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设计说明(海西网古武高速公路武平十方至东留段 )

上传人:伴*** 文档编号:60187948 上传时间:2022-03-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设计说明(海西网古武高速公路武平十方至东留段 )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路基设计说明(海西网古武高速公路武平十方至东留段 )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路基设计说明(海西网古武高速公路武平十方至东留段 )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西网古武高速公路武平十方至东留段 A 1合同段 路基设计说明 第15页 共15页 S3-1 路基设计说明1 交通运输部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定测外业验收意见执行情况1.1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古武高速公路武平十方至东留段初步设计审查的会议纪要的执行情况(一)设计单位应核实相邻已通车的高速公路实际的交通量和增长率,根据核实的交通量,进一步优化路面结构设计。执行情况:结合本项目起点永武高速公路的路面结构及工可调整的交通量对路面结构进行了优化,下面层的改性沥青混凝土改为普通沥青混凝土。(二)隧道和收费广场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厚度改为26cm,取消基层顶面的稀浆封层。执行情况:施工图阶段已按意见执行。(三)取消高填方路段路床的土工格栅,改为在水稳层中增设钢筋网。执行情况:施工图阶段已按意见执行。(四)路堑边沟改用矩形明沟,取消中分带两侧的路缘石。执行情况:施工图阶段已按意见执行。1.2 古武高速公路武平十方至东留定测外业验收专家组意见执行情况1、建议路堑的土质边坡平台边沟采用下凹式,铺砌向内倾。石质边坡平台边沟采用挡水埂,铺砌向外倾。执行情况:结合“优化设计研讨会会议纪要”平台截水沟铺砌向内倾,平台外缘设置拦水埂。拦水埂采用砖砌。2、要求在设计文件中将上路床30cm填料的工程量单列,单独报价计量。该填料的颗粒组成要求如下:0.075米的颗粒含量应大于75%,0.002米的颗粒含量应小于10%。执行情况:施工图阶段已按意见执行。3、跨山沟高填方的路段可以先作为弃土场处理筑好挡土墙压实弃土,达到一定的标高后,在整平的场地上填筑路堤。如本项目的K2+400K2+800就可以先做弃土后填筑路堤。执行情况:起点十方互通范围场地平整调运土方较多,不存在类似情况。4、部分高边坡开挖线已接近反坡,可考虑放缓边坡,取消锚索、锚杆加固。如:K8+240K8+360、K8+890K9+000、K9+280K9+336。执行情况:施工图阶段结合实际的地形及地勘资料,在确保边坡稳定的前提下,尽量放缓坡率。 2 施工图合同段划分情况说明路基工程与路面工程划分界面为路面结构层底基层层底,主线、互通匝道和互通平交口、联络线将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以上部分(含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纳入路面工程,改移接线工程数量(含路面、基层)均纳入土建工程中。路基排水工程包括排水沟、边沟及各种型式的渗沟、平台及山坡截水沟、各种型式的急流槽、改移沟渠、中央分隔带排水的集水坑及横向排水管、超高路段的集水井及横向排水管、超高路段横向排水急流槽,其工程数量纳入路基工程中;路面排水包括中央分隔带排水(不含横向排水管)、超高路段纵向排水沟、土路肩下纵向集水沟及横向排水管,其工程数量纳入路面工程中。3 路基设计原则、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案的说明3.1 路基设计原则1)路基设计以安全稳定为原则,兼顾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充分体现安全、环保、协调、舒适的设计理念。2)根据项目区的特点,灵活选用路基横断面型式及设计参数,因地制宜,采用半路半桥、两桥分离等路基类型,避免过多开挖山体,减少高填深挖路基,控制工程规模,节省工程造价。3)充分考虑机械化施工方法,应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简化施工环节,缩短工期,节省工程造价。4)防止地质灾害对路基、桥梁、隧道等构筑物的危害,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处治方案安全经济、施工方便、顺应自然、并尽量与周边环境景观相协调。5)将动态设计理念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设计方案,以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保障工程建设顺利实施。3.2 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1)路基横断面布置 根据工可报告研究结论及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本项目全线采用高速公路建设标准,设上下行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为80km/h,设计采用整体式路基,分离式路基。整体式路基宽度为24.5m,设计标高为中央分隔带外边缘处。分离式路基宽度为12.25m,设计标高为分离式路基为距左侧路基边线1.0m距离处。路基横断面技术指标见表-1。