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远传抄表系统》征求意见稿070809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59463650 上传时间:2022-03-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远传抄表系统》征求意见稿070809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住宅远传抄表系统》征求意见稿070809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住宅远传抄表系统》征求意见稿070809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JG/T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发布XXXX-XX-XX实施XXXX-XX-XX发布住宅远传抄表系统Long-range transmission meter reading system for residence(征求意见稿)JG/T 162XXXX代替JG/T 1622004JG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ICS P 备案号:1JG/T 162XXXX目 次前 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定义24 抄表系统型号与结构35 要求46 试验方法77 检验规则108 标志、使用说明书129 包装、运输、贮存13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采集器 和/或 集中器的试验方法14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抄表系统准确度的公式及其试验方法15III前 言本标准代替JG/T 1622004住宅远传抄表系统 数据专线传输,与JG/T 162200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范围(见2004版第1章、本版第1章); 增加并修改了引用标准(见2004版第2章、本版第2章); 修改了数据专线传输的定义(见2004年版的3.1、本版的3.1); 增加了数据电力载波传输、数据无线传输、数据网络传输的定义(见3.2、3.3、3.4); 增加了基表的定义(见3.5); 修改了远传表、集中器、信道、一次抄读成功率、数据抄读总差错率及脉冲常数的定义(见2004版的3.2、3.8、3.11、3.12、3.13、3.14,本版的3.6、3.11、3.14、3.15、3.16、3.17); 删除了数字远传表的定义、要求及试验方法(见2004版3.5、5.1.2.3、5.3.5、6.2.2.3); 修改了远传抄表系统型号及意义(见2004版4.1图1、本版4.1图1); 增加了热量表的相关内容(见5.1.1.4、6.2.1.4、B.2.4、B.5); 修改了对脉冲远传表的要求及试验方法(见2004版5.1.2.1、6.2.2.1,本版5.1.2.1、6.2.2.1),要求远传表累计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个脉冲; 增加了对采集器和集中器的功能要求及试验方法(见5.3.1、6.4.1); 修改了对环境的温度、湿度和电源电压、频率的要求及试验方法(见2004版5.3.2.1、6.4.2.1,本版5.3.3.1、5.3.3.2、6.4.3.1、6.4.3.2); 将2004版5.3.2环境要求中原来对安全的要求内容合并到本版5.5安全要求中(见2004版5.3.2.6,本版5.5.1); 修改了电磁兼容的试验等级(见5.3.4),原试验等级太低,均增加到3或4级; 修改了远传表数据传输准确度对脉冲远传表的要求(见5.3.5); 增加了对采集器和集中器的功耗要求及试验方法(见5.3.6、6.4.6); 增加并修改了对系统的功能要求(见2004版5.4.1、6.5.1,本版5.4.1、6.5.1); 修改了一次抄读成功率试验条件下的要求及试验方法,并增加了现场条件下的要求(见2004版5.4.3、6.5.3,本版5.4.3 表1、表2、6.5.3); 修改了对数据抄读总差错率的要求(见2004版5.4.4、本版5.4.4公式1); 增加了对系统可靠性的要求及试验方法(见5.4.5、6.5.5); 增加了对系统传输距离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4.6、6.5.6); 增加并合并了对系统安全的要求(见5.5) 增加了对使用频段(频带)的要求,本版主要规定了低压电力线载波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方式的使用频段要求(见5.6); 修改了试验环境条件(见2004版6.1、本版6.1); 修改了振动试验方法(见2004版6.4.2.3、本版6.4.3.3); 增加了对最小系统样本的规定(见7.2.3.1); 修改了试验评定规则(见2004版7.3.3的表1、本版7.3.3的表3); 修改了对运输的要求(见2004版9.2、本版9.2); 修改了抄表系统准确度试验原理线路图(见2004版B.4图B.1、B.2,本版B.4图B.1、B.2); 修改了试验步骤(见2004版B.5、本版B.5); 删除了参考文献。