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四川省“十三五”深入推进两化互动、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课题组推进“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走出“四化”同步发展新路子,是我省实施的 “三大发展战略”之一,是推动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 康跨越的重要路径,也是“十三五”时期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一、两化互动、产城融合的理论解析(一)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1. 工业化“现代经济史学家已普遍把产业革命视为人类历史的分水岭”。18世纪60年代,英国蒸汽机的大规模使用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技术革命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工业化发展时代。由此至今,工业化始终是各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题。本报告 使用的工业化内涵是从生产力角度入手,即:工业化并不是产业的概念,更不是工业的 概念,而是生产力的概念,更准确地说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生 产力概念,即工业化是“在工业社会,先进生产力总是最先在工业领域形成,然后又以 越来越快的速度和越来越大的规模向其他领域推进和渗透的过程。” 1工业化实质就是生产力发展。2. 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道路是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特指中国特色的工业化 道路,并不是指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 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党的十八大则进一步明确提出“坚持走中 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1程必定:从区域视角重思城镇化,第 3页,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3月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新工业革命浪潮下,新型工业化成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 陷阱实现从大国到强国的战略选择。从时间上看,“十三五”时期世界经济处于以移动互联和新能源的广泛应用为基本 特征的新工业革命推动全球经济战略重组、 新兴产业加速崛起而传统产业衰落加速的时 期,处于中国经济从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推进全面 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关键期。现代信息技术具有高辐射性、高倍增性和高带动性,其高 速发展使得信息化不再只是某个或某些产业发展的助推剂而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全 方位的影响,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再造现代产业系统,对传统产业增长模式和升级路径进 行颠覆式创新从而使得新兴产业高速成长,传统产业衰落加速,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对传 统产业进行改造成为传统产业发展必由之路。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 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服务业取代工业成为 经济增长主要动力,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 民众,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时期,新时期新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 新型工业化必须充分考虑国际国内的时代特征才能找到增长路径。从空间上看,“十三五”时期的新型工业化将重塑中国产业空间格局,功能分区更 加合理,国土空间开发更加优化,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支撑加强,城乡统筹,产城融合 化程度明显提高,产业活动集聚效应明显,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明显提高。从国际产业 空间格局看,各国之间的经济联日益密切,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国际产业空间布局的重 要特征,亚太地区成为持续热点,欧亚合作进一步密切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产业活动的全球化特征更加明显。从系统角度考察,新型工业化将实现产业、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从而推动 从环境生态系统到产业生态系统的有效统一和“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良 性循环,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在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同时为新型工业化的推进提供 了条件。(二)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1.城镇化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过程,它是与工业化相伴随的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 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地进行空间上的聚集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经济要素的过程。 在这 个过程中,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从而使城市 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市经济比重不断增大,更多的人享受到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 式。城镇化的内涵包括人口聚居方式的城镇化、居民生活方式的城镇化、劳动者就业方 式的城镇化、城乡关系的城镇化和景观城镇化。2.新型城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和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中 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新”是相对于两个“旧”而言。