路基标准横断面技术指标表 表-1序号组成部分单位整体式路基分离式路基1路 基 宽 度m24.512.252行车道宽度m43.7523.753硬路肩(含路缘带)m22.5(20.5)右侧2.5(0.5),左侧1.0(0.5)4中间带(含左侧路缘带)m3.0(20.5)-5土路肩宽度m20.7520.756路拱横坡/行车道、硬路肩、路缘带为2%土路肩为4%2)路基加宽本段无加宽3.3 超高方案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的规定,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为80km/h、平曲线半径R2500m时,应设置超高,超高渐变按三次抛物线和移动路脊法渐变,并在缓和曲线内完成。旋转方式:内外超高同时进行同时结束,将外侧车道绕中央分隔带(保持水平)边缘线旋转,与此同时内侧车道绕中央分隔带(保持水平)边缘线旋转,外侧车道超高渐变区由三次抛物线渐变段+移动路脊段+三次抛物线渐变段构成,内侧车道全为三次抛物线渐变段,内、外两侧车道各以适当的渐变率同时到达超高横坡值。为了避免在超高段路线外侧路面出现零坡,对路面排水不利,当路线的合成坡度小于2%时,将路面横坡位于-1%到1%段设为移动路脊区,以移动的路脊做为路拱拱顶线,路脊左右两侧横坡为1%和-1%,以利路面排水,本合同路段K6+205.034K6+247.034右幅、K6+722.712K6+765.212左幅、K7+264.199K7+306.199左右两幅为移动路脊超高段,详见超高方式图。4 路基设计、施工工艺、参数,材料要求等说明4.1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在沿线河流堆积谷地,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在0.42.5m,为确保路床部分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路基最小填土高度不宜小于1.0m。对地势低洼、排水困难的临时集水地段,路基最小填土高度不宜小于2.5m。在沿河流及易受水浸淹路段,路基设计洪水频率为百年一遇(1/100)洪水频率,路堤填土高度应根据相关水文观测资料计算确定,其填土高度应满足1/100设计洪水频率计算水位+波浪侵袭高+安全高度0.5m+路面总厚度的要求。4.2 一般路基1)填方路基边坡坡率根据路基填土高度、工程地质条件、地形条件、填料类型、用地情况等综合确定。当边坡高度H8.0m时,坡率为11.5,采用直线型路基横断面型式;当边坡高度8.0mH12.0m时,采用折线形横断面型式,8.0m以上边坡坡率为11.5,8.0m以下边坡坡率为11.75,变坡处不设平台;当边坡高度12.0mH20.0m时,采用台阶式横断面型式,8.0m以上边坡坡率为11.5,8.0m以下边坡坡率为11.75,变坡处设2.0m宽平台。护坡道:边坡高度H8.0m时,护坡道宽1.0m;边坡高度H8.0m时,护坡道宽2.0m,均设外倾。护坡道宽度由1m过渡到2m时,过渡段长度采用10m。对耕地段路堤护坡道宽度采用1m。填方外侧依据地形雨水可散排且坡面水不构成对坡脚进行冲刷时,取消护坡道及排水沟的设置,以节约用地。边坡平台:宽度为 2.0m,设外倾3%的横坡。2)挖方路基充分研究路堑边坡的岩土性质及状态,针对性的分析各工点和挖方边坡的稳定性。在保证路基边坡长期稳定的同时,应兼顾节约用地原则,同时考虑边坡型式对周围环境景观的影响。边坡横断面型式应根据边坡岩土的自然属性、边坡高度、岩层产状、裂隙的发育情况、岩石破碎及松散程度及加固防护措施等综合考虑,灵活自然、因地制宜、顺势而为、不采用单一的坡度,使边坡外型与周围地形地貌融为一体。边坡坡率:一般土质类(含全、强风化岩)边坡坡率为1111.25,中风化岩质路段边坡坡率为10.511。边坡分级高度:一般土质和岩质类边坡分级高度原则上为8.0m,多级边坡最顶一级小于12m的坡面可以一坡到顶,特殊设计路段可根据防护支挡型式灵活处理。挖方坡顶作圆弧化处理,弧线的切线水平投影长度按2m控制。碎落台:碎落台宽2.0m,包含边沟壁宽。均设外倾横坡4%。边坡平台:宽度为 2.0m,设内倾横坡3%。3) 地基表层处理a、在路基开挖或填筑前,应先清除表层耕植土、腐殖土等,按30cm计列工程数量,将清除土方临时堆放于相应的弃土场内,用于中央分隔带、边坡、弃土场地的绿化。b、填方路基在清表后,应对路基基底进行夯实或碾压密实处理,其压实度(重型)不应小于90%。c、路堤填筑时,应从最低处起分层填筑,逐层压实;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5时,应按设计要求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0m,向内倾斜4%;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保留。d、对于地表横坡陡于12.5地段的路堤,须检算路堤整体沿基底或基底下软弱层滑动的稳定性。e、在水田、堰塘等地势低洼、容易积水的路段,应结合排水沟的设置开挖临时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在清除表土后,进行晾晒并碾压密实。4.3 低填及土质挖方路基低填路基指路基高度H小于路面结构层厚度+路床厚度(80cm)之和的填方路段。低填路基高度H1.55m。低填路基及土质挖方路基路床部分(80cm)的填料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当位于路床部位的路基土最小强度(CBR)满足规范要求且含水量适度时,可采取翻挖后压实处理;当位于路床部位的路基土最小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或含水量较大(进行击实试验确定)时,应采取换填碎石或石渣进行处理。4.4 挡土墙路基挡土墙主要设置于地形较陡的斜坡地段和半路半桥路段,用于收缩边坡坡脚。墙身材料:原则上路肩墙、路堤墙高度H6.0m时,墙身采用M7.5浆砌块石砌筑,墙高H6.0m时,墙身采用C15片石混凝土浇筑。所用的块石材料应为不易风化的硬质石料,其单轴饱和抗压强度30MPa。详见挡土墙设计图。墙背填料:采用透水性良好的碎石土,内摩擦角要求不小于35,采用轻型机具压实,其压实度不得小于96%。4.5 陡坡路堤及填挖交界处理陡坡路堤指地表横坡坡度陡于12.5、边坡高度H20.0m的填方路基。