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专题08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 课后巩固测试 (学生版)(必修1)各版本通用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58547885 上传时间:2022-02-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专题08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 课后巩固测试 (学生版)(必修1)各版本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地理:专题08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 课后巩固测试 (学生版)(必修1)各版本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地理:专题08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 课后巩固测试 (学生版)(必修1)各版本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选择题。读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回答13题。1.图示资料,表示北京气候的是 ()A.和B.和 C.和 D.和 2.分析图示资料可知 ()A.两地近50年来气温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B.两地年平均气温与年降水量均呈负相关C.我国越向西北内陆降水的变率越小 D.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3.图示资料显示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国北方地区的情况。气温和降水的这种变化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 B.植被的覆盖率提高C.作物的生长期缩短 D.气温的年较差减小4.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的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全球各地的气温持续上升 B.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普遍增多C.全球各地的河湖水位上升 D.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减少研究表明,近30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厘米,但沿海各省、市、自治区海平面的上升幅度并不相同,其影响因素是全球气候变暖。据此回答5-6题。5.下图对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的分析,主要应用了()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技术 D实地勘测技术6全球气候变暖使淡水资源越来越少,在野外淡水更为紧缺,下列获取纯净饮用水的方法和应用的地理原理连线正确的是()A水汽蒸发 B水汽凝结C生物循环 D地质循环下图为某假想陆地的一部分,读图回答7-9题。7.甲地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8.下列地区,河流有冰期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9.F为一小岛,1月份小岛西侧 ()A.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大 B.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大C.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小 D.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小图甲和图乙表示某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变化,读图回答10-11题。10.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热带湿润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11.图甲所示季节里()A.黄河下游地区正在收摘棉花 B.非洲热带草原的野生动物向南迁徙C.美国东南部多飓风活动 D.三江平原正在播种小麦下图为某地全年逐日逐时平均气温(30年平均)的等值线图。这种气候图与其他气候图相比,更能反映与农林生产相关的气温分布实况。读图回答12-13题。12.从图中可知该地()A.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2时左右 B.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C.8月份月均温最高 D.2月份月均温最低13.该地最可能属于()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仙女木”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植物,因此用来命名出现在北欧的寒冷事件,“新仙女木”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气候变暖进入温暖的全新世界。图1是“地球50万年前至今的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图”,图2是“地球2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完成14-15题。图1 图214.图2中表示“新仙女木”事件的是 ( )A. B. C. D.1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一致 B.近7000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C.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始终保持上升 D.50万年前至今气候呈冷暖交替变化下图为“某地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据此回答16-17题。16影响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太阳辐射,大气环流C大气环流,下垫面 D洋流,地形17N地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18下图所示为某地12个月的气候资料,图中各点代表各月的气温及降水量,关于该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盛行西南风B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适宜发展橡胶种植业二、综合题19.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材料1: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际,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选择地球”环保公益活动,呼吁人们选择“低碳生活”而我国首次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未来百年我国将继续变暖。为此,我国计划到本世纪中叶争取实现碳排放量的零增长乃至负增长。材料2:我国北方15个省(市、区)2005年1月气温距平及采暖耗能变化图。(1)从图中看,北方大部分省区1月平均气温(偏高或偏低);其中1月平均气温偏高明显且采暖耗能减少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2)近年来,我国北方许多城市逐步把由单位和住户的分散取暖改为市政集中统一供暖,主要目的是 。(3)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20.如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上图所示是北半球的 (季节)。(2)据图分析,气候类型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气候类型的成因是。(3)气候类型所示地区植被类型是_,由气候变化所产生的自然带变化反映了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说明_因素对该差异的影响明显。(4)图中所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_;气候类型所示地区主要的水果有_ (至少写两个)。(5)除了亚洲东部外,其他地区有没有气候分布?为什么?【*能力提高*】某地理学习小组为了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与成因,做了各种模拟演示。读某理想区域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在模拟演示中,若黄赤交角为0,甲地气候类型将不存在,那么甲地实际所在的半球及其气候类型分别是()A.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2.研究表明,甲乙两地虽然位于同一纬度,但气候特征差异很大,造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洋流性质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图1是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差(甲地各月气温减去乙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差(甲地各月降水减去乙地各月降水)示意图,图2是四种不同气候类型的各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3-4题。3.图2中、能正确表示甲、乙两地气候类型的是()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甲、乙4.影响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中,相似的是()A.