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学交流报告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57365869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访学交流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访学交流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访学交流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访学交流报告本人自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在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访学一年。这次访学主要是在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邹为诚教授的指导下,进行英语教学相关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初到华东师大,就感受到华东师大浓厚的学习和科研氛围和人文关怀。学校无论是图书馆的藏书还是电子资源都十分丰富,为师生查阅国内外文献提供了便利;图书馆和学生共享空间给学生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场所,几乎每周三下午图书馆都有固定的讲座;图书馆、共享空间、教室等场所免费的WIFI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时事;价格低廉的打印复印更是解决了莘莘学子的后顾之忧。本人以前的研究方向是翻译理论与实践,这次访学选的是教学方向,主要考虑在教学一线当老师,基本的教学理论是必不可少的,有了教学理论的指导,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还可为今后做教学研究打下理论基础。开学之初,初次走进课堂去听课,感觉很不适应。自从踏上工作岗位后,整日忙于教学,很少有时间有机会给自己充电,几年过去了,感觉自己与学科前沿完全脱节,再加上现在好多课程也进行了调整,感觉有些无所适从。到华东师大后,有幸听了一些博导硕导的课,有的硕导跟自己年龄相仿,学术上已硕果累累,与他们相比,自己简直羞愧难当,深感自己水平的低下,心中也一下子不安起来。突然感觉自己有太多的知识要学、有太多的书要看,感觉有些抓狂。有时跟硕士生一起上课,听了他们做的汇报,他们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感觉他们能力还挺强的,又不自觉地想到自己的一无是处,常常自惭形秽,妄自菲薄。在华东师大最初的日子,几乎每天都遭受着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打击。但或许正是这种差距更加激发了我的求知欲,每天都处于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中,每天除了听课、听讲座,就是看书,总想把这几年落下的全都补上。以下从几个方面对本人这一年的学习和科研生活做下总结。听课关于教学,这一学年开设了外语教育心理学、教育语言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外语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教材设计与开发等课程,其中外语教育心理学和教育语言学是两门全新的课程。由于自己缺乏一定的基础,又加上授课老师选择的是英文原版教材,刚开始听课感觉很吃力,后来坚持跟着听课做笔记,课后刻苦钻研教材,慢慢找到一些感觉。这里的老师在学术上都很慷慨大方,他们无私地给我们提供自己在国外购买的教材扫描版供我们复印,把自己搜集的相关的国内外资料也无私地给我们分享,自己辛辛苦苦做的课件也毫无保留地提供给我们,课堂上学生可以毫无拘束地与老师进行对话,时不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或许正是这种宽松的学习环境造就了学术自由的氛围,使学习和科研更容易出成果。除了教学方面的课程,我还选听了其他方向的一些课程,如翻译方向的翻译学概论、写作与翻译、笔译基础、影视翻译、英汉比较与翻译、文学翻译等;文学方向的有20世纪西方文论、叙事学、文学与文化研究等;语言学方向的有普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打开了本人的研究思路,拓展了本人的研究视野,使本人看问题的方式更加多元化,思考问题的角度也更广。有的课程由于时间和精力的缘故,只是去听了几次课,如跨文化交际和英语诗歌,但却收获颇丰。这两门课程都是以学生做报告的形式来开展,老师在学期初就给学生安排好了每次课的主题,学生围绕主题进行选材,做成PPT,在课堂上汇报。跨文化交际还有talk show、interview等活动,课堂形式丰富多彩。每次学生汇报完后,剩余的学生会与汇报的学生进行交流,老师最后做点评。这样的课堂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让学生在“做中学”,对本人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听讲座平时除了听与自己研究相关的课程,还选择性地听了一些讲座。华东师大会不定期地举办一些讲座,有的是校内教授学者,有的是校外专家,还经常邀请国外学者来校做讲座。教育部华东高师师资培训中心也会不定期地邀请校内外学者给我们做一些讲座或是开设公开课,这些讲座和公开课都让我受益匪浅。