故选:D8不等式(x+1)(x2)0的解集为()Ax|1x2Bx|1x2Cx|x2或x1Dx|x2或x1【考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分析】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对应方程的实数根,即可写出不等式的解集【解答】解:不等式(x+1)(x2)0对应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1和2,所以该不等式的解集为x|1x2故选:A9已知两点P(4,0),Q(0,2),则以线段PQ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是()A(x+2)2+(y+1)2=5B(x2)2+(y1)2=10C(x2)2+(y1)2=5D(x+2)2+(y+1)2=10【考点】圆的标准方程【分析】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因为圆的直径为线段PQ,所以圆心为P,Q的中点,应用中点坐标公式求出,半径为线段PQ长度的一半,求出线段PQ的长度,除2即可得到半径,再代入圆的标准方程即可【解答】解:圆的直径为线段PQ,圆心坐标为(2,1)半径r=圆的方程为(x2)2+(y1)2=5故选:C10如图,在高速公路建设中需要确定隧道的长度,工程技术人员已测得隧道两端的两点A、B到点C的距离AC=BC=1km,且ACB=120,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A kmB kmC1.5kmD2km【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分析】直接利用与余弦定理求出AB的数值【解答】解:根据余弦定理 AB2=a2+b22abcosC,AB=(km)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11计算:log21+log24=2【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分析】直接利用对数的运算法则化简求解即可【解答】解:log21+log24=0+log222=2故答案为:212已知1,x,9成等比数列,则实数x=3【考点】等比数列【分析】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得x2=9,由此能求出实数x【解答】解:1,x,9成等比数列,x2=9,解得x=3故答案为:313已知点(x,y)在如图所示的平面区域(阴影部分)内运动,则z=x+y的最大值是5【考点】简单线性规划【分析】利用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求最大值即可【解答】解:由已知,目标函数变形为y=x+z,当此直线经过图中点(3,2)时,在y轴的截距最大,使得z最大,所以z的最大值为3+2=5;故答案为:514已知a是函数f(x)=2log2x的零点,则a的值为4【考点】函数的零点【分析】根据函数零点的定义,得f(a)=0,从而求出a的值【解答】解:a是函数f(x)=2log2x的零点,f(a)=2log2a=0,log2a=2,解得a=4故答案为:415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2BC,E、F分别是AB、CD的中点,现在沿EF把这个矩形折成一个直二面角AEFC(如图2),则在图2中直线AF与平面EBCF所成的角的大小为45【考点】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分析】由题意,AE平面EFBC,AFE是直线AF与平面EBCF所成的角,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由题意,AE平面EFBC,AFE是直线AF与平面EBCF所成的角,AE=EF,AFE=45故答案为45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4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已知,(1) 求tan;(2) 求的值【考点】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分析】(1)由,结合同角平方关系可求cos,利用同角基本关系可求(2)结合(1)可知tan的值,故考虑把所求的式子化为含“切”的形式,从而在所求的式子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cos2,然后把已知tan的值代入可求【解答】解:(1)sin2+cos2=1,cos2=又,cos=(2)=17某公司为了了解本公司职员的早餐费用情况,抽样调査了100位职员的早餐日平均费用(单位:元),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图中标注a的数字模糊不清 (1)试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求a的值,并估计该公司职员早餐日平均费用的众数;(2)已知该公司有1000名职员,试估计该公司有多少职员早餐日平均费用不少于8元?【考点】频率分布直方图【分析】(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1,求出a的值,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最高的小长方体的底面边长的中点即是众数;(2)求出本公司职员平均费用不少于8元的频率就能求出公司有多少职员早餐日平均费用不少于8元【解答】解:(1)据题意得:(0.05+0.10+a+0.10+0.05+0.05)2=1,解得a=0.15,众数为:;(2)该公司职员早餐日平均费用不少于8元的有:2=200,18已知等比数列an的公比q=2,且a2,a3+1,a4成等差数列(1)求a1及an;(2)设bn=an+n,求数列bn的前5项和S5【考点】数列的求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分析】(1)运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等差数列的中项的性质,解方程可得首项,进而得到所求通项公式;(2)求得bn=2n1+n,再由数列的求和方法:分组求和,结合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计算即可得到所求和【解答】解:(1)由已知得a2=2a1,a3+1=4a1+1,a4=8a1,又a2,a3+1,a4成等差数列,可得:2(a3+1)=a2+a4,所以2(4a1+1)=2a1+8a1,解得a1=1,故an=a1qn1=2n1;(2)因为bn=2n1+n,所以S5=b1+b2+b3+b4+b5=(1+2+16)+(1+2+5)=+=31+15=4619已知二次函数f(x)=x2+ax+b满足f(0)=6,f(1)=5(1)求函数f(x)解析式(2)求函数f(x)在x2,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分析】(1)利用已知条件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2)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以及开口方向,通过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函数的最值即可【解答】解:(1);(2)f(x)=x22x+6=(x1)2+5,x2,2,开口向上,对称轴为:x=1,x=1时,f(x)的最小值为5,x=2时,f(x)的最大值为1420已知圆C:x2+y2+2x3=0(1)求圆的圆心C的坐标和半径长;(2)直线l经过坐标原点且不与y轴重合,l与圆C相交于A(x1,y1)、B(x2,y2)两点,求证:为定值;(3)斜率为1的直线m与圆C相交于D、E两点,求直线m的方程,使CDE的面积最大【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1)把圆C的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写出圆心和半径;(2)设出直线l的方程,与圆C的方程组成方程组,消去y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由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的值;(3)解法一:设出直线m的方程,由圆心C到直线m的距离,写出CDE的面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最大值,从而求出对应直线方程;解法二:利用几何法得出CDCE时CDE的面积最大,再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求出对应直线m的方程【解答】解:(1)圆C:x2+y2+2x3=0,配方得(x+1)2+y2=4,则圆心C的坐标为(1,0),圆的半径长为2;(2)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联立方程组,消去y得(1+k2)x2+2x3=0,则有:;所以为定值;(3)解法一:设直线m的方程为y=kx+b,则圆心C到直线m的距离,所以,当且仅当,即时,CDE的面积最大,从而,解之得b=3或b=1,故所求直线方程为xy+3=0或xy1=0解法二:由(1)知|CD|=|CE|=R=2,所以2,当且仅当CDCE时,CDE的面积最大,此时;设直线m的方程为y=x+b,则圆心C到直线m的距离,由,得,由,得b=3或b=1,故所求直线方程为xy+3=0或xy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