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2、3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 必修2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56038338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2、3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 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生物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2、3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 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生物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2、3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 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3节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一、基因在染色体上1萨顿假说: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就在_上,因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_关系。染色体平行比较项目基因染色体存在体细胞成对成对配子成单成单体细胞中来源成对基因一个来自_,一个来自_一对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_自由组合_自由组合生殖过程中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_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_相对稳定父方母方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2基因和染色体的比较独立性形态结构3.摩尔根果蝇实验(1)发现问题)P 红眼() 白眼( F1_() F1(雌、雄交配)F2_(雌、雄) _(雄)_ _红眼红眼白眼31(2)假说解释(3)结论: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_上。红眼X染色体白眼基因的位置Y 染色体非同源区段基因的传递规律X 染色体非同源区段基因的传递规律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模型图解二、伴性遗传1概念: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_相联系的遗传方式。2类型性别基因的位置Y 染色体非同源区段基因的传递规律X 染色体非同源区段基因的传递规律隐性基因显性基因判断依据父传子、子传孙,具有世代遗传连续性双亲正常子病;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子正常双亲病;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规律没有显隐性之分,患者全为男性,女性全部正常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具有连续遗传现象举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人 类 红 绿 色 盲症、血友病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续表)判断正误)1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2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3性别既受性染色体控制,又与部分基因有关。()4含 X 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 Y 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5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患红绿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子结婚,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1/4。()答案:1.2.3.4.5.项目XY 型ZW 型 染色体组成常染色体XY常染色体ZZ染色体组成常染色体XX常染色体ZW代表生物人等大部分动物蝶、蛾、鸟类等考点一 性别决定方式与伴性遗传的规律考点梳理1性染色体决定性别2.性别决定的易误点(1)性别决定只出现在雌雄异体的生物中,雌雄同体生物不存在性别决定问题。(2)XY 型、ZW 型是指决定性别的染色体而不是基因型,但性别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其传递遵循分离定律。(3)自然界还存在其他类型的性别决定方式,如染色体倍数决定性别(蜜蜂等),环境因子(如温度等)决定性别等。3XY 型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规律:伴性遗传是由于异型性染色体之间存在“非同源区段”(如下图所示):有关伴性遗传的易误点(1)混淆 X、Y 染色体的来源及传递规律。X1Y 中 X1 来自母亲,Y 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X1 只能传给女儿,Y 则只能传给儿子。X2X3 中 X2、X3 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向下一代传递时,X2、X3 任何一条既可传给女儿,又可传给儿子。一对染色体组成为 X1Y、X2X3 的夫妇生两个女儿,则女儿中来自父亲的都为 X1 ,且是相同的;但来自母亲的可能为X2,也可能为 X3,不一定相同。(2)误认为 X、Y 同源区段上的遗传与性别无关。X、Y 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的遗传与常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相似,但也有差别,如:XaXa XaYAXaXa XAYaXaYAXaXaXAXaXaYa( 全为显性)(全为隐性)(全为显性)( 全为隐性)4.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分析(1)红绿色盲的婚配方式婚配方式子代表现型及基因型子代患病比例XBXBXbY(女性正常与男性色盲)XBXb(女性携带者)、XBY(男性正常)无色盲XbXbXBY(女性色盲与男性正常)XBXb(女性携带者)、XbY(男性色盲)女儿无色盲,儿子全为色盲XBXbXBY(女性携带者与男性正常)XBXB(女性正常)、XBXb(女性携带者)、XBY(男性正常)、XbY(男性色盲)女儿无色盲,儿子一半色盲XBXbXbY(女性携带者与男性色盲)XBXb(女性携带者)、XbXb(女性色盲)、XBY(男性正常)、XbY(男性色盲)男女各一半色盲(2)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男性由于只有一条 X 染色体,只要有一个致病基因 b 即患病;女性则要同时含有两个致病基因才患病。