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探报告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58571275 上传时间:2022-02-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6.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勘探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地质勘探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地质勘探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录1工程勘察概述1.1 工程概况1.2 勘察目的及要求1.3 勘察依据及执行的技术标准1.4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1.5 勘察工作完成情况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 地形、地貌概况2.2 地基土(岩)层结构及特征2.3 地下水、场地土的评价2.4 气象及水文条件2.5 5场地历史地震及地震效应2.6 6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2.7 7场地不良地质作用评价3岩土工程分析评价3.1 岩土层参数统计及强度确定3.2 地基基础方案分析3.3 基坑工程分析4场地结论及建议4.1 结论4.2 建议附图及附件:1 .勘察点平面布置图(12 .工程地质剖面图(323 .钻孔柱状图(774 .剪切波报告(15 .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36 .原位测试成果表(57 .土工试验成果表(38 .岩石试验成果表(29 .水质、土质腐蚀性试验成果表(21工程勘察概述1.1 工程概况南昌中海金桂地产有限公司开发的3601011080013号宗地位于南昌市顺外路与洪都中大道交汇处东南角附近,北靠玉带河,东临东华宛小区,南为二六0厂宿舍楼,西面临小区道路。详见下图1。图1场地地理位置图3601011080013号宗地总用地面积为20569m,总建筑面积为64257m,为一住宅小区,主要建筑为三栋32层住宅楼(含一层地下室)、一栋8层住宅(含一层地下室)、一栋11层住宅(含一层地下室)、一栋9层住宅、一栋10层住宅及部分纯一层地下室,临中间道路区域含1至2层商铺。框架剪力墙结构,拟采用桩基础,设计士0.00m相当于黄海高程21.10m,场地现有标高约20.00m(黄海高程),整平标高约20.80m(黄海高程),地下室范围详见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地下室开挖深度由基础埋置深度及场地整平标高根据表1确定。拟建建筑物概况详见下表1:拟建建(构)筑物设计条件概况表表1名称层数地下室层数拟用基础形式结构类型单柱最大柿栽基础埋置深度(m)地基义形允许值住宅32F1桩基础框剪约15000KN约5.1整体倾斜00.0025,平均沉降量0200mm住宅811F1桩基础框剪约约5.1整体倾斜00.003,平均沉降5000KN量0200mm住宅910F无桩基础框剪约5000KN约3.0整体倾斜00.003,相邻柱基沉降差0.00210商业12F无桩基础框架约1000KN约1.5整体倾斜00.004,相邻柱基沉降差0.00210地下室1F1桩基础框架约1000KN约5.0相邻柱基沉降差0.00210注:10为相邻柱基的中心距离(mm)。受南昌中海金桂地产有限公司的委托,南昌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勘察分院于2015年09月15日进入场地,于2015年11月06日完成该项目勘察全部野外作业。1.2 勘察目的及要求根据本次详细勘察委托要求,主要目的是详细查明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为拟建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提供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具体要求如下:1、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2、查明场地地形、地貌特征,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并分析与预测发展趋势,提出合理的整治方案建议;3、查明场地范围内各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提出地基基础、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建议;4、对需要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8)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5、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6、查明场地地下水的类型、埋藏和赋存条件、动态变化,并判断其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提供设计抗浮水位,提供基坑开挖降水相关参数和相应方法与控制措施;7、评价场地地震效应、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提供建筑场地地震烈度及评价场地地震稳定性;8、根据国家现行的规范、规程和标准进行本次勘察,勘察孔布置的数量及深度应满足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并最终提供满足国家标准及符合设计要求的勘察成果;1.3 