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培优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56072981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探究(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培优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优化探究(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培优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优化探究(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培优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遗传题目的解题技巧与遗传方式探究的实验设计 一、借数学思想之力解遗传计算题 遗传学中的计算题有下列几种类型:1.DNA分子中碱基比例的计算;2.DNA分子复制过程中的有关计算;3.基因表达过程中的有关计算;4.遗传概率的计算;5.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当你进行以上类型的计算有困难时,可借数学思想之力,突破遗传计算中的难点。 1数形结合思想 “数”与“形”反映了事物两个方面的属性。数形结合,主要指的是数与形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数形结合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即通过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达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 在进行DNA分子中碱基比例、基因表达和DNA分子半保留复制过程中的有关计算时,可巧用数形结合思想。如:在计算DNA分子中的碱基比例时,先画出DNA分子平面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其次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和图形结合,明确已知的碱基比例是占一条链的情况,还是占整个DNA分子的情况,最后在理清两条链碱基关系的基础上作答。在解答有关基因表达过程中的计算时,可结合图2,明确DNA分子中的碱基、RNA分子中的碱基、多肽中氨基酸的数量关系,并关注变化的情况,如RNA某一位置出现了终止密码子,多肽中的氨基酸必发生变化,如何变化可结合该图思考得出结论。有关DNA分子半保留复制过程中的计算可参看图3。 2分解组合思想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的传递规律。由于控制生物不同性状的基因互不干扰,独立地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因此,我们可以用分解组合思想来解答这类试题。 分解组合思想就是把组成生物的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分离开来,用单因子分析法一一加以研究,最后把研究的结果用一定的方法组合起来,运用数学中的乘法原理或加法原理进行计算。在遗传概率的计算中,分解组合思想大放光芒。 (1)基因分离定律的三把钥匙 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 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用D、d表示)。即DdDd3D_ 1dd。 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 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Dddd1Dd 1dd。 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DDDD或DDDd或DDdd。 (2)解题思路 先确定此题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如不遵循,则不用此法。 分解:将所涉及的两对(或多对)基因或性状分离开来,单独考虑,用基因分离定律的三把钥匙进行研究。 组合:将分离定律研究的结果按一定方式进行组合。 (3)应用 求配子种类数,如: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有多少种? 先分解为3个分离定律:Aa产生的配子种类为2种,Bb产生的配子种类为2种,Cc产生的配子种类为2种,则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为8(222)种。 求基因型种类数,如:AaBbCcAaBBCc的后代基因型有多少种? 先分解为3个分离定律:AaAa的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 2Aa 1aa);BbBB的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 1Bb);CcCc的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 2Cc 1cc),所以其杂交后代有18(323)种基因型。 求表现型种类数,如:AaBbCcAabbCc的后代表现型有多少种? 先分解为3个分离定律:AaAa的后代有2种表现型;Bbbb的后代有2种表现型;CcCc的后代有2种表现型,所以其杂交后代有8(222)种表现型。 求患病概率 当甲、乙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时,利用基因分离定律计算得知:患甲病的概率为m,患乙病的概率为n,可利用乘法原理或加法原理计算其他概率,如两病兼患的概率为mn,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m(1n)n(1m)mn2mn。 在遇到男孩患病与患病男孩概率的计算时,先定位患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若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看病名和性别的先后顺序,若病名在前、性别在后,则性别未知,患病情况和性别情况是两个独立事件,利用分解组合思想,患病男孩的概率患病孩子的概率(1/2);若性别在前、病名在后,则性别已知,男孩患病的概率患病孩子的概率。