应对路基进行挖台阶处理,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向内倾斜4%。对陡坡路堤进行稳定性分析,对欠稳定的陡坡路堤加土工格栅加固。填挖交界路段指地表横向坡度缓于12.5的横向半挖半填路段和纵向填挖交界路段。应对路基进行挖反向台阶处理,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向内倾斜4%。并对纵向交界处挖方段双侧10米内对进行80cm路床超挖回填,其它挖方路基范围进行30cm上路床超挖回填,如地基处有地下水外渗情况,应位于路床下设40cm40cm的碎石渗沟,每30m设一道横向渗沟将纵向渗沟的水排至路基外,纵坡不得小于1%。半挖半填路段及纵向填挖过渡段路基填料应采用挖方路段的开山石渣(级配相当于碎石土)或粒径小于100mm的无棱角碎石土填筑,并按照规范规定的压实度压实,填筑至路床底部后,应采用冲击式振动压路机等措施进行增强补压,以削减路基填挖间差异变形。4.6 桥梁、涵洞、通道台背过渡段路基1)一般的桥梁、涵洞、通道的台背处理桥梁、涵洞、通道台背与路堤连接时均应设置过渡段,其处理宽度为路基填筑范围,处理长度见表-2。路桥、涵、通过渡段处理范围 表-2 构造物类 型底 部 处 理长度(m)处理高度上 部 处 理长度(m)备 注桥 梁3.00桥台高度H2H+3.0涵洞、通道3.00h2h+3.0h为洞身高度桥梁、涵洞、通道台背过渡段路基采用透水性好的砂类土或开山石渣(级配相当于碎石土)填筑, 0.075mm的颗粒含量应大于85%, 0.002mm的粘粒含量应小于5%,内摩擦角不小于30,最大松铺厚度按土石路堤质量控制标准办理,采用轻型机具压实,压实度要求不得小于96%。桥梁台背过渡段路基,在桥头搭板后设置3.0m混凝土埋板,增强桥头路基的稳定性,防止桥头跳车。 2)气泡混合轻质土处理桥梁台背十方互通范围的B匝道桥、永武主线桥(改造为D匝道下穿)均采用轻型桥台,为收缩桥台锥坡,为下穿D匝道留出空间,此两桥桥头采用气泡混合轻质土填筑,代替挡墙,收缩坡脚,减小施工的难度。水井下大桥起点的桥台台背及三角铺中桥终点右幅的桥头台背采用气泡混合轻质土填筑,两处桥台表层承载力均为200kPa,采用挡墙方案修筑的挡墙较高,且自然坡度较陡,采用轻质土代替高挡墙,可收陡脚,方便桥台施工,且气泡混合轻质土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低。气泡混合轻质土施工及注意事项见“13 气泡混合轻质土设计说明”。4.7 高填深挖路基本合同段地形为丘陵地貌,山丘浑圆,地形起伏大,高填路堤及深挖路堑边坡数量多,设计中根据各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并结合地形地貌情况,对高填路堤及高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并对其稳定性做出评价。4.7.1 高填方路堤本合同段地形起伏较大,高填方路基合计17段。高填方路段设计首先考虑高填方地基基础的稳定性,本合同段高填方地基基础为山沟、农田、水塘等,高路堤填筑前需对基础表层的根植土、薄层软土进行清理处治,需处治的段落、位置及方式见特殊路基设计图及特殊路基设计工程数量表。处治好地基后填筑的高路堤的堤身稳定性、路堤和地基的整体稳定性采用简化 Bishop法进行分析计算,确保路基稳定。针对本合同段的地形,满足冲击碾压条件的高填路段,采用冲击碾压加固路堤;距离短,面积小的高填路堤,采用强夯加固路堤;当距离短,面积小,且设置有构造物时高填路基仅在下路床顶面冲击碾压一次,冲击碾压长度按照路线的长度100m计。为减小高填路段不均匀沉降造成路面的裂缝在路面底基层的中部铺设一层钢筋网。钢筋网数量列于高填深挖路基工程数量表中,汇总此数量于路面工程数量表。(1)冲击碾压冲击碾压采用不小于25kJ或其他压实功率更大的冲击式压路机。碾压遍数暂定20遍,施工时先进行试压,以确定实际所需的压实遍数。冲击碾压采用来回错轮的方式,轮迹之间不重叠。对于双轮冲击压路机,冲压1次的计算压实宽度为2.0 m,经错一个轮宽冲压一个来回后,计算冲压宽度4.0 m,按此方法计算,整个场地全部压完1次为碾压一遍。对于单轮冲击压路机则按轮宽计算,全部场地通过1次为碾压一遍。在冲击碾压过程中,若表面出现较大起伏,将直接影响冲击碾压速度和压实效果,故需随时用推土机整平;若表面过干,需及时撒水,以防扬尘。冲击碾压路段应检查原表面以下50cm处的含水量和020cm处的压实度,土体的含水量需控制在02%,若含水量不符合要求,需做晾晒或撒水处理。表层压实度(地表以下020cm的压实度)测点位置应与冲击碾压前的位置相对应,但不能重合。控制构造物的安全距离:冲击压路机的轮边与构造物安全距离应满足公路冲击碾压应用技术指南的相关要求,桥涵构造物上的填土厚度不小于2.5m。采用冲击碾压处理的高填路段,每填高4m冲碾一次,冲碾后的路堤压实度要求94%。高填路堤最后一次冲碾在下路床顶面完成,压实度要求96%。(2)强夯a有效加固深度计算有效加固深度计算采用Mendard经验公式:H=*式中: H加固土层厚度(m);W夯锤重(kN);h落距(m);经验系数,其值在0.41.0之间,与土质条件、地下水位、夯击能大小、夯锤底面积等因素有关,根据实际情况,本设计取值0.45。b夯击能量夯击能量是决定加固深度的参数,设计中按单点夯击能考虑。单点夯击能等于锤重落距。本设计采用:主夯与副夯时分别采用2000kNm、1500kNm夯击能;对应满夯时能量则采用1000kNm夯击能。c 夯点布置及间距夯点采用正方形布置。夯点间距以57m 为宜。主夯与副夯时,2000kNm、1500kNm夯击能夯点间距分别采用5.0m;满夯时对应的夯点间距采用夯印彼此搭接1/4(对圆底夯锤,可按夯锤直径的1/4进行搭接)。d 单点夯击数及夯击遍数夯击遍数应通过试夯确定。单点夯击数在夯击能为2000kNm时拟采用6击,1000kNm时采用7击。夯击遍数采用主夯、副夯与满夯三遍。第一遍:主夯,按规定间距,正方形布置;第二遍:副夯,在各主夯点位中间穿插进行;第三遍:满夯,采用夯印彼此搭接1/4连续夯击;e处理范围强夯处理基础底部面加固宽度至路堤坡脚以外每侧2m;高填路堤不适宜采用冲击碾压处理时,选用强夯处理,若为换填地基,需换填后在填料顶面强夯,除基底强夯外,每填高6m强夯一次,强夯后的路堤压实度要求94%。