勘察依据及执行的技术标准1、勘察技术要求(勘察委托书)、工程勘察合同、勘察大纲2、国家现行的勘察规范及有关规范、规程及标准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D2009年版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O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39)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D1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力11)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1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13)士工试验方法标准(GBJ50123-1999)14)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79-2014)15)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7)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 87-2012)1.4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表2级别依据工程重要性等级一层数30层以上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二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二石上种类较多,分布/、均匀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甲级1.5 勘察工作完成情况1.5.1 勘察方法据勘察任务书以及相关规范要求,根据建筑布置相应的勘察孔。在收集临近场地工程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我院编制了“3601011080013号宗地勘察纲要”,根据3601011080013号宗地工程勘探平面布置图,布置了相应的勘察工作量。本次勘察采用了钻探、原位测试(标准贯入、重型动力触探、波速测试)、室内土(岩)样测试分析、工程测量等手段。具体如下:(1)钻探1)勘探点平面布置及深度控制:按照相关规范要求,钻孔平面位置详见附图“钻孔平面位置图”。布孔主要原则:建筑物区域勘探点结合平面位置,按建筑边线进行布孔,布孔间距按小于24米执行,地下室钻孔布置因受场地条件限制,按地下室边线外1-3m进行布置钻孔,钻孔间距均小于25nl本次勘察共布置钻孔77个,其中控制性钻孔30个,一般性钻孔40个;32层建筑物区域一般性钻孔孔深钻入基岩9m10.5m、控制性钻孔孔深钻入基岩12m13.8m,811F建筑物区域一般性钻孔孔深钻入基岩7m-8m控制性钻孔孔深钻入基岩9m-9.8m,纯地下室区域钻孔钻至基岩面。2)钻探工艺:上覆土层采用冲击钻进,开孔口径为130mm黏土层岩芯采取率不小于90%砂土层地下水位以上采取率不小于80%水位以下采取率不小于70%碎石层采取率不小于50%每回次进尺控制在0.5m以内。基岩采用回转钻进,终孔口径为91mm完整岩层采取率不小于80%破碎岩层不小于65%钻探回次进尺控制在2.00m以内。(2)采样原状土样采用薄壁取土器采集,土试样质量等级为I级,土样取出后及时对铁质样盒进行密封,装入防震箱,岩石试样直接在钻探岩芯中均匀采取,采用塑料包装袋和塑料胶带密封包装,并泡在水里,及时送至实验室;水样采用塑料瓶封装,加入大理石粉。在样品的包装、搬运、贮存、防护和交付等环节避免人为扰动因素,确保原状土样质量不发生人为破坏。采用截取钻探岩芯为岩石样,岩、土样采集密封后及时移交实验室。(3)原位测试1)标准贯入试验:结合钻探在粉质黏土、中砂中进行试验。采用导向杆变径自动脱钩式落锤装置进行,落距为76cm,锤重63.5kg;试验前保持孔底干净,预贯入15cm后,开始记录每贯入10cm的锤击数,每次累计贯入30cm本次勘察在上部土层和砂层共进行了34次标贯试验。2)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结合钻探在砾砂层及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层中进行试验。采用导向杆变径自动脱钩式落锤装置进行,落距为76cmi锤重63.5kg;采用间断式连续贯入。本次勘察在砾砂层及强风化岩层共进行了6.3米动探试验,每次贯入10cm3)波速测试测试采用单孔法进行剪切波波速测试,地面双向击板激振,距钻孔孔位1.5m左右处设置一模拟激发SH波(横波水平分量)震源板。在板两端进行激发,产生剪切波和压缩波,被安置在井中三分量探头接收。本次勘察在场地内选择zk10、zk16、zk23、zk60及zk69共5个钻孔进行测试,测试深度分别为29.20m、29.50m、29.60m、29.00m及27.00m。(4)工程测量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及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要求,我公司测量人员采用GPSa器现场测放并采取点位地面高程;平面位置允许偏差25cmi高程允许偏差5cm放样控制点为业主提供的位于场地内北侧道路上的两个已知点,钻孔坐标为北京54坐标系统,孔口高程为黄海高程。详见下表3控制点坐标表1控制点XYHA152310.17241666.203A252306.49941765.48020.00(5)室内实验1)粉质黏土:包括含水率、湿密度、液限、塑限、压缩系数、粘聚力及内摩擦角试验项目,以及由试验项目换算所得的干密度、土粒比重、饱和度、天然孔隙比、液性指数、塑性指数及压缩模量项目2)粗粒土:主要为颗粒分析试验项目;3)岩石:包括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天然单轴抗压强度、烘干单轴抗压强度试验项目,以及由试验项目换算所得的软化系数;4)场地水与土腐蚀性:主要为水质简分析,土的水溶液腐蚀性分析试验项目;5)试验标准执行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等规范要求进行相应试验。