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中语文总复习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59046546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PPT 页数:121 大小:9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中语文总复习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江苏省高中语文总复习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江苏省高中语文总复习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鉴赏形象第一节鉴赏形象 考点一鉴赏人物形象考点一鉴赏人物形象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江雪,诗中的,诗中的“独钓寒江独钓寒江”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形象。这两种形象有时又是同一的,即诗中刻画的人者的形象。这两种形象有时又是同一的,即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也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物形象也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江雪江雪中的渔翁,其实就是柳宗元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中的渔翁,其实就是柳宗元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的反映。独的精神面貌的反映。1. 1. 鉴赏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鉴赏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例【例1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狂夫狂夫杜甫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筿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风含翠筿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注】此诗作于上元元年【注】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760)夏,杜甫夏,杜甫 49 49 岁,地点为岁,地点为成都草堂。成都草堂。设题:设题: “ “狂夫狂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作者是怎样刻画作者是怎样刻画“狂夫狂夫”形象的?形象的?解析:第一步,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这首诗刻画了一位贫困潦倒却解析:第一步,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这首诗刻画了一位贫困潦倒却放达乐观的放达乐观的“狂夫狂夫”形象。形象。( (关键词关键词“贫困潦倒贫困潦倒”“”“放达乐观放达乐观”) )第二步,结合诗作对形象特征进行分析,诗的前四句传神地描写了第二步,结合诗作对形象特征进行分析,诗的前四句传神地描写了“风含翠筿风含翠筿”“”“雨裛红蕖雨裛红蕖”的赏心悦目之景,诗的后四句则描写了的赏心悦目之景,诗的后四句则描写了“凄凉凄凉”“”“恒饥恒饥”“”“欲填沟壑欲填沟壑”的可悲可叹之事,全都由的可悲可叹之事,全都由“狂夫狂夫”这这一形象统一起来。没有前半部分对优美景致的描写,不足以表现一形象统一起来。没有前半部分对优美景致的描写,不足以表现“狂狂夫夫”的贫困不能移的精神;没有后半部分潦倒生计的描述,的贫困不能移的精神;没有后半部分潦倒生计的描述,“狂夫狂夫”就会失其所以为就会失其所以为“狂夫狂夫”的条件。的条件。第三步,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突出了狂夫乐观旷达、第三步,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突出了狂夫乐观旷达、贫困不移的高贵品质。贫困不移的高贵品质。第四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第四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答案:这首诗刻画了一位贫困潦倒却放达乐观的答案:这首诗刻画了一位贫困潦倒却放达乐观的“狂夫狂夫”形象。诗的形象。诗的前四句传神地描写了优美宜人的草堂环境,烘托了狂夫的疏放旷达,前四句传神地描写了优美宜人的草堂环境,烘托了狂夫的疏放旷达,为下文写为下文写“狂狂”作铺垫;五六句诗人强调世态炎凉和作铺垫;五六句诗人强调世态炎凉和“恒饥恒饥”的贫困的贫困处境,反衬狂夫的乐观旷达;而七八句直接表达心志,突出狂夫贫困处境,反衬狂夫的乐观旷达;而七八句直接表达心志,突出狂夫贫困志不移的高贵品质。志不移的高贵品质。 人物形象答题思路一人物形象答题思路一解题方法:解题方法:(1)(1)概括相关的诗句,看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刻画了什概括相关的诗句,看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刻画了什么形象;么形象;(2)(2)注意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如语言、肖像、动作等;注意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如语言、肖像、动作等;(3)(3)概括出人物的特点;概括出人物的特点;(4)(4)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意义及蕴含的情感。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意义及蕴含的情感。人物形象类设问方式:人物形象类设问方式: 塑造了怎么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塑造了怎么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2. 鉴赏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鉴赏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例【例2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寻陆鸿渐不遇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设题:分析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形象。设题:分析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形象。解析:诗歌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正面描写,也可以解析:诗歌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正面描写,也可以是侧面描写;可以粗线条白描,也可以浓墨重彩,精雕细刻;可以铺是侧面描写;可以粗线条白描,也可以浓墨重彩,精雕细刻;可以铺垫、烘托、映衬,也可以借助想像和联想。