交叉遗传:男性患者的隐性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递给外孙。项目亲本组合F1 表现型F2 表现型及比例实验一长翅刚毛()残翅截毛( )长翅刚毛实验二长翅刚毛( 残翅截毛()长翅刚毛高考探究考向1性别决定典例1(2015 年山东卷)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刚 毛(B)对截毛(b)为显性。为探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 行如下实验:(1) 若只根据实验一 , 可以推断出等位基 因 A 、 a 位 于_染色体上;等位基因 B、b 可能位于_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_(填“常”“X”“Y”或“X 和 Y”)染色体上。(2)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_;若只考虑果蝇的翅型性状,在 F2 的长翅果蝇中,纯合体所占比例为_。(3)用某基因型的雄果蝇与任何雌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刚毛。在实验一和实验二的 F2 中,符合上述条件的雄果蝇在各自 F2 中所占比例分别为_和_。(4)另用野生型灰体果蝇培育成两个果蝇突变品系,两个品系都是由于常染色体上基因隐性突变所致,产生相似的体色表现型黑体。它们控制体色性状的基因组成可能是:两品系分别是由于 D 基因突变为 d 和 d1 基因所致,它们的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一个品系是由于 D 基因突变为 d 基因所致,另一品系是由于 E 基因突变成 e 基因所致,只要有一对隐性基因纯合即为黑体,它们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或图丙所示。为探究这两个品系的基因组成,请完成实验设计及结果预测。(注:不考虑交叉互换).用_为亲本进行杂交,如果 F1 表现型为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否则,再用 F1 个体相互交配,获得 F2。.如果 F2 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所示。.如果 F2 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丙所示。解析(1)按照基因的分离定律分别分析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正反交实验。具体如下:若只考虑实验一,A、a 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等位基因 A、a 位于常染色体上;B、b 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有关,则等位基因 B、b 只位于 X 染色体上或位于 X 和 Y 染色体上。(2)综合实验一和实验二,对于长翅、残翅来说,正反交结果一致,因此等位基因 A、a 位于常染色体上;对于刚毛、截毛来说,正反交结果 F1 表现型相同,说明 B、b 不可能仅位于 X 染色体上,F2 雌雄表现型不一致,由此可以判断 B、b 位于 X 和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因此可以判断实验二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YB、aaXbXb。若只考虑果蝇的翅型性状,在 F2 的长翅果蝇(AA、2Aa)中,纯合体(AA)所占的比例为 1/3。(3)根据上述分析,刚毛、截毛的遗传图解如下:某基因型的雄果蝇与任何基因型的个体杂交,要想后代雄果蝇都是刚毛,则该雄果蝇必须带有 YB,实验一的 F2 中没有这种个体,实验二中的 F2 中这种雄果蝇占 8/161/2。(4)根据题干信息,可用两个突变品系的黑体进行杂交:若为图甲组成,则 F1 基因型为 dd1,表现型为黑体。若为图乙组成(自由组合),则 F1 基因组成为 EeDd,表现型为灰体,雌雄个体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E_D_) 黑体(E_dd、eeD_、eedd)9 7。若为图丙组成(基因连锁),则遗传过程可表示为:答案(1)常 XX 和 Y(注:两空可颠倒)(2)AAXBYB、aaXbXb1/3 (3)01/2(4).品系 1 和品系 2.灰体 黑体9 7黑体.灰体 黑体1 1考向 2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典例 2(2017 年新课标卷)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 X 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 雄蝇中有 1/8 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 BbXRXrBF1 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 3/16C雌、雄亲本产生含 Xr 配子的比例相同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 bXr 的极体解析长翅与长翅交配,后代出现残翅,则长翅均为杂合子(Bb),子一代中白眼表现型为 1/4,而子一代雄性中出现 1/8为白眼残翅,则雄性中残翅果蝇占 1/2,所以亲本雌性为红眼长翅的双杂合子,基因型为 BbXRXr, A 正确;F1 中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 3/41/23/8,B 错误;亲本中雌果蝇为 BbXRXr,雄果蝇为 BbXrY,则各含有一个 Xr 基因,产生含 Xr 配子的比例相同,C 正确;白眼残翅雌蝇的基因型为 bbXrXr,是纯合子,配子的基因型即卵细胞和极体均为 bXr,D 正确。答案B考向3各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典例3(2015年新课标卷)抗维生素 D 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解析短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相同,A 错误;红绿色盲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B 正确;抗维生素 D 佝偻病为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遗传病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C 错误;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般不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D 错误。