1.5.2 完成工作量野外作业于2015年11月06日结束,勘察累计完成实物工作量见表4:重型土腐标准圆锥剪切孔原状土扰动钻孔项目总进尺岩样水样蚀性贯入动力波速数样砂样测量试验试验触探测试试验单位个米组组组组组次米孔孔数量771931.1032574244346.35771.5.3质量评述本次施工的勘察孔,经现场验收,全部满足勘察质量要求,钻探、原位测试、土工试验工作均符合规范规程要求,数据可靠,可作为建筑设计的依据。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 地形、地貌概况勘察场地属于赣江二级阶地,地势较为平坦。场地原为村落,现已拆除。场地已整平,现有地面标高19.2322.27m。该场地上覆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杂填土(QE)及第四系更新统赣抚冲积层(Qal)粉质黏土和砂土层,下伏基岩为早第三纪(E)泥质粉砂岩、泥岩。2.2 地基土(岩)层结构及特征完成工作量一览表中砂、砾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泥质粉砂岩(1)、中 风化泥岩、中风化泥经钻孔揭露,该场地岩土层自上而下分别为:杂填土-1、杂填土-2、粉质黏土、质粉砂岩(2)。第-1层(Q1杂填土-1:灰褐色,松散,稍湿。为原建筑拆迁残留建筑垃圾,大部分含大量混凝土块,直径10-70cm不等。部分区域表层为30cm厚混凝土道路,下部为路基填中粗砂,大部分区域回填时间约十三年左右。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5.200.60m,层顶标高22.2719.23m。第-2层(QJ)杂填土-2:灰黑色,松散,很湿饱和。为原水塘底部淤积粘性土与人工回填砖渣、混凝土块等杂物的混合物,回填杂物含量10%-50%不等,回填时间约十三年左右。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实作用。场地内在20号剖面以东钻孔见有分布,层厚4.800.60m,层顶埋深5.200.60m,层顶标高19.4916.13m。第层(Qa1)粉质黏土:灰黄、褐黄色,可塑硬塑,以硬塑状为主,稍湿。网纹状,干强度中等,中等压缩性,中等韧性,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泽。局部钻孔该层夹薄层黏土,层厚小于0.5m,呈尖灭状,黏土分布无规律。场地内除zk18、zk36未见分布外,其他钻孔均有分布,层厚6.900.70m,层顶埋深6.500.90m,层顶标高19.3614.05m。第层(Qa1)中砂:灰黄色,稍密状,稍湿湿。颗粒矿物成份主要为长石、云母等,分选性一般,级配较差,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含量约70%&右。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5.600.80m,层顶埋深8.705.70m,层顶标高14.9411.30m。第层(Qa1)砾砂:灰黄色,中密为主,局部稍密,很湿饱和。大于2mm的颗粒含量约40%左右,亚圆形,矿物成份主要为长石、云母等,级配一般,分选性一般,局部夹圆砾薄层。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12.307.30m,层顶埋深12.506.90m,层顶标高12.997.79m。第层(E)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棕红色,强风化,泥质胶结,粉砂质结构,裂隙极发育,表面风化呈土状和碎块状。岩石坚硬程度属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基本质量等级V级。场地内钻孔均有分布,纯地下室区域钻孔未揭穿,揭露厚度1.400.30m,层顶埋深20.8018.80m,层顶标高1.74-0.36m。第-1层(E)中风化泥质粉砂岩(1):紫红色,中风化。岩芯呈短柱状柱状(长度10-60cm),粉砂质结构,泥质胶结,节理裂隙较发育。部分岩芯见溶蚀小孔洞(孔径约0.51.0cm),为硫酸钙分解形成。属软化岩石,岩石坚硬程度属极软岩,岩石质量指标较差(RQA65-75),岩体破碎,基本质量等级V级。场地内除纯地下室未揭露外,其他钻孔均见分布,层厚3.401.80m,层顶埋深22.1019.80m,层顶标高0.47-1.26m。第-2层(E)中风化泥质粉砂岩(2):紫红色,中风化。岩芯呈短柱状柱状(长度15-70cm),粉砂质结构,泥质胶结,节理裂隙较发育,岩石坚硬程度属软岩,岩石质量指标较好(RQ575-90),岩体较完整,基本质量等级IV级。软化系数为0.340.39,属软化岩石。场地内除纯地下室未揭露外,其他钻孔均揭露,揭露层厚6.700.50m,层顶埋深31.5022.50m,层顶标高-2.53-4.98m第层(E)中风化泥岩:青灰色,中风化。泥钙质胶结,泥质结构,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部分岩芯见溶蚀小孔洞(孔径约0.51.0cm),为硫酸钙分解形成。属极软岩,岩石质量指标较差(RQD=4570),岩体质量等级为V级。场地内部分钻孔揭露,揭露层厚2.300.50m,层顶埋深29.5022.00m,层顶标高-2.03-9.61m。综合分析:钻孔深度揭露的场地地层范围内,-1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泥岩,为相对软弱岩体,除在-1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泥岩层见直径0.51.0cm溶蚀孔洞外,整体岩层未见其他洞穴、临空面、破碎岩体。