一是相对于城镇化先行国家所走过的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先行国家完成城镇化所依 赖的一些条件可能今天我们并不完全具备或者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失败的教训也 值得我们吸取,我们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因此,城镇化先行国家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值 得我们充分借鉴,但是整体而言我们今天已经很难照搬或者按照他们所走过的道路、采 取相同的方式来推进中国的城镇化。二是相对于 30 年来我国所走过的传统城镇化道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 2002年 以来的十年,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快速推进,用较短的时间走过了城镇化先行国家几十 年、乃至上百年所经历的过程。但是,30 年来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相伴随的是只见物不 见人,高消耗、低效率、高排放、高污染,城乡分割、发展不协调,这是一条难以为继、 不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中国基本完成城镇化过程大约还需要 20 年时间,传统城镇化 模式难以支撑中国未来的城镇化,我们需要创新和探索一条符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 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应当体现以人为本、集约高效、多元推进、产城融合、城乡 统筹、全面协调、低碳生态、上下互动、文化传承的基本特征。(1)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求城市创 造更好的人居环境,提供更为完善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形成更加和谐、公平的社会环境, 让所有的城市居民都能充分分享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2)新型城镇化是集约高效的城镇化。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求由外延 式城镇化向内涵式城镇化转型,由传统数量增长型城镇向质量提高型城镇转型,以城市 群作为推进城镇化中的空间载体,优化城镇、人口空间布局与要素配置,形成更高的经 济社会效率。(3)新型城镇化是多元推动的城镇化。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求由单一 推动向多元推动转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服务业,形成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机结合的多元动力机制。(4)新型城镇化是产城融合的城镇化。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求以城市 作为承载现代产业的主体空间,以产业发展推动城市人口集聚,将产业功能、城市功能 融为一体,协调和处理好与城市的空间关系,产城一体、有机融合,增强产业对城市的 支撑作用,强化城市对产业的服务功能。(5)新型城镇化是城乡统筹的城镇化。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求城市与 乡村融合发展,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达到城乡之间 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方面的协调共生。(6)新型城镇化是低碳生态的城镇化。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求在促进 人口和经济社会活动向城市地域集中的同时, 实现由高能耗的城镇化向低能耗的城镇化 转型,由高环境冲击型城镇向低环境冲击型城镇转型,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尽 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7)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协调的城镇化。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求城镇化 的推进要与资源承载能力、要素空间配置、产业发展与提升、生态环境容量、制度变革 与政策设计、社会关系与社会管理以及区域空间相协调,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 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健康可持续的人类聚居环境,构建更加包容、和谐、公正、 平等的社会。(8)新型城镇化是上下互动的城镇化。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求城镇化 的推进机制由单一的政府主导向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结合转型, 自上而下与自上而下相 结合,既要发挥政府对城镇化推进的宏观战略引领作用,更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 决定性作用,在更大程度上让多种社会力量的参与,推动城镇发展和城乡要素流动,形 成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9)新型城镇化是文化传承的城镇化。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求城市的 空间开发和利用应当更加重视历史、文化和精神的传承,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乡土景观, 维护和张扬城市的人文个性。(三)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内在联系1. 工业化是城镇化演进的根本动力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一个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共生体。工业化本身就是生产力的发 展,而生产力的发展是城镇化演进的根本动力。从经济发展进程看,工业化是城镇化内在动力和经济内容,二者互动发展机制形成 的理论基础是专业化经济与聚聚经济的存在。 专业化经济是指由于劳动分工引起专业化 水平的提高而带来的经济产出的增加, 聚集经济则是通过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获得来 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系统力量。不同工业化发展阶段产业活动集聚特征的差异使得城镇化的空间结构也产生了诸 多变化。从商业城市演变为工业城市,进而演变为现代的大都市区,通过水平空间上隔 离的扇形区和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城镇化从紧凑而分异的形态演变为多点结构,城市 等级体系弱化。移动互联新时代改变传统以成本为中心的产业活动空间区位选择,时间 和价值为竞争的焦点,推动工业化从产业链条经济时代进入平台经济、网络经济和生态 经济时代,从而助推城镇化从线性发展进入到网络化发展新时代,城市群、都市圈、城 市带的快速发展成为现代城镇化的重要内容。2. 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空间依托城市是工业化发展的空间依托。城镇化通过自身外部经济效应和集聚经济效应作用 于工业化,促进工业化发展。城市较好的基础设施、发达的服务业,为工业化的推进提 供科研、教育、培训、信息服务等多维服务,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技术搜寻成本等。 