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黑** 文档编号:55445864 上传时间:2022-02-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一、教学题目湘教必修(一) 第一章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P6二、课标要求和分析课标要求: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 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三、教材分析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能在天体系统中确定地球 所在位置,二是结合太阳燃烧的稳定状态和大行星运轨道特征,说明地球存在 生命的宇宙环境特征。这里需要补充太阳大小长期稳定的燃烧保证地球表面长 期保持适宜的温度,有利生命进化;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保证地球宇宙环 境的安全。这两点宜在讨论地球是特殊的行星时补充。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义特殊的行星要通过引导学生从图文资料 中找出地球与其他行星在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上的共性以及轨道位置和自身条 件上的特性。运动特征共性包括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结构特征主要是通 过与类地行星比较得出地球在质量和体积方面不具特殊性。地球上存在生命主 要是因为日地距离适中,所以有适合的温度;因为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所以 能吸引住大气形成厚度、压力适合的大气层;因为地球存在岩浆活动,所以有 地球内部氢氧分异化合的水汽溢出形成海洋。教材涉及各类天体及其特点、天体系统成因、行星类型等内容,这些只需 引导学生一般性了解。四、学情分析学生能够从各种媒体了解宇宙与地球的相关知识,但多数不系统,更不能 聚焦于地球的宇宙环境这个核心上,发散度高。另外学生对宇宙的一些概念常 常含糊不清,教学中有必要进行适当的纠正。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宇宙环境包括地球在宇宙中的位 置和安全的宇宙环境。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作为普 通的行星是与八大行星比较,在运动特征上和结构特征具有共同性和相似性; 作为特殊的行星是自身和宇宙环境造就了存在生命的条件。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天体系统,掌握用框图结构说明地理事 物系统的方法;通过分析图文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 行星,进而初步掌握比较地理事物,分析和综合出地理特征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积极查阅相关资料和参与课堂讨论的活动, 感受到世界是物质的、普遍联系的和运动发展的,世界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 是能为人类认识的,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和自然规律的兴趣,促进学生初步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六、本节教材难点及重点重点: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确定的理由:是核心知识,是说明地球宇 宙环境的基础。2.特殊的行星的特殊之处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确定的理 由:是地球特殊性的具体体现,地球有了生命和人类才有可能探讨地球的宇宙 环境以及五大圈层环境的发展规律。难点: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确定理由:学生易于从自然常识角度认识地 球上为什么有生命,而难以从地球的宇宙环境探索地球为什么具有生命存在的 条件。七、课的类型与课时安排新授课 两节课八、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与情景教学法,读图分析法讲授法为主,谈话法、讨论法为辅九、直观教具多媒体课件十、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 学 内 容教师活动及意图学生活动及意图时间【师】:大家观察过夜空中闪烁、运动 的繁星吗?在哪里?是在城市里更易观 测星空还是农村?(建筑物的遮挡、光 污染)照这么看来,生活在古代的人们 比生活在现代的人们更易观测星空。我国上古时期,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三星在户”,“龙尾伏辰”本是乡间流行的天文民谚。这些 成语想表达什么意思?我们选择其中一 个来猜测、讨论。剩下的两个成语,自 己课下去落实。【师】:在语言和文字诞生之前,先民 就开始探索天空中闪烁、运动的繁星的 奥秘。各民族的先民编织了有关星空的 美丽神话,留下了大量观察星空的记 载,为我们揭开宇宙奥秘提供了有益的 启Tp o当今世界有两大完整的星座系统, 西方的88星座体系和我国的三垣四象 二十八星宿星座体系,共300多个星 座。较为流行的十二星座就属于88星 座体系中。(十二星座即黄道十二 宫,是占星学描述太阳在天球上经过 黄道的十二个区域。)我国古代占星 家看重的是那些暗星,因为只有暗星 看起来才似有明灭晃动,才能增加星 占上说辞。(我国的星座完全是用群 星布置成一幅波澜壮阔的写意画,几 乎毫不在意每颗亮星的确切位置。) 在我国古代观察天文,并推算历法的 官员叫司夭监或者钦夭监。【师】:古代的事儿,我们就不说了, 时间到了现代,天文望远镜技术的发 展,使得天文学先前走了一大步。最明 显的就是,我们可观测的范围扩大了。 人类已经观测到的宇宙有多大? 140亿 光年。人类已经观测到的宇宙半径是多 少千米?由身边具 体的事物 推理抽 象、概化 的事物1010m20m【过渡】:宇宙很辽阔的,宇宙中存在 哪些人类已经掌握的物质呢? (PPT介 绍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 星体等物质,统称为天体。)【师】:天体在宇宙中的分布是不均匆 的,如何在苍茫的宇宙中找到地球?想 想,我们是如何找到我们高一 X班的? 请大家阅读课本7页到9页“活动以 上的内容,勾画出自己觉得有用的信 息,思考如何在宇宙中找到地球?(j5-10 分钟)与黑板上写下总星系的概况图。提 到太阳系时,讲解并记忆8大行星。(理论上,第一课时完)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师】:目前,已知太阳系有八颗行 星。按照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 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 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 星。我们通常用运动方向、轨道平面和运动轨迹 等,来描述行星围绕太阳的公转运动。试用相关图 表说明行星的运动特征。PPT演示。(行星绕日公 转的方向具有同向性、轨道而具有共面性、轨道形 状具有近圆形。)好了,我看到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归纳了一些出 来,那么现在就由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详细地说一 说吧。地球上能够出现生命,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一个是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即外部条件; 另一个就是地球自身的有利条件。首先,是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前面我们学 过,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具有同向性、共面性以及 近圆性,各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所以,它具 有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第二个就是稳定的光照条 件。从太阳系诞生到地球上开始有原始的生命痕 迹,中间经历了漫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太阳 没有明显的变化,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 定,生命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其次,就是地球自身的物质条件。前面讲过, 日地距离约为1.5亿千米,距离适中,同时地球自 转和公转的周期也适中,使得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保 持在15度左右,适合生物的生存。如果距离太近或 太远,都会导致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生命的 产生和发展。第二点,地球与其他行星相比较而 言,他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能吸引大量气体聚集 在其周围,义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形成了以氢、 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我们知道,人如果 没有食物但有水可以活七天左右,而没有水则可以 活34天,但如果没有空气,那么活不过10分 钟,由此可见,大气对我们的生活有多么的重要。 最后,我们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在地球形成之初 是没有水的,而由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 出大量的热量,再经过岩浆活动等形式溢出地表, 遇冷凝结,形成降雨,再汇集到地表低洼的地方, 形成原始的海洋。又由于在地球发展的初期,太阳 紫外线非常强烈的,生命为了躲避强烈的紫外线.,那么在海洋当中正好是一个非常好的藏身之所,所 以生命得以存活下来。所以说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