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7 第1讲 区域地理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55690224 上传时间:2022-02-18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7 第1讲 区域地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7 第1讲 区域地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7 第1讲 区域地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向高考走向高考 地理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吾将上下而求索新课标版新课标版 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七专题七区域地理区域地理考考 点点 统统 计计考点分布时间世界自然地理世界人文地理中国自然地理中国人文地理2014年新课标(35)北京文综(1)全国大纲(46)江苏地理(27)新课标(9)北京文综(2)全国大纲(911)新课标(37)安徽文综(2728)四川文综(12)浙江文综37(3)江苏地理(29)北京文综(910)浙江文综(56)安徽文综(2324)浙江文综37(1、2)江苏地理(28)考点分布时间世界自然地理世界人文地理中国自然地理中国人文地理2013年四川文综(3、4、5)新课标(5)广东文综(4)四川文综41(1)课标文综37(14)北京文综36(2)四川文综(9)重庆文综(45)四川文综41(2、3)广东文综40(4、5)新课标(11)新课标(3)北京文综(1)福建文综37(1)四川文综(1)新课标(4)北京文综(2)福建文综(68)山东文综26(2、3、4)考点分布时间世界自然地理世界人文地理中国自然地理中国人文地理2012年全国文综(12)北京文综(12)浙江文综(36)江苏地理27(3)广东文综40(1、2、4)课标文综(67)福建文综(9)全国文综(4)重庆文综(810)北京文综36(2、3、4)课标文综(12)重庆文综(11)安徽文综(3233)上海地理(3034)专题七专题七第一讲世界地理第一讲世界地理 考考 纲纲 展展 示示1备备 考考 策策 略略2核核 心心 整整 合合3考考 例例 透透 析析4课后强化作业课后强化作业5考考 纲纲 展展 示示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2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3一个大洲(如亚洲)、五个地区(如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六个国家(如日本、印度、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4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备备 考考 策策 略略从考查形式上看,多以热点地区或国家为切入点,区域图为背景材料,侧重考查世界主要地区、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特征、资源状况、工农业生产活动、交通运输线、城市化特征等知识。复习时,可着重注重以下三方面:(1)复习过程中注意把高中的系统地理知识穿插在世界地理的复习过程中。既要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要寻找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在自然、人文、区域地理之间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做到透析自然地理原理、活用人文地理观点。把复习的区域放在其所属的大地理背景下,从总体上把握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2)立足人地关系,比较区域差异,突出区域因地制宜与可持续发展。结合地形、河流、植被、资源、灾害等进行综合思考,得出区域因地制宜的措施、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3)注意复习方法和技巧的总结,善于从主要区域特征分析中总结规律和方法技巧,并将其运用到其他区域的分析过程中去,以提高复习效率。核核 心心 整整 合合一、世界主要地区定位及典型地理特征1东南亚和中东2欧洲西部和撒哈拉以南非洲3极地地区4世界重要海峡的位置、轮廓特征二、分析世界大洲自然地理特征应注意的两个问题对于大洲复习的主要策略是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具体来说就是突出亚洲,抓其他大洲的主要特点。 1.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具有显著的独特性。(1)是世界最大的陆地环境综合体。(2)地理环境要素具有多样性、极端性和典型性。(3)地理环境结构具有错综复杂性,以纬度地带性为基础,兼有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综合烙印。(4)矿藏、水力、生物等自然资源的丰富性。以上这些是亚洲有别于其他大洲的独特性。2其他大洲要抓住最主要、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1)欧洲:平原为主,冰川地貌广布;温带气候为主,海洋性特征典型;河湖众多,水量充沛;温带植被为主。(2)非洲:高原大陆;热带气候;河湖少;草原为主。(3)北美洲:纵向地形区;跨热、温、寒三带;河湖多;森林、草原植被广布。(4)南美洲:山地、高原、平原地形完整;热带气候为主;水源丰富;森林、草原植被广布。(5)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三大地形区分布;气候、自然带呈半环状分布,以热带气候为主,干旱;河湖少,集中于东南部;草原广布。(6)南极洲:海拔高,冰盖;酷寒,干燥;淡水资源丰富。 