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 第三篇 物质科学(二)第33课时 常见的化合物(二)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59052894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 第三篇 物质科学(二)第33课时 常见的化合物(二)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 第三篇 物质科学(二)第33课时 常见的化合物(二)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 第三篇 物质科学(二)第33课时 常见的化合物(二)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篇物质科学(二)第33课时常见的化合物(二)一、重要的盐一、重要的盐考点考点1 1概述一些常见的盐(如食盐、纯碱、碳酸钙概述一些常见的盐(如食盐、纯碱、碳酸钙等)的主要性质及用途等)的主要性质及用途a a1.几种重要的盐概述化学性质用途碳酸钠白色粉末,水溶液显_,因而俗名纯碱,俗称苏打,碳酸钠晶体的化学式为Na2CO310H2ONa2CO32HCl=_玻璃、造纸、纺织品、洗涤剂等工业原料碳酸钙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是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aCO3=CaOCO2 CaCO3CO2H2O=Ca(HCO3)2制石灰、水泥,作建筑材料和白色涂料等氯化钠无色透明的晶体,俗称_,不潮解,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NaClAgNO3= NaNO3AgCl供食用和腌制食品,制取盐酸、氯气、烧碱等的原料高温碱性2NaClCO2H2O食盐2.盐的溶解性一般来说,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_;而大多数碳酸盐都_于水;盐酸盐除_不溶,硫酸盐除_不溶,其余均可溶(注:Ag2SO4、CaSO4为微溶物)3.盐的性质(1)金属和盐溶液反应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例:FeCuSO4=CuFeSO4反应条件:参加反应的金属比盐中金属_(除钾、钙、钠外)。(2)酸和盐反应生成另一种_和另一种_。Na2CO3H2SO4=Na2SO4H2OCO2活泼酸盐易溶不溶AgClBaSO4(3)盐和盐反应生成另外_。例:Na2SO4BaCl2=BaSO42NaCl(4)碱和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例:2NaOHCuSO4=Na2SO4Cu(OH)2两种新盐4.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1)Cl的检验:加入_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证明样品中含Cl。例:Ag-NO3HCl=AgClHNO3(2)SO4 的检验:加入_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说明样品中含SO4。例:(3)CO3 的检验:向试样中滴加_,有气体产生,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变浑浊,说明样品中含有CO3 。例:Na2CO32HCl=2NaClH2OCO2AgNO3Ba(NO3)2稀盐酸222H2SO4Ba(NO3)2=BaSO42HNO321(2016杭州)小金制作了一个如图甲所示的简易酸碱灭火器,并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灭火操作。结束后对瓶中残留液进行了如下实验: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2滴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另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则残留液中有大量的 ( )A硫酸钠 B碳酸钠C盐酸 D氯化钠A2.(2017金华)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小科同学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AB段观察到的现象是_。(2)C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固体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NaCl、BaCl2、HCl二、二、常见的有机物常见的有机物考点考点2 2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a a常见的有机物:甲烷(CH4)、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考点考点3 3辨认无机物和有机物辨认无机物和有机物a a无机物和有机物:化合物可分为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和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除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以外)称为有机物。有机物在物质种类中占了绝大多数。考点考点4 4知道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对生命活动具有知道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重大意义a a人体内最基本的有机物是糖类、_和脂肪。糖类是人体供应能量的主要来源;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脂肪是人体内的主要储能物质。考点考点5 5知道天然气、石油、煤等物质在生活中的意知道天然气、石油、煤等物质在生活中的意义、使用情况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义、使用情况以及对环境的影响a a1.天然气:俗称沼气、瓦斯气,主要成分是CH4,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主要由植物残体分解而生成。2.石油:古代动植物遗体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有_两种元素。3.煤:古代植物遗体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C元素。蛋白质C、 H3(2016绍兴)如图物体的成分主要是有机物的是 ( )D4.(2017台州)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请阅读有关甲烷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今年5月18日新闻联播报道:我国在南海成功完成了“可燃冰”试验开采工作。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高效清洁、储量巨大的新能源。甲烷作为燃料是因为它具有_性。(2)一定条件下,氢气与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甲烷和水,这一化学反应被称作“产甲烷作用”。请写出“产甲烷作用”的化学方程式:_ 可燃4H2CO2=CH42H2O一定条件(3)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来制取并收集一瓶较为纯净的甲烷气体,则应选用图中的_装置(填字母)。