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 专题一 第2讲 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59031584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 专题一 第2讲 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 专题一 第2讲 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 专题一 第2讲 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2 讲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一、北魏孝文帝改革1.1.背景背景: :(1)(1)社会矛盾。社会矛盾。阶级矛盾阶级矛盾: :北魏统治腐败北魏统治腐败, ,徭役赋税繁重徭役赋税繁重, ,人民起义不断人民起义不断, ,阶级阶级矛盾矛盾尖锐。尖锐。民族矛盾民族矛盾: :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因经济、文化差异导致矛盾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因经济、文化差异导致矛盾尖锐尖锐, ,汉族地主官僚与鲜卑贵族常常发生矛盾。汉族地主官僚与鲜卑贵族常常发生矛盾。(2)(2)有利条件。有利条件。统一黄河流域统一黄河流域, ,结束了北方长期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分裂割据的局面。的局面。冯太后的改革为孝文帝改革创造了条件。冯太后的改革为孝文帝改革创造了条件。2.2.内容及作用内容及作用: :措施措施内容内容历史作用历史作用均均田田制制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分配给农民给农民, ,农民要承担一定农民要承担一定的徭役杂税的徭役杂税限制了限制了土地兼并土地兼并, ,调动农民生产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极性; ;保证政府保证政府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和劳役需和劳役需要要, ,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整顿整顿吏治吏治实行实行俸禄制俸禄制, ,考核官吏政考核官吏政绩决定任期绩决定任期, ,制定惩治贪制定惩治贪污的办法污的办法缓和了缓和了阶级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和民族矛盾; ;减轻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 ,巩固了政权巩固了政权迁都迁都洛阳洛阳493493年以讨伐南朝为名迁年以讨伐南朝为名迁都洛阳都洛阳, ,历时两年完成历时两年完成为孝文帝深化改革创造了条件为孝文帝深化改革创造了条件, ,使使洛阳成为洛阳成为国际性商业城市国际性商业城市革革除除旧旧俗俗实行汉制与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移风易俗, ,禁禁穿胡服穿胡服, ,改穿汉服改穿汉服, ,讲汉讲汉话话, ,改汉姓改汉姓, ,与汉族通婚与汉族通婚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 ,促进了北方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民族大融合, ,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1.1.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提示: :(1)(1)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2)(2)内容全面内容全面, ,措施得力。措施得力。(3)(3)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的胆略及卓识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的胆略及卓识, ,冲破阻力。冲破阻力。(4)(4)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2.2.什么是少数民族封建化什么是少数民族封建化? ?提示提示: :(1)(1)指处于奴隶社会或是原始社会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指处于奴隶社会或是原始社会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过渡转化。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过渡转化。(2)(2)其主要表现是在生产方式上由渔猎、放牧向农耕转化其主要表现是在生产方式上由渔猎、放牧向农耕转化; ;在政在政治上采用汉族封建的官制、法律。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治上采用汉族封建的官制、法律。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也也是中原封建生产方式和文化向边疆地区传播的过程。是中原封建生产方式和文化向边疆地区传播的过程。二、王安石变法二、王安石变法1.1.背景背景: :(1)(1)社会危机。社会危机。“三冗三冗”问题。问题。“两积两积”局面。局面。内忧外患。内忧外患。(2)(2)有利条件。有利条件。庆历新政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宋神宗坚持变法宋神宗坚持变法, ,重用王安石。重用王安石。王安石锐意改革成为领导者。王安石锐意改革成为领导者。2.2.措施及作用措施及作用: :措施措施作用作用均输法均输法物资需求、供应得到较好配合物资需求、供应得到较好配合; ;减轻纳税户负减轻纳税户负担担; ;增加了政府收入增加了政府收入市易法市易法限制了大商人控制和操纵市场限制了大商人控制和操纵市场; ;增加了政府增加了政府财财政收入政收入青苗法青苗法限制了限制了高利贷高利贷对农户的剥削对农户的剥削; ;增加了政府收入增加了政府收入募役募役( (免役免役) )法法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 ;增加了政府收入增加了政府收入农田水利法农田水利法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方田均税法方田均税法限制了限制了隐产逃税隐产逃税行为行为; ;增加了政府收入增加了政府收入措施措施作用作用将兵法将兵法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保甲法保甲法维护了秩序维护了秩序, ,减轻财政负担减轻财政负担保马法保马法节约了节约了政府开支政府开支, ,提高了马匹质量和数量提高了马匹质量和数量军器监军器监军器产量、质量得到提高军器产量、质量得到提高科举改革科举改革使王安石革新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使王安石革新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培养了改培养了改革人才革人才改革学校制度改革学校制度3.3.历史作用历史作用: :(1)(1)性质性质: :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 ,对生产关系进行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局部调整, ,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2)(2)进步性。进步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在一定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王安石能够对北宋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王安石能够对北宋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这种勇于改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 ,值得肯定。