城市提供空间载体实现企业在地理上的集聚,通过产业集聚促进了产业分工和专业化, 提高工业生产效率,有利于企业为顺应激烈竞争需要而主动改革创新,以及降低信息获 取等交易成本。3.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互动关系两化互动,核心在新型工业化,依托在新型城镇化,关键在协调联动。新型工业化 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关系本质体现为发展速度和发展阶段上保持一致以及二三产业的相 互融合发展,即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求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动态调整适应,时间上 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结构上三产融合。这就要求在经济社会 发展过程中,人口、产业与城镇的发展在规模和空间上有效匹配。从规模层面上讲,若 人口的发展超过产业与城镇的发展,则在产业与城镇中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和生活 服务来满足人口的过度膨胀;若产业的发展超过人口和城镇的发展,则会导致劳动力成 本和空间拥挤成本的上升;若城镇的发展超过人口与产业的发展,则城镇会同时缺乏居 住人口和产业支撑,造成“空城” 、“鬼城”。因此,只有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在发 展速度和发展阶段上保持一致才能维持人口、产业与城镇的良性互动,共同推动经济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从空间层面上讲,人口、产业与城镇发展的空间结构耦合是维持生产 要素自由流动的前提,这就要求在工业化背景下城市与现代产业尤其是现代工业构建全 新的空间关系。城市是人类经济活动最为主要的空间载体,城市地区是现代工业的主要 空间载体。现代经济是城市与产业的有机复合。得益于与产业系统有效耦合的以交通网 络为代表的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得企业在当下以时间和价值为导向的市场竞争中保 持活力。产业园区作为“两化”互动的空间载体,是“两化互动,产城融合”的标志性 经济社会单元的体现。(四)两化互动的机制1.互动机制概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发展是以创新为基本动力, 在市场的引导下进行资源配置优 化、产城融合、政府规制有效的作用过程。从演进次序与动力机制看,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为因果、互为动力、螺旋上升,工业 化与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可分为超前、滞后、同步三种类型。一是工业化超前于城 镇化,二是工业化落后于城镇化,三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在数量上同步,但在结构和质量 上错位,即本国的工业化不是建立在本国城镇化需求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其他国家城 镇化需求的基础上,这种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由于割裂了生产环节与需求、技术设 备等方面的联系,失去了产业创新的动力和源泉,难以形成具有国家竞争优势的产业和 产业群。因此,只有工业化水平在数量、结构、时间和空间等方面与城镇化大致相当, 这样的城镇化才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稳定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 共服务设施,工业化才具有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潜力,才具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求 基础。通过这种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调整,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 化和高度化,同时也促进了城镇体系的合理化,还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市场和要素 支持,客观上实现了三次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协同拉动。343新型工业化人、产、城的融合人、产、城的融合新型城镇化图1 “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一一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路径3452.初级阶段的两化互动两化互动开始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集聚和创新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生产要素 在产业与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是经济活动向城镇化地区集聚的前提;经济活动在空间的聚集,使得企业的生产活动不再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行为,信息的外溢和人们相互可接近 性的提高促进了创新活动的发生;创新是优化生产函数和消费函数的重要因子,极大地 促进了企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带动消费总量的上升和消费 需求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刺激企业与产业规模的扩大,加速生产要素的流动与 进一步聚集。由此可见,城镇化地区聚集经济效益是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集聚和创新的 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是联结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桥梁,是将要素资源优势体现在生产力 上的关键一环。集聚经济作用下的集聚区域基于地区成本优势的逐步显现加速了经济活 动类似的厂商或者处在同一产业链里具有前后向关联效应的不同分工的生产者、劳动者与资本集中到创新区域。随着生产规模与人口规模的扩大,对三因素融合、两化互动的 融合提出了要求。一方面,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集聚和创新三因素在城镇化地区集聚 经济过程中的融合不断推动生产和集聚的高级化演进,使得人口规模和生产规模自增长机制螺旋发展。另一方面,伴随着产业的扩张,产业人口扩张过程中逐步分离出的生产 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初步发展,城镇发展与产业发展联系开始加强,要求工业化与 城镇化在推进过程中彼此融合与协调。流动、集聚、创新、融合的作用机制形成了工业 化与城镇化的初级互动阶段。集聚两化互动流动(初级)创新融合图2流动、集聚、创新、融合的作用机制与两化初级互动3. 中级阶段的两化互动生产要素在同一部门与同一区位的流动、集聚与创新循环达到一定规模,使得对交 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了不断完善的内在需求。