A、C高频点高频点1 1盐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例1 (2016丽水)向一定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AOE发生化学反应:Na2CO32HCl=2NaClH2O CO2BPF有沉淀生成CG点溶液的pH7D反应过程有气体和沉淀生成,不遵循质量守恒 定律【解析】加入的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把盐酸消耗完了,才开始与氯化钙反应,开始生成沉淀,最后到达最高点说明已经反应完了,所以A.OE段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故A正确;B.PF段是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故B正确;C.G点加入的碳酸钠是过量的,所以溶液的pH7,故C正确;D.反应过程有气体和沉淀生成,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故选D。1. (2017郴州)向烧杯中逐渐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纵坐标)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横坐标)关系不符合图乙的是 ( )C 烧杯中的物质X溶液A.稀硫酸氯化钡溶液B.氯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C.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氢氧化钠溶液D.碳酸氢钠溶液稀盐酸【解析】A.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盐酸,因此把氯化钡溶液滴入稀硫酸中时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当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增大,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B.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钠,因此把硝酸银溶液滴入氯化钠溶液中时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当氯化钠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增大,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C.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因此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时,不能立即产生沉淀,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D.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把稀盐酸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中时立即产生气体,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故选C。高频点高频点2 2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例2(2017天水)下列各组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同组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在滤纸上留下两种不溶物质的是 ( )ACa(NO3)2、BaCl2、AgNO3BMgCl2、KOH、NaClCK2CO3、CuSO4、KClDCuSO4、Ba(OH)2、Cu(NO3)2D【解析】A.组内物质加入水中混合,AgNO3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钡,只能生成一种不溶物质,故选项错误。B.组内物质加入水中混合,MgCl2、K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氯化钾,只能生成一种不溶物质,故选项错误。C.组内物质加入水中混合,K2CO3、CuSO4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铜沉淀和硫酸钾,只能生成一种不溶物质,故选项错误。D.组内物质加入水中混合,Ba(OH)2与CuSO4、Cu(NO3)2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氢氧化铜两种沉淀,在滤纸上留下两种不溶物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Ba2、SO4 B.H、Cu2、OHC.K、Cl D.H、ClC3NO23CO2-【解析】A.Ba2、SO 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Cu2、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另外H、OH两种离子也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C.K、NO 、Cl这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D.H、CO 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C。2-4-32-3例3某固体由NaOH、Mg(NO3)2、BaCl2、K2SO4、C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加水充分溶解后,有白色沉淀出现,现向该混合物中滴入稀HNO3,沉淀溶解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对该固体组成判断不正确的()A.一定含有NaOHB.可能含有K2SO4C.一定含有Mg(NO3)2D.可能含有CaCO3C高频点高频点3 3物质的推断与鉴别物质的推断与鉴别【解析】NaOH、Mg(NO3)2、BaCl2、K2SO4、CaCO3两两混合能够产生沉淀的是氢氧化钠和硝酸镁产生氢氧化镁沉淀,氯化钡和硫酸钾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碳酸钙难溶于水,根据坐标可知沉淀全部溶解,因此沉淀不可能是硫酸钡沉淀,即氯化钡和硫酸钾不能共存;先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硝酸先和碱反应,因此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故A正确;沉淀可能是氢氧化钠和硝酸镁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镁沉淀,也可能是碳酸钙沉淀,故D正确;硝酸镁应该是可能含有,故C错误;硫酸钾和氯化钡不能共存,因此可能含有其中的一种,故B正确。3.(2017台州)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检验其中的成分,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1)根据实验现象,白色粉末中一定有 _。(2)实验中不能用BaCl2溶液代替Ba(NO3)2溶液的理由是 _。