高填路堤最后一次强夯在下路床顶面完成,压实度要求96%。f强夯注意事项强夯时,需设置观测桩,密切观测路基稳定,以防夯击能过大,对路基造成破坏。4.7.2 深挖方路基本合同段深挖路堑共计12处(16段),设计中根据各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并结合地形地貌情况,对高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确定合理的坡率及具体的防护方案。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地质力学法、极限平衡法三种主要手段对本路段的高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评价。对于受软弱层面、不利结构面及风化界面控制或其组合控制的岩质边坡,采用赤平投影和工程类比法确定其稳定状态。计算中采用的地层及结构面力学指标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建议值及相关技术规范综合确定,详见各工点。加固后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不小于1.2。高边坡段落防护主要采用客土喷播植草(灌)、CF网植草(灌)、TBS植草护坡及锚杆框架梁植草(灌)防护。1)残坡积层及全、强风化岩土层的边坡防护:这些边坡的地层已风化呈土状,为了防止坡面受雨水冲刷并兼顾美观,挖方最顶级边坡坡率大于等于1:1.25时边坡采用客土喷播植草(灌)防护;最顶级边坡坡率小于1:1.25时边坡采用CF网植草(灌)防护。考虑项目区域内降雨量大且集中的特点,土质挖方边坡除最顶级外,其余坡面均选用较抗冲刷的CF网植草(灌)防护。2)对强、中风化岩质边坡和坡率较陡,普通植草不易成活的路段,采用TBS植草护坡为主。3)经计算不稳定的边坡,采用锚杆框架梁植草灌防护。对于每个高边坡,应结合工程措施和边坡高度,在适当位置设置检查踏步,以利于边坡的检查、维护;结合地形地貌,在自然山坡凹槽处的坡面设置急流槽。4.8 特殊路基设计本合同段内特殊路基主要为池塘淤泥地基处理和山间薄层软土处理,对池塘排水挖淤换填,地下水位以下换填透水性材料,地下水位以上回填合格土;山间薄层采取挖除软土层,换填适宜厚度的碎石作为透水层,而后填筑路基。挖出的软土应找场地临时堆放,用于边坡的绿化及中间带绿化等。路段内无其它特殊性路基分布。4.9 主要材料要求1)开山石渣:其级配应相当于碎石土,细粒料含量小于50%,粗粒料最大粒径不超过填筑层厚的2/3。2)砂类土:0.075mm的颗粒含量应大于85%, 0.002mm的粘粒含量应小于5%。3)挡土墙、护肩、护脚等浆砌圬工中块石:采用不易风化的硬质石料制作,其单轴饱和抗压强度30MPa,禁止采用风化严重硬质岩和软质岩石料。4)水泥: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5)砂:其质量应满足现行规范、规程的规定。要求细度模数不小于2.5,含泥量小于5%。6)土工格栅:采用双向土工格栅,拉伸屈服力120kN/m,屈服伸长率10%。并应符合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的要求。7)钢筋、水泥等外购材料:其质量应满足现行规范、规程的规定。以上材料要求若与设计图纸中的规定有出入,应已设计图纸中的规定为准。5 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及填料强度要求的说明5.1 路基填料来源本路段利用挖方路段土石方及隧道洞渣填筑路基,路基填料类型有残坡积粘性土、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及隧道洞渣。路基填料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含有树根和腐质土。对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地,不得作为94、96区填料。当粗颗粒土含量大于50%,且CBR指标大于3时,可直接作为路基93区填料,当粗颗粒土含量小于50%,用湿法制作试件,CBR指标大于3时,可通过专题研究,根据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路铺筑,确定碾压参数,可考虑作为路基93区填料。5.2 一般路基填筑要求本合同段挖方较多,路基填料利用路线挖方,为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整体强度、稳定性、抗变形能力,应采用大功率重型振动压实机具,严格控制施工最佳含水量,使填料强度及路基压实度满足表-3的要求。 路基填料强度、压实度要求 表-3路基部位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上路床03096810下路床308096510上路堤8015094415下路堤150以下93315零填及挖方路基03096810308096510表列压实度系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中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压实度; 为保证路肩的稳定,要求土路肩培土的压实度90%5.3 土石混填路基的填筑要求残坡积碎石土、开山石渣均为土石混合填料,可按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中的填筑要求办理,分层填筑、采用重型机械分层碾压密实,最大松铺厚度不超过40cm,其压实度标准及填料强度要求见表-3。5.4 填石路基的填筑要求及质量控制用来填筑填石路堤的石料来源于忠田隧道洞渣,为不易风化的中硬质岩,禁止采用强风化、膨胀性、易溶性、崩解性等岩石填筑路基。