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中外重大改革专题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57706256 上传时间:2022-02-2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4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中外重大改革专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三历史中外重大改革专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三历史中外重大改革专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重大改革中外重大改革专题专题热点提示知识整合知识要点目目 录录重点探究技能提升专题十四 中外重大改革 1.封建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 2.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戊戌变法;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二战后亚洲新兴国家的改革。 3.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 4.对一些重大改革的比较及认识。知识要点返回目录专题十四 中外重大改革 1.改革(包括变法)就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进行调整和变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当今世界改革的大潮中,中国的改革进程正处于一个新的关键时期,可以说,“十一五”是中国改革的攻坚期,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阶段。总结中外改革成败得失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的改革开放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高中新课程中有“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这一专题模块。 2.对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的关注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方向。特别是2007年实行新课程高考的四省区都是以主观题的形式命题的。如山东卷考王安石变法、宁夏卷考戊戌变法等。热点提示返回目录专题十四 中外重大改革一、中国古代的改革变法1.奴隶主阶级改革2.地主阶级政治改革二、中国近代的重大变法与改革1.地主阶级的重要改革2.资产阶级的重要改革戊戌变法3.无产阶级的重要改革三、中国现代的重要改革1.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和调整2.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 知识整合返回目录专题十四 中外重大改革四、世界历史上的改革变法1.1718世纪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2.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3.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和改革4.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改革5.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6.二战后亚洲新兴国家的改革知识整合返回目录专题十四 中外重大改革 探究一关于改革成败的原因及其认识 1.原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是改革成败的根本原因。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重点探究返回目录专题十四 中外重大改革 2.认识: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改革和变法不会一帆风顺,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还要具有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改革,并投身到改革中去,共同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符合本国基本国情的改革之路。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有成功,也有失败,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验教训,我们要从中获取启示。重点探究返回目录专题十四 中外重大改革 探究二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1.相同点:直接目的都是富国强兵;都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都是封建社会的地主阶级改革;都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 2.不同点: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地主阶级因封建经济的发展而要求建立地主阶级专政;而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北宋中期,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政治危机、民族危机。根本目的不同:前者是建立新制度,后者是巩固封建统治;效果不同:前者使秦国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奠定了物质基础;后者使军队的战斗力有所增强,政府收入有所增加。重点探究返回目录专题十四 中外重大改革 探究三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1.相同点:背景相同。都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向西方学习。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富国强兵,巩固统治。部分措施相同。都是从西方引进技术,建立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军队和学堂。 2.不同点:结果不同。洋务运动失败;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性质不同。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领导的封建性质的改革;明治维新则带有明显的资本主义特征,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重点探究返回目录专题十四 中外重大改革 探究四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1.相同点:国际环境: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处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国内环境:都是因为国内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农民起义危及统治;改革方式:都是皇帝下诏变法,自上而下的形式进行;改革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影响:都取得了成功,但都保留了封建残余势力,改革都是本国历史的转折点,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不同点:历史背景:前者是独立自主的国家,但对外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受挫;后者遭到外国侵略,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主要内容:前者主要是废除农奴制;后者较全面、广泛地向西方学习;政权变更:前者改革前没有政权更替,由沙皇签署法令进行改重点探究返回目录专题十四 中外重大改革 革;后者是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由明治天皇掌权并下令改革;改革程度:前者废除农奴制是对农民的一次掠夺,更多地维护了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后者改革程度较俄国深,但也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 探究五20世纪世界上三次成功的经济改革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世纪)20年代的俄国,一次是在(20世纪)30年代西方大危机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书中的“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分别指的是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的改革开放。重点探究返回目录专题十四 中外重大改革 (1)苏俄的新经济政策:1921年,苏俄通过市场用固定的粮食税、国家资本主义和商品买卖的办法发展生产,使俄国经济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平,改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即利用市场和商品关系来扩大生产。 (2)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罗斯福在美国面临经济大危机的情况下,从1933年开始,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即用一定的计划经济来调节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混乱和盲目,使美国逐渐摆脱经济危机,并促进了战后出现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历史趋势。 重点探究返回目录专题十四 中外重大改革 (3)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在经历近20年“左”倾错误后,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逐步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重点探究返回目录专题十四 中外重大改革 例1(2007广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体现在() A.西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西方国家废除了垄断组织 C.经济危机在西方国家已经消失 D.西方国家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判断能力。“垄断”和“经济危机”都是与资本主义相随的,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它们就不可能废除或消失;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主要是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经济政策。故B、C、D三项表述都不正确。技能提升返回目录A A专题十四 中外重大改革 提升资本主义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资本主义刚兴起时,是重商主义政策;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主要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1933年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二战以后,西方国家普遍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注意对不同阶段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进行归纳和总结。 例2(2007重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材料二古之取士皆本于学校。故道德一于上,习俗成于下,其人材皆足有为于世,自先王之泽竭,教养之法无所本,士虽有美材而无学校师友以成就之,此议者之所患也。今欲追复古以革其弊以俟(等待)朝廷兴建学校。王安石临川集技能提升返回目录专题十四 中外重大改革 材料三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以同文馆、电报学堂、武备学堂、水师学堂、自强学堂等命名的学堂相继创办,其间还留学。 材料四拿破仑通过教育基本法等法令实施教育改革,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同时改建与发展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服务的初等学校、中等学校、专科学校和军事学校等。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给当时的教育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教育改革的原因,概括其教育改革措施的特征。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教育变革的历史背景,并对此变革加以评价。技能提升返回目录专题十四 中外重大改革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特点,说明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目的。 (5)结合以上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共五问,第(1)问,“主张”根据材料一即得出答案,“变化”应从对教育对象范围这一角度来思考。第(2)问,“原因”从当时教育的弊端来回答,“特征”应根据措施来归纳。第(3)问,“历史背景”应紧扣鸦片战争后,新思想的出现和洋务运动对人才的需求来作答,“评价”可结合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来辩证看待。第(4)问“特点”根据材料四即可归纳,“目的”要用阶级分析法从拿破仑政权性质来思考。第(5)问,“启示”应紧扣前面四个材料,自然得出,不可脱离材料,胡乱联系。技能提升返回目录专题十四 中外重大改革 答案(1)“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格局,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子弟。 (2)当时的教育不利于培养人才;舆论不利于变法。注重改革教育内容;培养实用性人才;扩大选官途径。 (3)鸦片战争后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洋务运动兴起,迫切需要近代人才。培养了一批翻译、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人才;但单纯学习西方科技,没有改变教育制度。 技能提升返回目录专题十四 中外重大改革 (4)教育立法,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近代教育体系,培养了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服务的人才。为了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发展。 (5)略。 提升材料解析题有多问,为避免思维混乱,可先行阅读提问,带问题阅读材料,以加强答题的针对性。概括归纳特点之类,一般可从材料中找。回答背景,则要依据材料的提示,结合教材来回答,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时间并不等于背景,特定时间内的事件才是背景。回答启示之类的问题,要注意从几个材料和提问中综合得出,不可牵强附会。技能提升返回目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