大气环流 B.纬度 C.下垫面状况 D.沿岸洋流读“气候要素材料图”(如图1和图2所示),回答56题。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B乙图与图2反映的气候类型相同C丙图气候类型在非洲和南美洲均无分布D丁图气候类型只分布在亚洲和北美洲6图2气候条件下的典型水果有()A苹果、梨 B猕猴桃、柠檬 C葡萄、柑橘 D哈密瓜、荔枝下图为日本1月气温、降水分布图,读图回答7-9题。7图例的数值关系是()A B C D不能确定8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属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年降水量太平洋沿岸多于日本海沿岸A B C D9影响甲海域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A太阳辐射、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洋流 C海陆位置、洋流 D太阳辐射、洋流10.下图为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地中海地区冬雨较高的原因。(2)从气候角度,分析地中海沿岸发展水果业的有利条件。(3)描述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并说明其原因。11.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全球气候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国近30年气温变化图。材料二 中国近50年增温速率图。(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近30年来,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温度地带? (3)全球气候的这种变化趋势会造成什么后果?(4)全球气温升高与CO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有直接关系。试分析大气中CO2浓度升高的原因。(5)有哪些措施可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12.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材料一“可怕的全球变暖”材料二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闭幕。在本次气候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进一步阐明了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则、立场,并宣布中国进一步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节能减排等的措施。(1)根据材料一,分析全球变暖将给大洋洲带来的严重后果及其形成原因。(2)全球气候变暖给全球带来巨大影响。下列事象不会受其影响的是_。A海陆间水循环 B阿拉伯半岛的气候类型C台湾海峡的宽度 D珠峰的海拔高度(3)气候、石油、粮食成为近年来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填写出下列框图中甲、乙方框所代表的内容。甲_;乙_。(4)近年来,我国政府号召“节能减排”,请简要分析“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拓展冲刺*】1.一年中,气温在5以上植物可保持生长的天数之和称为生长期。关于全球植物生长期空间分布的一般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海拔越高生长期越长 B. 经度越大生长期越长C. 纬度越低生长期越长 D. 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生长期变短气象专家称2010年是“极端天气年”,极端现象持续到新年度,澳洲出现百年一见的大水、巴西泥石流造成670多人丧生、斯里兰卡有36万人因洪水无家可归,中国、日本、韩国都出现数十年来最低温。专家称,极端天气的出现与全球变暖有关。据此完成2-3题。2.下列叙述最不可能的是A.极端天气的出现周期将缩短B.北半球低温主要受源自北极地区冷空气的影响C.极端天气的影响扩大化D.南半球强降水主要受圣婴现象的影响3.低温对中国农业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影响长江流域油菜的生长 B.影响东北小麦的播种C.青藏高原的牦牛因无法抵御低温而死亡 D.影响湖南省甘蔗的种植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坎昆召开。在未来国际气候制度构建方面,提出设立每年进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公投,倡议设立国际气候法庭,监督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执行情况。读图回答4-5题:4.坎昆是墨西哥东南海面的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岛,全年平均气温为27.5度,7月至10月间雨季来临时,这里几乎天天阵雨不断,而当雨过天晴时,常会出现彩虹。结合图示判断,坎昆在图中的位置和气候类型是 ( )A、H热带雨林气候 B、G地中海气候 C、A热带沙漠气候 D、C 热带草原气候5.2011年1月,我国淮河以南大部地区迎来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气温再度走低。与此同时,华北、黄淮等地干旱仍将持续。专家称由大气环流导致气候异常,说法合理的是( )A.西北强冷空气到达南方遭遇暖湿气流带来降水。B.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利于暖湿气流北上。C.北方地区没有暖气团,不能形成锋面。D.南方地区形成了江淮准静止锋造成阴雨连绵。下图为四个气象观测站所记录的气象资料,图中的符号代表各站每月的气温和降水量。读图回答6-8题。6.图中四个观测站年降水量最小的 ()A.甲 B.乙 C.丙 D.丁7.乙观测站的气候类型可能为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8.丁观测站所在地山上有终年积雪,雪线高度可能为 ()A.1 500米 B.2 000米 C.3 200米 D.4 500米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1:世界两区域图。材料:甲国某一物流公司已获乙国政府授权,取得了乙国130万公顷可耕地的使用权,租期为99年。据悉,甲国公司将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并将粮食运回国。(1)据图分析,一月甲国所在半岛北部m山地和南部n地的温差为多少度。(2)分析甲半岛与乙岛共同的地形特征。(3)与七月份相比,一月份m、n两地的温差较大,请分析两地一月份温差较大的原因。(4)分析甲国在乙国租地发展农业的主要原因。10.图a为世界某区域7月份等压线(单位:hPa)图,图b为该区域西岸部分地区7月份的等温线(单位:)图,图c分别为A、B、C三地区的气候要素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a中甲地区气压可能是 百帕,并在丁点画出此时的风向。(2分)(2)图a中丙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1分)(3)描述图示大陆西部地区的地形特征,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4)说明图b中24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3分)(5)根据图c归纳图b所示区域降水的季节分配规律。并分析A、B两地年降水量差异较大的原因。(3分)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大会和第6次京都议定书成员国大会将于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坎昆召开。在未来国际气候制度构建方面,提出设立每年进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公投,倡议设立国际气候法庭,监督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执行情况。 材料二:澳大利亚素以天气炎热而著称,人们似乎很少将其与冰山相联系。然而,澳大利亚南极局的科学家于2009年11月突然发现一座长500米、高50米的巨大冰山漂越澳大利亚麦考利岛沿海后,向新西兰沿海逼近。科学家们认为,此次发现的罕见现象应该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有力证据。(1)简述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及危害。(2)南极大陆的气候特征是什么?并简述其原因。(3)若图中虚线为冰川漂移路线,说明其变化方向怎样?主要是受什么影响造成的。12(2012盐城调研)下图是两大洲气候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其成因分别是_;_。(2)图中、两地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同,但气候不同,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3)、两地同属热带雨林气候,但面积大小不同。试从大气环流、地形两方面作简要解释。13.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球在距今约22亿年到1万年间的漫长地质年代里经历了三次大冰期。距今6亿年到3亿年间为震旦纪冰期;距今二、三百万年到一百万年间为第四纪冰期。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大冰期时气温比平均值下降47,海面降低,陆地大面积被冰雪覆盖。间冰期时气候转暖,高纬度大陆冰川面积缩小,中纬度山岳冰川大规模后退,雪线上升。全球自然带向两极方向推移,海面上升。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引起地质时期气温反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2)简述大冰期和间冰期期间,地球上的物种数量各有什么变化及变化的原因。(3)在距今1万年到19世纪末的历史时期,我国经历了四次寒冷期和四次温暖期。请回答:我国历史时期气候寒暖变化依据的获得途径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