值得肯定。(3)(3)局限性。局限性。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动, ,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 ,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改变, ,负担依然沉重。负担依然沉重。4.4.历史教训历史教训: :(1)(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2)(2)改革是革除社会弊病、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改革是革除社会弊病、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段。(3)(3)改革必然涉及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改革必然涉及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 ,因而会有阻力因而会有阻力, ,甚至充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因此满了尖锐的斗争。因此, ,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 ,行动要坚决彻底行动要坚决彻底, ,更要注意用人。更要注意用人。1.1.怎样理解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怎样理解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 ?提示提示: :(1)(1)青苗法青苗法: :使百姓可免受高利贷商人的盘剥。使百姓可免受高利贷商人的盘剥。(2)(2)免役法免役法: :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3)(3)市易法市易法: :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4)(4)方田均税法方田均税法: :官僚、地主要按照土地实有亩数缴纳赋税。官僚、地主要按照土地实有亩数缴纳赋税。(5)(5)均输法均输法: :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2.2.如何认识王安石变法的局限如何认识王安石变法的局限? ?提示提示: :王安石变法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的利益王安石变法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的利益, ,遭到他遭到他们的反对们的反对; ;王安石认为增加政府收入王安石认为增加政府收入, ,就要扩大税源就要扩大税源, ,要要“取诸取诸于民于民”。然而执行不善。然而执行不善, ,引起民众的不满引起民众的不满, ,成为反对派攻击新法成为反对派攻击新法的借口。的借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中央; ;行政上行政上, ,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同时设通判负责监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督; ;财政上财政上, ,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 ,其余全部由中央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掌控。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主题主题1 1 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典题例证【典题例证1 1】(2013(2013江苏单科江苏单科T24A)T24A)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广度和影响而言, ,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列材料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一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 ,种种种因袭牵制种因袭牵制, ,改革非易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 ,较之东方诸国较之东方诸国, ,亦远为落后亦远为落后, ,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 ,在东方各国在东方各国, ,本已早为推行本已早为推行, ,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 ,使西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 ,新制度之创建新制度之创建, ,惟秦为惟秦为最有功焉。最有功焉。马非百马非百秦集史秦集史材料二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迁都之后, ,于革易旧俗于革易旧俗, ,亦可谓雷厉亦可谓雷厉风行。风行。民族根柢民族根柢, ,莫如语言莫如语言, ,语言消灭语言消灭, ,未有不同化于他族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 ,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 ,其改其改革之心革之心, ,可谓勇矣。其于制度可谓勇矣。其于制度, ,亦多所厘定。亦多所厘定。吕思勉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两晋南北朝史材料三材料三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 ,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 ,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有的文化习惯, ,还是捐弃旧俗还是捐弃旧俗, ,接受先进的文化接受先进的文化, ,在新的历史环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境中获得新生, ,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白寿彝白寿彝中国通史中国通史请回答请回答: :(1)(1)据材料一据材料一, ,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呈现怎样的特点? ?(2)(2)据材料二据材料二, ,归纳孝文帝归纳孝文帝“迁都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 ,孝文帝孝文帝“改革之心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3)(3)据材料三据材料三, ,与商鞅变法相比与商鞅变法相比, ,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什么? ?综合上述材料综合上述材料, ,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解析【解析】第第(1)(1)题题, ,结合材料一结合材料一“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 ,较之东较之东方诸国方诸国, ,亦远为落后亦远为落后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 ,在东方各国在东方各国, ,本已早为推行本已早为推行新制度之创建新制度之创建, ,惟秦为最有功焉惟秦为最有功焉”信息概括信息概括回答。第回答。