以交通网络、通信传播和电力供应 系统为代表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生态系统的耦合程度成为能否继续推动工业化 与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产业生态系统的耦合会极大地改善这一区 域的投资环境,降低交通运输成本,节约时间成本,加强区域与外界的联系,扩大产品的 市场辐射范围,加大区域内部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和城镇人口的聚集度,对生产要素市场 和消费市场的服务支撑更加明显,从而引起该区位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第二轮扩张。基础 设施改善的结果,除了原有产业部门的继续扩张,更促进与原有部门关联产业的发展,包 括前向与后向关联产业,这种聚集加快了初级阶段的自增长机制,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 速度明显提高。工业化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以及城镇化对生活性服务业的需求共同刺 激了第三产业突破在初级阶段中仅占有维系城镇发展所必须的地区生产总值的“天然” 份额,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并带来劳动力向城镇的加速流动。这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 的中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两化”发展的耦合是关键,人、产、城“三位一体”的 协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集聚流动两化互动(中级)创新融合耦合图3流动、集聚、创新、融合、耦合的作用机制与两化中级互动4. 高级阶段的两化互动规制是政府发挥看得见的手的积极作用,利用制度对微观主体行为实行干预过 对抗性的立法程序而不是毫无约束的市场力量来协调产生于现代产业经济中的经济冲 突。随着产业内容的丰富,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房地产业、金融业、保险业、文教卫生等城市型产业进一步发展,城镇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加快,产城融合度加深。此时的城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城市,对企业的吸引不再 局限于依靠与本地产业的联系降低成本,其位置、投资环境、市场范围可能会成为企业 进入城市的首要考虑,时间和价值是企业生存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 根本动力,新产品、新体验、新服务、新供需关系、新营销方式蓬勃爆发,新技术和新 产业发展对既有产业和企业发展形成挑战,城市产业更新和调整成为产业发展常态,市 场成为企业发展根本性的主导力量。在此背景下推动两化互动,就必须强化对产业发展 主体的有效规制,一方面使市场主驱动力量更好发挥,另一方面则避免产业调整中的动 荡以及违反市场规则的竞争行为的发生,政府通过规制引导两化动态互动,产城协调融 合。集聚流动创新两化互动(高级)融合规制耦合k1图4流动、集聚、创新、融合、耦合、规制的作用机制与两化高级互动(五)产城融合1. 产城融合的提出背景“产城融合”的提出与我国开发区的发展及其承担的历史使命密切相关。伴随着1980年以来改革开放的推进,全球资本流入中国,我国开始了以工业化为核心推动的经 济发展。开发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窗口和空间载体,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和重要 推动力量。1984-1986年是开发区早期发展阶段,这个时期国家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先后建立了 15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986年又先后批准上海的闵行、虹桥和漕 河泾开发区列为经济技术开发区: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以 1992年浦东开发开放为代表, 掀起了新一轮中国全方位开放及开发区建设的浪潮。这一时期外资大量涌入,跨过公司 竞相投资,各地纷纷建立开发区。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乃至乡镇级的开发区、 经开区、高新区等多种类型的工业园区,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种工业园区 模式逐渐发展完善并替代了城市混合体模式, 使得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入了工业园 区时代。与此同时,以 1990 年国务院颁布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以及 1994 年中央和地方的分权为标志,我国的土地市场全面放开,并且地方政府经营 城市、经营土地的积极性高涨。在此背景下,城市空间外拓的幅度加大,除了开发区之 外,出现了新城、新区、大学城等诸多新型城市空间。伴随着 199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导致国际资本总量相对减少,以及各地由于开发区的盲目建设造成的激烈竞争,并且出 现大量侵占基本农田、低水平开发的状况, 2000 年初开发区的发展进入调整反思阶段。 2003 年国土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全国各类开发区进行清理整顿, 共撤销各类开发区 4813家,核减开发区规划面积 2.49万km2分别压缩70.1 %和64.5%。2005年以来, 开发区发展逐渐步入成熟阶段,在地区发展中承担着经济推动器的作用。但同时开发区 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主要是功能结构单一、产业结构单一、与区域发展脱节、 就业人群与消费结构不相匹配等。可以看出,开发区一方面为地方发展作了经济上的重 要贡献,另一方面由于开发区发展没有与周围互动而形成的孤岛经济,已经制约开发区 的发展及其开发区与周围城镇之间的相互融合。在转型发展的新时期,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以及城 市空间不断生长,开发区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思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城融合发展,成 为开发区转型发展的一种新趋势。2. 产城融合内涵 产城融合是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相对于部分地区产城分离的现状由此引 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即要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实 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的目标。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就 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 。因此,城镇化与产业化 要有对应的匹配度,不能一快一慢脱节分离。对于产城融合内涵的理解主要着眼于人本导向、功能融合和结构匹配三个方面。首 先从开发区的发展历程来看,功能上经历了“从纯工业,到工业和配套功能,再到综合 新城”的发展历程,空间上经历了“从生产空间主导,到生产车间和配套服务空间,再 到消费空间主导”的发展历程。