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方案 第5章 人口与环境课件 湘教版PT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59004945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4.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方案 第5章 人口与环境课件 湘教版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方案 第5章 人口与环境课件 湘教版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方案 第5章 人口与环境课件 湘教版PT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第1717讲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第第1818讲讲 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返回目录返回目录1.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 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3. 3.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4. 4.国内外文化对人口增长、迁移的影响。国内外文化对人口增长、迁移的影响。考考纲概览纲概览1.1.结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考查我国人口增长、人结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考查我国人口增长、人口迁移、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例等问题。口迁移、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例等问题。 2. 2.以某地某时期的人口统计图以某地某时期的人口统计图( (柱状图、曲线图、坐柱状图、曲线图、坐标图、金字塔图标图、金字塔图) )切入,考查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问题切入,考查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及人口政策。 3. 3.结合当地的自然与社会经济状况或者出现的环境问结合当地的自然与社会经济状况或者出现的环境问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及影响因素。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及影响因素。 4. 4.以中国的民工流动、大型工程建设等为背景材料,以中国的民工流动、大型工程建设等为背景材料,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以及地域文化对人口迁移的影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以及地域文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响。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向定位考向定位考点互动探究综合能力提升基础自主梳理第17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 一、人口增长 1世界人口增长:在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图中,表现为一条“_”形曲线。 2人口自然增长率 (1)概念:一定时期内人口_与_相减的得数。 (2)影响因素:生物学规律和从_ 到上层建筑领域的多种因素。其中_的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口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返回目录返回目录基础自主梳理J J出生率出生率死亡率死亡率经济基础经济基础生产力生产力第17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 特别提示 分析人口增长快慢原因的思路 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的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都能促进人口的增长正说明了这个问题,因此分析原因的思路如下: 生产力水平高低生存环境、生活水平、医疗水平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数量变化 可见,社会经济、技术、(人口)政策等因素是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返回目录返回目录基础自主梳理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第17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基础自主梳理 二、人口增长模式二、人口增长模式 1 1“高高高高低低”模式模式人口增长模式原始人口增长模式传统人口增长模式社会时期_社会_社会、封建社会和 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以_、_经济为主以_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基本特点_出生率,_死亡率,_的自然增长率_出生率,_死亡率,_的自然增长率原始原始奴隶奴隶资本主义资本主义采集采集狩猎狩猎手工劳动手工劳动高高高高极低极低高高高高较低较低2.“2.“高高低低高高”模式模式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第17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基础自主梳理分布地区欧洲等发达国家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存在时间_ 以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_ 起至今基本特点_出生率,_死亡率、_自然增长率原因_ 水平提高,_ 发展,粮食增产,_ 显著下降政治上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对现阶段的影响 虽采取人口控制政策使人口增加势头受到一定遏止,但_ 仍不低1818世纪中期世纪中期2020世纪世纪5050年代年代高高低低高高生产力生产力医疗卫生事业医疗卫生事业人口死亡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3.“3.“低低低低低低”模式模式 (2) (2)基本特点:基本特点:_出生率、出生率、_死亡率、死亡率、_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3) (3)分布地区:发达国家已基本步入现代人口增长模分布地区:发达国家已基本步入现代人口增长模式,有的国家甚至出现人口式,有的国家甚至出现人口_ 或或_ 。 (4) (4)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由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由_ 型向型向_型过渡。型过渡。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第17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基础自主梳理医疗卫医疗卫生技术生技术生育观念生育观念生育行为生育行为低低低低零增长零增长负增长负增长“高高低低高高”“三低三低”低低特别提示特别提示 人口增长模式为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现代型”的国家或地区,的国家或地区,大多经济文化和医疗卫生水平较高,为什么人口死亡率出大多经济文化和医疗卫生水平较高,为什么人口死亡率出现略有上升的趋势现略有上升的趋势? 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年龄结构的原因造成的。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年龄结构的原因造成的。人口增长模式进入人口增长模式进入“现代型现代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平均预的国家或地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增长,世代更替变缓,人口年龄结构呈现老期寿命进一步增长,世代更替变缓,人口年龄结构呈现老年型,即老年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的死亡率一般较高年型,即老年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的死亡率一般较高。