第(2)(2)题题, ,结合材料二结合材料二“迁都之后迁都之后, ,于革易旧俗于革易旧俗, ,亦可谓雷亦可谓雷厉风行。厉风行。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信息概括回答第一问信息概括回答第一问; ;第二问据第二问据“仰慕中国文化仰慕中国文化”等回答。第等回答。第(3)(3)题题, ,结合材料三结合材料三“所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信息概信息概括回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括回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 ,从对外来文化态度及改革从对外来文化态度及改革者角度谈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者角度谈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答案答案: :(1)(1)条件条件: :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 ;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特点少。特点: :注重创建新制度注重创建新制度; ;变法彻底变法彻底, ,功效明显。功效明显。(2)(2)作用作用: :减少改革阻力减少改革阻力, ,为彻底移风易俗为彻底移风易俗( (如禁鲜卑语、讲汉话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等) )创造条件。原因创造条件。原因: :北魏风俗落后北魏风俗落后, ,迫切需要改革迫切需要改革; ;孝文帝仰慕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汉族文化, ,改革热情高。改革热情高。(3)(3)问题问题: :民族关系问题民族关系问题( (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 )。因素因素: :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 ;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要点突破【要点突破】一、全面认识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一、全面认识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 1.1.这一政策的具体措施表现为均田制、移风易俗和实行汉这一政策的具体措施表现为均田制、移风易俗和实行汉制等内容。对鲜卑族来说制等内容。对鲜卑族来说, ,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就中华民就中华民族而言族而言, ,更加丰富、发展了汉族文化。更加丰富、发展了汉族文化。 2.2.从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来看从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来看, ,是为了加强鲜是为了加强鲜卑族的统治卑族的统治; ;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来看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来看, ,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民族融合, ,为多民族共同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多民族共同发展做出了贡献。 3. 3.该政策体现了落后民族必然被先进民族文化所征服的历该政策体现了落后民族必然被先进民族文化所征服的历史规律史规律, ,从这个角度讲从这个角度讲, ,孝文帝的汉化政策自觉顺应了历史发展孝文帝的汉化政策自觉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规律, ,值得肯定。值得肯定。 4.4.从本质上说从本质上说, ,汉化政策既是落后文化学习先进文化的过汉化政策既是落后文化学习先进文化的过程程, ,又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又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北方民族融合之间的关系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北方民族融合之间的关系 1.1.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在民族融合潮流的推动下出现的。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在民族融合潮流的推动下出现的。鲜卑族拓跋部靠武力统一黄河流域鲜卑族拓跋部靠武力统一黄河流域, ,用落后的制度统治用落后的制度统治, ,导致民导致民族矛盾尖锐。要平息尖锐复杂的民族矛盾族矛盾尖锐。要平息尖锐复杂的民族矛盾, ,稳固北魏的统治稳固北魏的统治, ,就就必须进行社会改革必须进行社会改革, ,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 2.2.孝文帝在改革中采取了许多推动民族融合的措施。颁布孝文帝在改革中采取了许多推动民族融合的措施。颁布均田令均田令, ,采用汉族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采用汉族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 ;整顿吏治整顿吏治, ,采用封建的采用封建的俸禄制俸禄制; ;迁都洛阳迁都洛阳, ,更好地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更好地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 ;改革社会习俗改革社会习俗, ,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主题主题2 2 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典题例证【典题例证2 2】(2013(2013山东文综山东文综T35)T35)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及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回答问题。王安石微服赴江宁王安石微服赴江宁, ,遇一老妪喂鸡豕遇一老妪喂鸡豕, ,唤唤“啰啰, ,啰啰, ,啰啰, ,王安王安石来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 ,老妪曰老妪曰: :自王安石为相公自王安石为相公, ,立新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 ,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 ,钱既出而差役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今桑麻失利, ,只得蓄猪养鸡只得蓄猪养鸡, ,等候吏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胥里保来征役钱, ,或准与他或准与他, ,或烹来款待他或烹来款待他, ,自家不曾尝一块肉。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故此民间怨恨新法, ,入于骨髓。入于骨髓。据据京本通俗小说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拗相公(1)(1)据材料据材料, ,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2)(2)研究王安石变法时研究王安石变法时, ,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解析【解析】第第(1)(1)题借农村老妪之口向世人展示了新法存在的问题借农村老妪之口向世人展示了新法存在的问题题, ,如材料中提到的免役法如材料中提到的免役法, ,出发点是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出发点是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 ,增增加政府收入加政府收入, ,在材料中却出现了农民交钱后仍然服役和吏胥里在材料中却出现了农民交钱后仍然服役和吏胥里保吃拿要的社会现象。