答案B考向预测1(2016 年广东梅州一模)下图为某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示意图(白化病基因 a、色盲基因 b),该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生了)一个白化兼色盲的儿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此男性的某些体细胞中可能含有 4 个染色体组B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来自父亲C该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3/16D若再生一个女儿,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1/8解析:该男性基因型为 AaXbY,与正常女性结婚生了一个白化兼色盲的儿子 aaXbY,推断女性基因型为 AaXBXb。该男性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含有 4 个染色体组;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来自母亲;该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男孩 A_XBY 的概率是 3/41/43/16;再生一个女儿,患两种病(aaXbXb)的概率是 1/41/21/8。答案:B2(2017 年山东德州一模)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中发现了伴性遗传,在果蝇野生型个体与白眼突变体杂交实验中,最早能够判断白眼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的最关键实验结果是()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个体杂交,F1 全部表现为野生型,雌、雄比例为 1 1BF1 自由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白眼全部是雄性CF1 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中比例均为 1 1D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为雄性,野生型全部为雌性解析:白眼基因无论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 X 染色体上,当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个体杂交时,F1 全部表现为野生型,雌雄中比例均为 1 1,A、C 项错误;白眼基因若位于 X染色体上,则白眼性状应与性别有关,其中 B 项是最早提出的实验证据,故 B 项正确,D 项错误。答案:B3老鼠的毛黄色(A)对灰色(a)呈显性,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实验中发现含显性基因 A 的精子和含显性基因 A 的卵细胞不能结合。如果黄鼠与黄鼠交配得到第二代,第二代老鼠自由交配一次得到第三代,那么在第三代中黄鼠的比例是()A1/2B4/9C5/9D1解析:此题用基因频率计算简便快捷。由题意知老鼠中黄鼠的基因型为 Aa,两黄鼠交配得到的第二代中,A 的基因频率为 1/3,a 的基因频率为 2/3,自由交配,后代理论上 AA1/9,Aa4/9,aa4/9,但 AA 不存在,所以第三代中黄鼠比例占1/2。答案:A4(2017 年海南卷)甲、乙、丙、丁 4 个系谱图依次反映了a、b、c、d 四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那么,根据系谱图判断,可排除由 X 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是()甲乙丙丁A甲B乙C丙D丁解析:X 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如果女儿患病,父亲一定患病,所以 D 可以排除。答案:D考点二伴性遗传的应用考点梳理1判断基因的位置(1)方法一:正交和反交。正交和反交结果都与母本相同,说明基因在细胞质中。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且与性别无关,说明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正交和反交结果不同:说明基因在 X 染色体上。如:P:灰身雌蝇黄身雄蝇 F1:灰身雄蝇、黄身雌蝇P:黄身雌蝇灰身雄蝇 F1:黄身雌蝇、黄身雄蝇结论: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Y 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黄色是显性性状。(2)方法二:若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可用雌性隐性与雄性显性杂交进行判断。若后代雌性全为显性,雄性全为隐性,则为伴 X 染色体遗传;若后代全为显性,与性别无关,则为常染色体遗传。对于 ZW 型生物则相反,选用雌性显性与雄性隐性进行杂交。2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性别(1)对于 XY 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选用雌性隐性与雄性显性进行杂交,后代表现隐性性状的为雄性,表现显性性状的为雌性。(2)对于 ZW 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选用雌性显性与雄性隐性进行杂交,后代表现隐性性状的为雌性,表现显性性状的为雄性。“四步法”分析遗传系谱图遗传系谱图的特殊分析(1)对于遗传系谱图中个体基因型的分析,不但要看其同胞兄弟姐妹的表现型,还要“瞻前顾后”,即兼顾其亲、子代的表现型。(2)不能排除的遗传病遗传方式:分析隐性遗传病,如果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全是患者,只能说明最可能是伴 X 染色体遗传,但不一定是,也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同理,显性遗传病中,如果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是患者,说明最可能是伴 X 染色体遗传,但也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3)系谱图的特殊判定:若世代连续遗传,一般为显性,反之为隐性;若男女患病率相差很大,一般为伴性遗传,反之为常染色体遗传。