填石路堤在施工前,应通过试验路段,确定合适的填筑层厚、压实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1)地基承载力要求填石路堤高度小于10m时,地基承载力不低于150KPa;路堤高度为1020m时,地基承载力不低于200KPa。2)填石路堤填筑要求填石料顶面应无明显孔隙、空洞,在填筑其它填料前,填石路堤最后一层的铺筑厚度不大于400mm,过渡层碎石料粒径应小于150mm,基中小于0.05mm的细料料含量不应小于30%。填石路堤填筑要求见表-4。 填石路堤填筑要求表 表-4 路堤分区路面底面以下深 度最大摊铺 层 厚 度最大料径碾压遍数压路机推土机振幅振动频率碾压速度振动压路机机上路堤80150cm400mm小于层厚2/36遍1.31.8mm30hz24km/h18t150kw下路堤150cm500mm小于层厚2/36遍1.31.8mm60hz24km/h18t150kw3)填石路堤质量要求填石路堤应采用大功率推土机与重型压实机具施工,除此之外,每填高1.5m后应采用25kJ三边形冲击式压路进行增强补压,压实质量采用施工参数(压实功率、碾压速度、压实遍数、铺筑层厚等)与压实质量检测联合控制,压实质量采用压实沉降差与孔隙率相互修正检测,孔隙率的检测应采用水袋法进行。填石路堤质量要求见表-5填石路堤质量控制 表-5 路堤分区路面底面以 下深 度压 实干容重(kN/m3)孔隙率压 实沉降差(mm)纵面高程(mm)中线偏差(mm)平整度(mm)横坡边坡上路堤80150cm由试验确定2223%平均值小于5mm,标准差小于3mm。+10-20允许5020mm表面无明显突出点0.3%坡度不陡于设计值,平顺度符合设计要求。下路堤150cm2425%3)填石路堤边坡坡率填石路堤采用了与土质路堤相同的路基横断面型式和边坡坡率,要求边坡部位2.0m厚范围填筑粒径小于150mm碎石土,小于0.05mm细粒料含量不小于30%,坡面可视具体情况不做码砌,可采用M7.5浆砌片石衬砌拱或人字形骨架植草防护,砌筑在设计坡面线外,以增强填石路堤的稳定性和景观效果。6 路基支挡、加固及防护工程设计说明6.1 路基边坡防护设计边坡防护型式主要有植草、客土喷播植草、CF椰网植草、浆砌片石拱形骨架植草、浸水护坡、岩石TBS植草、锚杆框架梁植草等边坡防护型式。6.1.1 路堤边坡防护边坡防护型式主要有植草(灌)、客土喷播植草(灌)、浆砌片石拱形骨架植草、浸水护坡等边坡防护型式。1)边坡高度小于等于3.0m的路堤按植草(灌木)防护处理。2)边坡高度大于3.0m,小于等于6.0m的路堤按客土喷播植草(灌木)防护处理。3)边坡高度大于6.0m的一般路堤按拱形骨架植草防护。4)沿水(鱼)塘路段,在设计水位50cm高度以下的路基边坡采用浆砌片石护坡防护,其上部边坡防护同正常路段。5)桥头锥坡采用植草或空心六棱块植草防护。6)支挡工程: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采用衡重式(重力式)挡土墙、仰斜式挡土墙,材料分别采用浆砌块石或C15片石混凝土。7)当边坡长度小于100米,高度大于6m时,一段边坡设置一道检修台阶,边坡长度大于100m时,每间距100m设置一道检修台阶。6.1.2 路堑边坡防护路堑边坡防护型式主要有植草、客土喷播植草、CF网植草、岩石坡面TBS岩石植被、锚杆框架梁植草等防护型式。十方互通与永武线相接拼宽,为减小对原有挖方边坡的拆除,局部段落采用实体护面墙防护,适当收陡坡率。1)边坡高度H3.0m的土质类挖方路段采用植草防护。2)边坡高度3.0mH12m的挖方土质边坡及挖方段最顶一级土质边坡,坡率为1:1.25时采用客土喷播植草防护。坡率为1:1时,采用CF网植草防护。3)挖方边坡除最顶一级边坡外,土质挖方采用CF网植草防护。石质边坡采用TBS植草防护。4)若边坡存在小规模崩塌、碎落、欠稳定边坡等,则采用锚杆(锚索)框架梁植草防护。5)在硬质岩挖方路段,若边坡岩石破碎,存在岩石碎落,采用锚杆框架梁植草防护;若边坡岩体完整性好、整体稳定,则采用岩石TBS岩石植被防护。6)当边坡坡率陡于1:1.0时,检修台阶设镀锌钢管扶手。当边坡长度大于100米时,增设间距不大于100米的检修台阶。7)为减少对原有边坡的拆除,永武线旧边坡局部路段采用实体护面墙防护,旧边坡拆除及修建实体护面墙应逐段开挖,逐段防护,避免大范围的开挖导致上边坡失稳,施工期间应观测上边坡的稳定性,施工尽量避开雨天开挖边坡。6.2 护坡道、碎落台、平台防护设计1)护坡道:一般路段护坡道采用植草防护,。2)碎落台:采用植草、植树绿化防护。3)平台:平台设平台截水沟,采用20cm厚M7.5浆砌片石铺砌,拦水梗采用红砖砌筑。详见路基、路面排水工程设计图。7 路基排水系统及其防护设计说明路基排水设施应功能完善、经济适用、自然和谐、维修方便,原则上不与当地农田灌溉、鱼塘水池等相干扰,尽量不改变既有农田排灌系统的现有功能。路面排水按重现期5年,路界内坡面排水按重现期15年进行设计。7.1 路基排水7.1.1 路面、坡面排水路基排水系统由排水沟、边沟、平台截水沟及山坡截水沟、M7.5浆砌片石拱形骨架防护泄水槽、各种型式的急流槽、跌水、渗沟、天然河沟等组成。鉴于沿线石料丰富,浆砌片石施工工艺简单,排水沟、边沟、截水沟、急流槽等均采用M7.5浆砌片石铺砌防护。1)排水沟、边沟路基两侧均应设置排水沟、边沟,A型排水沟为梯形断面, B型边沟为矩形断面,均采用M7.5浆砌片石铺砌。A型排水沟断面适用于正常路段填方路基排水沟,B型边沟断面适用于挖方路段排水。边沟根据排水出口间距、沟底纵坡、边坡高度及坡面汇水面积等,设计了多种尺寸型式。具体段落、尺寸见路基排水工程数量表。2)平台截水沟挖方路段平台截水沟为利用边坡平台,外侧设置2040cm浆砌红砖挡水带,平台底部铺砌20cm浆砌片石,砌筑截水沟前底部应铺设一层防渗土工布。平台截水沟的工程数量均计入路基排水工程数量表中。3)山坡截水沟设置于路堑坡顶以外5.0 m处,根据坡面汇水面积及现场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设置,力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请现场监理配合施工单位,根据开挖后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山坡截水沟设置位置,可以不设截水沟的路段,尽量不设。