产城融合的提出是应对产业功能转型、城市综合功能提 升的必然要求,也体现了城市规划由功能主义导向回归人本主义导向的趋势,由注重功 能分区、注重产业结构,转向关注融合发展、关注人的能动性、关注创新发展的转型。 其次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的联系愈加紧密。现代服务业的发 展更需要紧密结合生活空间。产业与城市功能的融合有助于产业升级,有助于催生创新 型产业的发展。因此,产城融合的发展是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求,需要功能融合、空 间融合的统筹发展。最后产城融合发展就其核心来看,是促进居住和就业的融合,即居 住人群和就业人群结构的匹配。产业结构决定城市的就业结构,而就业结构又必须与城 市的居住供给状况相吻合,只有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相互匹配,才能促进真 正的产城融合发展。产城融合是基于生活空间滞后于市场空间、城镇功能滞后于产业功能、社会事业滞 后于经济发展的现实而提出来的理论,强调产业发展与城镇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 以产业的集聚发展实现人口集中,为城镇化提供基础支持;以城市作为促进工业化发展 的空间依托,凭借城市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发达的服务业而形成的地域竞争优势来鼓励工 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产城融合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是人口、产业与城镇之间的协调发展 关系。城市为产业发展提供生产场所、消费市场和集聚效益的扩散,产业支撑城市发展 的经济活力,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增加城市的财政税收,提供更好地公共服务,人口是 城市和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最终目的。因此,以人为本的产城融合本质上是“以城市 为载体、以产业为支撑、以人口为主体”的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的协同发展进程。(六)两化互动与产城融合 两化互动讨论的是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而产城融合强调的是产业 发展与城市的空间融合关系。从路径上看,两化互动是因,产城融合是果。从目标来看, 产城融合是两化互动的结果。产业就业人口与城镇居住人口之间的统一是产城融合的关 键。从这个角度讨论,要实现产城融合,就要求产业发展充分考虑城市自身内生要素的 运用,实现产业的有支撑的增长。二、我省两化互动、产城融合的发展历程、经验及存在问题(一)我省两化互动、产城融合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前,四川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没有呈现明显的因果关系。 计划经济体制下, 四川省工业化的吸纳就业能力有限。同时,由于工业政策的特征是“高积累、低消费” , 特别是以分散为特征的“三线建设” 、农村户籍限制、取消城市规划等政策措施的不利 影响人为地割裂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内在联系,阻碍了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推动,城镇化 也不能发挥其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效应 不能吸引各种经济要素向城市集中。 1978 年以 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到社会生产力的各个领域,对生产要素的限制被逐渐放开, 四川城镇化与工业化才逐渐实现了互动发展。总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四川两化互动、 产城融合的认识和实践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1. 分立阶段(19782006) 这一时期,我省是将工业化、城镇化作为两个各自独立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来认识。 改革开放初期,四川城镇化水平大约为 11%,1978 年四川城镇化水平大约与全国平 均水平相差 6.9 个百分点,之后走过了差距逐步扩大到逐步缩小的发展过程。 2002年进 一步扩大到 10.9 个百分点,2003 年以后转向逐年缩小。2003 年四川城镇化率达到 30.1%。按世界城镇化的一般演进规律,四川已进入城镇 化中期阶段,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为了适应城镇化加速发展的 新形势,2003 年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意见 ,提出要“抓住西 部大开发机遇,加快我省城镇化进程” ,“坚持现代化导向。把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 结合起来,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全面推进城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城镇 经济结构和布局结构更加合理” 。意见中用“结合”一词来描述工业化与城镇化推进 进程,将工业化与城镇化看做分立的两个现象,并没有认识到城镇化的动力是工业化, 强调了对城镇发展中投资建设的作用,没有将工业化与城镇化联系起来。2000 年,四川省工业化率只有 29.4%,从衡量工业的各种指标来看,绝大部分处于 全国平均水平以下。进入新世纪后,四川省委清楚地认识到四川是不可能绕过工业化阶 段直接进入到后工业化阶段。为此,四川省确立了极为聚焦化的工业强省战略,重点立 足于“73”产业发展。2005 年 12 月召开的省委八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工业强省” 战略,把做大做强工业作为“十一五”期间四川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增强经 济实力的重大举措。2006 年 3 月,召开了全省“工业强省”工作会议。工业强省战略的 实施重点是工业发展,促进产业发展的投资、技术投入等入手促进工业发展,几乎与城 镇化没有任何关系。2. 并列阶段(20072009) 这一时期,我省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并列同时发展,但仍 然未将它们联系起来,没有充分认识到三者的内在关系。2007年底,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确定“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全省工作基本思路, 明确提出“以工业强省为主导,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一 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要坚持把大力推进工业化作为我省加快发展的核心战略,重点培育 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工、钒钛钢铁、饮料食品和现代中药等优 势产业,积极培育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工程等有潜力的产业,努力发展一批千亿 产业,打造大企业集团,形成优势产品链条,发展产业集群。