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住宅设施委员会、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住宅厨房卫生间技术研究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G/T 1622004。住宅远传抄表系统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居民小区范围内住宅自动抄表系统(简称抄表系统)的定义、产品型号与系统结构、信息传输方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可参考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GB/T 778.11996 冷水水表 第1部分:规范GB/T 778.31996 冷水水表 第3部分: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GB/T 2421199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1部分:总则GB 2423.21199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低气压试验方法GB/T 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 4797.21986 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 海拔与气压、水深与水压GB/T 6587.261986 电子测量仪器 环境试验GB/T 69681997 膜式煤气表GB/T 98132000 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GB 9969.1199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GB/T 172152002 1级和2级静止式交流有功电能表(IEC 61036:2000,IDT)GB/T 17626.2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td IEC 61000-4-2: 1995)GB/T 17626.3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td IEC 61000-4-2: 1995)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4: 1995)GB/T 17626.5199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5:1995)GB/T 17626.6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idt IEC 61000-4-6:1996)GB/T 17626.8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8:1993)CJ 1282000 热量表CJ/T 1882004 户用计量仪表数据传输技术条件DL/T 6981999 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 技术条件SJ/T 104631993 电子测量仪器包装、标志、贮存要求信无字2005第423号 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3 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数据专线传输 transfer data by special line一种以专用线路为载体,进行数据信息传输的方式。3.2数据电力载波传输 transfer data by PLC一种以低压电力线为载体,进行数据信息传输的方式。3.3数据无线传输 transfer data by wireless一种以无线媒介为载体,进行数据信息传输的方式。3.4数据网络传输 transfer data by network一种以有线网络为载体,进行数据信息传输的方式。3.5 基表 base meter住宅中使用的具有计量功能的表具,如:水表、电能表、燃气表、热量表等。3.6远传表 remote transmission meter住宅中使用的具有信号和数据远传功能的计量表,如:远传水表、远传电能表、远传燃气表、远传热量表等。3.7脉冲远传表 pulse remote transmission meter输出、传输的信号是脉冲的远传表。3.8直读远传表 directreading remote transmission meter输出、传输的信号是表盘示数的远传表。直读远传表包括摄像直读远传表、字轮代码直读远传表等。