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三戒实用教案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60445507 上传时间:2022-03-07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25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君子三戒实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君子三戒实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君子三戒实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原 文文子禽问于子贡曰: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夫子(fz)至于是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求之与,抑与之与?与?”子贡曰:子贡曰:“夫子夫子(fz)温、温、良、恭、俭、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以得之。夫子(fz)之求之也,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之与?” 词词 语语是邦:任何国家。是邦:任何国家。与:语气词。与:语气词。 抑:还是、或者。抑:还是、或者。 温、良、恭、检、温、良、恭、检、让:温和、善良、让: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恭敬、节俭、谦逊。逊。 其诸:大概其诸:大概(dgi)、或者,表示不肯定或者,表示不肯定的、揣测的语气。的、揣测的语气。乎:相当于乎:相当于“于于”。 译译 文文子禽问子贡说:子禽问子贡说:“老师每到一个国老师每到一个国家,一定听到那个家,一定听到那个国家的政事。(这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求得呢,还是人家(rnji)国君主动给国君主动给他的呢?他的呢?”子贡说:子贡说:“老师是靠温良恭老师是靠温良恭俭让的态度而得到俭让的态度而得到的,(这种资格也的,(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同吧?” 第1页/共27页第一页,共28页。思考(sko)讨论 1、孔子每到一个国家都能闻知这个(zhge)国家的政事,按照子贡分析原因是什么? 2、对于同学问道孔子是自己主动寻求还是诸侯国君主动告知其政的问题,子贡有没有正面回答?他强调孔子不同别人主动寻求闻政的方法究竟是什么? 3、对于孔子“闻政”之事,你赞同子贡的看法吗?为什么?第2页/共27页第二页,共28页。明确(mngqu) 1、因为他有温顺、善良、庄敬、节制、谦让的美德 。 2、子贡其实对此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强调他的方法也很特别;这种特别的方法就是凭借自己美好的人格魅力把对方吸引过来,告知其政。 3、我不赞同子贡的看法。首先孔子在政治上是积极的,他周游列国就是要推行(tuxng)自己的所谓“仁政王道”,而当时其他诸侯国却很少买孔子的账,他是在政治上很失意落魄才办学搞教育的。因此子贡这样说,只是为了美化老师,歪曲了历史事实,夸大了所谓“圣人”的人格力量。 第3页/共27页第三页,共28页。思考:孔子“温、良、恭、俭、让”的态度,在现代社会(shhu)的 待人接物中有怎样的进步意义? 温和善良,恭敬有礼,俭朴谦让,既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为人处世的原则,也是当今社会处理好人际关系不可缺少的条件,任何时候人们都需要和接受这种基于人性美好的态度。它的进步意义就在于,它是与人为善的,又是平等的,真诚的,讲求实际的,它符合文明社会的要求(yoqi),因而会受到人们的欢迎。第4页/共27页第四页,共28页。第5页/共27页第五页,共28页。原原 文文子曰:子曰:“富与贵,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君子(jnz)去仁,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恶乎成名?君子(jnz)无终食之间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其道:正当的方法。其:指其道:正当的方法。其:指示代词。示代词。不处:不在一起,不接受。不处:不在一起,不接受。得之:应为得之:应为“去之去之”。不去:不除掉,不摆脱。不去:不除掉,不摆脱。恶乎:于何,从哪里,在哪恶乎:于何,从哪里,在哪方面方面(fngmin)(fngmin)。终食之间:一顿饭没吃完的终食之间:一顿饭没吃完的时间。时间。第6页/共27页第六页,共28页。原原 文文子曰:子曰:“富与贵,是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之所欲也,不以(b y)其道得之,不处也;贫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不以(b y)其道得之,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译 文文孔子说: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是用正当都想要得到的,但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会接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会接受;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受;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能用正当的方法去摆的,但不能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脱(bitu)它,君子就不会摆它,君子就不会摆脱脱(bitu)的。君子离开了仁的。