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学员对教师教学质量反馈评价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0664351 上传时间:2022-03-0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6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学员对教师教学质量反馈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学员对教师教学质量反馈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学员对教师教学质量反馈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评估操作手册(征求意见稿)卫生部科教司2005年6月目 录一、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使用说明-( 3-5 )二、(附表1)评估报告框架-( 6 )三、(附表2)省级(市、区)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管理机构资料准备清单-( 7 )四、(附表3)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机构资料准备清单-( 8 )五、(附表4)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社区实践基地资料准备清单-( 9 )六、(附表5)学员对教师理论课教学质量反馈评价表- -( 10 )七、(附表6)学员医患沟通和接诊能力面试评分表-( 11 )八、(附表7)学员全科医疗病例综合分析和处理能力评分表-( 12 )九、(附表8)学员实践操作技能考核实施细则及考核要求-(13-15 )1、全科医疗门诊病历书写评分表-( 16 )2、体格检查评分表-( 17 )3、心电图检查操作评分表-( 18 )4、测量T、P、R、BP操作评分表-( 19 )5、切开、间断缝合、8字形缝合操作评分表-( 20 )6、拆线、打结操作评分表-( 21 )7、换药操作评分表-( 22 )8、胸外心脏按压评分表-( 23 )9、口对口人工呼吸评分表-( 24 )十、(附表9)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对学员培训质量反馈评估表-( 25 )十一(附表10)服务对象对学员培训质量反馈评估表-( 26 )十二(附表11)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评估评分表-( 27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使用说明根据卫生部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要求,在2005年,全国大中城市应基本完成在职人员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为检查和评价各地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任务落实情况,收集相关信息,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我司依据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全科医学临床和社区实践基地基本要求等文件要求,结合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和培训的特点,制订了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为开展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评估工作和各省的自评工作提供依据。一、评估目的:(一)依据评估结果和反馈信息了解培训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完成情况,收集资料,发现问题,研究解决思路,以便及时调整政策,实施宏观调控和指导。(二)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促进和加强横向交流,推广先进经验,开展表彰活动,促进全科医学教育工作深入开展。(三)进一步完善全科医师培训与我国卫生体制改革和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评估,多方了解全科医学培训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并为调整和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及人才培养政策提供依据。