垫、烘托、映衬,也可以借助想像和联想。 这首诗塑造了陆鸿渐的形象,作者从两方面来刻画人物,首联、这首诗塑造了陆鸿渐的形象,作者从两方面来刻画人物,首联、颔联描写人物居住之地的景物,尾联写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颔联描写人物居住之地的景物,尾联写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颇有陶渊明颇有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隐士风韵。的隐士风韵。“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点明作者造访的时间是清点明作者造访的时间是清秋,同时也暗示了陆鸿渐的身份。秋,同时也暗示了陆鸿渐的身份。“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和贾和贾岛的岛的寻隐者不遇寻隐者不遇中的后两句中的后两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恰为同恰为同趣。趣。“每每”勾画出西邻说话时,对陆鸿渐整天流连山水而迷惑不解的勾画出西邻说话时,对陆鸿渐整天流连山水而迷惑不解的神态,从侧面烘托出其不以尘世为念的高人隐士的风度。一方面对幽神态,从侧面烘托出其不以尘世为念的高人隐士的风度。一方面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描写,间接表现其高洁不俗;另一方面通过西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描写,间接表现其高洁不俗;另一方面通过西邻对其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出其潇洒疏放。由此可见,本诗运用了邻对其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出其潇洒疏放。由此可见,本诗运用了侧面描写或以虚写实的手法来表现陆鸿渐这一人物形象。侧面描写或以虚写实的手法来表现陆鸿渐这一人物形象。答案:答案:( (步骤步骤1)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步骤步骤2)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步骤步骤3)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人物形象答题思路二人物形象答题思路二1. 1. 定位诗歌描写的人物形象的基本身份,概括人物形象定位诗歌描写的人物形象的基本身份,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的特征组织语言的格式一般为组织语言的格式一般为“思想性格特征人思想性格特征人物身份物身份”( (是什么是什么) )。2. 2. 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 (性格、品格性格、品格) )特征,分点特征,分点说明、概括说明、概括( (为什么为什么) ),切忌以译代析。,切忌以译代析。3. 3. 总结形象意义。就是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总结形象意义。就是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涵的哲理。可用一句话概括总述,也可以放到步情或蕴涵的哲理。可用一句话概括总述,也可以放到步骤骤2 2里合答。里合答。考点二鉴赏事物形象考点二鉴赏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是指诗人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时所借事物形象是指诗人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时所借助的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分析事物形象时,首先要助的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分析事物形象时,首先要抓住诗人在诗歌中所写的事物的特点,然后分析事物特点抓住诗人在诗歌中所写的事物的特点,然后分析事物特点与人的品格志向的相同之处,最后总结这一事物寄托了作与人的品格志向的相同之处,最后总结这一事物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者怎样的情感。【例【例3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苏轼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洲冷。【注】【注】漏,指漏壶,古人计时的器具。漏,指漏壶,古人计时的器具。“漏断漏断”指夜深。指夜深。设题:词中所描写的孤鸿的形象是怎样的?请作简要赏析。设题:词中所描写的孤鸿的形象是怎样的?请作简要赏析。解析:要鉴赏词中解析:要鉴赏词中“孤鸿孤鸿”的形象,要抓住下阕的四句话:的形象,要抓住下阕的四句话:“惊起却惊起却回头回头”,是说孤鸿惊恐不安,非常警惕;,是说孤鸿惊恐不安,非常警惕;“有恨无人省有恨无人省”,说它身怀,说它身怀怨恨,却无人知晓,是不敢,也是不愿;怨恨,却无人知晓,是不敢,也是不愿;“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洲冷”,虽有,虽有“栖息地栖息地”,却,却“不肯栖不肯栖”,只好寄宿在寒冷、寂寞的,只好寄宿在寒冷、寂寞的沙洲里。沙洲里。第一步,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全词刻画了一个飘飞第一步,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全词刻画了一个飘飞不定,惊恐不安,心怀幽恨,孤独寂寞的孤鸿形象。不定,惊恐不安,心怀幽恨,孤独寂寞的孤鸿形象。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 (形态、色泽、特征形态、色泽、特征) )和环境特和环境特点。本词用点。本词用“缺月缺月”“”“疏桐疏桐”“”“断漏断漏”“”“寒枝寒枝”“”“冷洲冷洲”等词语为孤等词语为孤鸿描绘了一个清冷萧瑟的环境;用鸿描绘了一个清冷萧瑟的环境;用“孤孤”“”“惊惊”“”“回回”“”“恨恨”“”“寂寞寂寞”等词语极写孤鸿的神态和心理。等词语极写孤鸿的神态和心理。第三步,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自己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第三步,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自己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答案:全词刻画了一个飘飞不定,惊恐不安,心怀幽恨,孤独寂寞的答案:全词刻画了一个飘飞不定,惊恐不安,心怀幽恨,孤独寂寞的孤鸿形象。本词用孤鸿形象。本词用“缺月缺月”“”“疏桐疏桐”“”“断漏断漏”“”“寒枝寒枝”“”“冷洲冷洲”等词等词语为孤鸿描绘了一个清冷萧瑟的环境;用语为孤鸿描绘了一个清冷萧瑟的环境;用“孤孤”“”“惊惊”“”“回回”“”“恨恨”“”“寂寞寂寞”等词语极写孤鸿的神态和心理。等词语极写孤鸿的神态和心理。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自己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自己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事物形象题型答题思路事物形象题型答题思路1. 1. 