-2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岩体较完整性质较好且稳定。2.3 地下水、场地土的评价2.3.1 地下水埋藏条件勘察期间钻孔地表下1.02.2米间见第一层地下水,初见水位标高约为18.3米,为上层滞水,水量较小,赋存于填土层之中,主要接受降雨入渗补给及生活废水的渗漏补给,向低洼处、水塘中排泄。由于土的孔隙差异,未见统一稳定水位,且水量大小随季节变化。地表下9.0011.00米可见第二层地下水为地下孔隙潜水,初见水位标高约为10.20米,赋存于中砂层及以下砾砂层;初见时水量较小,随钻孔深度增加,水量逐渐增大。主要由赣江侧向补给,水位随季节变化而涨落。在勘察期间其稳定水位埋深9.0011.0米,标高约为9.90米左右,无承压性。孔隙潜水年变化幅度约1.502.00m。本次勘探深度范围内基岩裂隙水贫乏。2.3.2 水腐蚀性评价上层滞水:该场地所取地下水按环境类型划分为R类,按地层渗透水层划分该地下水属强透水层中的地下水,根据两组水样(zk46、zk26)水质分析试验数据(见下表5)表明: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上层滞水水质腐蚀性评价表表5孔号深度PH值侵蚀性COHCOCl-SO2-总矿化度NH+*a2+Mg按环型对混凝土结构按地层渗透性对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m-mg/Lmmol/Lmg/Lmg/Lmg/Lmg/Lmg/LZK462.57.3210.868.1720.03170.36984.231.9839.39微腐蚀性微腐蚀性微腐蚀性ZK263.17.8213.288.2322.79188.12931.361.8029.88微腐蚀性微腐蚀性微腐蚀性综合评价微腐蚀性微腐蚀性微腐蚀性地下潜水:该场地所取地下水按环境类型划分为R类,按地层渗透水层划分该地下水属强透水层中的地下水,根据两组水样(zk73、zk17)水质分析试验数据(见下表6)表明: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地下潜水水质腐蚀性评价表表6孔号深度PH值侵蚀性CO_-HCO-Clso2-总矿化度+NH2+Mg按环型对混凝土结构按地层渗透性对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m-mg/Lmmol/Lmg/Lmg/Lmg/Lmg/Lmg/LZK7312.57.322.413.8435.2247.81397.312.1617.55微腐蚀性微腐蚀性微腐蚀性ZK1717.56.997.241.7626.2470.02251.241.908.46微腐蚀性微腐蚀性微腐蚀性综合评价微腐蚀性微腐蚀性微腐蚀性2.3.3土腐蚀性评价结构土结构钢筋ZK135.2-5.45.79463.2366.89168.8919.69微腐蚀性微腐蚀性微腐蚀性微腐蚀性ZK24.6-4.85.87416.0519.070.000.00微腐蚀性微腐蚀性微腐蚀性微腐蚀性ZK163.7-4.07.06765.9959.26104.6352.93微腐蚀性微腐蚀性微腐蚀性微腐蚀性ZK555.7-5.96.24461.9135.7372.1113.68微腐蚀性微腐蚀性微腐蚀性微腐蚀性综合评价微腐蚀性微腐蚀性微腐蚀性微腐蚀性该场地环境类型按R类考虑,所取土样属弱透水土层,根据表7中土质腐蚀性试验数据评价表综合分析: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四组土样(ZK13、ZK2)土质腐蚀性试验数据如下表7):土质腐蚀性评价表7孔号深度PH值-HCO一Clso2-2+Mg按环境类型对按地层渗透性对钢结构对钢筋混凝土m-mg/kgmg/kgmg/kgmg/kg混凝土对混凝结构中综上所述:土和水的微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中钢筋分解性侵蚀,应参照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考虑防腐措施。2.4 气象及水文条件2.4.1 气象条件南昌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7.8C,最低气温-9.9C,最高气温43.2C。年降雨量具有分配不均的特征,每年5月8月份降雨量较集中,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51%,为丰水期;10月翌年2月为少雨季节,为枯水期,降水量占总量的12.8%。根据南昌市气象台资料,多年年平均降雨量1610.08mm(19712004年),最大年降雨量2356.6mm(1998年),最小年降雨量1046.2mm(1963年),最大日暴雨量208.9mm,最大时降雨量58.7mm,年平均降雨天数142天。全年无霜期259280天;年平均雷暴日为58.6天,属多雷区。南昌处在季风区内,季风气候显着。冬季多为偏北风,夏季东南-西南风。全年主导风向为偏北风,平均风速2.1m/s2.4.2 水文条件南昌市地处鄱阳湖滨湖前后缘地带,地表水系发育,属鄱阳湖水系,素有江南水乡之美誉。省内五大水系中最大的河流为赣江(赣江横穿南昌市区)。赣江:流经南昌市区注入鄱阳湖,全长827km,总流域面积8.3万km2,在八一桥下游分为北支、中支、南支三支。据八一桥水文站观测资料,一股水位标高14.517.5m,有记录的最高水位黄海高程22.52m12.77m24.21m,五十年一遇洪水位为23.76m,二十年一遇洪水位为23.25m。最大洪峰流量21200m3/s(1982年6月20日),最枯流量172m3/s,最大流速2.53m/s。本场地距赣江约5.6公里,地下潜水与赣江存在一定的水力联系。1.1.2 5场地历史地震及地震效应2.5.1 历史地震据2002年江西省地震志,震中在南昌及附近地震4次,见表8。南昌市及附近区域历史地震及地震效应时间(年.月.日)震中位置震级南昌西北(北纬29,东径115)3.5级南昌未考1918.1.8南昌3.5级南昌未考2004.1.7南昌县南新夕南新村3.2级九江瑞昌5.4级,南昌震感明显2.5.2 .