二、评估对象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评估对象依照评估目标和内容的不同,具有多层次、多类型、多要素的特点。评估对象主要分为二类:(一)有关单位。为主要评估对象,具体包括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培训机构;社区实践基地等。(二)相关人员。为评估抽查对象,具体包括各级培训管理人员;教师;全科医师。三.评估标准评估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其中量化指标,均有计算方法和标准,指标权重采用专家评议和百分权重法。总分为100分,附加分10分。评估时,由评估专家小组采取查阅材料,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学员考核等多种方式作出评判。凡核心要素总得分少于13分或总评分少于60分,评估结果为不合格。四、评估过程评估工作分为自评、复评、认定三个阶段:(一)自评阶段:各省(区、市)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自评,写出自评报告,限时报送卫生部科教司。(二)复评阶段:卫生部科教司组织专家组进行实地评估,对自评结果进行复核。(三)认定阶段:根据自评与复评结果,对各省(市区)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价,并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五、复评工作程序及有关要求(一)成立评估专家组:每组一般由4-5人组成,分别由卫生行政部门领导1人(担任组长由卫生部科教司指定)、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管理专家、全科医疗专家、卫生行政管理人员3-4人组成(由组长选定)。评估组专家分为二组,A组为管理组2-3人,负责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培训机构的评估,召开管理人员座谈会; B组为专业组2人,负责社区实践基地评估,抽查考核,召开专业人员座谈会。组长全面负责评估工作,具体任务为日程安排、确定专家人选及任务分派、确定抽查地区及机构、反馈评估意见等。各成员应在做好分派的评估任务同时,协助组长做好联络、记录与资料的整理和汇总、起草评估报告等工作。(二)抽样:根据自评情况,采取抽样检查或分组交叉检查的方法进行复评。每省(区、市)抽样数量为:1.有关单位抽样数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省级培训机构各1个,市级卫生行政部门1-2个,市级培训机构1个,社区实践基地2-4个。2.相关人员抽样数量:管理人员访谈: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各1-2人。培训机构人员访谈:每所培训机构专职管理人员1人,领导1人,教师35人,每个社区实践基地专职管理人员1人,社区实践指导教师2人。培训对象及相关人员访谈:已培训结业全科医师10人以上,社区护士2人,预防保健人员2人。(三)考核笔试。随机抽取已毕业学员80名,由评估组委托有关单位提前进行考核,考核试卷由评估专家组统一命题、统一阅卷。面试(全科医疗病历综合分析处理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社区实践操作技能考核。评估专家组根据学员名册,随机抽取10-20名已结业学员进行考核。考核采取实践技能抽考或全科医疗综合技能计算机模拟病例考核方式。(四)复评日程安排:评估组抵达被评估省(市、区)后,由组长确定抽查地区和单位,确定评估日程安排,采取分组查看资料、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访谈、抽查考核、等形式进行评估。复评工作主要是对被评省(市、区)自评报告的复核审验,不安排被复评省(市、区)卫生厅(局)的汇报。评估具体安排可参考以下方案:时间内容组别第0天专家组报到、碰头分工,安排工作日程,统一评分标准A组、B组第一天上午1.省(市、区)卫生厅领导与专家组交流有关情况,查阅相关资料。2.省级全科医师培训机构,查阅相关材料,实地考察。3. 管理机构人员座谈A组、B组下午赴抽查的地级市A组、B组第二天上午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实地考察,查阅资料A组培训对象及相关人员座谈会B组下午社区实践基地实地考察A组学员抽查考核B组第三天上午返回省会城市A组、B组下午向被评估的省(市、区)卫生厅(局)反馈评估意见A组、B组第四天专家组撤离六、评估意见反馈和汇总上报评估专家组汇总评估记录及相关资料,对记录资料及评估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后,形成主要评估意见并向被评估的省(市、区)卫生厅(局)反馈,撰写评估报告,将评估报告、评估记录及相关资料交卫生部科教司。