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的特征。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的特征。2. 2. 结合诗句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结合诗句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 (形态、色泽、特征形态、色泽、特征) )和环境特点。着重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住物与志的和环境特点。着重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契合点”。3. 3. 塑造此形象的意义塑造此形象的意义( (运用象征或托物言志的手法,体运用象征或托物言志的手法,体现作者的某种节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现作者的某种节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求) )。事物形象题型注意事项事物形象题型注意事项1. 1. 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心世界、品质、感情等。2. 2. 一般运用拟人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运用象征手一般运用拟人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运用象征手法法( (托物言志托物言志) )揭示蕴涵在事物中的意义。揭示蕴涵在事物中的意义。考点三鉴赏景物形象考点三鉴赏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物象( (山川草木等山川草木等) )表现出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表现出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意”的形象,即的形象,即“意象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诗中的景象是诗人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诗中的景象是诗人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一般有:景物描写的。一般有:景物描写( (季节、时令、地域等季节、时令、地域等) )、场面描写、场面描写( (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 )、色彩描写。、色彩描写。“一切景语皆一切景语皆情语情语”,景物是人物,景物是人物( (往往是诗人自己往往是诗人自己) )感情的外在表现。感情的外在表现。所以我们在鉴赏景物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所以我们在鉴赏景物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例【例4 4】(2009(2009全国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军城早秋军城早秋 严武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注】严武严武(726(726765)765):字季鹰,华阴:字季鹰,华阴( (今属陕西今属陕西) )人。曾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764)秋率兵西征,击败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吐蕃军队七万多人。设题: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设题: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解析:本题考查意境形象。注意点出意象,分析画面要注意时间、解析:本题考查意境形象。注意点出意象,分析画面要注意时间、地点、总体特征。分析本题的寓意,一定要注意注释地点、总体特征。分析本题的寓意,一定要注意注释(“(“击败吐蕃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军队七万多人”) )的提示作用。的提示作用。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月、西山。第二步,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第二步,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重的夜景。第三步,分析作者表现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边境局势的紧张。第三步,分析作者表现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边境局势的紧张。答案: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答案: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景物形象题型答题思路景物形象题型答题思路 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 (即意象即意象) )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1. 1.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 2. 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幽静深寂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萧瑟凄凉、明净绚丽、幽静深寂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情调。 常用术语: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常用术语: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淡雅。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淡雅。 3. 3. 分析作者表现的思想感情。分析作者表现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是答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是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感伤”。鉴赏诗歌形象应注意的问题鉴赏诗歌形象应注意的问题 一、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一、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 1. 1. 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像,把握形象。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像,把握形象。 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试分析人物形象。试分析人物形象。