场地地震效应分析及场地类别判定我院于2015年09月21日及2015年09月24日对场地钻孔进行了地震剪切波测试:测试后的等效剪切波速为us=203.5m/s,(详见剪切波速测试报告)。根据现场单孔剪切波速试验结果,各测试孔岩土层等效剪切波速见表9(详见剪切波速测试报告):孔号覆盖层厚度(m)计算深度(m)等效剪切波速Vse ( m/s )场地土类型场地类别岩土层剪切波速试验表ZK1019.019.0221.5中软土RZK1619.319.3196.6中软土RZK2319.619.6220.3中软土RZK6019.319.3184.9中软土RZK6920.720194.5中软土R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划分,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o场地内杂填土属软弱土,粉质黏土、中砂属中软土,砾砂层属中硬土,强风化岩层及以下岩石属软质岩石,综合评定为中软土,场地类别属R类,场地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2.5.3 场地液化判别场地按6度设防,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4.3.1条,可不考虑液化影响。2.5.4 拟建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类别分类标准(GB50223-2008)条,拟建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不低于标准设防类。2.5.5 6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本次勘察场地位于扬子准地台,江南台隆构造单元的萍乡一乐平台陷之北侧,构造上主要受赣江断裂带影响,第四系以来,新构造活动微弱,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拟建场地无深大断裂带通过;在钻探深度范围内未见断裂构造,场地稳定性较好,土层分布较均匀,适宜该项目建设。2.7场地不良地质作用评价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除场地东侧部分钻孔原水塘处分布较厚软弱杂填土外,未发现埋藏的古河道、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不存在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原水塘软弱杂填土,基坑大开挖后绝大部分将被挖除,局部区域杂填土底层标高低于开挖深度时,应考虑其对本工程的不利影响,应进行换填等方法处理。3岩土工程分析评价3.1 岩土层参数统计及强度确定3.1.1 根据土工试验结果,粉质黏土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结果见表10:3.1.2 根据原位测试试验结果,各土层原位测试统计结果见表11:粉质黏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表10项目名称含水率W重度Y孔隙比e液性指数Il压缩系数av1-2压缩模量黏聚力c内摩擦角。%kN/m3Mpa-1MPakPa度统计2424242424242424频数n最大值31.6019.900.9490.590.4510.4052.9019.00最小值20.4018.300.6790.150.174.3013.3010.70算术平均值h25.8519.390.7680.320.286.8336.6015.86标准差(T2.7410.4630.0600.1390.0751.5969.5902.678变异系数60.1060.0240.0780.4280.2710.2340.2620.169统计修正系数丫s1.040.991.031.151.100.920.910.94标准值26.8319.220.7890.370.306.2633.1814.91注:土样ZK24ZK15、ZK66ZK1又ZK14ZK12ZK38ZK43为黏土,与统计。原位测试试验成果统计表表11地层编岩土层名称锤击数号测试杆长校止前区间值(击)杆长校止前平均值(击)杆长校正后平均值(击)标准差(0-)变异系数(6)修正系数修正击数(击)统计频数粉质黏土标准贯入8-129.38.651.1610.1340.947820中砂标准贯入10-1411.6101.2640.1260.939914砾砂重型触探9-1914.812.311.2340.1300.9631036强风化泥质粉砂岩重型触探18-2420.2911.690.5180.0480.9841127注:地层的标准贯入、重型触探修正击数采取的是杆长校正后经修正的击数;地层编号岩层名称最小值最大 值平均 值标准差变异系数修正系数标准值统计频数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统计一览表表123.1.3 根据室内饱和抗压试验,岩层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数据统计结果见表12:MPaMPaMPa一一一MPa组-1中风化泥质粉砂岩(1)3.024.793.780.500.1330.923.469-2中风化泥质粉砂岩(2)5.6912.338.031.850.2310.897.1715中风化泥岩3.166.844.941.220.2460.874.31123.1.4经岩土参数统计后,综合土工试验,原位测试结果及经验类比法,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的要求,综合分析后,确定各岩土层承载力特征值fak及其它物理力学参数的建议值见表13:各岩土层承载力特征值fak及物理力学指标值表13地层编号土层名称承载力特征值(KPa)压缩/变形模旦里(Mpa)预制管桩钻孔灌注桩、旋挖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MPa)抗拔系数入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