二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要 重点打造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攀西城市群和川东北城市群等 四大城市群 , 加快建立以成都特大城市为核心,区域大城市为骨干,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 体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三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现代发展的理念和方式经营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以现代产业 体系提升农业,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 体系。以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以现代基础设施支撑农业,狠 抓农田水利建设”。从发展思路看,推进新型工业化只涉及到产业发展,没有将城镇作为产业发展的空 间依托。推进新型城镇化又只涉及到城镇体系建设,没有将产业作为城市群发展的支撑, 对两化互动关系认识不够。3. 互动阶段(2009现在)2009年至今是四川两化互动、协调发展的新阶段。2005年工业强省战略之前,四川“城镇化”和“工业化”两条腿都短。工业强省战 略的实施,四川工业化率快速提升,但城镇化并没有有效跟上,出现了一条腿长一条腿 短的局面工业化和城镇化不协调, “一主三化两强”的工业强省战略转向到了城镇 化和工业化“两化互动”的战略。2009年 9月,“两化”工作领导小组组成 4个考察组分赴山东、江苏、浙江、湖南、 广西 5 个省区考察,形成了五省区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工作调研报告 。“我省当前实施 的一主三化三加强发展思路完全符合四川省情。尤其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 下,我省更应该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工业强省为主导,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联动推进的战略。”在此将2007年提出的“以工业强省为主导,大力推进新型 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改为了“联动推进战略”。在城镇化加速推进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关系,全省各地 都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2010年3月,四川举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专题调 研会”,会议提出解决城镇空心化,工业化城镇化联动推进是关键。省政协提出三条症 状和对策,针对城镇空心化,工业化城镇化联动推进是关键;针对产业定位不明,需要 瞄准产业高端招商选资;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制约,应该允许城乡两类户口自由合理置 换。2011年7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随 后,各市州纷纷出台了推进“两化”互动的相关决定或意见。背景材料:各市州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决定2010年7月,资阳市通过了中共资阳市委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 动发展的决定。2011年9月,巴中市通过了中共巴中市委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决定。2011年10月21 日,出台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 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意见。2011年11月,绵阳市通过了中共绵阳市委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 互动发展的决定。2012年3月,中共雅安市委雅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意见2012年5月,省委十次党代会确立了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发展战略。把 “两化”互动、统筹城乡作为推进我省跨越发展的主路径和主引擎,我省两化互动在广 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持续推进。(二)我省推进两化互动、产城融合的主要经验1始终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支柱和动力。工业的集中性和大规模生产必然引起资本、人口、 劳动等要素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推进城镇化的发展。两化互动要求工业和城镇在规模 和空间上有效匹配:规模上城镇发展规模超过工业吸纳就业人口规模,会出现空心化; 空间上工业不能获取城镇的服务配套,出现空间二元化。发挥工业化的核心作用,坚持 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构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现代产业系统,是以两化互动促产城融合 的关键。新世纪以来,四川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尤其是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缩小了四川工业化水平与全国的差距。2000 年全省工业化率落后于全国工业化率 11个百分 点,之后与全国工业化率差距逐渐减小,2005年工业化加速发展,全省工业化率与全国 工业化率进一步减小,直至 2009年四川的工业化率超过全国工业化率 0.4个百分点。 2010-2013年我省工业化加速发展,2013年超过全国7.1个百分点,这种发展趋势还 将持续下去。表1 2000年以来四川省与全国工业化率年份全国工业化率(%四川工业化率(%200040.429.4200139.729.2200239.429.1200340.530.1200440.831.6200541.834.2200642.236.2200741.637.1200841.539.3200939.740.1201040.143.2201140.045.1201238.444.2201337.044.1图5 2000年以来四川省与全国工业化率差距II504030匹IL0ecTDc- HE raoow b-grj g釜 boom togCJ togm SOON 6邕 RCIGI图6 2000年四川与全国工业化率发展趋势工业化率快速提升有效支撑了四川城镇化的提升。2003年四川城镇化率超过30%进入城镇化中期阶段。2013年四川城镇化率为44.9%比2000年26.7%提高18.2个百 分点,比2005年338提高11.9个百分点,比2010年40.18%S高4.72个百分点。与全 国城镇化率比较,四川城镇化率经历与全国城镇化率差距先扩大再缩小的发展趋势,最 大差值为2002年的10.89个百分点,最小差值出现在 2013年8.83个百分点。从年均 提升速度来看,四川城镇化年均提升速度2001-2005年为1.26% 2005-2010年为1.44% 2011-2013年为1.57%城镇化进程明显加速。与全国城镇化年均提升速度比, 20012005年落后于全国的1.35% 相差0.09个百分点,20052010年快于全国 的1.34% 相差0.1个百分点,20112013年快于全国的1.34%相差0.23个百分点。 