4)急流槽急流槽主要用于边沟与排水沟、排水沟与排水沟、截水沟与边沟、截水沟与排水沟、中央分隔带横向排水管与排水沟、超高路段横向排水管与排水沟的衔接。其设置位置除按路基排水工程数量表中具体位置设置外,还可根据现场施工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5)盲沟边沟下设4040cm的纵向碎石盲沟外包反滤土工布, 用于挖方路段较长,中央分隔带集水坑无法直接将水排入边沟,盲沟设置于边沟以下,与边沟一起施工。数量已计入路基排水工程数量表中。横向4040cm的碎石盲沟,外包一层透水土工布,主要用于陡坡路堤及填挖交界路段,设置于下路床底面以下,其工程数量计入陡坡路堤或填挖交界处理工程数量表中。7.1.2 中央分隔带排水中央分隔带排水采用了盲沟、集水坑、横向排水管方式,在路线经过超高段需增设超高外侧中央分隔带处的缝隙式集水沟,辅以集水井和横向排水管将水排出路基范围。1)盲沟、集水坑、横向排水管中央分隔带下方设盲沟,盲沟中设透水软管,每约70m或凹型竖曲线底部设一集水坑,通过PVC横向塑料排水管,将分隔带内的水往低侧排出,排水管尽可能设置在填方路段,若设置在挖方路段则在边沟底部设置4040cm的碎石盲沟外包反滤土工布引致低处排水;填方路基塑料排水管的出水口应对准边坡铺砌的肋带。如手孔影响中央分隔带排水时,可根据施工现场情况适当调整集水坑位置至手孔前。若集水坑与右超高路段集水井处于同一位置时,通过横向排水管排入集水井中。集水坑、横向排水管其设置位置除按路基排水工程数量表中具体位置设置外,还可根据现场施工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数量已计入路基排水工程数量表中。2)缝隙式集水沟、集水井、横向排水管超高路段,将超高外幅路基水集至中央分隔带处,通过缝隙集到集水沟里,再通过集水井和横向排水管排出,若处于填方路段横向排水管直接可排到填方边坡的急流槽或边坡铺砌肋带内排出路基范围,横向排水管尽量避免设置在挖方路基段,若处于挖方路基段,横向排水管将水排至分层边沟内,再通过边沟将水排出路基范围。集水井、清淤井、横向排水管其设置位置除按路基排水工程数量表中具体位置设置外,还可根据现场施工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数量已计入路基排水工程数量表中。超高路段路面下渗水通过封层汇流至缝隙式集水沟排水层预留口,通过预留的1cm缝隙及缝隙式集水沟下部设置的碎石垫层,排入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中。施工中应做好底基层防水层与封层间的衔接,避免雨水渗入路基。7.1.3路面排水除超高段路面水采用超高方式排除外,一般挖方路段路面水主要通过边沟排除,填方路段通过坡面漫流汇至排水沟排除。路面结构层的下渗水通过路面结构的封层,在土路肩边缘设置碎石盲沟,通过埋置75mm横向PVC排水管排除,横向排水管设置间距为10m。7.2 路基排水及防护设计主要材料要求1)碎石:为未经处治的开级配碎石。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粒径4.75mm以下的细粒含量不超过10%,粒径2.36mm以下细粒含量不超过6%,基本无1.18mm以下细粒料。2)片石:采用不易风化的硬质岩石料,强度不低于30MPa,符号用MU30。3)砂:采用河砂,要求细度模数不小于2.5,含泥量小于5%。4)水泥: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5)水:采用自来水或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的水源。6)透水土工布,其单位面积质量300500g/m2,断裂强度15kN/m,断裂伸长率80%,撕裂强度0.42kN,CBR顶破强度2.75 kN/m,垂直渗透系数110-2cm/s;7)防渗土工织物:采用涤纶长丝复合土工膜,其单位面积质量300500g/m2,断裂强度15kN/m,断裂伸长率80%,撕裂强度0.42kN,CBR顶破强度2.75 kN/m,垂直渗透系数110-11cm/s。以上材料要求若与设计图纸中的规定有出入,应已设计图纸中的规定为准。8 取土、弃土设计方案,环保及节约用地措施本合同段,地形起伏较大,高填深挖路段较多,结合施工组织考虑,废弃洞渣约30302立方米,设置了弃土场1处。弃土场位于主线K6+480附近。弃土前应对场地进行合理规划,预留堆放清表及挖淤土方的地方,严禁随意堆放,待用作路基边坡防护、中央分隔带和弃土场地的绿化等;弃土时应适当碾压,避免水土流失;弃土完毕,应按照设计要求,完善弃土场地的防护、排水及绿化工程。9 路面结构设计,材料要求、混合料要求、级配组成及施工要求等该部分的说明内容详见路面工程部分。10 路床顶面验收标准说明路床顶面的验收内容主要有:回弹模量代表值、弯沉代表值、纵断面高程、中线偏位、顶面宽度、平整度、路拱横坡等,其验收标准如下:1)回弹模量值:路基建成后,应在不利季节实测各路段路床顶面回弹模量代表值,填方及土质挖方路床顶面回弹模量值E040MPa, 石质挖方路段路床顶面弹模量值E050MPa。2)弯沉值:当用贝克曼梁测定路基弯沉值,计算该路段的路基弯沉代表值时,应考虑不利季节和路基干湿类型的综合影响,同时考虑区域填料性质和施工机械条件。综合近年来福建省高速路施工情况及回弹模量要求,取道路填方及土质挖方路床顶面弯沉代表值Ls258.8(0.01mm)。3)纵断面高程:允许偏差为+10mm-15mm。4)中线偏位:允许偏差为50mm。5)顶面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6)平整度:允许偏差为15mm。7)路拱横坡:应与横断面设计图中的横坡一致,保证路面各结构层厚度的均匀性,允许偏差为0.3%。11 施工方案及注意事项1)路基施工前,应彻底清除路基范围内地表的耕植土、腐质土等,并临时堆放于相应的弃土场地,拟用于坡面防护、中央分隔带和弃土场地的绿化。2)重视施工期间的临时排水工程,应结合永久性排水工程开挖临时排水沟。挖方路段应结合山坡截水沟的位置开挖临时排水沟,避免雨水冲刷坡面,影响边坡稳定;填方路段应结合排水沟的位置开挖临时排水沟,降低路基基底潜水位。