KPa)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KPa)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KPa)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KPa)-1杂填土-170/22/20/-2杂填土-280/25/22/0.5粉质黏土1706.83/70/60/0.7中砂170/1850/50/0.55砾砂230/25110600090/0.6强风化泥350/1707000150/-1中风化泥500/30030003.46/-2中卤:化泥1800/40055007.17/W1600/32030004.31/注:1、表中中风化泥质粉砂岩极限侧阻力、极限端阻力标准值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表查得。2、本表所提供各土层承载力特征值fak是在基础宽度Bl3.0m、基础埋深DK0.5m条件下提供的,若基础宽度、埋深大于此范围,请按建筑地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2.4条进行修正。3.2 地基基础方案分析3.2.1 岩土层分析评价1)-1杂填土-1、-2杂填土-2,结构松散,强度较低,不宜作为拟建建筑基础持力层。基坑开挖后,该两层将绝大部分被挖除,局部区域杂填土底层标高低于开挖深度时,应考虑其对本工程的不利影响,建议采用换填等方法进行处理。2)粉质黏土:工程性质较好、强度尚可,土层较稳定,但埋置深度较浅,不宜作为拟建高层建筑桩基础持力层,若作为拟建纯地下室、8-11层建筑筏板、箱型等基础持力层,由于主楼与地下室的沉降差异较大,若处理不当,易造成地下室底板开裂,故亦不宜作为拟建纯地下室、8-11层建筑基础持力层。3)中砂:工程性质较好、强度尚可,土层较稳定,但埋置深度较深,不宜作为拟建纯地下室、8-11层建筑筏板、箱型等基础持力层,若作为拟建高层建筑桩基础持力层,其强度不够,故亦不宜作为拟建高层建筑桩基础持力层。4)砾砂:工程性质较好、强度较高,土层较稳定,一般不宜作拟建32层建筑桩基础持力层,可作为拟建纯地下室、8-11层建筑预制管桩基础持力层。5)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岩体较破碎,工程性质、强度低,不可作为32层建筑的桩端持力层,可作为拟建纯地下室、8-11层建筑预制管桩基础持力层。6)-1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1):裂隙较发育,工程性质、强度一般,层厚相对较薄,不适作为32层建筑的理想桩端持力层,可作拟建纯地下室、8-11层建筑灌注桩基础持力层。7)-2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2):工程性质好,强度高,岩体相对较完整,单轴抗压强度较高,可作为32层建筑嵌岩灌注桩基础持力层。8)层中风化泥岩:裂隙发育,横向为主,块状短柱状为主,强度较-2差,不能作拟建32层建筑嵌岩灌注桩基础持力层。3.2.2 场地地基均匀性评价根据拟建建筑物0.00标高及场地各土层工程地质条件:拟建纯地下室、8-11层小高层建筑当采用预制管桩,其基础持力层为砾砂或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基础持力层属于同一地貌单元,同一工程地质单元,层面坡度不大于10%,因此评价为均匀地基。筑物的地基为均匀地基。3.2.3 基础类型及持力层选择1 .天然基础方案(1)拟建纯地下室单柱荷载较小,地下室底板位于粉质黏土层中。若采用天然基础,由于主楼与地下室的沉降差异较大,若处理不当,易造成地下室底板开裂,因此不建议采用天然基础。(2)拟建8-11层建筑物,单柱荷载相对较大,不适宜采用天然基础。(3)拟建32层建筑物,单柱荷载较大,不适宜采用天然基础。2 .预应力管桩基础方案(1)拟建纯地下室、8-11层建筑物,单柱荷载相对较大,可作为桩基持力层的砾砂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层位较稳定,能够满足拟建建筑荷载要求,但该项目位于闹市区,距离民房距离又较近,当采用锤击方式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可采用静压方式施工。(2)拟建32层建筑物,单柱荷载较大,基础埋深较深,不宜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形式。3 .钻(冲)孔灌注桩基础方案拟建32层住宅,单柱荷载较大,且地下水位较高,不适宜采用预制桩,建议采当拟建32F超高层建筑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形式,主要持力层为-2中风化泥质粉砂岩(2),基础持力层属于同一工程地质单元,层面坡度不大于10%,拟建建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形式,以-2中风化泥质粉砂岩(2)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入持力层须满足设计要求,桩端进入持力层厚度宜大于1d(桩端深度约为24m,黄海高程约为-4.0m),若桩基施工过程中遇到中风化泥岩,则应穿透该层,如有必要建议加强施工勘察。拟建纯地下室、8-11F建筑物亦可选用钻孔灌注桩,以-1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1)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须满足设计要求,建议不小于1.5d(桩端深度约为22.5m,黄海高程约为-2.5m)。