3.9准确度 accuracy表征仪器的指示值与相应的真值接近程度。3.10采集器 acquisitor采集一个或多个远传表的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和进行数据传输的电子装置。3.11集中器 concentrator用于多个采集器或远传表与主站间,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储存等功能的电子装置。3.12主站 master station在居民小区(或物业)对采集器 和/或 集中器传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并监控整个系统运行状态的计算机系统。3.13住宅远传抄表系统 remote transmission meter reading system for residence由远传表、采集器、集中器、主站通过信道连接起来,并运行抄表系统软件,能实现住宅自动抄表的系统。3.14信道 channel在居民小区抄表系统中信息传送的通道(包括远传表与采集器、采集器与集中器、集中器与主站之间的通道),主要有专线(RS485总线、M-BUS总线等)、低压电力线、无线网络(如微功率短距离射频网络、GPRS、CDMA等)、有线网络(如有线电视网、以太网等)等,各设备之间可采用不同的传输方式。3.15一次抄读成功率 succeed rate of once reading水表、电能表、燃气表、热量表一次抄读成功的次数与水表、电能表、燃气表、热量表应抄读次数的和的百分比。3.16数据抄读总差错率 total error rate of data reading不满足本标准对水表、电能表、燃气表、热量表精度要求的数据个数与抄读的数据的总个数的百分比。3.17脉冲常数 pulse constant单位计量值输出的脉冲数。远传脉冲水表的脉冲常数是每立方米水的脉冲数(imp/3),远传脉冲电能表的脉冲常数是每千瓦小时电能的脉冲数(imp/kWh),远传脉冲燃气表的脉冲常数是每立方米燃气的脉冲数(imp/3),远传脉冲热量表的脉冲常数是每千瓦时热量的脉冲数(imp/kWh)。4 抄表系统型号与结构4.1 型号住宅远传抄表系统型号及意义见图1。字母3字母2字母1Z Y CZ 专线传输B 低压电力线载波传输W 无线传输I 网络传输住宅远传抄表系统图1 抄表系统型号及意义其中:字母1主站与集中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字母2集中器与采集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字母3采集器与远传表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示例 :ZYCIBW 抄表系统主站与集中器之间为网络传输方式,集中器与采集器之间为低压电力线载波传输方式,采集器与远传表之间为无线传输方式。4.2 抄表系统结构推荐的抄表系统结构示意图见图2。远 传 表 信道 采集器 和/或 集中器主 站 信道 远 传 表 信道 采集器 和/或 集中器 信道远 传 表远 传 表 图2 推荐的抄表系统结构示意图5 要求5.1 表的要求5.1.1 基表的要求5.1.1.1 水表应满足GB/T 778.11996 的要求。5.1.1.2 电能表应满足GB/T 172152002 的要求。5.1.1.3 燃气表应满足GB/T 69681997 的要求。5.1.1.4 热量表应满足CJ 1282000 的要求。5.1.2 远传表的要求5.1.2.1 脉冲远传表在试验条件下,脉冲远传表输出的总脉冲数累计误差的绝对值应不大于1个脉冲。5.1.2.2 直读远传表读出数与基表示数相同。5.2 主站的要求主站的计算机系统应符合GB/T 98132000 的要求。5.3 采集器 和/或 集中器的要求5.3.1 功能要求5.3.1.1 抄表功能应具备各种类型远传计量表的信号采集和传输的功能。5.3.1.2 数据处理功能应具备对采集的数据排序、存储、冻结等功能。5.3.1.3 通信功能采集器应具有与集中器或主站双向通信的功能,即能够接收和响应集中器或主站发出的数据采集及参数设置等命令,并将设备故障信息上报给集中器或主站等。集中器应具有与主站双向通信的功能,即能够接收和响应主站发出的数据采集及参数设置等命令,并将设备故障信息上报给主站等。5.3.1.4 设置功能应具有设置采集器和集中器的地址、脉冲计量表信息、脉冲常数、初始值等参数的功能。5.3.1.5 设备故障记录功能在发生以下几种情况时,采集器和集中器应有记录功能:a) 有故障检测功能的远传表发生断路或短路故障时;b) 采集器或集中器的采集信道或通信信道发生故障时;c) 采集器或集中器工作所需的电源发生故障时。5.3.1.6 电源转换功能采用市电供电的采集器和集中器应配置电源转换模块。当市电断电时,能自动转换到备用电源;当市电恢复时,能自动转换到市电供电状态。5.3.2 外观要求外观不应有明显缝隙,设备表面无缺损,涂层完整。应有清楚的铭牌,电气接线、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应完好,并有明显标注。电池供电的,应标明电池接线柱的极性。外观没有影响装置功能的损坏,并且仍不能触及到带电元器件,经测试是合格的。允许有轻微的损伤,这种损伤不应削弱装置的触电安全防护和密封防护等级。