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第17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基础自主梳理三、人口合理容量三、人口合理容量 1 1“人口爆炸人口爆炸” (1) (1)含义:用来描述含义:用来描述2020世纪出现的世纪出现的_情况,反映近情况,反映近100100多年来多年来_的现象。的现象。 (2) (2)人口的指数增长:开始数量比较小,但很快就会人口的指数增长:开始数量比较小,但很快就会_。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第17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基础自主梳理世界人口急剧增长世界人口急剧增长世界人口猛增世界人口猛增急剧膨胀急剧膨胀2 2环境的限制性环境的限制性资源问题资源问题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第17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基础自主梳理产生的原因(1)_ ,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2)人类生活水平提高,各种资源的_ 显著增加;(3)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资源问题的表现土地资源(1)_ 大幅度下降,土地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2)用于_ 的土地面积显著减少矿产资源正迅速_ ,甚至趋于_水资源需求量增大,_ 及_,导致淡水资源短缺森林资源大面积毁坏导致_ 加剧,_ 下降,_ ,_ 加深,气候反常限制性要求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建立_ _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人均消耗量人均消耗量人均土地拥有量人均土地拥有量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减少减少枯竭枯竭对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土壤肥力土壤肥力耕地沙化速度加快耕地沙化速度加快大气污染程度大气污染程度良性循环良性循环3.3.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2) (2)人口合理容量: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人口合理容量: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_并获得并获得_ 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容纳的人口数量。 (3) (3)环境承载力:一定的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环境承载力:一定的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前提下,_ 所能容纳的所能容纳的_ 和和_ 的大小。的大小。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第17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基础自主梳理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最高最高环境环境最大最大环境、资源环境、资源人口规模人口规模经济规模经济规模 探究点一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三种人口增长模式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717讲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 特点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所处历史阶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高高极低原始社会时期传统型高高较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初期“高低高”模式过渡型高低高产业革命以后“三低”模式现代型低低低现代社会时期 2不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比较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717讲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地区代表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备注发达国家欧洲和北美“三低”模式(现代型)20世纪50年代后,发达国家的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到70年代中期,以欧洲和北美为代表的发达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不足1%,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出生率降低,已是现代型发展中国家亚、非、拉“高低高”模式(过渡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已降至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但人口的出生率仍较高世界整体“高低高”模式(过渡型)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 方法 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数值特征判断人口增长模式 图171 (1)“高高低”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3%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2)“高低高”型: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3)“低低低”型:一般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717讲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 例1读不同国家出生率、死亡率统计图,图中代表国家。回答题。 图172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717讲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 (1)图中出生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分别是() AB CD (2)图中呈现“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特点的一组国家是() A B C D (3)图中两个国家最有可能位于() A欧洲 B北美洲 C大洋洲 D非洲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717讲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 (1)C (2)A(3)D第(1)题,从纵坐标看,国的人口出生率最高;从横坐标看,10国的人口死亡率最高。第(2)题,读图可知,国家,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都比较低,因此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也较低。第(3)题,图中两国的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因此这两国是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最有可能位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非洲。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717讲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 探究点二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 1.