全省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与全国的差距缩小。表2 2000年以来四川省与全国城镇化率年份全国城镇化率(%四川城镇化率(%2000 3(5.2226.72001 37.6627.22002 3!).0928.22003 4().5330.12004 41.7631.12005 4:2.9933.02006 4-4.3434.32007 4!5.8935.62008 4(6.9937.42009 4(8.3438.72010 49.9540.182011 51.2741.832012 5:2.5743.532013 5;3.7344.9图7 2000年以来四川、全国城镇化率6CihU403 Ci30IQ860沁 CO 寸6EOUOO二OOOOOtiiI6600 OOQOOQO OOOOQ ii li 亡 C4Cxi C-JICN亡P Ci亡7 Cii03 GJ C-j C全国城镇化率(%) 四川城镇化率咙)-全国械镇化率(%) 四川城镇化率咙)图8 2000年四川与全国城镇化率发展趋势2. 坚持城乡统筹带动新型城镇化四川作为农业大省,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之中一直将城乡统筹作为重要命题。统 筹城乡综合配套的改革,以城乡规划、城乡设计、城乡建设和公共管理为路径,推进城 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一体化发展,建设畅通的交通要道,缩短城乡之间 的时空距离,夯实圈层融合发展的交通基础,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推进 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的覆盖,加快新农村建设,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3. 坚持以产业园区作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载体自1991年国务院批准成立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始,四川产业园区不断在探 索中发展,成为四川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的支柱。截止2014年,四川省各级产业园区达到213个,其中国家级13个,含7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 业开发区、2个国家级海关特殊监管区。现代经济是城市与产业的有机复合。 产业园区作为“两化”互动的空间载体,是“两 化互动、产城融合”标志性经济社会单元的体现。充分考虑园区产业布局与城镇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等相衔接,将产业园区统一纳入现代城市总体规划,使产业园区规划与土 地利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及城乡基础设施规划相协调。对于离中心城市近的产业园 区,要承担起城镇的部分职能,实现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对于离中心城市远的产业园区, 要致力于发展成为一个配套齐全、环境宜人、集商业、居住、休闲于一体的现代新城。产业园区作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载体,是新型产业和现代城市的综合体,不能 孤立存在。为了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城市之间、城市与产业园区之间总是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从而使得产城融合度有效提升。4. 坚持创新的引领作用 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积极促进一批产业龙头企业集团围绕创新进行技术研发 投资,新建一批围绕主导产业紧密相关的重点实验室、研发基地、技术创新设施等,提 升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提高生产力,发挥创新在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引领作用。推进技 改项目入产业园区,支持技改项目入园建设,通过资源整合发挥核心企业的扩张、聚集、 扩散能力,形成以纵向联系为主体、产业协作为基础、竞争力、创新力强的产业集群, 推进产业关联发展、成链发展、集聚发展、集约发展、合作发展。 2013 年四川全年认定 高新技术企业 1800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4 个;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 26 家,其 中创新型企业 14 家,创新型试点企业 12 家。认定省级创新型企业 1154 家;重点产业 技术创新联盟 30 个,其中国家试点联盟 2个,国家重点培育联盟 1个;国家备案联盟 7 个。全年共登记技术合同 12799 项,成交金额 172.0 亿元。完成省级科技成果登记 2018 项。(三)我省推进两化互动、产城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1. 工业化、城镇化整体水平不高,制约两化互动的广度与深度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它是与工业化相伴随的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 经济活动不断地进行空间上的聚集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经济要素的过程。 工业是城镇化的 根本推动力,城市是现代工业的主要空间载体。因此,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性与工业 化、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成正比关系,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愈高,则两者间的互动 性愈强。目前,我省及其市州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都不高。(1)全省工业化、城镇化整体水平不高 一方面,目前我省尚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化发展水平不高。另一方面,“十 一五”以来,虽然我省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与全国的差距有所缩小,但城镇化水平总 体仍然偏低。目前,我省尚处于城镇化的中前期阶段,城镇化率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8.8 个百分点,近十年来与全国的差距没有明显缩小(见图 9)。+四川全国图9 2000 2013年四川与全国城镇化率(%2013年四川城镇化率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居24位,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持 平,在中西部地区也仅居中下水平(见图10)。图10 2013年全国31个省(市、区)城镇化率(%(2)大部分市州城镇化水平偏低2013年,全省仍有19市州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尚有 9个市州城镇化率不到40%80一一市州水平-全省平均水平 全国平均水平图11 2013年各市州与全省、全国城镇化水平比较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整体水平不高,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两化互动发展的广度和 深度。