5.3.3 环境要求5.3.3.1 温度和湿度要求根据安装场所,温度和湿度要求为:a) 户内:温度为 1050,相对湿度90;b) 户外:温度为 2570,相对湿度95。5.3.3.2 交流电源频率与电压的要求频率:50Hz,允许偏差:5;电压:220V或380V,允许偏差:15;5.3.3.3 振动应满足GB/T 6587.41986 的1章表中组要求。5.3.3.4 冲击应满足GB/T 6587.51986 的1章表中组要求。5.3.3.5 运输应满足GB/T 6587.61986 的1章表1中2级要求。5.3.3.6 大气压应满足GB/T 6587.11986 的表3中(86106)kPa的要求。5.3.3.7 外壳防护等级应满足GB 42081993 中规定的IP51等级。5.3.4 电磁兼容(EMC)5.3.4.1 静电放电抗扰度按GB/T 17626.21998 试验等级4级进行试验,应满足GB/T 17626.21998 的9章1)的规定。5.3.4.2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按GB/T 17626.31998 试验等级3级进行试验,应满足GB/T 17626.31998 的9章a)的规定。5.3.4.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按GB/T 17626.41998 试验等级3级进行试验,应满足GB/T 17626.41998 的9章a)的规定。5.3.4.4 浪涌(冲击)抗扰度按GB/T 17626.51999 试验等级3级进行试验,应满足GB/T 17626.51999 的9章a)的规定。5.3.4.5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按GB/T 17626.61998 试验等级3级进行试验,应满足GB/T 17626.61998 的9章a)的规定。5.3.4.6 工频磁场抗扰度按GB/T 17626.81998 试验等级3级进行试验,应满足GB/T 17626.81998 的9章1)的规定。5.3.5 远传表数据传输准确度远传表的数据经采集器 和/或 集中器的传输后准确度: 在试验条件下,由主站或集中器抄收采集器的总脉冲数累计误差的绝对值应不大于1个脉冲。 直读远传表的数据不变;5.3.6 功耗要求5.3.6.1 采集器a) 电池供电设备:非传输状态下有功功率应不大于0.2mW,传输状态下不大于100mW;b) 市电供电设备:非传输状态下有功功率应不大于5W,传输状态下增量不大于10W。5.3.6.2 集中器功耗一般不大于15VA、10W,采用工控机时功耗应不大于25W。采用发射功率大于20W的无线电台,发射时功率应不大于50W。5.4 系统的要求5.4.1 功能要求注: 供需双方协商,可增减系统的功能。5.4.1.1 抄收功能系统应将远传表的数据经采集器 和/或 集中器传输到主站,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存贮,按操作员的命令显示和打印出各用户月计费清单,显示和打印月、季、年报表。5.4.1.2 设置功能系统应具有设置初始参数(如日期、时间、设备参数等)和抄收参数(如抄收间隔、抄收周期等)的功能,并且这些参数可以远程设置。5.4.1.3 安全控制功能系统中各设备应具有完善的操作安全权限管理功能,以防止非法操作。5.4.1.4 扩展功能系统应具有自校时、自诊断、发布冻结命令等功能。5.4.2 系统准确度系统的准确度应满足附录B公式B.1B.2B.3、(B.4)的要求。5.4.3 一次抄读成功率系统对用户水表、电能表燃气表、热量表等一次抄读成功率应满足表1(试验条件下)和表2(现场条件下)的规定。表1 一次抄表成功率指标(试验条件下)信道类型专线电力线载波无线网络有线网络一次抄表成功率()99989999表2 一次抄表成功率指标(现场条件下)信道类型专线电力线载波无线网络有线网络一次抄表成功率()989095985.4.4 数据抄读总差错率系统对用户水表、电能表、燃气表、热量表等的数据抄读的总差错率应满足公式1的要求。系统数据抄读总差错率 100 1 (1)5.4.5 系统可靠性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系统各设备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不少于5104h。5.4.6 传输距离远传抄表系统应规定数据传输距离,其具体参数由其产品标准确定。5.5 安全要求5.5.1 电气安全绝缘电阻、冲击电压、交流电压应分别符合DL/T 6981999的5.8的规定。5.5.2 数据安全远传抄表系统的数据安全性应符合CJ/T 1882004的第7章的规定。5.5.3 断电由交流供电的系统,当市电断线会影响正常计数的系统应有备用电源,断电后72h内,系统应正常计数,不应丢失数据。恢复供电后,系统仍能正常工作,系统时钟正常。5.5.4 防爆安全要求当采集器置于爆炸危险区,或置于安全区作为防爆型燃气表、燃气控制阀门的关联设备时,应符合GB3836.1-2000及其相关防爆标准的要求,样机应取得防爆合格证。5.5.5 开路、短路系统中信道在任意位置开路、短路时,主站应发出报警信号,并宜显示具体位置,以便维修。