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分析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55732453 上传时间:2022-0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呈现出融合互动相互依存的态 势,这种融合趋势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制造业服务化是制造业与服务 业融合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是将企业价值链由以制造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 变的过程。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模式是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的。应积极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加快体制改革和创新,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关键词:服务业制造业融合以往将既不属于农业和采掘业,又不属于制造业和建筑业的行业统称为服务 业,它们是各自独立的。现在,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已经形成交集,它们之间的 界限越来越模糊。制造业和服务业互相渗透、融合,制造业的服务化趋势已经显 现。服务型制造是基于制造的服务和面向服务的制造, 是基于生产的产品经济和 基于消费的服务经济的融合。是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产业形态,是一种新的制 造模式。一、服务型制造业与传统制造业的不同服务型制造是基于制造的服务和面向服务的制造,是基于生产的产品经济和 基于消费的服务经济的融合。是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产业形态,是一种新的制 造模式。传统观念认为,制造就是生产加工。实际上,生产并不等于制造。制造 包括生产和服务两部分,制造=生产+服务。在价值实现上,服务型制造强调由传统的产品制造为核心, 向提供具有丰富 服务内涵的产品的服务转变,直至为顾客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在作业方式上,由 传统制造模式以产品为核心转向以人为中心, 实现个性化生产和服务;在组织模 式上,服务型制造的覆盖范围虽然超越了传统的制造及服务的范畴, 但是它并不 去追求纵向的一体化,它更关注不同类型主体相互通过价值感知, 主动参与到服 务型制造网络的协作活动中,在相互的动态协作中自发形成资源优化配置, 涌现 出具有动态稳定结构的服务型制造系统; 在运作模式上,服务型制造强调主动性 服务,主动将顾客引进产品制造、应用服务过程,主动发现顾客需求,展开针对 性服务。二、典型案例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融合越来越强,从企业层面看,企业已经由单纯制造、 单纯服务转向服务与制造相互融合。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从一个典型的制造企业变成以服务为主的企业, 开创 了服务型制造的先例。GE原是一家生产多元化产品的公司,韦尔奇上任后提出 了 “全面服务” “实时服务”和“提供解决方案”,从而使GE得到奇迹般的发展。 GE做到了顾客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对产品负责到底,考虑全面处处为顾客着 想,做到及时维修不给顾客造成大困扰。最终 GE得到了顾客的信任与依赖,取 得了辉煌的业绩,2000年销售额达到了 1116亿美元,服务业的收入占公司总收 入的75% IBM曾经仅是硬件制造商,经过十余年的业务整合,现已成功转型为 全球最大的“提供硬件、网络和软件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众所周知,IBM已将其个人电脑硬件制造业务出售给我国联想等企业,而自身专注于IT服务。在IBM全球的营收体系中,目前大约有 55%勺收入来自IT服务。如今越来 越多制造型企业向服务领域拓展。三、二业融合存在的问题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处在起步期, 还存在很多问题。我国现阶段对二业 融合发展认识不够、二业融合的机制不健全。政府和企业对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 的内在规律认识不够。一些地区仍然把制造业放在首位而忽视服务业, 甚至一些 欠发达地区正处于工业化阶段。 许多企业对二业融合中出现的新竞争规律、新商业模式认识不清,商业模式创新不够。大多数制造企业仍然以单纯制造为主,缺 乏服务外包的理念,对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投入严重不足,长期处于模仿抄袭阶 段形成了“中国制造”。我国制造业以生产加工为主,抑制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需求。长期以来, 我国制造业主要承担跨国公司的加工制造环节,跨国公司主要负责关键技术、研 发设计、品牌管理等,我国只负责将设计出的东西生产出来,或对其进行加工。 导致我国制造业成为单纯制造型, 限制了我国制造型服务业的发展。 从“中国制 造”变成“中国创造”是关键,这是我国制造业在创新上的突破。我国人才短缺、服务质量低,高端服务业人才供给不足。从近年来对研发、 设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行业的调查来看,普遍存在人才短缺问题。应大力 培养高端服务业人才,为制造型服务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四、我国二业融合的现状目前中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还很低, 服务业的基础弱,竞争力不强。中国服 务业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发展服务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我国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处于较低水平, 龙筱刚认为,影响二业融合 的主要原因是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 “拉力”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推力”不够;产前产后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充分,缺乏核心服务力,不能满 足企业专业化需求。结合目前的产业实际来看,制约我国二业融合的主要因素是: 对二业融合发展认识不够;制造业整体水平较低,对服务业需求不足;服务业与 制造业的互动机制不健全等。在我国,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的融合主要发生在大城市,大城市经济发展 迅速,有大量人才,具备良好的制度环境。上海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建设,为 先进制造业升级提供支持。如打造“研发设计平台”、“创新孵化平台”;在上海 化工区、浦东空港等产业园区配套发展物流型功能区等。五、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制造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基础和市场,服务业为制造业提供核心能力, 没有发达的服务业就没有强大的制造业。为此,应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加快体制 改革和创新,形成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良好机制和发展环境。二业融合的主要 路径是服务外包,融合的组织形式是产业集聚化、 配套化,信息技术成为融合的 技术载体,这些推动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例子, 规划出我国二业融合的路 线,进而提出促进我国工业融合发展应从扩大需求与供给层面加快制造业与服务 业融合,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发展模式、组织模式创新,把发展高端服务 业作为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支撑,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经济和政策扶 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建立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 机制。实施集群化战略,提高集群内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相互协同、配套服务水平, 使集群成为集成制造与服务功能的产业链集合,不断提升全产业价值链竞争力。 提高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应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提高企业信息化服务化水平。 扩大国内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需求。把发展高端服务业作为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 关键支撑。我国大中城市在应优先发展高端服务业,提升城市发展水平,更好地 发挥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机制创新和组织模式创新。大力发展服务外包。 多借鉴国外服务型行业的先进管理理念、服务模式等,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软 件信息技术、研发设计等领域的不断壮大。提高制造业与服务业的配套服务水平, 完善创新创业投资环境,完善知识产权创造,提升创新能力。制定为高端服务业提供智力资源的人才战略。设立新兴服务业相关学科,建 立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鼓励海外留学生回国创业,为他们提供相关政策和优厚 待遇。深化服务业体制改革、扩大服务业开放。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财税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六、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意义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对于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 由分工走向互补和创新融合,本质上可以促进我国的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我国 当前经济增长依然面临着资源、能源消耗大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之间的矛盾, 而服务型制造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路径选择。服务型制造的产生对世界制造业的发 展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改变了原有制造业形成的价值链;另一方面, 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结论:服务型制造不仅是制造业发展的方向, 也是解决我国制造业当前面临的困难 的途径。服务型制造将传统的制造和服务融合, 符合人们需求的发展规律, 具有 很强的生命力,将为制造企业创造持续的竞争优势。参考文献 :1】陈荣秋 马士华 生产运作管理 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 年 第四版2】龙筱刚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研究 J. 价格月刊 20093】周晔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及其启示 J 开发研究 20104】张树义 论上海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 J 现代商业 20075】王晓红 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 N 经济日报 2014-7-246】孙林岩 李刚 21 世纪的先进制造模式服务型制造 J. 中国机械工程, 20077】百度百科 服务型制造 制造业服务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