第保吃拿要的社会现象。第(2)(2)题关键是对话本的史学价值准确题关键是对话本的史学价值准确定位。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发展的反映定位。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发展的反映, ,但话本属但话本属于文学作品于文学作品, ,其史料的真实性就需要借助其他史料辨析验证。其史料的真实性就需要借助其他史料辨析验证。答案答案: :(1)(1)免役法等新法加重了人民负担免役法等新法加重了人民负担; ;用人不当用人不当, ,出现了官吏出现了官吏扰民现象扰民现象; ;新法引起了民间不满。新法引起了民间不满。(2)(2)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 ,具有一定史料价具有一定史料价值值; ;话本属于文学作品话本属于文学作品, ,有艺术加工成分有艺术加工成分, ,须用其他史料印证。须用其他史料印证。 【要点突破【要点突破】 王安石变法与商鞅变法的比较王安石变法与商鞅变法的比较 1.1.相同点相同点: : (1) (1)直接目的都是富国强兵。直接目的都是富国强兵。 (2)(2)变法都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变法都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3)(3)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 ,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4)(4)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 (没有善终没有善终) )。 (5)(5)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6)(6)都是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都是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2.2.不同点不同点: :项目项目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背景背景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大变革时期发生在封建社会中期发生在封建社会中期根本根本目的目的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 ,建立新制度建立新制度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 ,部部分调整生产关系分调整生产关系实质实质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局部调整的改革结果结果确立了封建制度确立了封建制度, ,废除废除了旧制度了旧制度, ,使封建经济使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得到发展, ,秦国成为战秦国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触但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动了旧势力的利益, ,遭到他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们的强烈反对, ,新法也基本新法也基本被废除被废除1.(20121.(2012山东文综山东文综T35)T35)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在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 ,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 ,除旧布新除旧布新, ,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回答问题。(1)(1)面对社会转型面对社会转型, ,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 ?举例举例说明。说明。(2)(2)依据改革的措施依据改革的措施, ,概括说明两次改革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除旧布新”的形式有的形式有何不同何不同, ,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解析【解析】第第(1)(1)题应明确二者的社会转型题应明确二者的社会转型: :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会过渡, ,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 ,从而找到矛盾从而找到矛盾, ,如新兴地主与如新兴地主与奴隶主贵族的矛盾奴隶主贵族的矛盾, ,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矛盾等。第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矛盾等。第(2)(2)题的题的“除旧布新除旧布新”, ,联系改革的具体举措联系改革的具体举措, ,应明确前者突出了制度创应明确前者突出了制度创新的应用新的应用, ,后者突出了学习与借鉴先进制度的应用。作用可以后者突出了学习与借鉴先进制度的应用。作用可以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统一、民族交流与融合等方面加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统一、民族交流与融合等方面加以归纳。以归纳。答案答案: :(1)(1)商鞅变法商鞅变法: :奴隶主贵族和新兴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奴隶主贵族和新兴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如如废井田开阡陌、废分封行郡县等。废井田开阡陌、废分封行郡县等。( (举一例说明即可举一例说明即可) )北魏孝文北魏孝文帝改革帝改革: :落后的鲜卑族文化和先进的中原文化之间的矛盾落后的鲜卑族文化和先进的中原文化之间的矛盾, ,如实如实行均田制、推行汉化政策等。行均田制、推行汉化政策等。( (举一例说明即可举一例说明即可) )(2)(2)商鞅变法商鞅变法: :创设新制度。北魏孝文帝改革创设新制度。北魏孝文帝改革: :学习借鉴中原文学习借鉴中原文化。相同作用化。相同作用: :促进了经济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社会进步; ;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民族融合, ,国国家统一。家统一。2.2.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485(485年北魏孝文帝下诏年北魏孝文帝下诏) )富强者并兼山泽富强者并兼山泽, ,贫弱者望绝贫弱者望绝一廛一廛( (屋舍屋舍),),致令地有遗利致令地有遗利, ,民无余财民无余财, ,或争亩畔以亡身或争亩畔以亡身, ,或因饥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 ,百姓丰足百姓丰足, ,安可得哉安可得哉! !今遣使者今遣使者, ,循行循行州郡州郡, ,与牧守与牧守( (地方官地方官) )均给天下之田均给天下之田, ,还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还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 ,兴富民之本。