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相关读物《孟子见梁惠王 胠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57731494 上传时间:2022-02-2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7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相关读物《孟子见梁惠王 胠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相关读物《孟子见梁惠王 胠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相关读物《孟子见梁惠王 胠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相关读物孟子见梁惠王 胠箧【词句积淀【词句积淀】一、字音辨识一、字音辨识百乘百乘( ) ( ) 弑其君弑其君( ) ( ) 不餍不餍( )( )胠箧胠箧( )( ) ( )( ) 缄縢缄縢( )( ) ( )( ) 盗跖盗跖( )( )扃扃 ( )( ) ( )( ) 罔罟罔罟( )( ) ( )( ) 擢乱擢乱( )( )耒耨耒耨( )( ) ( )( ) 掊击掊击( ) ( ) 斗斛斗斛( )( )斧钺斧钺( ) ( ) 殚残殚残( ) ( ) 铄绝铄绝( )( )答案:答案:shn sh yn/q qi jin tn zh/jin ju wn shn sh yn/q qi jin tn zh/jin ju wn zhu/li nu pu h/yu dn shuzhu/li nu pu h/yu dn shu二、熟语积累二、熟语积累1.1.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双方互相依存,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双方互相依存,利害相关。利害相关。2.2.上下交征:指上上下下互相求取利益。交,互相。征,求取、追逐。上下交征:指上上下下互相求取利益。交,互相。征,求取、追逐。3.3.探囊胠箧:伸手掏摸口袋,撬开小箱子。指偷盗。探囊胠箧:伸手掏摸口袋,撬开小箱子。指偷盗。三、名句默写三、名句默写1.1.故曰:故曰:_,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2.2.故尝试论之,故尝试论之,_ _ _ _ _ _ _ _ _ _ _,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有不为大盗积者乎?3.3.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_ _ _ _ _ _ _ _ _ _ _。4._4._ _ _ _ _ _ _ _ _ _ _,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5._5._ _ _ _ _ _ _ _ _ _ _,窃国者为诸侯。,窃国者为诸侯。答案:答案:1.1.鱼不可脱于渊鱼不可脱于渊 2.2.世俗之所谓知者世俗之所谓知者 3.3.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4.4.唇竭则齿寒唇竭则齿寒 5.5.彼窃钩者诛彼窃钩者诛【文言归类【文言归类】一、通假字一、通假字1.1.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_”(“_”同同“_ _ _ _”) )2.2.然则乡之所谓知者然则乡之所谓知者(“_(“_ _ _ _”通通“_ _ _ _”,_ _ _ _) )3.3.罔罟之所布罔罟之所布(“_(“_ _ _ _”同同“_ _ _ _”) )4.4.阖四竟之内阖四竟之内(“_(“_ _ _ _”同同“_ _ _ _”,_ _ _ _) )5.5.子胥靡子胥靡(“_(“_ _ _ _”通通“_ _ _ _”) )6.6.擿玉毁珠擿玉毁珠(“_(“_ _ _ _”通通“_ _ _ _”,_ _ _ _) )答案:答案:1.1.匮匮 柜柜 2.2.乡乡 向向 先前,从前先前,从前 3.3.罔罔 网网 4.4.竟竟 境境 疆界疆界 5.5.靡靡 糜糜6.6.擿擿 掷掷 扔掉扔掉二、一词多义二、一词多义1.1.遗遗 答案:答案:动词,遗弃、抛弃动词,遗弃、抛弃/ /形容词,遗留,专指死者留下的形容词,遗留,专指死者留下的/ /动词,遗动词,遗失、丢失失、丢失/ /动词,送给动词,送给/ /名词,遗失、遗漏的东西名词,遗失、遗漏的东西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 )深追先帝遗诏深追先帝遗诏( (出师表出师表)( )(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过秦论过秦论)( )( )使人遗赵王书使人遗赵王书( (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 )( )路不拾遗路不拾遗( )( )2.2.发发 答案:答案:动词,打开动词,打开/ /动词,把箭射出去、发射动词,把箭射出去、发射/ /动词,征发、征调动词,征发、征调/ /动动词,送、发送词,送、发送/ /动词,生长、长出动词,生长、长出/ /名词,头发名词,头发/ /名词,毛,指草木名词,毛,指草木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 )(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卖油翁卖油翁)( )( )发闾左適戍渔阳发闾左適戍渔阳( (陈涉世家陈涉世家)( )( )使人发书至赵王使人发书至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相思相思)( )(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醉翁亭记醉翁亭记)( )(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逍遥游逍遥游)( )( )3.3.