七、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意见反馈联系地址:北京市西直门外南路1号,卫生部科教司教育处 吴沛新 收;邮编:100044;联系电话:010-68792248;传真:010-68792234 Email:wpxin;wpxin请将修改意见和建议于2005年6月30日前反馈。附表1 评估报告框架一、自评报告框架(一)题目:省(市、区)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自评报告(二)报告主要内容:1、自评工作概况(评估日期、参加人员、评估对象及地点等)2、全省(市、区)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基本情况及指标完成情况3、成绩与经验(注意总结特色)4、存在问题5、今后工作思路6、自评结论(核心要素得分、评估总分)(三)附件:评估指标总体得分表及评估各项记录材料(四)省(市、区)卫生厅(局)签章二、复评报告框架(一)题目:对省(市、区)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的复评报告(二)报告主要内容:1、复评工作概况(评估日期、参加人员、评估对象及地点等)2、复评省(市、区)基本情况(全省概况及指标完成情况)3、成绩与经验(注意总结特色)4、存在问题5、今后工作建议6、结论(核心要素得分、评估总分)(三)附件:评估指标总体得分表及评估各项记录材料(四)报告执笔人签字与专家组成员签名附表2 省级(市、区)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管理机构资料准备应按评估指标顺序编号(如无可空项)1自评报告、自评评分汇总2卫生行政部门有领导分管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有关任命文件或会议记要。3卫生行政部门有关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规划、计划或实施意见。3卫生行政部门有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晋升、聘岗、学费资助等系列配套政策文件。4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管理机构设立和人员任命的文件、报告和有关会议纪要。5培训学校(教学点)分管领导、职能科室、专职人员任命文件或有关会议记要。6培训管理机构专职管理人员接受过相关培训证明。7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专项经费使用相关管理制度规定、拨款依据。8设立全省(直辖市、自治区)社区实践基地文件或有关会议记要。9培训课程设置相关材料。10培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辅导资料。11考务管理工作有制度有规定。12学员证书发放登记册。13证书审核制度和程序。14全科医师培训课题立项书、结题报告、相关文件。15全科医学论文发表的刊物和复印件。16开展全科医学教育获奖证书、资料。17教学改革方面的资料、总结报告。18、社区实践基地名单19、学员名单附表3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机构资料准备应按评估指标顺序编号(如无可空项)1.师资培训招生通知2.培训人员名单3.师资培养计划4.证书样本。5.教学点建点相关规定和制度6.教师资格认定及聘任考评的相关规定和制度。7.学籍管理相关规定和制度。8.教学管理相关规定和制度。9.学员奖惩相关规定和制度。10.教学任务书11.课程进度表12.教案13.备课笔记14.课件。附表4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社区实践基地资料准备应按评估指标顺序编号(如无可空项)1 社区实践基地评估相关规定制度。2 社区实践基地带教人员管理相关规定制度。3 社区实践基地实习学员管理相关规定制度。4 社区实践基地考核管理相关规定制度。附表5 学员对理论课教师教学质量反馈评价表 省(市、区)单位 培训结业年份 职称 从事专业 项目评价内容分值得分优良中合格较差教学态度20分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敬业勤勉108765以下言传身教108765以下理论课教学60分内容合理,充实108765以下表述清楚(口头、板书)108765以下讲课条理清楚、重点突出108765以下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108765以下注重学习方法和能力培养108765以下能激发求知欲,课后收获大108765以下总体印象20分对教师总体评价2016141210以下合计填表日期 评估专家签名 附表6 学员医患沟通和接诊能力面试评分表省(市、区) 单位 考生姓名 专业 培训结业年份 项 目要求90-10080-8970-7960-6959以下开始先自我介绍,能系统询问一些问诊内容,以获得全部必要资料,有明确的结束语。