2. 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时序不同步,两化互动协同性不高(1)全省城镇化整体滞后于工业化衡量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时序上是否相适应,不能单纯地比较工业化率和城镇化, 科学的方法是计算二产就业比重与城镇化率的比率I/U和二产及三产就业比重与城镇化率的比率N/U值。专题研究1:关于工业化率目前,一些地方以工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作为反映工业化水平的指标,称为工 业化率。以这个指标与城镇化率相对比来反映工业化与城镇化的适配性是不科学的。工业化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从三次产业变动来看,它表现为一产(农 业)的比重越来越小,二、三产业比重越来越高,特别是到了工业化的中后期,三产比 重进一步提升,超过二产比,从就业结构看工业化是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 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多以二产业就业比重(I)或二、三产业比重(N)与城镇化率相对比来反映工业化与城镇化的适配性。二产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工业化与城镇化的适配性 I/U=城镇化率(%)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工业化与城镇化的适配性 N/U=城镇化率(%)经验验证,l/U=0.5、N/U=1.2表明工业化进度和城镇化进度基本相互适应。尤其是 N/U值更能全面反映工业化与城镇化的适配性。N/U的标准值为1.2,小于1.2则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等于1.2则城镇化同步于工业化,大于1.2则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2000-2013年,我省I/U和 N/U值总体呈现向标准值收敛的趋势,I/U值由2000 年的0.7下降到2013的0.58,N/U值由2000年的1.63下降到2013年的1.32,这表明 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逐步趋向同步, 但城镇化仍然明显滞后于工业化。 按2013年的N/U 值推算,我省城镇化进程仍落后工业化 4.6个百分点。表3 2000年以来四川工业化与城镇化适配度年份二产就业比重I二、三产就业比重N城镇化率UI/UN/U2000 18.743.326.70.701.622001 18.644.427.20.681.632002 1 9.2046.128.20.681.632003 1).4047.030.10.641.562004 1 ).5047.831.10.631.542005 1).748.533.00.601.472006 2().151.134.40.581.492007 2:2.552.135.60.631.462008 2:3.453.937.40.631.442009 2,4.054.938.70.621.422010 2,4.956.340.20.621.402011 2!5.357.341.80.611.342012 2!5.758.543.50.591.342013 2(659.444.90.581.32标准0.51.2CMCXCSCSI7JCX1CSOJCSJICMCIC1CMCMT-I/U实际值 -I/U标惟值图12 2000年以来四川省I/U实际值T-N/U N/U标准值图13 2000年以来四川省N/U实际值(2)市州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不协调如以N/U标准值1.2 0.1作为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基本协调的标准,以2012年各市州的N/U值来评判(见表4),全省21个市州可分为五种类型(见表 5):一是协调(N/U为1.2),仅成都一市;二是基本协调(N/U为1.2至1.2 0.1间),包括凉山、乐山、阿坝、眉山、泸州5个市州;三是不协调(N/U为1.2 0.1至1.2 0.2间),包括甘孜、攀枝花、宜宾、巴中、 广元、资阳、德阳7个市州;四是很不协调(N/U为1.2 0.2至1.2 0.3间),达州、广安、绵阳、遂宁、自贡、 南充、雅安7市;五是严重不协调(N/U在1.2 0.4以上),涉及内江一市。从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时序不协调的关系来看,内江、雅安、南充、自贡、遂宁、绵阳、广安、达州、德阳、资阳10个市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其中内江、 雅安两市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10个以上百分点。表4 2012年各市州以l/U、N/U计算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度市州城镇化率(%I/U市州城镇化率(%N/U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内江市41.84 0.71内江市41.84 1.6-14.01雅安市38.3 0.577雅安市38.3 1.561-11.42南充市39.34 0.69南充市39.34 1.5-9.89自贡市44.44 0.7自贡市44.44 1.44-9.06遂宁市41.71 0.68遂宁市41.71 1.44-8.2绵阳市43.64 0.63绵阳市43.64 1.41-7.68广安市32.91 0.61广安市32.91 1.42-5.91达州市36.1 0.56k达州市36.1 1.4-5.9德阳市44.79 0.6德阳市44.79 1.34-5.41资阳市36.15 0.6资阳市36.15 1.37-5.01广元市36.42 0.59广元市36.42 1.35-4.48巴中市33.22 0.56巴中市33.22 1.34-3.9宜宾市41.08 0.61宜宾市41.08 1.3-3.32泸州市41.73 0.71泸州市41.73 1.29-3.14眉山市37.57 0.6眉山市37.57 1.28-2.6阿坝州33.37 0.24阿坝州33.37 1.27-1.84乐山市42.97 0.52乐山市42.97 1.23-1.2成都市68.44 0.57成都市68.44 1.20.05凉山州29.57 0.42凉山州29.57 1.190.26甘孜州24.41 0.16甘孜州24.41 1.053.12攀枝花市63.01 0.5攀枝花市63.01 1.095.89标准值0.5标准值1.20nJ世廿皿 枢诵L le一锂 eSt e_TI 或 ufflK 祀示L X葩 世橋U1I 电5毎试c b O nJU TJ Idrp遐表5 2012年21个市州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度分类N/U值范围协调度市州1.2协调成都市1.21.2 0.1基本协调凉山州、乐山市、阿坝州、眉山市、泸州市1.2 0.11.2 0.2不协调甘孜州、攀枝花市、宜宾市、巴中市、广元市、资阳市、德阳市1.2 0.21.2 0.3很不协调达州市、广安市、绵阳市、遂宁市、自贡市、南充市、雅安市1.2 0.4 以上严重不协调内江市图14 2012年四川省各市州城镇化滞后率3. 城市与城市群发展水平不高,产业发展缺乏有利的空间载体(1)城市规模普遍偏小“十一五”以来,虽然绵阳、南充、泸州、宜宾、攀枝花、自贡、达州等一批城市 扩张迅速,部分城市人口规模接近或达到百万人口大城市标准。但整体而言,我省中小 城市扩张速度不快,城市规模普遍偏小。目前,全省32个设市城市中除成都之外尚无1 个上百万人口的城市,仅南充、绵阳、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