治治 答案:答案:动词,建置动词,建置/ /形容词,治理得好、社会安定太平形容词,治理得好、社会安定太平/ /动词,医治动词,医治/ /动词,惩治、处置动词,惩治、处置/ /动词,治理动词,治理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治邑、屋、州、闾、乡、曲者( )( )而天下始治矣而天下始治矣( )(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 )( )不效,则治臣之罪不效,则治臣之罪( (出师表出师表)( )(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陈情表陈情表)( )( )4.4.交交 答案:答案:副词,互相副词,互相/ /名词,交情名词,交情/ /名词,交往的人名词,交往的人/ /名词,盟约名词,盟约/ /名词,名词,交界交界上下交征利上下交征利( )( )为刎颈之交为刎颈之交( (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 )( )请息交以绝游请息交以绝游( (归去来兮辞并序归去来兮辞并序)( )(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过秦论过秦论)( )( )台隍枕夷夏之交台隍枕夷夏之交( (滕王阁序滕王阁序)( )( )5.5.独独答案:答案:副词,仅、只有副词,仅、只有/ /副词,单独副词,单独/ /副词,表反问,难道副词,表反问,难道/ /名词,年名词,年老没有子的人老没有子的人所盗者岂独其国邪所盗者岂独其国邪( )(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鸿门宴鸿门宴)( )( )独畏廉将军哉独畏廉将军哉( (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 )( )鳏寡孤独鳏寡孤独( )( )6.6.固固 答案:答案:动词,加固动词,加固/ /形容词,牢固形容词,牢固/ /形容词,坚决,坚持形容词,坚决,坚持/ /名词,险要名词,险要的地势的地势/ /副词,本来,原来副词,本来,原来固扃固扃 ( )( )唯恐缄縢、扃唯恐缄縢、扃 之不固也之不固也( )( )蔺相如固止之蔺相如固止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 )(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过秦论过秦论)( )(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师说)( )( )三、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三、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1.名词活用名词活用(1)(1)曷尝不法圣人哉曷尝不法圣人哉 ( )_( )_(2)(2)皆外立其德而爚乱天下者也皆外立其德而爚乱天下者也( )_( )_ _ _ _ _ _ _ _(3)(3)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_( )_ _ _ _ _ _ _ _(4)(4)苟为后义而先利苟为后义而先利( )_( )_ _ _ _ _ _ _ _答案:答案:(1)(1)名词作动词名词作动词 效法效法 (2)(2)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 对外对外 (3)(3)名词的使动用名词的使动用法法 使使得利得利 (4)(4)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 以以为后;以为后;以为先为先2.2.形容词活用形容词活用(1)(1)而身处尧舜之安而身处尧舜之安( )_( )_(2)(2)不远千里而来不远千里而来( )_( )_ _ _ _ _答案:答案:(1)(1)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 安稳的地位安稳的地位 (2)(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以为远为远四、古今异义四、古今异义1.1.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古义:古义:_今义:多指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今义:多指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2.2.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古义:古义: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今义:不可以,不中用,不好;接近于死亡;程度极深,不得了今义:不可以,不中用,不好;接近于死亡;程度极深,不得了答案:答案: 1.1.文辞,文饰文辞,文饰 2.2.不能行窃不能行窃五、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五、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1.此世俗之所谓知也。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 )翻译:翻译:_ 2. 2.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 )( )翻译:翻译: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答案:答案: 1.1.判断句。判断句。“此此也也”是判断句的标志。这就是一般人所是判断句的标志。这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聪明做法。说的聪明做法。2.2.判断句。判断句。“者,者,也也”是判断句的标志。那些所谓的圣人,是判断句的标志。那些所谓的圣人,就是治理天下的利器,是不可以用来明示天下的。就是治理天下的利器,是不可以用来明示天下的。3.3.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 )( )翻译:翻译:_4.4.何以利吾国?何以利吾国?( )( )翻译:翻译:_ _ _ _ _ _ _ _ _ _答案:答案:3.3.