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717讲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问题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原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717讲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影响社会经济负担加重;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老年人生活孤单、生活困难问题;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粮食供给不足;教育、就业问题突出;人民生活贫困化;人口素质偏低;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等措施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计划生育,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趋势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随着控制人口措施的实施,人口增长将趋缓 2. 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1)我国的人口问题: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结构不合理(男性比例偏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现);人口素质较低,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21世纪,我国将迎来劳动年龄人口、老龄人口、总人口三大高峰。在人口问题现状中,五大难点相互叠加:人口总体素质不高;流动人口规模庞大;出生性别比持续攀升;艾滋病呈蔓延之势;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增大。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717讲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 (2)我国的人口对策: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人口的数量,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717讲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 方法 人口数量增减的相关计算方法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增减情况进行相关计算,必须明确两个要素:一是该国家或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即人口基数;二是人口自然增长率。而涉及的计算主要有以下三种: (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的计算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新增人口数人口总数100%。 死亡率死亡人口数人口总数100%。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717讲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 (2)一年内人口数量增加的计算 人口增长数该年人口总数自然增长率新增人口数死亡人口数 (3)几年后人口总数的计算 该年人口总数(1自然增长率)n(n为年数)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717讲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 例2【2012广东卷】老少比 100。下表是2009年四个国家人口统计数据,其中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 A波兰 B西班牙 C白俄罗斯D匈牙利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717讲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国家014岁人口比重(%)老少比波兰1587西班牙15113白俄罗斯1593匈牙利15107 答案 B根据题干老少比的公式,可知在014岁人口所占比重相同的情况下,老少比的值越大,人口老龄化越严重。四个国家的014岁人口比重均为15%,故老少比最大的西班牙老龄人口比重最大,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717讲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 探究点三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 1. 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承载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717讲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概念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717讲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强调点强调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强调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条件下,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适度人口(最佳人口)强调土地、淡水、森林等资源能够供给的人口数量和经济规模,承载量最小的因素成为该地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实质警戒值合理值警戒值体现生存发展生存共同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制约因素不确定,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在一定时期,制约因素相对稳定,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环境人口容量又具有相对确定性;二者影响因素相同 2.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图173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717讲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 方法 环境人口容量可从四个方面理解: (1)环境人口容量应与具体时期对应,因为环境人口容量是随时间而变化的。 (2)资源、科技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3)生活(包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4)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除了要考虑境内的资源和技术外,也要考虑利用境外的资源和技术条件。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717讲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 例2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1)(2)题。 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717讲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约14亿15亿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约15亿16亿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15.1亿或16.6亿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约8亿9亿 (1)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A约15亿16亿 B15.1亿或16.6亿 C约8亿9亿 D约14亿15亿 (2)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地区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国家人口政策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717讲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 答案 (1)C(2)D第(1)题,根据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找出最适宜值,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约8亿9亿。