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760085 上传时间:2022-02-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3.4.5.6.7.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填空题微生物的命名采用双名法,即由一个种名和一个属名构成,排列上 名在前,名在后。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的区别在于 能进行有丝分裂而 进行无丝分裂。病毒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培养特征称为 。废水生物处理工艺中,常利用微生物中的 和类群作为污水生物处理好坏的指示生物。水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 。微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是指 检测空气中的微生物常采用 法。判断题 细菌两次细胞分裂之间的时间称为世代时间。()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都会消耗细胞能量。质粒在构建 “超级降解菌” 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速度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废水生物处理中微生物的适宜温度在 20 摄氏度左右。 产甲烷菌是一种古菌, 也是一种专性厌氧菌。 格兰氏染色法的第一个步骤是利用蕃红染液对细胞进行染色。 细菌表面总是带负电荷。放线菌都是格兰氏阳性菌。芽孢是细菌分类鉴定的依据之一。()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不作为分类鉴定的依据。()真菌可分为酵母菌和霉菌两纲。()常规活性污泥法利用处于对数期的微生物进行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干燥的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所以常被利用来保存物品。()紫外线能杀菌是因为它能破坏细胞中的蛋白质, 使之变性。()噬菌体和细菌是捕食关系。() 厌氧生物处理系统中, 水解细菌和产甲烷细菌之间是原始合作关系。 ( ) 定向培育是利用微生物在人工诱导下会发生诱发突变的特点,筛选出适合特定污水水 质的降解微生物。 ( ) 土壤自净的能力取决于土壤微生物的种类、 数量和活性。 ( )20. 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好氧处理的效果比厌氧处理更彻底。三、多项选择题( ) 1. 属于加热消毒法的有 :A. 间歇式蒸汽法 B. 巴斯德法 C. 煮沸法 D. 高压蒸汽法) 2. 可用于配制培养基的成分有 :A. 无机盐 B. 葡萄糖 C. 硫酸铵 D. 氯化汞 E. 琼脂 ) 3. 影响酶催化活性的因素有 :A. 温度 B. 酶的结构 C. pH D. 渗透压 E. 底物浓度) 4. 能引起“水华“、 “赤潮”的有 :甲藻A. 绿藻 B. 微囊藻 C. 硅藻 D. 裸藻 E.) 5. 常规活性污泥法中利用微生物的那个生长阶段 :A.停滞期B.对数生长期C.静止期D.衰亡期) 6. 自然界中硫的形态有 :A. 2 种 B. 3 种 C. 4 种 D. 5 种) 7. 土壤中微生物的水平分布决定于 :A. 温度 B. 水分 C. pH D. 碳源 E. 光照四、名词解释题1.灭菌2.水体自净3.基因重组4.硝化作用5.新陈代谢五、简答题1234微生物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利用微生物可以进行污染物的净化处理? 细胞壁作为细胞的一般结构,具有哪些作用? 简述什么是主动运输和基团转位?二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什么是基因?什么是遗传密码?六、问答题论述在水处理工程领域中菌胶团的含义及其作用。 论述利用微生物脱氮除磷的原理。什么是细菌的生长曲线?有什么特点?在环境工程中有什么应用? 什么是自然界的氮循环?有哪些过程?微生物在其中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什么是土壤自净?简述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含义和步骤。1234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答案(供视听之友 )一、填空题1. 属名 种名2. 真核微生物 原核微生物3. 噬菌斑4. 原生动物 微型后生动物5. 单纯扩散6. 不同的微生物种群在同一环境中,对生存所需要的条件互相竞争,互相受到不利影响。7. 平皿落菌法二、判断题1. V2. X3. V4. X5. X6. V7. X8. V9. X10. V11. X12. X13. X14. V15. X16. X17. V18. X19. V20. V三、多项选择题1 A、 B、 C、D2A、B、E3A、C、E4B、D、E5C6B7D四、名词解释题1. 灭菌通过超高温或其他物理、 化学手段将所有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所有芽孢和孢子 全部杀死。2. 水体自净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在水中被迁移、扩散、稀释、降解、转化直至水体恢 复到被污染以前水平的过程。3. 基因重组一一两个不同性状的个体细胞的DNA融合,是基因重新组合,从而发生遗传变异,产生新品种的过程。4. 硝化作用氨基酸脱下来的氨, 在有氧的条件下, 经过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作用 转化为硝酸的过程。5. 