答案: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异常孤独苦闷答案: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异常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前两句俯仰古今,不遇明君,第三句写出空的诗人形象。前两句俯仰古今,不遇明君,第三句写出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突出孤独的诗人形间的辽阔,第四句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突出孤独的诗人形象。表现了怀才不遇的旷古之愁。象。表现了怀才不遇的旷古之愁。2. 2. 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邯郸冬至邯郸冬至夜思家夜思家 白居易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1)(1)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2)(2)简析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说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一句,并说说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什么样的心情。(3)(3)作者是怎样写作者是怎样写“想家想家”的?的? 答案:答案:(1)(1)刻画了佳节之夜客居旅馆,彻夜难眠,思念刻画了佳节之夜客居旅馆,彻夜难眠,思念亲人的孤独的游子形象。亲人的孤独的游子形象。(2)“(2)“抱膝抱膝”二字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二字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态,用“灯前灯前”自然引出自然引出“影影”,而,而“伴伴”字又将影和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只有影陪伴着身,显得形单影只。这充分身联系起来,只有影陪伴着身,显得形单影只。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孤寂心情。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孤寂心情。(3)(3)作者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想家。先写冬至夜自己作者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想家。先写冬至夜自己旅居在外的孤寂情景,再想像家人围坐灯前,谈论着自旅居在外的孤寂情景,再想像家人围坐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这样构成两地相思,使想家情绪更浓。己这个远行之人,这样构成两地相思,使想家情绪更浓。3. 3. 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像,感知形象。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像,感知形象。江汉江汉杜甫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试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试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答案:本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然答案:本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然不忘报国思用的儒士形象。诗人不但用不忘报国思用的儒士形象。诗人不但用“片云片云”“”“孤月孤月”写自己孤独漂泊之苦,还用写自己孤独漂泊之苦,还用“落日落日”喻自己烈士暮年,壮喻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尾联用心不已。尾联用“老马识途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还可为国家效力,的典故表明还可为国家效力,也含有对朝廷的怨愤。作者借这一形象抒发了怀才见弃的也含有对朝廷的怨愤。作者借这一形象抒发了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虽已晚年仍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思。不平之气和虽已晚年仍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思。4. 4. 注意细节描写。注意细节描写。约客约客赵师秀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中表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诗中表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答案:答案: 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闲敲棋子”这这一动作细节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一动作细节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 二、二、 明确意象的作用明确意象的作用 (1)(1)营造氛围。如营造氛围。如琵琶行并序琵琶行并序中的中的“枫叶荻花秋枫叶荻花秋瑟瑟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 (2)(2)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凡诗歌中描写的景物,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凡诗歌中描写的景物,一般都具有抒情作用。一般都具有抒情作用。 (3)(3)塑造背景或环境。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成意象群,为人塑造背景或环境。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成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这种作用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这种作用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多,如王昌龄的用较多,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从军行之之“青海长云暗雪山青海长云暗雪山”。 (4)(4)塑造意境。意境是作者抽取自然景物中的多个特定景塑造意境。意境是作者抽取自然景物中的多个特定景物以进行描绘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它展现给读者的是物以进行描绘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它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立体感强的画面,目的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如王维一幅立体感强的画面,目的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如王维的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5)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将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将雪、竹、梅、松、鹤、荷、金风玉露等,衬托人物品行的高雪、竹、梅、松、鹤、荷、金风玉露等,衬托人物品行的高洁、性格的坚毅、情感的纯洁等。