这些讲座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有关学术研究的讲座,如“How should language proficiency be conceptualized for assessment purpose? Skills, abilities, or capacities”、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与外语教学、中国文化中的颜色概念、“反殖文学”、“抗日文学”、“解殖文学”以“满洲国”文坛为例、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方法的转向与突破、俄国书刊审查制与俄国文学的伊索式语言、的五件玉器文学人类学方法示例、SSCI论文发表的技术和难点、课题申报书撰写相关事项概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目标与途径;(2)有关教学的讲座,如英语词汇教学、如何教阅读、课堂提问的艺术、基于大学生心理特征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3)通识性知识讲座,如与中国人、知人用人中国历史中的智慧、关于高校教师职业发展专题、成长与成全、做一个有领导力的英语教师、当代中国思想场域中的儒家复兴、时代中国的社会问题和思想问题、荧屏化兼谈现代青年精神困境、聚会文学:的上海叙事。这些讲座不仅开阔了我的学术研究视野,对我今后的教学也有很大的启示,而通识性知识讲座又启发了我对人生的思考,领悟了处世哲学。阅读这一学年,还利用华东师大充足的图书和电子资料,阅读了大量期刊文章和专业书籍。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图书馆,创建于 1951 年 10 月。现由闵行校区图书馆和中山北路校区图书馆组成,馆舍总面积约 5.55 万平方米,其中,2006 年 9 月正式启用的闵行新校区图书馆为 3.9 万平方米。 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包括古今中外各类印刷型文献和数字文献。馆藏文献的学科范围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应用技术等学科领域,尤以教育学、地理学、文史哲等学校重点学科领域的文献见长,为教学与科研提供了较为完备的文献信息保障,逐渐形成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图书馆馆藏特色。 截止 2014 年底,图书馆拥有印刷型文献总量 447.55 万余册,其中图书 366.56 万余册,期刊合订本 37.50 万余册,古籍文献 32.94 万余册,学位论文 2.91 万余册,非书资料 7.64 万余册;各类电子文献数据库 126 个(含 336 个子库),其中电子期刊 5.79 万余种,电子图书近 136.8 万种,学位论文 268.18 万余篇。 两校区图书馆提供电子阅览室和读者查询终端,无线网络全覆盖,读者可方便地访问图书馆资源、校园网资源及因特网资源。同时通过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的用户认证和校园 VPN 方式,实现了本校读者远程访问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功能。近年来,图书馆积极参与 CALIS 、CASHL、“211”、“985”工程项目建设,包括联机合作编目、馆际互借 / 文献传递项目,包括华东师大硕博士论文数据库、华东师大图书馆全文电子书库、教学参考信息系统等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师生可以方便地获取学习和研究所需文献资料。图书馆每个学期都会举办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利用系列讲座,时间为每周三下午3:00-4:00,为学生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料提供指导。系列讲座包括信息素养知识、图书馆探宝秘籍:查询系统、中文期刊数据库、外文期刊数据库、中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网络:学术资源的免费乐土、国内外硕博士学位论文检索、古籍文献检索与利用、如何获取文献原文、网络潮人必备、多媒体资源及多媒体信息处理 、网络信息安全素养、文献管理软件(Note Express)与论文写作、统计数据的检索及SPSS使用方法基础 、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PSS)使用方法高级。因为这些讲座涉及到基本的文献查阅方法,是做研究的基础,所以每个学期都会有相同的讲座,还提供免费的课件供下载,这样方便学生进一步学习。访问学者和华东师大教职工享有同等待遇,每人借书量为50本,借期为60天,并且可以续借5次,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做研究。另外图书馆设有自助借还书机,不仅节省了人力,还方便了读者。在华东师大访学这一年,最令人不舍和怀念的就是华师大丰富的藏书。科研从翻译转向教学,由于自己研究方向的改变,对新的研究方向没有基础,感觉很陌生,一下子无从下手,感觉很迷茫。跟导师交流了自己心中的困惑后,导师建议我先不要急于找研究点,先多听听课,看看书,看看别人都在研究什么,再从中寻找自己的研究点。于是第一个学期,我主要是听课,研读教材,课余时间泡图书馆看期刊文章。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想着从教学入手来寻找研究点,但后来发现几乎所有的课题都有人研究过,很难找到突破点,另外,要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就要做实证研究,使用定性和定量分析,还涉及到一些统计软件的使用,而这些都是我的薄弱点。