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贸易摩擦问题初探市场贸易专业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5273969 上传时间:2022-02-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省贸易摩擦问题初探市场贸易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某省贸易摩擦问题初探市场贸易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某省贸易摩擦问题初探市场贸易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贸易摩擦问题初探目 录摘要3关键词31.浙江贸易摩擦问题的基本情况概述41.1贸易摩擦的基本定义41.2贸易摩擦的主要特点51.3浙江省贸易摩擦问题的基本情况52.浙江贸易摩擦的严峻形势分析62.1贸易摩擦的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影响巨大62.2贸易摩擦的区域不断扩展,尤以发展中国家为甚72.3贸易摩擦的形式日益多样化72.4贸易摩擦涉及的产品种类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73.浙江贸易摩擦频发的原因浅析83.1浙江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商品技术含量低83.2浙江的出口市场结构过度集中,灵活度不够93.3浙江省的贸易方式来较为单调,缺乏足够的弹性93.4浙江的贸易主体缺乏大型企业,企业竞争力匮乏94.浙江应对贸易摩擦的对策和措施104.1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104.2加快建设贸易摩擦预警机制,积极应对贸易摩擦104.3大力培养应对贸易摩擦的专门人才队伍,提高处理摩擦的能力和水平104.4进一步推进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战略”,加大对新市场的开拓力度,逐步降低对主要发达国家的市场依赖程度11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浙江省的外贸出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外贸进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外贸的收益也极大是拉动了浙江经济的发展。然而,在浙江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浙江与国际间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问题也急剧增多,成为影响浙江经济发展的一大顽疾。本文论述了浙江贸易摩擦问题的基本情况,阐述了浙江贸易摩擦的严峻形势,并剖析了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希望可以为浙江更好的解决贸易摩擦问题做出一些参考。关键词:浙江;贸易摩擦;问题正 文:1.浙江贸易摩擦问题的基本情况概述1.1我国整体贸易摩擦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外贸快速增长,随着贸易额的快速增长我国面对着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贸易利润也在不断下降,还面临巨大的资源压力。2004年,我国外贸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进出口总额达11547亿美元,超过日本,由1978年的第32位跃升世界第三位,我国出口贸易额在世界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已经由1978年的0。75上升到6左右,贸易大国的地位得到巩固。2005年,外贸继续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全年实现了进出口贸易总额14221。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23。2,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进口6601。2亿美元,贸易顺差是1018。8亿美元。在1980年2005年期间贸易总额年均增长,进出口额年均增长都在15左右,远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二、外贸贸易摩擦分析1。快速发展动因分析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们把对外贸易作为发展本国经济的最初推动力。世界自由化政策的效果,世界经济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为我国外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外贸体制改革,以及9左右的实际增长率为外贸发展创造了良好内部环境,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加快了贸易和投资政策的改革。我国在劳动力资源、市场规模和经济发展潜力上又具有比较优势。外资对我国增加出口,改善国际贸易地位起了积极作用,外商企业出口额占我国出口总值的57,进口占58%。