3)路堤填筑: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压实机具及施工工艺应满足相关规范、规程的规定和设计要求,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4)路基填筑时,边部应加宽不小于0.3m,与路基填料一起分层填筑、压实,不得出现贴坡现象,待碾压完毕后进行削坡修整。5)路床部分的填筑:无论是挖方路床还是填方路床,除填料强度和压实度要满足设计要求外,路床表面必须做成与路面一致的路拱横坡,以保证路面各结构层厚度均匀和内部排水的需要。采用机具碾压时,压实机具应先轻后重,压实速度宜先慢后快,在直线路段压实机具的运行路线应从路边缘向路中心碾压,再从路中心向两旁顺次碾压,以便形成路拱;设置了超高的曲线路段,应从低侧向高侧碾压,以便形成单向超高坡度。6)施工作业段的衔接:两作业段的交接处,若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先填筑的路段按11.0坡度分层留台阶;若两路段同时铺筑,则应分层互相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0m。7)桥台锥坡及台背后过渡段(3.0+2H)的填筑:桥梁台背与路堤连接时均应设置过渡段,填料选用附近挖方路段的石渣(级配相当碎石土)或碎石土填筑。当先填筑路基后施工桥台时,其压实机具及施工工艺与一般路段相同;当先施工桥台或桩基时,台背过渡段路基,应采用轻型压实机具薄层碾压,路堤压实度96%。8)路堤防护工程:坡面防护应在路基成型后及时防护,并注意与排水设施协调,特别应注意与路面横向排水急流槽协调施工。9)排水工程施工:在排水设计原则不变的前提下,若局部排水设计与实际地形不吻合,施工时应适当调整,特别是路基、路面横向排水出口的设置,必须确保其排水出口水流的畅通,挖方边沟施工应顾及路面结构层边缘排水系统的施工。10)挖方路基:最好避开雨季施工,施工前应先对自然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调查,做好临时排水设施,避免雨水冲刷坡面,影响边坡稳定。谨慎选择爆破方案,对深路堑及顺层路堑边坡开挖,特别是特殊设计、防护的路段,应优先选用预裂爆破、光面爆破、小型排炮微差爆破等控制爆破技术,靠近边坡坡面的两列炮孔,特别是靠顺层边坡的一列炮孔,宜采用减弱松动爆破,严禁使用大爆破及掏底法施工,坡面开挖应由上至下逐级开挖,每开挖一级应及时进行防护支挡及加固施工,以免边坡暴露时间太长而失稳。11)岩质路段边坡防护中的回填土方应采用清表土方,人工夯实,防止雨水冲刷坡面,影响框架内的植草效果。12)挡土墙施工:基础开挖前,应开挖临时排水设施,分段交错开挖,砌筑挡墙前应检测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当基底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进行地基处理。13)挡土墙及桩板墙墙背填筑:待墙身强度达设计强度75%以上时方可回填,并做到分层填筑、分层夯实,夯实时宜用轻型机具,以避免墙身受较大冲击。14)高路堤填筑:在填筑前,应按照设计要求清除地表覆盖层,对施工场地进行必要的平整,当覆盖层厚度大于3.0m时,应进行强夯处理。填筑时,除采用普通机具碾压外,每填高2m后再用25kJ三边形冲击式压路机增强补压。考虑到高填土会发生次固结变形,填筑时可加1%5%高度的沉落值。15)路面施工前应对土基的压实度、回弹模量、弯沉作全面的检测,总结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回弹模量与弯沉换算公式,再推广应用。16)工程完工后,应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恢复原有地貌景观,桥梁桩基挖孔和抗滑桩挖孔土石方应即时运走,不能就地弃放,造成环境污染。17)本说明中未尽事宜,请参照现行相关规范、规程执行。12 动态设计及监控方案说明本路段花岗岩地质风化严重,风化层厚,遇水易软化,边坡岩体结构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影响边坡稳定。在施工过程中,应注重高填深挖路基、特殊设计路基的变形与稳定监测工作,按照设计要求,遵循CECS22:2005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程及 G50086-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有关要求及省高指有关边坡锚固工程施工与验收暂行规定办理。另外,由于岩土工程的复杂性,不确定的因素比较多,地质勘察资料难以十分准确的反映坡面岩土的实际情况,但很多不确定因素在施工过程中能逐渐明朗化,也就是说,边坡工程的设计实际上是一个动态设计、动态施工的过程,应该将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紧密的联系起来,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和路基稳定。13 气泡混合轻质土设计说明13.1、采用规范及规程1、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3、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4、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5、交通部部颁标准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JTG D80-2006。6、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7、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8、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9、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10、交通部部颁标准交通工程土工合成材料 土工格栅JT/T 480-2002。