虽然听了一个学期的课,也看了教学方面的相关文章和书籍,对教学理论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真正想做研究却很难。于是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我决定还是专攻翻译,再兼修教学。毕竟翻译对我来说有一定基础,做研究更容易上手。第一学期刚好开了一门新课程认知语言学,教授这门课的老师是刚从新加坡回国的一个很年轻很绅士的教授杨延宁,年纪轻轻,就已成就不凡,且为人特别谦虚。或许是被教授的个人魅力所吸引,也或许是被这门课程的内容所吸引,这门课颇受访学老师欢迎,这门课是门选修课,只有一个学生选,可每次上课教室都座无虚席,其余的全是旁听的,且都是访学老师。教授除了讲授基本的理论,还常常结合实例进行分析,最后总是落在如何运用于汉语研究。教授的课总是能给人以启发,让我们不断地去寻求灵感。我在华东师大访学写的第一篇文章,灵感就是来源于这门课程。后来听的课多了,看的书多了,且注重在听课和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渐渐有了一些灵感。每次一有灵感,就立马到图书馆查阅文献,再通过文献的阅读来决定研究课题的取舍。有时候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觉得是一个很好的研究点,结果一查文献,发现人家早已研究过了,或是研究点虽好,但可行性不强,就只好放弃。有一次在英汉比较与翻译这门课上,老师给我们读了一段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理的对话,全文从头到尾都是“吃”字,当时我就想着可以做有关“吃”字的隐喻研究,结果后来一查文献,发现已经有人研究过了,且做得已经相当好了,就只有放弃。通过这一年的访学,我最大的体会就是一定要做个学习和科研的有心人,灵感不会随随便便就从你的头脑中蹦出来,在平时的听课、阅读、和与导师以及其他访学老师的交流中,都要用心地去思考,善于抓住瞬间思想的火花。另外,做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的研究方向,要善于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现在的研究都倾向于跨学科性,所以要具有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在做自己专项的同时,要多了解其他学科的发展,将自己的研究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翻译与认知语言学、翻译与认知语用学、翻译与文学、翻译与语言学、翻译与传播学的结合等。这样研究视野会更加开阔。在访学期间除了听课、看书外,还经常与导师和访学老师交流。比如每次听完讲座,我们都会交流一下自己的感想和收获,别的老师注意到的地方,你可能没注意到,这样就可以形成信息互补。有时跟不同学科、不同方向的老师交流,还可以学到不同的科研方法,不同的看问题的视角,拓宽视野。尤其是研究社会学的老师,他们研究思路缜密,研究方法科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跟我同宿舍的老师虽然是研究美术教育的,但在读书方法和科研方法上也给了我很多指导。我个人的体会是,访学不仅仅是充电、做研究,更重要的是结交朋友,从不同的人身上,你可以学到不同的东西,而且人脉也是今后发展的重要资源。跟导师的交流,更是可以解决自己科研中的一些困惑。导师虽然指导的不多,但每次总能正中要害,给你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这一学年共撰写了8篇科研论文,现已有4篇录用,虽然与那些能力强的老师不能相比,但就自己的科研之路来讲,这一年应该来说取得了较大进步,论文不管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较之以前都有很大提升。这也给了我今后科研很大的信心和鼓舞。软件的了解和学习访学期间,还学习了文献管理软件NoteExpress,了解了统计软件SPSS和定性研究软件ATLAS。这些软件对我来说都是前所未闻的,更不用说应用了,因此听了老师的介绍后,感觉自己大开眼界。现在在文献管理中,已经充分利用上了NoteExpress,给自己科研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另外,NoteExpress的参考文献自动生成功能,也给论文撰写提供了便利。统计软件SPSS虽然还不会使用,但至少了解了它的基本用途,为今后学习打下了基础。定性研究软件ATLAS,在导师给我们做完讲座后,导师让我们参与了他课题的编码工作,让我们对此软件的运用有了初步的尝试。对理论的学习领悟固然重要,但相关的软件也是做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掌握了这些软件的使用会使你的科研事半功倍。因此,我们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也要注重相关软件的学习,让软件为你的研究服务。这一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能再次坐在教室听老师讲课、坐在图书馆静静地看书,感觉确实是一种难得的享受。虽然也有科研的压力,但每天在看书学习中度过,感觉自己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虽然科研水平不可能在短短一年就有飞速提升,但这一年确实收获还是挺大的。访学虽然结束了,但学习和科研的道路还很漫长。不管是学习还是科研都是一个持续的漫长的过程,不管前方的道路有多艰辛,既然选择了就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