若属于伴X染色体遗传病,则先绘出遗传图解,病名在前、性别在后,从全部后代中找出患病男孩,即可求得患病男孩的概率;若性别在前、病名在后,只考虑相应性别中的发病情况,根据遗传图解中的部分情况直接求得。 3集合思想 集合思想已成为现代数学的理论基础,用集合语言可以简明扼要地表述数学概念,准确、简捷地进行数学推理。在生物学的一些计算中,如能主动运用数学的集合思想去解题,对于培养我们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1)在人类的遗传病中,若只考虑甲病的情况,患甲病的概率为a,只考虑乙病的情况,患乙病的概率为b,两个事件互相独立,则不患甲病和不患乙病的概率分别是集合a和集合b的补集,分别用1a、1b表示,如图1所示。图2中,同时患两病的概率可看成集合a、集合b的交集。只患甲病的概率为集合a中集合ab的补集,数值aab。(集合ab是集合a的子集) (2)在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中,也可运用集合思想。以一对等位基因A、a为例,若A的基因频率为p,a的基因频率为q,则集合p、q互为补集,即pq1,如图3所示。体会基因频率的动态变化,如p增加,则q减少。在图4中AA、Aa、aa三者基因型频率互为补集,即AA的基因型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1,留意三者的动态变化,如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增加,则aa的基因型频率减少。 当达到遗传平衡时,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为恒定值。结合图3和图4理解,图3中的p、q恒定时,图4中的AA的基因型频率p2,Aa的基因型频率2pq,aa的基因型频率q2,三者的数值恒定不变。 二、探究遗传方式的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是高考生物能力要求的最高层次。在遗传类简答题中,命题者往往设置一些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遗传现象。部分考生遇到该类试题时,由于找不到解题的切入点,而临阵脱逃。下面就常见类型的实验设计进行总结,以明确解题的基本套路。 1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置的判断 (1)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判断 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且亲本皆为纯合子,则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 a若正交和反交的后代表现型相同,都表现同一亲本的性状,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图解如下: b若正交后代全表现为甲性状,而反交后代中雌性全表现为甲性状,雄性全表现为乙性状,则甲性状为显性性状,且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遗传图解如下: 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已知,只需一个杂交组合判断基因的位置,则用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纯合个体杂交的方法。 a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后代中雌雄个体的表现型完全不同,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隐性性状。遗传图解如下: b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雌雄后代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遗传图解如下: (2)基因是伴X染色体遗传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的判断 适用条件: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和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基本思路一:用“纯合隐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的性状。 基本推论一:若子代中雌雄个体全表现显性性状,说明此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若子代中雌性个体全表现显性性状,雄性个体全表现隐性性状,说明此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基本思路二:用“杂合显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的性状。 基本推论二:若子代中雌雄个体全表现显性性状,说明此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若子代中雌性个体全表现显性性状,雄性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说明此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2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置的判断 适用条件:已知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判断等位基因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基本思路:一般采用先杂交后自交或测交的方法,对植物常采用测交法或自交法,自交法一般较方便;对动物一般采用测交法。若自交的结果为9 3 3 1或测交的结果为1 1 1 1,则两对等位基因在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若自交或测交不出现以上比例(不存在基因互作的情况),则两对等位基因很可能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3环境因素(外因)和遗传因素(内因)对生物性状影响的实验设计 生物性状既受基因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当性状改变时,可能是由基因决定的,也可能是由环境影响的。