兴富民之本。材料二材料二正光正光(520(520年年) )已前已前, ,时惟全盛时惟全盛, ,户口之数户口之数, ,比夫晋比夫晋( (西晋西晋) )之太康之太康, ,倍而已矣。倍而已矣。材料三材料三( (正光以后正光以后) )四方多事四方多事, ,加以水旱加以水旱, ,国用不足国用不足, ,预折预折( (预先预先折算折算) )天下六年租调而征之天下六年租调而征之, ,百姓怨苦百姓怨苦, ,民不堪命。民不堪命。( (注注: :北魏分北魏分裂于裂于534534年年) )以上材料均摘自以上材料均摘自魏书魏书(1)(1)请根据以上材料请根据以上材料, ,概括北魏孝文帝实施均田制的原因及结果。概括北魏孝文帝实施均田制的原因及结果。(2)(2)有的史学家认为北魏的衰落根源于孝文帝有的史学家认为北魏的衰落根源于孝文帝“深慕华风深慕华风, ,锐意锐意模仿改革模仿改革崇尚文治之风崇尚文治之风, ,消灭雄武之风消灭雄武之风”。结合材料三及。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所学知识, ,评价上述观点。评价上述观点。【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材料提取相关信息和知识的调动能本题考查学生通过材料提取相关信息和知识的调动能力。第力。第(1)(1)题需通过材料归纳实行均田制的原因题需通过材料归纳实行均田制的原因, ,结果应该结合结果应该结合课本的相关知识归纳。第课本的相关知识归纳。第(2)(2)题对这种史学观点应该正确认识题对这种史学观点应该正确认识, ,结合史实进行论证。结合史实进行论证。答案答案: :(1)(1)原因原因: :为解决豪强兼并土地和百姓贫饥流亡问题为解决豪强兼并土地和百姓贫饥流亡问题, ,稳定稳定北魏统治。结果北魏统治。结果: :农业发展农业发展, ,编户增加。编户增加。(2)(2)该观点是错误的。北魏后期该观点是错误的。北魏后期, ,为解决财政困难为解决财政困难, ,政府预征六政府预征六年租调年租调, ,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加重对农民的剥削, ,使阶级矛盾尖锐使阶级矛盾尖锐; ;孝文帝推行均田孝文帝推行均田制、汉化等措施制、汉化等措施, ,加快了北魏封建化的进程加快了北魏封建化的进程, ,促进了北魏社会经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发展济的发展; ;北魏衰落是封建化的统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发展北魏衰落是封建化的统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发展的结果的结果, ,而非崇尚文治而非崇尚文治, ,消灭雄武之风所致。消灭雄武之风所致。3.3.阅读材料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孝文帝说过孝文帝说过:“:“国家兴自北土国家兴自北土, ,徙居平城徙居平城此间此间( (指指平城平城) )用武之地用武之地, ,非可文治非可文治崤函帝宅崤函帝宅, ,河洛王里河洛王里, ,因兹大举因兹大举, ,光宅中原。光宅中原。”平城僻处塞上平城僻处塞上, ,地形多山地形多山, ,气候干旱气候干旱, ,气温偏低气温偏低, ,不利于农作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物的生长, ,虽不断地移民塞上虽不断地移民塞上, ,给耕牛给耕牛, ,计口授田计口授田, ,也只能供应六也只能供应六镇的军粮。至于平城自作为京都以后镇的军粮。至于平城自作为京都以后, ,人口集中人口集中, ,游食者众游食者众, ,粮粮食供给难免发生困难。而洛阳地处黄河中下游西岸食供给难免发生困难。而洛阳地处黄河中下游西岸, ,卧居中原卧居中原, ,山川纵横山川纵横, ,素有素有“九州暖地九州暖地”之称之称, ,四季分明四季分明, ,气候宜人气候宜人, ,自古以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也自然成了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场所。也自然成了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场所。材料二材料二孝文帝想用迁都的政策来与他的族人以一种新刺孝文帝想用迁都的政策来与他的族人以一种新刺激。激。及迁洛阳及迁洛阳, ,政治情势大变政治情势大变, ,一辈南迁的鲜卑贵族一辈南迁的鲜卑贵族, ,尽是尽是锦衣玉食锦衣玉食, ,沉醉在汉化的绮梦中沉醉在汉化的绮梦中而鲜卑命运而鲜卑命运, ,亦竟此告终。亦竟此告终。(1)(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 ,分析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分析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2)(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影响。分析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影响。【解析【解析】本题以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为主题本题以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为主题, ,考查学生的理解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第分析能力。第(1)(1)题根据材料并结合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回答。题根据材料并结合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回答。第第(2)(2)题回答要全面题回答要全面, ,材料指出了孝文帝迁都洛阳带来的消极影材料指出了孝文帝迁都洛阳带来的消极影响响, ,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出积极影响。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出积极影响。答案答案: :(1)(1)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 ;统治中原的需要统治中原的需要; ;解决粮解决粮食供给问题食供给问题; ;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的影响; ;减小改革阻力减小改革阻力; ;摆脱北方摆脱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和威胁。少数民族的骚扰和威胁。(2)(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使之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使之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 ,保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 ,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 ,使中华文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但北魏迁都洛阳以后明得到进一步发展。但北魏迁都洛阳以后, ,北魏贵族的生活日北魏贵族的生活日益奢侈益奢侈, ,最终导致鲜卑族的衰败。最终导致鲜卑族的衰败。4.(20144.(2014河南三市调研河南三市调研) )阅读材料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汉武帝元封元年汉武帝元封元年( (公元前公元前110110年年),),在桑弘羊的主持下普在桑弘羊的主持下普遍推行均输法遍推行均输法, ,郡国设均输官掌其事郡国设均输官掌其事, ,受大农受大农( (即管钱财、粮食即管钱财、粮食的长官的长官) )节制。均输官负责将各郡国应缴贡物统一折价征收当节制。