洁、性格的坚毅、情感的纯洁等。 (6) (6)奠定情感基调。如柳永的奠定情感基调。如柳永的雨霖铃雨霖铃开头三句开头三句“寒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基调。 (7)(7)以景衬境。这一作用在山水诗中运用最多,如以闹景以景衬境。这一作用在山水诗中运用最多,如以闹景衬静境,如衬静境,如“竹喧归浣女竹喧归浣女”;以动景衬静境,如;以动景衬静境,如“莲动下渔莲动下渔舟舟”;以暖景衬冷境,如;以暖景衬冷境,如“日色冷青松日色冷青松”;以亮景衬暗境,;以亮景衬暗境,如如“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以满景衬空境,如;以满景衬空境,如“雁字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回时,月满西楼”;以物语;以物语( (或物态或物态) )衬心境,如衬心境,如“废池乔木,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犹厌言兵”,等等。,等等。 (8)(8)以景衬情。诗人用意象颜色的浓淡衬托情意的浓淡,以景衬情。诗人用意象颜色的浓淡衬托情意的浓淡,这种方法又往往与谐音双关的表达技巧相关联。如李白的这种方法又往往与谐音双关的表达技巧相关联。如李白的春思春思中中“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句,就是用桑草之句,就是用桑草之“碧碧”“”“绿绿”衬托相思情浓,衬托相思情浓,“丝丝”“”“枝枝”分别与分别与“思思”“”“知知”谐音。还有用悲景衬悲情、用喜景衬喜情或用谐音。还有用悲景衬悲情、用喜景衬喜情或用喜景衬悲情,如杜甫的喜景衬悲情,如杜甫的登高登高一诗,是用悲景衬悲情,而一诗,是用悲景衬悲情,而其其绝句绝句江碧鸟逾白江碧鸟逾白则是用喜景衬悲情。则是用喜景衬悲情。三、三、 分析景与情的关系分析景与情的关系 分析景与情的关系,首先找出诗歌中的个体意象或是意象分析景与情的关系,首先找出诗歌中的个体意象或是意象群,再进行揣摩感知。如是个体意象,须赋予意象以人文情感。群,再进行揣摩感知。如是个体意象,须赋予意象以人文情感。如刘禹锡如刘禹锡石头城石头城中的中的“潮水潮水”,它总是一来一回,来时似,它总是一来一回,来时似乎很激越、狂野,充满着一股激情,返回时,却显得平和,似乎很激越、狂野,充满着一股激情,返回时,却显得平和,似乎有些瘫软或者懊丧、失落。结合后面的乎有些瘫软或者懊丧、失落。结合后面的“寂寞回寂寞回”便可知晓,便可知晓,原来作者是用潮水反衬原来作者是用潮水反衬“故国故国”的荒凉冷落;同时,也流露出的荒凉冷落;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是为情景交融。如是意象群,须进入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是为情景交融。如是意象群,须进入多个意象组合构造的画面以各种感官加以感知。如杜甫多个意象组合构造的画面以各种感官加以感知。如杜甫登高登高一诗中的一诗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句,诗人调动句,诗人调动听觉、视觉组织了听觉、视觉组织了“秋风秋风”“”“高天高天”“”“猿啸猿啸”“”“沙渚沙渚”“”“江鸟江鸟”这些意象构筑了一幅精美的图画。这些意象构筑了一幅精美的图画。“临其境临其境”,便有视觉开阔、,便有视觉开阔、听觉凄婉之感,为全诗奠定了伤感的情感基调;同时,视觉的听觉凄婉之感,为全诗奠定了伤感的情感基调;同时,视觉的恢廓,又衬托出了作者颠沛流离的孤苦,是以景衬情。恢廓,又衬托出了作者颠沛流离的孤苦,是以景衬情。第二节鉴赏语言第二节鉴赏语言 考点一字词推敲考点一字词推敲 1. 1. 炼字类炼字类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所谓古人作诗讲究炼字,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我们鉴赏诗词时,只有领略了古人炼字的精妙之处,才能理我们鉴赏诗词时,只有领略了古人炼字的精妙之处,才能理解诗词美的真谛。炼字类题型往往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解诗词美的真谛。炼字类题型往往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答题时不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品味,而必须将其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品味,而必须将其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和情感来分析。的意境和情感来分析。【例【例1 1】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溪亭溪亭林景熙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设题: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设题: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穿”“”“数数”二字的艺术二字的艺术效果。效果。解析:第一步,表明自己的看法。用精练的语言解析:第一步,表明自己的看法。用精练的语言( (最好是鉴赏术语最好是鉴赏术语) )明确指明确指出诗中最精彩的用字,如出诗中最精彩的用字,如“穿穿”“”“数数”二字,是诗中的炼字。二字,是诗中的炼字。第二步,用一两句话准确表明该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第二步,用一两句话准确表明该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穿穿”字是穿梭字是穿梭行走;行走;“数数”是细数。是细数。第三步,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第三步,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穿穿”字描字描写了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的情形;写了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的情形;“数数”形象地刻画了诗人形象地刻画了诗人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数”起了流萤的神态。起了流萤的神态。第四步,说说这些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四步,说说这些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穿穿”字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数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聊的心境。第五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第五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答案:答案:“穿穿”“”“数数”二字,是诗中的炼字。