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名师整理】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57412433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名师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名师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名师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总结一、中西方古代大致时间对比表西周、春秋(公元前1046公元前476) 古希腊(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4世纪)战国、秦汉(公元前475公元前221-220) 古罗马(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隋唐(589907)、宋元(9601368) 中世纪(西方封建社会) (4761500)明清(13681840) 近代社会,走向工业文明(一) 先秦时期1.夏、商(殷商)、西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8世纪)(1)阶段特征: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政治:早期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的重要时期;以血缘为纽带构建政治体制;但最高权力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经济:处于“青铜时代”,盛行井田制(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农业生产以奴隶集体劳作为主;“工商食官”,工商业基本为官府所垄断,形成中原地区长期领先的格局, (2)通史知识结构: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青铜器的制造生产规模大,精品多政治制度:王权与神权的结合,以血缘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如:宗法制、分封制文化:甲骨文(商朝) 、金文;学在官府、2.春秋战国时期(即东周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1)阶段特征:大动荡、大变革的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交替、除旧布新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主题(2)通史知识结构:政治:分封制和宗法秩序的瓦解,诸侯称霸争雄(如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民族融合;各国先后进行变法,创立了君主集权制、官僚制及郡县制等一系列新制度,如商鞅变法各诸侯国进行及社会变革,创建新的制度。经济:开始进入“铁器时代”,铁犁牛耕铁农具的开始使用,并日益扩大;牛耕出现并推广,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开始占主导地位;水利灌溉技术的进步(战国都江堰、郑国渠)“工商食官”被打破,出现独立经营的手工业者、,形成官营、民营、家庭三种手工业经营形态,出现一些独立经营的商人,形成一些以诸侯国都城为中心的都会,形成中原市场;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推行。文化:打破官府对教育的垄断,出现私学,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儒、道、法、墨等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主要思想);科技、文化、艺术取得重要成就,出现古代文化第一个高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开始形成(春秋诗经、战国楚辞、指南针)3. 知识结构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东周)政治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及分封制的瓦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萌芽经济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井田制、青铜时代、周朝“工商食官”制度铁器、牛耕的出现,土地私有制及小农经济的确立,战国时期的水利私营工商业兴起,“重农抑商”思想的形成思想文化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学在官府:百家争鸣;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诗经、楚辞;战国时发明“司南”(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1)阶段特征: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大一统”的时期;开创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影响深远(2)知识结构:政治上:开创了一系列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和巩固;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世卿世禄制);奠定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如:“皇帝制”、三公九卿、汉武帝时的“中朝”、刺史;郡县制的确立和推广;察举制)经济上:形成了统一的经济体制,汉代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发展;铁农具、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黄河流域是经济发展的重心;古代对外贸易的基本格局开始形成;主要史实:秦朝统一货币(秦半两,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修驰道、修灵渠等汉朝汉朝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小农经济据主导地位,出现耦犁,一牛挽犁,“井渠”,王景治理黄河(东汉);汉武帝时铸“五铢钱”,盐铁官营,煤炭作冶铁燃料、供风水排;出现青瓷(东汉);纺织技术提高,丝织品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丝国”、“丝绸之路”;出现著名的商业中心城市如长安、洛阳等。 思想文化上: 秦汉王朝都实行思想文化的大一统,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文化昌盛,科技方面取得很多领先世界的成就,外来文化开始传入中国(佛教和相关的文学艺术)。主要史实:秦朝实行严格的思想控制,尊法抑儒,“焚书坑儒”;统一文字(小篆) 汉朝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使儒学教育与选官相结合 西汉时发明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汉赋书法、绘画艺术 汉隶书、草书、楷书等(三)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1.政治上:国家分裂,中央集权制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政权更替频繁;民族融合 (选官制九品中正制;士族制度兴衰是这一时期突出的社会政治现象;北魏孝文帝改革)2.