新陈代谢微生物从外界环境中不断摄取营养物质,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 转变成细胞组分,同时产生废物并排泄到体外的过程。五、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微生物具有以下特点:A.个体极小B.分布广,种类繁多C.繁殖快D.易变异2、首先,微生物具有在环境中分布广、数量多的特点,能与进入到环境中的污染物进 行充分接触;其次,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和代谢类型多种多样,能利用多种污染物作 为自己的物质或能量来源,使之转化为对环境无害或性质较为稳定的物质类型,从 而达到净化目的。3、细胞壁作为细胞的一般结构,具有以下功能:A. 维持作用,即维持细胞的固定形状;B. 保护作用,即保护细胞不受外部机械作用或渗透压等不利因素的损坏;C. 屏障作用,即阻挡外来大分子进入细胞;D. 支持作用,即为运动器官鞭毛提供支持位点。4、 主动运输是物质进入细胞的一种方式,即细胞会针对某些特定物质通过消耗能量, 借助载体进行逆浓度的输送。 ,基团转位是一种特殊的主动运输,其基本特征与后 者一样,区别在于被转运的物质一旦进入细胞后,分子结构发生改变,通常是接上 某种基团(通常为磷酸基团) ,使之不能穿过细胞膜重新回到细胞外。5、 基因是一切生物体内储存遗传信息的,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遗传功能单位。 是 DNA 分子上特定的碱基顺序。遗传密码是指存在于细胞体内的,能够控制物种形状稳定 遗传的,承载在 DNA 上的一整套碱基序列。六、问答题1. 答:在水处理工程中,将曝气池内经过长期曝气的污水中产生的具有粘液质或荚膜的、 有稳定性质的、 主要由具降解能力的细菌形成的团块称为菌胶团。 它是活性污泥的结构 和功能中心。菌胶团的作用表现在:A. 有很强的生物吸附能力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B. 菌胶团对有机物的吸附和降解活动的结果为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提供了良 好生存环境;C. 为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提供了附着场所;D. 具有指示作用,用以衡量污水处理效果。2、 答:微生物脱氮常采用 A/0、A/O、AlO、SBR等工艺,均能获得较好效果。微生物去 除水中氮的原理是首先在有氧条件下, 利用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将水中的氨氮转化为 硝酸盐氮,然后在厌氧条件下利用反硝化细菌将硝酸盐氮转化为氮气,氮气脱离水体进 入大气,从而达到彻底从水中去除的目的。某些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能逆浓度梯度主动摄取大量磷酸盐,用以合成自身的核酸、ATP和贮能的多聚磷酸盐异染颗粒,而在无氧条件下又能释放这些颗粒到体外。这 些细菌被称为聚磷菌。微生物去除水中磷的原理是首先让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磷, 然后在有氧条件下过量吸收磷,使水体中的磷最终转移到污泥中排出。3、答:A细菌的生长曲线是将少量细菌接种到一恒定容积的新鲜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定时取样测定,以细菌数量或质量为纵坐标,培养时间为横坐标 作图得到的曲线。B. 根据繁殖速度的不同,可将生长曲线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停滞期、对数期(或指数 期)、稳定期(或静止期) 、衰亡期。 (注:或者按教科书正确回答六个阶段也得分)C. 每个阶段的特点为:停滞期分裂迟缓,代谢旺盛;对数期细菌数以几何倍数增加,代时稳定;稳定期细菌总数保持动态平衡,某些代谢产物得到积累;衰亡期细菌数目出现负增长,某些细胞出现畸形。D. 生长曲线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进行废水生物处理设计时,按照废水的水质状况、出水水质要求以及工艺特点有选择地利用微生物的不同生长阶段,以期达到最佳 处理效果。例如:常规活性污泥法利用微生物的稳定生长期,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利用对数 生长期,延时曝气法利用微生物的衰亡期等等。4、答:氮循环是指自然界中的氮元素以各种物质形态在微生物、动植物的协同作用下 相互转化,构成循环的过程。氮循环包括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固氮作用。A. 氨化作用有机氮化物在生物作用下脱下氨基的过程。包括蛋白质的分解、氨基酸的转化等等,这些过程均可以由微生物来完成。B. 硝化作用氨在有氧的条件下,经过亚硝酸细菌和硝化细菌的作用经亚硝酸转 化为硝酸的过程。主要由少数亚硝酸菌和硝化菌完成。C反硝化作用-硝酸盐还原成氨或氮气的过程。大多数微生物能将硝酸盐通过还原,酶转化为自身营养物质;少数反硝化细菌能将硝酸盐还原成氮气。D.固氮作用-分子氮在固氮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氨,进而被合成为有机氮化物 的过程。5、答:土壤自净是指土壤对施入其中的一定负荷的有机污染物具有吸附和降解能力,借助物理、化学、生物作用消减污染物的影响,使土壤恢复到污染前水平的能力。土壤生物修复是指利用土壤中天然的微生物资源或人为投加有降解能力的菌株,甚至构建有特异性降解能力的基因工程菌投加到土壤中,将滞留的污染物快速降解转化, 恢复土质的人工技术。土壤修复技术的步骤:首先调查污染地的本底资料,包括土壤理化性质、土著微生 物的群落结构和数量等;其次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方案,并进行实验室和野外一定规模的 可行性实验;最后开展技术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