二字,是诗中的炼字。“穿穿”字是穿梭行走;字是穿梭行走;“数数”是细数。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是细数。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清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数”起了流萤,起了流萤,“数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例【例2 2】(2011(2011山东省济南市一模山东省济南市一模) )读下面这首宋诗,然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后回答问题。山行即事山行即事王质王质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旗风吹袖清。荷雨洒衣湿,旗风吹袖清。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注】【注】酲:酲:chngchng,酒后神志不清,诗中指困惫状态。,酒后神志不清,诗中指困惫状态。设题: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此诗的颈联有两个字用得生设题: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此诗的颈联有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你指出这两个字并简要赏析。动、传神,请你指出这两个字并简要赏析。解析:第一步,指出是哪两个字,解析:第一步,指出是哪两个字, “ “喧喧”和和“狎狎”。第二步,用一两句话准确表明该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并结第二步,用一两句话准确表明该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并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鹊声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鹊声“喧喧”为为“喧闹、喧哗喧闹、喧哗”之意,借喜鹊的鸣叫表达对之意,借喜鹊的鸣叫表达对“日出日出”的喜悦。的喜悦。“狎狎”是是“亲热、游戏亲热、游戏”之意。之意。第三步,说说这些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三步,说说这些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这两个字写出了动物在雨洗日照后的山中自由、欢快的情景。这两个字写出了动物在雨洗日照后的山中自由、欢快的情景。第四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第四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答案:这两个字是答案:这两个字是“喧喧”和和“狎狎”字。鹊声字。鹊声“喧喧”为为“喧闹、喧闹、喧哗喧哗”之意,借喜鹊的鸣叫表达对之意,借喜鹊的鸣叫表达对“日出日出”的喜悦。的喜悦。“狎狎”是是“亲热、游戏亲热、游戏”之意,雨霁天晴,波平如镜,鸥鸟尽情嬉戏。之意,雨霁天晴,波平如镜,鸥鸟尽情嬉戏。这两个字写出了动物在雨洗日照后的山中自由、欢快的情景。这两个字写出了动物在雨洗日照后的山中自由、欢快的情景。炼字类问题答题规范炼字类问题答题规范1. 1. 首先表明自己的看法。首先表明自己的看法。2. 2. 用一两句话准确表明该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用一两句话准确表明该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3. 3. 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4. 4. 适当展开联想和想像,说说这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适当展开联想和想像,说说这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5. 5. 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常见的答题模式:常见的答题模式: 这个字的意思是这个字的意思是_(_(或运用了或运用了_手法手法) )具体生动形象具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地写出了_形象形象( (景色景色) ),烘托了什么,烘托了什么_意境意境( (心境心境) ),表,表达了达了_情感情感( (思想思想) )。 2. 2. 诗眼类诗眼类 古人作诗古人作诗( (词词) )讲究炼字,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能讲究炼字,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能使全诗使全诗( (词词) )游龙飞凤,令人刮目相看的字,便是所谓的游龙飞凤,令人刮目相看的字,便是所谓的“诗眼诗眼”“”“词眼词眼”。如李清照。如李清照醉花阴醉花阴写主人公多愁写主人公多愁善感、顾花自怜的性格情态,结尾写道:善感、顾花自怜的性格情态,结尾写道:“莫道不销魂,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一个这一个“瘦瘦”字便是全篇的字便是全篇的词眼。它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人物词眼。它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鉴赏诗歌的诗眼就是抓住诗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鉴赏诗歌的诗眼就是抓住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词语进行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句中最精练传神的词语进行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传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例【例3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葛葛 溪溪 驿驿王安石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设题: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设题: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的?请简要赏析。解析:第一步,突出该字对主旨所起的作用。本诗以解析:第一步,突出该字对主旨所起的作用。本诗以“乱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容。第三步,从该词在诗中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第三步,从该词在诗中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乱乱”实实际是全诗的纲际是全诗的纲( (线索线索) ),串联诗人所见、所感、所想的内容,串联诗人所见、所感、所想的内容,使诗歌内容多而集中。使诗歌内容多而集中。