2。外贸产品构成不断优化利用世界产业转移的契机我国外贸从初级产品出口转换为轻工纺织品的出口,再到机电制品的出口,目前利用世界高科技产业转移的机遇正向高科技制品为支撑点转变。2004年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总额的27。4%,增幅高于总出口增幅17个百分点。进口商品中生产资料一直在进口总额中占80左右,其中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国家重点建设所需物资,以及工农业生产所需原材料进口稳定增长3。外贸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以前一般贸易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改革开放后加工贸易异军突起,超过一般贸易的增长,目前已经占到出口总额的55,进口总额的39%,尤其是进料加工贸易发展尤为迅速。4。外贸依存度扶摇直上随着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大幅度攀升对外贸易依存度迅速上升:2002年外贸依存度为51,2003年60。2,2004年70。我国一些产品过于依靠国外市场,如服装和鞋类的出口依存度为71,DVD机84,摩托车为63,照相机56,电冰箱47,彩电46,空调42。我国重要战略资源的进口依存度同样很高,尤其是石油、铁矿石。5。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在我国出口数量、品种急剧扩大积累巨额贸易顺差的同时,我国遭遇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贸易摩擦强度加大,花样翻新,领域不断延伸。主要有“两反两保”如:2005年共有18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调查63起,涉案金额21亿美元。其中,反倾销51起,涉案金额17。9亿美元;特保案件7起,涉案金额2。2亿美元;保障措施5起,涉案金额0。9亿美元。美国还对我国7种产品发起“337”调查,涉案金额12亿美元;欧盟、美国、土耳其等国对我国纺织品启动“242”调查或实施限制措施。近两年我国企业遭遇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居世界第一1.2浙江省贸易摩擦问题的基本情况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近年来的外贸增长之路注定不平坦,外贸大省浙江尤为如此。全球经济不景气为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复苏提供了温床,外贸企业遭遇贸易摩擦的可能性大幅增加,贸易摩擦形势空前严峻,浙企亟须修炼“内功”。目前,世界各国已相继提出各种拯救经济的方案,为保护本国企业和市场,美国、日本、欧洲等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都逐渐增加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国内出口企业遭遇了比过去几年更大的威胁。这一“威胁”在浙江企业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根据浙江省商务厅的统计,以2008年为例,当年度浙江省遭遇了来自美国、欧盟、加拿大、印度、阿根廷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摩擦81起,比2007年增加28.6%,直接涉案金额15亿美元;其中反倾销调查65起,反补贴12起,保障措施2起。更值得注意的是,自我国加入WTO之后,浙江企业遭遇到的国际贸易摩擦已经越来越多从2002年起到2008年,浙江外贸企业遭受的贸易摩擦案件占全国总数的1/3以上,涉案金额占全国的1/4。浙江省外贸从去年以来呈现增幅放缓态势,甚至出现下降,今年一季度,浙江省累计实现进出口总值372.6亿美元,同比(下同)下降19.3%,其中,出口270.6亿美元,下降17.6%;进口102亿美元,下降23.6%。2002年-2008年8月,我省共遭遇来自美国、欧盟、印度、土耳其、加拿大、埃及、墨西哥等25个国家和地区提起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含特别保障措施和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以下简称“两反一保”)和“美337调查”等贸易摩擦案件296起,占全国总案件数的三分之一;直接涉案金额近60亿美元,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其中,反倾销调查为主要涉案类型,共计涉案数206起,涉案金额约35亿美元。同时,反补贴调查急剧增多,特别是2004年以来反补贴调查已日益成为对华国际贸易摩擦的新焦点,仅2008年1-8月份就有7起反补贴调查,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从行业看,纺织、机电、轻工是我省受国际贸易摩擦影响最大的三大行业。2007年以来,机电产品已成为涉案最多的大类商品;机电产品中有紧固件、钢管、眼镜、打火机等百余个商品均遭遇过贸易摩擦。从案源国看,前五大国家(地区)分别是美国、印度、土耳其、欧盟和加拿大。其中,美欧是重点案源国,两者合计涉案数和涉案金额分别占全省的30%和80%以上。2.浙江贸易摩擦的严峻形势分析2.1我省贸易摩擦的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影响巨大2009年,浙江贸易摩擦的数量有增无减。