经济上:江南农业得到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北方不少城市遭到破坏,商业发展时起时伏,南方商品经济相对较活跃;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汉代以来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迅速发展。(田庄经济、出现草市、三国时期的翻车灌溉;灌钢法的出现) 3.文化:是历史上承上启下的发展时期,为隋唐文化的高度繁荣奠定基础;佛、道盛行(艺术书法(王羲之) 绘画顾恺之:洛神赋图 女史箴图)(四)隋唐时期(581907年)(1)阶段特征: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时期。(2)知识结构:政治上: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繁荣,国力强盛,享誉海外;制度先进完善,颇有,建树(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经济上:政策不断调整,内外交通发达,经济空前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水平都超过了前代。安史之乱后,出现第二次北民南迁高潮,江南进一步得到开发,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农业:农具的改进-曲辕犁 农田灌溉的发展隋朝的大运河、灌溉工具筒车手工业: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青邢白、釉下彩绘 唐三彩私营作坊出现;官营规模大、分工细、品种繁多商业:商业贸易蓬勃发展: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市 货币开元通宝; 唐前期买卖有时间、空间的限制;唐后期一些大城市出现夜市,出现“扬一益二”乡村的草市繁荣。中外交往: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水陆并举。使臣往来,商贸往来,文化交流,中外交往双向互补,既传播唐文化,也广泛吸收各国经济文化成果。思想文化上: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多元发展、全面繁荣,科技成就世界领先,影响了亚洲文明的发展,形成了中国文化圈,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科技火药在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唐朝出现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文学唐诗繁荣艺术书法(楷书、草书)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绘画:(隋朝)展子虔游春图 (唐朝)阎立本 步辇图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敦煌莫高窟壁画) 与隋唐强盛相辉映的主要国家有东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五)宋元时期(907年1368年)五代十国辽、北宋、西夏南宋、金元(1)阶段特征:中国古代文明走向成熟(2)知识结构:政治上: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到逐步走向统一;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分化地方的行政权、军权、财权司法权等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经济上:经济发展迅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农业、手工业发展带来商品经济的繁荣;对外交往以海路为主,海外贸易更加发达。主要史实农业南宋时,经济重心已经南移,棉花种植由南向北手工业棉纺织业发展,元代松江(今上海)成为全国棉纺织中心瓷窑遍布各地,五大名窑(江西的景德镇瓷都)元代青花瓷 (彩瓷)商业北宋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突破坊和市的界限,形成繁华的商业街,出现夜市、晓市等,还有茶馆、饭馆、酒楼、瓦子(娱乐贸易场所)出现著名的商业贸易城市:杭州、大都、泉州对外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商税和海外贸易税成为当时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思想文化上:宋代知识分子地位提高,市民队伍扩大,推动了文化的高度繁荣。科技发明创造出现高峰,三大发明完成并外传(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理学形成;多元化、市民化的文学艺术作品涌现。(科技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并传播到欧洲 北宋的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传播思想宋明理学的兴起文学宋词、元曲、文人画、风俗画) 影响宋元文化发展的因素:中央集权的加强;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国家的分裂与统一;商品经济的发展;印刷术的发展 分裂割据战乱民族融合、经济继续发展、文化继续繁荣发展(六)明清时期(1368年1840年前清)明(1368年1644年)清(1644年1840年鸦片战争前),晚清(近代史,18401911年)2.阶段特征:中国古代文明的转型(农耕文明工业文明)整体脉络:处于由古代文明向近代文明转型的前夜。政治上:封建制度渐趋衰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到达顶峰;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奠定了我国今天疆域的基础。明朝废丞相 权分六部(明太祖);设立内阁制(明永乐帝或明成祖) 设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加强皇权;八股取士,控制士人思想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严酷的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经济上:一方面,农耕经济高度发达,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经济总量仍居住世界前列;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另一方面,重农抑商及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新经济因素发展,与西方相比,已开始落后时代发展潮流。主要史实:农业棉花种植普遍扩大,引进高产农作物玉米、甘薯、马玲薯、烟草等; 农业生产商品化加快。(新航路的开辟)手工业技术提高,产品种类增加,分工细,规模大发明粉彩瓷器工艺和珐琅瓷(清朝);明朝中期后:丝织业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商业商业繁华,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出现了商帮(晋商、徽商等); 出现一批繁华的市镇。思想文化上:总体特征为承古萌新。一方面传统思想文化仍占统治地位,呈现出强烈的专制色彩;另一方面出现了反专制的民主思想;文化艺术繁荣兴盛,古典小说和戏曲(京剧)成为文学艺术主流;传统科技依然领先,出现总结性科学巨著思想心学的发展;明末清初,早期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兴起;八股取士,文字狱思想文化专文学、艺术小说、京剧、绘画等 中西方拉开差距,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由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