均输官负责将各郡国应缴贡物统一折价征收当地土特产品地土特产品, ,一部分运往京师一部分运往京师, ,一部分运至价贵地区出售一部分运至价贵地区出售, ,有时有时还在出售地将所得继续收购特产还在出售地将所得继续收购特产, ,易地辗转贩卖易地辗转贩卖同时又实同时又实施平准法施平准法, ,在京师设平准官在京师设平准官, ,集中管理各地运至均输货物和大农集中管理各地运至均输货物和大农所掌握其余物资所掌握其余物资, ,根据市场价格涨落卖出或买进根据市场价格涨落卖出或买进, ,达到调剂供需、达到调剂供需、平抑物价的目的。平抑物价的目的。张帆张帆中国古代简史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材料二在在2020世纪末提及王安石世纪末提及王安石, ,我们只更感到惊异我们只更感到惊异: :在我们之在我们之前前900900年年, ,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方法操纵国事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方法操纵国事, ,其范围与深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 ,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不加税而国用足”, ,他无疑已知道可以信用贷款的方法刺他无疑已知道可以信用贷款的方法刺激经济之成长。激经济之成长。黄仁宇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中国大历史(1)(1)根据材料一根据材料一, ,分析桑弘羊实施均输法和平准法的作用。结合分析桑弘羊实施均输法和平准法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所学知识, ,分析指出王安石对桑弘羊的理财措施有哪些借鉴与分析指出王安石对桑弘羊的理财措施有哪些借鉴与发展。发展。(2)(2)根据材料二根据材料二, ,概述王安石在理财方面的特点。有人认为王安概述王安石在理财方面的特点。有人认为王安石变法未完全做到石变法未完全做到“不加税而国用足不加税而国用足”, ,请谈谈你的认识。请谈谈你的认识。【解析【解析】第第(1)(1)题第一问结合材料归纳总结即可得出答案。主题第一问结合材料归纳总结即可得出答案。主要从平抑物价、稳定社会、增加政府收入、互通有无、加强经要从平抑物价、稳定社会、增加政府收入、互通有无、加强经济联系等角度着手分析作用济联系等角度着手分析作用; ;而王安石变法理财方面与桑弘羊而王安石变法理财方面与桑弘羊理财措施最接近的就是市易法理财措施最接近的就是市易法, ,结合所学结合所学, ,很明显对桑弘羊的均很明显对桑弘羊的均输法和平准法都借鉴了。第输法和平准法都借鉴了。第(2)(2)题据材料题据材料“以金融管制的方法以金融管制的方法操纵国事操纵国事”我们可知王安石理财方面的最大特点就是利用国家我们可知王安石理财方面的最大特点就是利用国家力量干预经济力量干预经济; ;第二问结合所学利用两分法来谈认识即可。王第二问结合所学利用两分法来谈认识即可。王安石变法一方面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安石变法一方面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但执行过程中部分负担但执行过程中部分负担都转嫁到老百姓身上去了都转嫁到老百姓身上去了, ,这是其消极影响。这是其消极影响。答案答案: :(1)(1)增加了政府收入增加了政府收入; ;节省了运输费用节省了运输费用; ;加强了各地间经济加强了各地间经济联系联系; ;稳定市场稳定市场, ,抑制物价抑制物价, ,打击了富商大贾势力。借鉴打击了富商大贾势力。借鉴: :均输法、均输法、市易法市易法( (平准法平准法) )。发展。发展: :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2)(2)特点特点: :利用国家力量干预经济。认识利用国家力量干预经济。认识: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政府的财政收入, ,但执行过程中增加了百姓负担。但执行过程中增加了百姓负担。【加固训练【加固训练】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1.新华网新华网20132013年年7 7月月1010日报道日报道, ,大兴安岭嘎仙洞山壁上再次发现大兴安岭嘎仙洞山壁上再次发现了北魏早期的石刻文字了北魏早期的石刻文字, ,这有助于人们重新解读这段历史。北这有助于人们重新解读这段历史。北魏统一北方后魏统一北方后, ,统治面临着严重的危机统治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具体表现是具体表现是( () )社会矛盾激化社会矛盾激化 民族矛盾尖锐民族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人民起义不断 争权夺利频发争权夺利频发A.A. B. B. C. C. D. D.【解析【解析】选选B 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北魏初期的社会危。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北魏初期的社会危机主要来源为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人民的反抗斗争机主要来源为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人民的反抗斗争, ,而不是而不是争权夺利争权夺利, ,因此因此不符合史实不符合史实, ,可以排除。可以排除。【名师指津【名师指津】北魏前期统治危机的本质和影响北魏前期统治危机的本质和影响北魏前期的政治、经济危机北魏前期的政治、经济危机, ,本质上是落后的制度与中原先进本质上是落后的制度与中原先进的生产力的矛盾、民族压迫政策与民族融合趋势的矛盾。这固的生产力的矛盾、民族压迫政策与民族融合趋势的矛盾。这固然是拓跋贵族所不了解的然是拓跋贵族所不了解的, ,可是基于这些矛盾产生的统治危机可是基于这些矛盾产生的统治危机却是他们不得不正视的现实却是他们不得不正视的现实, ,而正是由于各族人民的斗争才迫而正是由于各族人民的斗争才迫使他们进行改革以摆脱危机。使他们进行改革以摆脱危机。2.(20142.(2014北京西城模拟北京西城模拟) )北魏冯太后说北魏冯太后说:“:“立三长立三长, ,则课则课( (税税) )有有常准常准, ,赋有恒分赋有恒分, ,苞荫之户可出苞荫之户可出, ,侥幸之人可止。侥幸之人可止。”此制度实施此制度实施改变了北魏初期的某种社会现象。此社会现象是改变了北魏初期的某种社会现象。此社会现象是( () )A.A.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B.B.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C.C.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役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役D.D.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解析【解析】选选C C。材料中实行三长制。材料中实行三长制, ,使苞荫户口、逃避赋役的现使苞荫户口、逃避赋役的现象避免。说明当时社会上存在隐匿人口和逃避赋役的现象。象避免。说明当时社会上存在隐匿人口和逃避赋役的现象。3.(20133.(2013徐州模拟徐州模拟) )北魏孝文帝曾经对一种制度实行的效果北魏孝文帝曾经对一种制度实行的效果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如身之使手如身之使手, ,干之总条。干之总条。”这指的是这指的是( () )A.A.均田制的实行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均田制的实行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B.B.三长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三长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C.C.整顿吏治增强了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整顿吏治增强了对中原地区的控制D.D.