5.6 信号频段(频带)要求5.6.1 低压电力线载波传输采用低压电力线载波传输时,其载波信号频率范围应为3kHz500kHz,优先选择IEC6100038规定的电力部门专用频带9kHz95kHz。5.6.2 无线传输采用无线传输时,应符合信息产业部2005年第423号文件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采用无线电传输时,其使用的无线电频率应优选40.66MHz40.70MHz频段或228.425MHz434.77MHz频段。6 试验方法6.1 试验环境条件按GB/T 24211999的基准工作条件进行试验。用于试验的抄表系统,各个现场安装设备(如采集器、集中器等)所处试验环境应相同。注意:由于采集器 和/或 集中器与系统试验中,交流供电时,被测试设备一般由 AC220V(或AC380V)供电,应注意人身和设备安全!6.2 表的试验方法6.2.1 基表的试验6.2.1.1 水表应按GB/T 778.31996 进行试验。6.2.1.2 电能表应按GB/T 172152002 进行试验。6.2.1.3 燃气表应按GB/T 69681997 进行试验。6.2.1.4 热量表应按CJ 1282000 进行试验。6.2.2 远传表的试验6.2.2.1 脉冲远传表脉冲远传表的输出接到脉冲计数器的输入,接通线路,开启阀门,脉冲远传表发出约1000个标准脉冲信号,读出机械脉冲计数器与脉冲远传表输出的脉冲数,两者的差应满足5.1.2.1的要求。6.2.2.2 直读远传表接通直读远传表的线路,开启水阀门(或接通电开关、或开启燃气阀门、或开启热量表阀门),使流过1m3水(或1kWh电能、或1m3燃气、或1kWh热量),目测基表显示值和直读远传表的读数,应满足5.1.2.2的要求。6.3 主站的试验主站的计算机系统应满足5.2的要求,检查出厂合格证。6.4 采集器和/或集中器的试验。6.4.1 功能试验将组成抄表系统的各相关设备进行连接,参考其产品说明书。按所提要求测试,采集器和/或集中器的功能应符合5.3.1的要求。6.4.2 外观检查目测检查,应满足5.3.2的要求。6.4.3 环境试验6.4.3.1 温度和湿度试验按附录A进行试验准备,按DL/T 6981999 中6.7条的规定进行试验。6.4.3.2 电源频率与电源电压的试验将供电电源电压和频率在5.3.3.2允许偏差范围内变化,采集器和集中器应能正常工作,各项功能和远传表准确度应符合5.3.1和5.1.2的要求。6.4.3.3 振动试验按附录A进行试验准备,按GB/T 6587.41986 的3章进行试验,试验后采集器和集中器应能正常工作,各项功能和远传表准确度应符合5.3.1和5.1.2的要求。6.4.3.4 冲击试验按附录A进行试验准备,按GB/T 6587.51986 的3章进行试验,试验后应符合GB/T 6587.51986的4章的试验结果。6.4.3.5 运输试验按GB/T 6587.61986 的2章进行试验,试验后应符合GB/T 6587.61986 的3章的试验结果。6.4.3.6 大气压试验按附录A进行试验准备,按GB 2423.211991 的6章9章进行试验,在试验中和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6.4.3.7 外壳防护等级试验按GB 42081993 的12章和13章的方法进行试验。6.4.4 电磁兼容(EMC)试验6.4.4.1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按附录A,试验的采集器 和/或 集中器接在系统中,并加电工作: 直接施加的放电,仅施加于操作人员正常使用受试设备时可能接触的位置; 间接施加的放电,用静电放电发生器对耦合板接触放电模拟,按GB/T 17626.21998 的8章进行试验。6.4.4.2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按附录A,试验的采集器 和/或 集中器接在系统中,并加电工作,按GB/T 17626.31998 的8章进行试验。6.4.4.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按附录A,试验的采集器 和/或 集中器接在系统中,并加电工作,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加在: 电源线两端; 通信端口与地间,按GB/T 17626.41998 的8章进行试验。6.4.4.4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按附录A,试验的采集器 和/或 集中器接在系统中,并加电工作,浪涌信号加在: 电源线两端; 电源线与地线间; 输入信号线与地线间,按GB/T 17626.51999 的8章进行试验。6.4.4.5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按附录A,试验的采集器 和/或 集中器接在系统中,并加电工作,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信号发生器的信号加在: 直接注入到输入、输出端口; 通过耦合和去耦合网络注入到电源两端,按GB/T 17626.61998 的8章进行试验。