第四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第四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答案:本诗以答案:本诗以“乱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乱”的部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心境渲染到极致。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心境渲染到极致。【例【例4 4】(2010(2010山东潍坊期中考试山东潍坊期中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回答问题。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其一其一) )杨万里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设题: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设题: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解析:第一步,找到哪个字是诗眼,指出该字在表达主旨解析:第一步,找到哪个字是诗眼,指出该字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这首诗中中所起的作用。这首诗中“闲闲”字是诗眼,淋漓尽致地把字是诗眼,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了。了。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内容。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第三步,分析该字在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第三步,分析该字在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闲闲”字巧字巧妙地呼应了诗题。妙地呼应了诗题。第四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第四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答案:闲。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答案:闲。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诗中用一个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诗中用一个“闲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诗眼类问题答题规范诗眼类问题答题规范1. 1. 找出并指出该字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找出并指出该字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2. 2. 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3. 3. 分析该字在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分析该字在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4. 4. 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寻找诗眼方法寻找诗眼方法 就一首诗而言,诗眼是指某一联或某一句,它们一般就一首诗而言,诗眼是指某一联或某一句,它们一般是:是: (1) (1) 全诗的主旨所在;全诗的主旨所在; (2) (2) 含有某种哲理的诗句;含有某种哲理的诗句; (3) (3) 全诗最精彩和关键的诗句,尤其是精炼的动词,形容全诗最精彩和关键的诗句,尤其是精炼的动词,形容词所在的诗句。词所在的诗句。 就某一联或某一句而言,诗眼一般是:就某一联或某一句而言,诗眼一般是: (1)“(1)“句中句中眼眼”,即精炼生动的一个字,多指运用了一些修辞格的字,即精炼生动的一个字,多指运用了一些修辞格的字,词类活用的一个字,或者是含义丰富的一个字。词类活用的一个字,或者是含义丰富的一个字。(2)(2)对后世对后世文学作品影响极大的一个字,尤其是点石成金的动词。文学作品影响极大的一个字,尤其是点石成金的动词。 3. 3. 关键词类关键词类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或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抓住这个关键词来命题往往可或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抓住这个关键词来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以以小见大,考查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例【例5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设题:设题:“折柳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折柳”寓意是什么?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你是否同意“关键关键”之说,为什么?之说,为什么?解析:第一步,指出关键词的深层含义。解析:第一步,指出关键词的深层含义。“折柳折柳”的寓意的寓意是是“惜别怀远惜别怀远”( (折柳相送,表达依依惜别之情折柳相送,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而诗歌,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第二步,具体分析此词在结构上与上下句的关联,因为这第二步,具体分析此词在结构上与上下句的关联,因为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曲的笛声引起的。第三步,点明字词的表达作用。第三步,点明字词的表达作用。“折柳折柳”二字真切地表达二字真切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可见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可见“折柳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是全诗的关键。第四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第四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答案:答案:“折柳折柳”的寓意是的寓意是“惜别怀远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同意,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是思乡之情。同意,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折柳”曲的曲的笛声引起的。笛声引起的。“折柳折柳”二字真切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二字真切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可见可见“折柳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是全诗的关键。关键词类问题答题规范关键词类问题答题规范1. 1. 