衣冠整洁、文明礼貌、病人感到温暖亲切。眼神友善、语体轻松大方、面部表情适当,使病人感到轻松自在,易于交流。会用过渡性语言,提问恰当,解释清楚,能确保病人提供有关的和必要的信息。能按时间顺序写出主诉、现病史及伴随的有关症状。关心病人反映,聆听病人的全部叙述,不轻易打断,不出现难堪的停顿。从病人的回答中核实包括药物治疗、嗜好、生活方式等有价值的信息,。交流中给一些赞扬性肯定或反馈,对病人的悲伤、痛苦能表示同情和理解鼓励病人提问,注重诱导出病人隐藏的忧虑。关心病人现有的经济和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包括个人、家庭、工作单位。询问家庭情况,适当探讨疾病治疗对病人本身及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和自我形象的影响语言简单易懂,不用医学或难懂的术语提问。平均分平均分60分以上为合格 填表日期 评估专家签名 附表7 学员全科医疗病例综合分析和处理评分表省(市、区) 单位 考生姓名 专业 培训结业年份 地点时间主要内容90-10080-8970-7960-6959以下社区卫生服务实践能力评价病史采集完整性(疾病资料、背景资料)检查结果判断能力高新诊断技术筛选及判断能力 诊断完整性 (生物、心理、社会)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能力药物药物选择、评价处理计划完整性(生物、心理、社会)家庭、社区健康问题综合处理能力急救处理能力以人为本的体现与病人和病人家属的交流能力开展病人教育、筛查能力合理利用资源能力心理咨询/治疗能力开展以家庭为单位服务及建立相关健康档案的能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资料收集、调研的能力平均分总体评价: 评估专家签名: 年 月 日注:20个社区常见健康问题选考3个平均分60分以上为合格附表8 学员实践操作技能考核实施细则及考核要求一、总 则(一)目的要求临床实践技能考核目的,是为了检验考生在临床实践基本技能方面是否达到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培养目标规定的要求。因此考核时,应根据大纲的要求,把考核重点放在各项技能操作正确性和规范性上。(二)考核内容与评分方法1临床实践技能考核的主要内容:采集病史和书写完整病历,全面体格检查,临床各科常用检查方法和治疗方法。病历书写为必考项目,其余项目由考生随机抽取一项。2、评分方法:由评估专家(至少2人)按“考核评分标准”评分并记录成绩评定。为了提高评分的客观性、准确性、尽量减少评分中的错漏或给分宽严不当的现象,将每个操作项目均分解为许多小的条目,确定了每个条目的评分要求、评分等级(分A、B、C、D)及其分值,考核时,评估专家应按考生在操作过程中的实际水平判定其属于那一类,给予相应的分数,考核总成绩以其条目的实际得分相加,每个项目考核满分为“100”分。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A:操作方法准确、熟练,能遵循理论原则进行,条理清楚。B:操作方法尚准确、熟练、有条理,一般能遵循理论原则进行。C:操作方法无原则性错误,但不够熟练,条理不够清楚。D:操作方法不符规定,常有差错。、有些条目只存在正误两种可能,只有A与D两档。在“D”的一档中。评估专家还应根据应试者的实际情况在得分范围内给予一定的分数或不给分。、病历书写考核根据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体格检查放在与其他实践考核一起进行,这二项合为内科必考一项,满分为100分。、服装(仪表)一项,如不符合有关无菌操作和隔离技术原则的,要全扣;如不影响无菌和隔离原则的,可根据情况酌情扣分。、操作时间系指流程时间,不包括用物准备和口述的时间,准备时间限定在每个项目10分钟以内完成。、操作过程中如操作步骤错漏或操作失误,及时向评估专家提出,自动纠正者,按该条目应得分降一等给分。(如原则应给“B”等的给予“C”等)、操作考核时,应注意考察考生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查对结果以口述情况酌情评分。、在全部操作考核项目中,体格检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项目必须在人体操作,其余各项目可在模拟人、教具或动物上操作。、每项考核,应连续一次性完成全部操作,如无故中断考试或拒考,记为“0”分。、成绩的统计,评定方法是:对每个应试者二个考核项目的得分,先分项目求出各项的平均分(两个或三个评估专家评分的平均值)然后将二个项目的平均成绩相加,求出平均分,(为该考生实践技能考核的综合成绩,只取整数),最后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与不及格五级评分法评定其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凡综合成绩在90分以上(含90分)者为优秀;80-89分者为良好;70-79分者为中等;60-69分者为及格;60分以下(不含60分)者为不及格。