君子离开了仁德,怎么去成就他的名声呢?德,怎么去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德去办事的。” 第7页/共27页第七页,共28页。 1 、从这节可以看出孔子(kn z)的富贵观有哪两个要义?而后人对哪个要义作了过分的强调? 2、 如果把他这个富贵观概括为一个成语的话,那么这个成语是什么? 3 这一节写富贵观,重点还在最后一句话里,其意思就是要求君子应该怎样?如果用个后来孟子的话来说,就叫什么? 思考(sko)讨论第8页/共27页第八页,共28页。明确(mngqu) 1一、追求富贵,摆脱贫贱本身是正当的;二、追求摆脱要选择(xunz)合理合法的途径。后人对后一个要义过分强调,导致对一个要义的遮蔽忽视,往往逼人伪善。 2、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3、就是要求君子坚守仁道,用孟子的话说,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第9页/共27页第九页,共28页。讨论:孔子的讨论:孔子的“富贵观富贵观”是怎样的?在商品经济大潮冲是怎样的?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击(chngj)下,我们应怎样来实现我们的下,我们应怎样来实现我们的 “富贵富贵”?孔子认为,富贵是每个人都想要的,同样贫贱是每个人都孔子认为,富贵是每个人都想要的,同样贫贱是每个人都讨厌的讨厌的 。但是求富贵去贫贱,必须。但是求富贵去贫贱,必须(bx)用正当的方法,用正当的方法,否则,宁可不要,这是仁的行为体现。相比之下,仁德更否则,宁可不要,这是仁的行为体现。相比之下,仁德更重要,也就是他所说的,重要,也就是他所说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当今的商品经济大潮中,孔子的富贵观仍然有现实意义。在当今的商品经济大潮中,孔子的富贵观仍然有现实意义。追求物质的满足是人的本能和生活的需要,但要走正道,追求物质的满足是人的本能和生活的需要,但要走正道,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合法的手段去获得。否则就是损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合法的手段去获得。否则就是损人利己,社会会谴责人利己,社会会谴责(qinz)你,法律会惩罚你。你,法律会惩罚你。第10页/共27页第十页,共28页。原原 文文子贡问曰:子贡问曰:“乡乡人人(xin rn)皆皆好之,何如?好之,何如?”子曰:子曰:“未可未可也。也。”“”“乡人乡人(xin rn)皆恶皆恶之,何如?之,何如?”子子曰:曰:“未可也。未可也。不如乡人不如乡人(xin rn)之善者好之,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其不善者恶之。” 好:喜欢好:喜欢(x huan)。 恶:厌恶。恶:厌恶。译译 文文子贡问孔子说: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他,全乡人都喜欢他,这个人怎么样?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孔子说:“这还不这还不能肯定。能肯定。”子贡又子贡又问孔子说:问孔子说:“全乡全乡人都厌恶他,这个人都厌恶他,这个人怎么样?人怎么样?”孔子孔子说:说:“这也是不能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是全肯定的。最好是全乡的好人乡的好人(horn)都喜欢他,全乡的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坏人都厌恶他。他。” 词 语第11页/共27页第十一页,共28页。第12页/共27页第十二页,共28页。原原 文文子路问成人子路问成人(chng rn)。子曰:子曰:“若若臧武仲之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亦可以为成人人(chng rn)矣。矣。”曰:曰:“今之成人今之成人(chng rn)者何必然?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可以为成人(chng rn)矣。矣。” 词词 语语成人:德才成人:德才兼备的人。兼备的人。(完人)(完人)文:文:“纹纹”,装饰。装饰。然:指示然:指示(zhsh)代词,代词,这样。这样。久要:旧约,久要:旧约,要,通要,通“约约”。平生之言:平生之言:平时的诺言。平时的诺言。译译 文文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的人。孔子说:“像臧武仲像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哪现在的完人哪里一定要这样呢?见到财利里一定要这样呢?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想到义的要求,遇到(y do)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贫困而不忘平日的诺言,处于贫困而不忘平日的诺言,也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完人也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完人了。了。” 第13页/共27页第十三页,共28页。评析: 孔子理想中的完人,综合了孔子心目中优秀人物的特点:有高度的智慧,有廉洁正直的品德,勇敢的精神和超群(choqn)的才艺,有文化底蕴,就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也知道这样的要求太高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难以达到。第14页/共27页第十四页,共28页。退而求其次,就是现实社会中的完人:在利益的诱惑面前,做到正直重义,符合道德(dod)情理;在危难之时,舍己为人,有牺牲精神;不管情况发生怎样的变化,仍然守信用,去实践自己的诺言。理想和现实总是有距离、有矛盾的,关键是在其间找到平衡点,使自己既不会陷入遥不可及的幻想,又能为有所追求而奋斗。