综上所述,纯地下室、8-11层建筑物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形式,以砾砂层或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层作为桩端持力层;32层住宅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形式,以-2中风化泥质粉砂岩(2)作为桩端持力层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3.8条及第5.3.9条计算预制管桩及钻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预估值如下表14。预制管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估算表表14所用钻孔资料桩径d(mm)假定桩顶标图(m)桩端持力层入持力层深度(m)桩长(m)总侧阻力标准值(kN)总端阻力标准值(kN)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kN)ZK6940018.0砾砂8.015.517087532461ZK6940018.0强风化泥质粉砂岩0.518.020778792956灌注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估算表表14所用钻孔资料桩径d(mm)假定桩顶标图(m)桩端持力层嵌岩深度(m)桩长(m)总侧阻力标准值(kN)总端阻力标准值(kN)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k(kN)-2中风ZK2480014.5化泥质粉1.619.77101355710658砂岩(2)-2中风ZK24100014.5化泥质粉2.020.19379555714936砂岩(2)设计时可先用上述表中数据对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进行估算。最终设计值应根据静载荷试验成果确定。3.2.4 预测变形特征当拟建纯地下室、8-11层建筑物若采用预制管桩基础形式,主要是对沉降量及沉降差等方面控制,柱间沉降差或倾斜度均应满足相关规范,必要时尚应控制平均沉降量。当拟建所有建筑采用机械钻孔灌注桩基础形式,主要是倾斜值、沉降量控制,必要时尚应控制平均沉降量。以-2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作为桩端持力层,根据地区实测经验,地基沉降量较小,柱间沉降差或倾斜度均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3.2.5 地下水对桩基设计和施工的影响当采用预制管桩桩基础形式时,主要考虑桩基施工过程由于挤密作用使得砾砂在侧向压力作用下,密实度逐渐增加,造成管桩的施工困难。当采用机械钻孔灌注桩基础形式时,由于砂土层中地下水潜水丰富易造成塌孔,施工过程中应合理控制泥浆比,确保清孔质量,保证施工过程中不软孔壁及持力层。场地内设计有1F地下室,地下室底板位于潜水稳定水位以上,故地下潜水对基坑影响较小,上层滞水对基坑开挖有一定的影响,基坑开挖过程中,上层滞水处理不当,容易影响基坑稳定性,造成管基坑垮塌等现象,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止水和降排水等防治措施,并注意降排水对场地周边的道路、市政管线及建筑的不利影响,建议同步监测。3.2.6 成桩的可行性评价及对周边环境影响拟建场地为空地,平整开阔,交通便捷。场地地表杂填土层较厚,具下为粉质黏土、砂层,下伏泥质粉砂岩属软岩,基岩面埋深大。根据场地的地层结构、各土层的工程特性和周边环境分析,拟建场地具有较好的成桩条件,适宜于钻孔(旋挖)灌注桩施工。该项目位于闹市区,距离民房距离又较近,采用锤击沉桩工艺预制管桩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且场地中杂填土(1)部分区域夹杂有较大的混凝土块,对沉桩影响也较大。管桩施工时应注意挤土效应及群桩效应对成桩质量的影响,采取合理的施工顺序。当采用钻孔(旋挖)灌注桩施工时应做好泥浆坑处理工作,以保证周边环境整洁。孔底沉渣应满足规范要求。钻(冲)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时,施工周期较预应力管桩长,产生泥浆易污染环境,应做好排浆工作。3.3基坑工程分析3.3.1 基坑工程周边环境条件本工程拟建1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约5.5m。场地北靠玉带河,距地下室边界约为25.0m;东临东华宛小区,距地下室边界约为9.0m;南为二六0厂宿舍楼,距地下室边界较远;西面临小区道路,距地下室边界约为10.0m。经调查,场地内沿混凝土道路有周边小区污水排水管道,东西、南北走向各一条。综合考虑基坑周边环境和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基坑深度等因素,该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东面及南面靠近房子段为一级,西面及北面段为三级。3.3.2 地下水对基坑工程周边环境条件的影响场地内设计有1F地下室,地下室底板位于潜水稳定水位以上,上层滞水对基坑开挖有一定的影响,基坑开挖过程中,上层滞水处理不当,容易影响基坑稳定性,造成基坑垮塌等现象,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止水和降排水等防治措施,并注意降排水对场地周边的道路、市政管线及建筑的不利影响,建议同步监测。3.3.3 基坑工程支护方案建议(1)基坑支护方案建议根据基坑规模及地质条件,结合地区相关经验,本工程基坑可分段选用不同的支护方式进行支护。东侧及南侧靠近房子处建议采用悬臂桩,其余侧侧建议采用放坡、土钉墙等支护方式。结合场地情况及地区施工经验,对本场地地下室基坑支护方案建议如下:(2)地下水的控制及抗浮水位拟建1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约5.5m。据场地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基坑开挖深度内将涉及到杂填土中的上层滞水。