三、五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的影响分析地区位置与范围地形特征气候与农业资源与工业交通要道东南亚亚洲东南,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中南半岛山河相间,马来群岛多火山中南半岛多为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多为热带雨林气候;种植园农业和水稻种植业发达,是天然橡胶、棕油、蕉麻的最大产区石油、锡矿丰富;以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为主,大力发展民族工业马六甲海峡地区位置与范围地形特征气候与农业资源与工业交通要道中东三洲五海之地;位于亚非欧之间,为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内陆湖)所包围三高一平:安纳托利亚高原、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多为热带沙漠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沿岸有地中海气候;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发达,地中海沿岸为花卉、蔬菜、水果主产区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开采和冶炼业发达,工业基础薄弱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地区位置与范围地形特征气候与农业资源与工业 交通要道欧洲西部大体是东经30以西的欧洲北有斯堪的纳维亚山地,南有阿尔卑斯山地,中部为西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向东大陆性增强,南部为地中海气候;乳畜业发达,地中海沿岸为花卉、蔬菜、水果主产区煤铁丰富,北海石油丰富;现代工业发源地,资本主义工业发达,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北海波罗的海地区位置与范围地形特征气候与农业资源与工业交通要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以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有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由赤道向南北两侧对称分布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最南端有地中海气候;热带种植园农业发达,可可、咖啡产量大,粮食不能自给矿产丰富,有南非的黄金、赞比亚的铜、几内亚的铝土、刚果盆地的金刚石、尼日利亚的石油;现代工业落后,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好望角航线地区位置与范围地形特征气候与农业资源与工业交通要道南极洲基本分布在南极圈以内高原大陆,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陆酷寒、烈风、干燥靠近印度洋沿岸的铁丰富,磷虾、鲸等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四、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中国印度巴西空间定位中国印度巴西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形分三部分,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气候气候复杂多样,雨热同期,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东部地区以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西部内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青藏地区以高山高原气候为主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中国印度巴西主要自然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和季雨林带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资源煤、铁、石油、有色金属、水能等资源丰富煤、铁、锰、耕地等资源丰富森林、草原、铁、锰等资源丰富中国印度巴西工业部门钢铁、机械、石油、纺织钢铁、机械、纺织、电子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分布东部沿海、长江沿海,陇海兰新铁路沿线德干高原东北部、南部等东南沿海中国印度巴西农业农作物小麦、棉花、油菜、花生、水稻等小麦、水稻、茶叶、黄麻等咖啡、蔗糖、香蕉、可可等分布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恒河平原、半岛沿海等巴西东南部城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等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班加罗尔巴西利亚、圣保罗、里约热内卢五、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日本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空间定位日本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地形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地震地形平坦,以平原、高原为主地形南北纵列,西部高山,中部平原,东部低矮山地地形分三部分,东部大分水岭,中部平原,西部低矮高原气候气候以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具有明显的海洋性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各地差异显著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类型复杂多样,受地形影响大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呈半环状分布日本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主要自然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资源除森林、水力资源外,其他都很贫乏森林、煤、铁、石油、水能丰富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煤、铁等资源丰富日本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工业部分钢铁、机械、电子、纺织等煤炭、钢铁、石油、机械、化工等钢铁、汽车、电子、石油等工业钢铁、机械、纺织等分布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东北部地区南部地区部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日本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农业农作物水稻春小麦、冬小麦、向日葵小麦、棉花、玉米等小麦分布沿海平原东欧平原南部中央大平原东南部、西南部城市东京、大阪、神户、横滨、名古屋、北九州莫斯科、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海参崴、伊尔库茨克华盛顿、纽约、芝加哥、休斯敦、洛杉矶、旧金山堪培拉、悉尼、墨尔本六、分析某个国家或地区工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主要国家及其某个地区工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一般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同时区位条件又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下面以典型国家或地区为例说明区位条件分析的一般方法。