迁都洛阳加强了对中原地区的控制迁都洛阳加强了对中原地区的控制【解析【解析】选选B 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如身之使手如身之使手, ,干之干之总条总条”是比喻中央能够有效地控制地方是比喻中央能够有效地控制地方, ,这是推行三长制的积这是推行三长制的积极影响。极影响。4.(20144.(2014北京海淀模拟北京海淀模拟) )北魏的统治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北魏的统治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发展。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A.分配北方无主土地恢复小农经济分配北方无主土地恢复小农经济B.B.刊印刊印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推广生产经验推广生产经验C.C.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兴修水利工程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兴修水利工程D.D.创制翻车以提高农业灌溉的效率创制翻车以提高农业灌溉的效率【解析【解析】选选A A。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均田制的内容。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均田制的内容, ,所以所以A A正确。正确。B B错在错在“刊印刊印”上上, ,我国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唐咸通年间的我国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唐咸通年间的金刚经金刚经。C C错在长江流域错在长江流域, ,因为北魏的统治区域没有到达长因为北魏的统治区域没有到达长江流域。江流域。D D错在错在“创制翻车创制翻车”, ,因为这是三国时马钧创制的。因为这是三国时马钧创制的。5.5.北魏孝文帝说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北人谓土为拓, ,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 ,以土德王以土德王, ,故为拓跋氏。夫土者故为拓跋氏。夫土者, ,黄中之色黄中之色, ,万物之元也。宜改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姓元氏。”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拓跋”为汉姓为汉姓“元元”的主要目的是的主要目的是( () )A.A.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B.B.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C.C.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D.D.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解题提示【解题提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少数民族强化对汉族统治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少数民族强化对汉族统治的角度分析。角度分析。【解析【解析】选选C 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孝文帝改鲜卑。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孝文帝改鲜卑姓姓“拓跋拓跋”为汉姓为汉姓“元元”并不是要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并不是要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 ,因因其本身属于皇族其本身属于皇族, ,地位已经很高了地位已经很高了, ,因此因此A A错误错误; ;改汉姓和生活习改汉姓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无关惯的改变无关, ,排除排除B;B;仅改汉姓也不会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仅改汉姓也不会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等, ,排除排除D;D;改姓的目的是强调改姓的目的是强调“魏之先出于黄帝魏之先出于黄帝”, ,确立北魏皇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族的正统地位。6.20136.2013年年4 4月月1616日凤凰网撰文日凤凰网撰文云冈石窟云冈石窟: :拈花一笑千年一瞬拈花一笑千年一瞬的信仰的信仰, ,认为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出汉化风格认为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出汉化风格, ,这反映了这反映了( () )A.A.佛教的传入佛教的传入 B.B.疆域的扩大疆域的扩大C.C.民族的融合民族的融合 D.D.全国的统一全国的统一【解析【解析】选选C C。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理。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理解的能力。题干中解的能力。题干中“佛像佛像汉化汉化”实质上反映了北魏时的民实质上反映了北魏时的民族融合族融合,A,A发生在西汉末年发生在西汉末年,B,B、D D和题干没有必然的联系和题干没有必然的联系, ,故选故选C C。7.7.孝文帝改革促进了中国北方民族融合孝文帝改革促进了中国北方民族融合, ,在中国古代史上民族在中国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历史作用是融合的主要历史作用是( () )A.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少数民族的封建化B.B.游牧民族农业化游牧民族农业化C.C.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D.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解析【解析】选选D D。本题并非考查孝文帝改革对北魏的具体作用。本题并非考查孝文帝改革对北魏的具体作用, ,而而是重在突出改革加强了民族融合之后是重在突出改革加强了民族融合之后, ,对整个国家发展所起到对整个国家发展所起到的历史作用的历史作用, ,因而因而, ,相对于经济文化交流而言相对于经济文化交流而言, ,多民族国家的巩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更为重要。故固与发展更为重要。故D D为最佳答案。为最佳答案。8.8.北宋中期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北宋中期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A.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宋初加强中央集权B.B.北方民族的南侵北方民族的南侵C.C.对西夏、辽的战争耗费和赔款对西夏、辽的战争耗费和赔款D.D.财政入不敷出财政入不敷出【解析【解析】选选A A。本题考查学生的迁移理解能力。宋朝初年。本题考查学生的迁移理解能力。宋朝初年, ,过度过度加强中央集权造成加强中央集权造成“冗官冗官”“”“冗兵冗兵”“”“冗费冗费”, ,兵将分离兵将分离, ,形成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积贫积弱局面。9.(20129.