6.4.4.6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按附录A,试验的采集器 和/或 集中器接在系统中,并加电工作,按GB/T 17626.81998 的8章进行试验。6.4.5 远传表数据传输准确度试验按附录A进行试验准备,分别接入远传水表、远传电能表、远传燃气表等,并加电工作,应满足5.3.4要求。6.4.6 功耗要求试验按附录A进行试验准备,用伏安法分别测出采集器(电池供电和市电供电)和集中器的功耗,均应符合5.3.6的要求。6.5 系统的试验6.5.1 功能试验按图B.1、B.2接线,参考其产品说明书。按所提要求测试,系统的功能应符合5.4.1的要求。6.5.2 系统准确度试验6.5.2.1 原理试验线路按图B.1、B.2接线。6.5.2.2 试验步骤a) 按附录B进行试验;b) 水、电能、燃气、热能的数据应满足附录B公式(B.1)(B.2)、(B.3)、(B.4)。6.5.3 一次抄读成功率试验6.5.3.1 原理试验线路按图B.1、B.2接线。6.5.3.2 试验步骤a) 接水、电、燃气、热能管线;b) 系统加电并运行抄表系统软件;c) 开启水阀门、接通电开关、开启燃气阀门、开启热能阀门,使水、燃气、热功率电流强度适当;d) 系统对远传表进行抄读,共进行大约500 次的抄读,则一次抄读成功率应满足5.4.3表1(试验条件)和表2(现场条件)的要求。6.5.4 数据抄读总差错率试验6.5.4.1 原理试验线路按图B.1、B.2接线。6.5.4.2 试验步骤a) 接水、电、燃气、热能管线;b) 系统加电并运行抄表系统软件;c) 开启水阀门、接通电开关、开启燃气阀门、开启热能阀门,使水、燃气、热功率电流强度适当;d) 系统对远传表进行抄读,共进行大约100次的抄读,分别对水表电能表燃气表、热量表按附录B的公式(B.1)、(B.2)、(B.3)、(B.4)计算,差错率应满足5.4.4公式1的要求。6.5.5 系统可靠性试验系统可靠性试验在现场验收中进行,按DL/T 6981999 附录B的2.7进行试验。6.5.6 传输距离抄表系统产品标准、使用说明或样本等技术文件上应对系统传输距离有所规定。6.6 安全试验6.6.1 电气安全试验按附录A进行试验准备,按DL/T 6981999的6.9进行试验,试验后应符合DL/T 6981999的6.9的试验结果。6.6.2 数据安全试验6.6.2.1 原理线路按图B.1、B.2接线。6.6.2.2 试验步骤a) 系统加电;b) 输入密码不正确,无法操作主站。6.6.3 主站断电试验6.6.3.1 原理线路图按图B.1、B.2接线,与主站并联一台被测试的主站(测)。6.6.3.2 试验步骤a) 接水、电、燃气、热能管线,相应远传表接到采集器 和/或 集中器上,主站和主站(测)都与其相连;b) 系统加电,并在主站和主站(测)上同时运行抄表系统软件,主站和主站(测)的水、电、燃气、热能置零; c) 开启水阀门、接通电开关、开启燃气阀门、开启热能阀门,使水、燃气、热功率、电流强度适当,则主站和主站(测)同时对水、电、 燃气、热量计量;d) 关闭主站(测)交流电源72 h;e) 主站(测)加电、应能运行抄表系统软件;f) 关断水、电、燃气、热能阀门;g) 主站与主站(测)上显示的水、电、燃气、热能数值应分别相等,系统时间正常。6.6.4 防爆安全试验按GB3836.12000及相关防爆标准的要求进行试验,应符合5.5.5的要求。6.6.5 开路、短路的试验6.6.5.1 原理线路按图B.1、B.2接线。6.6.5.2 试验步骤a) 系统加电并运行抄表系统软件;b) 将系统中任意位置的信道开路或短路,在主站应发出报警信号,并显示开路、短路的位置。7 检验规则7.1 分类采集器、集中器和系统分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两种。远传表和计算机应具有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承认的合格证,只对其进行开箱验收。7.2 型式检验7.2.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 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时;b) 老产品转厂生产时;c) 正式生产的产品在元器件、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的性能时;d) 产品停产一年以上再生产时;e) 产品的主要技术要求改变时;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g) 产品批量生产二年时。7.2.2 型式检验项目见表3。7.2.3 抽样及判定规则7.2.3.1 型式检验抽样方案按GB/T 28292002 规定,选择判别水平,不合格质量水平 RQL=30 二次抽样方案,使用样本中每个样本单位都能代表批量的抽样方法,抽取4个系统样本单位,系统样本应满足附录A.3最小系统样本的要求,查GB/T 28292002 的表5, 即: 4; 0, 2 n;Ac,Re= 4; 1, 2 式中:n 样本数;Ac 合格判定数;Re 不合格判定数。7.2.3.2 不合格分类不合格分为A、B、C三类见表3。规定A类不合格权值为1,B类不合格权值为0.45,C类不合格权值为0.25。7.2.3.3 型式检验结果的判定检验中一样本单位的A类、B类、C类不合格权值的和等于或大于1,判为不合格品,否则为合格品。