高考探究考向1判断基因的位置典例4(2016 年新课标卷)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 G、g 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 对 g 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 G、g 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 雄2 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 基因纯合时致死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 基因纯合时致死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g 基因纯合时致死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G 基因纯合时致死解析由题意“子一代果蝇中雌 雄2 1”可知,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为伴性遗传,G、g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由题意“子一代雌蝇有两种表现型且双亲的表现型不同”可推知: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 XGXg 和 XgY;再结合题意“受精卵中不存在 G、g 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可进一步推测:雌蝇中 G 基因纯合时致死。答案D考向2 与复等位基因联系,考查伴性遗传典例5(2016 年江苏卷改编)人类 ABO 血型由 9 号染色体上的 3 个复等位基因(IA ,IB 和 i)决定,血型的基因型组成见下表。若一 AB 型血红绿色盲男性和一 O 型血红绿色盲携带者的女性婚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他们生 A 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 1/8B他们生的女儿色觉应该全部正常C他们 A 型血色盲儿子和 A 型血色盲正常女性婚配,有可能生 O 型血色盲女儿D他们 B 型血色盲女儿和 AB 型血色觉正常男性婚配,生 B 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 1/4血型ABABO基因型IAIA、IAiIBIB、IBiIAIBii解析该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IAIBXbY和iiXBXb,他们生A型血色盲男孩(IAiXbY)的概率为1/21/41/8,A正确;他们的女儿色觉基因型为XBXb或XbXb,即1/2正常,B错误;他们A型血色盲儿子(IAiXbY)和A型血色盲正常女性(IAIA、IAi)(XBXB、XBXb)婚配,有可能生O型血色盲女儿(iiXbXb),C正确;他们B型血色盲女儿(IBiXbXb)和AB型血色觉正常男性(IAIBXBY)婚配,生B型血色盲男孩(IBIBXbY、IBiXbY)的概率为1/21/21/4,D正确。答案B典例6(2014 年广东卷)下图为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 A、a,B、b 和 D、d 表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7 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回答下列问题:考向3相关概率的计算(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丙病的遗传方式是_,-6 的基因型是_。(2)-13 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_。(3)假如-15 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为丙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1/100,-15 和-16 结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患丙病的女孩的概率是_。解析(1)题干中说明甲病是伴性遗传病,其中14号患病女性的父亲7号正常,说明不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即甲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6号和7号不患乙病,但生出患乙病的儿子,说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又因题干中说明7号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所以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0号和11号都正常,但生了患丙病的女儿,丙病只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为1号只患甲病,所以基因型为XABY,其中XAB会传递给6号,又因为12号只患乙病,基因型为XabY,而13号患甲、乙两种病,基因型为XAbY。可推出6号为XABXab。又因题干中并未说明,该家族是否携带丙病致病基因,所以6号基因型为DDXABXab或DdXABXab。(2)6号基因型为XABXa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产生了XAb的配子,与Y结合,生出13号患甲、乙两种病(基因型为XAbY)。(3)由题干可知,15号基因型为1/100 DdXaBXab,16号基因型为1/3 DDXaBY、2/3 DdXaBY。所以,后代患丙病的概率为:1/1002/31/41/600,不患丙病概率为:11/600599/600;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1/4,不患乙病的概率为3/4,所以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6003/4599/6001/4301/1200;患丙病女孩的概率为1/1002/31/41/21/1200。答案(1)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DXABXab或DdXABXab(2)-6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两条X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换,产生XAb 的配子(3)301/12001/1200基因型BBBbbb男非秃顶秃顶秃顶女非秃顶非秃顶秃顶考向预测5控制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控制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下表信息可预测,图中-3 和-4所生子女是()A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1/4B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 1/8C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1/8D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 1/4解析:用基因 a 表示人类红绿色盲基因,结合秃顶的基因型、表现型和性别可确定-3 和-4 的基因型分别为 BbXAXa、BBXaY ,他们所生子女中非秃顶色盲儿子(BBXaY) 的概率为1/21/41/8,非秃顶色盲女儿(B_XaXa)的概率为 11/41/4,秃顶色盲儿子(BbXaY)的概率1/21/41/8,秃顶色盲女儿(bbXaXa)的概率是 0,故 C 项符合题意。