(2012四川文综四川文综T14)T14)王安石在王安石在河北民河北民诗中写道诗中写道, ,边境边境百姓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家家养子学耕织, ,输与官家事夷狄输与官家事夷狄”, ,感慨他们生不逢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汝生不及贞观中, ,斗粟数钱无兵戎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者( () )对冗兵冗官的不满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对唐代治世的向往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对北宋孱弱的无奈对北宋孱弱的无奈A.A.B.B.C.C.D.D.【解析【解析】选选D D。“家家养子学耕织家家养子学耕织, ,输与官家事夷狄输与官家事夷狄”的意思是的意思是“黄河以北的人民家家养儿育女黄河以北的人民家家养儿育女, ,让他们男耕女织让他们男耕女织, ,劳动成果全劳动成果全都上缴朝廷供奉辽和西夏的贵族都上缴朝廷供奉辽和西夏的贵族”, ,讥讽了北宋王朝靠搜刮民讥讽了北宋王朝靠搜刮民脂民膏供奉辽和西夏来求苟安的屈辱行为。脂民膏供奉辽和西夏来求苟安的屈辱行为。“汝生不及贞观中汝生不及贞观中, ,斗粟数钱无兵戎斗粟数钱无兵戎”是是“卒章显其志卒章显其志”。“贞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民的年号, ,贞观之治为唐代兴盛的时期。诗人将国富兵强的贞贞观之治为唐代兴盛的时期。诗人将国富兵强的贞观之治与北宋王朝观之治与北宋王朝“守内虚外守内虚外”政策所造成的积弱积贫、边患政策所造成的积弱积贫、边患严重的社会现实相对照严重的社会现实相对照, ,表现了诗人对北宋王朝的不满和对理表现了诗人对北宋王朝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想世界的向往, ,故故正确。冗兵冗官虽是北宋严重的社会问正确。冗兵冗官虽是北宋严重的社会问题题, ,但诗歌不是针对这一问题但诗歌不是针对这一问题, ,故故错误错误, ,明显是对诗歌的错明显是对诗歌的错误解读。误解读。10.(201310.(2013合肥三模合肥三模)“)“以钱贷民以钱贷民, ,使出息二分使出息二分, ,本以救民本以救民, ,非为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利也。然出纳之际, ,吏缘为奸吏缘为奸, ,虽有法不能禁。虽有法不能禁。”这是针对王安这是针对王安石哪项变法措施的评议石哪项变法措施的评议( () )A.A.青苗法青苗法 B.B.均输法均输法C.C.募役法募役法 D.D.市易法市易法【解析【解析】选选A 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题干中的关键。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信息“以钱贷民以钱贷民”即把钱贷给老百姓即把钱贷给老百姓, ,这是青苗法的内容。题这是青苗法的内容。题干所反映的是青苗法执行过程中的弊端。干所反映的是青苗法执行过程中的弊端。11.11.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免役法和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免役法和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同问题是( () )A.A.抑制土地兼并抑制土地兼并 B.B.限制高利贷盘剥限制高利贷盘剥C.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D.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农民负担【解析【解析】选选C C。本题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青苗法、免役。本题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青苗法、免役法和方田均税法所要解决的问题都属于理财方面法和方田均税法所要解决的问题都属于理财方面, ,因此因此“要解要解决的共同问题决的共同问题”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12.(201412.(2014北京海淀模拟北京海淀模拟) )张岂之主编的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中国历史( (辽宋金辽宋金卷卷) )认为认为, ,王安石变法时王安石变法时, ,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供需和物价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供需和物价, ,而不是着重于国家的直接经营活动。相应的变法措施是而不是着重于国家的直接经营活动。相应的变法措施是( () )A.A.农田水利法农田水利法 B.B.免役法免役法C.C.方田均税法方田均税法 D.D.市易法市易法【解析【解析】选选D D。关键信息是。关键信息是“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供需和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供需和物价物价”, ,市易法是边境和重要城市设市易司或市易务市易法是边境和重要城市设市易司或市易务, ,平价收购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市上滞销的货物, ,并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并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 ,按规定收取息金。因按规定收取息金。因而选而选D D较合适。较合适。A A农田水利法是政府组织修建水利工程。农田水利法是政府组织修建水利工程。B B免役免役法是民户向官府交钱法是民户向官府交钱, ,官府雇人充役。官府雇人充役。C C方田均税法是重新丈量方田均税法是重新丈量土地土地, ,计算税收。计算税收。13.13.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和商鞅变法相比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和商鞅变法相比, ,相似之处是相似之处是( () )A.A.改革科举选拔制度改革科举选拔制度 B.B.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发展C.C.改革地方行政区划改革地方行政区划 D.D.改变土地所有制度改变土地所有制度【解析【解析】选选B B。科举制是隋朝开始设立的。科举制是隋朝开始设立的, ,与商鞅变法不符与商鞅变法不符, ,排排除除A;A;改革地方行政区划改革地方行政区划, ,只有商鞅变法时推行县制只有商鞅变法时推行县制, ,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没有涉及没有涉及, ,排除排除C;C;商鞅变法时改奴隶主土地所有制为地主土地商鞅变法时改奴隶主土地所有制为地主土地所有制所有制, ,确立了封建制度确立了封建制度, ,而王安石变法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秦已而王安石变法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秦已确立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的地主土地所有制, ,排除排除D D。在农业生产方面。在农业生产方面, ,商鞅实行的商鞅实行的奖励耕织奖励耕织, ,王安石实行的青苗法、免役法等都起到了促进农业王安石实行的青苗法、免役法等都起到了促进农业发展的效果发展的效果, ,故选故选B B。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4.(201414.(2014江西师大附中模拟江西师大附中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材料材料王安石主张以开源为主、节流为辅王安石主张以开源为主、节流为辅, ,强调通过发展经济强调通过发展经济来满足需求来满足需求, ,并不主张一味减少开支或者要求人们节欲。正是并不主张一味减少开支或者要求人们节欲。正是这一观点使王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