根据不合格品数,按抽样方案中的合格判定数Ac和不合格判定数Re确定检验批是否合格。7.3 出厂检验7.3.1 检验项目见表3。7.3.2 检验方法采集器、集中器应全部进行出厂检验。系统全部进行出厂检验。7.3.3 评定规则采集器、集中器全部出厂检验项目合格判为合格品允许出厂。表3 检验项目表部件检验项目要求章、条编号试验方法章、条编号不合格类别检验类别型式检验出厂检验表基表5.1.16.2.1远传表5.1.26.2.2主站5.26.3采集器和/或集中器功能要求5.3.16.4.1A外观要求5.3.26.4.2B工作环境温度、湿度5.3.3.16.4.3.1B电源5.3.3.26.4.3.2B振动5.3.3.36.4.3.3C冲击5.3.3.46.4.3.4C运输5.3.3.56.4.3.5C大气压5.3.3.66.4.3.6C外壳防护5.3.3.76.4.3.7B电磁兼容静电放电5.3.4.16.4.4.1B射频电磁场辐射5.3.4.26.4.4.2B电快速瞬变脉冲群5.3.4.36.4.4.3B浪涌5.3.4.46.4.4.4B射频场感应的传导5.3.4.56.4.4.5B工频磁场5.3.4.66.4.4.6B远传表数据传输准确度5.3.56.4.5A功耗5.3.66.4.6C系统功能5.4.16.5.1A系统准确度5.4.26.5.2A一次抄读成功率5.4.36.5.3A数据抄读总差错率5.4.46.5.4A可靠性5.4.56.5.5A传输距离5.4.66.5.6C安全电气安全5.5.16.6.1A数据安全5.5.26.6.2C断电5.5.36.6.3C防爆5.5.46.6.4A开路、短路5.5.56.6.5C注:“”表示需要进行检验的项目8 标志、使用说明书本标准只规定采集器、集中器的标志、使用说明书。8.1 标志应符合SJ/T 104631993 中5章的规定。8.2 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应符合GB 9969.11998 规定,在产品说明书上应标明:生产厂家名称地址、联系电话、邮编、产品名称、执行产品标准编号、产品型号、商标、主要参数、生产日期、产品线路图或框图、产品在系统中的应用、应用注意事项及安装的详细数据等,用蓄电池供电的产品应说明其型号和寿命到期时间,还应注明执行的产品标准。9 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只规定采集器和集中器的包装、运输、贮存。应按SJ/T 104631993 规定进行。9.1 包装包装应按SJ/T 104631993 规定进行。9.2 运输包装完整的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雨、雪的直接淋浇和机械创伤,按标志向上放置,不应受剧烈撞击和重压。9.3 贮存贮存应按SJ/T 104631993 规定进行。产品贮存场地应平整,堆放应整齐,堆放高度不得超过2 m。13附录A (规范性附录)采集器 和/或 集中器的试验方法A.1 概述本附录给出抄表系统中采集器 和/或 集中器试验的环境条件、试验原理线路图、试验步骤以及试验报告内容。A.2 试验环境条件按GB/T 6587.11986 的2章的基准工作条件进行试验。A.3 推荐的原理线路及最小系统样本见图A.1。采集器 和/或 集中器主 站远 传 表图A.1采集器 和/或 集中器试验的原理线路图最小系统样本是指由1台主站、1台集中器、4台采集器和4块远传表(远传水表、远传电表、远传燃气表、远传热量表各一块)通过信道连接组成的远传抄表系统。A.4 试验步骤a) 按图A.1连接系统;b) 全系统加电;c) 按试验要求进行操作。A.5 试验报告 有关试样的资料(名称、来源、送检日期等); 试验依据的标准; 采用的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及其计算; 试验日期。附录B (规范性附录)抄表系统准确度的公式及其试验方法B.1 概述本附录给出抄表系统的准确度公式及其试验的环境条件原理线路图、试验步骤、试验报告。B.2 抄表系统准确度公式B.2.1 抄表系统读出的用户用水量V水1与用户水表基表读出的用户用水量V水0的差值应满足: (V水11- V水01)- (V水10- V水00)0.02%(V水01- V水00)+110-(水+1)+水10-水 (B.1)式中:V水11试验结束时刻t=t1,系统读出的用水量V水1的值;V水01试验结束时刻t=t1,水表基表读出的用户用水量V水0的值;(V水11- V水01)初始化结束时刻t=t1,系统读出的用水量与水表基表读出的用水量的差;V水10试验开始时刻t=t0,系统读出的用水量V水1的值;V水00试验开始时刻t=t0,水表基表读出的用户用水量V水0的值;(V水10- V水00)初始化结束时刻t=t0,系统读出的用水量与水表基表读出的用水量的差;(V水01- V水00)试验期间,即t=t1-t0, 水表基表读出的用户用水量V水0的值;0.02水表基表的误差系数;注: 实验室条件下取水表基表的误差系数为0.02%,现场条件下取水表基表的误差系数为0.10%。