二、考核要求(一)熟练掌握1、病历书写病历书写要求:内容完整、准确、条理分明、重点突出、文句通顺、字迹清楚、病例分析方法正确、合理。2、体格检查体格检查要求:病人体位合适,检查顺序正确,操作手法正确熟练,辨认结果正确无误。(二)一般掌握1、心电图检查 要求:连接导联正确、测量方法结果正确,能正确辨认室性早搏、心房颤动、室上性阵速,一、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图形。2、测量T、P、R、BP 要求:测量方法、读数及结果记录正确。3、切开、间断缝合、8字形缝合 要求:执刀姿势正确,切开组织整齐,缝合方法正确,组织对合准确严密,缝合松紧适宜,缝合间径合理整齐。4、拆线、单手打结和持钳打结 要求: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操作步骤方法正确,打结速度要求10个/分以上。5、换药要求:两把镊子操作方法正确,遵守无菌操作原则。6、胸外心脏按摩要求:姿势与动作正确、动作熟练、手掌放置位置、按摩频率、用力程度正确。7、口对口人工呼吸要求;姿势正确、动作熟练、用力适度、频率合适。三、评分表1、病历书写评分表-( 15 )2、体格检查评分表-( 16 )3、心电图检查评分表-( 17 )4、测量T、P、R、BP评分表-( 18 )5、切开、间断缝合、8字形缝合评分表-( 19 )6、拆线、单手打结和持钳打结评分表-( 20 )7、换药评分表-( 21 )8、胸外心脏按摩评分表-( 22 )9、口对口人工呼吸评分表-( 23 ) 评分表1 门诊病历分析与书写评分标准省(市、区) 单位 考生姓名 专业 培训结业年份 项 目总分要 求评分等级和分值实际得分ABCD主观资料305尽量表述出病人的原意,没有把医生主观看法加入其中;简洁明了;内容完整、正确,重点突出;文句通顺;书写清楚、整齐,无错别字。54-321-05主诉:主要症状、体征及时间;简洁、明了54-321-05现病史:起病情况;主要症状特点、发生发展情况;伴随症状;诊疗情况;一般情况54-321-05既往史:既往健康情况;预防接种史;手术、外伤史;过敏史54-321-05个人史:出生地;居住地;嗜好;婚姻生育情况;月经情况,职业54-321-05家族史:家庭成员的健康情况 ;遗传性疾病54-321-0客观资料205项目齐全,记录正确54-321-05主要体征54-321-05实验室检查54-321-05其它辅助检查5555综合评估处理406概念明确、切合实际65-43-21-06诊断完整65-43-21-05诊断依据完善、充分55556诊断计划65-43-21-06治疗计划65-43-21-06健康教育65-43-21-05是否需要会诊、转诊5555患者指导105阐述疾病的危害、诱发因素54-33-21-05作出健康指导.54-33-21-0总 计100 填表日期 评估专家签名 评分表2 体格检查评分表省(市、区) 单位 项 目项目总分操 作 要 求评分等级和分值实际得分ABCD仪表和态度4工作衣、帽穿戴整齐,对病人态度和蔼蔼蔼蔼4321-0检查前准备4病人体位和医生站立位置合适21-0备齐用物(携带听诊器)21-0肺和胸廓的检查视 诊4观察胸廓外形及呼吸运动,结果正确431-01-0触 诊 (语颤)10手掌放置部位正确4-32-0病人配合适宜4-32-0结果正确21-0叩 诊16操作手法正确4321-0辩别叩诊音正确4321-0叩诊肺下界(肩胛线)位置正确8-76-54-32-0听 诊12使用听诊器方法正确21-0辨别三种正常呼吸音正确5432-0识别干湿罗音正确5432-0心脏检查视 诊5观察心尖搏动位置结果正确5432-0触 诊5心尖搏动和震颤的触诊方法正确5432-0叩 诊 (心浊音界)12板指位置正确21-0叩诊手法正确21-0结果正确(仅叩心左界,2-5肋间,误差不超过1厘米)8-76-54-32-0听 诊24听诊部位正确5432-0听诊顺序正确4321-0结果正确心率21-0心律4321-0心音4321-0杂音5432-0检查顺序4心肺检查按望触叩听顺序进行4321-0总 计100考生姓名 专业 培训结业年份 注:考生应主动报告检查结果,特别是视诊、触诊、听诊的结果。 心肺检查应在15分钟内完成,每超过1分钟从总分中扣除2分。评估专家签名 考试日期_年_月_日评分表3 心电图检查评分表省(市、区) 单位 考生姓名 专业 培训结业年份 项 目项目总分操 作 要 求评分等级和分值实际得分ABCD辨认正常心电图图形P波(导联)16测量方法正确4321-0测量P波时间正确4321-0口述正常值4321-0叙述一种变化的临床意义4321-0P-R间期 (导联)12测量结果正确4321-0口述正常值4321-0叙述一种变化的临床意义4321-0QRS波 (V5导联)16测量方法正确4321-0测量V5导联R波电压正确4321-0口述正常值4321-0叙述一种变化的临床意义4321-0ST段 (V5导联)8压低或抬高的测量方法正确4321-0举出变化的一种的临床意义4321-0心电轴(目测法)4结果正确4321-04窦性心律4叙述其心电图特征4321-04辨认下列异常心电图图形之一室性早搏8初步辨认室性早搏心电图表现4321-04能完整叙述其心电图特征4321-04心房颤动8初步辨认心房颤动心电图表现4321-04能完整叙述其心电图特征4321-04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8初步辨认室上性阵速心电图表现4321-04能完整叙述其心电图特征4321-04一、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型和型)8初步辨认一、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4321-04能完整叙述其心电图特征4321-04操作熟练程度8测量正常心电图需在8分钟内完成,每超过30秒钟扣2分8-76-54-32-08-7总 计100注:在四种异常心电图图形中由评估专家指定考生辨认一种。评估专家签名 考试日期_年_月_日评分表4 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操作评分表省(市、区) 单位 考生姓名 专业 培训结业年份 项 目项目总分操 作 要 求评分等级和分值实际得分ABCD操作前准备10洗手4321-0备齐用物,放置合理21.510做好解释4321-0操作过程测体温14甩体温表方法正确21.510体温计放置部位正确20测量时间正确3210读表结果正确3210手不接触水银柱端4321-0测脉搏8测量方法正确20测量时间正确3210测量结果正确(注意节律、强弱、速率,误差大于4次/分为C,大于6次/分为D)3210测呼吸14测量方法正确8642-0测量时间正确3210测量结果正确(误差2次/分为C,6次/分为D)3210测血压31病人手臂放置合适4320缠袖带部位正确,松紧适宜、平整21.510打开水银开关8642-0听诊器放置部位正确20关气门4321-0充气、放气平稳21.510视线平行6432-0测量结果正确(一次听诊误差1KPa为C,1.5KPa为D)30操 作 后15为病人整好衣袖8642-0关水银开关,整理好血压计4321-0正确处理体温计3210操作熟练程度8操作步骤正确,手法熟练8642-0总 计100评估专家签名 考试日期_年_月_日 评分表5 切开、间断、8字缝合操作评分标准省(市、区) 单位 考生姓名 专业 培训结业年份 _项 目项目总分操 作 要 求评分等级和分值实际得分ABCD仪 表5态度严肃、认真,着装整洁5432-0准备工作个人准备5穿工作衣、戴口罩、帽子、戴手套5432-0用物5手术刀、剪、有齿镊、无齿镊、持针钳、缝针、缝线5432-0操作步骤切开30持刀姿势10864-0左右手配合10864-0切开皮肤动作10864-0间断缝合20执镊子、持针钳方法5432-0左右手配合5432-0缝合皮肤动作5432-0持钳打结与剪线5432-08字缝合25持镊子、持针钳方法5432-0左右手配合6542-0缝合动作方法7532-0持钳打结与剪线7532-0质量及熟练程度10准备完好操作步骤正确熟练10864总 计100评估专家签名 考试日期_年_月_日评分表6 打结与拆线操作评分表省(市、区) 单位 考生姓名 专业 培训结业年份 项 目项目总分操 作 要 求评分等级和分值实际得分ABCD仪 表态度认真,着装整洁,穿好工作衣,戴好口罩、帽子5432用物准备备齐拆线用的所有物品5430操作步骤单手打结第一个单结5432-0第二个单结5432-0每分打满12个方结8642-0剪线4321持钳打结第一个单结5432-0第二个单结5432-0每分打满10个方结9742-0剪线4321拆线揭除敷料4321消毒皮肤8640拆除缝线10864-0复盖敷料,胶布固定8640质 量 及熟练程度拆线操作步骤正确熟练,遵守无菌操作规则151284总 计100注:单手打结速度评分要求每分12次以上为A,1011次为B,89次为C,8次以下为D。 持钳打结速度评分要求:每分10次以上为A,89次为B,67次为C,6次以下为D。评估专家签名 考试日期_年_月_日评分表7 换药操作评分表省(市、区) 单位 考生姓名 专业 培训结业年份 项 目项目总分操 作 要 求评分等级和分值实际得分ABCD准备工作个人准备15态度认真,服装整洁,清洁洗手5432-0穿工作服5432-0戴口罩、帽子5432-0用物准备15换药盘,二把镊子或血管钳,剪刀,凡士林纱条,酒精棉球,纱布、胶布等151053-0操作步骤50揭除敷料,放置妥当10864-0消毒皮肤151282-0创口处理1513102-0复盖纱布,胶布固定10864-0换药后整理工作10脏敷料处理4210换药器械处理4210清洁洗手20质量及熟练程度10操作步骤正确,动作轻巧,遵守无菌操作规则10864总 计100评估专家签名 考试日期_年_月_日评分表8 胸外心脏按压操作评分表省(市、区) 单位 考生姓名 专业 培训结业年份 项 目项目总分操 作 要 求评分等级和分值实际得分ABCD仪 表5服装整洁5420态 度5积极、严肃认真5420卧 位5仰卧,卧硬板床或背部垫木板5430判 断6查神态、呼吸运动,扪大动脉搏动6431保持呼吸道通畅6解衣领、松腰带、安置妥颈部、取出口内异物6420操作步骤与 方 法58手掌根部放置位置10860挤压手法161050挤压力量151050按压频率12842-0观察心脏按摩是否有效5320双人合作心肺复苏5回答如何操作5432质量及熟练程度12操作步骤正确,有条不紊,质量符合要求12842-0总 