NaCl、Na2CO3带入Cl不能确定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存在高频点高频点4 4常见的有机物常见的有机物例42014年4月2日4日发生了清华学生PX词条“保卫战”,最终在百度百科上锁定 “PX”为“低毒化合物”的准确描述,向国人揭示了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PX是对二甲苯,其组成和结构如右图所示,相关性质如下: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熔点13.2、沸点138.5密度0.86g/cm3可燃有挥发性,但比汽油低遇火可爆炸,但爆炸性比汽油低低毒,毒性与汽油相当(1)上表中属于PX物理性质的是(填性质代号)_;(2)试写出P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根据PX的性质,从防止环境污染和安全的角度,应如何保存和储运PX_。点燃2C8H1021O2=16CO210H2O密封保存、严禁烟火【解析】(1)PX的颜色、状态、熔点、沸点、密度、气味、挥发性等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2)P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能够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根据PX的性质可知,它有毒,具有挥发性,遇火可以爆炸,所以应该密封保存,严禁烟火。点燃2C8H1021O2=16CO210H2O4.从探测“土卫六”发回的信息中得知,“土卫六”酷似地球,经常下“雨”,不过“雨”的成分是液态甲烷。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这种“雨”可以作为燃料来提供能量 B.“土卫六”表面的温度比地球表面低 C.“土卫六”上形成了甲烷的气液循环 D.“土卫六”表面是否存在有机物还无法确定 D【提醒】根据草酸钙加热会分解生成碳酸钙和二氧化碳,碳酸钙高温分解会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依据题中的数据和选项进行计算分析。例5 (2016镇江)已知:草钙酸CaC2O4比碳酸钙受热易分解,CaC2O4=CaCO3CO。将12.8gCaC2O4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7.8g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剩余固体为混合物B剩余固体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为4.0gC将剩余固体溶于过量的稀盐酸,产生2.2gCO2D将加热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生成10.0g固体D【提醒】本题难度较大,理解M与Mm的含义、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12.8g CaC2O4固体完全分解,得到碳酸钙的质量为x,生成一氧化碳质量为yCaC2O4(=)CaCO3CO 128 100 28 128g x y x10gy2.8g.=gxygxy1281002812 8固体质量实际减少5g,说明碳酸钙也分解了,分解的碳酸钙的质量为zCaCO3=CaOCO2 100 44z 5.0g2.8g2.2g z5gA剩余固体为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故A正确;B.钙元素质量守恒,所以剩余固体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为12.8g40/128100%4.0g,故B正确;C.剩余碳酸钙的质量为5g,溶于过量的稀盐酸,产生2.2g二氧化碳,故C正确;D.通过分析可知,加热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2.2g,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5g固体,故D错误。故选D。 高温z. g= =100442 2例6 (2017河南)如图表示向一定量C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的变化过程,x表示Na2CO3溶液的质量,则y可能表示 ( )A气体的体积 B沉淀的质量CNaCl的质量 D混合溶液的pHD【解析】A.加入碳酸钠溶液前气体的体积应该是0,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向一定量C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时,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后才产生沉淀,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加入碳酸钠溶液前溶液中不含有氯化钠,因此质量应该是0,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加入碳酸钠溶液前溶液中含有稀盐酸,显酸性,pH小于7,随着碳酸钠溶液的不断加入,稀盐酸被消耗,酸性减弱,pH升高,稀盐酸恰好和碳酸钠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pH等于7,继续加入碳酸钠溶液时,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显中性,pH始终等于7,当氯化钙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碳酸钠溶液时,溶液显碱性,pH升高,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例7(2016济宁)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常含有少量的NaCl)。课外探究小组为测定市售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设计思路:用空气将装置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缓缓吹入装置D中,利用装置D的质量变化测定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请结合实验装置和设计思路,回答下面问题:(1)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A的作用是 ,装置E的作用是_;(3)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4)若撤除装置A,直接通入空气会导致实验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若撤除装置C,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 。Ba(OH)2CO2=BaCO3H2O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防止进入装置D中使氢氧化钡和二氧化碳完全反应偏大偏大【解析】(1)氢氧化钡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Ba(OH)2CO2=BaCO3H2O;(2)氢氧化钠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碱石灰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所以装置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防止进入装置D中;(3)缓缓通入空气,是为了使氢氧化钡和二氧化碳完全反应;(4)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钡反应,装置B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如果不除去气体中的水,会使D中测定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增大。