分析该词的深层意思,及其对突出主旨所起到的作用。分析该词的深层意思,及其对突出主旨所起到的作用。2. 2. 分析该词在诗歌结构、线索或情感基调上所起的作用。分析该词在诗歌结构、线索或情感基调上所起的作用。3. 3. 指出该词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感情、思想、形象及其他指出该词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感情、思想、形象及其他表达效果。表达效果。4. 4. 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常见的设问模式:常见的设问模式: 这个词语的深层含义是什么,表现了怎样的诗歌主题。这个词语的深层含义是什么,表现了怎样的诗歌主题。该主题是怎样由这个词语引发的,所以说这个词语是全诗该主题是怎样由这个词语引发的,所以说这个词语是全诗的关键。的关键。 考点二诗句鉴赏考点二诗句鉴赏 “ “炼句炼句”即锤炼句子,古有即锤炼句子,古有“二句三年得,一吟双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泪流”之说,即讲这种炼句的艰辛。之说,即讲这种炼句的艰辛。“炼句炼句”就是诗人就是诗人精心提炼出的名句、警句,它是诗中最富有艺术魅力、精心提炼出的名句、警句,它是诗中最富有艺术魅力、非常精确地表现主旨或情感、具有高度典型性、能引起非常精确地表现主旨或情感、具有高度典型性、能引起后人共鸣的句子。我们在赏析句子时,一定要联系上下后人共鸣的句子。我们在赏析句子时,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赏析,要善于从这些物象中概括出基句并结合全诗进行赏析,要善于从这些物象中概括出基本内容,从而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本内容,从而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例【例7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登金陵凤凰台李白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注】一水:亦作一水:亦作“二水二水”。设题: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设题: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解析:做概括题一定要提炼,找出共性的内容进行概括,解析:做概括题一定要提炼,找出共性的内容进行概括,不能照抄,不能简单翻译。答题时要注意:第一步找出概不能照抄,不能简单翻译。答题时要注意:第一步找出概括对象的典型意象及特点,第二步抽出意象的共同特点加括对象的典型意象及特点,第二步抽出意象的共同特点加以概括,指出表达作用。概括要求字数精练,作为思维过以概括,指出表达作用。概括要求字数精练,作为思维过程的第一步就不要写出来了,只要在思考时注意到即可。程的第一步就不要写出来了,只要在思考时注意到即可。颔联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抓住关键词,抓住关键词“吴宫、晋代吴宫、晋代”,可知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时的情况。,可知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时的情况。颈联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抓住关键词,抓住关键词“山、青天、水、白鹭洲山、青天、水、白鹭洲”可知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可知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目的显而易见,古今对比,抒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目的显而易见,古今对比,抒发作者古今兴亡盛衰之感。第三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发作者古今兴亡盛衰之感。第三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形成答案。答案:这首诗颔联概括介绍了六朝古都昔盛今衰的史实。答案:这首诗颔联概括介绍了六朝古都昔盛今衰的史实。颈联描绘了金陵美丽的自然风光。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颈联描绘了金陵美丽的自然风光。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目的是古今对比,寄寓作者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今,目的是古今对比,寄寓作者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六朝兴废的感慨。( (注意此题答案点较多,不能遗漏。注意此题答案点较多,不能遗漏。) )炼句类问题答题规范炼句类问题答题规范1. 1. 找出诗句的典型意象及特点,阐明语表义,发掘找出诗句的典型意象及特点,阐明语表义,发掘深层义;如果句子较复杂,可以把这句分成几个小部深层义;如果句子较复杂,可以把这句分成几个小部分逐一解说。分逐一解说。2. 2. 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3. 3. 有时还可简要说明艺术效果。有时还可简要说明艺术效果。 常见的设问模式:常见的设问模式: 这句诗大致是说什么意思,运用了何种手法,有这句诗大致是说什么意思,运用了何种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什么表达效果。 考点三风格体味考点三风格体味 鉴赏语言特色,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鉴赏语言特色,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进行赏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界、情味等进行赏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句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句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分析语言特色,首先必须理解一些术语,如分析语言特色,首先必须理解一些术语,如“清清新新”“”“绚丽绚丽”“”“明快明快”“”“含蓄含蓄”“”“简洁简洁”等。再熟悉一等。再熟悉一些著名诗人的语言特色,如陶渊明的平淡、李商隐的绚些著名诗人的语言特色,如陶渊明的平淡、李商隐的绚丽、白居易的明快、杜牧绝句的含蓄、贾岛的简洁等,丽、白居易的明快、杜牧绝句的含蓄、贾岛的简洁等,了解这些对解题不无帮助。了解这些对解题不无帮助。【例【例8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长干曲长干曲( (其一其一) )崔颢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设题: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设题: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解析:做概括题一定要提炼,找出共性的内容进行概括,解析:做概括题一定要提炼,找出共性的内容进行概括,不能照抄,不能简单翻译。答题时要注意:第一步找出概不能照抄,不能简单翻译。答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