水 用户水表基表的小数位数;水 系统水读数的小数位数;水 系统水读数进位误差,当(V水11- V水01)- (V水10- V水00)0时,水=0;当(V水11- V水01)- (V水10- V水00)0时,水=1B.2.2 抄表系统读出的用户用电量E1与用户用电表基表读出的用户用电量E0的差值应满足: (E11-E01)-(E10-E00)0.01%(E01-E00)+110-(电+1)+电10-电(B.2)式中:E11试验结束时刻t=t1,系统读出的用电量E1的值;E01试验结束时刻t=t1,电能表基表读出的用户用电量E0的值;(E11-E01)试验结束时刻t=t1,系统读出的用电量与电能表基表读出的用电量的差;E10试验开始时刻t=t0,系统读出的用电量E1的值;E00试验开始时刻t=t0,电能表基表读出的用户用电量E0的值;(E10-E00)初始化结束时刻t=t0,系统读出的用电量与电能表基表读出的用电量的差;(E01-E00)试验期间,即t=t1-t0, 电能表基表读出的用户用电量E0的值;0.01电能表基表的误差系数;注: 实验室条件下取电能表基表的误差系数为0.01,现场条件下取电能表基表的误差系数为0.05。电 用户电能表基表的小数位数;电 系统电能读数的小数位数;电 系统电能读数进位误差,当(E11-E01)-(E10-E00)0时,电=0;当(E11-E01)-(E10-E00)0时,电=1。B.2.3 抄表系统读出的用户用燃气量 V气1与用户用燃气表基表读出的用户用燃气量V气0的差值应满足: (V气11-V气01)-(V气10-V气00)0.02%( V气01 -V气00)+110-(气+1)+气10-气(B.3)式中:V气11试验结束时刻t=t1,系统读出的用燃气量 V气1的值; V气01试验结束时刻t=t1,燃气表基表读出的用户用燃气量 V气0的值;( V气11-V气01)试验结束时刻t=t1,系统读出的用燃气量与燃气表基表读出的用燃气量的差;V气10试验开始时刻t=t0,系统读出的用燃气量 V气1的值;V气00试验开始时刻t=t0,燃气表基表读出的用户用燃气量 V气0的值;( V气10-V气00)初始化结束时刻t=t0,系统读出的用燃气量与燃气表基表读出的用燃气量的差;(V气01-V气00)试验期间,即t=t1t0, 燃气表基表读出的用户用燃气量 V气0的值;0.02燃气表基表的误差系数;注: 实验室条件下取燃气表基表的误差系数为0.02%,现场条件下取燃气表基表的误差系数为0.10%。气用户燃气表基表的小数位数;气系统燃气读数的小数位数;气系统燃气读数进位误差,当( V气11-V气01)-( V气10-V气00)0时,气=0;当( V气11-V气01)-( V气10-V气00)0时,气=1。B.2.4 抄表系统读出的用户用热量 Q热1与用户用热量表基表读出的用户用热量Q热0的差值应满足: (Q热11-Q热01)-(Q热10-Q热00)0.02%( Q热01Q热00)+110-(热+1)+热10-热(B.4)式中:Q热11试验结束时刻t=t1,系统读出的用热量 Q热1的值; Q热01试验结束时刻t=t1,热量表基表读出的用户用热量 Q热0的值;(Q热11- Q热01)试验结束时刻t=t1,系统读出的用热量与热量表基表读出的用热量的差;Q热10试验开始时刻t=t0,系统读出的用热量 Q热1的值;Q热00试验开始时刻t=t0,热量表基表读出的用户用热量 Q热0的值;(Q热10- Q热00)初始化结束时刻t=t0,系统读出的用热量与热量表基表读出的用热量的差;(Q热01- Q热00)试验期间,即t=t1t0, 热量表基表读出的用户用热量 Q热0的值;0.02热量表基表的误差系数;注: 实验室条件下取热量表基表的误差系数为0.02%,现场条件下取热量表基表的误差系数为0.10%。热用户热量表基表的小数位数;热系统热能读数的小数位数;热系统热能读数进位误差,当( Q热11- Q热01)-( Q热10- Q热00)0时,热=0;当( Q热11- Q热01)-( Q热10- Q热00)0时,热=1。注:本章参考 DL/T 6981999 的5.2。B.3 环境条件按GB/T 6587.11986 的2章的基准工作条件进行试验。B.4 抄表系统准确度试验原理线路图见图B.1、图B.2.远传水表远传电能表主 站采集器 和/或 集中器远传燃气表远传热量表图 B.1 抄表系统准确度试验原理线路图主 站采集器 和/或 集中器远传热量表.远传燃气表远传电能表远传水表图 B.2 抄表系统准确度试验原理线路图B.5 试验步骤a) 按图B.1接线,并全系统加电;b) 初始化同时进行:1) 水表通以常用流量Qp 24 h后,记录初始化值V水10、V水00 ;2) 电能表通以额定电流In 24 h后 ,记录初始化值E10、E00 ;3) 燃气表通以最大流量Qmax 24 h后,记录初始化值V气10、V气00 。4) 热量表通以最大流量Qmax 24 h后,记录初始化值Q热10、Q热00 。c) 试验同时进行:1) 水表通试验水流量Q(Q minQQ p), 使水量V水增加10 3 以上,其中Q在(Q minQ t)范围运行耗水流量不小于25 3,运行期间,远传水表每隔(56) h断水一次,试验结束记录V水11、V水01;注1:最小流量(Q min),在最大允许误差限之内要求水表给出示值的最低流量(摘自GB/T 778.11996)。注2:分界流量(Q t),流量范围被分成两个区处所出现的流量。“高区”和“低区”各自由一个该区的最大允许误差来表征。(摘自GB/T 778.11996)。注3:常用流量(Q p),水表在正常工作条件即稳定或间歇流动下,最佳使用的流量(摘自GB/T 778.11996)。2) 电能表通试验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