第(2)题,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科技、消费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的受教育水平等。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717讲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技能提升技能提升1717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20112011 上海上海卷卷】读我国四次人口普查金字塔图,回读我国四次人口普查金字塔图,回答问题。答问题。 全国人口普查为国家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全国人口普查为国家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基础,研究历次人口普查结果还可以了解人口发展的历史基础,研究历次人口普查结果还可以了解人口发展的历史以及社会发展的变化。以及社会发展的变化。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综合能力提升第第1717讲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图图17174 4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综合能力提升第第1717讲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 (1)2010(1)2010年与年与20002000年人口相比,年人口相比,0 04 4岁婴幼儿人口下岁婴幼儿人口下降了大约降了大约_%_%。 (2)2010 (2)2010年我国年我国65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8.87%,比,比20002000年上升年上升1.91%1.91%。 _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已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经进入老龄化阶段。 (3)2000 (3)2000年年10101414岁人口比例明显偏高,岁人口比例明显偏高,20102010年年20202424岁人口比例也明显偏高,这说明岁人口比例也明显偏高,这说明_年到年到_年我年我国曾出现过一次生育高峰。国曾出现过一次生育高峰。 (4) (4)分别读分别读19531953年、年、19821982年人口金字塔图,说明年人口金字塔图,说明0 04 4岁与岁与5 59 9岁两个年龄阶段人口比例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岁两个年龄阶段人口比例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1953 1953年:年:_ 1982_ 1982年:年:_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综合能力提升第第1717讲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 答案答案 (1)1 (1)1 (2)2010(2)2010 (3)1986(3)198619901990 (4)1953(4)1953年:年:0 04 4岁婴幼儿比例明显高于岁婴幼儿比例明显高于5 59 9岁儿童比例。这是由于新岁儿童比例。这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医疗保健状况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中国成立后,人民的医疗保健状况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平得到提高。19821982年:年:0 04 4岁婴幼儿比例明显低于岁婴幼儿比例明显低于5 59 9岁岁儿童比例,这是由于儿童比例,这是由于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得到有效的控制。的基本国策,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得到有效的控制。 解析解析 第第(1)(1)题,对比题,对比20102010年和年和20002000年人口金字塔图年人口金字塔图即可作出判断。第即可作出判断。第(2)(2)题,解题的关键应明确老龄化阶段题,解题的关键应明确老龄化阶段所具有的特征。第所具有的特征。第(3)(3)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时间的计算。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时间的计算。第第(4)(4)题,受国家政策、医疗卫生条件及人民生活水平等题,受国家政策、医疗卫生条件及人民生活水平等影响,不同时间内人口年龄结构有明显差异。影响,不同时间内人口年龄结构有明显差异。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综合能力提升第第1717讲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信息获取信息获取(1)(1)题干要求分析题干要求分析0 04 4岁、岁、5 59 9岁、岁、10101414岁和岁和6565岁以上人口年龄结构及差异原因。岁以上人口年龄结构及差异原因。 (2)(2)图示信息。图示信息。 思路引领思路引领(1) (1) 对比对比20102010年和年和20002000年人口金字塔图中年人口金字塔图中0 04 4岁婴幼儿人口比重。岁婴幼儿人口比重。 (2)(2)明确老龄化阶段所具有的特征。明确老龄化阶段所具有的特征。 (3)(3)运用动态的眼光推断人口金字塔的演变,运用动态的眼光推断人口金字塔的演变,20002000年年10101414岁人口是岁人口是1986199019861990年出生的。年出生的。 (4)(4)受国家政策、医疗卫生条件及人民生活水平等影受国家政策、医疗卫生条件及人民生活水平等影响,不同时间内人口年龄结构有明显差异。响,不同时间内人口年龄结构有明显差异。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综合能力提升第第1717讲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误区警示误区警示不能正确理解人口老龄化的概念,也没有不能正确理解人口老龄化的概念,也没有掌握人口老龄化的判断依据是掌握人口老龄化的判断依据是65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总人口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大于比重大于7%7%。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综合能力提升第第1717讲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金字塔图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性别人口金字塔图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统计图,因图形似金字塔而得名。一般表示方法是构成的统计图,因图形似金字塔而得名。一般表示方法是将总人口按性别分成两栏,再按一定的年龄段分组,以纵将总人口按性别分成两栏,再按一定的年龄段分组,以纵轴表示各年龄组,横轴分别表示各年龄组中男、女人口占轴表示各年龄组,横轴分别表示各年龄组中男、女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人口金字塔图能够反映过去人口的情况、总人口的百分比。人口金字塔图能够反映过去人口的情况、目前人口的结构以及今后人口可能出现的趋势。判读金字目前人口的结构以及今后人口可能出现的趋势。判读金字塔图,可以遵循下面三个步骤:塔图,可以遵循下面三个步骤: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综合能力提升第第1717讲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 第一步:读懂坐标,明确单位。读懂横纵坐标的含义,第一步:读懂坐标,明确单位。读懂横纵坐标的含义,分析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组分别所占的比重。要注意横分析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组分别所占的比重。要注意横坐标有时表示的是比重坐标有时表示的是比重( (如上题如上题) ),有时表示的是人口数量,有时表示的是人口数量( (如下图如下图) ),还要特别关注人口数量的单位,还要特别关注人口数量的单位( (如下图如下图) )。纵坐标一般左侧表示男性各年龄段,右侧表示女性各年龄纵坐标一般左侧表示男性各年龄段,右侧表示女性各年龄段段( (如下图如下图) ),但有时候左右两侧表示不同年份的年龄,但有时候左右两侧表示不同年份的年龄段比较。段比较。 图图17175 5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综合能力提升第第1717讲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 第二步:关注塔型,确定类型。