答案:C6(2017 年广东肇庆模拟)人类的红绿色盲是典型的伴 X 隐性遗传病。下列有关伴 X 隐性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患者通常为女性B儿子的患病基因一定是由其母亲传递的C父母正常,女儿可能是患者D双亲若表现正常,则后代都正常解析:人类的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儿子 Y 染色体来自父亲,位于 X 染色体上的患病基因一定是由其母亲传递的;父亲正常,则女儿一定正常;双亲表现正常,但儿子有可能患病。答案:B7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红绿色盲和白化病兼患的儿子,下列示意图中,b 是红绿色盲致病基因,a 为白化致病基因,不可能存在于该夫妇体内的细胞是( 不考虑基因突变)( )ABCD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父母的基因型分别为 AaXBXb 、AaXBY,A、B 可分别表示父亲体细胞、次级精母细胞。C 可表示因减过程发生交叉互换而得到的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答案:D8(2017 年新课标卷)某种羊的性别决定为 XY 型,已知其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黑毛和白毛由等位基因(M/m)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回答下列问题:(1)公羊中基因型为 NN 或者 Nn 的表现为有角,nn 无角;母羊中基因型为 NN 的表现为有角,nn 或 Nn 无角。若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则理论上,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2)某同学为了确定 M/m 是位于 X 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二代中黑毛 白毛3 1,我们认为根据这一实验数据,不能确定M/m 是位于 X 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需要补充数据,如统计子二代中白毛个体的性别比例,若_,则说明 M/m 是位于 X 染色体上;若_,则说明 M/m 是位于常染色体上。(3)一般来说,对于性别决定为 XY 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如 A/a)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_种;当其位于 X 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_种;当其位于 X 和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如图所示),基因型有_种。子代基因型1/4NN2/4Nn1/4nn子代雄性表现型有角有角无角子代雌性表现型有角无角无角解析:(1)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通过列表可知 NnNn 子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为:答案:(1)有角 无角1 3有角 无角3 1白毛个体中雄性 雌性1 1(2)白毛个体全为雄性(3)3 5 7(2)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一代均表现为黑毛,子二代中黑毛白毛31,由于常染色体遗传与伴X遗传后代表现型均为黑毛白毛31,若为常染色体遗传,通常各种表现型中雌性:雄性均为11;若是伴X染色体遗传,则XMXMXmY,子一代为XMXm和XMY,子二代为1/4XMXM、1/4XMXm、1/4XMY、1/4 XmY。(3)位于常染色体上时,雌雄基因型相同,为AA、Aa、aa,位于X染色体上时,雌性为XAXA、XAXa、XaXa,雄性为XAY、XaY;位于X、Y同源区段上,雌性为XAXA、XAXa、XaXa,雄性为XAYA、XAYa、XaYA、XaYa。9小鼠的 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由位于 17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群控制,科学家利用基因群组成为 aa 的 A 品系小鼠和基因群组成为 bb 的 B 品系小鼠进行了下图所示的杂交实验,并获得了 X 品系小鼠。请据此图回答问题。(注:不考虑 MHC基因群内各基因通过染色体交叉互换进行基因重组)(1)小鼠 MHC 的遗传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 的基因群组成为_。(2)研究表明,器官移植时受体是否对供体器官发生免疫排斥,只取决于两者的 MHC 是否完全相同。从 F2、F3至 F20中选出 ab 小鼠的方法是:将杂交后代小鼠的皮肤移植到 A 品系小鼠身上,选择_。(3)F21 中 X 品系小鼠占的比例是_,获得的 X 品系小鼠的遗传物质除了 MHC 基因群外,其他与_品系小鼠的基本一致。若将 X 品系小鼠的皮肤移植到_品系小鼠时会发生免疫排斥。(4)已知小鼠对 M、N 抗原免疫应答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 品系小鼠对 M 应答,对 N 不应答;B 品系小鼠对 M 不应答,对 N 应答;F1 对 M、N 均应答。F21 小鼠的表现型有_种。若 X 品系小鼠的表现型为_,则能确定小鼠针对 M、N 抗原免疫应答的基因属于 MHC 基因群。解析:(1)与 MHC 有关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 与 B 品系杂交的子一代(F1)全部是 ab 杂合状态,F1 基因群组成为 ab。(2)只要 MHC 不同,就会出现免疫排斥。所以若将杂交小鼠皮肤移植到 A 品系小鼠,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的即为 ab 小鼠。(3)F21 中 X 品系为 bb,所占比例为 1/4,F1 小鼠与亲本 A 品系进行回交,其子代一半为 aa,另一半为 ab,ab 杂合状态小鼠的皮肤移植到 A 品系小鼠后发生排斥,而 aa 子代小鼠的皮肤移植到 A 品系小鼠后并不发生排斥。将通过皮肤移植后发生排斥的 ab 杂合小鼠又与 A 品系小鼠进行回交,经过如此 20 代回交后的 ab 小鼠,除了第 17 号染色体上的 MHC 是 ab 杂合以外,其余均与 A 品系相同,皮肤移植到A 品系小鼠会出现免疫排斥。(4)这一对等位基因是否属于 MHC基因群,题目条件未知。若不属于,由于 F21 个体的其他基因和A 品系小鼠一致,则表现型和 A 品系一致,为 1 种;若属于,则表现型为 3 种,且 X 品系为 bb,表现为对 M 不应答,对 N应答。答案:(1)不遵循ab(2)会发生免疫排斥的小鼠(3)1/4 A A(4)1 或 3对 M 不应答,对 N 应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