1-2月,浙江遭遇贸易摩擦案件16起,同比上升45.5%,涉案金额1.8亿。像巴西、阿根廷和加拿大对鞋类产品发起了3次反倾销调查,均涉及浙江,像这样的不同国家对同一商品在短时间同时发起反倾销调查,为历年来少见。预计2009年,纺织品、钢铁产品、机电产品和轻工产品等商品将成为国外实施贸易保护的重点对象,成为贸易摩擦的焦点。与此同时,随着贸易摩擦形式的不断升级变化,浙江省遭遇的国际贸易摩擦也已从单纯的贸易问题,向汇率制度、环境保护、劳工标准、社会责任以及经济管理模式等深层次、体制问题深入。目前,国际贸易摩擦已从针对单个或某类产品逐步向产业和结构性贸易摩擦方向发展,基于战略利益考虑而引发的制度性国际贸易摩擦增多,并频繁指向我省块状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温州、宁波的打火机产业,萧山、绍兴的聚酯产业多次在其主要出口市场遭受反倾销调查。2.2我省遭遇贸易摩擦的形式与特点(一)从商品结构来看,浙江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轻纺、工艺和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多年来,浙江出口商品一直以轻纺、服装、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些产品主要是依靠低价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在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方面的重视和投入不足。因此,虽然出口规模迅速增长,但效益并没有同步增长。由于在质量和技术方面的竞争力不强,大量企业只能依靠低成本、低价格和低质量进行竞争,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很低,难以形成自身的品牌。这种出口商品结构在国际上面临的竞争形势相当严峻。一方面,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市场容量相对有限,因为进口国主要是发达国家,这类商品的需求弹性较低,需求难以随收入的上升或价格的下降而大幅上升。而且,这些商品一般都被主要进口国列为“敏感性商品”,在进口时要进行严格限制。另一方面,这类商品的国际市场供给能力却相当巨大,出口竞争异常激烈。在这种形势下极易引发贸易摩擦,其中十分突出的就有反倾销、保障措施以及 “劳工标准”等。(二)从市场结构来看,浙江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近年来,浙江出口市场多元化取得了明显进展,东盟、中东、独联体、南美等地区逐步成为浙江出口的重要市场。但是,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传统市场在出口市场中的比重仍然较高(表1)。由于市场高度集中,浙江大量产品在较短时期内对部分国家和地区出口数量迅速上升,极易引发进口国的限制或制裁,从而导致贸易摩擦。因为市场相对集中,一旦有一家省内企业在某个市场出口获得成功就很容易引起其他企业竞相效仿,为了争夺市场,企业之间又往往引发“价格战”,进行压价竞销。最终形成出口“量增价减”、“增量不增收、增量不增效”的现象。这进一步成为进口国对浙江产品进行反倾销或采用其他贸易壁垒的直接诱因。而且,一旦主要的进口国家对浙江产品进行限制,浙江企业极可能失去整个出口市场。由于贸易摩擦导致整个行业或大量企业陷入困境的例子在浙江并不少见。表1浙江主要出口市场结构情况(20012004年) (单位:亿美元)年份国家2001200220032004出口额比重%出口额比重%出口额比重%出口额比重%欧盟46.2520.1359.4320.287.3721.0138.5623.82美国44.0219.1656.9019.3480.4019.33112.5819.36日本37.7016.4140.1013.6348.9711.7761.1610.52合计127.9755.7156.4353.17216.7452.1312.353.7数据来源:根据浙江外经贸公众网统计数据计算。(三)从贸易方式来看,浙江出口主要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的比重很小2000年以来,浙江加工贸易占总出口的比重一直在20%左右,远低于全国50%以上的水平,导致了加工贸易对我省外贸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表2)。1998年至2003年,加工贸易拉动浙江出口增长率平均不到4个百分点。与加工贸易相比,一般贸易更容易受到贸易壁垒的限制,也更容易引发贸易摩擦。比如反倾销,到目前为止浙江遭受反倾销的产品和企业大多是从事一般贸易出口的。加工贸易一般都不同程度含有国外增值成分,而且往往在销售渠道上也依赖国外企业。因此,加工贸易不易成为国外贸易限制的对象,引起贸易摩擦的可能性相对小得多。表2浙江外贸出口贸易方式构成(20002004年)(单位:亿美元)贸易方式年份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规模比重规模比重2000154.079.2240.120.632001182.679.4647.020.452002242.782.4950.517.172003342.082.2172.817.502004467.580.39112.319.31数据来源:根据浙江外经贸公众网统计数据计算。