不同的塔型反映了不第二步:关注塔型,确定类型。不同的塔型反映了不同的人口问题。下宽上窄的塔形同的人口问题。下宽上窄的塔形( (增长型增长型) )反映出少年儿童反映出少年儿童人口增长快、所占比重高,人口迅速增长人口增长快、所占比重高,人口迅速增长( (如下图如下图) );上;上下同宽的塔型下同宽的塔型( (稳定型稳定型) )反映了各年龄组人口比重大致均衡,反映了各年龄组人口比重大致均衡,人口缓慢增长人口缓慢增长( (如下图如下图) );上宽下窄的塔型;上宽下窄的塔型( (缩减型缩减型) )则反则反映出少年儿童比重小,老年人口比重大,人口老龄化严重,映出少年儿童比重小,老年人口比重大,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呈负增长人口呈负增长( (如下图如下图) )。 图图17176 6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综合能力提升第第1717讲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 第三步:关注异常,分析原因。第三步:关注异常,分析原因。(1)(1)某年龄段人口比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变小例突然变小( (如下图处如下图处)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计划生育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灾害等导一是计划生育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2)(2)某年龄段人口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增加比例突然增加( (如下图处如下图处) )。其原因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其原因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3)(3)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 (如下图如下图处处) )。可能是战争导致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钢铁、纺。可能是战争导致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钢铁、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导致的。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导致的。 图图17177 7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综合能力提升第第1717讲讲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考点互动探究综合能力提升基础自主梳理第18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 一、人口迁移 1人口变动的两个因素: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_。 2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1)概念:人们变更_的空间流动行为。 (2)分类 a按空间范围,分为国际迁移和_。 b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为由_到_的人口迁移。返回目录返回目录基础自主梳理机械增长机械增长定居地定居地国内迁移国内迁移农村农村城市城市特别提示特别提示人口移动是指人口的空间位移,包括人口人口移动是指人口的空间位移,包括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从时间上区分,短期的是人口流动,长流动和人口迁移。从时间上区分,短期的是人口流动,长期或永久的是人口迁移。从本质上区分,不改变定居地的期或永久的是人口迁移。从本质上区分,不改变定居地的是人口流动,改变定居地的是人口迁移。人口迁移包含了是人口流动,改变定居地的是人口迁移。人口迁移包含了三大要素:空间移动、居住地的变更、时间限度。三者缺三大要素:空间移动、居住地的变更、时间限度。三者缺一不可。一不可。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第18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基础自主梳理 3 3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1)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a a人类总是希望移居到自然环境比较人类总是希望移居到自然环境比较_、自、自然资源比较然资源比较_的地区的地区。 b b 、自然灾害也会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自然灾害也会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迁移。 (2) (2)经济因素经济因素 a a地域间的地域间的_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间的迁移越频繁间的迁移越频繁。 b b_的推进,的推进,_的布局,区域的布局,区域的大规模开发,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的大规模开发,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 c c人口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口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_的发展的发展。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第18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基础自主梳理优越优越丰富丰富环境恶化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城市化大型建设项目大型建设项目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业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第18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基础自主梳理组织性组织性战争战争明显明显宗教信仰宗教信仰特别提示特别提示利用插图理解人口迁移的动因和效应利用插图理解人口迁移的动因和效应 推力和拉力是导致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中间阻力是推力和拉力是导致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中间阻力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其中,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其中,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人口迁移对环境、差异,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人口迁移对环境、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如下图所示: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如下图所示: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第18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基础自主梳理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第18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基础自主梳理二、地域文化与人口二、地域文化与人口 1 1外国文化与人口外国文化与人口 (2) (2)宗教:为了扩大势力,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一般都宗教:为了扩大势力,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一般都不反对人口增殖。不反对人口增殖。 