计100评估专家签名 考试日期_年_月_日 评分表9 口对口人工呼吸操作评分表省(市、区) 单位 考生姓名 专业 培训结业年份 项 目项目总分操 作 要 求评分等级和分值实际得分ABCD仪表5服装整洁5430态度5积极、严肃认真5430体位5仰卧,操作者站侧方5430判断6查神态、呼吸运动,扪大动脉搏动6431保持呼吸道畅通12解开衣领,松腰带30安置头颈位置6430检查并取出口鼻腔内异物3210操作步骤与方法50捏鼻与松鼻10850深吸气后,口对口吹气1814105吹气频率1714105观察口对口吹气是否有效5320双人合作心肺复苏5回答如何操作5432质量及熟练程度12操作步骤正确,有条不紊,质量符合要求121086总 计100评估专家签名 考试日期_年_月_日 附表9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对学员培训质量反馈评估表省(市、区) 单位 对象教师() 带教医师() 护士() 医技() 培训机构管理人员()卫生行政部门人员() 服务对象() 其他( )地点时间简述评价理由主要内容注:平均分60分以上为合格90-10080-8970-7960-6959以下社区卫生服务能力评价全科医疗思维方式与策略全科医学基本理念与病人和病人家属的沟通交流能力急救处理能力临床基本操作能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能力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社区综合服务能力平均分总体评价: 评估专家签名: 附表10 服务对象对学员培训质量反馈评估表省(市、区) 单位 对象教师() 带教医师() 护士() 医技() 培训机构管理人员()卫生行政部门人员() 服务对象() 其他( )地点时间简述评价理由服务对象意见主要内容90-10080-8970-7960-6959以下医生有无向您解释病情?医生是否关心您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医生有无耐心倾听您对疾病症状的描述?医生是否指导您的生活方式和饮食起居?您对医生医疗技术水平是否满意?您对医生的服务态度是否满意?您看病费用是否昂贵?医生是否向您进行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平均分总体评价: 评估专家签名: 注:平均分60分以上为合格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内 涵分组评分二级小计扣分情况说明组织管理10分-1政策与规划(3分)1、 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有领导分管全科医师岗位培训。(0.5分)AB2、*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将培训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及计划、并有落实措施。(1分)3、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有晋升、聘岗、学费资助等系列配套政策。(1.5分)-2组织机构(3分)1、*有省(直辖市、自治区)级培训管理机构,机构分工合理、职责分明。(2分)AB2、设置培训分支管理机构、布局合理。(1分)-3管理队伍(4分)1、培训学校(教学点)有分管领导;有职能科室;有专职人员负责培训教学管理工作。(1.5分)AB2、社区实践基地有分管领导;有职能科室;有专职人员负责培训管理工作。(1.5 分)3、省(直辖市、自治区)及市(区)级管理机构有医学及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专职管理人员至少1名。(0.5分)4、省(直辖市、自治区)及市(区)级管理机构专职管理人员接受过相关培训。(0.5分)培训条件20分-4经费投入(3分)*有培训经费来源。(3分)AB-5教学条件(7分)1、*全省(直辖市、自治区)设立社区实践基地, 能满足培训需求。(2分)A2、社区实践基地规模、科室设置和功能、带教人员配备、教学设施能符合卫生部全科医学社区培训基地基本要求。(2分)B3、培训学校(教学点)对学员的教学和生活条件能妥善解决。(2分)A4、利用现代化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1分)A附表11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评估评分表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内 涵分组评分二级小计扣分情况说明培训条件20分-6师资队伍(10分)1、*有专职师资,并经过全科医学培训。(2分)A2、师资培训覆盖面。(2分)3、师资质量反馈(4分)4、正规师资培训率%(2分)培训实施30分-7课程设置(5分)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