探究生物性状的改变是由基因还是由环境引起的(表型模拟),需要改变环境条件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假设切入点:是否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可用自交或测交的方法进行。变异产生的性状能否遗传,可通过观察性状的改变与环境的关系来判断。 以上是几种类型的实验探究方案。在解这类试题时,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实验目的是什么;2.显隐性性状已知吗,哪些条件是未知的;3.从已知条件到实验目的之间可能的实验方案是什么;4.逻辑推理是否严谨。在明确了这些问题后,再按题目要求进行规范化作答。 1人们在野兔中发现了一种使毛色为褐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如果褐色的雌兔(染色体组成为XO)与正常灰色(t)雄兔交配,预期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别为() A3/4与1 1B2/3与2 1 C1/2与1 2 D1/3与1 1 解析:雌兔为(XTO),雄兔为(XtY),两兔交配,其子代基因型分别为XTXt、XtO、XTY、OY,因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因此子代只有XTXt、XtO、XTY三种基因型兔,且数量之比为1 1 1,子代中XTXt为褐色雌兔,XtO为正常灰色雌兔,XTY为褐色雄兔,故子代中褐色兔占2/3,雌雄之比为2 1。 答案:B 2(2015年浙江五校联考)某育种专家在农田中发现一株大穗不抗病的小麦,自花受粉后获得160粒种子,这些种子发育成的小麦中有30株大穗抗病和若干株小穗抗病,其余的都不抗病。若将这30株大穗抗病的小麦作为亲本自交,在F1中选择大穗抗病小麦再进行自交,理论上F2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小麦占F2中所有大穗抗病小麦的比例为() A2/10 B7/10 C2/9 D7/9 解析:由题意可知,大穗、不抗病是显性性状,小穗、抗病是隐性性状,设相关基因用A、a和B、b表示。30株大穗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1/3AAbb、2/3Aabb,在F1中选择的再次进行自交的大穗抗病植株中,有3/5AAbb、2/5Aabb,F1大穗抗病小麦自交产生的F2中,大穗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7/10AAbb、2/10Aabb,所以F2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小麦占所有大穗抗病小麦的比例为7/9。 答案:D 3下表表示果蝇三个纯合品种的性状和控制相应性状的基因,其中“野生型”的翅型、眼色均为显性。回答下列问题: (1)翅型和眼色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定律。研究伴性遗传时,可选用的亲本组合是与_。 (2)让中的雌性与中的雄性杂交,在25 条件下培养,F1均为长翅红眼,则F1的基因型为_。 (3)将上述F1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理论上F2中残翅白眼果蝇占_。若在37 条件下培养,发现F2中残翅个体比例高于理论值。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温度改变直接导致性状改变,而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为验证该结论,请选用F2中的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_ _。 解析:(1)从表格可以看出,残翅、白眼均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所以,野生型的长翅、红眼均由显性基因控制。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研究伴性遗传时,应选用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即所选亲本应为与。(2)由于、均为纯合品种,F1均为长翅红眼,据此判断中雌蝇的基因型为aaXBXB,中雄蝇的基因型为AAXbY,F1的基因型为AaXBXb(长翅红眼雌蝇)、AaXBY(长翅红眼雄蝇)。(3)让F1的雌雄个体交配,F2中残翅白眼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理论上所占的比例为(1/4)(1/4)1/16。由于37 的培养温度高于25 ,所以,残翅比例上升可能与温度的变化有关,而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用F2中的残翅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在25 条件下培养,子代中会出现长翅果蝇。 答案:(1)基因自由组合(2)AaXBY、AaXBXb (3)1/16实验思路:用F2中的残翅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并在25 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子代中会出现长翅果蝇 4南瓜皮色分为白色、黄色和绿色,皮色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H、h和Y、y表示。现用白甲、白乙、黄色和绿色4个纯合品种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黄绿,F1表现为黄,F1自交,F2表现为3黄 1绿; 实验2:白甲黄,F1表现为白,F1自交,F2表现为12白 3黄 1绿; 实验3:白乙绿,F1表现为白,F1绿(回交),F2表现为2白 1黄 1绿。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南瓜皮色遗传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南瓜皮的色素、酶和基因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若H基因使酶1失去活性,则控制酶2合成的基因是_,白甲、白乙的基因型分别为_、_。 (3)若将实验3得到的F2白皮植株自交,F3的皮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 (4)研究发现,与正常酶1比较,失去活性的酶1氨基酸序列有两个突变位点,如下图: 据图推测,h基因突变为H基因时,导致处突变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_,导致处突变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_。进一步研究发现,失活的酶1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于正常酶1,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蛋白质合成_。 解析:(1)根据实验2中F2的性状分离比(自由组合定律的变式)可知,南瓜皮色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2)因为H基因使酶1失去活性,根据实验2的F2中黄色所占比例可知,控制黄色的基因组成中有显性基因,所以控制酶2合成的基因是Y;因为实验2:白甲黄,F1表现为白,F1自交,F2表现为12白3黄1绿,所以F1的基因型一定是HhYy,亲本中黄色的基因型为hhYY,白甲的基因型是HHyy;实验3:白乙绿,F1表现为白,所以白乙的基因型是HHYY或HHyy,F1绿(回交),F2表现为2白1黄1绿,所以F1的基因型是HhYy,白乙的基因型是HHYY。(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3中F2的白色的基因型是1/2HhYy和1/2Hhyy,1/2HhYy自交后代F3表现为12白3黄1绿,1/2Hhyy自交后代F3表现为3白色1绿色,所以将实验3得到的F2白皮植株自交,F3的皮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白色(1/212/161/23/4)黄色(1/23/16)绿色(1/21/161/21/4)2435。 (4)据图分析可知,处发生了氨基酸种类的替换,此部位后面的氨基酸种类不变,所以导致处突变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处氨基酸的种类和后面的排列顺序都发生了较大改变,所以导致处突变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因为失活的酶1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于正常酶1,说明失活的酶1的氨基酸数目减少,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 答案:(1)遵循(2)YHHyyHHYY(3)白 黄 绿24 3 5(4)替换增添或缺失提前终止 5(2015年成都模拟)果蝇的灰身和黑身、刚毛和截毛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D、d控制。某科研小组用一对灰身刚毛果蝇进行了多次杂交实验,F1代表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1)果蝇控制刚毛和截毛的等位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 (2)上表实验结果存在与理论分析不吻合的情况,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_的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成活。 (3)若上述(2)题中的假设成立,则F1代成活的果蝇共有_种基因型,在这个种群中,黑身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让F1代灰身截毛雄果蝇与黑身刚毛雌果蝇自由交配,则F2代雌果蝇共有_种表现型。 (4)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研究发现,眼色基因可能会因染色体片段缺失而丢失(记为XC);若果蝇两条性染色体上都无眼 色基因,则其无法存活。在一次用纯合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杂交的实验中,子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欲用一次杂交实验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请简要写出实验方案的主要思路_ _。 实验现象与结论: 若子代果蝇出现红眼雄果蝇,则是环境条件改变导致的。 若子代果蝇_,则是基因突变导致的。 若子代果蝇_,则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的。 解析:根据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比例,可推知亲代基因型为AaXDXd、AaXDY,其中灰色和刚毛为显性。(1)从表中可以看出,后代中同一性状出现在雌雄个体中的比例不同,可判断控制刚毛和截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按照正常遗传,雌性果蝇中灰身刚毛和黑身刚毛比例应为31,而现在为52,说明AAXDXD或AAXDXd不能成活。(3)根据亲代基因可知子代应共有3412种基因型,有一种不能成活,则有11种基因型;两亲本杂交,AA个体占4/16,其中1/16的雌果蝇不能成活,因此存活的AA个体为3/15AA,Aa个体占8/15,aa的个体占4/15,可计算出黑身基因的基因频率为8/15;F1中灰身截毛雄果蝇基因型为AAXdY或AaXdY,黑身刚毛雌果蝇基因型为aaXDXD或aaXDXd,杂交后,在F2中雌果蝇基因型有4种,表现型有4种。 (4)按正常遗传,后代中雄果蝇和雌果蝇皆为红眼。让这只白眼雌果蝇与任意的一只红眼雄果蝇杂交,观察后代果蝇的表现型情况。若子代出现红眼雄果蝇,则是环境条件改变导致出现的变异;若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子代中雌雄个体数量的比为1 1,且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若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的,则雌果蝇基因型为XCXr,与雄果蝇杂交,后代中XCY不能生存,则雌雄个体的数量比为2 1。 答案:(1)X(2)AAXDXD或AAXDXd(3)118/154(4)实验方案:让这只白眼雌果蝇与任意的一只红眼雄果蝇杂交,观察后代果蝇的表现型情况实验现象与结论:雌雄个体数量之比为1 1 雌雄个体数量之比为2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