2 2中国文化与人口中国文化与人口 (2) (2)职业选择:从职业选择:从“_ _ ”到到“_ _ ” (3) (3)人口流动:从人口流动:从_ 到到“_ _ ”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第18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基础自主梳理出生率出生率婚姻婚姻早婚早婚晚婚晚婚多育多子多育多子只生一个只生一个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全民皆商全民皆商安土重迁安土重迁四海为家四海为家 探究点一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 人口迁移是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推力(或排斥力)与拉力(或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推力”指的是排斥人口的因素(有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拉力”指的是吸引人口的因素(有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一个地区同时存在着某些吸引人口迁入的因素和某些排斥人口迁入的因素,对于迁入地是拉力大于推力,对于迁出地是推力大于拉力。 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818讲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818讲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影响因素原因典例自然因素(过去的决定因素)气候人们总是希望生活在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美国老人退休后向南部和西部迁移土壤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垦,提高作物产量热带雨林迁移农业是因土地生产力的衰竭引起人口迁移淡水动植物的生长以及人的生存需要水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矿产因发现、开发某种矿产资源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大庆石油资源的开发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818讲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影响因素原因典例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经济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我国改革开放后,人们由农村迁往城市,由内地迁往沿海交通通信交通和通信的发达会方便人们之间的联系,从而促进人口迁移现代人口迁移量远大于过去政治因素政策 国家政策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政治政治中心的改变引发人口迁移巴西迁都巴西利亚战争战争破坏了宁静的生活环境,使人口迁移美伊战争使大量伊拉克平民外迁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818讲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影响因素原因典例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为了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科技移民婚姻家庭向往美好的生活军人家属的从军宗教信仰、种族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共同的信仰、文化相同美国的“唐人街” 2.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818讲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对迁入地的影响对迁出地的影响有利方面合理的人口迁移,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弥补了劳动力的不足,促进了落后边远地区资源的开发、社会经济条件的提高及综合环境的改善;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信息,促进经济发展与科技文化进步;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推动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出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土地资源,更好地保护农村自然环境;迁出人口从地区外获得就业机会,增加了家庭收入,利于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平,利于家乡的建设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818讲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对迁入地的影响对迁出地的影响不利方面不合理的人口迁移,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或加剧迁入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也会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加剧各种城市环境问题迁出的人口,大多是身体素质或文化素质相对较好的年轻人,这对迁出地而言无疑是一种损失,一方面这种人口的外流易产生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基础教育投入多,回报少,影响迁出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方法 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思路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重具体:对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它们的原因和动力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818讲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 例1【2011福建卷】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读表完成(1)(2)题。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818讲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年龄段(岁) 迁出人数(人) 迁入人数(人)6070080045591 6005 00025442 00030 00015242 40027 5000146405 000 (1)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 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 (2)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 A环卫人员 B中小幼教师 C工程技术人员 D建筑设计师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818讲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 解析 (1)C(2)B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第(1)题,由图表材料可知,迁入该市的人口中,1544岁人口较多,而且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为主,因此不能促进该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加快人口老龄化;环境人口容量受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和生活消费水平制约,大量劳动力人口迁入会促进城市化的进程,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第(2)题,从图表中可知,迁入该地的人口中,014岁人口有5 000人,适龄学生人数增加会造成教育资源紧张,因此最需要增加中小幼教师。