(四)从贸易主体来看,浙江出口经营主体中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占有重要地位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浙江民营企业成长迅速并成为推动浙江出口迅速增长的关键力量。从1998年到2004年,浙江有出口经营实绩的民营企业由379家增加到6623家,出口金额由9.62亿美元增加到了238.16亿美元。到2005年8月底,全省获得进出口经营资格企业达1.88万家。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成为浙江出口经营主体和浙江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的同时,也给浙江外贸经营秩序带来了严峻考验。但是,出口民营企业数量过多,大多数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研发和市场开拓能力不强,出口的产品大多以传统小商品为主,技术水平、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这就导致在出口过程中过度竞争,造成出口秩序混乱,压价竞销,盲目降低成本和质量水平,从而招致国外限制并引发贸易摩擦3.浙江贸易摩擦频发的原因浅析经过多年持续高速增长,浙江已成为我国的外贸出口大省。浙江在出口增长的同时也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重点地区,各种形式的贸易摩擦大量地指向浙江的出口产品和企业。从理论上说,贸易摩擦的数量和频率与出口规模之间存在一定正向联系。尤其是当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从“互补型”的垂直贸易向“竞争型”的水平贸易转移时,这种正向联系更加明显。从这种角度看,浙江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其实是浙江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和出口结构升级必然面临的问题。贸易规模的变化只是浙江贸易摩擦形势严峻的一个直接的表面原因。浙江的外贸出口商品结构、市场结构,贸易方式和贸易主体构成情况,才是近年来国外针对浙江的贸易摩擦如此剧烈的深层原因。3.1浙江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商品技术含量低到2003年,机电产品才首次成为浙江省第一大类出口产品,出口占全省比重31.6。在此之前,浙江出口商品一直以轻纺、服装、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而且,这些产品主要是依靠低价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在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方面的重视和投入不足。因此,虽然出口规模迅速增长,但是出口效益并没有同步增长。由于在质量和技术方面的竞争力不强,大量企业只能依靠低成本、低价格和低质量进行竞争,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很低,而且难以形成自身的品牌。这种出口商品结构在国际上面临的竞争形势也相当严峻。一方面,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市场容量相对有限,因为进口国主要是发达国家,这类商品的需求弹性较低,需求难以随收入的上升或价格的下降而大幅上升。而且,这些商品一般都被主要进口国列为“敏感性商品”,在进口时要进行严格限制,因为它们对进口国的就业和工资水平可能造成较大影响。另一方面,这类商品的国际市场供给能力却相当巨大,大量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都拥有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在这类产品上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下,我们大量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也面临越来越多的考验,其中十分突出的就有反倾销、保障措施以及正在迅速发展的“劳工标准”等。这些都将对浙江现有的出口结构形成限制并成为引发摩擦的风险因素。3.2浙江的出口市场结构过度集中,灵活度不够浙江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过于集中在少数进口国家或地区的风险也是明显的。由于市场高度集中,浙江大量产品在较短时期内对部分国家和地区出口数量迅速上升,极易引发进口国的限制或制裁,从而导致贸易摩擦。到目前为止,在进口国数量增长较快或价格下降明显的浙江出口产品大多都成为遭遇贸易限制和摩擦的对象。因为市场过于集中,一旦有省内一家企业在某个市场出口获得成功就很容易引起其他企业竞相效仿,为了争夺市场,企业之间往往又引发“价格战”,进行压价竞销。最终就难免形成出口“量增价减”、“增量不增收、增量不增效”的现象。不仅如此,这还成为进口国对浙江产品进行反倾销或采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直接诱因。更为致命的风险还在于,一旦主要的进口国家对浙江产品进行限制,浙江企业极可能失去整个出口市场。而在短期内开辟新的市场难度极大,这往往使部分行业的企业完全陷入困境。由于贸易摩擦导致整个行业或大量企业陷入困境的例子在浙江并不少见。3.3浙江省的贸易方式来较为单调,缺乏足够的弹性长期以来,浙江地区对加工贸易存有一定偏见,认为加工贸易两头在外,产业链短,受外商控制,不利于产业的自主发展,造成浙江加工贸易占出口的比重偏低。