上层滞水水量较小,一般可采用集水明排措施处理即可。地下潜水埋深较深对基坑开挖基本无影响。考虑到场地环境及暴雨季节的降水影响,地下室抗浮水位标高在确保排水系统通畅条件下可按周边道路标高下1.50m(黄海高程18.5m)考虑。地下室应考虑地下水浮力作用对其产生浮托影响,工程设计应进行抗浮计算,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抗浮措施,可采取抗浮锚杆或抗拔桩等方式,抗拔系数建议按表12采用。3.3.4 基坑工程设计参数据钻探资料知开挖深度范围内土层主要为素填土、粉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细砂、中砂。基坑开挖边坡稳定及支护计算参数(见下表15)。基坑工程支护设年数一览表表15地层编号岩土名称重度直接快剪渗透系数边坡坡率允许值锚杆的极限黏结强度标准值黏聚力内摩擦角YCk。kKN/mkPa度cm/s(kPa)-1杂填土-116.05.08.0一一一-12.0X101:2.025-2杂填土-216.56.010.03.0X10-51:1.530粉质黏土19.233.114.91.97X10-61:1.0651 .以上坡率为边坡周边无超堆荷载条件下确定。2 .各项建议参数根据本次勘察各类测试结果并结合地区经验及相关规范选取。备注3.表中砂土渗透系数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查得。4 .所提参数系锚杆的极限黏结强度标准值参照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表4.7.4中的相关经验值。为保证基坑边坡安全,基坑施工中,基坑周边应严禁超堆荷载,坡顶及坡面避免漏水、渗水至基坑内。基坑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基坑暴露时间,及时浇筑垫层,基坑周边做好排水措施。当以上参数满足不了设计要求时,应在施工前做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抽水试验)。3.3.5基坑工程安全监测措施1)、监测目的:指导基坑支护及开挖施工,同时起到预警预报的作用,以保证基坑支护及开挖施工顺利进行、保障基坑周边内外环境的安全运行。2)、监测项目:基坑坡顶土体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深层水平位移;周边20m范围内建筑物、道路位移;地下水位立柱竖向位移;支撑内力;锚杆内力;周边管线变形。3)、基坑变形监测需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单位编制监测方案,落实岗位责任制,定好专人、定期进行监测,沉降和位移观测应在基坑开挖前建好监测点,并进行首次原始数据的观测。监测周期为从边坡支护施工开始,至地下室侧壁回填。4场地结论及建议4.1 结论4.1.1 本资料所提供各土层承载力特征值fak是在基础宽度B3.0m、基础埋深D0.5m4.1.2 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该场地土质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4.1.3 本次勘察范围内除场地东侧部分钻孔原水塘处分布较厚软弱杂填土外,未发现对工程不利的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埋藏物,也未发现影响场地稳定性的断裂构造等不良地质现象,钻探深度内基岩中,除在-1中风化泥质粉砂岩(1)、中风化泥岩层见直径0.51.0cm溶蚀孔洞外,未见其他洞穴、临空面。场地稳定性较好。由于岩土层分布较均匀、稳定,适宜作拟建物建设。4.1.4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划分,场地抗震设防烈度按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o抗震设防类别为不低于标准设防类。场地按6度设防,可不考虑液化影响。场地内杂填土属软弱土,粉质黏土、中砂属中软土,砾砂属中硬土,强风化岩层及以下岩石属软质岩石,综合评定为中软土,场地类别属II类,场地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4.2 建议4.2.1 拟建纯地下室、8-11层建筑建议采用预制管桩基础,以层砾砂作为基础持力层;如采用钻孔灌注桩(或旋挖桩)基础,以-1中风化泥质粉砂岩(1)为桩端持力层,桩端入持力层须满足设计要求,建议不小于1.5d(桩端深度约为22.5m,黄海高程约为-2.5m)。4.2.2 拟建32层建筑建议采用钻孔灌注桩(或旋挖桩)基础,以-2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2)作为桩基础持力层,桩端入持力层须满足设计要求,桩端进入持力层厚度宜大于1d(桩端深度约为24m,黄海高程约为-4.0m),若桩基施工过程中遇到-1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泥岩,则应穿透该层,如有必要建议加强施工勘察。4.2.3 为考虑建筑物的安全与经济,准确地反映地层的实际承载力,进行桩基础施工前应按规范要求应进行试桩,试桩桩长应与工程桩长及埋深一致,以试桩检测结果综合确定单桩承载力。桩基施工完成后,按规范要求应对桩进行检测,以此确定桩身完整性及单桩承载力。4.2.4 地下室基坑开挖建议采用分段选用不同的支护方式进行支护。东侧及南侧靠近房子处建议采用悬臂桩,其余侧侧建议采用放坡、土钉墙等支护方式。采用明沟排水发排降上层滞水,并在坑内布设疏干井。4.2.5 考虑到暴雨季节的降水影响,地下室抗浮水位标高建议按周边道路标高下1.50m(黄海高程18.5m)考虑。4.2.6 桩基施工、基坑开挖时,应尽量避开雨水季节,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我院会同有关部门共商解决,并及时验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