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818讲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 探究点二世界和我国的人口迁移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818讲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类型含义时段特点流向原因国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越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19世纪以前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欧洲、非洲迁往美洲、大洋洲 欧洲殖民扩张,非洲黑人被贩卖二战以后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亚、非、拉迁往西欧、北美、西亚、北非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818讲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类型含义时段特点流向原因国内人口迁移(以中国为例) 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古代被迫大批迁移北方迁往南方战争、垦荒、戍边、自然灾害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东部地区迁往内地、边疆地区,东部迁往中、西部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人口流量增大,流向发生明显变化,频率加快农村、内地、边疆、欠发达地区流向城市、沿海、平原、发达地区,中西部迁往东部改革开放、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农民进城的管理放松,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818讲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意义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调节了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了经济发展,缩小了地区差异等 思维拓展 我国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堪称中国近代史上三次大的移民潮。据史料记载,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迫于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姓,先后有3 000多万人相继踏上关东大地。移民,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不鲜见的,如走西口:山西人穿越黄土高原迁移到内蒙、陕西、甘肃等西北各地;客家人迁徙: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下南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居民迁移到东南亚地区。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818讲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 图182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818讲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 例2图183为1990年到2010年国际移民目的地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图183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818讲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 (1)19902010年,国际移民迁入量增长幅度最大的两个地区是() A拉丁美洲、大洋洲 B大洋洲、北美洲 C亚洲、欧洲 D欧洲、北美洲 (2)1990年到2010年,促进国际移民数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A战争B经济C生态D婚姻 (3)国际移民增加对欧洲的有利影响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显著提高 B人口老龄化得到一定缓解 C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D城市化水平有所下降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818讲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 解析 (1)D(2)B(3)B第(1)题,据图可以判断,欧洲和北美洲国际移民迁入量增长幅度最大。第(2)题,该阶段,引起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活动。第(3)题,欧洲国家老龄化较为严重,迁入的人口往往以青壮年为主,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龄化。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818讲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 探究点三地域文化与人口 1婚俗、宗教对人口的影响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818讲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文化差异对人口的影响婚俗初婚年龄发展中国家早婚盛行,加快人口增长;发达国家晚婚、不婚、不育,降低出生率婚姻稳定程度西方国家婚姻关系不稳定,离婚率高,会降低出生率宗教对人口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一般宗教不反对人口增殖,导致高出生率 2.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818讲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表现影响传统文化观念及其成因现代文化观念及其成因生育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早生贵子”“人丁兴旺”“成家立业”。在人口相对不足的古代农业社会,早婚早育有利于劳动力增殖“先立业后成家”“晚婚晚育”。在人口压力十分沉重的当代中国,晚婚晚育逐渐成为一种婚育文化时尚;人们学习时间延长,就业压力增大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家庭获取财富的手段主要依靠扩大人口规模,尤其是增加男性劳动力“只生一个好”“男女都一样”。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完善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818讲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表现影响传统文化观念及其成因现代文化观念及其成因职业选择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士”“农”“工”“商”是传统农业社会人们所推崇的职业选择顺序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从事工商业的人口越来越多,形成了“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观念人口流动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父母在,不远游”的儒家孝道思想。定居是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婚姻和工作的地域范围空前广阔;现代交通和通信事业的发展 例3重男轻女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的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的母亲人数的比例,下表是联合国人口机构2006年公布的部分国家“重男轻女指数”。分析回答(1)(2)题。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818讲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国家指数国家指数巴基斯坦4.9肯尼亚1.1尼泊尔4.0哥伦比亚1.0韩国3.3菲律宾0.9泰国1.4委内瑞拉0.9 (1)人口生育意愿与中国文化传统相似的国家是() A韩国、泰国、菲律宾 B菲律宾、泰国、尼泊尔 C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 D哥伦比亚、肯尼亚、委内瑞拉 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818讲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 (2)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而表现出来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男孩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 B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性偏好”的传统思想,但重视子女的质量和注重自我发展 C发达国家受基督教的影响,没有性别偏好 D“重男轻女指数”反映发展中国家普遍渴望生育男孩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818讲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 解析 (1)C(2)A第(1)题,重男轻女指数受民族传统习俗和经济发展模式等因素影响,我国传统上是农业大国,受儒家学说影响深远,结合传统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所以我国民间一直就有重男轻女的习俗;表中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的重男轻女指数都较高,说明他们的人口生育意愿与中国文化传统相似。