2000年以来,浙江加工贸易占总出口的比重一直在20%左右,远低于全国50%以上的水平,导致了加工贸易对该省外贸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1998年至2003年,加工贸易拉动浙江出口增长率平均不到4个百分点。2003年,国家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对一般贸易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浙江的加工贸易才出现了明显的增长,但比重仍不到20%。从现有的资料看,与加工贸易相比,一般贸易更容易受到贸易壁垒的限制,也更容易引发贸易摩擦。尤其是反倾销,到目前为止浙江遭受反倾销的产品和企业大是从事一般贸易出口的。加工贸易一般都不同程度含有国外增值成分,而且往往在销售渠道上也依赖国外企业。因此,加工贸易不易成为国外贸易限制的对象,引起贸易摩擦的可能性相对小得多。3.4浙江的贸易主体缺乏大型企业,企业竞争力匮乏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浙江民营企业成长迅速并成为推动浙江出口迅速增长的关键力量。1998年,全省民营企业的外贸出口仅为9.6亿美元,1999年增长到1.65倍,2000年又比1999年增长2.12倍。2001年上半年,浙江省私营企业出口额为24.22亿美元,增长82.7%,是同期全国私营企业出口额的1/3,全年来看,民营企业出口总额占全省出口比重上升到23.7%,增量部分占全省增量的近60%。2003年民企出口规模首度超过国有、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已成为浙江外贸出口的主力军。但是,出口民营企业数量过多,大多数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研发和市场开拓能力不强,出口的产品大多以传统小商品为主,技术水平、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这就导致在出口过程中过度竞争,造成出口秩序混乱,压价竞销,盲目降低成本和质量水平,从而招致国外限制并引发贸易摩擦。浙江遭受的大量反倾销和TBT在一定程度也是由于这种出口市场竞争状况引起的。4.浙江应对贸易摩擦的对策和措施4.1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要扩大高技术含量、高加工程度和附加值的产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持续上升。但是,浙江的出口商品结构仍然不够合理。主要体现在一般贸易中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出口的比重偏大,加工贸易也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低附加值加工环节上。继续坚持“以质取胜”战略。要用先进技术和现代工艺对现有出口产品进行技术改造,重视提高产品质量,要树立质量才是赢得市场的永恒法宝的观念。要避免单纯依靠不断压低价格扩大出口的做法,那种以降低质量来压低成本和价格扩大出口,甚至为了扩大出口不惜牺牲利润的做法只会导致反倾销和其他形式的贸易摩擦,最终被迫丧失来之不易的市场。从长期来看,高质量的产品可以获得更高的出口价格,更有效地扩大市场和提高企业的利润。4.2加快建设贸易摩擦预警机制,积极应对贸易摩擦2005年,浙江省对外贸易预警系统十一五规划出台,2006年,浙江省外经贸部门按照以产业为基础,行业和企业参与、政府主导的原则启动了对外贸易预警点的建设工作,选择在本地区或省内具有代表性、对国际市场有较高依存度,产品易受国际贸易摩擦影响的地方支柱产业,由行业协会、商会等行业组织牵头建设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2007年,全省首批20个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通过评估验收,2008年第二批12个示范点也已经建成。地方各级政府已充分认识到预警示范点在服务企业方面的作用,不少市政府建立了对外贸易预警机制领导小组,除了省级示范点外还设立了市、县级的预警示范点。要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市场和重点问题”,积极探索,进一步完善我省对外贸易预警机制建设。在重点产业预警中,根据我省块状经济特色,争取在2012年前在全省形成覆盖重点产业的“对外贸易预警机制示范点”分布结构;各“对外贸易预警机制示范点”建立起全面、制度化的预警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机制,有效的预警防范应对机制;“对外贸易预警机制示范点”、政府间建立起分工协作、运转协调的对外贸易预警工作机制。在重点案源国方面,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进一步探索国外信息站点建设。4.3大力培养应对贸易摩擦的专门人才队伍,提高处理摩擦的能力和水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浙江面临的贸易摩擦仍将不断升级。因此,在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摩擦发生的同时,有效地处理和化解摩擦以推动出口正常发展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处理贸易摩擦,人才是首要的问题。