国家(地区)工业或农业有利条件不利条件日本工业多港湾,便于进口原料,出口产品;雄厚的科技力量;丰富而高素质的劳动力矿产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依赖国际市场印度农业水热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广;丰富的劳动力;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水旱灾害频繁;降水季节变化大;人口众多,农业压力大国家(地区)工业或农业有利条件不利条件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农业纬度较低,热量较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交通便利降水少;产量不稳定澳大利亚畜牧业草场面积广阔,地广人稀;科技发达;海运便利劳动力不足,市场距离远国家(地区)工业或农业有利条件不利条件美国东北部地区工业丰富的煤、铁资源;水源充足;便利的水陆交通;科技力量强;社会协作条件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存在环境污染现象巴西东南部工业铁矿资源丰富;海运便利;开发历史早优质煤、石油资源不足考考 例例 透透 析析(2014新课标)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此完成(1)(2)题。(1)甲国位于()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2)2011年6月21日,该订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B徐州的白昼较短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3)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A好望角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D麦哲伦海峡【解析】第(1)题,考查了区域定位。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分析,图中甲国位于南美洲,选项D正确。第(2)题,考查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6月21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回归线附近,此日徐州距离太阳直射点较甲国首都近,因此徐州正午太阳高度较高,选项A正确;该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徐州白昼较长,选项B错误;该日徐州正午日影向北,甲国首都正午日影向南,两地正午物影相反,选项C错误;两地日出方向相同,但方位角不同,选项D错误。第(3)题,考查了海运航线。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是横穿太平洋,经过巴拿马运河,进入加勒比海,到达甲国,选项C正确。【答案】(1)D(2)A(3)C材料一斑头雁是食草性水禽,喜集群,飞翔能力强,有迁徙习性,其迁徙路线和时间相对固定。图1为斑头雁在亚洲地区的主要迁徙路线示意图。(2014江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二斑头雁于3月中下旬到达青海湖开始营巢、产卵,6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入孵化高峰期,然后育雏、换羽,8月底开始迁出。图2为斑头雁从繁殖地迁至越冬地的实际观测路线及沿线停留地示意图,下表是青海湖附近某地多年平均气候观测资料。月份平均气温/降水量/mm17.41.223.92.231.97.048.119.0512.443.0615.359.2717.388.2月份平均气温/降水量/mm816.674.0912.354.4106.620.5110.33.9125.71.2全年6.1373.8(1)青海湖斑头雁繁育过程与当地气温变化的关系是_。(2)斑头雁从青海湖到雅鲁藏布江一带迁徙过程的时空特点是_,沿途停留地的环境是_。(3)南亚地区是斑头雁重要的越冬地,其冬季温暖的原因是_。恒河河口湿地和印度河湿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4)从繁殖地迁往南亚越冬地的过程中,斑头雁可能面临的最严峻考验是_。(填写字母)A飞越唐古拉山口B飞越雅鲁藏布江河谷C飞越喜马拉雅山D躲避恒河河口风暴潮【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地理事象的时空分布特点。第(1)题,据材料二,斑头雁于3月中下旬到达青海湖开始繁育,到8月底结束。结合表1可知,从3月份开始,青海湖地区气温高于0,说明此时气温开始回升,湖面解冻,6、7月份为孵化高峰期,而此时青海湖区气温达到一年中的最高值,有利于孵化,8月底后气温明显下降,所以迫使斑头雁南迁。第(2)题,结合图2,斑头雁从青海湖到雅鲁藏布江一带迁徙过程的时空特点是历时较长(从8月底到11月初),距离远(跨近30个纬度,迁徙距离达3 000千米左右),停留次数多(七次以上)。由图1可知,斑头雁停留地多在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的环境特点是高寒,此外停留地多与河湖等湿地相伴。第(3)题,南亚地区冬季温暖的原因可从纬度与地形等方面进行分析。恒河口湿地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而印度河湿地的气候类型则是热带沙漠气候。第(4)题,斑头雁从繁殖地迁往越冬地的过程中,要飞越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这是其面临的最严峻的考验。【答案】(1)3月中下旬气温回升,湖面解冻,斑头雁飞回繁殖地;6、7月份气温为一年中最高,有利于孵化;8月底以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斑头雁开始南迁。(2)历时长;距离远;多次停留高(原)寒(冷)湿地(河湖、沼泽等)(3)纬度低、海拔低;北部山地高原对寒冷气流的阻挡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4)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