(友情提示:本栏目建议午休时间完成)1.(2017滨州)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速度B蒸发时,待蒸发皿中晶体全部析出后停止加热C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D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D2.(2017金华)归纳和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下列归纳或演绎合理的是 ( )A有机物是一类含碳化合物,所以CH4、CO2都是有机物B硫酸、盐酸电离时都能产生H,所以电离能产生H的化合物是酸C金属Fe、Zn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水是氧化物D3(2017青岛)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工业上用稀盐酸除铁锈B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碳酸钠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的生产D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用水清洗D4.(2017邵阳)下列图像与对应叙述相符合的是 ( )A向一定量的锌粒中加入稀硫酸B向pH3的溶液中加水C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D向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中加入碳酸钾溶液第4题图C【解析】A.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随着反应进行,氢气质量增大,当锌完全反应后氢气质量不再增大,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B.酸溶液稀释时,溶液的酸性减弱,pH升高,但是不能升高到7,更不能大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质量始终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D.氯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钾,因此加入碳酸钾溶液时,立即产生白色沉淀,而图中是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钾溶液后才产生白色沉淀,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故选C。5.(2015重庆)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KCl、NaNO3 BHCl、NaHCO3CNaCl、AgNO3 DH2SO4、NaOHA6(2017衢州)硫酸钡不容易被X射线透过,在医疗上可用作检查肠胃的内服剂,俗称“钡餐”。小柯将硫酸镁溶液滴入硝酸钡Ba(NO3)2溶液中得到硫酸钡,如图表示该实验过程中溶液总质量随加入硫酸镁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图线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C点处溶液中的溶质有_。产生白色沉淀Mg(NO3)2和MgSO47.(2017绍兴、义乌)以粗盐(含杂质Na2SO4、MgCl2、CaCl2、泥沙)为原料制备精盐。(1)加水溶解后,用如图装置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玻璃棒的作用是_。引流(2)为除去Na2SO4、MgCl2、CaCl2,并得到中性的食盐溶液,下列所加试剂和操作:加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加过量的NaOH溶液,加适量的稀HCl,加过量的BaCl2溶液,能达到目的的顺序是_。ABC(3)用pH试纸检验溶液是否呈中性的操作是_。C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在pH试纸上,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8. (2017杭州)测定BaCl2xH2O中结晶水数目的过程如图所示:(1)写出此过程中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2)在灼烧过程中,如果空气不充足和温度过高,会有部分沉淀物质转化为BaS,这会使x的测定结果_(填“偏低”、“偏高”或“不变”)。第8题图H2SO4BaCl2=BaSO42HCl偏高9(2016金华)某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碳酸钡、氯化钡中的几种物质,为了鉴定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拓展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称取15克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白色沉淀4.3克和无色滤液。.往中所得4.3克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产生,测得剩余沉淀质量为2.33克。.把中所得滤液等分成两份,第一份滤液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既没有产生气体,也没有产生沉淀,第二份滤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没有产生沉淀。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仅根据第步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滤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2)写出原白色固体所有可能组成_。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钡或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钡、氯化钡或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钡、碳酸钡10(2017丽水)BaCl2是一种重金属盐,其水溶液具有很强的毒性。若误服了BaCl2溶液可立即服用MgSO4溶液解毒。为测定某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0克BaCl2溶液,不断加入MgSO4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总质量与加入Mg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P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名称是_。(2)反应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为_克。(3)求原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20.8%氯化镁2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