说明孔子既注重(zhzhng)理想,也看到现实,是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第15页/共27页第十五页,共28页。原原 文文孔子曰:孔子曰:“君子君子(jnz)有三戒: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既衰,戒之在得。得。”词词 语语刚:旺盛刚:旺盛(wngshng)。得:贪得。得:贪得。译译 文文孔子说: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要戒备:君子有三件事要戒备:年少时,血气不稳定年少时,血气不稳定(wndng),要戒备贪恋女色;到了壮年,血气要戒备贪恋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正旺,要戒备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正旺,要戒备逞强好斗;到了老年,血气衰弱,要戒备贪得无厌。血气衰弱,要戒备贪得无厌。” 第16页/共27页第十六页,共28页。第17页/共27页第十七页,共28页。原原 文文孔子曰: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天命,畏大人(drn),畏,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不畏也,狎大人(drn),侮圣人之言。侮圣人之言。” 词词 语语大人大人(drn):身居高:身居高位的人。位的人。狎:轻侮。狎:轻侮。 译文(ywn)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要敬畏的事: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害怕,轻侮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的话。”第18页/共27页第十八页,共28页。评析:“三畏”就是:第一,敬畏自然未知世界;第二(d r),敬畏社会地位高的人;第三,敬畏精英贤人的理论学说。除了第一点对今人有警示价值外,后两点都很容易产生负面影响,高贵者未必就能人民利益的代表,而精英者的学说理论未必就是真理。中国人似乎对“天命”反而不敬畏,大概是唯物教育的结果,而对后两者尤其是垄断了社会资源的“权贵”却很敬畏,这可能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缺少创新,社会落后的重要原因吧。 第19页/共27页第十九页,共28页。请简要概括各个片断写作要点(yodin),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明确:第一个片断写孔子的五种美德,第二片段写孔子的富贵观,这两个片段实际上是写君子的品格,属于总写;下面(ximian)四个片断属于分写,先是三四片断,从正面分别写“好人”“成人”的标准要求,再是五六两个片段,从反面分别写“三戒”“三畏”。第20页/共27页第二十页,共28页。小结(xioji)主旨:阐述了作为君子应具备的情操品格和如何(rh)鉴别君子的标准。解读:联系现实,“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第21页/共27页第二十一页,共28页。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注意它们(t men)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子曰:爱人。 虑以下人。 子路不对。 譬如平地(pngd)。 子路问成人。 今之成人者何必然。不合(bh)礼法(与今义近) 爱护他人(今为名词) 不回答(今为不正确) 使有坑洼的地平整(今同) 德才兼备的人(今成年人) 为什么一定(今同) 练习谦恭待人(今义仆人) 第22页/共27页第二十二页,共28页。辨别下列(xili)各句中虚词的用法 (1)其必闻其政。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其不善者恶之。及其壮也。尧舜(Yo-Shn)其犹病诸。其斯之谓与?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如之何其废之? 代词,代那个(n ge)国家 语气助词,与“诸”连用,表推测 远指代词,相当于“那些” 代词,代前文的“君子” 语气助词,表推测,相当“恐怕” 同上,有“大概”之意 与“与”构成“与其”,表选择 语气词,表疑问语气,可以不译 第23页/共27页第二十三页,共28页。 (2)以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不以其道得之。 文之以礼乐。 亦可以为成人矣 可以托六尺之孤(lichzh)。 而推以易之 子路行以告。 连词(linc),相当于“而” 介词(jic),“按照” 介词,“用” 介词,“凭借” 与“可”组词,有“能够”的意思 介词, “把” 介词, “同”、“跟”第24页/共27页第二十四页,共28页。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fz)!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第25页/共27页第二十五页,共28页。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一定(ydng)要恭敬,一定(ydng)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翻译(fny)第26页/共27页第二十六页,共28页。谢谢您的观看(gunkn)!第27页/共27页第二十七页,共28页。NoImage内容(nirng)总结原 文。子禽问子贡说:“老师每到一个国家,一定听到那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1 、孔子每到一个国家都能闻知这个国家的政事,按照子贡分析原因是什么。争不到便怨恨别人,以及在名利上贪心不足(tn xn b z),都不符合“让”的原则。2、 如果把他这个富贵观概括为一个成语的话,那么这个成语是什么。3 这一节写富贵观,重点还在最后一句话里,其意思就是要求君子应该怎样。谢谢您的观看第二十八页,共2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