被动句。语意被动句。从前龙逢被斩首,比干被剖心,苌弘被动句。语意被动句。从前龙逢被斩首,比干被剖心,苌弘被车裂,子胥被抛尸江中任其糜烂。被车裂,子胥被抛尸江中任其糜烂。4.4.宾语前置句。宾语宾语前置句。宾语“何何”前置于介词前置于介词“以以”前。怎样使我的国家得前。怎样使我的国家得利?利?5.5.何适而无有道邪?何适而无有道邪?( )( )翻译:翻译:_ _ _ _ _ _ _ _ _ _6.6.天下未之有也。天下未之有也。( )( )翻译:翻译:_ _ _ _ _ _ _ _ _ _答案:答案: 5.5.宾语前置句。宾语宾语前置句。宾语“何何”前置于动词前置于动词“适适”前。到什么地前。到什么地方会没有规矩和准绳呢?方会没有规矩和准绳呢?6.6.宾语前置句。宾语宾语前置句。宾语“之之”前置于动词前置于动词“有有”前。天下是没有的。前。天下是没有的。7.7.故跖之徒问于跖曰。故跖之徒问于跖曰。( )( )翻译:翻译:_8.8.不夺不餍。不夺不餍。( )( )翻译:翻译:_ _ _ _ _ _ _ _ _ _ _答案:答案:7.7.状语后置句。状语状语后置句。状语“于跖于跖”置于谓语置于谓语“问问”后。因而盗跖的后。因而盗跖的门徒向盗跖问道。门徒向盗跖问道。8.8.省略句,省略句,“不夺不夺”前后分别省略主语和宾语。前后分别省略主语和宾语。( (他们他们) )不夺取不夺取( (国君国君的地位和利益的地位和利益) )是绝对不会满足的。是绝对不会满足的。【语句品评【语句品评】1.1.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不为大盗守者乎?【句意品读【句意品读】人们熟知的那些智者、圣人,他们为社会或国家做出了人们熟知的那些智者、圣人,他们为社会或国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社会或国家积累了大量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但他们的重大的贡献,为社会或国家积累了大量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但他们的成果却往往被成果却往往被“大盗大盗”盗取和利用。盗取和利用。【知行启迪【知行启迪】庄子的这一观点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圣人之道不仅有利庄子的这一观点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圣人之道不仅有利于善人,也能给于善人,也能给“大盗大盗”带来好处。联系当今社会,比如人情事理本带来好处。联系当今社会,比如人情事理本是我们礼仪之邦文明的象征,但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潜规则。是我们礼仪之邦文明的象征,但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潜规则。2.2.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句意品读【句意品读】没有一个有仁心却遗弃父母的人,没有一个讲道义却把没有一个有仁心却遗弃父母的人,没有一个讲道义却把君王摆在次要位置上的人。即怀有仁义之心的人不会遗弃父母,不会君王摆在次要位置上的人。即怀有仁义之心的人不会遗弃父母,不会怠慢君王之所急。孟子极力推崇仁义,认为仁义是维系人心的基础。怠慢君王之所急。孟子极力推崇仁义,认为仁义是维系人心的基础。【知行启迪【知行启迪】_参考示例:参考示例:如果人人都知廉耻,讲道义,就不会有如果人人都知廉耻,讲道义,就不会有“老而不养老而不养”“”“亲亲而不奉而不奉”的社会悲剧,一个家庭就会和谐融洽,国家之间就会和平共的社会悲剧,一个家庭就会和谐融洽,国家之间就会和平共处。所以,道义是这个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石。处。所以,道义是这个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石。【备选链接【备选链接】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句意品读【句意品读】“唇竭则齿寒唇竭则齿寒”与与“圣人生而大盗起圣人生而大盗起”是关系比喻:就是关系比喻:就像唇齿依存一样,圣人大盗也是相依存的。像唇齿依存一样,圣人大盗也是相依存的。“鲁酒薄而邯郸围鲁酒薄而邯郸围”与与“圣人生而大盗起圣人生而大盗起”是类比推理:鲁酒薄而邯郸围,本无直接关系的是类比推理:鲁酒薄而邯郸围,本无直接关系的二者却有了必然的联系,正像鲁酒薄造成了邯郸围,圣人无意于起大二者却有了必然的联系,正像鲁酒薄造成了邯郸围,圣人无意于起大盗,但大盗就是因圣人而起。盗,但大盗就是因圣人而起。【知行启迪【知行启迪】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会越来越密切,相互之间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会越来越密切,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也会越来越紧密,这就需要我们携手共进,发挥各自的长的依存关系也会越来越紧密,这就需要我们携手共进,发挥各自的长处,营建和谐社会。处,营建和谐社会。 【精要研习【精要研习】1.1.孟子是否要人们完全不考虑孟子是否要人们完全不考虑“利利”,放弃,放弃“利利”呢?请说说你对孟呢?请说说你对孟子义利观的理解。子义利观的理解。【明确【明确】(1)(1)孟子积极肯定了人皆有物利需求,认为这种物利需求从孟子积极肯定了人皆有物利需求,认为这种物利需求从根本上说是必然的、合理的。根本上说是必然的、合理的。 (2)(2)物利和道德是相关相联的、相生相长的。孟子指出,在物质物利和道德是相关相联的、相生相长的。孟子指出,在物质达到一定水平时,务必加强道德教育,加强人伦道德观念的培养。达到一定水平时,务必加强道德教育,加强人伦道德观念的培养。 总之,孟子并没有因义而否定利,他认为应该先义后利,以义为总之,孟子并没有因义而否定利,他认为应该先义后利,以义为先。先。2.2.孟子的孟子的“义利观义利观”,在今天还有没有现实意义?,在今天还有没有现实意义?【明确【明确】在孟子看来,只追求利益,会使人忽略对道德的培养和完善,在孟子看来,只追求利益,会使人忽略对道德的培养和完善,使行动失去合乎义的准绳。使行动失去合乎义的准绳。 