因为处理贸易摩擦需要大量的各种专业人才,缺乏某一方面的人才都将导致在摩擦中处于不利地位。比如,进行反倾销调查与诉讼就需要一个强大的团队,由外语、会计成本核算、涉外法律等多方面人才共同承担。目前,浙江真正能代理反倾销调查与诉讼的律师却非常紧缺,也缺少经商务部备案的具备代理反倾销调查与诉讼业务资格的律师事务所。在遭遇反倾销调查等贸易摩擦时,不少浙江企业因得不到专业律师的及时指导,往往丧失了应诉最佳时机,最终丢掉了出口市场。因此,加强包括反倾销调查及诉讼在内的应对贸易摩擦专门人才的培养,建设一支素质良好、业务精通,并能跨语言、跨文化交流的高级人才队伍,已成为浙江应对贸易摩擦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应加强对WTO相关规则和现有的各类贸易摩擦案例进行研究,总结解决摩擦的经验与教训,特别是在发生摩擦最多的反倾销与反补贴、保障措施以及TBT等方面。政府、行业组织以及企业之间要加强协调合作,共同提高解决贸易摩擦的能力。4.4进一步推进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战略”,加大对新市场的开拓力度,逐步降低对主要发达国家的市场依赖程度长期以来,日本、美国和欧盟各国在浙江的出口市场中一直占有绝对的比重,这种市场分布过于集中的状况给浙江出口增长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市场过于集中是造成浙江出口产品受到反倾销投诉和调查的重要原因,因为短期内在某一市场出口数量增长过快是引起这类调查的重要诱因。另外,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与我国发生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贸易逆差问题,市场过于集中也是造成部分国家与我国贸易收支明显不平衡的重要原因。而且,市场过于集中还造成这种结果,即一旦与少数国家发生贸易摩擦就会对我国某类产品的出口和国内生产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从各种角度来看,加快推进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不仅是我国出口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也是减少我国与部分国家贸易摩擦的有效途径。对浙江而言,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实现市场多元化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巩固现有的主要发达国家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新兴和潜在市场,尤其是中东、俄罗斯、南美和非洲市场。浙江的出口商品结构非常适合这些市场的需求,但是在扩大出口过程中仍然要十分注意防止盲目扩大数量,降价倾销,以免引发新的摩擦。【参考文献】1 肖武岭. 浙江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原因与对策J商业研究, 2007, (12) . 2 罗双临,曹秋菊. 入世以来中国出口贸易摩擦加剧的原因及对策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1) . 3 雷兴长. 中国和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的特点及对策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 2006, (01) . 4 王中亮. 贸易摩擦环境下我国外贸企业的营销创新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6, (04) . 5 朱爱武.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减少国际贸易摩擦J特区经济, 2006, (04) . 6 肖武岭. 浙江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原因与对策J. 商业研究, 2007, (12) . 7 惠丰廷,南中信,阮尹. 从浙江出口特点看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急迫性J. 企业经济, 2007, (05) . 8 肖武岭. 浙江省外贸出口的特点、问题与对策J. 国际贸易问题, 2006, (07) . 9 李建中. 正确评估浙江外贸增长方式J. 浙江经济, 2006, (16) . 10 吴宏. 浙江对外贸易的结构特征与出口竞争力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08, (02) . 11 杜晓燕. 绿色壁垒对浙江出口贸易的影响作用和对策分析J. 生产力研究, 2005, (04) . 12 张卫. 客观看待浙江贸易顺差问题J. 浙江经济, 2007, (09) . 13 杜群阳,宋玉华,吴骐. 浙江外贸闯关非关税壁垒J. 政策瞭望, 2004, (01) . 14 吴培力. 浙江进口贸易亟待提速J. 浙江经济, 2007, (16) . 15 唐宇. 中国面临贸易摩擦之根源探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4, (0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大学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