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818讲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 第(2)题,“稻米文化”是指传统农业中的水稻种植业,因劳动强度大,对男性劳动力的需求量大,逐渐演变为“男孩偏好”,并形成传统。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性偏好”的传统思想,重视的是子女忠、孝、节、义等传统道德,对于子女自我发展往往以“大逆不道”扼杀。基督教虽然没有性别偏好,但发达国家并不是都没有性别偏好;从表中可知发展中国家“重男轻女指数”并不是都高。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第1818讲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技能提升技能提升1818人口迁移统计图表的判读人口迁移统计图表的判读 【20112011 广东卷广东卷】读读19952009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1)(2)(2)题。题。 图图18184 4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综合能力提升第第1818讲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 (1)19952009(1)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 ) A A迁入率持续上升迁入率持续上升 B B迁出率持续降低迁出率持续降低 C 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 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2)(2)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 ) A A上海上海B B安徽安徽C C湖南湖南D D河南河南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综合能力提升第第1818讲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 答案答案 (1)D (1)D(2)A(2)A 解析解析 第第(1)(1)题,根据图中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题,根据图中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入率和迁出率随时间的变化可知,迁入率是波动上升,口迁入率和迁出率随时间的变化可知,迁入率是波动上升,但不是持续上升,迁出率不是持续降低,机械增长率等于但不是持续上升,迁出率不是持续降低,机械增长率等于迁入率减去迁出率,机械增长率总体上升,因而累积净迁迁入率减去迁出率,机械增长率总体上升,因而累积净迁入量逐年增加。第入量逐年增加。第(2)(2)题,从两曲线可以判断人口迁入远题,从两曲线可以判断人口迁入远多于迁出,人口机械增长率加大,总体呈上升的趋势;结多于迁出,人口机械增长率加大,总体呈上升的趋势;结合我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即可判断为经济发达地区,合我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即可判断为经济发达地区,四个选项中最有可能的就是上海。四个选项中最有可能的就是上海。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综合能力提升第第1818讲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信息获取信息获取 (1) (1)从图中来看,该省的迁入率和迁出率从图中来看,该省的迁入率和迁出率都是既有上升也有下降。都是既有上升也有下降。 (2)(2)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从图中可以看出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从图中可以看出机械增长率是有所变化的,大致呈增加趋势。机械增长率是有所变化的,大致呈增加趋势。 思路引领思路引领(1)(1)看曲线:对照迁入率和迁出率两条曲看曲线:对照迁入率和迁出率两条曲线,分析判断人口的变动情况,抓住一个关键词,即线,分析判断人口的变动情况,抓住一个关键词,即“持持续续”;明确两个概念,即;明确两个概念,即“机械增长率机械增长率”“”“净迁入量净迁入量”,学会从两条线的差值看这两个数据的变化。学会从两条线的差值看这两个数据的变化。 (2) (2)用结论:从两曲线可以判断人口迁入远多于迁出,用结论:从两曲线可以判断人口迁入远多于迁出,结合我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即可判断为经济发达地区,结合我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即可判断为经济发达地区,四个选项中最有可能的就是上海。四个选项中最有可能的就是上海。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综合能力提升第第1818讲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误区警示误区警示 (1)(1)注意持续上升和波动上升的不同。注意持续上升和波动上升的不同。 (2)(2)要注意每个年份的净迁入率迁入率迁出率。要注意每个年份的净迁入率迁入率迁出率。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综合能力提升第第1818讲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口迁移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人口迁移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直观图形,最常考查的一种形式是曲线图或折线图,即利直观图形,最常考查的一种形式是曲线图或折线图,即利用曲线或折线的起伏变化来显示人口数据的变化趋势。在用曲线或折线的起伏变化来显示人口数据的变化趋势。在判读人口迁移统计图时,一般采取判读人口迁移统计图时,一般采取“读轴读轴看线看线抓点抓点”三个步骤,具体如下:三个步骤,具体如下: 1 1读轴。读轴。 即明确横轴即明确横轴( (自变量自变量) )、纵轴、纵轴( (因变量因变量) )各是各是什么,搞清楚图中反映的是哪些地理事物和要素之间的关什么,搞清楚图中反映的是哪些地理事物和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上面例题中,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迁入、迁出系。如上面例题中,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迁入、迁出所占比重,说明迁入和迁出随时间而变化。另外要注意从所占比重,说明迁入和迁出随时间而变化。另外要注意从材料或图名中获取一些信息,名称中可能隐含有重要信息。材料或图名中获取一些信息,名称中可能隐含有重要信息。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综合能力提升第第1818讲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 2 2看线。看线。 采用采用“先分后合先分后合”法,先看各曲线的变化法,先看各曲线的变化趋势,弄清自变量是如何影响因变量的,从而领会曲线如趋势,弄清自变量是如何影响因变量的,从而领会曲线如何变化,其变化说明了什么,做到何变化,其变化说明了什么,做到“看线理关系看线理关系”;再综;再综合分析各曲线之间的相关性,看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相合分析各曲线之间的相关性,看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如上面例题中,随年份的变化,迁入率曲线波互制约的。如上面例题中,随年份的变化,迁入率曲线波动上升,迁出率波动下降,从而推断净迁入量逐年增加。动上升,迁出率波动下降,从而推断净迁入量逐年增加。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综合能力提升第第1818讲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