11、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 F80/1-2004。12、广东省标准气泡混合轻质土填筑工程技术规程(GD DBJ15-58-2008)。13.2、设计要点1、气泡混合轻质填土气泡混合轻质填土方案分主体部分和辅助部分设计:(1)主体部分设计主要为气泡混合轻质填土设计:1)断面设计:本项目气泡混合轻质填土均用于桥头台背处理,断面设计主要依据桥头台背回填的截面,和实际的地形,开挖台阶和基础。2)容重设计:路槽底以下80cm范围内不大于6.5kN/m3;其余区域不大于6.0kN/m33)抗压强度设计:路槽底以下80cm范围内不小于1.2MPa,其余区域不小于0.8MPa;(2)气泡混合轻质填土配合比的选择气泡混合轻质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强度、湿容重、流动性等要求进行选择。施工时应根据施工现场所用材料试验的基础上确定施工配合比。(3)辅助部分设计:为了更好地保证气泡混合轻质填土耐久、美观、安全,需要增加辅助部分。具体设计方案如下:1)气泡混合轻质填土补强设计:为加强气泡混合轻质填土的稳定性,在路基底部、路基顶部等应力集中部位分别设计了2层3.2mm钢筋网。2)气泡混合轻质填土侧面采用水泥面板防护,面板为预制板,由角钢进行固定。3)区段与区段之间须沿气泡混合轻质土、面板及其基础横断面设置施工缝。施工缝每5到15m设置一道,施工缝宽1cm,全断面填塞沥青木板或夹板。2、路基开挖从上至下应逐级开挖台阶。台阶尺寸按设计图纸实施,并设置内倾大于4%的横坡。3、防护绿化设计(1)面板外填土表面采用喷播植草或铺草皮防护形式,植草应加播40%的灌木种子。(2)面板与面板之间勾凹缝处理。(3)临时防护 临时防护主要是指施工期间遇到雨天时的防护。要求对所有施工作业面和易受水损坏的部位,均须用不透水帆布或彩条布遮盖。4、排水设计(1)路面排水路面水由防撞栏内埋置的PVC管引入排水沟内。(2)路面结构内部排水路面结构层内部的下渗水通过底基层顶面设置的封层上设置PVC横向排水管排除,PVC管预埋在护栏基础内,施工时应处理好封层与护栏之间的衔接,避免雨水下渗。5、交通设施轻质土路段设置新泽西护栏与桥梁护栏相衔接,护栏与基础通过预埋钢筋连接。基础通过预埋筋与轻质土相连。由于钢筋需穿过防渗土工布,因此预埋筋处需注意进行防水、防锈处理。13.3、检测1、基地的碎石垫层压实度应不小于93%;墙前回填土压实度应不小于90%;路侧堆土压实度应不小于85%。2、气泡混合轻质土施工质量管理(1)检测要求对于检测要求,本工程给出气泡混合轻质土品质要求参考值,见下表:表1 气泡混合轻质土品质要求试验名称湿容重(kN/m3)流动度(mm)28d抗压强度(MPa)设计值ABD检验标准A0.1AB20D以上检测频率连续浇注每100m3自检1次连续浇注每100m3自检1次连续浇注少于1000m3按每200m3取1组试件(2)质量管理及检验方法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是气泡混合轻质土质量好坏的关键,所以要严格控制气泡混合轻质土中固化剂、水、起泡剂的质量。 固化剂主要是水泥和必要的添加剂,究竟采用哪种水泥最好,选择要因地制宜,无论采用哪种水泥都要严格检查其质量:能达到所要求的等级、不过期、不受潮等。 水可采用一般工程用水,参照普通水泥混凝土用水标准。不能采用对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不良影响的含有垃圾和油污的水。 起泡剂起泡剂是气泡混合轻质土技术的关键,无论采用界面活性类、蛋白类或树脂类中的哪一种,但都得保证发泡质量,即气泡在气泡混合轻质土中分布要均匀、具有稳定性,能确保气泡在气泡混合轻质土的轻质性和流动性。表3 可用于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发泡剂的性能要求项 目性 能 要 求稀释倍率不小于40倍。发泡倍率不小于20倍。环境要求符合国家相关的环保要求。室内湿容重试验允许误差0.5 kN/m32)搅拌过程质量管理和混凝土一样,气泡混合轻质土在搅拌时的质量管理要求最高。因为在搅拌时的质量管理中要确保气泡混合轻质土的流动性和轻量性,所以投料要准确,必须按照湿润密度、空气量、流动值的标准进行控制。材料的计量精确定由于材料的计量精确度直接影响到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强度,轻量性、流动性,因此在计量水泥、气泡、水、等材料时必须尽量做到准确。气泡混合轻质土计量设备的精确度应达到下表的标准。4 原材料的计量精度原材料计量精度水 泥2水2发泡剂、外加剂2 湿密度湿密度是根据选定的水泥、水、气泡经过设计后,进行恰当的混合搅拌而得到,施工期间要不定时检测。测定时,按以下步骤进行:a.从出料口取试料;b.先测定2升容器的容积V和质量m1;c.将试料装在容器中,水平放置,试料的表面与容器的上沿齐平(用直尺刮平),然后测定其质量m2;d.用下式求湿密度 湿密度=(m2-m1)/V (g/cm3) 流动度流动度是用来确认是否达到了规定流动性的参数。暂定配合比流动度一般为180mm。取此值时,可以确保材料不发生离析、泵送距离可达到500m、浇注时具有良好的操作性。若不能达到这个规定的流动度,有可能因流动性明显降低而影响正常作业,甚至出现材料离析现象。可以说流动性实验是能准确把握气泡混合轻质土品质的最简单的方法。施工时需上、下午各检测一次。试验可按下述方法进行:a.由出料口取试料;b.准备内径80mm、高80mm的黄铜或硬质塑料制成的空心圆筒;c.将圆筒水平静置于钢板或硬质塑料板上;d.慢慢将试料注满圆筒(不能溢出);e.手指轻敲管的外侧,使试料的表面与圆筒的上端齐平;f.慢慢将圆筒垂直提升,并静置1分钟;g.用尺量出认为是最大的直径以及与其垂直方向的直径,取两者的平均值作为流动值。搅拌时的质量管理标准见下表。表5 搅拌时的质量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