个人的个人的“利利”,只要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并且和集体、国家的,只要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并且和集体、国家的“利利”在大方向上一致,追求它就是合理的。在大方向上一致,追求它就是合理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利”多指的是多指的是“利益利益”和和“金钱金钱”等,很等,很多人获取了很多物质财富,但是精神空虚,忽略了精神层面的追求。多人获取了很多物质财富,但是精神空虚,忽略了精神层面的追求。孟子的孟子的“义利观义利观”对我们今天公民的道德规范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对我们今天公民的道德规范建设具有借鉴意义。3.3.胠箧胠箧一文是怎样论述中心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一文是怎样论述中心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明确【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阐述庄子所主张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阐述庄子所主张的“绝圣弃知绝圣弃知”的思想。的思想。这一观点正式提出是在课文的最后一段。这一观点正式提出是在课文的最后一段。 文章一开头从日常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出惊人之论:生活中人们文章一开头从日常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出惊人之论:生活中人们眼里的聪明做法,岂不是为大盗积聚做准备吗?第二段将此结论推眼里的聪明做法,岂不是为大盗积聚做准备吗?第二段将此结论推广、提升,用反问句的形式指出:所有的智者、圣人都是在为大盗积广、提升,用反问句的形式指出:所有的智者、圣人都是在为大盗积聚、准备啊!接下来第三段为了使圣知之法成为大盗的工具的意旨表聚、准备啊!接下来第三段为了使圣知之法成为大盗的工具的意旨表达得更显豁,文章假设了一段盗跖和他手下的对话,并由此指出,圣达得更显豁,文章假设了一段盗跖和他手下的对话,并由此指出,圣人之道不仅有利于善人,也能给大盗带来好处。但毕竟天下善人少而人之道不仅有利于善人,也能给大盗带来好处。但毕竟天下善人少而不善的人多,所以推论起来,坏人从圣人那里得到的好处更多,不善的人多,所以推论起来,坏人从圣人那里得到的好处更多,“圣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由此推论出,由此推论出“圣人生而大盗起圣人生而大盗起”的判断,进而得出:打倒圣人,释放盗贼,那么天下就太平了。第四的判断,进而得出:打倒圣人,释放盗贼,那么天下就太平了。第四段先重申圣人段先重申圣人“已死已死”、大盗不起的意思,然后从反面指出、大盗不起的意思,然后从反面指出“圣人不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死,大盗不止”。第五段总结以上论述,提出。第五段总结以上论述,提出“绝圣弃知绝圣弃知”的主旨,的主旨,并全面地陈述有关主张。并全面地陈述有关主张。 作者在论述中把自己作者在论述中把自己“绝圣弃知绝圣弃知”的主张放在文章的最后部分,的主张放在文章的最后部分,不仅使全文的论述层次清楚,而且层间构成层进关系。这种在逐步推不仅使全文的论述层次清楚,而且层间构成层进关系。这种在逐步推进中亮出自己的主张的写法,能够使自己的立论建立在更加坚实的说进中亮出自己的主张的写法,能够使自己的立论建立在更加坚实的说理基础上,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理基础上,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备选要点【备选要点】试结合试结合胠箧胠箧一文,分析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一文,分析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明确【明确】(1)(1)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意境雄阔,具有浓厚的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意境雄阔,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浪漫主义色彩。 胠箧胠箧中写道,中写道,“谷虚而川竭,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谷虚而川竭,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段描述充分展,这段描述充分展示了庄子在行文中丰富的想象力和奇特的构思,运用比兴,读来引人示了庄子在行文中丰富的想象力和奇特的构思,运用比兴,读来引人入胜。入胜。 (2) (2)庄子行文笔法抑扬捭阖,变化万千,欲行则行,欲止则止,庄子行文笔法抑扬捭阖,变化万千,欲行则行,欲止则止,形散而神不散。形散而神不散。 文中先讲龙逢、比干、苌弘、子胥等贤者皆遭杀戮,又云文中先讲龙逢、比干、苌弘、子胥等贤者皆遭杀戮,又云“为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而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窃之;为之符玺而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与仁义而窃之”,缘何?盖因,缘何?盖因“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庄子为!庄子为揭示此观点,采用了引证、比喻、议论、抒情等手法,包罗万象、上揭示此观点,采用了引证、比喻、议论、抒情等手法,包罗万象、上古下今,令人眼花缭乱,传神地表达了他深刻的思想性,使哲理性的古下今,令人眼花缭乱,传神地表达了他深刻的思想性,使哲理性的文章充满了文学情趣。文章充满了文学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