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文化》复习课教学设计黄碧珊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587443 上传时间:2022-02-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弘扬中华文化》复习课教学设计黄碧珊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弘扬中华文化》复习课教学设计黄碧珊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弘扬中华文化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广州市执信中学 初三政治备课组 黄碧珊一、【课程分析】(注意结合课标的内容)弘扬中华文化是初三思想品德的第二单元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的第五课内容。弘扬中华文化通过阐释中华文化特点,领会中华文化的力量,提高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列举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表现,热爱中华传统美德,解释中华传统美德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道理。一轮复习教学,要夯实基础,弘扬中华文化在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八课投身精神文明建设的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二、学情分析(注意结合课标的内容,围绕思辨能力的目标设置)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基础:通过初一、初二的学习,初三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思想品德知识,这为本框教学目标的落实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也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与筛选能力、阅读与表达能力、具备一定的判断、分析和综合等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这为本框的探究与合作等教学活动的展开奠定能力基础。作为毕业班的学生,有一定的升学压力。明确考点具体要求、知识点如何扎实掌握,一轮复习中都急需指导。三、 教学目标(注意结合课标的内容,围绕思辨能力的目标设置)1、 知识与技能:(1)知道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2)感受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学习和弘扬中华文化,提高国家软实力;(3)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表现;(4)解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道理。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时政热点的探究,更好地感受中华文化。(2)通过课堂上对解题的思维过程的引导和答案组织过程的训练,提高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准确调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能力。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感受中华文化与个人情感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热爱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四、教学重点、难点1、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美德不断丰富和发展。2、感受中华文化与个人情感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互动探究法、分析与综合等六、教学过程环节内容(情境)教学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弘扬中华文化在文化建设的地位明确弘扬中华文化与本专题其他内容的联系回顾知识。明确复习目标要求。探究与共享情境:年味图片和相关文字材料;从春节到回家,从回家到孝道。教师创设两个问题,明确要求,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思考、分析。观看图片和文字材料,结合问题进行思考、组内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热点。探究1上述材料和图片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哪些观点?教师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找出知识点,进行知识点的复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提问:1、你说回家过年图片是怎么体现民族的凝聚力?2、你怎么看时下青年人喜欢过洋节日,对传统节日知之甚少的现象?学生发言。 通过老师的进一步提问让学生理解知识点,达到情感的升华。通过时政热点的互动探究,感悟中华文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调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比较、辨别、分析能力。探究2、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传统美德呢?从回家过年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引出知识点复习。学生思考,发言。 落实传统美德的理解。增强对学生的审题意识的培养和问答题解题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梳理简要总结本框的考点,理清层次和内联。思考本节课的考点层次和内联。培养综合与分析的能力。真题演练高考题:选择题1-3问答题1道解答选择题:引导学生从设问的指向、选项的正确性、以及题肢与题干关系等方面。问答题:巩固堂上的审题方法、答题技巧。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题目。体会中考真题的特点和要求。培养推理、判断、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七教学反思(着重从情景设置、设问与引导分析)这是一节初三一轮复习课,主要特点有:(1)面向中考,夯实基础。认真讲清各个考点;(2)有思维深度。以具体情境为载体,设计两个问题,材料的选择和问题设置有适度,符合中考备考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能力。(3)重视过程与方法。师生互动性强,探究过程突出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提高了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